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1325-068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二希堂文集卷三
           礼部侍郎蔡世远撰
  皇五子奉
命祭告阙里文庙序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至孔子而集其成汉唐以来
尊崇效法各致其隆至我
皇上而立其准心源契道法昭封五代以报功诣太学
卷三 第 1b 页 WYG1325-0684b.png
而亲享巍乎焕乎古未有也雍正八年九月重建阙里
文庙告成黄瓦画栋悉仿
宫殿制度抟拊干戚樽俎豆笾之器
颁自上方
皇上御书碑文勒石垂之永久礼部奏请遣官祭告
上特重其典
诏皇五子承命以行世远与皇子晨夕相讲论者八年
于此矣可无一言以敬献乎夫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希
卷三 第 2a 页 WYG1325-0684c.png
贤圣而则古先皇子平日之澡浴者然也兹奉
君父之命以往未事之先蠲洁其心志俨恪其身容齐
肃有加焉入圣人之里游圣人之门仰瞻大成殿大成

皇上之御笔也门曰圣时曰弘道
皇上之所手定也瞻圣人之像貌盥荐奠斝明禋拜稽
如睹其温良恭俭让之休也如聆其金声玉振之范也
如亲其博文约礼之教也共祀一堂及两庑者为四配
卷三 第 2b 页 WYG1325-0684d.png
为十一哲为七十二子为汉唐以来诸儒示我周行如
临师保颜子之克已子路之喜闻过孟子之集义皆可
师也汉儒之传经宋儒之体道皆可诵而可法也先哲
后贤内圣外王其揆一也皇子念之哉礼毕谒孔林遂
如泰安州祀事泰山夫孔子之道犹泰山然登泰山之
巅必由泰山之麓精义入神必始于敦伦体信孔子曰
孝弟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弟其至近
而可循者乎曾子传一贯之旨以告门人曰夫子之道
卷三 第 3a 页 WYG1325-0685a.png
忠恕而已矣忠恕其至切而有要者乎此与登山之说
何异皇子念之哉肃将
君命祗谒圣居近取诸身心道行于家庭对越昭事罔
有斁焉此之谓有恪此之谓受福此之谓敬
亲此之谓法圣
  送仪封张先生祭告阙里序
维孔子道高德厚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汉唐以来代
有封号赠谥优崇之典未登于极
卷三 第 3b 页 WYG1325-0685b.png
皇上膺眷嗣统君临万邦孔子之道契其心源会其有
极以作则于天下敬学尊师
褒封王号上及五世厥崇厥隆雍正二年四月议遣大
臣往阙里
天子顾在廷诸臣非澡身浴德被服造次必于儒者不
可以肃将祀事对越有光
特简礼部尚书仪封张公衔
命以往公中州巨儒朝之元老服膺圣教羽仪
卷三 第 4a 页 WYG1325-0685c.png
王国尝开府吾闽闽之人沐化雨焉继抚江苏吴之人
饫至德焉其初又尝观察山左驻节济宁人士至今歌
思之兹以大宗伯之秩衔
天子之命登阙里之堂奉璋奠斝明禋告虔升降揖趋
有恪有度圣孙贤裔鲁国诸生肃恭彬济环观拱立公
本其所学诲诱谆谆使夫读圣人之书者必服圣人之
行直内方外博文约礼希圣有立而后即安且以广
圣天子崇圣尚学育材化士之意身有之其将事也虔
卷三 第 4b 页 WYG1325-0685d.png
其诲人也笃非公孰则胜任
天子且有后命许公竣事便道家乡省觐太夫人展孝
不匮宁亲道故水丘桑麻夷愉一月祗复厥
命顾不乐哉世远在公门墙受教最深荣斯行也敢敬
序之以为公赠
