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2p001a 页 CK-KZ_JY161_02p001a.png
重刋道藏辑要
 金华宗旨
孚佑上帝纯阳吕祖天师著
  天心第一
吕祖曰自然曰道道无名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己性命不可
见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见寄之两目古来仙真皆口口相传传
一得一自太上化现东华递传岩以及南北两宗全真可为极
盛盛者盛其徒众衰者衰于心传以至今日泛滥极矣凌替极
矣极则返故昔日有许祖垂慈普度特立教外别传之旨闻者
千劫难逢受者一时法会皆当仰体许祖心先于人伦日用间
卷二 第 2p001b 页 CK-KZ_JY161_02p001b.png
立定脚跟方可修真悟性我奉敕为度师今以太乙金华宗旨
发明然后细为开说太乙者无上之谓丹诀甚多总假有为而
臻无为非一超直入之旨我传宗旨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门
所以为妙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于金华亦秘一光字在
内是天仙太乙之真气水乡铅只一味者此也回光之功全用
逆法方寸中具有郁罗萧台之胜玉京丹阙之奇乃至虚至灵
之神所注儒曰虚中释曰灵台道曰祖土曰黄庭曰玄关曰先
天窍盖天心犹宅舍一般光乃主人翁也故一回光则周身之
气皆上朝诸子只去回光便是无上妙谛光易动而难定回之
既久此光凝结即是自然法身而凝神于九霄之上矣心印经
卷二 第 2p002a 页 CK-KZ_JY161_02p002a.png
所谓默朝飞升者此也
金华即金丹神明变化各师于心
  元神识神第二
吕帝曰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则
超元会而上之其精气则随天地而败坏矣然有元神在即无
极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学人但能护元神则超生在阴阳外
不在三界中此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是也最妙者光己凝
结为法身渐渐灵通欲动矣此千古不传之秘也
识心如强藩悍将遥执纪纲久之太阿倒置矣今凝守元宫回
光返照如英主在上大臣辅弼内政既肃自然强悍慑伏矣
卷二 第 2p002b 页 CK-KZ_JY161_02p002b.png
丹道以精水神火意土三者为无上之诀精水云何乃先天真
一之气神火即光也意土即中宫天心也以神火为用意土为
体精水为基凡人以意生身身不止七尺者为身也盖身中有
魄焉魄附识而用识依魄而生魄阴也识之体也识不断则生
生世世魄之变形易质无己也惟有魂神之所藏也魂昼寓于
目夜舍于肝寓目而视舍肝而梦梦者神游也九天九地刹那
历遍觉则冥冥焉渊渊焉拘于形也即拘于魄也故回光所以
炼魂即所以保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断识古人出世法炼尽
阴滓以返纯乾不过消魄全魂耳回光者消阴制魄之诀也无
返乾之功止有回光之诀光即乾也回之即返之也只守此法
卷二 第 2p003a 页 CK-KZ_JY161_02p003a.png
自然精水充足神火发生意土凝定而圣胎可结矣𧏙螂转丸
而丸中生白神注之纯功也粪丸中尚可生胎离壳而吾天心
休息处注神于此安得不生身乎
一灵真性既落乾宫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阳也轻清之气也此
自太虚得来与元始同形魄阴也沈浊之气也附于有形之凡
心魂好生魄望死一切好色动气皆魄之所为即识也死后享
血食活则大苦阴返阴也以类聚也学人炼尽阴魄即为纯阳
  回光守中第三
吕帝曰回光之名何昉乎昉之自文始真人也(即关尹子)光回则天
地阴阳之气无不凝所云精思者此也纯气者此也纯想者此
卷二 第 2p003b 页 CK-KZ_JY161_02p003b.png
也初行此诀是有中似无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无中似有百
日专功光才真方为神火百日后光自然一点真阳忽生沈珠
如夫妇交合有胎便当静以待之光之回即火候也
夫元化之中有阳光为主宰有形者为日在人为目走漏神识
莫此甚顺也故金华之道全用逆法回光者非回一身之精华
直回造化之真气非止一时之妄想真空千劫之轮回故一息
当一年人间时刻也一息当百年九途长夜也凡人自㘞(户)(卧切音
和)地一声之后逐境顺生至老未尝逆视阳气衰灭便是九幽
之界故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学人想少情多沈沦下
道惟谛观息静便成正觉用逆法也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
卷二 第 2p004a 页 CK-KZ_JY161_02p004a.png
问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是也得此一节长生者在兹超
生者亦在兹矣此贯彻三教工夫也
光不在身中亦不在身外山河日月大地无非此光故不独在
身中聪明智慧一切运转亦无非此光所以亦不在身外天地
之光华布满大千一身之光华亦自漫天盖地所以一回光大
地山河一切皆回矣人之精华上注于目此人身之大关键也
子辈思之一日不静坐此光流转何所底止若一刻能静坐万
劫千生从此了彻万法归于静真不可思议此妙谛也然工夫
下手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总以不间断为妙工夫始终则一但
其间冷暖自知要归于天空地阔万法如如方为得手圣圣相
卷二 第 2p004b 页 CK-KZ_JY161_02p004b.png
传不离反照孔云致知释号观心老云内观皆己括尽要旨其
馀入静出静前后以小止观书印證可也
缘中二字妙极中无不在遍大千皆在里许聊指造化之机缘
此入门耳缘者缘此为端倪非有定著也此一字之义活甚妙

止观二字原离不得即定慧也以后凡念起时不要仍旧兀坐
当究此念在何处从何起从何灭反覆推穷了不可得即见此
念起处也不要又讨过起处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竟此
是正观反此者名为邪观如是不可得己即仍旧绵绵去止而
继之以观观而继之以止是定慧双修此为回光回者止也光
卷二 第 2p005a 页 CK-KZ_JY161_02p005a.png
者观也止而不观名为有回无光观而不止名为有光无回志

  回光调息第四
吕帝曰宗旨只要纯心行去不求验而验自至大约初机病痛
昏沈散乱二种尽之郤此有机窍无过寄心于息息者自心也
自心为息心一动而即有气气本心之化也吾人念至速霎顷
一妄念即一呼吸应之故内呼吸与外呼吸如声响之相随一
日有几万息即有几万妄念神明漏尽如木槁灰死矣然则欲
无念乎不能无念也欲无息乎不能无息也莫若即其病而为
药则心息相依是己故回光必兼之调息此法全用耳光一是
卷二 第 2p005b 页 CK-KZ_JY161_02p005b.png
目光一是耳光目光者外日月交光也耳光者内日月交精也
然精即光之凝定处同出而异名也故聪明总一灵光而己坐
时用目垂帘后定个准则便放下然竟放又恐不能即存心于
听息息之出入不可使耳闻听惟听其无声一有声即粗浮而
不入细即耐心轻轻微微些愈放愈微愈微愈静久之忽然微
者遽断此则真息现前而心体可识矣盖心细则息细心一则
动气也息细则心细气一则动心也定心必先之养气者亦以
心无处入手故缘气为之端倪所谓纯气之守也
子辈不明动字动者以线索牵动言即制字之别名也既可以
奔趋使之动独不可以纯静使之宁乎此大圣人视心气之交
卷二 第 2p006a 页 CK-KZ_JY161_02p006a.png
而善立方便以惠后人也丹书云鸡能抱卵心常听此要妙诀
也盖鸡之所以能生卵者以暖气也暖气止能温其壳不能入
其中则以心引气入其听也一心注焉心入则气入得暖气而
生矣故母鸡虽有时出外而常作侧耳势其神之所注未尝少
间也神之所注未尝少间即暖气亦昼夜无间而神活矣神活
者由其心之先死也人能死心元神即活死心非枯槁之谓乃
专一不分之谓也佛云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心易走即以气纯
之气易粗即以心细之如此而心焉有不定者乎
