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p073a 页 CK-KZ_JY169_01p073a.png
微言摘要序
大道昭垂古今不易人心嗜好向背各殊然道之不明不行缘
人之不知不好余自历劫后證位仙班遇缘得度代天宣化为
国救民矢念慈祥迎机劝善玄风大畅世有统宗故穷理尽性
本于正心修身利物济人不外居仁由义圣经贤传具有微言
一片婆心渊源相接惟愿世之学者随时随地立德立功聆取
意中之言默契言中之意味外有味精益求精庶几道證玄微
不仅身心均益矣嵓道人谨序


卷一 第 1p073b 页 CK-KZ_JY169_01p073b.png










卷一 第 1p074a 页 CK-KZ_JY169_01p074a.png
 微言摘要
孚佑上帝著
初修如望山林远视模糊难别渐近渐明渐行渐到到得山边
方识山行行行上上上又见草木与泉林始识烟云变幻奇诚
诚诚进进进登峰造极临顶上万物乾坤尽在中印證一轮皓
月鉴明万古千秋无边道法勤参
修养今须颠倒颠行持造化坎离先池中玉液频频咽肘后金
津转转还玄中妙妙中玄得此神丹益寿年谷关紧锁真消息
终是天班不老仙 勤采金花以助道风
静处炼气闹处鍊神
卷一 第 1p074b 页 CK-KZ_JY169_01p074b.png
光风霁月景星庆云无一毫乖戾之气始合造化根苗 但向
起时作还于作处收蛟龙莫放睡雷雨直须休要会无穷火常
观未尽油夜深人静后惟用子刻头 调息不废真气从生
今人精从下流气从上散水火相背不得凝结皆是此心使然
心苟爱念不生此精必不下流心苟忿念不生此气必不上炎
一念不生万虑澄澈则水火自然既济姤结丹凝 自古仙家
真作法惟秘玄牝得真门夫玄牝者其白如练其连如环[~⬤] 
纵横一寸二分包一身精粹在心下肾上处中坐静观照即萌
百日立基养成气母玄牝立焉如爪蒂婴儿在胎中
救护补益流戊就已添油接命助火载金火炽既济胎成沐浴
卷一 第 1p075a 页 CK-KZ_JY169_01p075a.png
温养丹成丹成总于呼吸蛰藏气穴神凝气聚
立基之传物我两忘收视返听合光默默调息绵绵以致寂然
不动之境然后待乎消息到来发生英令驾三车而上昆崙过
红桥而归土釜精神聚会混合玄关元神妙用自然精气与神
片时凝结从微至著自小至大行住坐卧念兹在兹修證功完
阴阳交感胎息气足玄珠成象结成圣胎皆自然而然不知所
以然自神而神不知所以神所谓阴阳数足自通神也
真火即是元神之运行元神即是真火之妙用真火随真息真
息随真气真气化真精真精归真土极至入玄牝元神发真火
真精自凝丹须明玄玄理筑基丹道全 肾水也水生气气即
卷一 第 1p075b 页 CK-KZ_JY169_01p075b.png
火矣心火也火生液液即水矣水可以滋流百脉火可以薰蒸
四大离中汞坎中铅真铅汞是先天
一阳初动采铅收汞取汞合铅无非此息为妙用以至水中起
火天地循环乾坤交复无非此息为斡旋其中沐浴温养进退
抽添皆映合天机潜孚造化而不容人力者 真人之息以踵
踵深深之意神者非思虑之神此神即火不神之神真火是也
 用意家黄婆想自两肾之中先天精一之真气以黄婆导引
从左腹中右转一周流入玄窍以鼻中一出一入之息为一度
如是九转引先天精一之气纳入玄窍之中然后注意窍中以
火煅炼此正取坎填离炼精化气用意之秘意土真气自成之
卷一 第 1p076a 页 CK-KZ_JY169_01p076a.png
道贵守中法在含元
人欲尽净天理流行月到天心光明自然混○体全痴迷自破
 道法无涯机运黄庭
道同天地万载常存阴阳二气藉土化生试看生无不灭应知
灭无不生循环化机常理昭然乾坤转水逆流坎化离水火济
真气属阳精调和道始成息息归元窍时时煅炼显神功水中
铅火里汞取来归土釜温养鼎炉中不寒不燥非急非缓专气
致柔含光寞寞渐采渐凝渐结渐炼动静之中更宜消息无象
可象神结于气气结于神一意冲和包裹万象混沌万物生皆
死元神死复生知寂照自圆通谷神不灭因胎息脐间元气结
卷一 第 1p076b 页 CK-KZ_JY169_01p076b.png
成丹进进不巳长生门户要绵绵炼演谷神息往息来无间断
真玄真牝自呼吸渐随无念窅微觉有身浮以神归气穴丹道
自然成坐静功运呼吸明炉鼎须知玉蕊即虎弦水银是龙弦
二弦之气调停合和元气得长存造化返天真合元功圣胎成
一时之中分子午卯酉优游沐浴功文武火炼丹炉工夫无间
断坐来自异灵铅汞调和入土中迎送动止守成十二时中温
养沐浴得玄得妙通圣通灵达境惟心出缠真如下手确秘密
丹工统在精进明心玄牝返照悉皆委之于意抱本还元性命
即归太极○第要诚坚详参今书三百四十字
深根固蒂守中抱一有心守之即着想无心求之则落空如如
卷一 第 1p077a 页 CK-KZ_JY169_01p077a.png
不动寂寂两忘神恋气而凝命恋性而住不归一而归一不守
中而守中性命由此立窍中旧物存悟明本源还万事毕
功坐金花显显玉蒂滋萌须用静定之功剥洗往复之妙自知
升降之宜然庚方月现子时癸生光天真一之气当是之时真
之正源至清习定凝神慎其内闭其外意迎意送得天性之道
天命之妙混沌为一潜藏飞跃惩忿窒欲水火既济金木交并
真土归位自然神归气复充塞天地黍米源根昊天沛泽仙道
成功真机妙用廓然无际浑然大中不偏不倚昭昭圆明本体
洞彻何曾有碍至灵至神本无方所未有天地万物先既有天
地万物后元如此只如此至无至有至有至无乾坤之灵体元