  送李少司马巡抚广西序
雍正二年夏四月
天子特简兵部右侍郎临川李公巡抚广西朝之士大
卷三 第 5a 页 WYG1325-0686a.png
夫咸庆得人余与遇于朝问所以治粤西者公曰吾一
污之不染肯使吏渔吾民哉吾劾其尤者馀则威约而
化导之吾问馈之不通僚属顾得以次受所属之献吾
严之吾又不刻焉酌剂而称平之关盐杂征戾于民者
吾核而减之粤西地杂猺獠吾勤而抚之凡吾所属例
有入之公者吾除之义可赢留者吾贮之所司以为养
士恤民赉兵之费凡所支用必与僚属士庶共见之吾
恶夫古之进羡馀以自浼者非大臣之所为也余曰是
卷三 第 5b 页 WYG1325-0686b.png
固然矣人患才少君固恢恢治不可急气不可胜健而
能巽人乃大和公曰宽居仁行尚克懋修又问所以兴
教化者何若公曰吾将为闽之常衮也粤西僻处一隅
文教未宏吾将与之敦行学古俾彬雅之风衡于
上国余曰谅哉郡择其尤者饬所属以礼敦遣萃之书
院立名师以董之暇则身亲而奖诲之婚丧宾祭酌古
今之宜因其人情风土制为简易之礼以通之礼行化
洽俗以永淳常衮乌能域公哉公深颔之余惟学术治
卷三 第 6a 页 WYG1325-0686c.png
术之要明与诚而已不明则不足以达事理之要不诚
则不足以立万事之本而表里始终不能符贯古有读
书谈道而因循媕婀者多矣又或英气过胜视事太易
动而得碍则蹜踖反甚于前此皆明诚不足学术微而
治术浅也公粹于经学善文章娴治道闳博俊伟一切
富贵毁誉不足以动其心而慨然以天下自任上有
尧舜之君而公之所以事
君者必不肯后于尧舜之臣窃谓非
卷三 第 6b 页 WYG1325-0686d.png
圣主不能知公而非公亦不足以副
圣上之用也昔韩范开府泾州时有西夏之役教养未
遑程朱大儒遭时不遇设施仅试之一郡一县今
圣天子在上四方风动用公为巡抚苟能明诚两尽何
士之不可化何俗之不可厚何猺獠之不可格何俊
之不可兴哉夫明之过为矜气为苛察非明也诚之至
为易之乾惕书之抑畏诗之岂弟礼之子谅皆诚也公
必有以处此矣余与公同学有年志相同道相合常相
卷三 第 7a 页 WYG1325-0687a.png
勉以所不足所相期许者又未敢以轻喻之人于其行
书以序之
  送鄂少保相国经略西陲序
昔宋苏文定公有言天下不可一日而无重臣重臣者
在朝廷之中士大夫不敢安肆怠惰而缓急之间能有
所坚忍持重而不可夺文定之论可谓笃矣而吾谓国
家之得重臣为最难必上有明圣首出之君委任既专
恩礼兼隆而为之臣者又必有学问深醇之气正直之
卷三 第 7b 页 WYG1325-0687b.png
操忠厚恺恻之怀谦牧善下之度凡政令之否臧四方
之利病人才之贤否进退九服四裔之向背顺逆莫不
引为一已之事誉毁爱恶荣辱利钝一不以介于其中
然后能同德一心可内可外可将可相无所往而不宜
也雍正十年壬子秋七月
钦命少保大学士一等伯鄂公督巡陜甘经略军务公
朝之所谓重臣也
天子之所敬信体貌有加天下士大夫所望以为鹄者
卷三 第 8a 页 WYG1325-0687c.png
也先是公总制云贵广西三省吏服民怀丕绩远播乌
蒙之变不踰时而奏克
天子召入政府以三省所治专而不咸宰相所理渊而
溥公夙夜寅恭襄赞亹亹
明良之契不能旦夕离也兹以准噶尔馀孽尚稽
天诛两路大将军进师凯旋未奏
命公往经理宣抚之公此行扬
皇威于万里宣明
卷三 第 8b 页 WYG1325-0687d.png
圣天子之德意周爰咨诹悉心谟画相事机之会度战
守之宜何以捣其巢而得其要领何以防其逸而遏其
冲以及糗粮刍茭长运短运之何以顺适于舆情供亿
输将官与民市民为官役之何以底于克协或召募土
兵可以省远徵师旅抑或威信所敷不战而可以坐屈
蠢尔扼其吭而革其面夫陜甘之民
天子加恩数倍他省蠲其常赋增其物直贷其宿负恤
其疾苦申其化谕今见公至吾知士民益诵德欢呼将