大约昏沈散乱二病只要静功日日无间自有大休息处若不
静坐时虽有散乱亦不自知既知散乱即是却散乱之机也昏
卷二 第 2p006b 页 CK-KZ_JY161_02p006b.png
沈而不知与昏沈而知相去奚啻千里不知之昏沈真昏沈也
知之昏沈非全昏沈也清明在是矣
散乱者神驰也昏沉者神未清也散乱易治昏沉难医譬之病
焉有痛有痒者药之可也昏沉则麻木不仁之症也散者可以
收之乱者可以整之若昏沉则蠢蠢焉冥冥焉散乱尚有方所
至昏沉全是魄用事也散乱尚有魄在至昏沉则纯阴为主矣
静坐时欲睡去便是昏沉却昏沉只在调息息即口鼻出入之
息虽非真息而真息之出入亦于此寄焉凡坐须要静心纯气
心何以静用在息上息之出入惟心自知不可使耳闻不闻则
细细则清闻则气粗粗则浊浊则昏沉而欲睡自然之理也虽
卷二 第 2p007a 页 CK-KZ_JY161_02p007a.png
然心用在息上又要善会用亦是不用之用只要微微照听可
(此句有微意)何谓照即眼光自照目惟内视而不外视不外视而
惺然者即内视也非实有内视何谓听即耳光自听耳惟内听
而不外听不外听而惺然者即内听也非实有内听听者听其
无声视者视其无形目不外视耳不外听则闭而欲内驰惟内
视内听则(则不外走既不外走)又不内驰而中不昏沉矣此即日月交精
交光也
昏沉欲睡即起散步神清再坐清晨有暇坐一炷香为妙过午
人事多扰易落昏沉然亦不必限定一炷香只要诸缘放下静
坐片时久久便有入头不落昏睡矣
卷二 第 2p007b 页 CK-KZ_JY161_02p007b.png
  回光差谬第五
吕帝曰诸子工夫渐渐纯熟然枯木岩前错落多正要细细开
示此中消息身到方知吾今则可以言矣吾宗与禅学不同有
一步一步徵验请先言其差别处然后再言徵验宗旨将行之
际预作方便勿多用心放教活泼泼地令气和心适然后入静
静时正要得机得窍不可坐在无事甲里(所谓无记空也)万缘放下之
中惺惺自若也又不可意兴承当(凡太认真即易有此非言不宜认真但真消息在若存若
亡之间以有意无意得之可也)惺惺不昧之中放下自若也又不可堕于蕴界
所谓蕴界者乃五阴魔用事如一般入定而槁木死灰之意多
大地阳春之意少此则落阴界其气冷其息沈且有许多寒衰
卷二 第 2p008a 页 CK-KZ_JY161_02p008a.png
景象久之便堕木石又不可随于万缘如一入静而无端众绪
忽至欲却之不能随之反觉顺适此名主为奴役久之落于色
欲界差路既知然后可求證验
  回光證验第六
吕帝曰證验亦多不可以小根小器承当必思度尽众生不可
以轻心慢心承当必须请事斯语静中绵绵无间神情悦豫如
醉如浴此为遍体阳和金华乍吐也既而万籁俱寂皓月中天
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为心体开明金华正放也既而遍体
充实不畏风霜人当之兴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黄金起
屋白玉为台世间腐朽之物我以真气呵之立生红血为乳七
卷二 第 2p008b 页 CK-KZ_JY161_02p008b.png
尺肉团无非金宝此则金华大凝也第一段是应观经日落大
水行树法象日落者从混沌立基无极也上善若水清而无瑕
此即太极主宰出震之帝也震为木故以行树象焉七重行树
七窍光明也(西方乾方移一位为坎日落大水乾坎之象也坎为子方冬至雷在地中隐隐隆隆至震而阳出地
上矣行树之象也馀可类椎)第二段即肇基于此大地为冰琉璃宝地光明
渐渐凝矣所以有蓬台而继之佛也金性既现非佛而何佛者
大觉金仙也此大段證验耳
现在可考證验有三一则坐去神入谷中闻人说话如隔里许
一一明了而声入皆如谷中答响未尝不闻我未尝一闻此为
神在谷中随时可以自验一则静中目光腾腾满前皆白如在
卷二 第 2p009a 页 CK-KZ_JY161_02p009a.png
云中开眼觅身无从觅视此为虚室生白内外通明吉祥止止
也一则静中肉身絪缊如绵如玉坐中若留不住而腾腾上浮
此为神归顶天久之上升可以久待此三者皆现在可验者也
然亦是说不尽的随人根器各现殊胜如止观中所云善根发
相是也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须自已信得过方真先天一
气即在现前證验中自讨一气若得丹亦立成此一粒真黍也
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著有时时之先天一粒是也有统体之
先天一粒乃至无量也一粒有一粒力量此要自家胆大为第
一义
  回光活法第七
卷二 第 2p009b 页 CK-KZ_JY161_02p009b.png
吕帝曰回光循循然行去不要废弃正业古人云事来要应过
物来要识过子以正念治事即光不为物转即回此时时无相
之回光也可
日用间能刻刻随事返照不著一毫人我相便是随地回光此
第一妙用清晨能遣尽诸缘静坐一二时最妙凡应事接物只
用返身法便无一刻间断如此行之三月两月天上诸真必来
印證矣
  逍遥诀第八
吕帝曰玉清留下逍遥诀四字凝神入气穴六月俄看白雪飞
三更又见日轮赫水中吹起藉巽风天上游归食坤德更有一
卷二 第 2p010a 页 CK-KZ_JY161_02p010a.png
句玄中玄无何有乡是真宅律诗一首玄奥已尽大道之要不
外无为而为四字惟无为故不滞方所形象惟无为而为故不
堕顽空死虚作用不外一中而枢机全在二目二目者斗柄也
斡旋造化转运阴阳其大药则始终一水中金(即水乡铅)而已前言
回光乃指点初机从外以制内即辅以得主此为中下之士修
下二关以透上一关者也今头路渐明机括渐熟天不爱道直
泄无上宗旨诸子秘之秘之勉之勉之夫回光其总名耳工夫
进一层则光华盛一番回法更妙一番前者由外制内今则居
中御外前者即辅相主今则奉主宣猷面目一大颠倒矣法子
欲入静先调摄身心自在安和放下万缘一⬤不挂天心正位
卷二 第 2p010b 页 CK-KZ_JY161_02p010b.png
乎中然后两目垂帘内照坎宫光华所到真阳即出以应之离
外阳而内阴乾体也一阴入内而为主随物生心顺出流转今
回光内照不随物生阴气即住而光华注照则纯阳也同类必
亲故坎阳上腾非坎阳也仍是乾阳应乾阳耳二物一遇便纽
结不散絪缊活动倏来倏往倏浮倏沈自已元宫中恍如太虚
无量遍身轻妙欲腾所谓云满千山也次则来往无踪浮沈无
辨脉住气停此则真交媾矣所谓月涵万水也俟其杳冥中忽
然天心一动此则一阳来复活子时也然而此中消息要细说
凡人一听耳目逐物而动物去则己此之动静全是民庶而天
君反随之役是常与鬼居矣今则一动一静皆与人居天君乃
卷二 第 2p011a 页 CK-KZ_JY161_02p011a.png
真人也彼动即与之俱动动则天根静即与之俱静静则月窟
动静无端亦与之为动静无端休息上下亦与之为休息上下
所谓天根月窟閒来往也天心镇静动违其时则失之嫩天心
已动而后动以应之则失之老天心一动即以真意上升乾宫
而神光视顶为导引焉此动而应时者也天心既升乾顶游扬
自得忽而欲寂急以真意引入黄庭而目光视中黄神室焉既
而欲寂者一念不生矣视内者忽忘其视矣尔时身心便当一
场大放万缘泯迹即我之神室炉鼎亦不知在何所欲觅已身
了不可得此为天入地中众妙归根之时也即此便是凝神入
气穴夫一回光也始而散者欲敛六用不行此为涵养本源添
卷二 第 2p011b 页 CK-KZ_JY161_02p011b.png
油接命也既而敛者自然优游不费纤毫之力此为安神祖窍
翕聚先天也既而影响俱灭寂然大定此为蛰藏气穴众妙归
根也一节中具有三节一节中且有九节且俟后日发挥今以
一节中具三节言之当其涵养而初静也翕聚亦为涵养蛰藏
亦为涵养至后而涵养皆蛰藏矣中一层可类推不易处而处
分焉此为无形之窍千处万处一处也不易时而时分焉此为
无候之时元会运世一刻也
凡心非静极则不能动动动妄动非本体之动也故曰感于物
而动性之欲也若不感于物而动即天之动也不以天之动对
天之性句落下说个欲字欲在有物也此为出位之思动而有
卷二 第 2p012a 页 CK-KZ_JY161_02p012a.png
动矣一念不起则正念乃生此为真意寂然大定中而天机忽
动非无意之意乎无为而为即此意诗首二句全括金华作用
次二句是日月互体意六月即离火也白雪飞即离中真阴将
返乎坤也三更即坎水也日轮即坎中一阳将赫然而返乎乾
也取坎填离即在此中次二句说斗柄作用升降全机水中非
坎乎目为巽风目光照入坎宫摄召太阳之精是也天上即乾
宫游归食坤德即神入气中天入地中养火也末二句是指出
诀中之诀诀中之诀始终离不得所谓洗心涤虑为沐浴也圣
学以知止始以止至善终始乎无极归乎无极佛以无住而生
心为一大藏教旨吾道以致虚二字完性命全功总之三教不
卷二 第 2p012b 页 CK-KZ_JY161_02p012b.png
过一句为出死护生之神丹神丹维何曰一切处无心而已吾
道最秘者沐浴如此一部全功不过心空二字足以了之今一
