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2p001a 页 CK-KZ_JY102_02p001a.png
增刻道藏辑要
关圣帝君穷理尽性至命上品说
人身一小天地也人道一小天地也不有天道天地何成不有
人道人身安遂天生人人即天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法其所法
事其所事人之为人其庶几乎是故必穷理焉穷理而理穷则
知觉真而虚灵不昧之天具彼光之所以为光者乃神是故必
尽性焉尽性而性尽则固有遂而纯一不杂之体全彼精之所
以为精者乃得又必至命焉盖不至命则光无所依光虽神而
光无所用且精无由化精虽得而精无由成至命命至彼此相
深日月之照临自然而然精英之升腾随进以进自无而有无
卷二 第 2p001b 页 CK-KZ_JY102_02p001b.png
非无而有非有特不过本体之真精融和温煖于以上蒸焉耳
实由冬而春由春而夏也自有而无无成有而有成无特不过
大用之真气贞静清幽于以下顾焉耳实由夏而秋由秋而冬
矣春而夏以生以长秋而冬以收以藏一生之事业一𡻕之时
序耳一𡻕之时序一人之始终耳不知煅炼不知返还则灵明
蔽塞知觉不真必本体丧失阴精擅权阴为浊阴阳为燥阳未
必无四时之序也然而生死轮回无止息矣苟迷误过甚必化
为乌有则亦付之于无何有之天已矣又何望哉知煅炼返还
者则不然穷理以真其知觉尽性以实其本体至命以成其功
业优游涵濡以与天合德虽亦四气迭运循序流通究实真阴
卷二 第 2p002a 页 CK-KZ_JY102_02p002a.png
真阳交互相深故由无而有焉由无而有大道之成也由有而
无大道之化也成而不化圭角尚存成而极化浑噩无方虽曰
阴阳亦不过以理之体用而名耳究何阴阳之可指哉偶而致
一中而已矣夫何生死之有夫何轮回之有诚以果喻实之怀
仁冬也归土萌芽一阳动也芽而根二阳动也根而茎三阳动
也茎而枝叶四阳五阳也春也由此继长增高枝叶繁茂阳极
而阴离卦见而火德盛矣一阴二阴三伏火气火气依土金气
以行夫水依土而生而火依土而死生非果生实阳气之发泄
也死非果死实阴气之收敛也故遂花而实实而仁三阴四阴
五阴秋令布而乾兑彰矣以实含仁以金宰木仁义之道合万
卷二 第 2p002b 页 CK-KZ_JY102_02p002b.png
宝告成金丹始结至此含真浑忘归静幻化无穷妙义此谓六
阴之道也以对待用功而流行之气自旋转不息以流行生成
而对待之机自来往不停究其所以然一中而已矣惟中乃静
故至诚无息不中则动故下愚燥妄无息者不有其息也不有
其息息乃真息燥妄者纷纭其念也纷纭其念念乃非念非念
之念动生息死真息之息杳杳冥冥盖化精化气既脱尽阴阳
而归真气矣〓还虚还无更浑化真气而归无极焉不有其人
惟存其一是以不有对待不有对待安有流行不有流行安有
生死至圣人之所以不生不死者此也然至圣人岂贪不生不
死哉贪则欲欲非圣矣尽此极诣至圣之所安行也其生死究
卷二 第 2p003a 页 CK-KZ_JY102_02p003a.png
未念也而生死亦自无也乃所以能不生不死也欲不生死即
生死矣礼曰人者天地之心也舍斯人其谁与归