卷三 第 9a 页 WYG1325-0688a.png
士之益踊跃用命也昔唐开元盛时遣宰相张说巡边
立平康待宾馀党奏罢边兵二十万人说之学术品望
未必及公而巡边之绩甚伟纲目大书以美之宋仁宗
使韩范驻劄泾州不数月也元昊称臣请和西鄙晏然
无事嘉祐治平之盛实基于此公之望实堪与韩范比
肩而准噶尔馀丑又非元昊等夷我
圣朝威灵
皇上仁明圣武又非唐宋二代之比且我
卷三 第 9b 页 WYG1325-0688b.png
圣祖仁皇帝所赦之九死而一生卵翼以长者乃敢父
子忘恩抗背其不可逭也必矣
天子命公三阅月回朝盖以小丑不足以烦公之久驻
而旦夕承弼其丕应昭受为宏且远也世远与公同事
禁庭公不余鄙辱诲励之尝与余语性学之原经世宰
物之方知公之所以称重臣之选膺
帝眷之深者岂徒在声绩之外著哉
  送傅少宰巡抚浙江序
卷三 第 10a 页 WYG1325-0688c.png
吏部右侍郎傅公以乙已秋七月
特简署浙江巡抚越七日驰驿以行
圣主知公久资公以经理者不徒东南一道浙为重地
需人暂得公之重治之先是公以翰林家居十年
今上在潜邸时闻公名使傅
皇子公启𨗳维慇以严见惮不妄交一人恪勤乃职六
年如一日
御极以来知公可用授内阁学士又二年知公果大可用
卷三 第 10b 页 WYG1325-0688d.png
也升吏部侍郎未数月知公无所不可用也遂有抚浙之
命世远以癸卯岁蒙
恩特召与公同侍书
皇子公又尝主乡会两闱世远忝与同考两年中晨夕
相聚未尝数日离兹之往也其可以无言乎公气质高
明刚方不挠常怀澄清吏治抚民育物之意自起用以
来闻望驰于四国浙民何幸而得公涖止也尝读易至
中孚上巽下兑解之者曰自二体言之为中虚以一卦
卷三 第 11a 页 WYG1325-0689a.png
言之为中实中虚者中无私主至虚能生明也中实
者中无妄念外累不能入也故能豚鱼皆格孔子系
之传曰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以卦具
柔刚之宜有说巽之美故孚能化邦也诸葛武侯治蜀
下教谓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人心苦不能尽苟能
慕元直之不惑幼宰之勤劬则亮可少过武侯之用心
即中孚之义也公谓余曰君欲以序赠行幸少颂而多
规也公之虚诚即此其一矣世远鄙人也颂何足为公
卷三 第 11b 页 WYG1325-0689b.png
重又何能有以窥公敬取易之所谓中虚中实孔子
之所谓柔刚说巽武侯之所谓集思广益者以效古
人颂规之义
  送黄侍御巡按台湾序
台湾居海外在南纪之曲东倚层峦西界漳州南邻粤
北之鸡笼城与福州对峙地近河沙矶小琉球周袤三
千馀里孤屿环瀛土壤沃衍禾稻不粪而长物产蕃滋
果㯢蠃蛤硫磺水藤糖蔗无所不有固东南一大聚落
卷三 第 12a 页 WYG1325-0689c.png
也自鹭门金门迤逦以达澎湖可六百馀里又东至台
之鹿耳门旁夹以七鲲身北线尾水浅沙胶纡折难入
明嘉靖末海寇林道乾据之道乾后颜思齐勾倭人屯
聚郑芝龙附之未久荷兰诱倭夺之郑氏破荷兰为巢
穴传三世今
天子声教四讫郑氏擒灭设官置吏休养孕育垂四十
年去岁群不逞之徒煽惑莠民撞搪啸号赖
天子威灵将帅用命舟帅直入七日奏克
卷三 第 12b 页 WYG1325-0689d.png
天子特注意台湾简监察御史中有敦实廉能娴猷略
知治体可任以股肱耳目者二人往按其地黄君偕吴
君膺新命以行余与黄君同门友也夙知君家学素履
君兄弟五人皆有声绩长公次公以督学清正晋秩为
卿君年最少由吏部陟台中能直已行道不矫激沽名

圣主所倚信以夏四月至闽余一见即为台湾庆得人
君自童子试至登进士第未尝出都门兹将出波涛航