卷一 第 1p077b 页 CK-KZ_JY169_01p077b.png
化之玄枢人人性命根万类真源本太极由出八卦从生便是
道即是易性由我定命由我立性命皆由我还丹道必成
须用志不分坐而凝神即可通造化之源然功坐至于心液下
降肾气上升得会至于黄房氤氲不散灰心冥冥丹芽肇萌虚
静之中[○@丹]其物内成明翕聚知蛰藏聚为表蛰为里凝神入气
穴土釜牢封固
运阴阳合呼吸以呼吸运神气以神气取水火以水火炼胎息
胎息绵绵游泳坎离坎离交而生金液金液还而丹圆
道涵天地神统百形形皆生灭性无生灭形难固性常存阳光
一点超千劫炼育元神性海明能造形能留形常参道法知玄
卷一 第 1p078a 页 CK-KZ_JY169_01p078a.png
妙双修性命合天机
守斗守斗只言心口心口归来何曾你有太虚照耀骊龙吟吼
摩尼宝珠常常穿走大药为浆元阳作酒三五百十十一二九
只此玄机请细分剖离得此些微岂能返衰朽
绝欲则有铅汞药材生除妄则知真土和合
诀在苦志苦为既进复进苦不辞苦进不辞进开门若闭对面
如无外行善事内耽善行依功恒习遵道敬行敬持忘其尔我
纯乎道德度世度巳不怠不慢养气养元调和内外运以阴阳
形神牢固爱欲力降巳知假合解得源头归源复顾假应是现
既假复假复假克除能保厥真真亦自固真之固矣道在是也
卷一 第 1p078b 页 CK-KZ_JY169_01p078b.png
守一得诀忘机得道
守真一于天谷气入玄元即达天真真道养神若能守知于死
气之关枯骨皆有生气生我者道活我者神将神守道以道养
神致精气神只在真息上寻真息为先天之灵窍自其真息凝
聚不散谓之精真息流行不间谓之气自其真息之妙用不测
谓之神此所谓用先天用先天后天皆为先天所化也其地之
虚中皆天也日以阳下降可见地之虚处能受其人一身皆地
也而玄牝一窍中虚即地之虚天之中也在修道者性中一点
神火照入即三日所以搆精也搆精则庶物薰蒸山川出云自
无穷造化神清气逸总出自然凡有慧智之根者自能参悉息
卷一 第 1p079a 页 CK-KZ_JY169_01p079a.png
上也
法在处纷不纷居乱不乱向上一着历圣秘之凡世罕知心死
原来一念无须知神活混元初一息尚存皆可常常长存寻出
来时旧路元始祖气相通息息归根入窍渐渐通神达圣谷神
何处立天根圣圣相传玄牝门 呼吸踵注于受生之初在母
胞胎一点元阳立命之处上通于心脐后肾前中馀寸二即名
腔里召搆灵阳呼吸绵绵内呼身中元气外吸天地正息鼻之
两窍呼吸之端欲通祖窍守中抱一方才子母会合得其破镜
重圆 常操此心退藏脊窍则天地之正气可扯而进与已混
元真精凝结丹田认定此窍守而不离久久纯熟则里面皎皎
卷一 第 1p079b 页 CK-KZ_JY169_01p079b.png
明明即如月在水中方识长生真可證飞升本路此中寻
功在不落人相不滞人情奋于自进大道生天地无私故常存
天地生人物爱欲速其身哀哉世众生难免轮回劫是以上真
蕴好生之德开度世之门道法无边法在贵于呼吸暗注机窍
[~⚭+丨] 一呼一吸得法暗注全欲一凝一结灵妙无端虚胎静育
虚极静专含众妙而有馀功诀玄妙神气合一混一鸿蒙踵息
纯熟乐万亿之长春道本太虚胎息一气天与地乃太虚之真
胎日与月乃太虚之真息人体同乎太虚天地日月包罗无息
不胎无胎不息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纳气丹田定心
觉海若春沼鱼似百虫蛰浩气融融灵风习习固守虚无涵养
卷一 第 1p080a 页 CK-KZ_JY169_01p080a.png
神气知神气可长生神行气自行神住气自住心定则神宁神
宁则气住无去无来无出无入胎息定金木交心意宁龙虎会
住息长胎圣母神孩返本还元是真胎息此传法诀得飞升千
经万典脱舍难难难难忙瞎炼
抱气冲和虚心静默将一点真元之气踵注于脐腹正中默想
玄会于虚间机窍内存无守有回风混合超千劫复元初炼育
元神道圆明微以意而定气道原一气贯虚空灵妙元神在气
中气会于神神驭气气凝神聚法圆通
目至心至心至意至意至气至气至神至
行功采运贯悉炼守之法以期圆成只为本本来一点虚明真
卷一 第 1p080b 页 CK-KZ_JY169_01p080b.png
性命根藉阴阳五行阳火煅炼自然而成之至真境界永劫不
坏但玄牝一窍至玄至妙之机关人之真气一呼由此接天根
一吸由此接地根往来必由此关口即真息呼吸之机关正为
玄牝一窍玄阳牝阴是窍也○始有此身八脉九窍经络联凑
空閒一窍穴至虚至灵藏于先天混沌之中隐于无有有无之
内父母未生此身即有此窍元气所由生真息所由起坎离交
姤之乡守中之境是其处鼎也凝结圣胎于此心下一窍名绛
宫龙虎交合直下三寸六名土釜黄庭乃中田左明堂右洞房
无英居左白元居右空閒一穴一寸二分藏精之所炼丹之鼎
直下至脐门对过三寸六故谓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至肾
卷一 第 1p081a 页 CK-KZ_JY169_01p081a.png
八寸四中丹田一寸二计来八寸四若明此窍易得金丹之妙
铅是先天气汞是后天灵后为先但得生铅何患真汞不生凡
百作为皆主于意色声香味触皆关于意意为即为意止即止
故求丹取铅以意迎之收火入鼎以意送之烹炼沐浴以意守
之温养丹结以意成之故入药镜云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
