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p001a 页 CK-KZ_JY180_01p001a.png
重刋道藏辑要
 悟真篇卷之上
紫阳真人张伯端著
             云阳道人朱元育阐幽
 悟真篇者宋紫阳真人天台张平叔所撰也紫阳出海蟾刘
 祖派下为南宗第一祖悯世人不知金丹大道堕落旁门特
 作此书令学者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耳此书源头出自阴符
 道德两经其作用则略仿参同契大抵是恐泄天机不敢直
 说故有药物炉鼎火候之法象有乾坤坎离龙虎铅汞之寓
 言奈何言之愈谆世人愈加茫昧孰知真者即人人具足之
卷一 第 1p001b 页 CK-KZ_JY180_01p001b.png
 真性命也性命在先天本来一体在后天必须全修大约有
 为之功所以了命无为之道所以了性性命俱了适还其具
 足之本来有为即无为后天即先天也所谓无上至真之道
 也篇中种种法象寓言迷之即一切皆妄悟之即一切皆真
 盖言真则性命在其中言悟则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悉在其
 中矣书中大约分性命两宗性宗是无圣无凡妙觉本源人
 人可以与闻命宗乃是超凡入圣金丹作用非真师无由启
 发兼之近代旁门妄加笺注迷误后学下者甚至流入炉火
 彼家高者亦不过独修一物祖意晦塞久矣天不爱道愚敢
 尽泄师授真诠以阐其幽焉
卷一 第 1p002a 页 CK-KZ_JY180_01p002a.png
 此书本有次第多为后人所乱以致漫无头绪失其元初面
 目矣谨参藏本悉依金液还丹工夫次第而校正之
  七言四韵(一十六首以表二八一斤之数)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𡻕光阴石火烁一生身
世水泡浮只贪名利求荣显不觉形容暗瘁枯试问堆金等山
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此章言一切凡夫无常迅速之可畏也
人生虽有百年期夭寿穷通莫预知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
内已眠尸妻财抛下非君有罪业将行难自欺大药不求争得
遇遇之不鍊是愚痴
卷一 第 1p002b 页 CK-KZ_JY180_01p002b.png
 此章言人当勤鍊大药以出世也此与首章是祖师特地警
 策世人为金丹大道发端首章言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不论
 寿夭穷通一切难逃生死轮回业报次章言世人欲脱生死
 超轮回消罪业非鍊大药不可首章所云大道统言穷理尽
 性至命之事次章所谓大药盖指金丹也大道言其统体大
 药言其作用度世之方惟有金丹最为捷径然则人之出世
 求师以鍊金丹大药者救死而已其可缓乎
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二物会时情性合五行全
处虎龙蟠本因戊己为媒娉遂使夫妻镇合欢只候功成朝玉
阙九霞光里驾翔鸾
卷一 第 1p003a 页 CK-KZ_JY180_01p003a.png
 此章特揭金丹为学道者作指南也首章所云大道次章所
 云大药俱指金丹而言语意尚引而不发此章特明揭之世
 人才说学仙二字除𨚫黄白男女便以吐纳导引搬精运气
 当之至为浅陋可笑不必言矣又闻道家说有五等仙天地
 神鬼优劣判然佛家说有十种仙寿千万𡻕报尽还堕学道
 之士茫茫多歧莫知适从岂知无上至真之道只有天仙一
 路而巳此仙非五等仙中留形住世十洲三岛之仙亦非十
 种仙中不修正觉报尽还堕之仙乃无上仙也此天非凡夫
 欲界色界有漏之天并非外道非想非非想定住无色界销
 碍入空与夫穷空不归八万劫终毕竟轮转之天乃第一义
卷一 第 1p003b 页 CK-KZ_JY180_01p003b.png
 天也稽之周易乾象为天乾者纯阳之体纯粹以精坚刚不
 朽即金刚长住之法性万劫不坏之元神也以天体纯阳故
 喻之曰乾为天而非三界诸天之可比以金性坚刚故喻之
 曰乾为金而非世间凡金之可伦乃知天仙即金仙也从修
 学金丹大道而得之者也金者不坏之法身丹者圆成之实
 相金丹大道从有为以入无为即了命而兼了性方是形神
 俱妙尽性至命之极则学道者第一步便须从此立定脚跟
 才知端的下手处故曰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
 金丹下手彻始彻终只是坎离二物后天之坎离即先天之
 乾坤也在先天为性命在后天又为性情究而言之只是身
卷一 第 1p004a 页 CK-KZ_JY180_01p004a.png
 心两字而已心本纯阳先天乾性也中有至阴之精感物而
 动性遂转而为情离中之阴即火中之木也身本纯阴先天
 坤命也中有至阳之气寂然不动命乃转而为性坎中之阳
 即水中之金也坎离一交则情性自然会合矣金性猛烈而
 难犯其象为虎木情柔和而利物其象为龙水火乃坎离之
 体金木乃坎离之用金木并水火交两物会于中宫则五行
 之气全矣故曰二物会时情性合五行全处虎龙蟠身心一
 内一外不能遽合须得中黄真意以和合之戊已二土即真
 意也真意既到身心才打成一片二物之情性欢然和合矣
 此与媒人勾引两姓合欢何异故曰本因戊己为媒娉遂使
卷一 第 1p004b 页 CK-KZ_JY180_01p004b.png
 夫妻镇合欢自此三家相见结成圣胎金丹成矣再加温养
 工夫鍊之又鍊九转功圆金丹赫然发光自太玄关逆流到
 天谷穴直入太清圣境岂非朝玉阙驾翔鸾而游戏于九霞
 之表乎此乃金丹脱胎换鼎法象非若世俗飞升之说也所
 谓天仙之道惟有金丹最的端者如是而已此章揭出金丹
 为通部纲领下乃详言金丹作用
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
方四共之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是知太乙含真
气十月胎圆入圣基
 此章言金丹造化不出河图也盖金丹作用即阴阳五行以
卷一 第 1p005a 页 CK-KZ_JY180_01p005a.png
 超出阴阳五行上章言二物会合全赖戊己三五之象昭昭
 矣然岂无所本哉参同契云圆三五寸一分又云三五并为
 一兮都集归一所此三五一三个字之所自来往古今来学
 道者如牛毛知此三字者不啻如兔角孰知其渊源出自河
 图哉以河图参之东三之木在人为魂南二之火在人为神
 木火为侣两者合成一家阳内藏阴其中虚灵具有心象故
 曰东三南二同成五西四之金在人为魄北一之水在人为
 精金水共处两者合成一家阴内藏阳其中满实具有身象
 故曰北一西方四共之中宫之土兼摄木火金水总持精神
 魂魄自成一家独而无偶真意之象身心会合而归中黄三
卷一 第 1p005b 页 CK-KZ_JY180_01p005b.png
 家相见之象于是真种生圣胎结矣即参同契所谓三物一
 家都归戊己也故曰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夫
 后天之心即先天元精也后天之身即先天元气也后天之
 意即先天元神也其初太极涵三浑然一中而已自一分为
 二并中宫为三家二分为四并中土为五行从此千变万化
 生生不穷顺之斯为常道不免轮回逆之便名金丹超凡入
 圣盖金丹一道到得三家相见自然并两归一两既归一则
 四象五行六气七政八卦九宫之类无不归一而名太乙含
 真气矣再加向上温养锻鍊工夫至于胎圆气足岂难超凡
 以入圣哉故曰是知太乙含真气十月胎圆入圣基此章总
卷一 第 1p006a 页 CK-KZ_JY180_01p006a.png
 括河图贯串周易与参同契相为表里是全书提纲挈领处
草木阴阳亦两齐若还缺一不芳菲初开绿叶阳先倡次发红
花阴后随常道即斯为日用真源返此有谁知报言学道诸君
子不识阴阳莫乱为
 此章言性命之功必须全修也盖造化之妙用不出三五三
 五之渊源皆起于一一者无极而太极也太极动而生阳静
 而生阴自一分为二阴阳之变合遂不可胜穷矣大而天地
 细而万物莫不有阴有阳即如草木无情之物也亦必阳倡
 阴和然后花叶齐敷著其芳菲叶之开也其色绿似乎属阴
 不知惟阳为之倡叶始微开是则阳统阴而处其最先也花
卷一 第 1p006b 页 CK-KZ_JY180_01p006b.png
 之发也其色红似乎属阳不知惟阴为之随花乃大放是则
 阴从阳而居其略次也徵诸河图天一生水地以六数包之
 外阴内阳即绿叶之象地二生火天以七数包之外阳内阴
 即红花之象人身亦然坎外虚而中实身象也此非四大假
 合之身乃真空中妙有也离外实而中虚心象也此非六尘
 缘影之心乃妙有中真空也一切凡夫身逐根而生尘心缘
 尘而起识顺以出之日用不知遂致流浪生死学道之士贵
 在逆而返之取坎中真阳点化离中真阴身心打成一片而
 先天之真源复矣只此一阴一阳顺之即凡逆之即圣道本
 一源功须兼致或执幻形为身而著于有或执顽空为心而
卷一 第 1p007a 页 CK-KZ_JY180_01p007a.png
 偏于无皆由不识真阴真阳妄作妄为者也奚啻北辕而南
 其辙乎祖师儆策一切学人访求真师穷究性命根源必须
 洞晓阴阳深达造化切不可独修一物瞎鍊盲参阴阳二字
 即系辞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在先天为乾坤于人为
 性命在后天为坎离于人为身心究竟坎离即乾坤身心即
 性命也以造化喻之曰日月曰水火以物类喻之曰铅汞曰
 虎龙以人身喻之曰魂魄曰心肾以人伦喻之曰男女曰夫
 妇有等旁门见篇中阴阳夫妇男女等字面遂附会作女鼎
 之说诳惑下愚助其邪淫不惜丧身失命更有援女鼎邪说
 以注此书者定入无间地狱或变厕中蛆虫永劫难出头矣
卷一 第 1p007b 页 CK-KZ_JY180_01p007b.png
 哀哉痛哉
阳里阴精质不刚独修一物转羸尪劳形按引皆非道服气餐
霞总是狂举世漫求铅汞伏何时得见虎龙降劝君穷取生身
处返本还源是药王
 此章言独修一物之非道当直穷性命根源也承上两章言
 一阴一阳是谓大道三家相见乃结圣胎外此总落旁蹊非
 真种子矣有等学人未遇明师错认离中阴精以为本性更
 不求坎中真阳点化纵使执心不起到得澄澄湛湛田地终
 是无量劫来识神难免生死轮回岂能證金刚不坏之身乎
 此独修一物者所以偏枯而羸尪也又有索诸身内而为劳
卷一 第 1p008a 页 CK-KZ_JY180_01p008a.png
 形按引若熊经鸟伸之类索诸身外而为服气餐霞若吞日
 精月华之类正如穷子觅珠怖头狂走较彼独修一物者去
 道弥远矣所以然者皆由不识身心两字耳离中真阴便是
 心坎中真阳便是身喻以无情之物强名铅汞喻以有情之
 物强名虎龙以身心本体而言强名曰药物以锻鍊身心而
 言强名曰火候旁门既不识先天源本又岂能降伏其身心
 哉故欲降伏身心必须穷取生身受气之源父母未生以前
 乾坤合德性命圆成囫囫囵囵一个太极而已及乎出胎以
 后乾破为离坤实为坎从㘞地一声时两下分开性命无由
 返还学道之士先当求明师点破生身受气根源乃取坎中
卷一 第 1p008b 页 CK-KZ_JY180_01p008b.png
 一阳返之于离而成乾即取离中一阴还之于坎而成坤复
 还先天性命囫囫囵囵才成得一个人此便是七返九还金
 丹大药而證万劫不坏之身岂独修一物者所能彷佛乎然
 返还之功非必索诸受气之初也凡人即眼耳鼻舌合成此
 身其机生生不息会归一心即所谓生身处也此生生者顺
 之即凡逆之即圣人能从十二时中时时收视返听穷之又
 穷一念回机陡然觉悟当下便识取父母未生前面目再加
 时时保任之功是谓返本还源而大药从此出识得心王便
 是药王矣
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把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
卷一 第 1p009a 页 CK-KZ_JY180_01p009a.png
处坎离交井蛙应谓无龙窟篱鴳争知有凤巢丹熟自然金满
屋何须寻草学烧茅
 此章言大药不待外求也大药之本无过性命性命之用不
 离身心父母未生以前人人具足生身受气而后一切圆成
 此太上所谓谷神不死者只在当人返之还之耳世人为积
 习所迷狂惑失性把大药抛在一边向外驰求剐觅长生道
 路终身役役至死不悟倘遇真师指破迷途方知人人具足
 底身心便是长生大药并两归一真种自生有若甘露之降
 自天中黄芽之产在土内盖甘露从天而降喻言先天一气
 倏然从虚无中来无中生有甚是奇特也黄芽从地而出喻
卷一 第 1p009b 页 CK-KZ_JY180_01p009b.png
 言二物交会一点真阳从坤土中迸出药苗新嫩而可采也
 两象一意总是坎离交而产药之时也奈何世人弃真逐妄
 见同篱鴳智若井蛙不识北海之中自有龙窟朝阳之地本
 有凤巢将人人具足之大药当面蹉过所谓同门出入不相
 逢也岂知丹头一点铜铁皆金后天一切渣滓俱化作先天
 元气取之左右逢其源矣乃抛却此等受用转向后天渣滓
 中觅些小勾当何异抛却满屋黄金反去寻药草而烧茅弄
 火乎
休鍊三黄及四神若寻众草便非真阴阳得类归交感二八相
当自合亲潭底日红阴怪灭山头月白药苗新时人要识真铅
卷一 第 1p010a 页 CK-KZ_JY180_01p010a.png
汞不是凡砂及水银
 此章直指先天药物以破旁门也大药既人人具足不待外
 求可见一切后天渣滓皆非真种矣何必鍊三黄四神而寻
 众草乎三黄四神俱是炉火家药物祖师将此以喻后天渣
 滓者也大抵以凡精凡气凡神为三要者便是三黄以心肾
 肺肝为四象者便是四神取周身津液血气为运用者便名
 众草不知一落后天形气便非虚无至真之大药所以不当
 鍊也药之真者无过坎离二物离中真水恒欲下流坎中真
 火恒欲就上此本天本地之性情也两者一交水仍归地火
 仍归天亲上亲下各从其类矣天一生水而成以地六为坎
卷一 第 1p010b 页 CK-KZ_JY180_01p010b.png
 地二生火而成以天七为离今取坎中之一上合离七离中
 之二下合坎六是为二八二八相当恰合一斤之数自然相
 亲而归一体此两句指坎离既交而言其必至之理也当其
 欲交未交之时坎中真阳涌出北海如潭底之日赫然发光
 一切阴气邪魔到此自然消灭及乎真阳上升与离中真阴
 配合结成金丹如天上太阴映太阳以为光初出庚方之上
 到此药苗新嫩急须采取而烹鍊矣此两句指坎离初交而
 言其自然之象也大抵坎中阳气为真铅离中阴精为真汞
 坎离即铅汞也铅汞即身心也身心之用乃精气也精气之
 体乃性命也两者打合浑然元神乃是真中至真人能洞识
卷一 第 1p011a 页 CK-KZ_JY180_01p011a.png
 此物方知后天精气一切非真庶不为凡砂水银所诳惑矣
 凡砂水银既非真种三黄四神之与众草又可认以为真哉
 何时人之瞆瞆也
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缘我独异于人自知颠倒由离坎谁识浮
沉定主宾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银神功运火非终
旦现出深潭月一轮
 此章言坎离交而产药乃金丹之初基也真铅真汞既非凡
 砂水银之可拟学道者能舍此而别求妙法乎后天身心即
 先天性命人人具足之本真也何以异于人哉然归根复命
 之作用全在颠倒同而异矣不同而同者先天自然之本体
卷一 第 1p011b 页 CK-KZ_JY180_01p011b.png
 至真也即内药也非异而异者后天颠倒之妙用乃从妙用