卷三 第 13a 页 WYG1325-0690a.png
大海奉
天子命以绥辑群黎神志肃定忠慎恢廓古所谓大丈
夫者君其人矣夫台湾鲜土著之民耕凿流落多闽粤
无赖子弟土广而民杂至难治也为司牧者不知所以
教之甚或不爱之而因以为利夫杂而不教则日至于
侈靡荡逸而不自禁不爱而利之则下与上无相维系
之情为将校者所属之兵平居不能训练而又骄之夫
不能训练则万一有事不能以备禦骄之则恣睢侵轶
卷三 第 13b 页 WYG1325-0690b.png
于百姓夫聚数十万无父母妻子之人使之侈靡荡逸
无相维系之情又视彼不能备禦之兵而有恣睢侵轶
之举欲其帖然无事也难矣今海氛已靖台地乂安监
司守令皆慎简之员则所以教而爱之者必周总戎蓝
君又平台著绩人也所以练而辑之者必至君与吴君
从容经理其间慎简乃僚罔不同心台湾之人行将数
百世赖之岂徒南粤之奉伏波岘山之传叔子已哉余
浅人也乌知事宜然地近桑梓不能不关心于胜算君
卷三 第 14a 页 WYG1325-0690c.png
之至自能不扰而核不肃而威也
  送林太仆序
太仆寺卿莆田林公致政将归余以趋走
内廷不得祖饯为文以送之曰余之知公也在二十年
以前余之得交公也在雍正癸卯之冬公学懋而识充
气醇而守固余一见如旧识公亦不余疏也公尝令京
畿以清惠著奏最入都授工部主事旋晋台中升光禄
寺历通政司不数月而至仆正公感
卷三 第 14b 页 WYG1325-0690d.png
上知遇勉思报称前后区处条奏皆中机宜
天子韪之每发议施行同朝咸器重之公今行矣莆中
山水明秀风俗醇美经济节义儒林之彦指不胜屈公
家自唐九牧著声迨文肃公以来科名闻望为闽中第
一公本其素履施于有政风流所渐其益则宏公又尝

朝廷耳目之官位跻三品闻
天子之训诲至亲且久兹蒙
卷三 第 15a 页 WYG1325-0691a.png
恩以囧伯之尊合引年之典优游林下进都人士日体
王言涵濡
德教务为有用之学不沾沾于佔毕章句敦本行饬廉
隅不濡染于私利惑溺于爱憎毁誉攻取之场勖以诚
敬绝其朋从循守礼节去其侈泰使髦士俊民皆卓然
自奋于
圣人之世又日与耕夫野老歌咏太平话桑麻言慈孝
此乐何极此责匪异人任也公又向余言来岁欲访陈
卷三 第 15b 页 WYG1325-0691b.png
石民李思亭于漳州兴化与漳州为邻郡公至与陈李
二君讲礼敦俗因材长善人伦东国恢恢乎介休郭有
道也
  送李讱庵归安溪序
户部主事李讱庵先生吾师安溪公介弟也康熙甲午
秋九月请假南归世远与诸同人饯之于郊为文以送
之曰先生此去可谓贤矣或曰先生可以不去先生有
相国为之兄有编修为之子子若弟登贤书者二十人
卷三 第 16a 页 WYG1325-0691c.png
络绎长安相晨夕也先生其何必于去世远曰此先生
之去之所以为贤也先生以宏才宿望为户部曹秩满
将迁历台省跻卿贰非必席父兄之势也而先生淡然
先生以为调阴阳燮理宏化伯兄已为之生平所未竟
之业留以属之群从子姓焉何必于不去虽然行矣将
何以为祝士大夫得志在朝则循分供职补过尽忠及
退而家居则以孝友廉洁经明行修饬诸子弟及乡之
后进风俗人才类繇此长非徒林泉之乐也此又吾师
卷三 第 16b 页 WYG1325-0691d.png
之夙怀而未得请者先生竟飘然遂所愿云
  送钱孟辅出牧嘉定州序
余与孟辅交在康熙已丑之春余时始得第官翰林获
交于孟辅外舅阮君菜亭及菜亭之姊聓朱君沃洲沃
洲之弟均实菜亭敦内行乐善好施尤尊师喜友雅重
读书人二子曰朝采亮采力学饬身孟辅与沃洲之二
子曰式先曰承三皆与同师均实共学一堂余咸得读
其文相期于有立其明年余给假省觐家居之日多
卷三 第 17a 页 WYG1325-0692a.png
今上龙飞余再官于朝重申旧好则菜亭已退老朝采