可为此大要之要捷也
道在天然法本无着不采而采方为采不取而取始为真
注意规中两肾中有栖神窟横穴周通一身为治命桥
守一实大道之本五千妙旨得一事毕天清地宁发育无穷守
一于玄窍大丹自成守一于天谷真人自现守一于清静大道
卷一 第 1p081b 页 CK-KZ_JY169_01p081b.png
自成守一于虚空法超三界一统天地阴阳妙合妙合不散成
真乃得
道在采药人人本有不采则药不成不炼则丹不结是以采取
药物于曲江之下聚火载之而上升于乾乾坤交姤于九宫之
上周天运之而凝结于鼎逐日如此抽添如此交姤汞渐多铅
渐少久则铅将尽汞亦乾 乾坤交姤外药先取卯酉周天内
药功成外药一升一降后上前下内药一起一伏左旋右转
道明中一窍妙宜通妙归合一窍居中窍妙源流郤是同守一
归中连窍妙窍中妙一法神功
火逼药过尾闾乃坎离交姤须养子午周天之药足有自然之
卷一 第 1p082a 页 CK-KZ_JY169_01p082a.png
真火相逼尾闾冲透三关而上乾顶从喉而落黄庭是谓乾坤
交姤之大周天也
道归于一一炼于无原一气之周流凭蛰取以成形散之则有
万殊敛之复守于中炼一以静炼静以一炼一以虚炼虚以一
 道成于一丹圆于一意一而身心会心一而龙虎交德一而
鬼神护诚一而道志坚精一而道基固气一而抱于神神一而
会于气归一而圣胎圆自归一而得一自得一而超一有作有
为功用兼全天机自然
固真能不漏德厚定丹圆道重真火真火妙用炼乾金结大丹
无火不炼无炼不结是以火为至重历古仙真秘之自上至心
卷一 第 1p082b 页 CK-KZ_JY169_01p082b.png
之七节君火所寄其体内阴而外阳其用广大而精微一身莫
不听命于心君故曰神明之主然其性上炎极易飞扬流动是
以修丹之土必先制服其心使其火不炎于上得以下交于肾
谓之水火既济制之之道至清至静则水火调而大药生由心
以下之七节相火所居是谓先天真阳之火当无漏无泄使真
火之充足用以炼药结丹故曰阳关一闭个个长生大哉真阳
之火人以此火而生以此火而养以此火而化精微以此火而
发生气血以此火而重结灵胎以此火而超凡入圣心下七节
之火妙用无穷特发其奥 遇缘难度道难坚志难夙根不昧
更尤难
卷一 第 1p083a 页 CK-KZ_JY169_01p083a.png
先天之道虽不属气而太和元气浩然之气皆由此出所谓无
气而生气而凡有血气者莫不赖之以长上配乎天下配乎地
天地气合万物发生乾坤交姤大道自成
敬达内外阴阳三关诀道至尊功在勤先修内外验分明修外
药炼内药内药无为无不为外药有为有以为内药实有无形
质外药实无有体用外药长生久视内药出有入无外药外阴
阳往来内药内坎离辐辏外药呼吸微微和神安静内药抽坎
补离炼精炼气欲待元神盈育须明坎离合体内外兼修金仙
定矣功要诚三关合一之道阴阳内外作用夫三关者精气之
所寓然关虽有三其实无间隔炼精者以精交气通中关炼气
卷一 第 1p083b 页 CK-KZ_JY169_01p083b.png
者以气交精通外关亦交神通上关炼神归虚则精气神混合
无间三关通乎一也然精气神即药物炼者乃火候化者即丹
候逆者乃返本还元与太虚一也三关虽外药功夫内药亦不
能离修悟须洞晓两个阴阳于内外之作用耳内药则巳自有
外药亦身中所出内药精外药气两不相离
道原无着洞洞空空方寸虚明万缘澄寂一息潜居气穴片刻
开混沌住息胎元自长安身立命须坚重开混沌守守守守静
长明固固固固真不漏玄玄以藏默默以守坤母黄芽育之天
地生意哺之此感彼应发迩见远呼吸自开自阖动静自由自
在密守关元尘魔不侵诀秘坐卧长施莹净行止广运修持六
卷一 第 1p084a 页 CK-KZ_JY169_01p084a.png
门不漏一道常通一孔玄关天地中息归窍妙道圆通绵绵密
密守虚静宝鼎金花出世功真体如如丹基永固得證无为自
在更须温养全真丹从不炼炼中炼道向无为为处为念起生
生灭灭念息久久悠悠气合神足移胎换鼎怡然安处潜藏飞
跃在正一心
金丹大道修行正路有作有为以了命无作无为以了性采药
结丹抱一冥心有为作基无为合道大道原来空不空工夫只
在静虚中阴阳升降知妙用金水周流道自通不知有为而着
于空谓之落空丹道之未巳成丹道之巳成谓之守尸有物非
无物无为合有为无为之中无不为有为之中又无为得一复
卷一 第 1p084b 页 CK-KZ_JY169_01p084b.png
忘道巳成至真妙旨甚分明若还执一难忘象入圣如何赴玉
京诀要功空寂冥心冥心合道冥心之道隐迹幽林深居静室
端拱默然一尘不染万虑俱忘无思无为任运自如无视无听
抱神以静无内无外无将无迎离相离空离迷离妄体合虚寂
常觉常明圣胎居于清灵之境栖于不动之埸色不得而碍空
不得而缚体若虚空安然自在若冥此心万法归一
道原一心法贵虚静心虚能觉心静能知心诚能明心空能灵
心定能慧心寂能感一切神通妙用皆是自心感现本来空寂
光明觉照虚空莹彻清静廓然周遍圆明皎洁如月景等虚空
浩然无际心之虚空通于身之虚空身之虚空通于天地之虚
卷一 第 1p085a 页 CK-KZ_JY169_01p085a.png
空天地之虚空通于太虚之虚空虚虚相通共成一片自与太
虚混而为一始虚其心既虚其身又既而虚天地虚而无虚无
虚而虚虚也不知无虚也不知使阳神妙用冲虚出入无障无
碍光明不息自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法界无边包括