 而返至真也即外药也老子云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此之谓也就先天而言本以乾性为主坤命为宾自中爻互
 易为离坎未免宾反为主主反为宾离中木汞其性飘忽而
 喜浮主中宾也坎中金铅其情镇重而喜沉宾中主也人皆
 知乾坤颠倒而为坎离金沉木浮主宾之位似乎不定岂知
 坎离再一颠倒而还乾坤金之沉者转浮木之浮者转沉乾
 性依旧是主坤命依旧是宾浮沉之用转而主宾之位定矣
 离之匡廓属乾是名金鼎其中浮而易走者为朱里汞宾之
 位心之象也坎之匡廓属坤是名玉池其中沉而不迁者为
卷一 第 1p012a 页 CK-KZ_JY180_01p012a.png
 水中银主之位身之象也汞性刻刻流转顺以出之易走而
 难留不能自主如欲留之必须用水中之银金性镇重出自
 坎宫反来作主逆以制之真汞受制始不飞走到此身心一
 片寂然不动矣然而调伏身心全仗真意妙在欲留先下四
 字浮沉互换主宾颠倒之用恰在其中二物交会不出一时
 运火神功无过回光返照只消刹那间金丹一粒现出北海
 大渊之中如满月轮赫然光透帘帷矣坎离初交便产大药
 采取烹鍊之功从此而起此外药之作用即还丹之根基也
 岂非真中更真者乎
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
卷一 第 1p012b 页 CK-KZ_JY180_01p012b.png
远不堪尝送归土釜牢封固次入流珠厮配当药重一斤须二
八调停火候托阴阳
 此章详言采取温养乃金丹之火候也上章言深潭月现则
 金丹大药产矣然未言产自何地采自何时养之何法学者
 仍茫然无下手处此火候之不可不知者也真金出自水底
 故取象于川源大药产在坤土故取象于西南且大药之产
 实与天上太阴同其造化月望于东方乾甲之位后此为艮
 丙之下弦而魄生一阴已在巽辛位上动极而静是为月窟
 光敛于东北万化归根丧朋之象也月晦于北方坤癸之地
 后此为兑丁之上弦而魂生一阳已在震庚方上静极而动
卷一 第 1p013a 页 CK-KZ_JY180_01p013a.png
 是为天根光现于西南药苗新长得朋之象也既知身中产
 药之地即知身中采药之候矣故曰要知药产川源处只在
 西南是本乡大药既产是名真铅铅者杳杳冥冥一味水乡
 铅也水有壬癸之分壬阳水清癸阴水浊盖时之子妙在心
 传真意初动为阳再转即阴阴一生而真种失矣当乘阴之
 未生而采之故曰铅遇癸生须急采真铅出水又名真金真
 金者恍恍惚惚一点水中金也金有老嫩之别其嫩也象月
 初望其老也象月既望盖月之圆存乎口诀真气初凝恰当
 望日蟾光圆足时过而真气已失即望远矣当乘阳之未散
 而尝之故曰金逢望远不堪尝此言活子时到采取之功也
卷一 第 1p013b 页 CK-KZ_JY180_01p013b.png
 大药既采即以真意送之上升天谷引入黄庭牢闭六门固
 济而堤防之又当以神光刻刻回抱不可须臾间断盖真铅
 升鼎只当得一物惟急入太阳流珠以配之则神气相守心
 息相依铅汞相投身心二物才打成一片矣故曰送归土釜
 牢封固次入流珠厮配当此言大药入鼎温养之功也采取
 之后继以温养大药永无耗散矣然欲药足而火均其功岂
 易言哉大药不计斤而云重一斤者取其至足也金丹之圆
 必合两弦真气以成之其间金水各半不及则嫩太过则老
 不先不后之间可失其平乎采时谓之药药中有火焉真火
 本无候而云调停者取其至均也两弦既合必藉天然真息
卷一 第 1p014a 页 CK-KZ_JY180_01p014a.png
 以调之其中文武异宜意散则冷念起则炎不炎不冷之间
 可失其准乎鍊时谓之火火中有药焉以火鍊药便是以神
 御气而金丹之功就矣故曰药重一斤须二八调停火候托
 阴阳此章是金丹底作用关键不比其他泛论其中火候之
 秘不著于文须得圣师亲授然须知采取之妙全在念头不
 动处盖不采之采是谓真采不取之取是谓真取此又火候
 之至妙至妙者也过此以往便是还丹作用矣
虎跃龙腾风浪粗中央正位产玄珠果生枝上终期熟子在胞
中岂有殊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枢须知大隐居廛
市何必深山守静孤
卷一 第 1p014b 页 CK-KZ_JY180_01p014b.png
 此章言乾坤交而结丹乃还丹之全功也上章言既得金丹
 大药养在黄庭土釜中神气相守子母相恋归根而复命矣
 至于静极生动正子时到便当驾动河车聚火载金自尾闾
 关升到天谷穴猛烹而极煅之如龙争虎斗风涛汹涌撼动
 乾坤至于乾坤交姤罢一点金液依然落在黄庭中央故曰
 虎跃龙腾风浪粗中央正位产玄珠从此更加温养之功如
 龙护珠如鸡抱卵默默回光勿忘勿助到得玄珠成象太乙
 含真恰似果熟香飘婴儿自然变化而超脱矣故曰果生枝
 上终期熟子在胞中岂有殊乾南坤北先天定位系造化自
 然宗源一到后天则天地不交而反成否矣今者乾坤既交
卷一 第 1p015a 页 CK-KZ_JY180_01p015a.png
 否转为泰便将周天卦象通盘翻转故曰南北宗源翻卦象
 晨昏二字只是一动一静一阳动而为复法当进火进至六
 阳动极而复静矣一阴静而为姤法当退火退至六阴静极
 而复动矣一进一退循环无端悉听命于天枢盖周天之行
 度无所不动只有天枢兀然不动在人为天谷元神常应常
 静者也一切火候进退无非合此不动之枢而已故曰晨昏
 火候合天枢还丹之功全在致虚守静然而静不离动舍动
 取静深山之象也喻独修一物也即动而静廛市之象也喻
 还丹作用也各人有一无位真人隐在六根门头时时发用
 时时退藏终日坐千峰顶上不离十字街头终日游十市街
卷一 第 1p015b 页 CK-KZ_JY180_01p015b.png
 头不出千峰顶上正如天行常转而天枢兀然不动岂必沉
 空守寂坐在黑山鬼窟方称大隐乎故曰须知大隐居廛市
 何必深山守静孤此结言还丹作用性命全功非独修一物
 者可比也
不识玄中颠倒颠争知火里好栽莲牵将白虎归家养产个明
珠似月圆慢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群阴剥尽丹成
熟跳出樊笼寿万年
 此章言还丹妙用由颠倒而归自然也通上数章坎离交而
 产药乾坤交而得丹总是颠倒妙用但世人知之者希耳即
 如常道阴阳火生于木水生于金顺而出之欲动忿胜生转
卷一 第 1p016a 页 CK-KZ_JY180_01p016a.png
 为杀所谓五行顺行法界火坑也在阴符谓之祸发必尅丹
 道阴阳则不然水转生金火转生木逆而反之忿惩欲窒杀
 转为生所谓五行颠倒大地七宝也在佛经谓之火宅生莲
 故曰不识玄中颠倒颠争知火里好栽莲火中生木便名青
 龙水中生金便名白虎白虎原系乾家真金落于坤宫而成
 坎者今用驱虎就龙之法取坎中真金点在离内金来归性
 乃称还丹而乾体圆矣故曰牵将白虎归家养产个明珠似
 月圆此金丹大药产在坤炉之法象也再加向上工夫采取
 锻鍊金丹乃归乾鼎而称金液还丹矣丹既归鼎仍以炉中
 真火养之火候之调全在真息非后天呼吸之气也真息与
卷一 第 1p016b 页 CK-KZ_JY180_01p016b.png
 元神相依又名神息天枢兀然法轮常转自然出息不随万
 缘入息不居蕴界所谓天然真火也故曰谩守药炉看火候
 但安神息任天然凡人四大一身无非阴气从心意识中幻
 出种种贪嗔痴慢未出三界种种皆樊笼也得此丹头一点
 阴气已转而为阳从此鍊之又鍊剥尽群阴露出圆陀陀光
 烁烁未生以前面目顿超三界永脱樊笼而證万劫不坏之
 金身矣故曰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樊笼寿万年此章言丹
 道颠倒之极归于自然通上数章而结之
黄芽白雪不难寻达者须凭德行深四象五行全藉土三元八
卦岂离壬鍊成灵宝人难识消尽阴魔鬼莫侵欲向人间留秘
卷一 第 1p017a 页 CK-KZ_JY180_01p017a.png
诀未逢一个是知音
 此章言学道者当勤修德行以立丹基也金丹大道既可脱
 樊笼超三界是谓无上至真法宝矣苟非至德何以凝至道
 乎坎中真阳是名黄芽离中真阴是名白雪即此二物金丹
 之真药也真药必传真人真人必崇德行德之与行非一非
 二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德之真者无过净明忠孝扶植纲
 常行之真者无过济困扶颠方便利物若能交修并證表里
 如一自然动天地格鬼神遇真师得真药倘德行有亏纵遇
 真师授真道决然承当不起往往半途夭折末路败亡阴符
 经所谓小人得之轻命是也徵诸河图金水木火为四象并
卷一 第 1p017b 页 CK-KZ_JY180_01p017b.png
 中土为五行金水木火皆从中土而生循环一周复归中土
 起根在此归根亦在此故曰四象五行全赖土三元者元精
 元气元神也八卦者乾坤并六子也三元只是一元八卦只
 是一个太极一由中出从天一中生出真水实为万化之源
 故曰三元八卦岂离壬上句言中在丹道为真意下句言一
 在丹道为真铅中黄真意寂然不动身心自然浑合从虚无
 生出大药是名真铅真铅即金丹也即黄芽白雪二物所会
 合而成者也从此鍊之又鍊化凡质为灵质而人莫测损之
 又损消阴气为纯阳而鬼莫侵矣自非大药之功何以得此
 然非德行甚深者又曷克致此哉此等秘诀父不得而授之
卷一 第 1p018a 页 CK-KZ_JY180_01p018a.png
 子臣不得而献之君必其人德行隆重夙有仙缘才承当得
 起寥寥天壤知音者谁祖师到此不能不为之三叹矣叹知
 音之难逢正叹积德累行之难其人耳
好把真铅着意寻莫教容易度光阴但将地魄擒朱汞自有天
魂制水金可谓道高龙虎伏堪言德重鬼神钦已知寿永齐天
地烦恼无由更上心
 此章言金丹之妙确然可以度世也承上言德行既足立基
 大药本非难致当汲汲以求真铅矣真铅乃先天一气从虚
 无中来即金丹大药也此药至灵至妙不在四大一身中却
 又不可身外摸索须得真意以擒之真意一到时入杳冥则
卷一 第 1p018b 页 CK-KZ_JY180_01p018b.png
 真铅自生得之则命由我立庶不迁延𡻕月虚度光阴矣真
 铅虽是一气其初却因两物结成并两为一须用颠倒工夫
 先将北方水中之金擒住南方火中之木即以南方木中之
 火制却北方水中之金于是金木兼并水火既济而真铅得
 矣火中之木水中之金即天魂地魄也魂魄即龙虎也身中
 之真龙真虎既伏世间龙虎自无不驯伏矣身中之阳魂阴
 魄既归世间鬼神亦无不归命矣此不特道业至高抑亦德
 行至重才能如此如此道高德重便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
 天地有坏这个不坏一切烦恼悉化为妙明真心此非断烦
 恼而證菩提烦恼即菩提也性命俱了此金丹大道出世之
卷一 第 1p019a 页 CK-KZ_JY180_01p019a.png
 极则也
不识真铅正祖宗万般作用枉劳功休妻谩遣阴阳隔绝粒徒
教肠胃空草木阴阳皆滓质云霞日月属朦胧更饶吐纳并存
想总与金丹事不同
 此章言金丹大道迥绝旁门也上章言真铅之妙可以超凡
 入圣学道者可不识真铅哉真铅是先天一气从虚极静笃
 中来虽似有作其实无为乃造化之根源大丹之宗祖非独
 修一物者可以并驾并非搬弄后天精气一切妄作妄为者
 可以倖致也一阴一阳各正性命方称大道何须休妻若独
 修一物天地不交真种无由生化矣此休妻而阴阳否隔之
卷一 第 1p019b 页 CK-KZ_JY180_01p019b.png
 象也浩然之气充塞天地自然不假一毫外物帮补何消绝
 粒若内不足而强绝外缘未免馁在其中矣此绝粒而肠胃
 空虚之象也草木金银喻身中浊物如心肾肝脾之类云霞
 日月喻身中凡气如精神魂魄之类此等皆后天渣滓合之
 四象五行不过依稀彷佛而已与先天一气有何干涉乎更
 有执呼吸为元气者未免着于吐纳认思虑为元神者未免
 着于存想岂知真息之息与不神之神合为一气返乎太虚
 才是金丹大道与此等旁门天渊迥别不可不明辨也夫金
 丹即真铅也世人既不识真铅安识金丹此章痛扫旁门极
 其警策惜乎愚夫错认休妻一语又流入采阴旁门造下地
卷一 第 1p020a 页 CK-KZ_JY180_01p020a.png
 狱种子恰如避溺而投火矣哀哉
万卷丹经语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在乾
家交感宫莫怪天机都泄漏只缘学者尽愚蒙若能了得诗中
意立见三清太上翁
 此章言金丹大道为超凡入圣捷径乃悟真篇上卷之结尾
 也前章言金丹作用迥绝旁门可见只此一事实馀二即非
 真矣岂特此书为然纵阅尽万卷丹经亦只言此一事耳先
 天羲易提出乾坤坎离已为丹经开山作祖道德并清静诸
 经惟宗自然虽直指无为之道而金丹作用已在其中阴符
 及参同诸书要人返本虽详示有为之功然作用到头仍归
卷一 第 1p020b 页 CK-KZ_JY180_01p020b.png
 自然大道至于关尹庄列之所阐扬钟吕海蟾之所撰述莫
 不皆然无非究性命之根以定金丹之宗而已所云金丹最
 的端者此其根宗也金丹作用篇中言之既详统而论之只
 是产药于坤炉结丹于乾鼎两言可尽以金丹言之坎离始
 交而产大药坤宫事也至于依时采取升入天谷引归黄庭
 则属之乾家矣以还丹言之采药入炉而用文火温养坤宫
 事也至于聚火载金交媾煅炼于昆崙顶上则又属乾家矣
 崔公所谓产在坤种在乾是也故曰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在
 乾家交感宫祖师剖露到此可谓直泄天机矣奈世人尚惑
 于旁门或以彼我两家分乾坤此与无间地狱作因缘者或
卷一 第 1p021a 页 CK-KZ_JY180_01p021a.png
 以脐下顶上两地分乾坤此向黑山鬼窟作活计者岂非愚
 蒙之极乎倘有智慧过人之士参訉勤恪神明忽告当下豁
 然了悟方知山河大地总是鼎炉蠢动含灵悉皆药物日用
 动静无非火候三清太上即我本来法身而立地成真作祖
 矣故曰若能了得诗中意立见三清太上翁三清者玉清上
 清太清三境真人也太上者巍巍尊高先天真宰也凡夫一
 闻三清太上便惊惶无地妄谓此乃天上至尊断无我分不
 知我之元精即玉清真人即佛家所谓清净法身也我之元
 气即上清真人即佛家所谓千百亿化身也我之元神即太
 清真人即佛家所谓圆满报身也举一即三是名三清会三
卷一 第 1p021b 页 CK-KZ_JY180_01p021b.png
 归一是名太上非三而三非一而一无上而上真空不碍妙
 有故曰无极而太极三本非三一本非一上本无上妙有不
 碍真空故曰太极本无极此乃无上至真妙觉之道也祖师
 所云悟真者悟此而已从前一切金丹作用若炉鼎若药物
 若火候到此总属筌蹄何况旁门小乘呜呼苟非三教至人
 其孰能知之哉
 此卷已括尽金丹作用以下不过引而伸之耳一路剖析次
 第秩然到末了才直泄天机作者注者双眼洞照读者亦知
 之否耶(上卷总评)

卷一 第 1p022a 页 CK-KZ_JY180_01p022a.png
重刋道藏辑要
 悟真篇卷之中
紫阳真人张伯端著
             云阳道人朱元育阐幽
  七言绝句(六十四首以象卦数)
道自虚无生一气又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
生万物昌
 此章言大道顺生之序也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只此数句包罗万象该括三教惜未有知其解者
 大道本来无方无体浑然太虚不可道不可名者也强名之
卷一 第 1p022b 页 CK-KZ_JY180_01p022b.png
 曰虚无曰自然曰未见气然才谓之虚即实矣才谓之无即
 有矣才谓之自然即该具因缘矣才谓之未见气而元气已
 生道生一矣故曰道自虚无生一气周子所谓无极而太极
 是也一气既分其中便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动而清者上浮
