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1325-014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三鱼堂文集卷九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
 序
  黄陶庵先生集序
予自束发受书即读陶庵先生之文见其精深纯粹高
者可以羽翼经传下者可以凌轹韩欧心窃慕之以为
是何如人而其文之超轶绝伦如此及闻先生从容就
卷九 第 1b 页 WYG1325-0141b.png
义慨然太息谓先生于死生之际不苟如此志与日月
争光而行与天地同久宜其发为文章精纯超绝协金
石而中宫商也既又思之自变故以来平日谈忠孝讲
仁义之徒临利害而丧其所守者何可胜数而先生独
毅然不变人之所隐忍徘徊而不能决者先生视之若
渴饮饥食之不容已夏葛冬裘之一定而不待拟议也
此岂可以强至而卒办哉盖其所积者厚而所养者深
矣及待罪先生之乡见其遗老访问先生之平生则群
卷九 第 2a 页 WYG1325-0142a.png
以为先生平日孝友忠信取与不苟泊然于富贵而发
愤于正学孜孜矻矻惟以圣贤为己任而世俗之尘埃
不足以入之呜呼此其所以能临利害而不变也欤自
世教之衰士不知以廉隅自饬谓正学为迂阔谓功利
为不可已遇小利害则攘臂而起蝇聚蚁逐无所复顾
平日之志气如此欲其临大节而不可夺岂不难哉由
是发为文章不入于卑陋则病于杂驳虽欲弥缝润色
自附前贤如寠人之装为富贵非其所有张皇支吾百
卷九 第 2b 页 WYG1325-0142b.png
病俱见无怪也故予以为先生之文本乎行先生之行
所以能卓然于临变者本于平日之养士苟能以先生
之养为养自然险夷如一履变则为岁寒之松柏处盛
则为高冈之鸣凤皆是物也区区文章之焜耀何足道
耶不然虽文如先生犹不足贵也而况乎其必不能哉
因先生之门人裒集遗文以传而为之推论其本俾世
之学先生者知所取则焉
  张东海先生集序
卷九 第 3a 页 WYG1325-0142c.png
郑端简公晓年谱言端简初第时将殿试首相石斋杨
公使人道意致殷勤端简父吾核公戒端简曰汝不闻
两及相门张师德无书抵政府刘元城乎因诵张东海
先生戒子诗权门要地是危机句端简所以能卓然于
始进而不枉寻直尺于公卿之门者东海之诗有以启
之也余读之未尝不叹前辈操行之高真今日后生药
石哉访东海集未得适先生裔孙世伟以家藏遗集索
余序因得尽读其诗文与其行实盖先生之学根柢程
卷九 第 3b 页 WYG1325-0142d.png
朱而胸次洒落一切龌龊不足婴其怀当时贤士大夫
如李西涯谢方石彭凤仪王守溪皆叹服其学问政事
之超出流俗一南安守而朝野交重不啻庆云景星宜
其流溢于诗文者足以楷模后进如此也世多重公之
草书公尝自评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以余观之诚然
非书之不如诗文书得诗文乃重耳然非学之有本如
世之嘲风弄月雕琢云山刻画星露则诗又何足重而
况能重其书也哉余窃怪虞山钱氏辑列朝诗集于先
卷九 第 4a 页 WYG1325-0143a.png
生之诗登者寥寥无几如今集中所载养马行昔有篇
诸诗其用意深远与杜子美兵车行诸作相为表里有
天下国家者所不可不知而如吾核公所称尤足针学
者之膏肓钱氏皆逸而不录亦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
末者欤典型既远奔走危机者滔滔皆是矣先生之诗
文具在安得如吾核公者日讽诵于其子弟之前一洗
涤其肺肠也哉
  屠我法诗叙
卷九 第 4b 页 WYG1325-0143b.png
论语载长沮桀溺学者见其与圣人之言牴牾遂疑耦
耕之贤与洙泗心事若莛与楹仅可与考槃衡门诸诗
人出没于烟霞泉石间而不可与羔羊之大夫甘棠之
召伯同日而道也余谓不然有沮溺之心然后可以行
孔子之道有考槃衡门之节然后可以处羔羊甘棠之
位夫圣人所以经天纬地育万物而理万事者必自洗
濯其心始其心洒然爵禄轩冕不足入其中是故其神
閒其气定物至而能应事至而能断惟理是视可贵可
卷九 第 5a 页 WYG1325-0143c.png
贱而不可夺然后能有成功不然得失之念营于中其
所以为万事之根本者压于纷华靡丽之下而不能自
主方且左顾右盻日不暇给而能成天下之事者未之
闻也故世之处高位拥大权而考其功业无丝毫当于
圣人者非尽其聪明才力不如也无沮溺之心以为之
本耳自汉以来作史者虽王侯将相功名赫赫不可殚
述而于隐逸之士必详记而备载之其亦有见于斯耶