卷二 第 2p003b 页 CK-KZ_JY102_02p003b.png










卷二 第 2p004a 页 CK-KZ_JY102_02p004a.png
增刻道藏辑要
文昌帝君烹炼抽添火候中品说
有一步功夫名目即有一步功夫意义有一步功夫意义即有
一步功夫作为循名绎义作为乃得否则枉劳心力终归无济
大抵毫釐千里在所必然维至命之功孰不言炼精者而究其
所以炼者则以咽津设鼎借意用力而已至炼气炼神亦类多
如是无非虚立幻景收敛凡气焉耳不知虽丹经频列品类要
皆假物比喻究何品类之有惟循名绎义而归重夫先天者乃
有所济焉如云烹炼烹则不离乎水炼则不离乎火盖首从事
者精也真精即真水故以烹名又终从事者金也真金需真火
卷二 第 2p004b 页 CK-KZ_JY102_02p004b.png
故以炼称如云抽添抽则时乎退也添则时乎进也盖首占地
步者阳也阳生贵阳长故以添名次占地步者阴也阴升贵阳
降故以抽称如云火候火之为火真阳而已矣候之为候真息
而已矣真火者所以成功也功成则火息真息者所以宰火也
火到则息至不有其候不见其火惟有其火即有其候火与侯
不相离也候与火实相深也火也候也时而已矣嗟嗟圣学至
微也玄理至奥也夫岂后天之凡精凡气者所能毕乃事哉夫
岂质体之浊津浊液者所能竣其功哉是故希贤希圣者不过
使真精华而真气照也是故希圣希天者不过使真气清而真
理空也不华不照欲根不绝不清不空圭角不除华也照也贤
卷二 第 2p005a 页 CK-KZ_JY102_02p005a.png
而圣也清也空也圣而天也其视拘拘于凡精凡气用功者为
何如乎其视区区于浊津浊液尽力者为何如乎一迷昧便不
经一好奇便错误总之于致知一途宜细心焉知之既真守之
自固守之既固行之自力自不为邪径旁门所惑矣呜呼斯事
也甚不凡者也惟大根抵人乃有此大智慧惟大智慧人乃有
此真知觉惟真知觉人乃有此真功力惟真功力人乃有此真
道德夫岂易易哉夫岂易易哉



卷二 第 2p005b 页 CK-KZ_JY102_02p005b.png










卷二 第 2p006a 页 CK-KZ_JY102_02p006a.png
增刻道藏辑要
川主大帝大药鼎炉金丹下品说
采药炼丹非鼎炉不济安炉立鼎非丹药不成丹药匪轻鼎炉
犹重彼此交进乃结圣胎世人不得真传竟为旁左迷惑乃用
金石之品煅炼而服食之自谓换骨结胎长生不死亦何愚之
甚也不然者以幻术用意铺设咽津烹饪虽不似金石之妄究
属浊阴亦终无济于事盖有形者即有气而有气者即有数凡
落后天皆属不经夫何生死之可免哉夫药者所以医病也假
药医身病大药医心病假药者草木金石禽兽虫鱼之类是也
大药者忠孝节义诚敬仁慈之类是也服药之法一无方体随
卷二 第 2p006b 页 CK-KZ_JY102_02p006b.png
病取用因症治宜故圣门之问仁者多矣而孔子之所以教之
者悉异无非随人开导因材施教耳以一贯万以万归一及其
成功究无彼此之别至于鼎炉黄庭窍也乾艮之地金土并德
故炉不离乎土而鼎不离乎金乾金火也艮土山也以山止天
乃有所济故曰鼎故曰炉顾金生水而土掩火言鼎不问而知
其为盛水之具也言炉不问而知其为藏火之区也使非鼎水
于何存使非炉火于何伏以鼎盛水以炉藏火则烹炼有自而
药之为药于是乎肫肫然转成丹矣化结玉液还结金液总不
分鼎炉大药若夫金丹更不然夫金丹之为物至贵而妙趣之
情景攸长盖以三伏炎烈火气闭藏凝结成体而产坚金此虚
卷二 第 2p007a 页 CK-KZ_JY102_02p007a.png
极静笃之候万化归一而金丹之所由名也金言至静丹言合
一以秋气之收敛成金丹之妙道有何不静有何不一周身精
神念虑卷而怀之一机如如不动息息自然活泼泼之地也静
寂寂之天也一得永得万劫长存得无所得一派空清这个中
无对无待这个中不流不行念头已止生路已亡浑浑在中无
所不具亭亭特立无所不神夫何生死之有夫何轮回之有呜
呼此段极诣最难形容千言万语总不能摹出那寂然不动之
体感而遂通之真夫亦付之于想象中而为功夫到德业成者
彼此共相喻也矣

卷二 第 2p007b 页 CK-KZ_JY102_02p007b.png










卷二 第 2p008a 页 CK-KZ_JY102_02p008a.png
增刻道藏辑要
  开经偈
大愿文莲船经中流砥柱上乘法门勤持诵勿因循反本还原
出迷津

  志心皈命礼
须弥尊者极乐圣人满月金容牟尼宝相无上清净莫大慈悲
为道之根为人之本波罗密三藐三菩提妙莲台一花一世界
为百千万亿佛而广华言现宰官妇女身而谈正法地占南冥
补陀落伽潮音洞名驰西域阿那婆罗吉低输随感随通即求
即应救苦救难度世度人大仁大慈大悲大愿至灵至圣至文
卷二 第 2p008b 页 CK-KZ_JY102_02p008b.png
至明南海观音大士慈航普渡天尊