言指破省却数十年参访矣
子辈不明一节中具三节我以佛家空假中三观为喻三观先
空看一切物皆空次假虽知其空然不毁万物仍于空中建立
一切事既不毁万物而又不著万物此为中观当其修空观时
亦知万物不可毁而又不著此兼三观也然毕竟以看得空为
得力故修空观则空固空假亦空中亦空修假观是用上得力
居多则假固假空亦假中亦假中道时亦作空想然不名为空
而名为中矣亦作假观然不名为假而名为中矣至于中则不
卷二 第 2p013a 页 CK-KZ_JY161_02p013a.png
必言矣
吾虽有时单说离有时兼说坎究竟不曾移动一句开口提云
枢机全在二目所谓枢机者用也用此斡旋造化非言造化止
此也六根七窍悉是光明藏岂取二目而他槩不问乎用坎阳
仍用离光照摄即此便明日月原是一物其日中之暗处是真
月之精月窟不在月而在日所谓月之窟也不然只言月足矣
月中之白处是真日之光日光反在月中所谓天之根也不然
只言天足矣一日一月分开止是半个合来方成一个全体如
一夫一妇独居不成家室有夫有妇方算得一家完全然而物
难喻道夫妇分开不失为两人日月分开不成全体矣吾言只
卷二 第 2p013b 页 CK-KZ_JY161_02p013b.png
透露其相通处所以不见有两子辈专执其隔处所以随处换
却眼睛
  百日立基第九
吕帝曰心印经云回风混合百日功灵总之立基百日方有真
光如子辈尚是目光非神火也非性光也非慧智炬烛也回之
百日则精气自足真阳自生水中自有真火以此持行自然交
媾自然结胎吾方在不识不知之天而婴儿以成矣若略作意
见便是外道
百日立基非百日也一日立基非一日也一息立基非呼吸之
谓也息者自心也自心为息元神也元气也元精也升降离合
卷二 第 2p014a 页 CK-KZ_JY161_02p014a.png
悉从心起有无虚实咸在念中一息一生持何止百日然百日
亦一息也
百日只在得力昼中得力夜中受用夜中得力昼中受用
百日立基玉旨耳上真言语无不与人身应真师言语无不与
学人应此是玄中之玄不可解者也见性乃知所以学人必求
真师授记任性发出一一皆验
  性光识光第十
吕帝曰回光法原通行住坐卧只要自得机窍吾前开示云虚
室生白光非白耶但有一说初未见光时此为效验若见为光
而有意著之即落意识非性光也子不管他有光无光只要无
卷二 第 2p014b 页 CK-KZ_JY161_02p014b.png
念生念何谓无念千休千处得何谓生念一念一生持此念乃
正念与平日念不同今心为念念者现在心也此心即光即药
凡人视物任眼一照去不及分别此为性光如镜之无心而照
也如水之无心而鉴也少顷即为识光以其分别也镜有影已
无镜矣水有象已非水矣光有识尚何光哉
子辈初则性光转念则识识起而光杳不可觅非无光也光已
为识矣黄帝曰声动不生声而生响即此义也楞严推勘入门
曰不在尘不在识惟选根此则何意尘是外物所谓器界也与
吾了不相涉逐之则认物为已物必有还通还户牖明还日月
借他为自终非吾有至于不汝还者非汝而谁明还日月见日
卷二 第 2p015a 页 CK-KZ_JY161_02p015a.png
月之明无还也天有无日月之时人无有无见日月之性若然
则分别日月者还可与为吾有耶不知因明暗而分别者当明
暗两忘之时分别何在故亦有还此为内尘也惟见性无还见
见之时见非是见则见性亦还矣还者还其识流转之见性即
阿难使汝流转心目为咎也初八还辨见时上七者皆明其一
一有还姑留见性以为阿难拄杖究竟见性既带八识非真不
还也最后并此一破则方为真见性真不还矣子辈回光正回
其最初不还之光故一毫识念用不著使汝流转者惟此六根
使汝成菩提者亦惟此六根而尘与识皆不用非用根也用其
根中之性耳今不堕识回光则用根中之元性落识而回光则
卷二 第 2p015b 页 CK-KZ_JY161_02p015b.png
用根中之识性毫釐之辨在此也
用心即为识光放下乃为性光毫釐千里不可不辨
识不断则神不生心不空则丹不结
心净则丹心空即药不著一物是名心净不留一物是名心空
空见为空空犹未空空忘其空斯名真空
  坎离交媾第十一
吕帝曰凡漏泄精神动而交物者皆离也凡收转神识静而中
涵者皆坎也七窍之外走者为离七窍之内返者为坎一阴主
于逐色随声一阳主于返闻收见坎离即阴阳阴阳即性命性
命即身心身心即神气一自敛息精神不为境缘流转即是真
卷二 第 2p016a 页 CK-KZ_JY161_02p016a.png
交而沈默趺坐时又无论矣
  周天第十二
吕帝曰周天非以气作主以心到为妙诀若毕竟如何周天是
助长也无心而守无意而行仰观乎天三百六十五度刻刻变
迁而斗柄终古不动吾心亦犹是也心即璇玑气即群星吾身
之气四肢百骸原是贯通不要十分著力于此锻鍊识神断除
妄见然后药生药非有形之物此性光也而即先天之真气然
必于大定后方见并无采法言采者大谬矣见之既久心地光
明自然心空漏尽解脱尘海若今日龙虎明日水火终成妄想
去吾昔受火龙真人口诀如是不知丹书所说更何如也
卷二 第 2p016b 页 CK-KZ_JY161_02p016b.png
一日有一周天一刻有一周天坎离交处便是一周我之交即
天之迥旋也未能当下休歇所以有交之时即有不交之时然
天之迥旋未尝少息果能阴阳交泰大地阳和我之中宫正位
万物一时畅遂即丹经沐浴法也非大周天而何此中火候实
实有大小不同究竟无大小可别到得功夫自然不知坎离为
何物天地为何等孰为交孰为一周两周何处觅大小之分别
耶总之一身旋运虽见得极大亦小若一迥旋天地万物悉与
之迥旋即在方寸处亦为极大金丹火候要归自然不自然天
地自还天地万物各归万物欲强之使合终不能合即如天时
亢旱阴阳不合乾坤未尝一日不周然终见得有多少不自然
卷二 第 2p017a 页 CK-KZ_JY161_02p017a.png
处我能转运阴阳调适自然一时云蒸雨降草木酣适山河流
畅纵有乖戾亦觉顿释此即大周天也
子等问活子时甚妙然必认定正子时似著相不著相不指明
正子时何从而识活子时既识得活子时确然又有正子时是
一是二非正非活总要人看得真一真则无不正无不活矣见
得不真何者为活何者为正耶即如活子时是时时见得的毕
竟到正子时志气清明活子时愈觉发现人未识得活的明了
只向正的时候验取则正者现前活者无不神妙矣
  劝世歌第十三
吕帝曰吾因度世丹衷𤍠不惜婆心并饶舌世尊亦为大因缘
卷二 第 2p017b 页 CK-KZ_JY161_02p017b.png
直指生死真可惜老君也患有吾身传示谷神人不识吾今略
说寻真路黄中通理载大易正位居体是玄关子午中间堪定
息光回祖窍万神安药产川源一气出透幕变化有金光一轮
红日常赫赫世人错认坎离精搬运心肾成间隔如何人道合
天心天若符兮道自合放下万缘毫不起此是先天真无极太
虚穆穆朕兆捐性命关头忘意识意识忘后见本真水清珠现
玄难测无始烦障一旦空玉京降下九龙册步霄汉兮登天关
掌风霆兮驱霹𩆝凝神定息是初机退藏密地为常寂
吾昔度张珍奴二词皆有大道子后午前非时也坎离耳定息
者息息归根中黄也坐者心不动也夹脊者非背上轮子乃直
卷二 第 2p018a 页 CK-KZ_JY161_02p018a.png
透玉京大路也双关者此处有难言者地雷震动山头者真气
生也黄芽出土者药生也小小二段已尽修行大路明此可不
惑人言
回光在纯心行去只将真息凝照于中宫久之自然通灵达变
也总是心静气定为基心忘气凝为效气息心空为丹成心气
浑一为温养明心见性为了道子辈各宜勉力行去错过光阴
可惜也一日不行一日即鬼也一息行此一息真仙也勉之
 谨按此经乃性命兼修天仙之的传也道旨真宗得兹明晓
 更藉问答切实指点诚觉世微妙心灯夫大千沙界遍地金
 华宗旨能明尽人得证今幸我
卷二 第 2p018b 页 CK-KZ_JY161_02p018b.png
孚佑帝师大布慈悲普施法力将天仙妙道于此处拈出从兹
 日丽中天垂之万古矣所期月临大地印乎千潭耳宗正本
 系仍屠子之旧今就宗正本详为釐定归入集中以质后之
 天仙嗣派者广化弟子惠觉谨志






卷二 第 2p019a 页 CK-KZ_JY161_02p019a.png
金华宗旨阐幽问答
问先天之学心也后天之学迹也欲免轮回须从无形做工夫
答曰无从做工夫究竟何以做将谓静中可得动则失不知动
之所以失由静之无以得夫静无得动有失皆未达道也汝所
云形而上止言其当然未识其所以然刻下惟于有迹探无迹
有迹而无迹迷者千里悟者一朝又问如何是有迹探无迹答
曰空嗟男子学婵娟妙里寻芳总一偏不识正中中又正无端
起处是真玄
问如何心得静答曰事事物物穷之难时时刻刻存之易存者
存其心心存方有主有主方能治事夫一操一舍之间天人之
卷二 第 2p019b 页 CK-KZ_JY161_02p019b.png
分贤愚之别未可轻视也但存心易于断续行之久自无间无
间则续续则光明光明则气充气充则昏散不除而除矣噫嘻
天下事惟此事大馀皆末焉耳百忙中寸存万事中一理不体
此二语终难入于圣域
问观心答曰观心清净心本无二止一精真通前彻后无他不