 为天静而浊者下凝为地一生二矣故曰又从一气产阴阳
 周子所谓分阴分阳两仪立焉是也从此天气下降地气上
 升二气交感人生其中二生三矣故曰阴阳再合成三体周
 子所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是也只此一元之气充周布满
 三才既备品物咸亨情与无情莫不各正性命三生万物矣
 故曰三体重生万物昌即周子所谓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
卷一 第 1p023a 页 CK-KZ_JY180_01p023a.png
 者也此章是祖师述道德经特衍而明之以为中篇六十四
 章纲领所谓顺去生人生物者也从此逆而返之便是金丹
 大道
万物芸芸各返根返根复命即长存知常返本人难会妄作招
凶众所闻
 此章言学道者当知常返本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可见大道物物具足矧人为万物之灵可不思返本还
 源乎倘能从日用常道颠倒求之即此六根门头根尘相对
 时当下斩断意识意识不行六用皆息所谓一根既返源六
 根成解脱也从此一切有情无情之物无不各返其根而先
卷一 第 1p023b 页 CK-KZ_JY180_01p023b.png
 天之命复矣命复而谷神不死者终古常存矣即太上所谓
 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是也归根复命之
 功人人做得而世人往往当面蹉过者只为不知常耳此道
 本至平而无奇至澹而无味不离日用直造先天是为大常
 人能一念回机当下便同本得才知常即返本矣奈何百姓
 日用而不知昧却自家底平常心往往厌常喜新向外驰求
 做出许多捏怪伎俩阴阳炉火无所不至妄作妄为自取凶
 咎即太上所谓不知常妄作凶也圣训昭昭世人岂不闻之
 乎此亦本道德经而发明之示人以返本还源之功
但将死户为生户莫执生门号死门若会杀机明反覆始知害
卷一 第 1p024a 页 CK-KZ_JY180_01p024a.png
里却生恩
 此章言杀机转为生机即反本之功也阴符经云生者死之
 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盖世人之生死皆由于
 心心之生死皆由于物凡六根门头一切有漏处悉皆生死
 岸头也何以故一切有漏之处世人莫不依此安身立命所
 谓生门也即皆恩也然一切有漏之处世人莫不从此丧身
 失命即所谓死户也即皆害也倘顺而出之生门转作死门
 而害生于恩矣惟逆而返之死户转作生户而恩生于害矣
 害生于恩是生机反为杀机也恩生于害是杀机反为生机
 也所谓杀机反覆之妙也此章本阴符宗旨而发明之道德
卷一 第 1p024b 页 CK-KZ_JY180_01p024b.png
 经主自然故直指虚无之体阴符经主作用故专提生杀之
 机然生杀之机即所以归根而复命也
祸福由来互倚伏还如影响相随逐若能转此生杀机反掌之
间灾变福
 此章申言生杀之机也感应篇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此太
 上宝训也然须知学道人之祸福与世人所谓祸福迥别盖
 知常而返本即自求之福也不知常而妄作即自求之祸也
 岂不互相倚伏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乎倘能一念回机则
 生杀之关立转一切妄作妄为者未尝不可知常而返本其
 转移之机关只在反掌间盖妄既变而为常即无所不变矣
卷一 第 1p025a 页 CK-KZ_JY180_01p025a.png
 从此殃可变庆凶可变吉灾可变福宇宙在手万化生身而
 为造物之所不能杀矣祸福倚伏亦本道德经以申言上章
 杀机反覆之意
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黄金屋一颗明
珠永不离
 此章言转两为一乃金丹立基之功也道德经云谷神不死
 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谷神即本来面目也谷取
 其至虚神取其至灵至虚至灵之机只在当下当下寂然不
 动当下感而遂通其来无首其去无尾谷神本自无生何有
 于死便从此无生中生生不息而天地万物皆从此出即是
卷一 第 1p025b 页 CK-KZ_JY180_01p025b.png
 道生一一生二顺而出之以为生机者也若要逆而返之以
 为杀机妙用须从玄牝立基坎中真阳为玄是名有中无命
 之寄于身者也离中真阴为牝是名无中有性之寄于心者
 也两者一合丹基乃立谷神自然长存故曰要得谷神长不
 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玄牝二物会归中黄先天至精妙合而
 凝何啻赤水玄珠得于罔象一得永得自然须臾不离故曰
 真精既返黄金屋一颗明珠永不离夫真精既返玄牝之基
 立矣玄珠成象岂非谷神长不死者乎此转两为一之初基
 即转杀为生之妙用也
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鼻口妄施为饶他吐纳经千载怎得金
卷一 第 1p026a 页 CK-KZ_JY180_01p026a.png
乌搦兔儿
 此章申言玄牝妙用非旁门所知也玄牝之与谷神其体则
 一其用则二名之以一有一无象之以一乌一兔张弛閤辟
 旋乾转坤太上所谓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者也旁门不知
 其妙错认绵绵若存一句妄以口吐鼻纳为玄牝作用谬甚
 矣岂知玄牝二物不过真阴真阳离中真阴象日中金乌坎
 中真阳象月中玉兔两者会合主宾颠倒自然相擒相制而
 结金丹阴符经所谓禽之制在气也若但以口鼻吐纳为功
 纵饶千秋万𡻕真阴真阳依然间隔怎得金乌搦兔之妙用
 乎此玄牝之门举世所以罕知也
卷一 第 1p026b 页 CK-KZ_JY180_01p026b.png
异名同出少人知两者玄玄是要机保命全形明损益紫金丹
药最灵奇
 此章申言金丹之要断在玄牝也道德经首章云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又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
 之玄正与玄牝之说互相发明但世人知之者稀祖师特为
 剖析之常无者即玄也阳也主也在人为真性常有者即牝
 也阴也宾也在人为真命一分为二是为异名二本乎一是
 为同出学人能从有入无返乎先天是为玄玄之要道矣故
 曰异名同出少人知两者玄玄是要机有无之体虽一作用
 却分两般有为所以保命当加日益之功无为所以了性当
卷一 第 1p027a 页 CK-KZ_JY180_01p027a.png
 明日损之妙损之又损以至于无自然形神俱妙超脱而变
 化矣故曰保命全形明损益紫金丹药最灵奇水火相配合
 成紫色即金丹法象有无交入性命齐了岂非玄玄之妙道
 乎
不识阴阳及主宾知他那个是疏亲房中空闭尾闾穴误杀阎
浮多少人
 此章言独修一物之非道也盖有无同出之谓玄一阴一阳
 之谓道所以金丹之功必须性命全修篇中所说阴阳直指
 性命而言只此性命二字在先天为乾坤在后天为坎离此
 两者有宾有主有亲有疏学人宜细辨之世人但知以离为
卷一 第 1p027b 页 CK-KZ_JY180_01p027b.png
 性不知离中之阴乃后天识神逐境流转者也学人彷佛依
 通便以此为见性何异认贼作儿子未免以宾为主应疏而
 反亲矣但知以坎为命不知坎中之阳即先天乾性万劫不
 坏者也学人未遇真师转斥此为外物何异贫子觅衣珠未
 免以主为宾应亲而反疏矣此毫釐千里之差不可不辨者
 也今世学道者但闻清静之说便牢闭六窗灰心静坐内不
 出外不入其象为房中空闭尾闾穴即所谓独修一物是孤
 阴者也只因不辨宾主亲疏未明玄玄大道并其所守之一
 物亦非矣误尽世人可胜道哉昔马祖在南岳一味坐禅南
 岳让公启以磨砖岂能作镜复示以打牛打车之机始豁然
卷一 第 1p028a 页 CK-KZ_JY180_01p028a.png
 开悟会得这则公案便会得此章关键矣
先且观天明五贼次须察地以安民民安国富方求战战罢方
能见圣人
 此章言复命之功即金丹作用也独修一物既非大道彼金
 丹大道何如哉欲修金丹必须洞晓阴阳深达造化阴符经
 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又云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者五
 行天之所以造化万物即人之所以自造自化者也若不明
 互生互杀之妙用怎得成丹故欲执天之行必先观天之道
 内观洞然才好下手身中造化不离方寸地此地兼摄坎离
 二用察之则主立矣主立则六根归元听命天君是谓民安
卷一 第 1p028b 页 CK-KZ_JY180_01p028b.png
 三宝内敛外邪不生是谓国富从此坎离交姤方结金丹有
 龙争虎斗之象交姤之时六根大定意识不行五贼皆束首
 受我驱策阴魔扫迹有战胜之象自此露出本来面目便是
 圣胎而见自已之圣人矣以复命而兼了性与天地合其德
 方成大道下章遂言战胜之功用
用将须分左右军饶他为主我为宾劝君临阵休轻敌恐丧吾
家无价珍
 此章申言金丹作用当明辨宾主以还真也战胜而见圣人
 金丹之道圆矣然方战之时其功不可不慎左属阳右属阴
 离为太阳左也而实阳中之阴则居左而反为宾矣坎为太
卷一 第 1p029a 页 CK-KZ_JY180_01p029a.png
 阴右也而实阴中之阳则居右而反为主矣所谓用将须分
 左右军也学者以见性为主离光是也奈何中藏阴气识神
 尚存实未得为见性一点乾家真性寄体坤中坎中元气是
 也以其未即来复也故谓之他以其为我家故物故必须让
 他作主彼既作主我反为宾矣主宾互换颠倒之妙也其初
 先用离中真阴回光返照既而取出坎中真阳反本还源识
 神死尽真性才得现前此如大将临阵先擒其王真种到手
 阴邪自散但中间进退之宜全仗调停火候如大敌之不可
 轻倘临炉之时一念妄动则坎中真阳不可得而取是丧却
 吾家无价珍也可不慎乎此章当与上两章参看方知宾主
卷一 第 1p029b 页 CK-KZ_JY180_01p029b.png
 颠倒之妙更有下劣旁门以此章轻敌上章战胜等句附会
 作采阴邪说诳惑世人丧身失命生当受雷霆之诛死当入
 无间地狱矣
三才相盗食其时此是神仙道德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
理證无为
 此章申言复命之功从有为以入无为也首章原本道德经
 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才之道备矣只此三才顺之即
 凡逆之即圣学道者能窃造化之机而用之岂难超凡入圣
 乎阴符经云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又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
 机万化安盖大丹造化以天为鼎以地为炉以日精月华为
卷一 第 1p030a 页 CK-KZ_JY180_01p030a.png
 药物人居其中运行周天火候此丹道逆用之三才也然有
 两种作用以小周天而言当先取坎中之阳补离中之阴水
 火既济会于中黄金丹产在炉中矣其机在候活子时到以
 为采取之功以大周天而言坤反居上乾反居下天地反覆
 交在昆崙还丹收归鼎内矣其机在候正子时到以为煅炼
 之准两种作用内外交通始得参合三才结而成丹无非以
 真意和合身心使元精元气妙合而凝谷神自然长存人但
 知为神仙妙诀不知此乃修德凝道中一段自然机用即归
 根复命之要道也煅炼之后身心大定天君坐镇中央寂然
 不动而五官四肢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孔元气周流
卷一 第 1p030b 页 CK-KZ_JY180_01p030b.png
 一切归命中黄正位譬如北辰居所而众星自拱又如阳回
 寒谷大地皆春可谓各正性命而保合太和矣岂非万化既
 安诸虑尽息百骸俱理而得證无为者乎此章言会三归一
 从有为以入无为正与首章相应盖即阴符之作用契道德
 之自然摄用归体以了命而兼了性者也
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
处达真诠
 此章标两经宗旨以示大道之渊源也大道非师不传非经
 不印经者千圣相传之心印然三洞真经不啻数千卷独推
 阴符道德两经开山作祖者以其道合天人为穷理尽性至
卷一 第 1p031a 页 CK-KZ_JY180_01p031a.png
 命之真诠耳然两经宗旨同而不同异而不异道德经直指
 自然之本体其道从无入有其机主顺阴符经专提归根之
 作用其道从有入无其机主逆即如篇中所引虚无一气顺
 也继以知常返本则逆矣同出异名顺也继以察地安民则
 逆矣至于谷神之妙先从玄牝立基则顺而未始不逆相盗
 之机究竟无为得證则逆而未常不顺此又见道德阴符有
 无不二性命同源之妙也然两经文字极其简奥阴符字仅
 三百道德文止五千自古上仙大圣皆从此得大受用后来
 著书立说者终不能出其范围诚哉其为穷理尽性至命之
 真诠也已
卷一 第 1p031b 页 CK-KZ_JY180_01p031b.png
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
仙仔细论
 此章言火候之秘必假师传也阴符道德两经垂示真诠为
 万古学道者作指南针然其书乃直指归根复命至真之要
 道尚未落丹经诸名相也至汉魏伯阳真人始准易象作参
 同契建立鼎炉药物火候诸名相大约以乾坤为鼎炉以坎
 离为药物以馀六十卦为周天火候意玄而语奥遂称丹经
 鼻祖从此接踵而起者有论有经有歌横说竖说无非以寓
 言发明至真之理其所陈者卦爻铢两所用者年月日时此
 特火候之名相耳至真之诀虽隐然在中却又引而不发其
卷一 第 1p032a 页 CK-KZ_JY180_01p032a.png
 中玄妙须得圣师口口相授片言指破天机则纸上陈言总
 是源头活水紫清真人所谓都来半句贯串万卷丹经是也
 不则双眼黑漆漆地纵有解会一似镜里观花水中捉月从
 何处著眼从何处下手哉
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师传莫强猜只为丹经无口诀教君何
处结灵胎
 此章言金丹大道非师传不明也上章言口诀必待师传信
 矣或疑世有聪慧绝人者似可无待于师殊不知性由自悟
 命假师传自古到今未有无师而得證尽性至命之大道者
 所以黄帝拜访于崆峒孔子特询乎柱下此两圣者岂非慧
卷一 第 1p032b 页 CK-KZ_JY180_01p032b.png
 过颜闵者哉彼其求师问道何其勤勤正以道妙不可强猜
 耳即如阴符道德两经所言知常返本察地观天底道理只
 在眼前然未遇真师无异水中捉月镜里观花令人何处下
 手又况后来丹经所述药物火候之秘曲譬广喻名相离奇
 有不目眩神惊者乎明之尚且不易矧能如法行持以结圣
 胎乎学道者当急访真师以求真诀毋得蹉跎𡻕月也然则
 丹经竟无用乎曰真诀原只在丹经中正如僧繇画龙一般
 未经点眼尚是壁间之龙一朝点出便破壁而飞去矣点眼
 之妙存乎真师
梦谒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其中简要无多语只要教