一心下有小心七节命门乃先天龙雷真阳之火所居人非此
火不生丹非此火不熟统乎神气毋漏毋泄丹○入圣德行阴
功念兹在兹至道易成
无上至谛功由七节之中下手记由漕溪路运悟行此是根本
工夫头脑学问拨天关之手段脱死籍之灵章
大道生虚空虚空运大道大道乃虚空之父母虚空乃天地之
卷一 第 1p085b 页 CK-KZ_JY169_01p085b.png
父母天地乃人物之父母天地广大故能生万物虚空无际故
能生天地空中不空故能生虚空生天地生万物皆是空中不
空有以主之以其空中不空故能深入万物之性主张万物深
入虚空之性主张虚空空中不空乃谓真空真空大道之根道
原清净空空荡荡晃晃朗朗无有无住冥心本乎无住无住性
体圆融住无方所故名无住心体能知知即是心心本空寂至
虚至灵空寂而知名先知虚灵而觉名先觉不虑而觉谓正觉
不思而知谓真知心常寂是性体心常知是性用自性自知自
性自用自性自见自性自悟自性自度无心之心谓真心真心
是性真性是心了性真心了心真性一旦天机透露慧性灵通
卷一 第 1p086a 页 CK-KZ_JY169_01p086a.png
恍似梦觉现出乾元境界充满上天下地此是性体常明烱烱
不昧晃朗宇宙照彻今古虽开月眼之具而开慧眼之光虽是
凡心而成神仙之智变化无方神仙莫测居尘出尘成真可證
阳生于子造化元基气运流行易卦为复睹乎外象闭藏内含
生意胚胎万物一元资始是以阳从地起发无穷之化育 夫
有定者天地之子时无定者修行之活法忘五官之用息内外
之机微微呼吸默默守聚至于杳冥之际便得恍惚阳生
心清而性现性现而神灵神灵而命立神心命气得以相依于
玄窍氤氲盘结于黄庭炼而不散自得丹圆成熟妙用无穷
修德行仁上清之所重道不离德德不离道
卷一 第 1p086b 页 CK-KZ_JY169_01p086b.png
气通息定念无生灭息有一毫之未定形非我有还归于阴念
有一毫之散乱神不纯阳仍轮转于诸趣守固无漏泄数足自
丹成
道不离性性不离德性欲德复道以性成心之静性也动情也
动而不止欲也情性与欲同出而异名性本善情欲一萌而有
恶焉情动欲萌知诱物化化化未巳心存无几至人以德复性
则为圣智众人以迷失道则为凡愚圣智凡愚之分在复与不
复之间
非参不悟非修无證宜体认于时时每提撕于疑似
灵丹一味真一亥水水实产于金乡采服即可飞升水如非火
卷一 第 1p087a 页 CK-KZ_JY169_01p087a.png
既济无机故必天七以成之火得与之合而水火始有既济之
功金如非木招摄无自故必地三所生之木得与之合而金木
始有招摄之妙又必水里生金火中生木颠倒互用天七地三
回相为守上升下降五行周流而成丹谓之一合九一者先天
真一之气九者后天老阳之数由一阳而至于纯阳之谓也丹
结则神液如玉石落落而下为身至宝灌溉灵根渐以成形超
神入化仙道成矣
成真得道由于金水相生之妙运用之精肾居水府负阴抱阳
静炼真阳气足修得无漏还元气结阳精一点是为真金至宝
还丹妙理出于天机化育无穷天机不息凡有根源一息尚存
卷一 第 1p087b 页 CK-KZ_JY169_01p087b.png
莫不可以修真均得證于道果人自有生形骸脏腑原为后天
本于先天元神真气本于先天统乎后天藉父母之阴阳一气
而形骸之后天有之知觉运动实赖元神统之成真證道必藉
形骸养育
坎肾原为真水精气出于肾中精以气而化水水出气而化精
是以(精)金能生水故生(金)精之气法喻真金(点作喻思)气化精
时气在精中精化气时精归气中故曰金为水母母隐子胎水
为金子子藏母胞母藏子腹如金在水中精复于气水中出金
当修炼之初如从根发出苗先而为药乃虚无之气耳实无形
相而虚无恍惚采不见所采取不见所取采取之久火候之足
卷一 第 1p088a 页 CK-KZ_JY169_01p088a.png
精还补气之盛谓之丹成其气之发生始有法成之妙相而阳
化之气根始动以其是金气也故有金丹之号
道合天时子午运行人有任督如天子午二脉分乎前后本一
源而两歧任脉起于脐下四寸穴居中极之下前阴后阴之交
名会阴穴任由会阴而行腹督脉之源亦起会阴少腹后骨中
央由窃漏而行背夫背后尾闾夹脊玉枕曰三关谓之督脉本
属乎阳前面上田中田下田曰三田谓之任脉本属乎阴修丹
之士炼至真气充足消息到来下田忽然如火向尾闾冲关透
窍此皆真气自家妙用二脉交通真气逆升自背后督脉中上
来即属于子自前面任脉下去即属于午子午抽添谓之周天
卷一 第 1p088b 页 CK-KZ_JY169_01p088b.png
火候身中水火一升一降升则为进火谓之抽铅降则为退符
谓之添汞铅是一点真阳之气汞是一点真阴之精二气交感
则凡精凡气皆化真气为纯阳之体
益水进火升降无非一气气之升以心接之为火气之降以静
待之为水此绵绵若存之时乃子午进用之功
道在乾坤法重鼎炉非净不能安炉非清不能立鼎
道由于数缘在数中肇鸿濛而判二仪由二仪而生八卦情现
万物机缘始终均得包乎数内无非寓乎世缘得失数也行止
数也道也数也机遇缘也聚散缘也道也缘也非缘而莫遇非
数而不成一始而万派万派而终一五行以意之缘合八卦以
卷一 第 1p089a 页 CK-KZ_JY169_01p089a.png
一之数成
修道长生诀在心静气定心忘气凝气息心空心气浑一明心
见性须静笃而诚炼身中之元精不离元气炼到气足而无漏
窍将肾中真元之精而返成气得元气足如童子之完体便可
长生修至德厚宏深法力精纯自与天地同久则为仙矣
一神之妙一意之用意远而神远意近而神近意变而神变意