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然观心亦有深浅有强观有自然观有
尘外观有尘内观有不内外观有普观尔将何观观心乎吾道
一步一步亦不躐等而参之终始地位亦不外此起手即是落
手从观起手功夫也观深妄净方是真空若止言空理而不假
观行则是口头禅凡夫终是凡夫何为修也
卷二 第 2p020a 页 CK-KZ_JY161_02p020a.png
问回光返照答曰不照何以见非筏莫渡非非法莫渡渡即是
渡筏终是筏见筏无筏知渡非渡迥光不以目而以心心即是
目久久神凝方见心目朗然不证者难言此反启着相之毙不
证由于精虚且观心觉窍以生其精精稍凝即露即见玄关窍
妙参悟工夫方有着落不然是渺茫之言言之亦觉自愧欺人
吁大道幽深实难言一步一步到花妍花中有实却无实即是
凡夫超后天无有广大灵慧千万袅娜法座宽深说法无际且
待尔等造就日积月累心开见佛方知龙眠深处不吾欺也至
于眼观脐下是外功内功心目生才是真丹田左转右转其理
本同丹经云自然之所为兮非有邪伪道又有眼前见光者鼠
卷二 第 2p020b 页 CK-KZ_JY161_02p020b.png
光也非虎眼非龙精之光心光不属内外若色目望见即为魔
矣汝等污染久之一时难清其实生死事大一念回光收复精
神凝照自心即是佛灯满屋财气只在各人认真不认真看吸
得多少我此事神鬼俱惊惟有德者当之何谓佛灯常令烛照
即是佛灯与其屋内屋外点灯供我不若此一盏灯彻夜不昧
照彻五蕴皆空方知救苦救难一尊观世音
心灯一盏人人本有只要点得明便是长生不死大仙人汝等
勿要忘了此心使神昏昧无主则精神散漫此法直揭大乘宗
旨一超直入工夫回光者即他日身后明白境不独现在也必
须逼我说出来汝等才发信心亦大泄天机矣汝照此行去不
卷二 第 2p021a 页 CK-KZ_JY161_02p021a.png
期效而自效平生参学方贯串得来不是今日东明日又西说
些野狐禅便为了事
问如何才谓之上菩提路才为到家答曰本未离家只因自心
迷惑指南为北以致有千程万途之跋涉其实只在当下拾得
衣中珠仍是自已珍一念回光即是在那菩提路上家园切近
上好丛林不用出家即此是兰若我此法心传却是一超直入
工夫谓之保本修行力聚者开宏光天化日也不为希罕即力
浅根劣亦不失小仙小神身分诸子领之
问从性学入手否答曰性学非命学不了先从性探引命之作
命通方得彻性性非命不彻命非性不了故易云穷理尽性以
卷二 第 2p021b 页 CK-KZ_JY161_02p021b.png
至于命尽性罢了又何以至于命不得穷到底焉知神物隐于
此可以生人可以杀人生杀只在这个并非另有玄关又问守
真如之性可乎答曰真如之性怎能守得既曰如是活活如如
何容拟议拟议尚不能焉能守之不守而守无可守也守则把
持真如不现莫把捉四大本空五阴非有何处容汝捞摸
问致心一处答曰致心一处固然然心无定处又须活泼善探
不在形色形色俱是后天知者心之用空寂者心之体若著在
后天则是气质用事理之不尽了之不能矣又问若不致心一
处如何得主张答曰超动静得主张无主张却是主张莫荒唐
飘飘荡荡雷雨风云现样造化齐彰活活泼泼不是寻常却是
卷二 第 2p022a 页 CK-KZ_JY161_02p022a.png
寻常天花乱坠诸神献瑞实堪庆快平生一了百当举目神光
大法场结果一齐光说甚愰朗莫把捉仔细详把捉则愈驰愈
远止有火炽而无水养水火不均平焉得神丹长道人总是彻
骨谈毫无诬强尔等善体大道在望实不待来生再了转瞬大
光明照彻五蕴皆空弥纶世界如掌
问神入气中答曰如何入神不入气中无不在耳所谓神入气
中者后天之神耳非先天之神途路入门功夫气中即心中要
仔细认即玄关之启处也若着力则凿非玄关之启处周身之
气也大有危险不可不知玄关乃天地之正中窍中有窍亦无
可指之处若有可指则是造化五行中焉是出造化事玄学不
卷二 第 2p022b 页 CK-KZ_JY161_02p022b.png
落造化却有造化非身体力行自證者不能语语金针句句入
彀默会而已不在多言
问神气答曰神无质神即气也神气不能分离气则神无所立
亦无所为气矣气运即是神运又问神气既不能分道家又何
云鍊气化神答曰存清去浊之谓惟清故灵神即气之清者也
若鍊神还虚虚非气乎气即神神行乎气又谓反其所由生
问以气感气答曰以气感气固然若指人身中气真凡而不可
用矣何时超升仙佛不是如此冲虚之气摸不着点点心儿索
至于运气小术亦可栽培肉身以延其寿若以为大道必须肉
身上做工夫则是旁门之言沾着些须不是他要从无沾依中
卷二 第 2p023a 页 CK-KZ_JY161_02p023a.png
幻化为用不是这般说法却是那边行履光明法界何处容情
佛语亦中听仙家奏乐音可惜人不懂缺少个知音总之外功
于大道无涉大道真修先要精化气此精不是交感精丹书内
已历历言之这一层先难讲何况二关事三关事更难说大道
幽深实非戏语有人说到入路便以为究竟极则不知出路若
何出而复入又若何
问修持答曰修者去其污染也无污染有何修持若再修持头
上安头
问从何体认答曰体认者认体也心体无形体认即是工夫体
认一分积得一分积厚流光道在眼前矣汝仍从用探体去到
卷二 第 2p023b 页 CK-KZ_JY161_02p023b.png
得体现方有妙用妙用显体人不知之
问三才立极如何是人极答曰人极在心即天心也在人曰人
在天曰天上帝临汝无贰尔心本心通天即通上帝一念感召
位入仙班矣
汝等无学愧吾未教吾将所藏细为汝道道其所道曰太极太
极之理贯彻天人天本乎此而立阴阳之极生生不息之机实
肇于此人有是理而为私所蔽故不显其理止存其质动静之
间偏侧莫晓昏昏乎岁月忽忽乎流行放荡无忌瞥而不返吁
嗟乎红光一透瓦解冰消莫知其所之也所谓士希贤贤希圣
归而返之由于致知致知之要存乎一心心纯笃则日进而不
卷二 第 2p024a 页 CK-KZ_JY161_02p024a.png
已心恶杂则流荡而不息嗟嗟二三子侍吾久矣未敢直透其
旨盖静敬者寡诚一者鲜所谓道不虚行耳
风雨闹人事逍遥说玄机大半是空中实到不积德没倚靠故
将人事作梯航做得了时机宜到做不了时也有红尘诰天地
无私何须人计巧汝等有事亦不妨只要精神不散漫如猛火
聚炉方有专一之意方可入菩提路而證涅槃不然者渺茫其
说昏默其旨不识自己性命根源端的焉有进步
问一切细参功夫须要寻常而切已答曰有何工夫不行而密
不肃而敬笃恭以持已显晦合一体用无殊工夫何在而何不
在所谓大道以默以柔无时而不适无事而不泰然
卷二 第 2p024b 页 CK-KZ_JY161_02p024b.png
问某止知静其体也动其用也显其著也晦其隐也歧而二之
莫能合而一之前蒙示显晦合一体用无殊是就无形者而言
答曰有形中无形中无有形中亦无无形中中中一内察其体
用之无殊求其隐显之莫测
问蒙示不行而密不肃而敬工夫何在何不在即是显晦合一
体用无殊若就流行者言分明是有动有静岂以动静皆天然
而无欲谓之合一无殊抑以纷纭万变皆莫能逃于太虚中谓
之合一无殊耶答曰水之有波波非水耶因其外动而内以含
内静而波之波水之水也如是而已矣藏于中形于外乌得不
谓之合一不谓之无殊乎
卷二 第 2p025a 页 CK-KZ_JY161_02p025a.png
问存心以致其知答曰有何存又问知致而镜明镜明而垢见
纤翳无所容所谓明得尽渣滓便浑化了也答曰其养也其贼
也毕于是矣究其中无一个主宰如日月往来寒暑定𡻕四时
代谢八节兴衰齐之此中始成𡻕功而运行无滞命之所由立
也性之寓亦在是矣尔其焚香静验久而有得江湖泊久云蔽
西山知日出是其时矣
问兢业者即是本体本体本自兢业合着本体即是工夫所谓
不行而密不肃而敬也自其精明而言谓之知自其鉴察而言
谓之敬自其无妄而言谓之诚自其生理具于此谓之仁自其
无内外可分无动静可别无极太极谓之一笃恭而天下平中
卷二 第 2p025b 页 CK-KZ_JY161_02p025b.png
也者和也言中而和在其中矣言和而中不待言矣动无不和
即静无不中表里一贯头正尾直答曰常言之常行之庸言庸
行至诚无妄三家至秘无多语
问昨言镜明垢现蒙示其养也其贼也是否涵养省察因此嗜
欲纷华亦因此即是识精未经点化之阴神释家之所谓种性
是也答曰将疑焉将信焉明明白白一个大路到其际自前进
矣久而自化种性为佛性
问寻根即可透悟否答曰寻根觅底到海边有个夜乂现阴极
方能生阳未到穷阴难透其源从根探摸正不着空不着有之
妙法耳此吾之异传在此通天彻地大道快活阳神普大千一
卷二 第 2p026a 页 CK-KZ_JY161_02p026a.png
口吸尽水江西狮子奋迅才出窟万兽齐惊声⬤希咄小道旁
门焉足一闻吾语汝将肉身全莫讲照此再从心源探即是坎
府求玄水底蛟龙出现未探水不穷源总是皮肤又皮肤逢人
说学道止不过徒博虚名所谓挂榜修行吾门大忌如此参要
真参悟要实悟通天彻地尽是法身俱是我性光现
问坎离答曰即先天之所化不是有为亦非无语只此一言半
句玄能会者即得證真常不会者终归无用即如作事必得中