卷一 第 1p033a 页 CK-KZ_JY180_01p033a.png
人鍊汞铅
 此章言真师口诀只在汞铅二物也汞本无质喻妙有中真
 空铅却有形喻真空中妙有妙有中真空即先天祖性乾是
 也真空中妙有即先天元命坤是也在后天性寄于心故乾
 破为离离之中虚者乃真汞也命寄于身故坤实成坎坎之
 中实者乃真铅也学道者能取坎中之阳点离中之阴才复
 还先天乾体此鍊后天两物以成金丹也到得两物合体化
 作先天一气始号真铅却又只是一物此名外药复加采取
 而烹鍊之一点落在黄庭凝结圣胎此名内药更须抽铅添
 汞鍊之又鍊返于虚无始称真汞铅尽汞乾才得超凡入圣
卷一 第 1p033b 页 CK-KZ_JY180_01p033b.png
 此鍊先天一气以成大还丹也大抵以真铅喻身真汞喻心
 鍊真铅所以了命鍊真汞所以了性性命齐了大道毕矣岂
 非至简至易之真诠乎我紫阳张祖当年于西蜀成都青城
 山面遇海蟾刘祖拜授金丹秘诀后因误传获谴隐名著书
 遂并其师承而隐之篇中性命微言皆从刘祖口授而付之
 一梦其意良深以西蜀为西华以真授为梦授以指玄二字
 隐跃悟真无非活句若作实法会即是痴人说梦矣
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此是用铅真妙诀用铅不
用是诚言
 此章揭示真铅之妙用也上章铅汞对举而此单举真铅者
卷一 第 1p034a 页 CK-KZ_JY180_01p034a.png
 点出金丹大药令人知下手处也盖真铅是先天一气从虚
 无中来者凡铅乃凡精凡气也然对坎离二物而言身中凡
 精凡气总属凡铅对先天一气而言则离中至阴之精坎中
 至阳之气又属凡铅矣直到二物会合产出一点真种才算
 得真铅真铅即金丹也即所谓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者学
 者既识得此真种采取而锻鍊之是名金液还丹更加温养
 乳哺之功损之又损以至虚无消尽后天阴滓浑然一片先
 天法身圆明与太空同体是并其真铅而弃捐之矣况凡铅
 乎虽不用铅其初却又用铅虽似用铅究竟又不用铅从有
 为而入无为即了命而兼了性岂非西华所授之妙诀即从
卷一 第 1p034b 页 CK-KZ_JY180_01p034b.png
 上诸祖之心印乎古诗云用铅不用铅须向铅中作及至用
 铅时用铅还是错正见用而不用不用而用颠倒倒颠之妙
 凡篇中所云真铅皆与此同看
竹破须将竹补宜抱鸡当用卵为之万般非类徒劳力争似真
铅合圣机
 此章申言真铅为还丹真种也真铅固是先天一气不落形
 质然必须后天同类之物有以致之盖后天不得先天无以
 变化先天不得后天无以招摄离中至阴之精坎中至阳之
 气虽属后天即真铅之所自出也两者一合真铅自生此中
 招摄之妙有如用竹补竹用卵抱鸡自然无中生有返本还
卷一 第 1p035a 页 CK-KZ_JY180_01p035a.png
 源后天形质才得真铅点化自然超凡而入圣矣除却坎离
 二用总属非类何以致真铅而合圣机哉
未鍊还丹莫隐山山中前后尽非铅此般至宝家家有自是时
人识不全
 此章言真铅作用不可偏于守静也坎离两物会合方称真
 铅真铅即金丹也既得真铅再加向上工夫采取而锻鍊之
 方称金液还丹还丹既得更加九年面壁之功直到一尘不
 染万境皆空才合隐山法象还丹未就且当求之于廛韨可
 也若便灰心冥目关闭六窗隔绝前后则外药之用从何而
 生故曰未鍊还丹莫隐山山中前后尽非铅真铅之体产自
卷一 第 1p035b 页 CK-KZ_JY180_01p035b.png
 先天虽则人人具足然非真师点破识之甚难非金石凡药
 非彼家邪秽并非身中精气倘离此数者息心内守又未免
 独修一物落断灭种性边见如入深山而求铅必不可得矣
 可惜至宝不遇真师点破遂致人人觌面蹉过故曰此般至
 宝家家有自是时人识不全此章言复命之功不专守静隐
 山之象甚奇当与居廛市闭尾闾两首参看方知其奥
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不若鍊铅先实腹且教守
取满堂金
 此章言立命之功先于了性也道德经云虚其心实其腹此
 两句意义深远举世莫能窥测盖实腹是有为之功所以了
卷一 第 1p036a 页 CK-KZ_JY180_01p036a.png
 命虚心是无为之妙所以了性心体本同太虚空空洞洞万
 象俱涵一物不著人能一念回机直下识取本来面目则心
 不期虚而自虚矣此乃高上之士先了性而后了命者所谓
 修上一关盖下二关也中下之流到此便无站脚处不若先
 做鍊铅工夫以实其腹命根既固方可徐徐了性然真铅亦
 未易鍊也凡夫心扰欲牵刻刻向外驰求耗散本来如金玉
 满堂莫之能守何以守之只索收视返听绝利一源以招致
 先天一气而已六根大定返乎先天是为真铅真铅既得命
 基永固而腹先实矣鍊之又鍊从有为入无为直到性地圆
 明而心亦虚矣虚心实腹二义虽有了性了命之殊而未常
卷一 第 1p036b 页 CK-KZ_JY180_01p036b.png
 不同归可见圣意虽深远难测而未常不可测也以上数章
 俱发明先天真铅之妙欲鍊真铅必须从取坎填离起手故
 下章𦂳接坎离二物
日居离位反为女坎配蟾宫却是男不会此中颠倒意休将管
见事高谈
 此章言坎离颠倒之妙乃真铅所自出也金丹之要只在真
 铅真铅之用不出坎离二物离为日日乃太阳真火是先天
 乾父法象不知乾破为离乾父反为中女矣坎为月月乃太
 阴真水是先天坤母法象不知坤实为坎坤母反为中男矣
 此先天转作后天颠倒之妙也若能再一颠倒则离中一阴
卷一 第 1p037a 页 CK-KZ_JY180_01p037a.png
 复归于坤坎中一阳复归于乾亲上亲下各从其类后天不
 又转作先天乎不会此中颠倒之妙而高谈阔论何异以管
 窥天可发一笑世人不知道而妄谈道祖师所以三叹也颠
 倒之妙详见下章
震龙汞出自离乡兑虎金生在坎方二物总因儿产母五行全
要入中央
 此章言金木之用总归真土也丹道以水火为体坎离是也
 以金木为用震兑是也究竟四象不离二体后天震居东即
 先天离位所以震中木汞出自南方离火所谓龙从火里出
 也后天兑居正西即先天坎位所以兑中铅金生自北方坎
卷一 第 1p037b 页 CK-KZ_JY180_01p037b.png
 水所谓虎向水中生也火反生木水转生金母子颠倒故曰
 二物总因儿产母东三南二北一西四会归中黄真土始成
 金丹故曰五行全要入中央上章言水火以立体此章言金
 木以致用合之而四象全矣其要只在中土
离坎若还无戊己虽含四象不成丹只缘彼此怀真土遂使金
丹有返还
 此章言真土之功能和合四象而成金丹也真土者真意之
 别名也当其寂然不动是为己土及其感而遂通是为戊土
 其体则一其用则二体在中宫用寄坎离盖坎中纳戊离中
 纳己若非流戊就己则金木水火各散而不能成丹惟真意
卷一 第 1p038a 页 CK-KZ_JY180_01p038a.png
 一到才能调和身心摄伏魂魄四象合做一家返本还源只
 在刹那间而金丹大药结矣真土之功不亦大乎
火生于木本藏锋不会钻研莫强攻祸发必因斯害己要须制
伏觅金公
 此章言金木相制之功也上章说四象归于戊己是总言金
 丹妙用此又分而言之木体喻人生而静之性木中生火喻
 感物而动之情情藏于性本自寂然只因六根门头触境逢
 缘处处粘著引起业识倏生忿欲忿欲一起即能焚却太和
 元气犹之火藏于木本自宴然只因钻木发火烽烟一发即
 能烧却本身矣所谓祸发必尅而害己也此岂可以私智钻
卷一 第 1p038b 页 CK-KZ_JY180_01p038b.png
 研强为攻治乎必欲制伏非水中之金不可盖木性轻浮金
 性镇重木汞本流走不定一见金铅自然受制六根门头处
 处勒转才得转识成智返情为性从此定水湛若慧火长明
 忿不惩而自惩欲不窒而自窒而寂然不动矣金既制木水
 即制火岂复有祸发必剋之患乎此即金丹颠倒之妙也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在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将姹
女结亲情
 此章言以铅入汞也先天羲易本离东而坎西故取东家西
 邻之象金公是坎中真阳因乾破成离而陷坤宫以成坎者
 岂不犹东家子而寄养西邻者乎真阳虽然流落在外面目
卷一 第 1p039a 页 CK-KZ_JY180_01p039a.png
 依稀急须认取倘能以真意为媒取出坎中真阳配合离中
 真阴二物归于土釜金情木性自然两相和协金丹得就矣
 岂不犹配姹女而生婴儿者耶此亦颠倒之妙也
姹女游行各有方前行须短后须长归来却入黄婆舍嫁个金
公作老郎
 此章言以汞投铅也离中流珠喻后天之心其性喜走出入
 无时流连前境未肯退藏若女子之好游然本自一精明分
 为六和合六根六尘随其所向而昼夜奔驰何时得休歇乎
 不知涉境则览物招愆退藏斯安身得地譬如女子在母家
 之日宜短在夫家之日宜长自有一定安身立命底所在故
卷一 第 1p039b 页 CK-KZ_JY180_01p039b.png
 曰姹女游行各有方前行须短后须长学道之士必须刻刻
 回机时时返照把这点流珠收归中黄神室即取坎中真阳
 以制伏之若女子嫁夫之后宜室宜家克相夫子而不敢妄
 动矣故曰归来却入黄婆舍嫁个金公作老郎离宫取得坎
 中一阳返而为乾老郎之象此与上章反覆一意上章言招
 男以配女此章言嫁女以配男总是坎离颠倒法象祖师以
 世间法喻出世法太煞婆心令学人易晓耳切不可泥男女
 字面流入淫秽以招上苍重谴也
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内阴从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
跃总由心
卷一 第 1p040a 页 CK-KZ_JY180_01p040a.png
 此章直言取坎填离复还乾体乃金丹之关键也自日居离
 位章言乾坤颠倒而为坎离以下章章说坎离盖后天之坎
 北离南即先天之乾坤也后天之震东兑西即先天之坎离
 也水火坎离之体也金木坎离之用也坎中纳戊离中纳己
 是为真土调水火而和金木者也金木喻为龙虎水火喻为
 铅汞铅又喻名金公汞又喻名姹女真土又名黄婆千言万
 语究只是一坎一离坎中一阳依然先天乾体道心之象也
 离中一阴夹带后天坤质人心之象也道心本纯乎天理人
 心则未免流入私欲矣学道之士观天道而执天行能取坎
 中天理之阳点破离中人欲之阴是为克己复礼从此人心
卷一 第 1p040b 页 CK-KZ_JY180_01p040b.png
 悉转为道心而乾体复矣盖由惟精以致惟一即颠倒之妙
 也其初乾坤颠倒而为坎离先天遂转作后天其既坎离颠
 倒而为乾坤后天仍转作先天矣乾体既复变化乃生六位
 之中或潜或现或跃或飞周天火候之枢机便是乘龙御天
 之作用千变万化一切惟心所谓乾元用九乃见天则而出
 圣入神之基得矣取坎填离为金丹彻底关键此章结上以
 起下又为篇中通身关键读者亟须著眼
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
丹不解生
 此章括言金丹之要道不离于有作也上章言取坎点离以
卷一 第 1p041a 页 CK-KZ_JY180_01p041a.png
 还乾体即金丹之要道也然使不知安炉立鼎烹鍊药物则
 丹道何由而成乎乾上坤下为坎离之匡廓即鼎器也日乌
 月兔乃乾坤之精髓即药物也学人于二六时中先要收视
 返听须臾不离从此身心浑合自归并中黄神室故曰先把
 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身心既混合而归中黄三家
 相见自然打成一片而结圣胎火候在其中矣故曰既驱二
 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据星家书月行有九道其中央
 为黄道日月会合只在黄道中间乌兔即日月也日月即坎
 离也安炉鼎而搏药物即上章所云取坎点离也归黄道而
 生金丹即上章所云变成乾体也只此四句而鼎炉药物火
卷一 第 1p041b 页 CK-KZ_JY180_01p041b.png
 候无不该具故曰此括言金丹有作之要道也下章乃逐节
 分言之
安炉立鼎法乾坤锻鍊精华制魄魂聚散絪缊成变化敢将玄
妙等闲论
 此章申言安炉立鼎之妙用也日中乌为日精月中兔为月
 华日本太阳真火月为太阴真水太阴之体本来黑而无光
 映日中太阳真火乃生其光其黑而无光处所谓地魄也其
 映日而生光处即所谓天魂也两家合成元是一物人身之
 真日真月亦然离外阳而内阴其中一阴乃太阳之真精也
 坎外阴而内阳其中一阳乃太阴之真华也学道之士必须
卷一 第 1p042a 页 CK-KZ_JY180_01p042a.png
 以离中真火返照坎宫坎中之金华自出而应之正犹月魄
 生明而一阳来复矣所以金丹下手工夫必先安炉立鼎而
 后锻鍊药物收视返听乃安炉立鼎之初功身心一如则锻
 鍊制伏之妙用也身心会合打成一片真种才得入手而有
 絪缊变化之證验孰知天魂地魄总是一机日精月华元非
 两物其中机窍至玄至妙必须真师亲授岂可看作等闲家
 具而高谈阔论乎孟子所谓难言者此也此章单言安炉立
 鼎而药物火候已在其中
咽津纳气在人行有物方能造化生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
火煮空铛
卷一 第 1p042b 页 CK-KZ_JY180_01p042b.png
 此章申言药物须得丹头也金丹一道既知安炉立鼎便须
 讨论药物药物之伪者人人能行之一说到真种子则举世
 茫然矣试看咽津纳气不过旁门小道其中亦必有主宰底
 人行之方验况金丹大道乌有其中无物而能自造自化者
 乎太上云有物浑成先天地生此物生天生地生人无所不
 造无所不化在人为未生以前面目万劫不坏底元神在丹
 道为真意即鍊药之丹头也即如婴儿在母胎时母呼亦呼
 母吸亦吸块然而已及至气足形完一点灵光入于其中才
 得㘞地一声而成人金丹作用亦复如是必须真意大定收
 取一点元神安住中宫然后精凝气聚结成胚胎从此归根
卷一 第 1p043a 页 CK-KZ_JY180_01p043a.png
 复命宇宙在乎手造化生乎身矣故曰有物方能造化生物
 者浑成之物即真种子也即中黄真意也学者若不知安一
 点于中宫则神室中无主人精气暂结终散若空铛然虽强
 以水火烧煮而大药之丹头先失矣故曰鼎内若无真种子
 犹将水火煮空铛此祖师提示丹头吃𦂳为人之句须知此
 处誵讹不少一切旁门罕知真种除彼家炉火而外有以凡
 精为真种子者有以凡气为真种子者有以昭昭灵灵底识
 神为真种子者所谓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也
 昧却本来人何处更觅真种子乎此章单言真种而鼎炉火
 候已在其中
卷一 第 1p043b 页 CK-KZ_JY180_01p043b.png
纵识朱砂及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
迟不作丹
 此章申言金丹之要全仗火候也学道者既识真种才用得
 坎离二物朱砂乃离中之汞黑铅乃坎中之金此即金丹药
 物也识药犹易行火甚难盖火非药不生药非火不成若徒
 知药物而不知火候岂能有所就哉火候之秘只在真意大
 约念不可起念起则火燥意不可散意散则火冷只要一念
 不起一意不散时其动静察其寒温此修持行火之功所以
 倍难于得药也倘毫发有差则一刹那间铅飞汞走大药丧
 在俄顷矣可不戒哉究竟火候二字何所著落真火者我之
卷一 第 1p044a 页 CK-KZ_JY180_01p044a.png
 神真候者我之息以火鍊药而成丹即是以神驭气而證道
 也此火候之真种子也此章耑言火候而药物炉鼎已在其
 中须知炉鼎药物火候名虽分三其实则一皆是空名而无
 实义非圆机之士何足语此