收而神收神由意意由神身心意到底不离非意之运用安能
超出乎天地是乃出神入化之密旨
修真之士窥破有限之躯修炼犹恐不及慕道常如饥渴悟中
悟进中进清中清静中静使一神之澄彻会五气于黄宫阴阳
卷一 第 1p089b 页 CK-KZ_JY169_01p089b.png
合而万物生水火济而真气凝
大道不离方寸妙穴常存至道月照丹台潮生海底个中玄妙
处就里见真诠粉粉碎碎空空洞洞太虚中何曾有物乾坤内
如何发生静中静动中静动静之机化虚中实实中虚虚实之
理證幽微玄妙道无边际由乎天地返乎人身神理独超万物
气机重立乾坤
否极泰生天机地发阴阳五行化育之道原在吾身阳动阳动
药苗生渐生渐长要工勤养成无极太和枝返视黄芽照眼明
这段玄机应识莫教错过光阴否极原来功用时泰生始见药
苗新无功用怎见药苗无药苗不明功用功足用到大药现灵
卷一 第 1p090a 页 CK-KZ_JY169_01p090a.png
苗长采采采采来配合混元丹取取取取来团作长生药一时
间天机焕发万象尽含春
道以清静为宗德行是重诚修诚炼闭窍为无漏之因元神妙
用于屯蒙真气升降而姤复
父母生前元始初复金水功用金水的旨混沌初分刻真人入
绛宫根源一点注玄门渐染万端尘忘郤本来身伪伪无边妄
妄踵生从此来从此去真不真迷复迷堪惜踪影难寻那识元
初本景有捷路上瑶池由开辟觅因由无穷造化个中藏今古
神仙就里出试悟因由如何开辟只是绛宫一念尘非顷刻灵
源幻化顺流交泰圆成天开地辟觅因由造化无穷万法通○
卷一 第 1p090b 页 CK-KZ_JY169_01p090b.png
今古神仙从此出均从交泰一源头不息不息机缘无尽一点
无明前因后因因缘凑合心火随意土顺而成既济于此立根
源灵明宁有极修真修真反顺于逆肾水随意土逆而成既济
静中动动中静自入三清圣境确信长生妙理水升火降逆成
仙也 精微至要在于坎离法重水火之金炼贵红黑交凝火
中之焰触物成湿丹家谓之木汞即火中之精心中之真液也
水中之气浮而成烟丹家谓之真铅即水中之金肾中之真气
也离宫火焰属真阴灵液红光汞在心欲识水中金的旨真铅
阳气坎宫寻炼炼炼降离火以炼坎水之金以红而投黑神凝
而药自生于坤脐制制制升坎水以制离火之木以黑而见红
卷一 第 1p091a 页 CK-KZ_JY169_01p091a.png
神凝而丹自成于乾顶故修丹之士必以水中金为至宝动静
功用必合金水[□@○○○○○○○○○○+机关] 方臻天然妙理
欲炼太虚同一体逢人先自学如愚 百日功灵初證便得长
生无漏无漏精巳化气下田为藏精之府中田为气海之源化
气归脐脐乃中田百日巳得长生为人之仙若用以服食气便
化神神得气化神成真体十月圆成自当迁于上田若只拘神
在上亦是长生超劫之愚夫而无神通之妙用须用出神之理
调神为身外之身且调且养济世积功保护三春方能达天通
地万化千变谓之神仙若厌住于世则可从仙而还虚以證无
极之至极为上乘之金仙矣
卷一 第 1p091b 页 CK-KZ_JY169_01p091b.png
水火本为相剋坎离既济又反相生故贵化神至灵纷体则易
消故贵变是以散化五行而变通万神上天下地一气流行阳
数至九而纯九气阳纯炼去阴邪映发光华出于霄汉 灵魂
居上关元居下阳属于气轻清而升为魂至虚至灵全具于心
阴属于血重浊而降为魄质从水凝源出于肾密户生门出入
日月呼吸长存飞升而仙(自此以下俱释黄庭内经)
大道之源真一元气先天之我蕴而藏之心外原无道道外本
属无心方寸之中存存念真真我自藏藏而不露方以矩成不
免有棱角之滞圆以规运不免有转动之劳牖以纳物不免有
外引之隙窗以通明不免有内窥之窦此所藏之真则不方不
卷一 第 1p092a 页 CK-KZ_JY169_01p092a.png
圆和光同尘常寂常应闭窗扄户守禦固密屏除外欲三神集
而精还老当复少戊阳魂巳阴魄惟三神之精不还遂致魂魄
不宁故不能守其真戊巳合真魂魄相拘而方寸之中一元内
守和顺从容何争何竞神生腹中金液滋满而如玉之铛元神
灵气注于幽关常存不失注其根如琳琅之条荫茂万寻可为
恃仗丹灵神通五气朝元天眷即邀
华盖覆珠九幽光灿以内照而外观朗如日月之明丽空洞察
众有悉陈审能自见赤珠灵裙虚静而显圆明光动而生灵妙
光华茜灿辉煌普照 意本从心一入于邪无所不至故见心
但屏外诱修脾当克已私生生不息诀在存真各真其真本体
卷一 第 1p092b 页 CK-KZ_JY169_01p092b.png
精明内自运乎天经(天经一气流行生生不息之脉络)昼夜功用勤勤仍须意
念存存内出惟寡外入惟众知内以感乎外知外以应乎内
上致明霞日月华发参破生门之诀下手着着存神渐渐合延
延生华芒存思登虚殊途一会相有而不可无相资而不可离
配合待对之体相望相求之情殊念经翔长生出世
万象昭回开通七窍俟一气之流行即以进阳退阴火力为先
符佩为圆尚修于灵关金唱于前木继于后前者昂后者卑昂
者高卑者下心枢天定万目铺张黄极正名纪纲毕举故以前
昂而后卑使高下之皆陈由是执雌雄之神剑回七十二候之
要津舞百丈之锦幡夺三千六百之正气剑乃金水之精所铸
卷一 第 1p093a 页 CK-KZ_JY169_01p093a.png
幡乃龙虎之气所融一数之始十数之终戊午巳五合而成十
绝其危险锦幡百丈火龙凝金水真精铸剑灵一始十终成二
五炼来妙合巳全形黄中扄固虚灵橐籥扇动巽风元气纷纭
当此元气鼓满水火受制非制之有法则火龙飞逸烟焰腾空
惟金得用乃火因水之上升而下降冲霄之烽烟方敛息与金