人要须中用事方有成不然间隔东西木三金四那得究里此
乃切骨之谈母忽
问念虑纷杂一念未止一念续之如鱼之吸水口进腮出如夏
卷二 第 2p026b 页 CK-KZ_JY161_02p026b.png
日之令昼长夜短则于玄牝窍妙尚不得着眼而观何望真机
之阖辟如练如绵答曰心地光明今古烛何云玄牝没根源功
夫久久成妙瞩阴阳全识是机先
问天地非日月不显日月退藏则天地混沌神与气合气结神
凝是否即坎离交答曰坎离交于不知不觉之地而运行未尝
稍息焉天之道无时不转移妙在不期而合非有心为之生死
固在天天其有心乎
问坎离交在内由此而大药产一点元性微明藏在坤腹光透
帘帏纯清绝尘息住气宁止存空明是谓天地心主持万化答
曰气宁息住机之复生之理所以活泼即俗云活子时也又问
卷二 第 2p027a 页 CK-KZ_JY161_02p027a.png
自此从微至著应乾卦三阳三阳退处即是三阴是谓小周天
重入胞胎性归于命蓄久发暴烈火飞腾此是火躁恐启后天
情识故吸闭以防危使之下降而无生撮舐以助火使之上升
清虚而无减谓之大交匹配真汞虚即真汞真汞即性空其交
著于内之外从此退符仍隐土釜炼之又炼存清去浊至于虚
无极是谓绝学无忧答曰不治其本难齐其末一天雷雨风云
孰得而主使之孰得而止遏之修身如执玉磨其磷琢其玷功
深力积润泽非一时非大力量不能成此朝更夕改触发一时
而气偏于一隅又所谓玉之有玷洗之难强也子其勉之坎离
之所以有乾坤之所造乾坤之所以名坎离之所化
卷二 第 2p027b 页 CK-KZ_JY161_02p027b.png
问拨动顶门关棙忽尔自合自开恁么中不恁么不恁么中恁
么其意所到乎其天命之流行乎此时道眼清明天开寿域头
头显露浩浩渊渊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愈活泼愈精明丹经云
饶他为主我为宾是外来者为主我反为宾只是不忘照心任
其点化腹阴名之为天王补心丹亦可此便是以神驭气以气
控精之旨所谓鹰拿燕雀鹘打寒鸦其近是欤答曰婆娑妙论
又问和光同尘却不染尘世事沾他不得以其运也谓之河车
以其不违天则谓之法轮其团如卵其白如练其软如绵其轻
如波其硬也铁脊梁汉其成片也海水浸堤其不容已也揭地
掀天上升为云下降为雨电掣雷轰抽添自见漏声滴滴元酒
卷二 第 2p028a 页 CK-KZ_JY161_02p028a.png
堪尝种种机遇总属一串之事所谓有物方能造化生答曰不
可以形容形容则界限分矣如此玄谈不可以为功总之积一
寸则厚一寸积一尺则厚一尺方以象地圆以象天空不见空
实不见实空实无异到处奇奇不见不了见亦无终呵呵大笑
一字不通
问在尘出尘答曰不止此此系初机在尘出尘仍有尘在非系
无因因果一齐光停停当当春色满溪涨此又何说于无言说
中强生言说耳
问动而无动静而无静是合一否答曰动亦无关静亦无滞动
即是静静却非动动静合一绵绵密密好个胎息问如何是绵
卷二 第 2p028b 页 CK-KZ_JY161_02p028b.png
绵密密答曰愈静愈静方是绵绵密密
问心随动静为循环否答曰心不随动静为循环心亦随动静
为循环无心是心焉可分别问然则无分别乎答曰分别无分

问绵绵密密是正道否答曰绵绵密密还归不绵绵密密一步
一步天台路
问人一身皆属阴即坐到澄澄湛湛的不过后天阴魄伏诸病
根一勺死水一流便浊了旦夕将心撮在一处只恐触物心惊
反成心病曷若于今年初尽处明日起头时五蕴山头一段空
内讨出一个消息会得的活泼泼地不会得的只是弄精魂答
卷二 第 2p029a 页 CK-KZ_JY161_02p029a.png
曰可知者行不到可行者知不及有无相生隐显莫测黑漫漫
白茫茫变化须臾又何可拟议
问沐浴答曰沐浴者涤垢之谓也
逍遥两间荡荡心田灵机活泼万感皆虚噫人而天天而神之
不可测妙也玄也光明者心之用空寂者心之体空寂而不光
明寂非真寂空非真空鬼窟而已大道不是如斯元精已失證
空无有处真是落空亡外道云边磨日月草里挂行藏说甚么
海水汪洋千顷金波漾世人惑于外道鬼窟行藏亦难改矣二
三子静守吾道勿摇惑其心吾欲汝等为上乘不欲汝等归中
下流中下流非至善至善之极动静无常神妙不测即其体也
卷二 第 2p029b 页 CK-KZ_JY161_02p029b.png
无异显其用也无方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神明自若

问调息是鼻息否答曰鼻息系外息色身上事心息相依方是
真息般若尊者云出息不随万缘入息不居蕴界岂是鼻也閤
辟机关窍妙非一时可窥亦须力积之久一旦豁然贯彻天地
不外也人为大三才并立万化同根不在色身求自有真息见
真息无息却有息吁大泄机关矣活泼泼地至于观息听息亦
系色身事借此摄心非真命脉真命脉还从真中求之观听是
一事
问调息作工夫答曰调息固有工夫然不一其说有外呼吸有
卷二 第 2p030a 页 CK-KZ_JY161_02p030a.png
内呼吸有凡息有神息胎息即神息非息莫胎非胎莫息胎息
工夫先从息起若胎息则真人之息以踵深深矣入彀之言莫
分内外却有内外有内外者三关之谓也无内外者动静合一
也浑成一片化之谓也非化不足以语神亦非见道纵有悟境
云边漏日光耳日月光明通天照亮非是鬼景
问胎因息生在蛰藏之间是伏气既久外息已断止有内息而
神室金胎凝结于中此等工夫皆天然造化非可强致答曰不
可思议顿入不思议即此之谓也不是悍然不顾为不思议蛰
藏之间胎也内息贯通三教工夫即所谓神息也即戊巳也外
息何足一语功夫不到不方圆脱了梯儿又上天消息于中藏
卷二 第 2p030b 页 CK-KZ_JY161_02p030b.png
至哲灵光透出万千千
问消息是气否答曰是气须善养点明了诸经不肯说孔窍其
门又问消息露于中宫时如何答曰一句胜是百句有权有实
有照有用才有些抓着痒处便是得手之言
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此即坎离之说
问神依形生否答曰神不依形生汝将何者为神一字参透则
通身泰然矣
问神气不足答曰神气不足亏凿已久之故善补之补足则烘
然上升龙虎玄关一时顿现方知三界即吾心吾心非三界却
含三界圆通无碍诸仙佛慈光灌顶希有罕见盛世之徵太平
卷二 第 2p031a 页 CK-KZ_JY161_02p031a.png
风景不是十分却是一分具足十分成得一分一分不了又是
一分一分了时还是一分岂是寸管窥天便为得耶
问五行即阴阳属后天否答曰先天即无五行乎五行全具方
有后天五行若无先天五行后天五行从何而生耶道体无形
万象森然已具古今原有先后五行生生之理实无先后
问和畅是神水否答曰尚非神水神水妙用洗涤性空渣滓消
融究若春风沾着便化不受牢笼空山莫袖手异味说珍羞饱
饫[食*名]心骨神水忽自流一滴归根万事合头何用别虑着甚来

问戊已二土答曰一滴波中央土分戊已还无门户又问鍊已
卷二 第 2p031b 页 CK-KZ_JY161_02p031b.png
待时答曰鍊已方可待时不鍊无时可待又问戊已二土乃先
天妙用玄禅合一之学答曰先天妙用不轻得必从后天人功
积人力尽而天力生方是功夫菩提路才起头
问金丹大要在于戊已二土真阴真阳真玄真牝若不得此同
类而施功焉能以机而集机点化凡躯冲关透节无不赖兹大
用现前一天雷雨风云吻合造化迥非枯修可比所谓和合聚
积决定成就者也答曰同类难为巧真工是实工分别眼前迹
离合一齐同风云雷雨内又谁见之莫着境且入境要个境中
境要识心内心
问必大静真空而后已土方谓之定答曰戊已有浅深彻了也
卷二 第 2p032a 页 CK-KZ_JY161_02p032a.png
是戊已不彻而彻之亦是戊已大定真空慧光普照香海观慈

问已土死戊土生答曰已土亦不死已土死则戊土亦不生戊
生即是已活非此莫能透露又问必已土鍊到一丝不挂而后
戊土发生否答曰虽然已土稍鍊足戊土即发生必得戊土生
方消得已土中阴滞不然只是阴灵纵有所得鬼仙而已吾道
不如是通天彻地妙用周流返魂浆未吃难将阴魄消藏尔等
资质中下居多一步一步非可躐等性天见时则不拘性天不
见犹如黑漆桶乱摸行踪焉可枯禅无据便为高超上着聪明
特达向谁商处处行行到底茫空有竹声敲夜月无风难入梦
卷二 第 2p032b 页 CK-KZ_JY161_02p032b.png
魂浆
水月镜花无声无臭万象昭然于人间不是溪径旁流惑世欺
人也吾之道见性明心明心正所以见性三教合同圆通无滞
真一分师规严一分非同凡流圣贤仙佛敬慎为先敬慎即是
本体非有二也超凡在兹有何许多言说所言说者总是修持
事层层相因叠叠不化即落凡夫界仍堕轮回苦不是上乘大
罗一了百当本是一贯刻不相违刹那间成了变化即是凡夫
刹那间成了变化即是仙佛仙凡圣愚之隔只一刹那间刹那
刹那有何仙佛此皆道人不得已之词也
问先天气后天气答曰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是醉阿弥陀