  穷理第一章
观音大士曰坎者水也智德内藏智者光也金精中明所谓真
气所谓一阳所谓天德所谓至刚人落尘劫气拘物妨元灵锢
蔽知觉以荒欲还本体速扫心肠学问思辨研究精详灵明返
本知觉以藏精光发越大化以行于焉成仁仁道斯彰于焉生
木木气攸扬力行有基动功乃张存养有本静功乃良交修之
具性命之坊道德之根太无之王灵明不返知觉不常毫釐既
失百行鲜昌静多谬妄动多荒唐白头皓首难望门墙知致物
格坎流汪洋明通幽杳照彻微芒知以实行行事无方知以止
卷二 第 2p009a 页 CK-KZ_JY102_02p009a.png
静静乃无伤定静安虑悉由此长天人性命尽由此光吾见斯
世渺渺茫茫不修智法专养中央行多诡诈欲满胸堂既无真
气又无真常不还不返枉费筹量道路隔塞徒惹祸殃我今指
破自得津梁凡修道者毋怠毋荒

  尽性第二章
观音大士曰性本无极真理结凝发为四德浑为一灵大道之
体至德之精中也正也最空最清私欲一蔽元良尽倾性之为
性渐次沉沦格致有素行为乃臻由勉入安制外功成知进一
步行进一层知到行到行力知真行到知到知到行伸知之觉
之窥破尘情知之觉之认的性根有行有知即知即行以彼济
卷二 第 2p009b 页 CK-KZ_JY102_02p009b.png
此如影随形明则诚矣执此之因诚则明矣其仍是循舍知不
事惟行独深纵尽乃力究难圆成知行交进性体晶莹至德结
彩所谓真精无极之极不神之神云开雾散一机弥纶巳炼基
筑返照有凭尽性性尽荡荡亭亭吾见斯世昧昧昏昏不言德
行专讲丹经动云炼巳巳仍交侵动云筑基基仍罔存吐纳搬
运概说不情彼此相传误己误人理学不讲厌故喜新一闻奇
异恋恋在心行功弗事私欲如云好谈法术以为玄门过犹难
寡安望功勋罪且不免胡冀圣仁我今谛释尔等恭听行为依
理乃云养神私欲不尽徒误功程性功既定命功方兴虽曰双
修机由此萌性功不就命宫必崩此实至论各书诸绅尔等志
卷二 第 2p010a 页 CK-KZ_JY102_02p010a.png
士勿负叮咛

  至命第三章
观音大士曰致知知致真气巳全力行行力真精巳完一无一
太上下昭然一体一用彼此观瞻不事回返空存其间极诣难
就方而不圆符爻实际仔细穷研二五真穴中而不偏上离下
坎无极内含所谓二也至秘至玄左日右月太极中参所谓五
也曰天曰乾照之之法返本还原知之觉之光随以旋以药养
心以火炼丹须识其候贵审其筌宜抽即抽宜添即添安炉立
鼎烹炼交缠火功既到三伏夏炎真光入地真金以安秋气收
敛乃结胎元优游涵濡幻化无边逍遥快活神机以圆沉沉静
卷二 第 2p010b 页 CK-KZ_JY102_02p010b.png
静一洞真仙杳冥恍惚气息以环浑浑噩噩自是圣贤真光不
降真金弗宣以阳化阴精乃升天真精不生真光弗眠以阴从
阳光斯入玄虚不下顾神弗上涵以虚养神神乃无端神不上
朝虚不下参以神摄虚虚乃冥然有化无还圭角不捐化而极
还静致若禅其行如何由勉入安先存后忘靡不包含所谓妙
合所谓返还所谓双修所谓静参凡此极诣共出一原名同实
异总谓复元所谓黄庭所谓灵山所谓方寸所谓丹田皆此空
中正之间辞殊地一究指玄关吾今分晰秘密毕宣凡修道
者各宜勉旃