由兵部陟吏部主政亮采以甲辰成进士承三登贤书
沃洲以
召见入都授平越太守咸得晤叙京师孟辅又随作令
四川承三作令合阳调繁蒲城十馀年前朋好旧游或
得第成名或居官奋绩余于是叹读书饬行之果不负
人也未几亮采将出令山左孟辅将牧嘉定孟辅先来
告别余惟人生聚而散散而仍聚聚而不能不散者其
卷三 第 17b 页 WYG1325-0692b.png
常耳士各有志惟所树立不在官之崇卑遇之顺逆要
以无愧衾影师友民物者出而著循声树伟绩斯可以
称人豪矣孟辅为令有廉惠声适有丈量之役奉委协
理历数县为国为民此心两无所负远迩称之可谓信
于民矣内升刑曹中丞嘉其才守荐擢今职可谓获上
矣亲民之官至于民信获上何事不可为者其尚有未
罄厥诚悉厥心力稍涉于荣利不自发奋以无负此数
十年来戚属朋侪之所讲论期许哉孟辅行迫不及祖
卷三 第 18a 页 WYG1325-0692c.png
饯重之以辞并书以遗承三及亮采各自振励无怠
  送黄张二县令序
雍正三年秋七月江右黄聚生将令于浙东山右张轶
玉将令于粤东二贤同游吾门负志操娴问学相善也
将行谒余求赠言余曰去岁此日二子犹举子也今
圣天子澄清吏治重进士之选甫释褐即用为牧民之
长呜呼可不勉欤吾子平居见为令者张弛之不平教
养之无术贪庸之可鄙莫不叹息痛恨于其人今自为
卷三 第 18b 页 WYG1325-0692d.png
之可不思所以大反其道欤夫县令者亲民之官也欲
天下之均平人被尧舜之泽非亲民之官不可亲民之
官其要有三曰息讼薄赋兴教而已民以事至县者胥
役不扰无守候之劳分其曲直惩其诬黠诲谕之又加
详焉则讼自息矣民有惟正之供者为案实立限使自
封投匮主以信使投毕躬自称平之榜列明示归其有
馀使补其不足如期至则民自不欺输将恐后矣择士
民之秀者聚之于学课文饬行月三四至又于暇日适
卷三 第 19a 页 WYG1325-0693a.png
山村里闾言孝弟农桑之事其有家门敦睦守分力田
者表厥里居或造访其家以荣之而教道兴矣夫吾仍
以为诸生者为县令未有不能守淡泊者也吾常思父
母斯民之义未有不兴除恐后者也事上贵恭不贵屈
驭民以诚不以术如是而已昔汉宋之世守令多入为
三公名儒常始于簿尉吾子勉之岂惟一邑民命之寄
实为一生发迹之始有暇即当读书非寻章摘句之谓
谓非读书无以明于修已治人之道而振励其志气也
卷三 第 19b 页 WYG1325-0693b.png
二子闻言皆不吾迂遂各书其一以赠其行焉
  送郑逸溪令兴化序
雍正三年秋七月余同年友郑君逸溪谒选得江南之
兴化余为文以送之曰君吾闽之兴化郡人也古之名
人有治行者所涖之县即以其县名之若陈太丘陶彭
泽是也不必居是官也但能以学行光远有耀者人亦
以所居之郡名之若吾乡之李延平是也君清修狷介
博览善古文词抱所学以玩之心贵已而殊俗兹之往
卷三 第 20a 页 WYG1325-0693c.png
也以诚中发为嘉绩异日人将以所治之县称之曰郑
兴化君又益勉其学而懋其修穷理克已恐不至焉则
人又将以所居之郡称之亦曰郑兴化君子薄好名者
而未尝不曰立名人之称斯名也得则两得矣君则如
何而克兼享哉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
  送陈石民令益都序
吾漳陈君石民以行谊文学著于乡或曰陈君真孝廉
也或曰陈君其博雅人也或曰有用世之责者也三者
卷三 第 20b 页 WYG1325-0693d.png
非溢也雍正三年乙已七月谒选得山左之益都令试
验时冢宰高安朱公称其学行引
见之日
天子曰闻汝为陈孝子具见端方老成不与众偶谕山
东抚臣视其才果优殊擢之勿以次呜呼天尽海飞之
处笃学自励行善于家得闻于人者少矣况能达于九
卿乎达九卿者少矣况能扬于王庭动
圣天子之褒嘉重问乎此以见士贵闇修不徇名誉亦