结作一团百炼冲举千变万化微妙圆通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阴阳升降自然不息一身之内与天同符
上而泥丸玉池玄膺降而重楼明堂鹊桥元海下而尾闾涌泉
其间六脉经络正如星辰之缠次岳渎之尾轮五脏六腑以配
五行合乾坤之呼吸出日入月首圆趾方均相符合而运用之
卷一 第 1p093b 页 CK-KZ_JY169_01p093b.png
精尽于内景经篇真经出世之源由上真司命柴母元君慈度
得道真仙无不由此经精研入圣
道法于元连珠循环天元行乎六阳地元行乎六阴太阳到午
太阴到子二物合璧于中元如珠之连周而复始运行不停乃
天道也握固以足元神则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法阴中之阳
地中天元升于午法阳中之阴天中地元降于子会中元而循
环不息则五脏之精英落落光明明景内照如燃炬通霄光被
九隅焕映八区黄紫灿然丹结于内充溢繁盛阳升阴降如日
月之合璧五行环转如列宿之交陈外而七曜光明内而九元
相聚光彩如霞锦玲珑似玉华津液满口而灌溉天机在我斗
卷一 第 1p094a 页 CK-KZ_JY169_01p094a.png
柄横空映发光明上透霄汉回紫抱黄瑞色集而丹圆
大道生天生地生人自未有天地之前即有其主持造化天地
皆其所生天地既分之后惟得举功而归之于天从道名太玄
圆覆之本体也太和阴阳合会之元气也有此太和元气流行
不息生人神气凝而聚丹大道原生天地人阴阳合会本来真
流行不息无穷止宜化功由覆载春则太玄之本体惟是无为
而巳故太玄太和挟持端本元气化生万物即可本此元气而
作仙由得太和元气入于身中养成玄珠与上天太玄之体同
其运量得以飞升
一气调平阴阳自合心为一身之主气为周流之帅道德原具
卷一 第 1p094b 页 CK-KZ_JY169_01p094b.png
心中动静毋间其功道德始为我行意念从心所发媒合中央
水火念念无间清虚静洁因得善气相迎自然焕发光明 心
光内照从心主宰行则烛照事机如耀息则静养平旦收藏妙
合阴阳莫非此心之运用故能通利精神调理阴阳法周天之
数经历六合优游卯酉为沐浴之乡虽不行其火候而一神常
抱须臾不离 火上炎而本升水润下而本降运转回环水升
火降盖离中原有一阴环转则升起坎中一阳剥转离中之阴
而成纯乾此为转降升藏九为阳数雄阳雌阴白阳黑阴先天
真一之气为一阳原具坎阴之中内实有真阳之气知采阳铅
始得结胎成圣
卷一 第 1p095a 页 CK-KZ_JY169_01p095a.png
用吸返元诀修丹證果处中制炼复立乾坤混金铸就一气阴
阳交泰逆用乾坤反覆水火木金四象寄土于中各旺以一气
之会合而玄珠成象制炼还源法处中乾坤复立与天通混金
铸就长生体会合丹成十月功土从火生色赤如丹则明交后
之色象识未炼之功用离位前仰坎位后卑各有其门火自木
生水自金生水火虽异而可合以还丹惟收天一之玄泉逆流
以成至宝色赤如丹火土生坎卑离仰各分明玄泉天一频采
取送入泥丸至宝成然如龟之鼻自然引气静以得其气之往
来而无出入之迹象龟之引气方能制其灵根运归土釜灵根
本是真人真人在中能取首经之金以炼方成彼则负此金为
卷一 第 1p095b 页 CK-KZ_JY169_01p095b.png
甲持火为符开通七窍之门夺得子来吸受金精有此玄泉送
以还丹实为用吸返元诀要今古诸仙由此飞升如龟引气法
天然虚静微微妙里玄二土运成刀圭药飞升金炼五行全
五行幻化运用精微撮而为一寂然固藏散之为万周遍世界
无尽而有尽有尽而无尽有尽为尘生尘灭无尽为修證修果
夫一气之流行聚散本无常经阴阳原属混融五行禀受真源
生寄也灭归也任其散而不收焉能寄而不归摄其机而撮合
自然万古不磨虚兮静兮得其清宁撮兮聚兮得其灵脉合一
阴阳一气本流行聚散原来万物情撮得五行归一处不磨万
古自清宁知谨固用运升降自然妙合天机温蒸生物无形而
卷一 第 1p096a 页 CK-KZ_JY169_01p096a.png
化有形神也气也阴阳五行也撮合以成其妙凝结以致其神
神依气而坚气依神而化修有实證之验炼有可计之程返本
元于百日育至神于十月调摄三周妙用无边用撮之法归一
妙谛宏慈广布委脱飞升自然升降合天机始得温蒸生物奇
神气相依无化育还丹證果约程期
云蒸雨布灌溉五华灵根坚植元气滋溢紫烟上下周流三素
氤氲腾跃气运其脉血滋其液自然通达流动方能冲庐入鼎
幽室阳门光耀现色瑞于三田云蒸雨布溉灵根元气氤氲金
液盈通达自然成妙用冲庐入鼎育元精天开地辟归根复命
玉液太和顷时天地会合冲和气酿琼浆玉蕤初生金关重扇
卷一 第 1p096b 页 CK-KZ_JY169_01p096b.png
机动枢转脾运灵柯鼓扇两扉坎内阳铅得渡上接离中阴汞
铅至汞迎彼到我待由金阙而上升从玉籥而下降调和往来
全是灵柯运用枢机贵密方得阴阳媒合醴泉香洁太和羹无
极炉中玉蕤生灵柯鼓动天机转媒合阴阳自降升虎跃龙腾
精气混成自得津生玄窍方能洋溢玉池舌下为玄窍口中为
玉池舐拄以迎甘露毋使渗漏妄溢得此琼浆太和气化实由
金生之水为养丹之至宝溉灌周流无饥无渴世味远而真神
旺金津现而道成矣津生玄窍玉池清虎跃龙腾气混成舐拄
谨迎甘露降灵泉灌溉养真金此用舐之要诀
闭关握固塞漏禦泄止念除妄澄彻灵明使精足而气旺则神
卷一 第 1p097a 页 CK-KZ_JY169_01p097a.png