  烹炼第四章
卷二 第 2p011a 页 CK-KZ_JY102_02p011a.png
观音大上曰知行并至精气两真有火进递有水烹饪火温水
煖精英上升水升火降益降益升降也升也化气化神精化气
化烹饪功成不有其气鲜有其精降之不降升之不升火为燥
火安得下沉水非真水安得上腾烹之之法首重知行穷理尽
性遍体空灵观天察地日月照临逆取水火还返本真不离不
即若亡若存彼此交济上下相深由此递进水尽火凝一伏再
伏三伏金成愈伏愈炼愈炼愈真愈真愈炼神光通明灵升光
降上下循行灵光交替一派空清水不摄火火胡以平火不吸
水水胡以薰摄之吸之浩然至尊私欲尽净天理流行至刚至
大至粹至精灵不需光光胡以神光不延灵灵胡以清需之延
卷二 第 2p011b 页 CK-KZ_JY102_02p011b.png
之杳杳冥冥圭角尽化天机浑沦无极之极真无上真化神化
气由无以生还虚还无由阳以阴烹之炼之丹结黄庭烹之炼
之元亨利贞不知修炼必动凡情一落后天便属不经空费心
力满腹烟云白头皓首不得其门吾今阐发烹炼玄文勤诵勤
究身体力行

  抽添第五章
观音大士曰穷理尽性退阴进阳至命涵濡进柔退刚阳方进
也阴自退藏柔方进也刚自渐伤随抽随添抽添以将一添一
抽抽添以良有添有抽大道斯彰不添不抽至德云亡十月建
亥纯阴之乡读书穷理阴退阳行由子及丑水德呈祥知至物
卷二 第 2p012a 页 CK-KZ_JY102_02p012a.png
格本乃芬芳正月建寅阴阳相将力行尽性阳德攸长由卯及
辰仁德满腔阴退基筑火气宣扬四月建巳纯阳之方养气至
命阳退阴藏由午及未火焰辉煌三伏威烈金放光芒七月建
申日月并明再进再退丹结黄房由酉及戌复返元良归库藏
密涵濡无方一年四气不列水乡惟取行功还返堂皇三气九
月九转以详三步九候九天以彰二生七成玉液光昌四生九
成金丹幽香阴尽归阳至大至刚阳尽归阴浑化无双抽兮添
兮消息无荒细心探讨一一分张苟或错误必惹祸殃阳亢阴
极大损贞常吾今揭示仔细思量诚能了彻德配彼苍

  火候第六章
卷二 第 2p012b 页 CK-KZ_JY102_02p012b.png
观音大士曰日为阳精离火之根气为阳体离火之真焰烈薰
烁赖木以生光明照耀恃精以成举以炼精精化以升举以炼
气气化以神举以炼神神灵以明举以炼虚精英以清火功一
到候即随神火也候也相需而行候通于木火生于寅其中消
息火候之形机息于子至粹至精机息于午至光至明回光光
回火气归根斯其候也化气功成回光光回火气益深斯其候
也玉液丹行回光光回火气益真斯其候也还虚功神回光光
回火气益精斯其候也金液丹凝火老候紫火嫩候青火候相
将至德空清弗按其候太过损贞弗察其候不及难平火之为
火古所罔申秘之至密藏之至深候之为候人所难明其机至
卷二 第 2p013a 页 CK-KZ_JY102_02p013a.png
微其息至肫其火为何知觉之灵知之觉之光随以行其候为
何抽添之衡抽之添之时随以亨不得其火功无所凭纵云烹
炼安得真金不得其候时无定程纵云还返安得真诚真光之
光焕彩晶莹刚建中正挺立不群是所谓火长此照临愈照愈
坠乾元内凝真息之息旋转浑沦活泼动荡一意流行是所谓
候长此醺醺益灵益妙事功乃成今值末世天运沉沦欲挽狂
澜救度众生不惜圣秘传之红尘有缘诸子身体力行