我郡屠我法先生积学隐居与鹿豕为侣者四十年天
卷九 第 5b 页 WYG1325-0143d.png
下之士方攘攘于富贵得一爵若登天失一爵若沉渊
而先生视之无有也旷然若处云霞之上而人世之污
浊不足以累之呜呼使以先生是心而处廊庙之上无
利害得失以撄其胸而从容经画天下之事何事之不
可为耶谁谓沮溺与孔子有二道也其诗一编大抵皆
写其胸中高旷之致读其诗可以见其心矣人谓此渊
明归去来辞之类吾谓此诸葛武侯鞠躬尽瘁范希文
以天下自任之本领也
卷九 第 6a 页 WYG1325-0144a.png
  天涛诗文序
眉山苏氏兄弟文章为一代宗自宋以来操觚家仰之
若泰山北斗然吾尝窃病焉文以明道道不明何以文
为苏氏之文拾苏张之绪馀者什之五醉佛老之糟粕
者什之五且以伊川大贤而目之为奸几乎目不辨黑
白而耳不闻雷霆者矣尚安取其文章哉我家天涛筮
仕于峡苏氏之墓在焉禁其樵采新其庙貌又间以政
事之暇成诗文若干篇人皆谓天涛向往苏氏而得力
卷九 第 6b 页 WYG1325-0144b.png
焉者吾谓不然天涛平生朴实敦厚其在峡也仁而明
当军兴之际从容经画不废事不累民恻怛至诚之念
浃洽乎境内峡人爱之如父母然此真可与学伊川之
学者岂苏氏之比哉其诗若文皆言其性情所自得而
非有苏张佛老之习气于方正之士未尝疾之也其表
章苏氏墓特以为先贤遗趾不忍其灭没于樵夫牧竖
之手而非宗其学师其人也余方欲与天涛究程氏之
遗书追居敬穷理之学脉求所谓吟风弄月之旨趣布
卷九 第 7a 页 WYG1325-0144c.png
帛菽粟之滋味恐不知者见其官苏氏之地表苏氏之
迹猥以为眉山一派也故为叙之母以文忠兄弟辱我
天涛哉
  李先五诗序
予在疁城未尝得与文章之士相亲也逮休阳丘藏岳
以李子先五诗集见贻且为请序因叹予之不能知李
子有如此诗矣染鼎者不足以知味吹管者不足以赏
音况乎尘坌之馀何能高谈风雅为李子振踔艺苑也
卷九 第 7b 页 WYG1325-0144d.png
哉然而窃尝论之矣诗自三百篇来代有不同变而不
失其正者诗固不没于人之心也国风虽不登朝庙其
一时士女讴吟祗以输写性情阐扬兴会而贞淫舒惨
之气王者采之以徵治忽焉有唐以诗取士其所奏对
皆质有其文务以平生所得著之篇牍识者尚讥其渐
开淫靡况下此者乎今之称诗者吾惑焉生未尝探诗
之源流与其阃奥也辄欲誇骚雅之盛事鄙屈宋为后
尘矣而且阀阅之家人有应刘投赠之章词皆曹陆岂
卷九 第 8a 页 WYG1325-0145a.png
当世之才人果若是其盛哉夫亦徵逐以为荣名抑羔
雁以资润泽乎故予谓近人之诗虽有可观而求其不
没于心如古人者正少也李子虽今之人乎其诗则固
有可采者或见其艳发滃郁则以为其才俊也见其顿
挫浑脱则以为其法敏也见其鸿博雄肆而不竭则以
为其学瞻而思深也是则然矣而皆不足以尽李子吾
之所以取李子者以其品与养耳夫诗以文身假以为
名利之梯则非品矣诗以摄性挟以为奔走之具则非
卷九 第 8b 页 WYG1325-0145b.png
养矣李子少壮著书评骘诸家生不出里卷四方名贤
时招致苍雪楼樽酒问业绝无裘马声色之娱以乱其
情则其品与所养可知矣今日有李子意吾之所谓诗
之不没于人之心者乎太史公云国风好色而不淫小
雅怨诽而不乱盖欲进屈原于诗以扬其盛也乃吾将进
李子于有唐作者以表其微获附于赏音知味之后其
可乎藏岳试为我问先五抑更有进焉者欤
  王上台诗序
卷九 第 9a 页 WYG1325-0145c.png
王子上台示予诗一卷读之大抵和平高旷有古风人
之致焉尤喜其和华天御先生夏日村居诗曰书囊随
我甘沦落世路从他自险巇夫世路之险巇有尽而我
甘沦落之心无穷以甘沦落之心处险巇之中世路其
如我何哉斯言也必有契于华先生而王子之诗所以
能和平高旷自远于流俗者其亦有得于此也耶然予
又有说焉夫天之生士与士之生世非止自淑其身已
也盖将以为斯世之标准矩矱而引翼变化使之咸尽
卷九 第 9b 页 WYG1325-0145d.png
其性也故古之圣人有以一夫不获为耻而欲尧舜其
君民虽进必以礼退必以义而其心一日不忘天下即
终不用于世矣犹必删诗书述仁义明先王之道以待
后之学者惟恐大道之终不明于世而斯世之终不得
与于道也呜呼圣贤之用心固如此哉虽曰穷则独善
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然所谓独善者穷居自守不能如
皋夔稷契之所为耳非置斯世于度外也置斯世于度
外而以啸傲林皋为高是沮溺之所谓独善而非圣贤
卷九 第 10a 页 WYG1325-0146a.png
之独善也然则当吾世而犹有险巇焉是亦吾之耻也
故任其险巇而勿与争衡则可任其险巇而弗为怜悯
则不可或出或处或进或退圣贤之行虽不必同而怜