卷二 第 2p033a 页 CK-KZ_JY161_02p033a.png
佛安得有此极快活时节先天后天本无二致所分别者均是
后天耳分别则动静不合一先天气亦化而为后天矣合一则
后天气亦是先天并无先后之分若有先后分别识耳分别则
后天炽而念虑纷纭之所由起也莫可道莫可名者祖气也即
道之体也体立用行矣体用不分亦非[黹/页]顸之谓證者知之不
證者仍是门外汉话
问先天后天之别答曰有沾依总是后天无沾依即是先天先
天何处寻要从后天寻后天情识即是先天妙用须从合符行
中工夫探去合符行中即静虚矣不过尚未清全是渣滓浑融
久久陶融渣滓不期清而自清金丹方得出炉
卷二 第 2p033b 页 CK-KZ_JY161_02p033b.png
问丹经朝屯暮蒙答曰朝屯暮蒙比喻之词耳一进一退之火
候转瞬间见之何尝必须朝用屯卦暮用蒙卦耶玄机人不懂
故吾直透其旨又问交合升降颠倒答曰只是一串事一句得
参通身皆活脚头翻转踏破乾坤逍遥无事一个道人却有经
天纬地之学倒海移山之用噫大矣哉那里尘俗累得心总是
人心荒唐执着已见一个破天荒还有一个破天荒
问夜间不得为之主何也答曰日间是识神把持夜间识神入
蛰其平生所作之恶意种子未化故遇缘发生非一超直入之
路一刀两断之功
问贪嗔痴爱必须遣除方是学道答曰虽然又有说焉贪嗔痴
卷二 第 2p034a 页 CK-KZ_JY161_02p034a.png
爱即是性之用所谓情也人迷于情不知有性是为凡愚知有
性而不知有情是为顽空故吾之教活泼泼不落一隅通天地
合古今齐物我无𡨚亲闹市里深山清净场中走马大觉金仙
没垢疵却是大快活污地生出莲花弹指顿超无学千手千脚
观世音岂是寻常小论
问及物穷理答曰及物穷理好然物有难穷理穷则物穷得其
本领以贯万殊可也又汝能于无分别中分别乎能于分别中
无分别乎莫落边语习气固须除明理为上理明则习气不期
除而自除亦何须用心除用心除不得除却费工夫及物穷理
就心言强观中即及物穷理矣不是强观是一事穷理又是一
卷二 第 2p034b 页 CK-KZ_JY161_02p034b.png
事汝仍强观入手便知端的
心中无私坦荡荡神清气朗佛和仙只因念虑些须子铁柱深
根难脱圈故须观照自心见方得根虚而有脱尘之想入彀之
机不然者尚不知何处颠倒焉能自新新民而一贯耶稍静片
刻暂时观心诸人观了复云即此是丛林何处寻般若
问外功答曰内功观照外功抱一话头或公案一则内外兼修
自有灵润周身晬面盎背之时汝只观某不用外功而身体自
壮即其榜样也
问性同情异答曰情亦无异乃习而不察流转至今污染而不
可解究非性之过性无言说何究之有有言说亦不外性汝不
卷二 第 2p035a 页 CK-KZ_JY161_02p035a.png
闻乎水有清浊其湿同也水清是湿水浊独非湿乎是清浊异
同而湿性不异汝只从一处参久则豁然贯彻矣勉之
又情即是性性即是情如射箭人弓箭总是物发用只一活机
有何捉摸难以悬拟弓箭射乎活机亦不离弓箭离弓箭又无
活机此即色即空之喻诸人还会么
问除了精气神方是先天答曰错了只知清净无为之道未识
阴阳自然之理阴阳不孤立天地离了万物是个甚么亦不成
其为天矣天有万物万物能障天丝毫否试观眼前之景森罗
并列何尝碍得晴虚有万物正显其晴虚耳大道真实如是如

卷二 第 2p035b 页 CK-KZ_JY161_02p035b.png
问参禅答曰参禅须要起疑情疑则悟不疑不悟疑情最难发
得起古哲于善知识前勤侍服役多年于一言半句淡话即得
大解脱者不少宗门原好但须善参不善参者则入宗门流弊
俯视一切谓与诸佛颉颃其实毫无半点汝须善参汝等知释
之用功最上一乘一踪而登云天跛履而行千里此汝心之妄
非释之真径也释立言从高处引起是欲人知其极不欲人陷
于影响无着之地慈悲方寸接引群生汝以为入手功夫可以
旦夕到岸无操存涵养克治琢磨恐庸俗辈到老不知自悟圣
贤鄙之
问虚极静笃难能奈何答曰虚极静笃非一时可能知静不静
卷二 第 2p036a 页 CK-KZ_JY161_02p036a.png
不知静亦不静浑水耳汝但虚得一分便得一分轻松快活此
渐法也顿根有几总是习染沈疴方有修行之名今而后从心
田认实幻化不真何者是实从此躧去一旦踏破天关脚头翻
转方有些个路数又问幻化不真须绝尽方好答曰幻化不绝
尽幻化为用众草是药材蜜和为丸是草还丹无草不能成药
无药不能治病何可去之小人宜化不宜绝绝则祸生其理亦
如之又问何为脚头翻转答曰化之谓也自见冰消瓦解时儒
教中怡然理顺涣然冰释亦差不多不过各有力量之大小功
夫之浅深见地之迟急天资之敏钝禅宗说大事未明如丧考
妣何以大事已明仍如丧考妣耶
卷二 第 2p036b 页 CK-KZ_JY161_02p036b.png
又曰大道不在静居静居一室反增心火之炎要行住坐卧总
是功夫方得坐在千峰顶上不离十字街头我恁么说诸人还
会也么
问智慧不足难以證道答曰何不足之有若论本体本无不足
天然具足何增何减若论功夫次第则有不足不足者何朝污
夕染将一个清水闹得浑浆澄之不清摇之愈浊此修行之说
所由起也修者修其行行修而性亦修矣又问必得大圆镜智
方是證道答曰虚名耳无边为大慧通为圆光明普照为镜无
私心为智非真如圆镜一面不过如圆镜之义耳勿执着又问
识与智有何分别答曰识即是智在凡夫谓之识在仙佛谓之
卷二 第 2p037a 页 CK-KZ_JY161_02p037a.png
智净与不净之分耳
问三际断时后天尽否答曰不然三际虽断后天亦不尽中道
而行有许多化化生生薰陶渣滓尽净不得化化生生也难得
根识拔尽此吾之异传即诸天尚有不知此中三昧何况浅学
凡夫不在五行中何处觅真宗龙行非兔径浅草不深隆
问生机答曰生机洋溢即是大活泼非活泼不足以助道
问刀圭答曰刀圭系细脉返魂浆先吃
问幻化非真答曰汝知幻否知幻即离真空妙觉原不迷总是
时光破碎幻相无相即得真常流注真常流注不是识心普护
一法齐捐万法彰顶上梅花步措措措别有个仙人掌上扶蓝
卷二 第 2p037b 页 CK-KZ_JY161_02p037b.png
缕穷乞食不是卖灵符吐吐吐清净无为是主
问优游涵养答曰优游涵养化之谓也小有小化大有大化化
之则神惟化始可以语神
问先后天分别答曰后天不离先天先天即是后天同一天也
云蔽其中世人见云则不见天吾见云乃天也故云不为碍
问如幻薰修答曰如幻薰修轻易亦不能證得效即是功知否
问何为真种答曰心空不说真种子却即是真种子如来藏包
括无限生发
问海底何喻答曰海底即人心之深处也海枯终见底人死不
知心极深研几可也又问心之深处答曰深心则远行矣远行
卷二 第 2p038a 页 CK-KZ_JY161_02p038a.png
方于造化有窝穴有窝穴方能攺移造化有造化方能默转天
心浅者不能證地位故只说到皮毛以为极则矣远行不动尊
妙理却难伸处处闻啼鸟山花深处行
问㮙严经七处徵心不知何者是真心答曰即此不知者是知
而无知不是无知而无知又问如何是常住真心答曰诸识不
识即是常住不识中识即是智慧若起分别驰心即是轮转而
为凡矣
问心之定在处答曰心无定在心若有定在可指即是妄心离
妄即真汝今见吾否又问心中不得清净奈何答曰心中那得
清净即在这不清净中寻清净耳及至清净中发出不净相正
卷二 第 2p038b 页 CK-KZ_JY161_02p038b.png
是真清净才得清净
问何者是心答曰何者非心无心即是心有心则不圆通无心
则入渺茫非无心非有心有有无无之间无心是心又问真心
答曰真心无形有形即归幻妄然真心亦非无形不泥于形而
实形形形色天性圣贤学问同之
又问真心从心源觅否答曰源头净则天理现前日用行常不
碍至道源头不净纵有所见犹如风灯零乱焉是真常汝等莫
将真心唤作妄心看所谓真心者光光净净之心故能通天彻
地而无丝毫之伪并非搀和铜铅云边见月即为得手即此见
精从何处觅觅则不得道在眼前人不识空把锄头仔细瞧
卷二 第 2p039a 页 CK-KZ_JY161_02p039a.png
问真空妙有答曰心空不空谓之真空心有不有谓之妙有勿
滞一偏方入中道而有入德之基
问某所见甚浅求指引入心之深处答曰亦不浅心地门头深
深浅浅亦不一致耳一样话深者见深浅者言浅圆见圆机故
无有定然浅者深攀亦学者所应勉力深处现在未离因见有
异故有浅深之说可以一网打尽当下见了本来那里有深浅
层次之可寻高下厚薄之可探不悟者又难言若照吾如此说
又是增上慢人一觔斗说到西天矣
问如何能不挂一丝答曰本不挂一丝不挂一丝精之极矣精
极明坚已入果地矣非可易视又曰渣滓消磨见闻通邻止一
卷二 第 2p039b 页 CK-KZ_JY161_02p039b.png
精真菩提之境净极明坚烈焰腾空照彻无极世界那得能彀
问人空答曰定性声闻不是禅却是禅中第一天只要精凝光
透白方知流逸是何人得了人上得乘未得人莫说化乘乘说
甚么人空空人
问究竟是一无字答曰不可以有无言由浅入深次第为之其
理无二功夫层次却有区别有个到家的无有个不到家的无
善参之
问金色同否答曰金色足是同分量原有不一小归小神大归