黑中有白为丹母雄里藏雌是圣胎太乙在炉宜慎守三田聚
宝应三台
 此章言三家相见为金丹至宝也如上所云鼎炉药物火候
 分而言之也此又合而言之药物之秘无过坎离黑中有白
 乃坎中赫赫之至阳雄里藏雌乃离中肃肃之至阴此两者
 乃金丹之母而圣胎之本也两者交通成合是名太乙含真
卷一 第 1p044b 页 CK-KZ_JY180_01p044b.png
 气而真种已在炉中矣学者到此只消用天然真火知黑守
 白知雄守雌绵绵若存勿忘勿助元精自然化气元气自然
 化神元神自然还虚身中三宝会聚三田而应上天三台之
 象矣此言会三归一以成金丹也
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精有无由此自相入未见如
何想得成
 此章言两弦之气合而成金丹也盖金丹大药非坎离二物
 交会无由而成道德经云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
 中有精恍惚中有物是谓无中有指离中真阴也杳冥中有
 精是谓有中无指坎中真阳也于恍惚之中而寻有象杳冥
卷一 第 1p045a 页 CK-KZ_JY180_01p045a.png
 之内而觅真精此乃不寻而寻不觅而觅便是真意作用打
 合两家会归中土有无从此交入矣然此恍惚杳冥乃实地
 非虚景也学人须亲见亲證一番大药才得成就若未见而
 想像之何啻水中捉月镜里观花其能成就金丹大药乎
长男乍饮西方酒少女初开北苑花若使青娥相见后一时关
锁在黄家
 此章言金木交并以结金丹也丹道以水火为体金木为用
 震是长男即离中木液也龙也汞也兑为少女即坎中金精
 也虎也铅也丹道驱龙就虎离中木液先到西方坎中金精
 即出水以应之故曰长男乍饮西方酒少女初开北苑花此
卷一 第 1p045b 页 CK-KZ_JY180_01p045b.png
 龙虎初弦之气也二气将见未交之际只在一时须得真意
 和合引归中黄正位从此金木交并而结一黍之珠矣故曰
 若使青娥相见后一时关锁在黄家青者东方之色娥者少
 女之象相见者喻震兑始交也自此以下俱言并两为一金
 丹作用
华岳山头雄虎啸扶桑海底牝龙吟黄婆自解相媒合遗作夫
妻共一心
 此章申言金木交并以结圣胎也华岳山是西岳西为金方
 数得四虎本属阴雄虎乃阴中之阳盖言坎中真铅即金情
 也扶桑海是东海为木位数得三龙本属阳牝龙乃阳中之
卷一 第 1p046a 页 CK-KZ_JY180_01p046a.png
 阴盖言离中真汞即木性也龙吟云起虎啸风生两物相交
 有夫妇之象更以真意为黄婆媒合两家使木性金情并而
 为一归到中黄而圣胎结矣此亦金丹法象也
西山白虎正猖狂东海青龙不可当两手捉来令死斗化成一
片紫金霜
 此章申言金木交并以产大药也西山白虎即华岳山头雄
 虎啸喻身之不易伏也东海青龙即扶桑海底牝龙吟喻心
 之未易降也惟能以真意浑合身心打成一片此则把柄在
 手并两归一而大药生自然化成紫金霜矣与上章大略相
 似
卷一 第 1p046b 页 CK-KZ_JY180_01p046b.png
赤龙黑虎各西东四象交加戊己中复姤自兹能运用金丹谁
道不成功
 此章言和合四象以成金丹也以上俱言金木二用究竟西
 方兑金出自北方坎水东方震木出自南方离火言二用已
 该四象矣故不曰青龙白虎而曰赤龙黑虎坎中纳戊离中
 纳己即中央真土也和合四象会于真土之中所谓精神魂
 魄意攒簇归坤位而金丹大药产矣从此一阳为复而天根
 动荡乎东北一阴为姤而月窟收藏乎西南两弦之气合而
 为一金丹之功岂不既成乎
月才天际半轮明早有龙吟虎啸声便好用功修二八一时辰
卷一 第 1p047a 页 CK-KZ_JY180_01p047a.png
内管丹成
 此章言采龙虎两弦之气以结金丹也月圆于既望人皆知
 为金丹法象不知月之所以圆由两弦之气合成即参同契
 所谓二八共一觔也用半轮即用一轮也上弦兑体象白虎
 下弦艮体象青龙所谓以身心分上下两弦也身心交会便
 有龙吟虎啸之象即以真意摄伏身心两弦合成一气收归
 坤炉不出一时辰中而金丹已成矣通上数章俱说打合龙
 虎两弦之气以结金丹不出一时而丹成见其至简至易也
 孰知一时亦虚象哉
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语实堪听若言九载三年者总是推
卷一 第 1p047b 页 CK-KZ_JY180_01p047b.png
延款日程
 此章言金丹之妙道机决于一日也上章言取龙虎两弦之
 气以结金丹而一时即成可见金丹一道至简至易虽愚昧
 凡夫得之立超圣地矣奈世人不知大道之简易又为丹经
 中三年九载之说所惑尚然疑根未净妄起下劣之见耽误
 一生岂知得丹之候究竟极其简易乎古仙云本来真性号
 金丹四假为炉鍊作团既知金丹是本来真性则上根利智
 当下可以了得一旦放下身心不染不著心地廓然真性自
 见性复而命在其中矣金来归性乃称还丹故曰赫赫金丹
 一日成此即达摩西来所谓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孔子告颜
卷一 第 1p048a 页 CK-KZ_JY180_01p048a.png
 渊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底境界实乃向上一机千
 圣心印不特古仙垂训抑亦三教同源学人所宜直下承当
 者也才说九载三年便是钝根小器推诿迁延玩日愒月之
 曲说岂笃论乎彼盖不知真性现前无可推诿处无可迁延
 处也然则丹经所云九载三年之说何居曰理须顿悟如初
 生孩子顿具百骸事以渐修如长养成人必经𡻕月纵使积
 累之功毕竟要到三年九载何妨于一日之顿具乎噫根性
 猛利者当从此单刀直入矣或疑上章既言一时此章何以
 又换作一日殊不知一时一日总虚象也只要识得迅疾之
 机攒簇之妙一任易时为日易日为时无所不可
卷一 第 1p048b 页 CK-KZ_JY180_01p048b.png
敲竹唤龟吞玉芝鼓琴招凤饮刀圭近来透体金光现不与凡
人话此规
 此章申言金丹之證验也上章言金丹成于一日似乎至简
 至易没甚奇特然其中證验可与智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姑
 以法象言之仍不外坎离二物竹者虚中之物龟乃北方玄
 武之象喻坎中一阳玉芝喻离中真阴所谓朱里汞也琴者
 调和之器喻黄婆也凤乃南方朱雀之象喻离中一阴也刀
 圭喻坎中真阳所谓水中银也作丹之功以中宫真意为主
 必先放下万缘虚心内照倏然唤起坎中真阳来与离中真
 阴交会即以真意调和招摄离中真阴自然与坎中真阳相
卷一 第 1p049a 页 CK-KZ_JY180_01p049a.png
 亲相爱合为一气故曰敲竹唤龟吞玉芝鼓琴招凤饮刀圭
 两弦合体结成金丹从此美在中而辉生宇泰定而光发透
 顶透底放出金色宝光自然照天照地函盖乾坤此等境界
 岂一切下劣凡夫所能窥测乎彼尚群疑满腹诸妄塞胸话
 之何益故曰近来透体金光现不与凡人话此规此系金丹
 确实證验非世人一切妄见虚象可以冒昧承当者故我祖
 特地丁宁而赞叹之
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内水银平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
芽渐长成
 此章言并两归一而产药也以上诸章言两弦之气和合为
卷一 第 1p049b 页 CK-KZ_JY180_01p049b.png
 一而金丹大药产矣然非火候调停得宜大药未易生也偃
 月炉即玉池也玉蕊乃坎中真阳即所谓水中银也朱砂鼎
 即金鼎也水银乃离中真阴即所谓朱里汞也两者不可偏
 胜贵得其平然燮理之功全仗火候调停而和合之必须一
 念不起一意不散火候既足真种自生刹那之间黄芽渐渐
 长成勃然出土矣此言产药时温养火候不可不细参也
休泥丹灶费工夫鍊药须寻偃月炉自有天然真火候何须柴
炭及吹嘘
 此章言产药时真火候也上章炉鼎对举而此直曰偃月炉
 者正指大药将产一阳初动之时也何为偃月炉只因坎中
卷一 第 1p050a 页 CK-KZ_JY180_01p050a.png
 真阳与离中真阴天然配合神气相守息息归根有如晦朔
 之交日月合璧月魄既受日魂以成胎至初三日庚方之上
 露出一钩金性乃成偃月之象在卦象为震仰盂亦主一阳
 初动即大药入炉真法象也此惟委志虚无湛然长寂直到
 虚极静笃方可以致之与后天一切渣滓之物并一切起炉
 作灶杜撰工夫并没干涉故曰休泥丹灶费工夫鍊药须寻
 偃月炉真药既产须假真火以鍊之所谓真火者岂有他哉
 只是息息归根一念不起一意不散以俟真种之自化自育
 而已岂待渣滓之物一毫帮补与夫矫揉之功一毫费力哉
 故曰自有天然真火候何须柴炭及吹嘘此章𦂳接上章明
卷一 第 1p050b 页 CK-KZ_JY180_01p050b.png
 示产药之候使学人知时而用火耳
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采得归来炉内鍊鍊成温
养似烹鲜
 此章言大药入炉当加温养之功也上章但言鍊药须寻偃
 月炉孰知两弦之气便是金丹大药乎前弦即上弦也后弦
 即下弦也上弦金半觔黑中有白下弦水半觔白中有黑白
 者金精黑者水基但上弦之光前黑而后白下弦之光前白
 而后黑白处各得半轮此云前弦后后弦前盖专取水中之
 金也两个半轮合成一轮气象各得其平月斯圆药斯产矣
 由是采归偃月炉中锻鍊而温养之不敢躁急勿忘勿助绵
卷一 第 1p051a 页 CK-KZ_JY180_01p051a.png
 绵若存火候既到大药自然圆熟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
 其此之谓乎究竟何为上下两弦身心是也以真意和合身
 心打成一片便是锻鍊工夫又于意中忘意便是温养工夫
 切莫添出支节此系产药时养火之功当与下章卯酉沐浴
 同看
兔鸡之月及其时刑德临门药象之到此金丹宜沐浴若还加
火必倾危
 此章言金丹沐浴之功也上章只说温养而沐浴已在其中
 此又发明卯酉二用刑德并会之义正见不可不沐浴以法
 象言之在一𡻕为二八两月在一日为卯酉二时大约是指
卷一 第 1p051b 页 CK-KZ_JY180_01p051b.png
 点沐浴之候切不可泥象执文卯属兔酉属鸡木液旺在卯
 此时阳中阴半木中藏金生处带杀是德中有刑矣金精旺
 在酉此时阴中阳半金中藏木杀处带生是刑中有德矣两
 弦真气交会只在一时间此乃大药入炉金丹凝结之候也
 当将凝未凝之间刑德并临生杀未定此时大有危险片时
 得药则刑转为德顷刻丧失则德转为刑行功到此必须洗
 心涤虑放下万缘一念不起一意不散如此沐浴大药自然
 圆成倘或纤毫念起天真便丧未免德转为刑而有倾危之
 患矣沐浴之法不过委志虚无而已其功只在一刻中所谓
 卯酉特虚比也此系金丹第一关键非圣师亲授不知其妙
卷一 第 1p052a 页 CK-KZ_JY180_01p052a.png
欧冶亲传铸剑方镆铘金水配柔刚鍊成便会知人意万里诛
妖一电光
 此章言金丹慧剑之用也与上章沐浴工夫一时并用祖师
 到此忍俊不禁又突出一奇峰即世间有形之神剑喻丹道
 无形之慧剑盖铸剑之法必须金水淬厉而成结丹之功亦
 必由金水锻鍊而得金水两弦真气一刚一柔合而成丹正
 犹神剑之有干将镆铘配而成宝两弦妙用必须真师口授
 亦犹铸剑神方之必传自欧冶矣故曰欧冶亲传铸剑方镆
 铘金水配柔刚两弦之气既妙合而凝又以坤炉中真火淬
 厉而锻鍊之化成一气是为吹毛利剑又名慧剑此剑锋不
卷一 第 1p052b 页 CK-KZ_JY180_01p052b.png
 不可触触之即丧身失命妙在知人意三字意者中黄真宰
 也意即是剑剑即是意近在目前远即万里当大药入炉之
 时倘有阴魔来侵只索用慧剑劈头一挥当下即扫踪灭影
 矣故曰鍊成便会知人意万里诛妖一电光上两句言慧剑
 之体下两句言慧剑之用非真有慧剑之可用也仍是先天
 一点灵光耳亦非真有妖之可诛也不过念起即觉閒邪存
 诚之别名耳吕祖云吾有三剑说与世人一断爱欲二断烦
 恼三断愚痴其即此剑也夫
调和铅汞要成丹大小无伤两国全若问真铅何处是蟾光终
日照西川
卷一 第 1p053a 页 CK-KZ_JY180_01p053a.png
 此章直指真铅之为丹基也金丹大药只是真铅一味然必
 须两弦合体烹鍊而成离中真阴为汞恍惚中真象也坎中
 真阳为铅杳冥中至精也阳大而阴小似乎不均惟以真意
 调和之庶几两弦之气各得其平金丹乃成故曰调和铅汞
 要成丹大小无伤两国全两弦合体方称真铅与后天之凡
 铅凡汞迥别盖晦朔之交日月合璧会于黄道太阴水魄吸
 取太阳金精有金蟾之象到初三日一钩现出金方是为金
 蟾吐光而金丹大药产矣故曰若问真铅何处是蟾光终日
 照西川川者水乡西者金体水中之金是为金丹终日照者
 即赫赫金丹一日成也此与上数章同在一时盖温养沐浴
卷一 第 1p053b 页 CK-KZ_JY180_01p053b.png
 既到又得慧剑之用金丹之功始圆金丹圆而一阳复便可
 采取烹鍊以结大还丹矣
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来起复便堪进
火莫延迟
 此章言大药将产之候急须采取也上章云蟾光终日照西
 川正指水中金而言此所谓金精也两弦并到合成一轮月
 乃圆而为望八月建酉而金旺于酉正是金精旺极之时所
 以月到中秋光彩异常此喻坎离既交水中之金赫然顿现
 而大药将出炉矣故曰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
 水中金现谓之活子时此言金精壮盛活子时到矣纯坤之
卷一 第 1p054a 页 CK-KZ_JY180_01p054a.png
 下一阳初复急须下手采取以作还丹之根基故曰若到一
 阳来起复便堪进火莫延迟此言大药方产及时采取之作
 用也
一阳才动作丹时铅鼎温温照幌帷受气之初容易吉抽添运
火却防危
 此章申言采药作丹之时宜防危虑险也水中生金一阳初
 动所谓金精壮盛之时即身中活子时也此时药苗新嫩急
 须采取而烹鍊之吕祖云温温铅鼎光透帘帏正指此时而
 言故曰一阳才动作丹时铅鼎温温照幌帏学人到此当及
 时进火一升一降浮沉老嫩之间须索十分谨慎慎之则片
卷一 第 1p054b 页 CK-KZ_JY180_01p054b.png
 时得药是为受气吉不慎则顷刻失丧是为防成凶故曰受
 气之初容易吉抽添运火却防危抽添者抽铅添汞采药之
 作用也运火者上升下降鍊药之火候也上章是候一阳初
 动而进火此章便说进火之作用前后相接如贯珠章章皆
 然读者请著眼
日月三旬一遇逢以时易日法神功守城野战知凶吉增得灵
砂满鼎红
 此章申言金丹入鼎妙用只在一时也天上太阴二十九日
 有奇而一周天乃与太阳相会是为晦朔之交日月合璧而
 生明丹道之妙簇年归月簇月归日簇日归时产药之与采
卷一 第 1p055a 页 CK-KZ_JY180_01p055a.png
 取只在一时其神功妙用恰与造化合符故曰日月三旬始
 一逢以时易日法神功药之将产也当虚以待之是为守城
 药之既产也当动以应之是为野战此中火候不可一毫差
 错即入药境所谓受气吉防成凶也运火之际若能虑险防
 危避凶趋吉则大药出坤炉而升乾鼎养在黄庭光明洞达
 而圆满矣故曰守城野战知凶吉增得灵砂满鼎红此章又
 𦂳接上两章言一阳初动而进火进火而能防危则大药入
 鼎而神光焕发矣
玄珠有象逐阳生阳极阴消渐剥形十月霜飞丹始熟此时神
鬼亦须惊
卷一 第 1p055b 页 CK-KZ_JY180_01p055b.png
 此章言金丹脱胎之證验也上章所云灵砂即指金丹大药
 而言乃先天一气必须得诸虚极静笃无思无为中庄子所
 谓赤水玄珠得诸罔象也于是采之烹之鍊之养之守城野
 战之功既到剥尽群阴露出一点乾元面目金丹从此脱去
