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p001a 页 CK-KZ_JY047_01p001a.png
重刋道藏辑要
太上道德宝章翼(卷上)
              白玉蟾真人 章句
              复圭子程以宁阐疏

 李清庵曰道之可以道者非真常之道也夫真常之道始于
 无始名于无名拟议即乖开口即错设若可道道是甚么既
 不可道何以见道可道又不是不可道又不是何如即是若
 向这里下得一转语参学事毕矣其或未然须索向二六时
 中兴居服食处回头转脑处较勘这个巍巍的活泼泼的不
卷一 第 1p001b 页 CK-KZ_JY047_01p001b.png
 与诸缘作对应是个甚么校勘来校勘去校勘到校勘不得
 处忽然摸着鼻孔通身汗下方知道这个原是自家有的历
 百劫以来不曾变易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又道行住
 坐卧不离这个况覆载之间头头物物都是这个亘古亘今
 只是这个生天生地只是这个至于日用平常动静作息只
 是这个一切有形皆有败坏惟有这个常在天地虚空亦有
 败坏只有这个不坏只这个虽铁眼铜睛觑不破为甚觑不
 破只伤他不曾觌面相逢纵饶觌面相逢也是蹉过且道蹉
 向甚么处去不得乱走毕竟作么会清庵向这里分明举似
 只是欠人承当倘遇知音剔起眉毛荐取咄昨夜江头新两
卷一 第 1p002a 页 CK-KZ_JY047_01p002a.png
 过今朝依旧远山看

 德之一字亦是强名不可得而形容不可得而执持凡有施
 设积功累行便是不德也只恁么不修习不用功死如槁木
 待德之自来终身无德也这个德字愈求愈远愈执愈失经
 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又云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只这两句
 多少分明只是欠承当若是个信得及的便把从前学解见
 知声闻缘觉一切掀倒向平常践履处把个损字来受用损
 之又损损来损去损到损不得处自然玄德昭著方信无为
 之有益经云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又云玄德深
卷一 第 1p002b 页 CK-KZ_JY047_01p002b.png
 矣远矣会么不离当处常自然觅到知君不可见

 经之一字亦是强名圣人为见世人随情逐幻嗜欲迷真中
 心业识之扰攘灵地无明之炽盛是以天真丧失横夭伤残
 不能复其本元于是用方便力开善诱门接引群迷使归正
 道故著书设教强名曰经经者径也众所通行之大路也虽
 然读是经者却不可泥在语言三昧上亦不可离了此经向
 外寻求须是向自已分上着意把这五千遗言细细咀嚼点
 点画画不要放过忽然嚼得一句半句透这一部经都在自
 已方信道开口不在舌头端到这里打开自己宝藏把出自
卷一 第 1p003a 页 CK-KZ_JY047_01p003a.png
 已经来横拈倒用不惟这一部经至于三十六部尊经一大
 藏教典从头彻尾转一遍只消一喝都竟还委悉也么平地
 起风波青天轰霹𩆝谛听谛听
  体道章第一
道○(如此而已)可道非常道(可说即不如此)(强名曰道)可名非常名(谓之道已非也)
无○(即此是道)名天地之始(道生一是天地之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有)名万物之
母(一无生万有万有归一无○生生不息)故常无(虚心无念)欲以观其妙(见物知道知道见心○无
心则自然运化)常有(守中抱一)欲以观其徼(徼音窍身有生死心无生死)此两者(万有一无一无
亦无无中不无)同出而异名(万法归一一心本空)同谓之玄(道非欲虚虚自归之人能虚心道自归之)
玄之又玄(虚里藏真无中生有)众妙之门(悟由此入用之无穷百千万法皆从此出)
卷一 第 1p003b 页 CK-KZ_JY047_01p003b.png
 复圭子曰此章总言道之体用及入道工夫也老君之学全
 在于此其五千馀言所敷演者惟演此一章已耳儒之所谓
 道者路也以日用常行言老之所谓道者直指本体言玄同
 子曰第一道字大道也第二道字即大道非口道之道分别
 在一可字凡人骤观第二道字谓口道之道既有可口道之
 道则必有不可口道之道矣是可道与不可道二也既为大
 道岂容口道稍涉拟议便非寻常日用常久不坏之道复圭
 子曰道之一字且不可强加况又可强名之乎名以名此道
 也而不知道无以名为也造化密移四时默默中行百物默
 默中生必欲归名于道岂万古不易之常名乎无能生有故
卷一 第 1p004a 页 CK-KZ_JY047_01p004a.png
 无为天地之始者道也道生天地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无极
 是也有彰乎无故有为万物之母者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万物统体一太极是也以上数句皆指造化之浑沦大道