大神各因各果有半途而去者亦入神道仙道各随其功力之
浅深非一定也
卷二 第 2p040a 页 CK-KZ_JY161_02p040a.png
问金翁何喻答曰金翁即识神自性自度自度即化识即金翁
又问金即真精否答曰纯一不杂之谓非世间之金虚得一分
即足得一分足则生华金出炉矣然还须煅鍊愈鍊愈精愈精
愈明久则化识神为佛慧香海慈云阿弥陀佛
问三关答曰三关是一关并无先后上下可分若分别则有定
所不是常寂光也常寂光如指南针东西南北不转移却是斗
柄云横鼓打更深咚咚响闪光铄处不由人惊得梦魂更又问
何为上宫答曰上宫无宫是宫三关虽无次第可分然功力之
證亦有三关之别打通列上功位尊爵又崇普雨天花落究竟
一空空一空空用不穷性中得命是真功何尝人力浓行深般
卷二 第 2p040b 页 CK-KZ_JY161_02p040b.png
若自见奇隆奇隆不隆却是虎龙境中有境说甚通通不假一
毫功却是天然锦绣同了却吾生还把颠来倒去公共阳气潜
藏要出谷一声霹𩆝静中闻电光烁处寻真种功上加功是大
文又曰道德五千言阴符三百字何尝有一句在皮毛上讲究
后人妄以传妄迷失本来性真不求自已命本元辰以致有烧
茅弄火之流运气搬精之辈即调息数息亦不过后世设法藉
此摄心耳
问积累既久则金光外现答曰内外者玄关立而后见不玄关
犹如水火煮空铛事事无着落玄关彻天心见不是黑窟生涯
鬼面
卷二 第 2p041a 页 CK-KZ_JY161_02p041a.png
问经言庚方月现是否喻其明之微而未全吐也答是
问心之昭昭灵灵者道家以之作金针为主脑释家因其是轮
回根本而谓之净业答看
问如何是定答曰心无定见精凝为定指南针儿不用拿随我
东西拨转他幻出世情无异味仍是当年一枝花花花花果结
在花家花中不见果正是果位誇因果交彻理即此是仙家佛
道原无二只因世见差归我清净德莹然不生花
问通身是手眼答曰手眼为活参活句莫参死句死句无活活
亦非句
问光明须消灭否答曰光不可消灭日月光明普共何尝着得
卷二 第 2p041b 页 CK-KZ_JY161_02p041b.png
分毫道人心性一齐抛世事原来颠倒半虚半实空中妙半有
半无自在好半是无言半有言其中大用细寻讨了了了尺地
延生半天云晓灵机难到手到手者非大德莫能担荷灵机到
手鬼神莫测其由来何况人乎
问静中坐出端倪是何意旨答曰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
些子儿一破不迷任你口似悬河我只一以贯之
问回光返照乃生死海中之渡筏玉液鍊形即举水制火之妙
喻至于人心之觉其体一而其用二有昏觉之觉有自然之觉
昏时之觉如电光之一瞬若耳目之视听焉自然之觉如声之
自入耳物之自接目无为而无不为无在而无不在念虑一起
卷二 第 2p042a 页 CK-KZ_JY161_02p042a.png
神目昭然易曰知几其神乎莫知所从来常应常静是否即所
谓无位真人最上一乘也答曰所喻是仍须心印
问行气主宰即眼是也眼为阳窍道在眼前虽能视能听而实
超乎动静是人心之常处也非销识莫能眼明非眼明莫能销
识是否答曰大得参透一关一关打破又一关关有次第删不
粘不滞为尚以柔以默为强卧听钟声行趋佛路又问眼是真
心否答曰不是幻光也藉以逐阴邪行气主宰若即以之为妙
窍若即以之为至宝则知浅不知深矣
问蒙示浩浩落落潇潇洒洒一腔𤍠血大地不腥膻烈火烧金
莲和盘托出钱步步是先天不着后天缘等句敬参大地山河
卷二 第 2p042b 页 CK-KZ_JY161_02p042b.png
皆吾法身五浊恶世皆是清净道场慈悲而慧一气流行运用
自然得意生身和盘托出先天元性历劫不坏之慧命如金钱
之洒落答曰须验方知此处落机深而又深极之无极苍茫古
道少行人片语同时大地春婆娑世界都包许说甚黄昏静掩

问耳根音闻入门答曰耳根清净大士圆通法门尔从此證入
即得闻薰闻修方知如幻三昧即一毗卢性海矣乾元面目不
外于兹六根清净一精真妙须回向真如寂体是寂用是照寂
照方名一须知寂照双融非大定不能寂而照照而寂寂照本
空空却是寂照寂寂寂寂还归无寂寂方是真寂寂真寂寂却
卷二 第 2p043a 页 CK-KZ_JY161_02p043a.png
不寂即是寂寂无可寂是真寂那管那照寂寂照寂禅理要深
攀玄理不易迹
道在目前目前却难明人好奇喜新错过目前不知何处是道
道也者当下即是昧了当下即是心驰意走念念不由人皆因
神力浅神力浅皆由心驰日月行藏实是至道淡淡乎天之根
冥冥乎元之始几几乎道之危神神乎光之赫日就月将讨得
真消息消息在平洋不是静中藏却要静中藏得
问妙理难参答曰难参者何顶相难睹耳又问何得转关答曰
一句转关只在根下磨勘磨得断两头空空中方见祖和宗的
的證圆通
卷二 第 2p043b 页 CK-KZ_JY161_02p043b.png
万行庄严正是菩提之妙用一灵光耀却是仙道之无常脱却
牢笼超世界东方宝月照山河适从华山过头陀总不知佛力
原无限道释不同过噫嘻乎鬼神知察分明而难料吾心不动
处也今而后吾知一矣不知其二
惟其无知所以无不知无不知却无知照此参解不难取證异
时浓香异葩触处薰净噫得大自在感激师恩指示得臻如此
受用先灵萃聚克尽孝道天心回思尘寰中事如梦中又梦哀
悯众生兴大悲心众生同在大觉中竟昧然不悟故亦不轻众
生因众生与圣无异只在一转念间耳
问何为先天答曰心即先天先天者对后天而言之也对待之
卷二 第 2p044a 页 CK-KZ_JY161_02p044a.png
说心绝对待方是真常而不拒诸相发挥楞严经已明言之矣
又问心绝对待即无极之谓欤答曰无极者真空有极者妙理
无极即有极非有极之外又有无极也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
万物而不遗枢纽阴阳色色归根如此妙极只是不见此乃天
地之先鸿濛未判以前之说然即混沌以后之事无分先后却
有分不是难凭一味吟识得个中颠倒用心同黄土变成金如
此说先天是先天无可言矣然又有有言之先天有言之先天
何也圣凡之分矣圣即是先天凡即是后天于此先后天俱名
为后天不得谓之先天先天者何无形是也然无形亦不独立
凭有形者證有形为无形之用无形为有形之体即此有形又
卷二 第 2p044b 页 CK-KZ_JY161_02p044b.png
是无形此即动静合一之妙方是真空妙有之真空正说法天
花落下缤纷希有罕遇好希奇却也是古佛禅机
问凭依修持法答曰莫凭依无倚依见真心真心不是无依倚
却是毗卢顶上行老禅客作家僧却也难得只在一心并无剩
法未了义
问何谓神通答曰妙应万物之谓神无在而无不在之谓通
问报身答曰报身无报亦强名耳圆满之谓也若真有报身即
是二见矣二而不一一亦无一是真一寂照不二一又问法身
答曰法身义所以聚积诸法而却不能着得语言
问心有名乎答曰心无名即道亦强名大道出于象数名言之
卷二 第 2p045a 页 CK-KZ_JY161_02p045a.png
外何可名得
问生死答曰分段生死化作变易生死仍有生死且将这分段
生死不分段变易而轮回短空空无有问我说行踪飘飘一叶
风仙去若无踪又问何谓无生答曰生而无生故曰无生无生
还有一曲汝唱一个无生曲世间听才是无生
问感召答曰有得太阴精有得太阳精者其实还是一个不过
各人根器
太上堂堂大道不外日用常行何尝是鬼窟生涯有一等人将
色身算作法身求之气运上升以为结胎产婴儿张本自高自
足不知大道沙里淘金金乌飞入蟾窟皆是未生前事见浅者
卷二 第 2p045b 页 CK-KZ_JY161_02p045b.png
焉能窥其堂奥说有执有说空滞空不识大道渊源先从渊源
探摸的见空劫以前自己方知神龙变化夫唱妇随之理何尝
执有亦不执空妙有真空真空妙有现于一毫端小大相融一
多无碍方说得鼎炉中事超生受生一目了然不是那些话说
吾教各尽其业素位而行胸怀磊落光明做得人世间顶天立
地奇男子尽孝纯忠大丈夫方不枉人世一遭垂千古而不朽
心中潇洒即是仙心中无累即是佛心中无私即是圣保全汝
良知良能各人有的并非外求更不在肉身计较死后一坏黄
土尽彀汝埋贤愚同归富贵一致那些是我惟我这一点灵明
秋空月皎宝镜澄辉烈火腾腾好种莲西方路上是金仙不用
卷二 第 2p046a 页 CK-KZ_JY161_02p046a.png
妄求除念妄香花果实一齐鲜
请七日闭关耑办道功答曰吾汲汲遑遑周流四海劝善化恶
消其黑氛上冲引其光明善气故吾设教如大海水各随器量
取七日是良宵盛事人生有几得遇其会吾所为何事岂不大
愿即于某日起可也
起七请功答曰行住坐卧提醒此心常令不昧无时刻之间功
即接续不断亦不必拘拘坐时参不坐时便不参然坐必以律
亦事之当然坐三刻行一刻饮食按时冷煖自护有事照常办
事正于办事中即是用功处总要念念从何来念从何去看破
这窝窟贼巢方得大蹈步直上瑶天其馀肉身上功一概不必
卷二 第 2p046b 页 CK-KZ_JY161_02p046b.png
吾此道肉身功在其中一通百通山河大地总是吾身些须心
肝五脏秽物有何办头吾今日亦发愤启迪只要尔等福缘承