卷三 第 21a 页 WYG1325-0694a.png
以见太平有道之世有善必录有美必称
圣主之烛幽扬陋为可风也余与君同郡共学同修漳
州府志赋役二卷君所手纂则君之优于繁剧可知君
又尝著清漳风俗一书与余同讲行文公家礼则君负
化理之才又可知君行矣以孝治则天下无可慢恶之
人以廉治则所属无贪鄙之习君又董之以政劝之以
学感之以诚微独益都而已优于天下可也
  送王完璞分巡贵西序
卷三 第 21b 页 WYG1325-0694b.png
黔中古牂牁地明永乐间置省嘉靖始开科荒瘠可知
旧设监司二曰贵东曰贵西贵西则辖边西四郡者也
雍正六年正月
特简监察御史王君完璞驻节分巡完璞由翰林改户
曹擢御史负经济略有制而从容
天子嘉焉
陛辞之日训诲赏赉备至勖哉此行也亲民之官可以
为所得为然事繁而所及小督抚势重可以为所欲为
卷三 第 22a 页 WYG1325-0694c.png
然地广而所见难周监司之职无其繁与其难而可以
为所可为者可以察属可以安民可以访蠹可以兴学
昔马伏波在骆越申明约束能使数世奉行马将军故
事常观察治闽广励人才遂使闽中文学抗衡上国完
璞勉之养其根去其莠期其立俟其成专已者不虚干
誉者不正苟安者庸助长者蹶毋徇已私毋耀聪明循
此以往何所不可为吾子期者我将逖听风声焉
  送张又渠出守扬州序
卷三 第 22b 页 WYG1325-0694d.png
盖昔者吾师仪封张清恪公之抚闽也清操正已以率
属推诚心与之共治惩其不率者而警劝之视民之利
病若已隐忧不为不去不止其有沐浴诗书敦善行者
宾礼之以养以诲比及三年治效蒸蒸官无贪刻之习
士有耻不为君子之心流风馀韵至今歌思不置人咸
称其抚吴时劾制府之奸贪风节棱棱
圣主褒嘉天下传诵不知其治闽丕绩有过于抚吴者
盖真儒之泽远矣雍正九年正月仲子户部郎中又渠
卷三 第 23a 页 WYG1325-0695a.png
天子特简出守扬州君能世其家学清修厚德酿之于
庭除发之于民物熟悉于人情物态综理庶务亦可以
当繁剧而无不足将行向余言曰此行也报称之艰继
述之重萃于一身盖其难也余曰君以为难则不难矣
扬州东南繁华一大都会五方杂处富商大贾辐辏逐
利之区民未知俭示之以朴民未崇厚示之以睦民未
知礼示之以冠婚丧祭燕饮服用之各有限制察所属
之贪刻玩愒者而惩创之躬率之以介洁待之以诚示
卷三 第 23b 页 WYG1325-0695b.png
之以不假易有悉心力为民者不因小眚而去之为之
担荷而顾惜之奸胥豪猾不使挠吾法伺吾懈隙而生
其玩悍之心荐绅士子惮吾之刚方峻肃而乐吾之子
谅易直振厉而培育之夫如是则可以上报
圣天子简用训诲之盛心而无愧清恪公之学术治术
矣扬州为清恪公治化所敷又尝奏除落地税岁六百
两甘棠之爱犹存君行矣自古父子垂声一代并为伟
人者史不多见若范文正公之有忠宣吕晦叔之有原
卷三 第 24a 页 WYG1325-0695c.png
明皆由其家世确诚纯茂郁蒸融液而成以清恪公卜
之余知君之能迪前光而求世德也
  送从子济川南归省觐序
从子济川由吏部学习以母老乞假南归省觐朝之士
大夫嘉其诚孝各为歌诗以为寿母之献济川其可以
自慰悦而荣其亲矣虽然人子之所显扬其亲者止此
乎哉体孝经爱亲敬亲之说将必不敢恶于人不敢慢
于人焉体曾子守身之训将必一举足一出言而不敢
卷三 第 24b 页 WYG1325-0695d.png
忘父母焉养志以诚守已以廉待人以信讲明践履不
染于俗异日规树将必有大者焉庶可为显扬之实矣
汝往矣嫂氏贤淑天人所祐尔寿而臧明秋汝尚于于
而来移忠移顺移治于官斯固贤母之所乐也
 
 
 
 二希堂文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