 胞胎上升乾鼎而造化之始基立矣故有十月霜飞胎圆丹
 熟之象鬼者阴灵神者阳灵也元珠成象超出阴阳鬼神莫
 测其机乌得而不惊乎须知金丹脱胎与还丹脱胎迥别此
 章以金丹而言则阳极阴消而有十月脱胎之象以还丹而
 言则又当阴极阳生而为一阳初动之时此处最要辨得分
 明尚有重安炉鼎再造乾坤一段工夫在后不可不知也
卷一 第 1p056a 页 CK-KZ_JY180_01p056a.png
瑶池饮罢月澄辉跨个金龙访紫微从此众仙相识后海田陵
谷任迁移
 此章申言金丹之可以立命也上章言十月脱胎明乎金丹
 大药固巳出坤炉而升乾鼎矣瑶池乃金母所居即坤炉之
 法象也紫微垣乃天中巍巍尊高处即乾鼎之法象也金丹
 妙用无过先天一气先天乍到之时絪缊交合如登瑶池而
 饮琼浆故曰得之者长似醉金精旺而蟾光盈由是金丹大
 药脱出坤炉上升乾鼎地中一阳直透九天岂非瑶池饮罢
 月色澄辉跨金龙而访紫微之象乎金丹升到天谷泥丸便
 是郁罗萧台玉清圣境百节万神到此无不聚会当下与大
卷一 第 1p056b 页 CK-KZ_JY180_01p056b.png
 罗仙众觌面相识矣任他沧海成田桑田成海高岸为谷深
 谷为陵而我之元神永无起灭终不变迁方信太上所云谷
 神不死是真实语上章言神鬼俱惊此章言众仙并会方见
 金丹立命之功如此其神妙也
休施巧伪为功力认取他家不死方壶内旋添延命酒鼎中收
取返魂浆
 此章括金丹全功以起还丹作用也上章言入瑶池饮琼浆
 即所谓不死方也然何谓他家性为主我也内药也命为宾
 他也外药也修鍊之士先了命而后了性须从外药起手饶
 他为主我反为宾颠倒之妙篇中言之详矣一切劳形按引
卷一 第 1p057a 页 CK-KZ_JY180_01p057a.png
 服气餐霞总属巧伪小术徒劳而无功惟有先天一气从虚
 无中来者才能不落形气超生脱死故曰休施巧伪为功力
 认取他家不死方当其大药将产而采归壶中也是谓归根
 复命点既枯之骨而命可延及其一阳起复而升入黄庭也
 是谓返本还原收已散之灵而魂可返矣故曰壶内旋添延
 命酒鼎中收取返魂浆主宾颠倒到此才了得金丹作用而
 还丹之功从此起矣更有下劣旁门错认他家二字流入采
 补其罪可胜诛哉
雪山一味好醍醐倾入东阳造化炉若过昆崙西北去张骞始
得见麻姑
卷一 第 1p057b 页 CK-KZ_JY180_01p057b.png
 此章言金液还丹之作用也前章所云延命酒返魂浆俱是
 金丹大药底證验既灵且妙矣然非猛火锻鍊以成还丹则
 九转之功未全还丹妙用究竟不离水中金故喻以一味醍
 醐涅槃经云雪山有大力白牛食肥腻草粪皆醍醐无青黄
 赤白黑色雪山喻金方白牛喻金性之纯白一味醍醐乃先
 天一气从虚无中来者即水中金也金性不染不杂坚固圆
 成其初产自庚方既而从西转东升于乾位引入黄庭采取
 而烹鍊之岂非造化之大炉冶乎一切延命酒返魂浆到此
 悉化作醍醐上味无二无别矣故曰雪山一味好醍醐倾入
 东阳造化炉此尚带金丹法象而言金丹大药既入在造化
卷一 第 1p058a 页 CK-KZ_JY180_01p058a.png
 炉中候正子时一到运动河车聚火载金猛加锻鍊升至昆
 崙顶上乾坤相见交而为泰一点金液依然落在黄庭而圣
 胎始圆矣故曰若过昆崙西北去张骞始得见麻姑此乃大
 还丹之法象也张骞是男子穷河源者麻姑是仙姝张骞乘
 槎逆流直溯河源过昆崙山顶始见麻姑总是颠倒乾坤法
 象不必深求
坎电烹轰金水方火发昆崙阴与阳二物若还和合了自然丹
熟遍身香
 此章统言合内外二药而成大还丹也金丹作用专取水中
 之金所谓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者坎电喻水中之火白紫
卷一 第 1p058b 页 CK-KZ_JY180_01p058b.png
 清云造化无声水中火起妙在虚危穴金水方即虚危穴也
 火烹雷轰自此而起只是采取一阳引归乾鼎以结金丹耳
 以上俱说外药直到正子时到一阳初动才用猛火锻鍊聚
 火载金直达昆崙峰顶从一阳之复升到六阳而为乾从一
 阴之姤降到六阴而为坤乾坤交姤罢一点落黄庭此即内
 药也内外两种药物到此合为一体再加温养之功还丹既
 熟自然通身透亮遍体生香剥群阴而为纯阳点凡躯而为
 圣胎矣此章言内外合一乃成金液还丹下章方言温养之
 功
要知鍊养还丹法自向家园下种栽不假吹嘘并著力自然果
卷一 第 1p059a 页 CK-KZ_JY180_01p059a.png
熟结灵胎
 此章言还丹入鼎长养圣胎之功也乾坤交罢一点真种已
 落在黄庭是为大还丹矣猛锻极鍊之后急须加温养工夫
 然温养之功别无巧妙只在自家方寸地上刻刻护持时时
 培植便是乳哺真种底方法其功全在真息必须优游自在
 勿忘勿助如龙养珠如鸡抱卵此即天然真火也真火赫赫
 长红何假吹嘘绵绵若存何须著力火力既到纯亦不已自
 然脱胎而神化矣此言温养还丹之功与上面锻鍊相为表
 里者也
未鍊还丹须急鍊鍊了还须知止足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
卷一 第 1p059b 页 CK-KZ_JY180_01p059b.png
朝遭困辱
 此章言还丹既得当守之以无为也盖有为所以了命无为
 所以了性还丹锻鍊之功正所以了命也丹基一日未立命
 非我有故曰未鍊还丹须急鍊然工夫虽妙终落有作未返
 自然只可藉此为渡河之筏既到彼岸定须舍筏而见性矣
 故曰鍊了还须知止足若得丹之后依然向外驰求不肯休
 歇只管搬弄精魂在有作有为上寻活计何异船到彼岸尚
 恋筏而不肯舍乎此不特性宗未彻永无解脱之期并其所
 得之命宝亦弗能享用矣故曰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
 遭困辱盖还丹未得不知下德之有为则落空还丹既得不
卷一 第 1p060a 页 CK-KZ_JY180_01p060a.png
 知上德之无为则又著相此了命之功所以必兼了性也
否泰才经万物盈屯蒙受卦秉生成此中得意须忘象若究群
爻漫役情
 此章言火候之妙切不可泥象也以上数章俱说大还丹作
 用而火候在其中火候法象惟羲易足以印之先天之易取
 定位以立本后天之易取交感以致用故乾上坤下之卦取
 其不交而为否坤上乾下之卦取其交而为泰乾坤交姤以
 后正转否为泰之时也其间阳火阴符进退之序一刹那间
 周天数足诸卦诸爻无不统摄矣且乾坤之后便受以屯蒙
 序卦者良有深意盖天地既交则盈天地间一切万物自然
卷一 第 1p060b 页 CK-KZ_JY180_01p060b.png
 莫不生成震以一阳动乎坎下象万物之始生而为朝屯艮
 以一阳止乎坎上象万物之既成而为暮蒙一生一成即一
 动一静也还丹之妙亦无过一生一成其初采药物于曲江
 之下聚火载之而上升于昆崙即朝屯之象即天根之所以
 生也其既姤乾坤于天谷之上周天运之而凝结于丹鼎即
 暮蒙之象即月窟之所以成也至于三田聚宝则万物盈满
 之象亦在其中矣然丹道之用卦爻但取一动一静互为其
 根之机以寓进火退符之准贵在得其大意之所在耳若泥
 象执文役役于朝屯暮蒙一日两卦之序何啻痴人说梦乎
 大约火候之妙全在得意忘象一句祖师于此特点破之
卷一 第 1p061a 页 CK-KZ_JY180_01p061a.png
卦中设法本仪刑得意忘言意自明举世迷人惟泥象却行卦
气望飞升
 此章言得意忘象之为真火候也丹经中鼎炉药物龙虎铅
 汞种种建立无非象也又何疑于火候乎故文不可执象不
 可泥即如屯蒙否泰等法象如虫禦木偶尔成文何处可执
 泥耶圣人立象之妙譬若以手指月月自在天决不在指头
 上学人能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则象中之意自将朗然
 洞彻倘或泥象执文役役于朝屯暮蒙一日两卦如法行持
 便指望白日上升岂非大惑不解之迷人乎此章与上章略
 同
卷一 第 1p061b 页 CK-KZ_JY180_01p061b.png
天地盈虚自有时审能消息始知机由来庚甲申明令杀尽三
尸道可期
 此章申言卯酉周天之造化也火候之妙准乎造化造化气
 机只是一阴一阳其中自有消息盈虚与时偕行之妙周天
 之大纲以南北为经东西为纬观于先天方位图乾南而坤
 北日东而月西则消息盈虚之机概可见矣大约盈则必消
 消者杀机也虚则必息息者生机也阳虚于子盈于午一到
 卯中生机已不可遏阴虚于午盈于子一到酉中杀机已不
 可回然生中有杀杀中亦有生生杀一时并到此中消息之
 机不可不知也故曰天地盈虚自有时审能消息始知机还
卷一 第 1p062a 页 CK-KZ_JY180_01p062a.png
 丹之妙其周天火候同乎造化阴极生阳六阳从地而升于
 子阳极生阴六阴从天而降于午此南北之经也有南北之
 经自然有东西之纬盖人身中一日一月人人具足日东月
 西便分出甲木庚金金木间隔则水火之功尚未全故当乾
 坤大交后运行周天火候之时急须用斗柄之机斡旋身中
 日月若璇玑之升降循环不已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转而又
 转战退群阴使阴气渐消渐虚阳气渐长渐盈自然元精化
 元气元气化元神元神还太虚身中之三尸自消九虫自灭
 此乃转杀机为生机而归根复命之道得矣故曰由来庚甲
 申明令杀尽三尸道可期三尸乃人身中尸虫一名三彭相
卷一 第 1p062b 页 CK-KZ_JY180_01p062b.png
 传以庚申日上诣天曹诉人罪过夺命减算修真之士能七
 守庚申三尸自灭然总不若鍊还丹之直截也卯酉之正令
 一行则阴尽阳纯三尸不守而自灭矣
四象会时玄体就五行全处紫光明脱胎入口通神圣无限神
龙尽失惊
 此章言还丹脱胎之證验也其初四象会于中黄金丹始结
 玄珠已成象矣再加聚火载金之功逆上乾宫烹之鍊之又
 从而温养乳哺之剥尽群阴露出乾元面目直到矿尽金纯
 烟消火灭方成一粒龙虎还丹五气俱朝于上田三花皆聚
 于乾顶浩气塞乎天地慧光遍照大千岂非四象会而玄体
卷一 第 1p063a 页 CK-KZ_JY180_01p063a.png
 就五行全而紫光明之象乎斯时也重立性命再造乾坤变
 种性为真性转识神为元神自造自化不由天地矣更须忘
 物忘形积功累行时时长养圣胎直到瓜熟蒂落底时候灵
 丹应时脱落吞入口中倏然云腾雨施雷轰电掣片晌之间
 消尽一身阴滓立地转凡成圣而为鬼神所震惊天龙所呵
 护矣岂非通灵入圣而神龙失惊之象乎此处独言入口故
 知是还丹脱胎之象与前面金丹脱胎迥然不同大约此书
 已经再三校正其工夫极有次第首言大道源委次言药物
 炉鼎次言坎离交而成金丹有采取温养之功究言乾坤交
 而成还丹有锻鍊乳哺之功一步步鞭到此才说脱胎神化
卷一 第 1p063b 页 CK-KZ_JY180_01p063b.png
 底證验先后次第秩然不乱读者幸细辨之
药逢气类方成象道在虚无合自然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
命不由天
 此章言还丹之妙用可以造命也盖还丹之功始于有作终
 则无为有作所以了命无为所以了性其初必取真阴真阳
 同类相感方成大药到得玄珠成象太乙归真乃返虚无而
 證至道矣盖道自虚无生一气一而二二而三遂至顺流不
 穷今者攒五簇四会三归二而复返于一气岂非自然之道
 乎此以了命而兼了性也鍊之又鍊灵丹从昆崙顶上应时
 脱落吞入口中从此宇宙在手造化生身我命在我生死总
卷一 第 1p064a 页 CK-KZ_JY180_01p064a.png
 不由上天矣此章𦂳接上章脱胎入口来确是还丹證验入
 口入腹虽分两象实无二义须知口非饮食之口腹非脐腹
 之腹遇真师者自知之
大道修之有易难也知由我亦由天若非积行施阴德动有群
魔作障缘
 此章言体道之士当修德以格天也灵丹入腹命由我而不
 由天信矣然此特为了手者言耳若夫下手之时有易有难
 未可概论大约以真实心承当则易以巧伪心袭取则难一
 心真实才能上达乎天若稍涉巧伪即便隔绝天心自取魔
 障故造命之工夫虽由乎我而出世之机缘实由乎天此决
卷一 第 1p064b 页 CK-KZ_JY180_01p064b.png
 言阴德之不可不积也行善而不求人知谓之阴德一切方
 便济人慈悲及物之事若太上感应篇所载者学道之士定
 当刻刻行持行持之际又当心安意肯无所为而为之切不
 可夹带一毫计功谋利徼求福报底念头倘或一念夹杂便
 违心逆天堕落魔眷属中而障却大道因缘矣盖世间魔障
 一切皆从心造一心积德自然足以格天办道其机括仍由
 我不由天也然则造命之学不特在了手后即在下手时矣
 发心担荷大道者尤当三复此章
了了心猿方寸机三千功行与天齐自然有鼎烹龙虎何必担
家恋子妻
卷一 第 1p065a 页 CK-KZ_JY180_01p065a.png
 此章言了心之究竟处也上章言大道必由功行学道之士
 定当积功累行上合天心行须八百功必三千似乎累世莫
 殚毕生莫究矣不知八百三千一切惟心所造倘能一念回
 机全身放下方寸中空空洞洞自然一了都了三千之功八
 百之行当下立地圆满而与太虚天体同其广大高明矣故
 曰了了心猿方寸机三千功行与天齐此即真空而该妙有
 者也学者既悟空体又须功行齐修若一向空腹高心拨无
 因果自以为无修无證最上一乘法门便是莽莽荡荡招殃
 祸矣高上之士一朝顿彻且把这个拨置一边仍旧去安炉
 立鼎采取药物行持火候鍊成龙虎大丹空不碍有其妙如
卷一 第 1p065b 页 CK-KZ_JY180_01p065b.png
 是既知空不碍有即知有不碍空到此地位根尘识想一切
 消落大地山河俱同幻影此身尚非我有何有于家又何有
 于田园妻子种种身外之物世间凡夫苦死守着田园恋著
 妻子一息尚存不肯放下岂知凡夫最贪著处即道人大解
 脱处乎此处本自然而然不假排遣故曰自然有鼎烹龙虎
 何必担家恋子妻此即妙有而该真空者也到此方知有作
 无为如火合火尽性至命如空合空求其合一相且不可得
 何况分而二之乎此系祖师末后全提之句旧解多失其意
 特为拈出以告同志
始于有作人难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识无为为要妙谁知有
卷一 第 1p066a 页 CK-KZ_JY180_01p066a.png
作是根基
 此章结言金丹大道当从有而入无也上章已拈提空有不
 二宗旨此遂直截指出以为通篇结尾世人但知有为所以
 了命无为所以了性不知其中自有缓急先后之序有为之
 功在乎结丹一切采取锻鍊作用必须乘时而应机此其绝
 利一源三返昼夜之功用止可冷暖自知而已人岂得而见
 之乎及乎功深力到百骸理而万化安身心一如归根复命
 坐收清净无为之效到此则美在其中光辉发越人皆得而
 知之矣故曰始于有作无人见及至无为众始知此言不落
 有为方见了手之妙破世人执有之常见也到得无为地位
卷一 第 1p066b 页 CK-KZ_JY180_01p066b.png
 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自觉觉他广宣妙法谁不望而心折皈
 命投诚孰知其初结侣入圜死心锻鍊才得建立丹基有为
 之功若是其专且久乎故曰但识无为为要妙谁知有作是
 根基此言不堕无为方成起手之功破世人执无之断见也
 盖有作是了命边事无为乃了性边事学道者偏于有作则
 著幻相偏于无为则落顽空一部悟真篇中断常俱遣割截
 两头句句全提向上总是要人身心一如有无不二亲證无
 上至真妙觉之道耳到此乃双扫双建以结之是通部一大
 关键也
修行混俗且和光圆即圆兮方即方晦显逆从人莫测教人怎
卷一 第 1p067a 页 CK-KZ_JY180_01p067a.png
得见行藏
 此章言俗不碍道乃出格之妙用也道德经云和其光同其
 尘此两言颇难体会盖有道而不见其道有德而不见其德
 是为和光自此与世间愚夫愚妇一般面目一样举动入净
 入垢无所不可是为同尘混俗即同尘之别名也大修行人