当得起亲验亲證将这些旁门左道一概为吾辟却大道是甚
的性命是甚的说那里话至于一切四威仪中照律行持均可
参语广多姑拈一则因缘如何是牛吃草草吃牛如何是有无
不二如何是分开动静又如何是色空俱遣遣后还有色空否

极高处摸不着极下处飘不起奈何
历尽蒲团三十载算来还是一金翁
清净为宗光明为用大震雷霆显我玄功
卷二 第 2p047a 页 CK-KZ_JY161_02p047a.png
妙道无边人心是极水天一色月照潭空
旷落中感召神奇悠然间自存不息
伏处未着力起处空寂寂
青云路蓬岛居一壶一杓自在閒娱风飘飘其无声水洋洋其
无痕此中玄妙理无事且沈吟
清白中有把柄混沌时有归宿
月淡星稀炉烟缥缈万神齐唱太平年正是中天景运鲜
天云无二唱青莲云不遮天云亦由天
天下事事在人为却也须暗中默运二气流行莫非鬼神之昭
著苍苍者天赫赫者日月不可欺掩如是夫
卷二 第 2p047b 页 CK-KZ_JY161_02p047b.png
尘净鉴空万物全归一己宝明觉性大千显露真常
净业不同染业说来凡圣齐捐空空洞洞大光天活活仙人出

人之生也抱气于浑涵之中而生质及其觉也而阴阳己分嗜
欲纷华吉凶悔吝茫不自知迨阴阳大判元气不可复继之以
亡而已矣其气是天地之气非尔我得以私之其中有理存焉
善者善之恶者恶之堕恶趣落异类其魄之归其魂之散其感
之薄其遇之值皆非一类观也而其大端禾不生黍凤不乳马
各有不同看人之趋向何如耳
天质愚智不同而其所赋之性有异乎不肖者不及何智者又
卷二 第 2p048a 页 CK-KZ_JY161_02p048a.png
过之此其中道之不明一也贤者较愚者迥别殊不知贤者未
登其实不如愚者各自思之可也
吾自设教以来高高下下不一其致总鉴其人之诚信与否又
有感召不同趋向不一吾来此大有因缘忙忙踏遍四海九州
正欲于今日垂示梯航知吾教是正大光明并非鬼蜮行藏辟
邪说正人心统归于中和善气亦非拘拘令人如笼中鸟又非
旁门外道枯禅苦节废时失业以为自高不知大道堂堂日月
常行均皆至道时当显也即缨络庄严弥纶世界亦不为奢时
当俭也即一炉一几二三子诚敬侍侧亦不为省丰俭随时调
和得中还须放开眼界勿泥目前堂堂男儿汉帏幄千丈光
卷二 第 2p048b 页 CK-KZ_JY161_02p048b.png
逢时遇节礼拜装香正是道律禅仪只因诸子性分中事与吾
一炷香脉络相承并非道人好饰仪文而诸子诚意所通即世
间物亦蓬莱景矣清风两袖一任云飘诸子少兴趣道人乐陶
陶有甚牢笼清光灼灼万境齐抛红黄相间杂净水一杯消帘
捲西风银桂香飘红酒𨣖醁豪高不许閒人门儿敲说与知音
秋容淡荡好
一尊古佛显慈航渡得乾坤大地忙万象普观无二致心心念
念说花黄静夜钟声敲古寺风花雪月一炉香吾道宏深非如
俗眼止目为仙绝人逃世栖处岩谷以为自得了手閒人消受
天地风花雪月之报说妙谈玄周游蓬岛不乏其仙吾之道不
卷二 第 2p049a 页 CK-KZ_JY161_02p049a.png
如是也代天抒化普度贤愚同归圣果至善并非小溪小径故
尔等须倍加敬慎乘此天恩得获良益虽得益者浅深不同各
随器量因果无不具足道人全脉在此显化昭灵以为后世及
秉教向道诸人知吾道是参赞化育之道并非自了旁门诸子
既奉吾教亦各发愿立心成已成物成物正所以自成自成非
成物不可
诸人静心听吾言九曲黄河天隘险总是人心现大地本无偏
坦坦平平渡得江河堰道人化迹九州显遍掌乾坤日月巅青
锋剑挂在肩头寻遍人间恶善几个儿孙相推托老父母反觉
赘疣厌兄和弟心下相多各存一个颜面不知本来清净不清
卷二 第 2p049b 页 CK-KZ_JY161_02p049b.png
净一味胡厮⬤命该清净生来即清净矣命不该清净纵或强
除枝叶亦不过是脱胎入胎反遗下许多孽债又重增一种公
案依旧不了缘添了烦恼怨总是肉眼凡夫止顾目前受用不
计天理昭彰疏而不漏几见个后人发越不从孝悌阴骘中来
吾下尘凡久久总不过劝人安命安命则命有了时不清净者
自得清净一派和霭风暗中鬼神解颐吉神拥护久久难化为
气莫知何以然左右逢源灾消福增不然则眼前视为得计其
实暗增黑氛气化为难而不觉亦莫知何以然日见消阻精神
颓败鬼神夺其魄智识不如人头头走不着不识自已愆尤由
渐而积反怨天无天理人无顾济此等凶愚实堪痛恨又可怜
卷二 第 2p050a 页 CK-KZ_JY161_02p050a.png
悯故吾下界普济众生规引善果善者善之恶者恶之鉴观有
赫丝毫不爽大善有大果小善有小果各因各果亦莫知何以
然而然诸子其敬聆之
常目在兹克明峻德圣贤学问不异玄禅乃世人不察三教异
同纷纷立论真是醉梦中狂解跑马看花真堪一笑而留心斯
道者又犯喜静恶动之弊人人不免不知强离𡨚牵依旧不了
缘纵或绝人逃世深入山林而山中虎豹豺狼魍魉魑魅暴雷
烈风令人心惊神颤况乎血肉之躯衣食供给在在需人稍失
调护寒暑浸霪遽成苦恼病痛临时不悟走入旁蹊反悔学道
毫无益处适足害人又有一等志慕山林不顾时事之行藏宜
卷二 第 2p050b 页 CK-KZ_JY161_02p050b.png
否一味尘离诡异怪行以为别于流俗不知废时失业以致事
体缺欠精神日渐颓败道亦莫能解悟不识自已起足走入旁
蹊反言为善不昌道不可学此等荒谈真堪大笑加之邪师僻
友紊乱道宗毫釐千里沽名钓誉实为吾道害噫今日得二三
子奋志向上参妙透玄为吾门宝而学道之锢弊以致人事灰
颓皆由自入旁门究竟善心起念深堪怜悯若能于人事中修
之则更胜于山林吾道流传下去总是人事中修持不喜深山
鬼窟逃世绝人作自了汉
吾之得与天地同其悠久者因体天地好生之心尔等如果发
愿随力随才无损于已有益于人既有益于人亦不能不损于
卷二 第 2p051a 页 CK-KZ_JY161_02p051a.png
巳然损于巳无全损之理若全损人得之亦不能消受除非大
义所在或往因夙偿否则不必不过随时随事勉力而行只要
的当无咎转祸为福即是吉星即是吾门抒化大弟子他日冥
冥受报得握人间祸福柄不亚吾也吾意亦非浪施须要善会
即一言一行有益于人总是抒化之一端耳
凡人终日閒时尽多忙时甚少如尔等在此止此一事过此便
万绪千端其实行住坐卧总是一事人自忙耳故吾前云只是
当下不昧即心不驰而意不走省下许多工夫脚踏实地随遇
而安也不妄想也不学道即此便是大道学久则神凝气聚浑
合无间神力绵绵方消得魔障出得牢笼上得天空一步一步
卷二 第 2p051b 页 CK-KZ_JY161_02p051b.png

人情冷煖世事变幻颇难预料均无一定花开时人玩赏花落
时一堆潦草要撮得去扫得净方是佳时共好诸子既皈吾教
勿贪势利树倒藤枯好一堆烂柴不可不知尘俗念须要勾了
何必唠叨置心田而不放
学道之士正欲于葛藤扯绊中方见经纶妙手不然何为奇才
庸俗而巳顺境谁不会过只到逆境略加怨天尤人之心不免
殊不知平素有何功德消受天地生养之报还自思量否今而
后诸子放下心鍊成灵宝人难识消尽阴魔鬼莫侵只须当阳
一露百句话头有何排遣不下有何隔碍本体空空不离万象
卷二 第 2p052a 页 CK-KZ_JY161_02p052a.png
中包函万象消万象即此一语出牢笼
问习静答曰试问足下何时静何地静若欲此身安是养生小
术为天地人所忌所谓偷懒辈也乌得谓之学不得谓之道道
化者广大高明随时随处而无不通其流行也其化育也道以
生道而变化出焉乃修道者动欲离尘去俗殊不知和其光同
其尘何谓也天以天地以地人以人未离乎人宁可远人况道
不远人日用常行无非道也道在天地而为天地道在人而为
人存神知化道岂远于人耶
问人有利钝之分教有立言之异如天资明健本体透露明足
以察其机健足以致其决工夫自归于易简原不妨径趋佛路
卷二 第 2p052b 页 CK-KZ_JY161_02p052b.png
一超直入如来地如本体昏蔽则是致虚之功未致致虚即集
义也适合其宜之谓义适合其宜即是人心恰好处恰好处即
中也答曰人心昏蔽亦有鉴照不过困知生知省力费力之别
惟照方能致虚到恰好处巳无安排矣
言教亦有不实不尽总是应病用药若各经各典拘拘一个道
理只要一部足矣又何必唠唠叨叨做下许多桦页有对大菩
萨说者有标指者有为愚夫立方便者有贤愚共赏者如太上
道德经天机浑成纯朴归元之作故千古不磨乃太和元气大
道从此昭著心经由此开宗为万世梯航显于言表而隐文奥
义实非寻常各家注亦止注得皮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姓
卷二 第 2p053a 页 CK-KZ_JY161_02p053a.png
日用不知故君子道鲜矣
一个人可以为善可以为恶或先善而后恶或先恶而后善总
无定评故吾不轻许人亦不轻慢人安知后来不如今耶
礼斗科仪吾教甚重恭敬其心万法来朝礼一朝胜如坐七一
日今且礼心上之斗可也
 谨按学者问言多未中綮
帝师答语妙己入深金针尽度矣惜尚未悟在读者知此自不
 辜负
慈心并以告天仙嗣派者广化子惠觉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