悯斯世之险巇曲尽吾所以救之之心则无不同也惟
有甘沦落之心以高旷其怀和平其气而又有不忍险
巇之心与万物为一体然后天所以生士之意始无负
华先生抱道高隐今之大贤也其必有得于此矣因读
王子之诗而附吾所见如此华先生闻之其亦以吾言
卷九 第 10b 页 WYG1325-0146b.png
为然乎
  杨硕甫诗序
唐颜鲁公千载伟人好神仙浮屠之说儒者曰是其天
资高故学虽杂不能汨其忠义之性仙者曰是幸得吾
术故能有所成就是二说者世莫能定也虞山瞿公稼
轩殉难粤西其节最烈而雪湖杨君硕甫讳秇出入于
锋镝之閒负其遗骸收而殡之义声动三军武夫悍卒
皆为感泣无拦阻者杨君自言曾遇异人能知未来事
卷九 第 11a 页 WYG1325-0146c.png
所言多奇中瞿公好其说与之周旋艰难中尝奉其言
为金镜我不知君与瞿公果得力于其术乎抑其禀于
性者厚赋于天者粹故所操虽不必尽儒者之学而忠
义之发光耀宇宙不可遏抑乎辛酉春予遇杨君于虞
山望其貌浑厚真朴出诗一编示我潇洒自得无纤毫
俗氛呜呼此其所以能临危难而不苟者欤其得于天
性无疑也我因君而知瞿公矣世之人资禀不如君而
徒欲学其术虽遇赤松洪崖面命耳提尽得其奥旨妙
卷九 第 11b 页 WYG1325-0146d.png
道使之当变故其不视君友如秦越人掉臂不顾者几
希矣使君早年不遇所谓异人而遇濂洛之儒以如是
之天资切磋而肆力焉其所成就岂但如今所称者哉
然如君者亦可谓奇男子矣天下滔滔使尽如君之险
夷一节何至如江河之日下哉
  傅鹭来感怀诗序
傅子鹭来示予感怀诗一卷磊落缠绵有唐人风工诗
者自能赏之然特赏其词云耳非知傅子者夫感也者
卷九 第 12a 页 WYG1325-0147a.png
触乎外者也怀也者存乎中者也触乎外者其末存乎
中者其本余微窥傅子之怀盖有足多者焉其诗曰五
顷薄田两具牛三餐脱粟鹿皮裘能澹泊也又曰仔细
隋珠休弹雀商量宝剑莫屠牛能宁静也又曰莫同狡
兔营三窟閒看祥鸾振九苞能不以利而以义也夫澹
泊宁静而不以利岂非孔子所云君子怀德者耶有是
怀也故其词虽哀而不为伤虽怨而不为怼皆情之所
当然而义理之正也苟无是怀而徒感慨悲歌叹李广
卷九 第 12b 页 WYG1325-0147b.png
之数奇嗟刘蕡之下第怜冯煖之穷哀郑虔之老寄闷
于瞿昙慧能抒愁于黄鸟芳草怼耳伤耳君子安取焉
虽然傅子之怀善矣吾尤愿其充之也夫人光明正大
之怀不难其发于一时而难操持辨别于平日操持固
然后嗜欲不得而夺辨别精然后疑似不得而淆故古
之君子戒慎恐惧无时敢懈虑此怀之或夺也读书穷
理无时或息虑此怀之或淆也用力之久至于醇粹坚
固畅乎四支发乎事业无往非此怀之流行则圣贤不
卷九 第 13a 页 WYG1325-0147c.png
过是矣不然守之不固析之不精乍出而乍入忽隐而
忽见光明正大于翰墨之间而不能不糊涂委靡于日
用之际则非吾所敢知也傅子勉之矣
  一隅集序
一隅集共经义八十八首余甲寅岁选而评之以课长
儿定徵者也曷言乎一隅也吾见人家子弟殚精敝神
于时文中积案盈箱矻矻穷年而一切经史皆不暇读
读亦不暇精故择此数十篇授之且为指点其浅深虚
卷九 第 13b 页 WYG1325-0147d.png
实宾主反正提挈照应之法使其因此扩而充之则时
文之规矩尽是矣此举一隅以三隅反之意也庶几有
馀力读天下应读之书得从容讲究圣贤全学长儿如
吾法渐通文义四书本经之外以次读诗春秋三礼国
语国策史记汉书韩柳欧苏之文涉猎通鉴纲目性理渐知
圣贤门路壬戌九月不幸夭没年止二十有三日月如
驰倏忽已经三载而此集俨然在敝簏中余既痛吾长
儿之遗迹且以其可稍救俗学之失故出以授问学之
卷九 第 14a 页 WYG1325-0148a.png
士盖尝譬之庖人治馔时文则在筵席之馔也一切经
史则在庖之粱肉山珍海错也庖中无粱肉山珍海错
而徒广收筵席之馀馔而藏之欲以此飨嘉宾其不至
臭秽不堪者几希此集则不然指示其烹饪之法观一
席而千万席可知暇则置备粱肉珍错寻其出产之处
广求豫积客至按法烹之馨香鲜洁客无不悦且不徒
可待客也一家之中养老慈幼无不绰然有馀较之收
拾残羹剩汁者相去岂不远哉子弟用功之法当如是
卷九 第 14b 页 WYG1325-0148b.png
有志斯文者其亦有取于此也夫
  黄陶庵先生制义序
予既序陶庵先生之诗文而推论其平日之养或曰先
生之制义何如予曰先生可谓得制义之意矣何谓制
义之意以其出入班马驰骋韩欧耶曰不然以其旨必
濂洛法必成弘耶曰不然以其法乎古不戾乎今得乎
已不骇乎人耶曰不然然则何谓制义之意曰子亦知
制义之所自起乎此宋明以来取士之具也盖自公卿
卷九 第 15a 页 WYG1325-0148c.png
大臣以至于都邑之长是天子所以寄股肱耳目者也