 直到了手后一尘不沾六通具足正好随愿度人多方利物
 即或垂手入廛游戏三昧无所不可以言乎行止则或圆而
 或方以言乎踪迹则或显而或晦以言乎机用则或顺而或
 逆天地鬼神且莫测其行藏而况于人乎由是可以出世可
 以入世可以遁世可以经世潜见惕跃总由乎心仕止久速
卷一 第 1p067b 页 CK-KZ_JY180_01p067b.png
 各当其可有如狮子之迷踪神龙之变化渊乎妙哉所以文
 王系乾爻至用九而垂无首之象夫子见太上于柱下而发
 犹龙之嗟呜呼至矣
  五言四韵一首(以象太乙之奇)
女子著青衣郎君披素练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恍惚里相
逢杳冥中有变一霎火焰飞真人自出现
 此章统论金丹妙用乃八十章之总结也金丹作用不过取
 金木两弦之气合成震木虽属长男然从离火中出女子之
 象也且天三生木而地以八数包之似乎男人女妆故曰女
 子著青衣兑金虽属少女然从坎水中生郎君之象也且地
卷一 第 1p068a 页 CK-KZ_JY180_01p068a.png
 四生金而天以九数包之似乎女人男扮故曰郎君披素练
 夫此两弦之气产于后天孕在先天当其形质未兆之时便
 可取而用之及乎形质既萌已落后天阴气才有可见便不
 可用矣故曰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大药将产未产之际
 机欲动而未离乎静阳方生而未离乎阴以其寂然不动强
 名杳冥以其感而遂通强名恍惚恍惚里相逢动不离静杳
 冥中有变静极生动所谓一动一静之间天地人之至妙至
 妙者也此时运火之功洗心沐浴只在霎时间而金丹真种
 得矣岂非一霎火焰飞真人自出现乎此一段是金丹工夫
 再加向上之工则脱胎神化自然变现无方超出轮回而与
卷一 第 1p068b 页 CK-KZ_JY180_01p068b.png
 三清太上同其法身矣祖师末了作此以结束八十章盖由
 博归约返乎太乙之真也
 此篇又不难于注而难于序向来颠倒错乱者一切秩然成
 章浑然无缝虽天孙云锦何以加兹至如注中宗旨字字金
 针只许同心默契冷煖自知耳(中卷总评)

卷一 第 1p069a 页 CK-KZ_JY180_01p069a.png
重刋道藏辑要
 悟真篇卷之下
紫阳真人张伯端著
             云阳道人朱元育阐幽
  西江月(西者金之方江者水之体月者药之用一十二首以周𡻕律)
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丹头和合类相同温养两般作
用 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外炉增减要勤功妙绝无
功真种
 此章总括内外二药乃尽性至命之全功也大道本无内外
 一到金丹作用便分出内外二药其中有体有用有宾有主
卷一 第 1p069b 页 CK-KZ_JY180_01p069b.png
 然古今知之者希祖师大发慈悲不妨为学人旁通一线通
 部悟真篇无非指点内外二药到此才明明点破耳内药属
 先天外药却须从后天返先天盖无修无證天然具足者谓
 之内药有作有为返本还源者谓之外药内药了性体具中
 黄即元神而摄精气者也外药了命用寄坎离即身心而合
 真意者也元神本来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寂不离感感不离
 寂内外之体同矣当其寂也一念不生似乎无为及其感也
 六根互用又不碍有为内外之用通矣故曰内药还同外药
 内通外亦须通先天一点灵光圆陀陀地便是大药丹头高
 上之士识此丹头只消真意不散元神内凝身心两家自然
卷一 第 1p070a 页 CK-KZ_JY180_01p070a.png
 和合而交感矣此即内以兼外从源而达流者也中下之流
 未易及此必须鍊已立基筑完城郭处于中以制其外制于
 外以养其内先要和合身心元神才凝此即外以全内从流
 而溯源者也两家作用殊途而同归故曰丹头和合类相同
 温养两般作用药物既分内外两种则炉鼎亦分内外两处
 而火候亦当分内外两用大抵内炉耑在中黄外炉兼摄六
 根内火候耑主无为外火候兼于有作学道之士须令元神
 坐镇中黄常应常静自然真息绵绵用之不勤与元神相依
 相抱一似炉中火种昼夜不断故曰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
 赫长红中黄便是内炉元神便是内药真息绵绵便是内火
卷一 第 1p070b 页 CK-KZ_JY180_01p070b.png
 候此即本体为工夫不增不减者也乃先天也然后天有增
 有减之功用即从此而出凡人泄漏真性多在六根门头故
 二六时中必须回光返照时时收拾身心其功可不勤乎为
 学日益故曰增为道日损故曰减在工夫须当增之又增在
 本体则当减之又减即增即减直到无可增减处自然元精
 化元气元气化元神元神还太虚而无功真种出矣盖有增
 有减尚属功夫边事直到无增无减才是无功之功无上至
 真妙道有增有减底工夫恰好合著无增无减底本体此内
 外二药体相同而用相通者也故曰外炉增减要勤功妙绝
 无功真种盖内炉系中黄神室元神不动即内药作用也天
卷一 第 1p071a 页 CK-KZ_JY180_01p071a.png
 然真火内火候也体也主也了性者也外炉系坎离二用和
 合身心即外药作用也增减勤功外火候也用也宾也了命
 者也内外二药打成一片体用同源宾主交参性命全修以
 至形神俱妙所谓合内外之道而一以贯之者也
此药至神至圣忧君分薄难消调和铅汞不终朝早睹玄珠形
兆 志士若能修鍊何妨在韨居朝工夫容易药非遥说破令
人失笑
 此章言大药至简至易即内以摄外者也上章言内外相同
 才称金丹大药然有辨焉外药后天之功也出圣入神必假
 作用内药先天之体也即凡即圣一切圆成但恐信根浅薄
卷一 第 1p071b 页 CK-KZ_JY180_01p071b.png
 自家承当不过消受不起耳大药之用无过真铅真汞身心
 是也身心未易相合须得真意以调和之真意之不动处即
 先天元神也元神既复身心自然打成一片而玄珠成象矣
 到此即神圣功用当下立證曾不终朝所谓赫赫金丹一日
 成者也奈何世人多信不及往往劳形苦已离妻入山以为
 修鍊殊不知修鍊之功全在心地但使心地洁净圆明一切
 不染不昧虽处市朝何异深山穷谷所谓大隐居廛市是真
 修鍊矣盖身心两字便是大药先天一点元神便是大药底
 丹头这个丹头人人具足只因未遇真师点破日用不知不
 信大药至迩工夫至易而求诸远且难者遂至当面蹉过甘
卷一 第 1p072a 页 CK-KZ_JY180_01p072a.png
 作凡夫一旦点破方知即此人人具足者便是金丹大药即
 此日用不知者便是天然真火即此甘作凡夫者便可出神
 入圣圆通无碍有不哑然失笑者乎老子所谓不笑不足以
 为道也此章言即内药以摄外药直證无为了性而命在其
 中所谓修上一关盖下二关者也
白虎首经至宝华池神水真金故知上善利源深不比寻常药
品 若要修成九转先须鍊己持心依时采取定浮沉进火须
防危甚
 此章言大药必假作为即外以全内者也盖内药无为所以
 了性外药有为所以了命了性者即一以该两其机关至简
卷一 第 1p072b 页 CK-KZ_JY180_01p072b.png
 至易了命者即两以还一其作用极玄极微金丹作用须从
 和合四象起手四象者何地四生金其象为白虎中藏天一
 真水是名首经而为至阳之宝故曰白虎首经至宝天三生
 木其象为华池中藏地二真火是名神水而为至真之金故
 曰华池神水真金金木水火分之名虽有四合之只是坎离
 二物二物逆转便合成先天一气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源
 洁流清绝无纤尘夹杂参同契所谓上善若水清而无瑕是
 也故曰故知上善利源深不比寻常药品离中一阴属己土
 己之象也人心惟危法当鍊而消之坎中一阳属戊土心之
 象也道心惟微法当保而持之鍊巳持心工夫久久纯熟到
卷一 第 1p073a 页 CK-KZ_JY180_01p073a.png
 得虚极静笃大药方生即此一时便全九转之功矣故曰若
 要修成九转先须鍊己持心大药一生必须采取采取之候
 在坎离乍交一阳初动之时潭底日红沉之象也息念以守
 之当虚己以待时黄芽出土浮之象也用意以采之当乘时
 而进火此中消息冷暖自知而已候未到而遽采是谓先时
 候已到而不应是谓不及时先时则药太嫩不及时则药太
 老毫发差迟便不作丹而可危矣故曰依时采取定浮沉进
 火须防危甚此章言外药作用从有作以反无为了命而性
 在其中所谓从下二关透上一关者也
 此章浮沉二字与上卷不同上卷指坎离交会时说此处却
卷一 第 1p073b 页 CK-KZ_JY180_01p073b.png
 说采药进火底时候当细辨之
七返朱砂返本九还金液还真休将寅子数坤申但看五行成
准 本是水银一味周流历遍诸辰阴阳数足自通神出入不
离玄牝
 此章言大药返还之妙合内外而言之也盖内药之体在谷
 神不离玄牝外药之用在二物须要返还然七返九还颠倒
 逆用之妙岂易知哉何谓七返九还其法象出自河图天一
 生水地六成之坎属水而数得七已含火象其中一点实处
 本是乾家太阳真火火结为砂岂非朱砂之象乎地二生火
 天七成之离属火而数得九已含金象其中一点虚处本是
卷一 第 1p074a 页 CK-KZ_JY180_01p074a.png
 坤家太阴真水金化为水岂非金液之象乎学道之士必须
 取离中这点真阴还于坎宫而成坤便取坎中这点真阳返
 于离宫而成乾是谓返本还源而先天之体复矣故曰七返
 朱砂返本九还金液还真其初以北方之水返为南方之火
 既而以南方之火还为西方之金以火鍊金是名金丹鍊成
 纯乾是名金仙彼河图之翻作洛书金火互换先天之转为
 后天离居乾位皆此意也世人不知造化之妙遂以自寅顺
 数到申为七返自申逆数到子为九还可发一笑岂知水火
 一生一成乃五行自然之准则乎故曰休将寅子数坤申但
 看五行成准以二物对说虽分属坎离其实真铅大药一味
卷一 第 1p074b 页 CK-KZ_JY180_01p074b.png
 而已究其根源只以坎中一阳作主盖天一真水从中而出
 为性命之根源包罗万化具足五行其初一变为铅在北方
 坎宫为亥子水此真铅之本身也及乎二变为砂在南方离
 宫为巳午火三变为汞在东方震位为寅卯木四变为银在
 西方兑位为申酉金五变为土在中黄坤宫为辰戍丑未四
 土故曰本是水银一味周流遍历诸辰此言其顺流而出者
 也逆而转之只此真阴真阳便是七返九还之功到得九转
 功成胎圆气足适合造化九九八十一之阳数自然脱胎而
 入神化即老子所谓谷神不死者也然谷神不死须从玄牝
 立基其初一分为二从谷神分出玄牝自内而出外即一味
卷一 第 1p075a 页 CK-KZ_JY180_01p075a.png
 之流遍诸辰者也其既二转为一从玄牝合成谷神自外而
 入内即二物之返本还真者也故曰阴阳数足自通神出入
 不离玄牝首章全提内外二药是总纲次章言至神至圣之
 功即内以统外也三章言鍊已持心之要即外以还内也此
 章遂言返还之妙归本谷神乃合内外而言之也
牛女情缘道本龟蛇类秉天然蟾乌遇朔合婵娟二气相资运
转 总是乾坤妙用谁人达此真诠阴阳否隔即成愆怎得天
长地远
 此章言二物妙用不宜间隔也上章言七返九还不离玄牝
 则坎离之不可不交明矣即以物情徵之牛女天上双星也
卷一 第 1p075b 页 CK-KZ_JY180_01p075b.png
 必假鹊桥之会龟蛇地中两物也合成玄武之形至于日中
 之乌月中之兔必至晦朔交会乃萌滋元气而生明总是阴
 阳二气相资运转顺去生人生物者逆之则成丹盖乾父坤
 母资始资生之妙用即坎男离女反本还原之真诠世人独
 修一物未免落在孤阴寡阳边由是火水未济天地不交而
 成否隔之愆即不能与天地同其功用岂能与天地同其长
 久乎此言了性者必须立命才合返还妙用独修一物便非
 大道有等旁门因阴阳否隔字面流入彼家房术诳惑愚夫
 则又罪不容诛矣
若要真铅留汞亲中不离家臣木金间隔会无因须用媒人勾
卷一 第 1p076a 页 CK-KZ_JY180_01p076a.png
引 木性爱金顺义金情恋木慈仁相吞相啖却相亲始觉男
儿有孕
 此章言坎离始交金丹之法象也上章言阴阳否隔即金木
 间隔之象其所以间隔者由介绍之无其人未得真土调和
 耳水中生金是名真铅火中生木是名真汞汞性轻浮极易
 飞走惟真铅足以留之即所谓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
 水中银也然非真土坐镇中宫岂能调和两家之情性乎故
 欲真铅之留汞非亲近家臣不可欲木金之不隔非媒人勾
 引不能家臣媒人皆指真土即所谓黄婆也盖金情至刚木
 性至柔金能尅木两不相得金木既未肯相顺铅汞遂未肯
卷一 第 1p076b 页 CK-KZ_JY180_01p076b.png
 相留惟得真土和合则木性不畏金之刚而转爱其顺义金
 情不嫌木之柔而转恋其慈仁由此真虎真龙相吞相啖转
 更相亲身心打成一片而元神出其中矣圣胎圆而真人现
 岂非男儿有孕者乎此言三家相见以成金丹之法象也
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自称木液与金精遇土方成三
性 更假丁公锻鍊夫妻始结欢情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
崙峰顶
 此章言锻鍊交媾还丹之作用也前章言坎离交而大药孕
 金丹之基立矣犹未及锻鍊之火候也故即以三家相见者
 申言之二八姹女即木液也九三郎君即金精也其初两物
卷一 第 1p077a 页 CK-KZ_JY180_01p077a.png
 间隔无由相通一遇中黄真土遂勾引而摄合之所谓追二
 气于黄道会三性于元宫是也勾引虽仗黄婆调停全凭真
 火丁公者文火也金木交并之时须用文火温养之两家情
 性自然和合欢好大药产矣大药既产活子时到必须采取
 真铅送归土釜仍以文火温养之此申言金丹作用也温养
 既足正子时到亟须驾动河车从尾闾起火透夹脊过玉枕
 运到昆崙顶上用武火猛烹极鍊乾坤交姤罢一点落黄庭
 大药始入鼎而凝结矣此乃言金液还丹之作用也丹既入
 鼎再加乳哺温养工夫久久纯熟至于圣胎圆而真人现九
 转之功于是乎毕
卷一 第 1p077b 页 CK-KZ_JY180_01p077b.png
天地才经否泰朝昏好识屯蒙辐来凑毂水朝宗妙在抽添运
用 得一万般事毕休分南北西东损之又损慎前功命宝不
宜轻弄
 此章言还丹之功从有以入无也上章言河车运火直上昆
 崙则乾坤既已大交向之乾上坤下而为否者今坤上乾下
 而翻为泰矣然火候之进退不可不谨阳动而进火为朝屯
 之象也阴静而退火为昏蒙之象也举两卦而六十卦反对
 之象一进一退悉在其中矣故曰天地才经否泰朝昏好识
 屯蒙乾坤交姤罢一点落在黄庭先天真种既已入鼎后天
 周身之气自来归命有若三十辐之共凑一毂百川众流之
卷一 第 1p078a 页 CK-KZ_JY180_01p078a.png
 朝宗大海但须时时抽铅添汞鍊尽阴气以还纯乾运用之
 妙存乎火候耳故曰辐来凑毂水朝宗妙在抽添运用前此
 金木间隔火水未济东西南北各居一方到此混而为一元
 神坐镇中黄超然独尊东西南北浑然总是一家得一而万
 事毕矣故曰得一万般皆毕休分南北西东功用到此只求
 日减不求日增只消抱一守中常应常静从有作以入无为
 即太上所谓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也盖从前有作之功都缘
 立命命宝既立便当了彻性宗直證无上妙觉倘只管恋著
 命宝搬弄精魂便落在有为法中譬如登岸之时犹然恋筏
 而不肯舍纵使寿同天地一愚夫耳故曰损之又损慎前功
卷一 第 1p078b 页 CK-KZ_JY180_01p078b.png