 而言故常无欲以下则近指人身道妙而言令人知修道也
 于二观字可见故常无二字作一句欲以观其妙太上谓我
 寻常日用安心于无要以观其道之妙处常有二字作一句
 欲以观其徼徼即妙中之孔窍也太上谓我寻常日用安心
 于有要以观其道之窍处窍生于妙有欲生于无欲此两者
 于不见中亲见于亲见中不见其出同特其为名异耳既名
 为妙又名为窍则虽有欲而实未尝有欲故同谓之玄凡远
卷一 第 1p004b 页 CK-KZ_JY047_01p004b.png
 而无所至极者其色玄故以名道玄不足以尽之不但绝有
 无之名抑且离玄妙之迹故曰玄之又玄生仙生佛在是生
 天生地在是生人生万物亦在是岂非众妙之门乎此一章
 已尽全部道德之旨又曰有无名而后有有名凡名不永者
 有名为祟故也常者久而不变之谓浑而无奇之称既曰常
 又曰玄所以益明常之不可易不可加也圣人特常之至者
 耳 程俱论曰可道之道以之制行可名之名以之立言至
 于不可道之常道不可名之常名则圣人未尝敢以示人非
 藏于密而不以示人也不可得而示人焉耳故西方圣人其
 所示现设为乘者三演为分者十二命之曰教若夫传于教
卷一 第 1p005a 页 CK-KZ_JY047_01p005a.png
 外者则其不可道与不可名者也中国之圣人祖唐虞宪文
 武以订诗书礼乐之文命之曰经若夫其所以言犹履之非
 迹者则其不可道与不可名者也故老君著五千之文将以
 示天下迪后世非退于道冥而独于已者故其发言之首以
 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者五千文之所具也若夫千圣之所
 不传者不可得而言也 笔乘谓太上实非舍有以求无苟
 舍有以求无则是有外更有无安得为无盖当其有时实未
 尝有乃真无也故不灭色以为空空即色不捐事以为空事
 即空不然其所谓无者为对有之无而所谓有者为对无之
 有亦恶得谓之常无常有哉噫安得知常者而与之一论此
卷一 第 1p005b 页 CK-KZ_JY047_01p005b.png
  李清庵曰予谓无欲者无心作为自然也有欲者有心运
 用工夫也无为则能见无名之妙全其性也有为则能见有
 名之徼全其命也有与无性与命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
 之又玄有无交入性命双全也子思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
 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即无欲观妙之义也发而皆中
 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有欲观徼之义也致中
 和天地位万物育即玄之又玄之义也所谓欲者欲人之不
 可之谓
  可道必名名必有知故次之以天下皆知
  养生章第二
卷一 第 1p006a 页 CK-KZ_JY047_01p006a.png
天下皆知美之为(求为美名)美斯恶已(不得美名○不美是恶之因)皆知善之为
(求为善人)善斯不善已(反为恶人○善是不善之因)故有无相生(无必生有有必生无)难易
相成(先难后易先易后难)长短相形(道本无形自相长短)高下相倾(天旋地转本无高卑)声音
相和(一风所鸣万籁相应)前后相随(往古即今来今即古)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贵乎
自然)行不言之教(道寓于物)万物作而不辞(无必生有安得不生倘若不生安见长存○忘物)
生而不有(无非幻妄○忘形)为而不恃(今日今日而已○忘情)功成而不居(岂可以梦
为实忘成) 夫惟不居(忘外而不忘其内也)是以不去(一我自存)
 复圭子曰大道无名原无美恶亦无善不善自混沌凿而美
 恶分因有善不善盖至美不美至善不善美中藏恶善中寓
 不善非天下所得而知也故人之所谓美且善者岂真美且
卷一 第 1p006b 页 CK-KZ_JY047_01p006b.png
 善哉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之谓有无相生合抱之
 木起于毫芒百尺之台溃于蚁穴是之谓难易相成人知临
 短以为长不知即短以为长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非长短
 相形乎高者不可使卑卑者不可使高一定之高下也若天
 道高而下降地道卑而上升非高下相倾乎空谷传声声应
 气求一清一浊递为抑扬则声音相和也古以今为后而随
 前来亦以今为前而随后往则前后相随也已上相生相成
 相形相倾相和相随六者皆自有为而致也惟圣人洞知其
 故已雕已琢复归于朴处无为之事以道而治也行不言之
 教以身而教也是以万物并作吾从而与之作作而不辞忘
卷一 第 1p007a 页 CK-KZ_JY047_01p007a.png
 物也万物并生生而不有忘形也如造化虽能有所作为而