全以运用虚无为天之体人禀先天一气亦自虚无而来虚者
实之基无者有之根既实而有遂至万有纷纭不能返一虚无
是以去天日远一乃太极虚无为无极惟得一长生乃能虚无
所贵秉德坚修勇猛精进虚无一体与天通万有纷纭道不同
若能秉德坚修志得一长生出世雄大道虚无由于得一修一
炼一谨敬防守毋使漏泄盖气漏形枯尤当专气致柔垂帘塞
兑谨加闭守而御景忘机永长宁谧淡然无欲三奇通灵谨加
闭守静忘机返照清明自见奇涵养谷神臻至妙五行神化寿
天齐闭视返照内体清明谨守至宝如龙护珠三房通达谷神
不死积功纯一垒德重重此为用闭之诀(以上自用吸返元诀至此乃吸撮舐闭四
卷一 第 1p097b 页 CK-KZ_JY169_01p097b.png
法为入道彻始彻终上古未传秘要)
隐明蓄气微妙斯明灵丹内著煌焕于中当蓄气以致真宜隐
明而进炼惟暗于外以明诸内蓄伏于下而逆于上穷微入妙
日益知彰吐焰光芒渐灵渐澈必先之于混俗天机方能活泼
居闹中以炼静真源始有把握
脱姤离尘清虚入妙一真自现日月辉光玄丹为物晰之为三
则曰精气神统之为一则曰本元正一惟三气逆而右回则内
阴之九窍返照光明而正一之真丹含蓄英华积累充溢遥望
一心之中日月合璧五星聚奎如北辰之枢中星罗列环绕于
中自使气固神全室坚于金真元不倾返还永固居中御外经
卷一 第 1p098a 页 CK-KZ_JY169_01p098a.png
历六合高而泥丸天谷卑而绛宫玄乡气固神全浑似金真阳
出自坎宫阴周流六合无穷极神室灵丹贯古今肾之精水之
金天地之祖气顺行而为常道逆行而为仙道成人成仙关键
妙用故顺行为五浊世间法结精育胞而成胎化生逆行乃颠
倒坎离留胎止精而清修亦孕长生超出惟在清虚證果变化
圆通原是一神入妙
道真神卫积功纯一闭视返听内景光明自然通体神全方能
气溢三田丹非外物原起于形生之中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
人之身始初本为我物今则唤来归舍途非远阔近在三宫只
是坎离戊已得于混一还元易于隐微通括收摄成其造化真
卷一 第 1p098b 页 CK-KZ_JY169_01p098b.png
一之源原从静里出来而虚无寂寂色自空中素质散现使在
形中通达洞视高洁阳明用时慧定生明九室虚而能受正为
神明所舍神既守而不去犹当慎终如始息息守药念念中规
得栖吸聚源神脉抽添温养视乎节度脱胎换骨非复顽然血
肉之躯游行天地翱翔自得得超欲界于红尘轮劫身入清微
禹馀太赤之境矣(以上十五节释黄庭)
神气机关统地天静中妙用化形仙长春驻景非虚幻勤询先
修出世筌中一混元动静机分阴阳施化二五交凝如天之妙
大易已著其文其动也辟其静也翕不辟则不翕不翕则不辟
辟兮翕兮生育无穷动极生静静极生动一动一静互为其用
卷一 第 1p099a 页 CK-KZ_JY169_01p099a.png
一升一降成其造化此皆静极之功出于自然
莫错过真子阳生应觉玄机动处方明急水滩头下篙无弦琴
里知音妙妙妙玉蕊初生元元元金阙初关天然真火烛虚空
水里机关炤斗牛日月循环转乌兔结姻缘
道本阴阳清静真宗法先补救一身之内一气相求乾坤定坎
离交水火济化机生心火肾水真液交凝可奈凡尘有错悟修
行本旨者妄为爱欲自促天年夫情动欲生火炽水涸真机潜
息安得长生一念之非万劫难寻
大道全真五官忘用息机内外体合太空湛然一性灵明忘而
不忘规中一气绵绵息而不息寂寂不动默默守聚杳冥恍惚
卷一 第 1p099b 页 CK-KZ_JY169_01p099b.png
之际造化融成一片源于脐肾之间昼夜功无间断弥历十月
夺大数于天地得乎片时成妙用于水火固志抽添念动而散
入卯之门法当抽回使念静而息定出酉之门法宜添起使奋
迅以调进念更无念丹圆纯熟
全真大道至神至妙无非一真妙用皆由神气凝成是以有志
长生敛其神以藏用摄其气以藏神道證真全长生万古
天地盈虚阴阳升降往来运行消息乎中一阳生于庚方阳纯
满于甲地阴衰阳盛丹结圆明性命全形惟在阴阳合一灵奇
微妙尤贵逆旋造化因气凝神以命合性无为妙理惟简惟易
一水初凝气化金生由金气以化精从炼精以化金精以立基
卷一 第 1p100a 页 CK-KZ_JY169_01p100a.png
基筑下田静极精无漏窍自得气化迁中精返于气大药苗生
已得神气归根方为性命合一神由气炼炼气化神神成而迁
于上由上以出重楼皆自然之妙实化生之本
道本阴阳交感化生阳刚阴柔互为兴起分剖以列四方子午
基于动静运成纲纪合乎易数一者水之生数九者金之成数
一而九九而一北而东东而南南而西终而复始坤亥含元交
感阴阳造化生刚柔动静运成功数归一九金中水西北东南
始复明无阳不生无阴不化非神无以交气非气无以凝神⬤
毫妄动危险随至严密关键进退有法 静补本元之气清救
天性之神昔曾有言传世吾道虽是房中得之然非御女之术
卷一 第 1p100b 页 CK-KZ_JY169_01p100b.png
耳绝欲不漏坎水充足肾气上升心火下降交感氤氲羲文既

甘露琼浆天降金波玉液地升润枯枝成造化三才浑一仙家
玄妙
至阳赫赫至阴肃肃天地位而发育致于中而自和非中不和
非和不育道在守中化机和煦一阳始动娥影生辉法天应地
一体彰明至诚布德重重阳光舒焰绵绵堪惜世界凡夫举念
不善厉气灭光自堕沈轮是以道藉于德德护于道无德则光
不舒无道则光不真道德并隆阳光至真在于无念以发其光