  大药第七章
观音大士曰物无所系随动随迁心无所倚随触随旋物不逊
顺害犹可言心不皈依罪实无边今阐大药专治心猿如水养
卷二 第 2p013b 页 CK-KZ_JY102_02p013b.png
鱼极其自然忠孝节义诚敬贞坚刚健精粹慈爱仁廉天地正
气宇宙真元药之为药孰大是焉随症治宜毋使稍偏药能中
病患乃斯痊服食之法总在于专纯一不已靡弗欣颜精神念
虑概置其间如如不动自尔克全一切言行视为的端准以立
意由勉入安外而省察性道以完忠臣孝子可以参天内而存
养命功以团至诚大圣于焉浑含内外交致真息绵绵冥冥杳
杳圣中之天以一贯万一全百全以万归一彼伤此残言之至
易行之至难至死不变大药乃凝知之既真行之自安难者亦
易游刃乃閒吾见斯世罔得真传奇怪谬妄秘为至玄道不远
人人自远焉中庸常经视为固然纵之在天摄之在渊药之为
卷二 第 2p014a 页 CK-KZ_JY102_02p014a.png
药煅炼成丹最简最易止此一端舍近求远反多纠缠谕尔生
等勿听妄谈守此大药人自神仙

  鼎炉第八章
观音大士曰鼎以盛水水实真精炉以藏火火实真神不有其
鼎水胡以凝不有其炉神胡以清天一生水鼎器以成地二生
火炉灶以兴天地交合鼎炉举行以烹以炼积玉堆金用鼎言
烹精化上蒸一烹再烹气化下沉玉液还丹纯青是称浩浩正
气大化流行用炉言炼神返上升一炼再炼虚返下循金液还
丹纯紫是名空空一理至德浑沦鼎以成玉炉以成金玉为水
德金为火精水德不定真气不腾阴私不化欲念不清火精不
卷二 第 2p014b 页 CK-KZ_JY102_02p014b.png
完真空不成天命不团真息不停鼎之为鼎所以全仁炉之为
炉所以了心仁全行全至大至尊心了命了不死不生大哉鼎
炉功业最精至哉鼎炉玄妙最深言鼎言炉鬼敬神钦安鼎安
炉鬼动神惊天地抟结鼎炉乃伸消息颠倒鼎炉乃神不知秘
密罔觉玄音寻踪追迹误已害人今值运开奉旨传经不避漏
泄昭示众生有缘诸子仔细思寻能得旨趣指日飞升

  金丹第九章
观音大士曰火气三伏金气攸扬以无摄有以虚成刚愈收愈
敛愈敛愈藏交错消息浑合阴阳丹之为丹几希微芒结聚一
点妙合十方金之为金纯粹坚刚灭绝出入扫尽衷肠丹以言
卷二 第 2p015a 页 CK-KZ_JY102_02p015a.png
空空犹有量进以言无无乃无方金以言坚坚犹有伤极以言
刚刚乃久长金以言丹梗顽弗良蠢然一物安得维皇丹不言
金动荡罔臧彼彼此此安得贞常金而曰丹虚无相将虚则极
灵无则极刚丹而曰金神明交彰神则难知明则难量惟其极
灵是以极光感而遂通玄妙无双惟其极刚是以极强寂然不
动消息无伤惟其难知是以难详名莫能名万物包藏惟其难
量是以难当知无不知自然而张金丹大道圣学法王一字俱
灭万机悉亡得则永得可久可长得无所得靡际靡疆斯世斯
民杳杳茫茫动云金丹罔识津梁今特分晰显露真常精心参
究毋怠毋荒
卷二 第 2p015b 页 CK-KZ_JY102_02p015b.png