所以共社稷民人者也所以为治乱安危之分者也而
皆于制义一途取之其间非无英君哲相计深虑远辨
别人材郑重名器而卒不废此者何也亦曰是制义者
所以发挥圣贤之理也能言圣贤之言者必能行圣贤
之行以若人而寄之股肱耳目托之民人社稷则必有
安而无危有治而无乱是取制义之意也是五六百年
来所以行之而不废也自士习坏而制义为虚文方其
卷九 第 15b 页 WYG1325-0148d.png
执笔而为之所言者无非仁义也而孰知言仁义者之
背乎仁义也所言者无非忠信也而孰知言忠信者之
背乎忠信也举世滔滔以为是取爵禄之具耳而忘其
爵禄之何以必归乎此也苟可以悦于人而侥倖一第
焉斯已矣遑问其言行之合与不合哉呜呼士习如此
而欲得真材以期治安岂可得哉是无他则失乎制义
之意也今观先生之制义与其养于平日而从容于遇变
者可谓言与行合矣言与行合者是朝廷所以重制义
卷九 第 16a 页 WYG1325-0149a.png
之意也惜先生不幸而特以节见耳使其生当明盛而
任股肱耳目之寄受民人社稷之重其所树立岂可量
哉若夫不能学先生之行而徒学其文以之欺世取荣
常则不足以翼休明变则不足以卫纲常于是群焉罪
之曰制义之不足得人也呜呼是制义之咎耶抑失乎
制义之意之咎耶先生之制义传者颇多间有非其手
笔而伪托者亦有非先生欲存之作而未及删者用是
定为若干篇天下学者诚读其文而想见其人无失乎
卷九 第 16b 页 WYG1325-0149b.png
制义之意焉则庶几矣
  谈念苕窗稿序
谈子念苕与余居相距咫尺时得其文读之其辞沛然
以充其气爽然以清望而知其将奋翮云霄者也今秋
果举于乡同里莫不相庆盖喜文章之有据遇合之权
不在于天而在于人也然余之为念苕喜者又不独在
是余尝闻商文毅公之言曰士无以致身科目为荣而
以无负于科目为重夫今之人束发读书揣摩当世之
卷九 第 17a 页 WYG1325-0149c.png
好尚皇皇焉庶几其一中得之则以为喜不得则以为
忧非此科目也耶而自文毅言之则人虽幸列于科目
而其中犹有负有不负焉则是科目也者未足喜也而
可惧也夫必如何而后可以无负耶将闳览博物以备
顾问乎七略九流之书无所不窥毕方贰负之奇无所
不识求之科目之中千百而一二焉此足以无负矣然
昔人犹病之曰此记诵之学耳记诵之学可谓无负乎
将著书修辞以垂不朽乎如迁固之史欧苏之文长卿
卷九 第 17b 页 WYG1325-0149d.png
子云之赋太白子美之诗求之科目之中千百而一二
焉此足以无负矣然昔人犹病之曰此辞章之学耳辞
章之学可谓无负乎将树功立业以自表见乎戡乱如
萧曹守文如房杜救一时之危振一时之弊求之科目
之中千百而一二焉此足以无负矣然昔人犹病之曰
此功利之学耳功利之学可谓无负乎夫徒有其科目
既不足以为荣加之以记诵辞章功业赫然显名于世
而犹未免乎负此非刻论也盖士固有其当为者而此
卷九 第 18a 页 WYG1325-0150a.png
未足以塞我之责也士所当为者非他孔孟程朱之道
而已是道也闳览博物而非如世之记诵也著书修辞
而非如世之辞章也树功立业而非如世之功利也是
不待远而求之即我束发所读之书其中圣贤之所训
诫先儒之所注释至精至备举而措之则道在是矣而人
往往徒习其言以为科目之资而不能反求之身一日
焉得其所欲则弃之如敝蹝夫是以遇益隆而行益污
位益尊而品愈卑间有能自异于流俗则又没溺于记
卷九 第 18b 页 WYG1325-0150b.png
诵辞章功利之间而不能深求乎圣贤之道呜呼求其
无负焉者岂不难哉然我尝思之人之不能造于是者
惟其志不立耳不则自以为足不求进焉耳苟志立而
不自足进而不已天下何事不可为而独难于是耶我
见念苕之于举业也奋然不肯居人下而恂恂焉若无
能是以英年而奋飞人之听于天而不可必得者独取
之若寄操是心也以往岂其能得之科目而不能得之
道哉此我所以为念苕喜也故因读其文而序之于其
卷九 第 19a 页 WYG1325-0150c.png
首使天下见念苕之文者知其所重将在彼不在此则
世之囿于科目中者其亦可以知返矣
  钱孝端经义序
儒者往往谓举业盛而圣学衰余尝语同志吾辈皆从
举业出身当相与努力一雪此声请问雪之如何曰所
恶乎举业者为其以利禄之心从事于圣贤之书探精
索微手拮据而口呻吟者非以求道也将以求其所欲
也甚者则又不待其精微苟可以悦于人而止饰伪长
卷九 第 19b 页 WYG1325-0150d.png
诈如市贾然是以君子恶之今使为举业者无以利禄
存于胸惟知道之当求而圣贤之不可不学以居敬为
本以穷理为用求之六经以探其奥求之濂洛关闽以
一其途求之史以穷其变求之敬轩敬斋月川整庵诸
君子之书以博其识精择而笃行之口之所言必使无
愧其心身之所行必使无愧其言其发而为文者皆其