回光以育其光翕辟以炼其光固守以成其光光中有气气中
卷一 第 1p101a 页 CK-KZ_JY169_01p101a.png
有神神中有气迨于圆明
修应混俗天机方能活泼闹中炼静灵机免于涩滞气发乎地
神通于天三元妙合八卦彰明龙腾而云从虎跃而风生云从
雨降风生火现风云水火际会交融结成一片即是灵丹机兆
得先瑞徵于后虎跃阳生应类而动必忘情而无念务静气以
调中汞液由根始发铅华自蒂而生一阴一阳消息一往一来
妙用化无生有化有生无藉真意以媒合归土釜而熬煎迨于
明生昴毕必自始于箕斗两弦平直二八功成三才合一道体
通明
虚极静笃便觉阳生于地方识金萌水际呼采吸取自然阴降
卷一 第 1p101b 页 CK-KZ_JY169_01p101b.png
于天乃得木生火中
先天混然造化在中探玄知妙寻觅真踪真踪真踪南北不分
东西难隔四归于一月色光辉初照地底雷鸣方动乾坤春意
融融方显修行面目出世因缘大果
以日魂之升沈应气血之升降以月魄之盈亏应精神之衰旺
以四季之节候应一日之时刻以周天之星数应一炉之造化
采精神以为药取静定以为火以静定之火而炼精神之药效
日月之运用与天地以同功
幽潜变化重其用而不重其体主宰造化重其体而不重其用
心中有神精中有气心之神有中无也精中气无中有也心为
卷一 第 1p102a 页 CK-KZ_JY169_01p102a.png
一身之主神到气到气为生育之根气旺神旺合阴阳而交感
配造化以飞升
必使心如止水方能气自云行气本有自行之路且有必行之
势反在无心得之非关意所能行固守精神则心地自然光明
心光内照则法体便得圆通
人之心身一小天地秘钥玄关栽培元气气之所行一日一周
功宜涵养无待他求元气流行一日周栽培涵养要诚求若能
整密加功去此是周天第一筹纯阳纯阴故分九六各有所用
一画二画变而为屯为蒙尽是易理所伏其中变化无穷须要
静参可得虚灵未可染纤尘无着无依最浑沦只待感通分动
卷一 第 1p102b 页 CK-KZ_JY169_01p102b.png
静方知造化贵存神清心一点万理俱玄静性参玄无微不入
吃紧功夫当在幽独非正心以修身大道莫见不存心以养性
至理难穷
秘中诀不老春静里观自心朝暮持参详虚中之极以虚而受
静中之运以静而成散者成气聚者成形葆至真之气以全性
最玄最妙本至精之气以立命通圣通灵 盖天之覆地如卵
之包黄太极既生两仪乾坤乃生六子二气交感禀元化以絪
缊万物资生转洪钧而孕育故三才有天地人之分一身有精
气神之别坤在静中求动有为始于无为必须伏气乾在动中
求静有象归于无象只是还虚炼日烹月火莲开于池炉旋乾
卷一 第 1p103a 页 CK-KZ_JY169_01p103a.png
转坤真气通乎橐籥阳九阴六地天交合而为泰男上女下泽
山相感而为咸事有万殊理归一贯生生不已既已阅人成世
阅世生人刻刻参详须知无时不然无处不有
吾道双修立功立德药物觔两火候要熟夫火者吾之真神气
也候者功之不间断也仍要五行之得其宜四时之异其用所
谓不失其时者是也坎离合一谓之二候采取乾坤既交谓之
四候得药下关炼精化气中关炼气化神上关炼神化虚而合
妙道以天地三百六十铢之正气加父母二十四铢之祖气而
应周天之造化凑成一觔之药物由是渐凝渐结渐采渐炼自
子至巳以六阳时而进阳火自午至亥以六阴时而退阴符绵
卷一 第 1p103b 页 CK-KZ_JY169_01p103b.png
绵相续息息相关药中有火火中有药自然进退有度金木混
融水火升降骨节灵通
道在修巳以全其德明善以复其初以人治人以已度已丹径
非遥感一符之火候心镫不昧耀三宝之灵光精义无穷取填
在我是以三才五气同效其能一本万殊各呈其蕴抱真守一
道超太极之先出有入无法阐玄元之始自是瑶草琪花洞里
之乾坤不老丹台玉室天边之姓字常悬乾坤一太极吾道本
来真理以参观得功由积累臻
修道者静以安身和以养神精以致真希高敦古忘形于尘俗
之中克已知几得性出云霞之外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寂处
卷一 第 1p104a 页 CK-KZ_JY169_01p104a.png
喧其志惟一制念以定志自精气之常凝保气以全精乃丹圆
之永固根深实茂相得不益彰乎源远流长取之自裕如矣
妙谛还从妙理求全真端要有真修精神气化神来复此是超
凡第一流
所询问渠子卷义取身心理参卦象探性命之原委详火候之
调和盖谓天地者阴阳形气之实体乾坤者易中纯阴纯阳之
卦名动则为阳静则为阴阴则为鬼阳则为神变化不测元亨
利贞天尊地卑上下分从来六子首乾坤阴阳变化成男女无
限玄机着意寻占来知往运用因心上天下地惟人至灵河图
洛书有理有数入我门来当求其故颐养天和规行矩步调之
卷一 第 1p104b 页 CK-KZ_JY169_01p104b.png
息之可久可大因奇器以炼大丹观万象而为变化昭昭之理
静参可得 以奇名器即是鼎[~⬤] 炉求其不差于火候须用
纯熟之功夫贵意念之不杂乃血气之安舒
总要此心能参此窍豁然贯通头头是道 亥之后子之前总
宜静坐明吾心见吾性自可通玄常存施济等愿见善必为熟
参灵宝诸书无微不照贵即境而因心遂悟真而合道
时至豁然通秘奥洞明一窍是丹圆
斩魔断障郤欲消贪恍然照彻万类不侵可谓大雄大智之道
道法清灵身心超脱修炼行功非清不灵非超不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