  收经偈
大哉莲船经句句尽玄音漏泄不传秘分疏难言心洞晓极诣
地昌明圣学根心维而口诵一字一千金

韩清夫先生莲船经总论
理有难明借物以喻义有难皙假事以彰古圣人之著书立说
靡不皆然今大士之讲道谈玄仍皆如是其曰莲莲体光洁特
以比心盖取出泥不染之意也其曰船船舟渡人故以比道盖
取彼岸诞登之义也经者常也莲船经云者盖取人心之常道
体而宏之即可以了脱尘劫得出迷津也必三品者何也盖取
三步之功也必九章者何也盖取九候之诣也上品穷理尽性
卷二 第 2p016a 页 CK-KZ_JY102_02p016a.png
至命已私克而礼复矣中品抽添烹炼火候天理全而机息矣
至下品之大药鼎炉金丹所谓虚极所谓静笃所谓无极之无
所谓不神之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此其所以为莲船经欤首
以穷理者欲知觉真而双修有具也盖运动是阴阳之气知觉
是灵明之光穷理理穷则知觉真灵明之光得矣知觉属智所
谓水德也灵明属火所谓一阳也理既明光自真识得破行得
力照得到斩得净所谓双修之具者非耶次以尽性者欲行功
纯而静养有基也盖性为真精真水所谓无也理也灵而已矣
命为真阳真火所谓虚也气也光而已矣既理穷而有其光必
性尽而有其灵然后照之者有具而所照处亦不至无因不然
卷二 第 2p016b 页 CK-KZ_JY102_02p016b.png
如烈日之晒燥土又安得氤氲之气油然而上蒸哉欲行静养
之极功必先尽性以筑基如是则精道得而化气有自方不负
理穷之光焉然则所谓动以实静者非欤次以至命者欲天命
完而私欲克净也尽动以制外静以养中制外所以除物蔽养
中所以化气拘物蔽本习染所坏故制外可除气拘实与生俱
来非养中不化彼至命之为至命正养中之为养中先由炼精
化气以至炼气化神焉继由炼神还虚以至炼虚还无焉夫炼
精化气炼气化神盖所谓由无而有也是为玉液还丹无非将
精气炼成脂膏耳故曰丹无非将脂膏炼成丽珠耳故曰玉曰
丹曰玉则浩气奔腾天理凝结贤而圣矣夫何阴私之有抑炼
卷二 第 2p017a 页 CK-KZ_JY102_02p017a.png
神还虚炼虚还无又所谓自有而无也是为金液还丹无非将
神理炼成清空耳故曰丹无非将清空炼成真无耳故曰金曰
丹曰金则消息俱绝一字不存圣而天矣夫何心念之有由无
而有曰化由有而无曰还化也者由粗而精也还也者由去而
来也此乃最上一乘法耳若夫中下则不然盖莲船经之所分
皙者尽至极之诣也故中下功夫概置不言焉次以烹炼者欲
功夫得而极诣可臻也盖人纵知至命以了生死轮回倘不知
烹炼之法必为旁门左道所惑能有不迷误而空费精力也乎
是故大士作经必于是而详指焉曰烹者以水烹也曰炼者以
火炼也始言精气精气非水欤终言神理神理非火欤顾水为
卷二 第 2p017b 页 CK-KZ_JY102_02p017b.png
真水而火为真火不过以真无之凝也故曰水不过以真虚之
化也故曰火究亦惟是理之积也化而裁之耳夫何水之可言
究亦惟是神之凝也清而空之耳夫何火之可言至烹炼之法
者对待之诀也天位上而光住下地位下而精薰上位愈上而
意愈下位愈下而意愈上上者上极纯阳之道得所谓仙也下
者下极纯阴之道得所谓佛也宰乎阳而阳终阳阴机于以不
动宰乎阴而阴终阴阳机于以不萌因得了却生死灭绝轮回
者神也功在不离不即若亡若存焉诚能逆取阴阳诚能慎守
子午到得久之又久纯之又纯自然胎息定而心念绝矣抑又
何事夫上下不明则真意不生欲上之下也得乎欲下之上也
卷二 第 2p018a 页 CK-KZ_JY102_02p018a.png
得乎上下不返烹炼无由真意不生烹炼无自欲事烹炼之功
者其亦精心于对待之故焉可次以抽添者欲真息得而心念
永绝也盖阴阳不浑则机趣不亡机趣不亡则来往不定来往
不定则生死因之是故必事抽添焉于以调和阴阳斩除机趣
断绝来往了脱生死抽也者抽其太过也添也者添其不及也
由三还九转三步九候渐次抽之渐次添之以至阳不阳而阴
不阴万而一一而无而后已焉抽添至胎息平胎息平金丹就
尚其审慎而精进焉可也次以火候者欲抽添的而胎息不伤
也盖炉火纯青玉液还丹之候也而炉火纯紫金液还丹之候
也火候的然后抽添得抽添得然后胎息全不然者失之一毫
卷二 第 2p018b 页 CK-KZ_JY102_02p018b.png
差之千里胎息一伤前功尽废火候一事又乌可以不讲欤火