得于心而体于身者也一旦学成而荐乎有司登乎金
马石渠天下之人见其由是得举也则指其所业命之
卷九 第 20a 页 WYG1325-0151a.png
曰举业而学者固未尝自谓之举业也其遇耶是道之
将行也吾无与焉其不遇耶是道之将废也吾亦无与
焉夫如是则举业与圣学岂有二乎哉然吾尝持此以
告人而人率笑其迂一日钱子孝端以其所作经义数
十篇示我其气沛然其光蔚然读之者皆以为琅玕球
琳可以登庙廊可以耀宇宙钱氏世有闻人将复钟于
是矣顾钱子若不敢以是为足不惮跋涉而询于刍荛
其心岂但与世俗之举业较短长者哉愚时方在苫块
卷九 第 20b 页 WYG1325-0151b.png
未暇答也服既阕乃举平日之所以告人者以复于钱
子钱子当不以我言为迂也
  同邑文序
胡敬斋先生尝叹科举之学坏人才谓其丽乎辞不知
志乎善余读其言未尝不慨然也虽然是岂科举之咎
哉夫科举之设原非取其辞也谓其辞善者其志必善
能为孔孟之言者必其志孔孟者也能为程朱之言者
必其志程朱者也譬之作室而求匠召而问之其言栋
卷九 第 21a 页 WYG1325-0151c.png
宇榱桷广深修短之法井井如烛照而数计则授之材
而予之稍食未为大谬也自学者见上之人所取在辞
也于是日夜磨砺其辞以求当于有司孔孟程朱之道
鍊习于笔端言之侃侃真若可信而问其志则曰吾以
是求吾所欲耳岂真思实其言哉譬之拙匠不务精其
业而徒拾鲁般之陈言以应对主人幸而获其稍食则吾
事毕矣其室之成坏坚脆于吾何有哉为主人者方庆
其获良工而广厦曲榭可藉以成孰知其志之不在斯
卷九 第 21b 页 WYG1325-0151d.png
耶所谓鹪鹩已翔乎辽廓罗者犹视乎薮泽而科举于
是弊矣此犹就其辞之善者言之也其又甚者则并其
辞亦不能善糠秕杂陈稂莠错出幸而涂饰有司之耳
目冒昧一第则泰然自谓其业之成不复知有人间学
问是又无足论矣然吾终不谓科举之无用者天下大
矣有珷玞则必有和璞有鱼目则必有隋珠明道紫阳
独非科目中人乎士苟有志虽使处秦之初宋之季废
诗书禁道学犹将修身独善以守先待后为己任而况
卷九 第 22a 页 WYG1325-0152a.png
煌煌功令以仁义为鹄以六经为罗以洙泗濂洛为招
而茫茫宇宙无人起而应之吾不信也吾邑素号才薮
起蓬蔂而陟青云者踵相接也后进之士益蒸蒸向风
相与集其揣摩之文梓以问世而命余序之夫殚精竭
思上追秦汉下凌唐宋语必破的言必中绳吾党之士
讲而习之久矣岂待余言哉然窃有愿陈者则未知我
二三同学所朝夕揣摩而烂焉于是集者果发于其志
乎抑但丽于辞乎其真见圣贤之道若饥食渴饮之不
卷九 第 22b 页 WYG1325-0152b.png
容已而侃侃言之乎抑曰姑以求合于功令乎二者之
相去在毫釐之间而有天壤之别我同人必有知之者
庶几哉相与砥砺各即其所言反而实求之身以不能
为明道紫阳自耻毋徒思与文章之士逐鹿于中原使
天下后世谓科举之中有人焉而无为敬斋所叹则岂
惟一邑之光世运人心实共赖之
  历科小题永言集序
程子有言古之人自能食能言即有教盖人之幼也知
卷九 第 23a 页 WYG1325-0152c.png
虑未有所主则当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盈耳充腹久
自安习若固有之又曰人多以子弟轻俊为可喜而不
知其可忧也有轻俊之质者必教以通经学朱子尝有
取于陆子寿之言谓子弟教作虚诞之文皆坏其气质
古人之为子弟虑者如此今之教子弟者吾惑焉方其
幼也既未尝习之于洒扫应对朱子所辑小学一书常
束之高阁不使寓目虽日读孔孟之言不过以为此利
禄之阶梯未尝知其必可行不可不行也稍长教之为
卷九 第 23b 页 WYG1325-0152d.png
文则挑其心机奖其浮华惟以惊人耳目为能事不问
其虚诞不虚诞通经学不通经学也侥倖一第则便以
为学成不复知人间尚有当读之书当为之事然则风
俗之不端士习之日坏岂非自童子时始哉故吾每教
童子作文未尝不战战兢兢惟恐一言之病中于其心
异日将硕大蕃滋鬯茂条达不可救药盖人之聪明当
扩充于范围之内不当扩充于范围之外往者嘉靖以
前天下无异学士皆由程朱以窥孔孟其文浑厚醇朴
卷九 第 24a 页 WYG1325-0153a.png
惟恐一言之越乎绳墨士习如此风气安得不醇哉自
是以后学日杂而文日奇风俗日偷非天之生材有异
乎前也其所以教之者然也成童之时其心先也离琢
破坏求其长大之归于醇朴不可得矣故当今之急务
必自教小子始教之道必以小学为基址以濂洛关闽
之书为根本以先正浑醇厚朴之文为彀率使自孩提
有识即浸灌于仁义中正之中游衍于规矩准绳之内
如水之汪洋浩渺而不得越乎其防则文章不期正而