 命宝不宜轻弄此首要学人直下了性乃祖师末后全提句
 也
冬至一阳来复三旬增一阳爻月中复卦朔晨超望罢乾终姤
兆 日又别为寒暑阳生复起中宵午时姤罢一阴朝鍊药须
知昏晓
 此章言攒簇周天乃火候之法象也大丹之功全仗火候火
 候之秘不可以言宣先圣不得已寓之易象此复姤之所以
 为天根月窟也复姤之妙又不可以言宣姑以年月日时寓
 其法象大约只是阳动阴静两端而已以一年计之十一月
 冬至一阳初动为复每月增一阳爻十二月二阳临正月三
卷一 第 1p079a 页 CK-KZ_JY180_01p079a.png
 阳泰二月四阳大壮三月五阳夬直到四月六阳成乾阳极
 而阴生矣五月一阴初静为姤每月增一阴爻六月二阴遁
 七月三阴否八月四阴观九月五阴剥直到十月六阴成坤
 阴极而阳又生矣此言一年之火候也古圣恐世人著在年
 上乃移一年之火候于一月以月朔当复卦一阳初生上弦
 适当二阳之兑至望而成乾三阳足矣月望当姤卦一阴始
 生下弦适当二阴之艮至晦而成坤三阴足矣此言一月之
 火候也又恐世人著在月上乃移一月之火候于一日以子
 时一阳当复卦到已而为六阳之乾午时一阴当姤卦到亥
 而为六阴之坤一日之中已具足一月之晦朔并一年之寒
卷一 第 1p079b 页 CK-KZ_JY180_01p079b.png
 暑大约取阳动阴静而金丹之火候视此以为进退而已一
 阳初动朝晨之象即年中之冬至月中之朔日也当准之而
 进阳火一阴初静黄昏之象即年中之夏至月中之望日也
 当准之而退阴符簇年归月簇月归日簇日归时只在一时
 动静中自分昏晓而已故总收之曰鍊药须知昏晓绝句中
 一时辰内管丹成即此意也孰知一时又簇在一刻哉又孰
 知时本无时刻本无刻哉噫此真火本无候至妙至妙之机
 关也
不辨五行四象那分砂汞铅银修丹火候未曾闻早便称呼大
隐 靡肯自思已错更将错路教人误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
卷一 第 1p080a 页 CK-KZ_JY180_01p080a.png
心怎忍
 此章言盲师不识金丹之妙自误以误人也金丹法象原本
 河图盖河图以一中统摄四方水火木金分列四方是为四
 象四象会于中五真土是为五行造化之妙一落到当人身
 上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只此造化顺之则生人生物逆之则
 成佛成仙天机难泄古人不得已著为丹经近取诸身喻为
 夫妇男女远取诸物喻为砂汞银铅总之皆法象也至于真
 药真火之骨髓万劫一传非得真师面授迥无入处世间有
 等愚夫不经师承猖狂妄行闯入旁蹊曲径一切杜撰不知
 何者为五行何者为四象何者为砂汞银铅此辈尚未识药
卷一 第 1p080b 页 CK-KZ_JY180_01p080b.png
 物之面目况火候乎然旁门中有数等最下者误执砂汞银
 铅为点金之术错认夫妇男女为御女之方高者不过搬弄
 身中精气最高者亦不过见到澄澄湛湛底识性内守幽閒
 独修一物而已堪笑此辈自己盲修瞎鍊不肯认错乃空腹
 高心妄称大隐一日弟子未做便去好为人师教者以盲引
 盲学者将错就错引出一班瞎弟子谤毁正道指斥真师无
 所不至此辈不遇明眼人点破生生劫劫永堕迷津自误误
 人一至于此其罪可胜诛耶祖师剖泄金丹大道到此特为
 天下后世杜撰盲师痛下棒喝太煞慈悲矣
雄里内含雌质真阴却抱阳精两般和合药方成点化魂灵魄
卷一 第 1p081a 页 CK-KZ_JY180_01p081a.png
圣 信道金丹一粒蛇吞立变龙形鸡餐乃亦化鸾鹏飞入真
阳圣境
 此章言金丹大道能超凡入圣也金丹之要只在坎离二物
 故不厌谆复言之离本太阳真火阳中含阴外实内虚心之
 象也坎本太阴真水阴中包阳外虚内实身之象也火中生
 木是为阳魂水中生金是为阴魄金木者水火之交也所以
 魂魄即寄于身心心非肉团之心乃先天凝聚之元精也身
 非四大假合之身乃先天流行之元气也身心妙合便是先
 天元神但一落后天形气中身界根尘役役于外心缘诸识
 憧憧于中逐妄迷真遂至魂魄相离流浪生死长沉苦海学
卷一 第 1p081b 页 CK-KZ_JY180_01p081b.png
 道之士当以真意为媒和合身心身心一如寂然不动金丹
 大药才得圆成阳魂阴魄到此一齐点化合为元神而至灵
 至圣矣得此真种倏忽之间便能转形色为天性点凡胎作
 圣胎一切自身中众生到此立地超脱不生不灭湛然长存
 只此金丹一粒蛇吞之而变神龙鸡餐之而化鸾凤自然飞
 入真阳圣境矣真阳圣境者乃玉清上清太清三境无极无
 上大罗天宫也究竟三境岂别有哉即本来元精元气元神
 会三为一者也蛇变龙鸡变凤总是转凡成圣底法象切莫
 向痴人前说梦亲證道妙者自当知之
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与亲𡨚始合神仙本
卷一 第 1p082a 页 CK-KZ_JY180_01p082a.png
愿 虎兕刀兵不害无常火宅难牵宝符降后去朝天稳驾鸾
舆凤辇
 此章言学道之士当修德以凝道也道与德如形之与影寸
 步不可离所以子思子云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又如周易
 乾坤两卦乾属道坤属德若非君子之厚德载物岂遽能如
 圣人乘六龙以御天哉学道之士愿力第一要广大必先度
 尽一切众生然后圆满正觉行修八百功积三千皆愿力中
 事也金刚般若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世人但知天地至广
 至大一切蠢动含灵之物至微至细孰知天地本来与我同
 根谁是胜我者一切蠢动含灵之物本来与我同体又谁是
卷一 第 1p082b 页 CK-KZ_JY180_01p082b.png
 不如我者究竟到此何物何我何亲何𡨚管教均平齐一无
 高无下始合神仙度生之本愿矣功行到头道与德而并隆
 形与神而俱妙自然虎兕不能伤刀兵不能害无常倏忽我
 则以谷神为大年火宅燔烧我则以露地为安宅不生不灭
 是真宝符常清常静是真天堂脱却羊鹿小乘便是龙车凤
 辇本来如是尊矣贵矣岂别有宝符之可降上天之可朝琼
 舆凤辇之可稳驾哉虽然为上根言只是道德尊贵一句足
 矣但中人以下往往信不及祖师恐学道人流入断见姑现
 宝几珍御身而为说法耳
  又一首(以象闰月)
卷一 第 1p083a 页 CK-KZ_JY180_01p083a.png
丹是色身至宝鍊成变化无穷更能性上究真宗决了无生妙
用 不待他生后世现前获佛神通自从龙女著斯功尔后谁
能继踵
 此章言性命全修一生證果乃悟真篇之总结也首章言内
 外二药便是性命两宗作用至此摄用归体直下示人见性
 以圆命功也盖立命之功全在金丹金丹大药本从无中生
 有攒五行簇四象会三家并二物而归一气者一得永得坚
 固不坏鍊之又鍊直到九转功成上天下地出幽入明无所
 不可金丹一道岂非色身至宝而鍊成变化无穷者乎此关
 尹子所谓见精神而久生者也虽则千变万化然生生化化
卷一 第 1p083b 页 CK-KZ_JY180_01p083b.png
 未有了期终不脱长生二字更须从此直下一脱彻见本性
 顿證无生方知山河大地全露法身往古来今不出一息更
 有何至宝之难舍变化之足誇岂非决了性宗而彻證无生
 妙用者乎此关尹子所谓忘精神而超生者也奈何小乘之
 仙未能顿见毗卢本性往往从劫到劫难登佛地不若大心
 众生直了无生一彻俱彻从此三身具足六通圆明以一生
 圆旷劫之果现前境界便与诸佛把手游行岂待他身后世
 乎所云大心众生若涅槃之屠儿华严之善财法华之龙女
 是也屠儿以放下屠刀立證贤劫菩提善财以遍参知识会
 入弥勒楼阁并称上根矣至如龙女以宝珠献佛刹那之间
卷一 第 1p084a 页 CK-KZ_JY180_01p084a.png
 转女成男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岂非现前
 获佛神通者耶后之继踵而出者宁遂无其人耶祖师特地
 丁宁于篇末若将旦暮遇之矣夫龙女成佛一案据李长者
 合论云此经中表法耳今即以金丹法象表之其作用无不
 合符大海者坎地也女子者纯阴之象龙女表阴中之阳也
 八𡻕表二八之数也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表水中之金
 乃身中无价至宝也持以上佛者还之于乾也女转成男者
 离变为乾变化无穷之象也南方者后天离位即先天乾位
 也宝珠一上金来归性脱尽阴滓鍊之即色身至宝了之即
 无生妙用也从此后天之离依然转作先天之乾其体则刚
卷一 第 1p084b 页 CK-KZ_JY180_01p084b.png
 健中正纯粹以精其用则各正性命时乘变化是名无垢世
 界而成等正觉矣法华权示龙女公案以表一乘妙法悟真
 特取龙女法象以表金丹妙道金丹之妙道非即一乘之妙
 法乎此章总收性命二宗以应首章内外二药不特为十二
 章结尾乃悟真篇通部之结尾也不特为悟真篇关键乃万
 卷丹经之关键也不特万卷丹经并河洛妙义周易参同道
 德阴符一切三洞真经三藏教典千八百则公案无不在其
 中矣
  绝句五首(以象五行)
饶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抛身却入身何似更兼修大药顿超无
卷一 第 1p085a 页 CK-KZ_JY180_01p085a.png
漏作真人
 此章言了性必须了命也真如本性人人具足本来无修无
 證但在凡夫地中暂为五蕴所覆耳若能一念回机便同本
 得当下即了悟矣然理须顿悟事以渐修即如一身之中六
 根门头尚有无始以来种种习气当锻鍊而薰修之实实落
 落当从身上薰修取證从上诸祖见性之后潜修密證身心
 一如直到习漏既尽何难一生證果所谓现前获佛神通者
 此也不则舍身取心欲速见功倘回首之时一毫习漏未尽
 不免抛身而入身矣内典云罗汉尚有隔阴之迷如沩山曾
 三世为国王几乎忘却本来面目云门曾三世为国王便失
卷一 第 1p085b 页 CK-KZ_JY180_01p085b.png
 却神通可不危哉修證之捷径莫若金丹大药大药妙用只
 在以火鍊金若能取日用之猛火鍊本来之真金直从六根
 门头鍊之又鍊锻尽无始以来习气直到矿净金纯露出无
 位真人面目有修有證者恰合其无修无證之本性于是从
 无相而生实相即法身而成报身是谓九转功圆形神俱妙
 超出一切有漏因果永无抛身入身之患而称大觉真人矣
 此祖师为独修一物者痛下针砭然篇中所云了悟只指后
 来一橛禅耳若从上诸佛诸祖皆穷理尽性至命以證无漏
 妙果者未可一概而论也
投胎夺舍及移居旧住名为四果徒若会降龙并伏虎真金起
卷一 第 1p086a 页 CK-KZ_JY180_01p086a.png
屋几时枯
 此章言小果之不足證也从古到今只有金丹一道可以超
 脱生死然大道难闻小果易就更兼世人根器大小不同舍
 大取小者颇多往往各执一法得少为足一旦大限已到功
 行未圆生怕抛身入身故作种种伎俩有习归空之诀而投
 胎者有夺死人之舍而投生者有恐宅舍不坚长用迁徙之
 法而为移居者又有志在留形住世隐处深山穷谷而为旧
 住者总而言之则曰四果徒皆由未知金丹大道遂落小果
 金丹之要只在一龙一虎龙虎即身心也若能降伏身心便
 是降龙伏虎真空之身与妙有之心浑合无间自然形神俱
卷一 第 1p086b 页 CK-KZ_JY180_01p086b.png
 妙此万年不坏之真金即人人安身立命之本宅也真金起
 屋何时而枯从此经行坐卧长住其中任他沧海成田我自
 安然不采何有破损迁徙之患而学区区小果乎
鉴形闭息思神法初学艰难后坦途倏忽纵能游万国奈何屋
破却移居
 此章言小道之不可久也真金起屋才得不枯可见一切非
 真金者俱不能长存矣奈何旁门小法各取其验世人多为
 歆动鉴形者铸一大镜时时鉴照已形久之自忘其形不觉
 入镜中矣或曰即闭目静坐鉴观已形也亦通闭息者闭住
 呼吸之气自一息两息以至千万息置鸿毛于鼻端一毫不
卷一 第 1p087a 页 CK-KZ_JY180_01p087a.png
 动方称效验思神者或默朝上帝或存想昆崙久之而神出
 矣三者一着于形一着于气一着于神皆落后天渣滓与金
 丹大道至简至易者何啻霄壤此等小法初学甚是艰难其
 功力既耑且久俱能定中出得阴神倏忽之间游遍九州万
 国可谓得意之极矣奈何宅舍难固形神易离能无屋破而
 移居乎此亦四果之徒难免无常大限者学道者当勤求金
 丹大药不可以此自限也
释氏教人修极乐只缘极乐是金方大都色相惟兹实馀二非
真漫度量
 此章直指自性西方令学人知所归宿也释教有净土法门
卷一 第 1p087b 页 CK-KZ_JY180_01p087b.png
 劝人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寿命终时佛来接引往生西方极
 乐世界详见弥陀等经世人但执西方之相罕能穷源不知
 此亦古佛应化一期方便之谈未可取相昧性自生窒碍也
 盖东方属木乃造化发育之乡西方属金乃造化归藏之地
 即易象观之后天乾居西北便是金方东方出震之帝到此
 才得归根复命李长者云佛乃至阳之德是也亘古亘今只
 有这点乾金纯粹以精为人人本来真性此金其性坚刚万
 劫不坏其质纯白一切不染不染不坏自在长住岂非极乐
 世界乎维摩经云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坛经云但心清净即
 是自性西方是也夫此金性非常非断无色无相却又能现
卷一 第 1p088a 页 CK-KZ_JY180_01p088a.png
 出丈六金身三十二相无色之身是谓法身无相之相是谓
 实相妙有真空一时具足西方极乐只在眼前所谓只此一
 事实馀二即非真者也若从西方远近极乐有无秽净取舍
 往生去来上拟议卜度剑去久矣可见东华之上真即西方
 之古佛金丹之大道即金仙之极果也此维摩所谓不二法
 门也祖师恐学人生二见特为提破
俗语常言合至道宜向其中细寻讨能于日用颠倒求大地尘
沙尽成宝
 此章言至道不离迩言令学人会无言之意也祖师著悟真
 篇到此将阁笔矣恐人只作玄言妙义会过枉却一片婆心
卷一 第 1p088b 页 CK-KZ_JY180_01p088b.png
 故特地丁宁告说汝等诸人切勿从俗语常言外另觅玄言
 妙义以为至道也真正至道只在十字街头闹浩浩地俗语
 常言中但未向其中细细寻讨耳至道云何当初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一切以顺而生百姓日用而不知者此也所
 谓五行顺行法界火坑生机转作杀机矣若能摄万归三摄
 三归二摄二归一一切以逆而成圣人洗心而退藏者此也
 所谓五行颠倒大地七宝杀机转作生机矣生机杀机元非
 两橛转与不转只在当人故曰能于日用颠倒求大地尘沙
 尽成宝大地喻世界即身是也尘沙喻众生即心是也学人
 能从日用饮食七颠八倒中一念回机消归自己到得身心
卷一 第 1p089a 页 CK-KZ_JY180_01p089a.png
 一如则世界众生有情无情彻上彻下亘古亘今一切皆成
 正觉何有大地尘沙岂非七宝乎又岂有圣凡之可分净秽
 之可界圣贤仙佛之可别乎颠倒之秘全在俗语常言中须
 知通部悟真篇皆俗语常言也万卷丹经亦俗语常言也三
 藏十二部六经诸子百家一切俗语常言也执此求至道不
 得离此求至道亦不得毕竟如何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此卷宗旨大约与前两卷互相发明尽有发前卷之所未发
 者正要学人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耳如有摸著鼻孔者当
 与悟真先生把臂入林矣(末卷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