也者真阳也候也者大节也以火烹炼以阳化阴也以候抽添
以节宰功也以阳化阴以节宰功则万象空归于无矣且极诣
臻事无损矣火候之为火候人其讲求焉可次以大药者欲真
品得而用功不假也人见丹经言药便寻踪追迹而以金石之
类用火煅炼而服食之否则引津吞咽用意煅炼而搬运之吁
此不明大道之故也夫所谓药者盖取医病之义也假药医身
病大药医心病假药者金石草木之类是也大药者忠孝节义
之类是也服食之法随症治宜将药安于鼎中勤勤烹炼则药
转为丹有必然者矣盖此类药人谁识得乃天地间之真气真
卷二 第 2p019a 页 CK-KZ_JY102_02p019a.png
精也乃宇宙中之真元真神也药之为药孰有大于此者焉服
之食之烹之炼之久则精光发越继则还返真无而大药之道
得矣夫亦何所求耶次以鼎炉者欲真窍的而采药不错也夫
鼎所以盛水炉所以置火鼎者金器也以鼎盛水天一生水之
意也炉者土器也以土藏火地二生火之义也以乾元之真火
置于水下以坤元之真水陈于火上而水之所以不尅火乃火
之反以成乎水者以有鼎炉故也鼎炉之为鼎炉不綦重欤其
所以然者盖取天地合德之真也以天之真光安于地之中穴
以地之真灵隐于天之玄窍以真投真真无上真而鼎炉之机
微矣然则鼎炉之地殆亦天地交际处也大中至正亭亭一息
卷二 第 2p019b 页 CK-KZ_JY102_02p019b.png
盖所谓黄庭者此也以鼎论所以成玉液以炉论所以成金液
相成论所以结大丹相深论所以浑真息其妙无穷其用勿忽
终以金丹者欲极诣臻而生死永绝也丹以至无言金以至有
言至无而含至有丹之所以为丹也至有而含至无金之所以
为金也金体极刚所谓有也而究其所以刚者非至无而何丹
体至虚所谓无也而究其所以虚者非至有而何盖以刚视刚
无论其刚之为何而终不能无坏期惟以无成刚则万象亦末
如之何矣即永世亦能浑其息矣刚之所以为刚者为何如乎
盖以虚视虚无论其虚之为何而终不能免隔塞惟以有成虚
则万机亦无奈其何矣即先后亦可知其然矣虚之所以为虚
卷二 第 2p020a 页 CK-KZ_JY102_02p020a.png
者为何如乎究之一寂然不动也究之一感而遂通也寂然不
动含元耳有何气机之出入有何念虑之往来则生死之所以
永绝者此也道之全体不于是乎存感而遂通至神也有何形
迹之蔽遮有何情意之蒙混则造化之所以完备者此也道之
大用不于是乎彰呜呼金丹之为金丹至尊矣至贵矣至秘且
密矣亦谁得而證其妙果哉诚能得而證之姑无论其仙也佛
也圣也天也靡弗浑而含之一息抑无论其乾也坤也人也物
也无不全而秘之一机天地间惟斯人为贵人之中惟生死事
最大欲全其人须了生死欲了生死须绝心念欲绝心念须炼
金丹金丹成心念绝矣心念绝生死了矣盖生死视乎阴阳而
卷二 第 2p020b 页 CK-KZ_JY102_02p020b.png
阴阳视乎心念一念之得阳机动矣生矣一念之失阴机动矣
死矣夫所谓得者凡一切正念是也而欢乐欣喜皆在其中夫
所谓失者一切欲念是也而忿怒悲哀悉寓其内且不必其果
有念也而念兆微萌其机已发阳机发则生矣阴机动则死矣
真消息矣噫嘻微乎其微凡静养者须守子午子中一阳生机
也守子欲浑生机午宫一阴死机也守午欲浑死机生机浑则
不至二阳三阳而生死机浑则不至二阴三阴而死至活子午
更当谨慎盖刻刻之得念刻刻之子也刻刻之失念刻刻之午
也既能守每日之定子午更能守每刻之活子午然后兆可得
而息焉今人修道动云绝淫欲远房事然后大道可成金丹可
卷二 第 2p021a 页 CK-KZ_JY102_02p021a.png
就吁谬矣夫淫念兆而一阳萌动也然只强以绝欲欲固绝矣
使反问其心彼欲念果绝焉否耶恐反不如不绝欲者之欲念
尤轻也不知丹经之所以重绝欲念者乃由渐而进遏其源而
流自无也故虽佛祖而人道未废及至功成德就彼念自定而
欲自绝焉至于后天气质夫亦由是从中达外断不以徒惜肢
体而为调气之助也故孟子谓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
言勿求于心不可此不徒以强制为功也强制者虽欲静究何
能静清源者俟自静而果寂然静其中得失之故夫岂泛泛者
之所得而窥其万一也甚矣微矣

卷二 第 2p021b 页 CK-KZ_JY102_02p021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