卷九 第 24b 页 WYG1325-0153b.png
自正风俗不期厚而自厚矣张子质夫惇五蒋子声御
选历科小题之文以为童子式吾见其一出一入不敢
苟且惟误后学是惧其亦有程子朱子之虑耶故为推
古人所以教童子者弁于其首使读者知文章一途非
徒贵其机巧浮华已也当求程子所谓可忧者如何朱
子所谓坏气质者如何聪明日扩而范围常存必为转
移风气之人勿为风气所转之人庶几不负三子之志
也夫
卷九 第 25a 页 WYG1325-0153c.png
  授经堂寿序
今年春嘉善沈芷岸太史寓书于余曰我邑畏碞先生
我舅氏子宗老也生平慷慨敦气谊重然诺乐善好施
屡战棘闱数奇未偶年来闭户课孙天伦自乐今且七
旬矣子盍有以寿之且我表弟端明舞䌽承欢之意甚
摰吾辈无以侑之不可陇其不敏方自放于烟霞泉石
之间笔墨久荒承命不知所措适读史记万石君传胸
中若有不可已者遂敬书之以质于太史当万石君时
卷九 第 25b 页 WYG1325-0153d.png
人才济济毛苌董仲舒申公诸大儒言行醇备者固无
论其他如施雠孟喜赵绾王臧之属以经术显司马相
如枚皋之徒以文词著公孙弘以曲学阿世封平津侯
而万石君皆无有也蜀卓氏宛孔氏鲁曹邴氏宣曲任
氏皆以赀财雄郡国而万石君亦无有也独其父子兄
弟循循孝谨自内达外无几微缘饰年弥高而行弥笃
积久而彰天下仰之虽齐鲁诸儒之质行皆自以为不
及夫以龙门之好奇于一切庸行若不屑然者而独于
卷九 第 26a 页 WYG1325-0154a.png
万石君家风津津不能已后千馀年朱子辑小学书去
取谨严虽经传之文不轻入而独于万石君事详哉其
言之由此观之莫荣于孝谨莫寿于孝谨假使当日万
石君有卓孔之赀财有平津之爵位有枚马之文章有
施孟之经术而孝谨不逮其名未必传于今即传亦必不
能使人敬仰之如今日也又使当日若卓孔若平津若
枚马施孟之徒能孝谨如万石其姓名传于今不知当
如何敬仰必不落寞如今日也鸤鸠之诗曰淑人君子
卷九 第 26b 页 WYG1325-0154b.png
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仪一者孝谨之醇乎外
也如结者孝谨之常于中也其卒章曰正是国人胡不
万年言孝谨之效也孝谨而外无他道矣毛董诸大儒
亦全乎此而已自古圣贤所以继往开来卓然不可磨
灭者无不基于此有浅深安勉生熟之殊耳今我畏碞
叔少壮修行晚年天伦自乐可谓有万石遗风矣吾又
乌乎祝之亦祝之曰自今以往长如万石君家而已万
石君区区一赵布衣率其子弟躬行孝谨身享遐龄一
卷九 第 27a 页 WYG1325-0154c.png
门贵显令名无穷况加之以经术文学增其所有而有
其所无其所致宁可量乎我焉知得效之盛不如鸤鸠
诗人之所祝又焉知异日无网罗旧闻如史迁者采其
家风为魏里万石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更焉知千馀年
后无裒集嘉言善行如朱晦翁者述其遗事补入小学
遐陬僻壤三尺童子皆知有畏碞先生也是在端明与
诸子孙能敬承之而已何难之有端弟试以吾言复于
太史其必以为然也
卷九 第 27b 页 WYG1325-0154d.png
  灵寿教谕张君寿序
灵寿诸生有问于余者曰今月某日为吾师张子诞辰
请问所以称觞者余曰此非而师所喜也诞辰称觞非
古也自汉晋以前未闻有此礼有之自齐梁之间始颜
氏家训中尝备言其非故近世士大夫之好礼者皆鄙
而不为诸生亦何取于此无已则有一焉而师张子为
西山先生令嗣西山先生尝纂儒宗理要一书聚濂洛关闽之精
言以告天下之学者此而师之家学也闻之于家庭者
卷九 第 28a 页 WYG1325-0155a.png
必将推之于庠序诸生欲敬其师则莫若服其教诚取
其书而拳拳服膺焉口诵之心维之体之于身推之于
事深嗜笃好相磨相磋以太极图西铭为必可契以主
敬穷理为必可学不敢以记诵词章夺之也不敢以虚
无寂灭乱之也不敢以功利权术杂之也自迩而远自
卑而高真积力久豁然贯通和顺积中英华发外而师
张子得藉手以告于西山先生曰蕞尔灵寿有光风霁
月如茂叔者矣有瑞日祥云规圆矩方如二程者矣有
卷九 第 28b 页 WYG1325-0155b.png
民胞物与如横渠者矣有平生所学惟四字如考亭者
矣儒宗理要之书浃于肌肤沦于骨髓与文山俱高卫
水俱永矣西山先生闻之且怡然而乐曰是能推吾学
以行吾教是真吾子也诸生所以敬其师者莫大乎是
胡不此之务而俗礼之汲汲乎倘诸生云是礼也相习
已久一旦除之吾诸生有不安于心者则又有说焉昔
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而先簿正祭器猎较所同也簿
正所独也诸生如不容已则以称觞为猎较而以儒宗
卷九 第 29a 页 WYG1325-0155c.png
理要为簿正无谓烹羊炰羔已足尽敬师之礼而沉潜
反覆于五先生之言必求无负于师之望而止其庶乎
诸生唯唯请记其言于学以相勖于是作歌以遗之曰
方今学术郁而不昌西山先生崛起范阳探精索微扫
去秕糠濂洛关闽于赫有光纂成嘉编畀我津梁猗欤
张子克守义方青年力学脱去膏粱秉铎于灵厥声洋
洋以其家学惠我宫墙既修庙貌以及门厢遂布微言
示之周行济济多士奋于纲常曰我有师箕裘煌煌开
卷九 第 29b 页 WYG1325-0155d.png
我聋瞽涤我膏肓自今伊始孰敢怠荒努力钻仰入道
之航必窥程奥必登朱堂驱除功利寂灭词章惟德惟
义是崇是匡极天蟠地吾志始偿茧丝牛毛无敢或亡
洛闽真传庶几勿丧俾我师誉如山如冈笑彼愚俗昧
厥短长何以嘉师旨酒承筐以吾视之是曰色庄吾敬
吾师岂在豆觞
  潘泗庵先生寿序
余尝读吕泾野集见其与人子言事亲曰子欲子之亲
卷九 第 30a 页 WYG1325-0156a.png
为郿人张殿中丞乎张生于景德天禧之间今已数百
年矣其寿犹与太华终南争高未艾也抑欲子之亲为
汴人程大中公乎程生于乾兴景佑之间今已数百年
矣其寿犹与嵩少黄河争长未已也每一诵之未尝不
大其言以为凡为人子宜书置坐右夫殿中丞与大中
公则贤矣其所以能与太华终南嵩少黄河争寿者岂
非以横渠明道伊川为之子耶人能以横渠明道伊川
之学为学何虑亲之寿不殿中丞大中公若也锡山潘
卷九 第 30b 页 WYG1325-0156b.png
远亭与余同官恒阳既归而寓书于余问所以显亲之
道余不敏幼诵孝经之言白首而未能入其室何足以
辱远亭之问无已则亦以泾野之告人者告我远亭而
已远亭之尊人泗庵先生少负不羁之才涉猎经史上
下古今居家孝友不减石建薛包而肝胆接人在汲郑
间遭遇时变以韬略显慨然慕赵营平马伏波之遗风
视卫霍蔑如也膂力方刚勋名正未可量顾其志不第
是盖鼎钟之业先生所以自励者也箕裘之传先生所
卷九 第 31a 页 WYG1325-0156c.png
以望之远亭者也为营平为伏波洵乐矣为殿中丞为
大中公不更乐乎远亭诚体此志而黾勉焉无以世局
之利钝为忧喜而必以为程张自任立身者于斯事亲
者亦于斯西铭正蒙吾温凊之具也定性书颜子好学
论吾甘旨之奉也经学理窟颖考叔之羹也易传春秋
传遗书外书老莱之斑衣也绎之于心而体之于身所
谓不愧屋漏者弗能弗措也所谓扩然而大公物来而
顺应者弗能弗措也日就月将焉真积力久焉义精仁
卷九 第 31b 页 WYG1325-0156d.png
熟天下将翕然曰关洛之学复见于梁溪二泉间泗庵
先生顾而欣然曰吾何幸得追随于程张二翁间也其
为乐何如耶其为寿何如耶其于世之获一官进一秩
以誇耀于父母者所得孰多耶远亭岂有意乎且吾闻
远亭之乡高景逸顾泾阳两先生所居也皆学程朱而
有得者也高顾与程张其有异同焉否且未深论然学
而有得至今两先生之名与日月争光两先生之亲亦
与日月争光岂高顾学之能寿其亲而生于其乡者不
卷九 第 32a 页 WYG1325-0157a.png
能乎吾勿信也况远亭之官于武强也抚民以慈而绳
奸以严能除一切苛敛不合于时弗顾也有卓然不苟
同于流俗之志矣推是心也以自奋于学何前贤之不
可企及耶昔朱子一生学问自同安归后益加策励以
至为万世儒宗今远亭之年髣髴朱子同安之年苟能
策励如朱子是亦朱子而已矣我见异日名扬亲显与
太华终南嵩少黄河争寿者非他人必远亭与远亭之
亲也泾野之言岂欺我哉敢以是祝
卷九 第 32b 页 WYG1325-0157b.png
  吴母朱太孺人寿序
梅村吴先生以文章经术炳蔚海内不啻若永叔之在
庆历子瞻之在元祐其学之湛深其人之卓荦士大夫
固有定论矣然有未可定者欧苏后人若棐若过虽负
有文名弗能尽绍父业盖极盛者难为继也而梅村先
生有丈夫子二三人方发愤读书莫能量其所至古今
人同不同未可知矣三子皆出自朱孺人孺人又以断
机丸熊之诫日夜磨砺其子俾绍先烈而光大之其又
卷九 第 33a 页 WYG1325-0157c.png
可量也哉孺人五十诞辰姻党谋所以祝之予曰此无
他词为也即孺人所以望其子者为孺人祝可矣夫孺
人所望于子者无他欲其克成梅村之志而已吾闻君
子之志与流俗异今天下熙熙攘攘所祷祀而求者位
高而家温金满于箧粟满于庾印累累而绶若若此富
贵之士耳君子之望其子不但如是也擅雕龙绣虎之
才写风云月露之态相如子云争妍比丽子山孝穆并
驱连镳此词章之士耳君子之望其子不但如是也成
卷九 第 33b 页 WYG1325-0157d.png
功若管晏得志若衍仪其勋烈烂然其心术厌然可以
震宇宙不可以安寤寐此功利之徒耳亦岂君子所以
望其子哉夫君子爱其子则必欲其为全人欲其为全
人则必欲其学圣贤欲其学圣贤则必欲其履仁义而
敦忠信仁义德之舆也忠信德之基也有子如是此其
为祥非富贵词章功利之可并矣岂非梅村之志哉则
请进而祝之曰愿孺人之子大其志扩其学毋汨于俗
毋囿于习以浮华为可耻以杂伯为可鄙以道为归以
卷九 第 34a 页 WYG1325-0158a.png
古为法以穷理格物为入德之门以戒慎恐惧为存心
之本必正谊明道如董仲舒必澹泊宁静如诸葛武侯
必先忧后乐如范希文皋夔尹旦吾鹄也思孟程朱吾
师也左图右史吾箕裘也内圣外王吾堂构也日而就
焉月而将焉优游而渐渍焉浸假而孺人之子赫然为
大贤则孺人为大贤之母矣浸假而孺人之子粹然为
醇儒则孺人为醇儒之母矣荣莫大焉福莫厚焉为之
而已岂其难哉敢以是祝
卷九 第 34b 页 WYG1325-0158b.png
  曹母成孺人寿序
余承乏恒阳余婿曹子星佑寄语余云吾父今年春秋
六十有四吾母春秋六十请问所以祝寿者余度星佑
爱其亲凡可以祝其无疆如天保之诗人所云冈陵松
柏者当无所不至不待余言且星佑尊人臻莱翁暨成
孺人皆生长名族而能以勤俭治家以礼法检身无膏
粱华靡之习气其道自应得寿又何待星佑祝无已则
有一焉其惟顺亲之志乎亲之顺则乐乐则寿此星佑
卷九 第 35a 页 WYG1325-0158c.png
所当勉也顺志如何亲之志有显而易见者顺之易有
隐而难知者顺之难今人自成童而后其亲未尝不日
夕望之曰愿吾子学成而得位也得位矣则又曰愿其
进而益尊也进益尊矣则又曰愿其垂裕后昆也此其
显而易见者也闻古之人有二程子者大贤人也有子
如是可谓荣矣然不敢以责其子闻古之人有朱子者
大贤人也有子如是可谓荣矣然不敢责其子是非不
欲其子为二程朱子恐其未必能而不敢轻责之也使
卷九 第 35b 页 WYG1325-0158d.png
其子果能如之则亲心之愉快必有百倍焉者此其隐
而难知者也顺其显而易见者而亲寿增顺其隐而难
知者而亲寿益增然则星佑欲顺亲志以祝亲寿亦学
程朱而已人之不能如程朱者非不能也不为也读程
朱之书行程朱之行是亦程朱而已矣求之五经四书
传注以定其宗求之小学近思录以握其要求之遗书
外书文集语类以观其全求之性理纲目以广其识口
诵心维身体力行必登其堂必造其奥动静语默罔敢
卷九 第 36a 页 WYG1325-0159a.png
或越其不为程朱者鲜矣星佑勉之哉星佑之学日进
则臻莱翁暨成孺人之心日悦而寿日增天保诗人之
颂岂难握劵而取哉请酌而祝曰愿我星佑沉潜踊跃
于理窟中惟洛惟闽是尊是崇居敬穷理不辍其功自
近而远日益扩充真积日久豁然贯通在昔程子弄月
吟风茧丝牛毛曰惟晦翁谁谓道远我见其同为世麟
凤实茂声鸿高堂白首其乐融融喜我有子道通厥躬
至诚洋溢格于上穹天降福祉益炽益丰我两老人日
卷九 第 36b 页 WYG1325-0159b.png
怿于衷而目加明而耳加聪虽在期颐有如黄童
  王母于太孺人寿序
余承乏灵寿密迩行唐孟津王子方宰行唐谓余曰我
有老母今年九月春秋五十愿有以寿之余不敏文词
鄙陋无以应命虽然窃有献也夫人之有亲谁不思荣
之而寿之顾其志异其所以为寿者亦异志乎富贵者
以富贵寿其亲志乎道德者以道德寿其亲富贵有时
而尽道德无时而泯故使人称我母为公卿之母孰若使
卷九 第 37a 页 WYG1325-0159c.png
人称我母为贤人之母王子家居近洛不闻洛之先贤
有二程先生乎当宋之时享高位拥厚禄声势赫奕以
显其亲者不可胜数二程子生其间问其官则上元主
簿耳扶沟令耳监察御史耳崇政殿说书耳非有宰相
之尊万钟千驷之富也然二程子发愤自振以孔孟为
宗以六经为本以居敬穷理为功以正谊明道为事以
洒扫应对至于穷理尽性学成而天下宗之迄于今去
二程子数百年矣而其名巍然其亲之名亦巍然当日
卷九 第 37b 页 WYG1325-0159d.png
之贵与富什百倍于二程者皆不若也王子以为彼之
寿孰与此之寿乎且余闻王子之母于太孺人孀居矢
节课子读书待婢仆以恩接姻戚以礼平生无疾言遽
色支持门户昼夜操作备历勤苦昔从太常公官于翰
林秉宪于浙备藩于江宁极人世之荣华未尝有几微
富贵容是能以道德自重必将以道德望其子我知王
子所以寿其亲者在此不在彼矣请酌而祝曰愿我王
子学程伯子不如伯子吾学不止愿我王子学程叔子
卷九 第 38a 页 WYG1325-0160a.png
不如叔子吾学不止男儿胸中当融万理龚黄召杜特
一斑耳母氏顾之翩然色喜谓吾有子芬若兰芷天鉴
厥德增我福祉眉寿无疆令闻不已嵩岳同高涧瀍齐
齿
 
 
 
 
卷九 第 38b 页 WYG1325-0160b.png
 
 
 
 
 
 
 
 三鱼堂文集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