 不自恃其能忘情也如四时虽有成物之功而不自居忘成
 也夫惟不居其功是以生成之功归天地参赞之功归圣人
 天地也圣人也一也功岂去天地圣人哉○碧虚子曰美善
 生于妄情以情之所好为美情之所恶为恶纵已妄情非恶
 而何以已之所是为善以已之所非为不善纵已是非安有
 美乎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不以好
 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此谓止于实当也夫圣
 人岂无美善盖美而不矜同于无也不矜则德全同无则害
 远德全害远美善尽矣若以美善化天下使知其美之为美
卷一 第 1p007b 页 CK-KZ_JY047_01p007b.png
 盖未尽善也
  知则善恶互生难易对陈势必争尚贤德故次之以不尚
  贤
  安民章第三
不尚贤(为子当孝为臣当忠)使民不争(饱不思食○忘我)不贵难得之货(黄金与土同价)
使民不为盗(如意无他)不见可欲(耳目之间心实在焉)使心不乱(去即唤回○忘情)
以圣人之治[多少分明@○]虚其心[是@○]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河上公云
爱精重施髓满骨坚)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多少分明@○](○识诀者
恐惧)为无为○则无不治[是@○]
 复圭子曰尚贤好名也名争端也若上不好贤则民自然不
卷一 第 1p008a 页 CK-KZ_JY047_01p008a.png
 争贵难得之货好利也若上不好利则民自然不盗伯夷死
 名于首阳争名也盗蹠死利于东陵争利也岂非上之人所
 尚在名所贵在货哉苟上者不见名利有可欲则民亦各安
 其志而心不乱矣非闭目而不见也谓天下无可欲者动其
 中耳是以圣人之治以下虚心实腹弱志强骨八个字分明
 是指点金丹大道教人下手处盖人之不能入道者缘心上
 不净一团名利牵扯心不虚也方寸几何莫非嗜欲所填塞
 则元精元气元神不存为一空壳而腹不实矣虚心二字谈
 何容易心必如太空任浮云之往来而太虚之体自若如是
 则元精元气元神固而腹始实矣心犹体也所以宅神君气
卷一 第 1p008b 页 CK-KZ_JY047_01p008b.png
 统精而志则心之发窍处也志强则心未免外驰骨力必受
 其损故弱其志而后能强其骨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
 而不争天下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枨也
 欲焉得刚则骨弱矣尝使民无知无欲是复归于混沌也使
 夫知者不敢为也不敢凿其混沌矣为者始于有作人难见
 也无为者及至无为众始知也则无不治者大修行人以身
 为国以精不动摇谓之民安神气充裕谓之国富而国胡不
 治之有 苏注尚贤则民耻于不若而至于争贵难得之货
 则民病于无有而至于盗见可欲则民患于不得而至于乱
 虽然天下知三者之为患而欲举而废之则惑矣圣人不然
卷一 第 1p009a 页 CK-KZ_JY047_01p009a.png
 未尝遗于野而不用贤也独不尚贤耳未尝委之地而弃其
 货也独不贵之耳未尝去所欲而稿木死灰也独内不存诸
 心外不遗其迹而已矣吕注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
 腹弱其志强其骨心藏神而腹者心之宅虚其心则神不亏
 而腹实矣肾藏志而骨者肾之馀弱其志则精不摇而骨强
 矣虚其心而腹实则尝使民无知也弱其志而骨强则尝使
 民无欲也智者知贤非上之所尚而货非上之所贵则为之
 非所利故不敢为也夫唯如此则为无为而无不治矣
  尚贤尚贵则争欲之心起矣惟圣人治之以虚故次之以
  道冲而用之
卷一 第 1p009b 页 CK-KZ_JY047_01p009b.png
 
 无源章第四
道○冲而用之(○太虚同体)或不盈(虚中)渊乎似万物之宗(心也)
挫其锐(敛神不露锋芒)解其纷(止念)和其光(藏心于心而不见)同其尘(混心于物)
湛兮似若存(存神于无)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惟道为身)
 释德清曰此赞道体用微妙而不可测也冲虚也盈充满也
 渊静深不动也宗依归也谓道体至虚其实充满天地万物
 但无形而不可见故曰用之或不盈谓道体渊深寂寞其实
 能发育万物而为万物所依归但生而不有为而不宰故曰
 似万物之宗 沈蛟门曰锐则有触纷则多端光则有分别
 尘则浑然无迹大道摧挫芒锐而无圭角解释纷结而无系
卷一 第 1p010a 页 CK-KZ_JY047_01p010a.png
 累和戢光耀而无英华惟混世同俗并居杂处而不自表洁
 湛然澄彻非存非非存泰定之中天光自烛真一之妙洞在
 目前其冲虚如此吾不知谁之子而能臻此化境其亦象先
 天一气统帝之元耳复归于朴 复圭子曰挫锐解纷和光
 同尘皆是太上生平受用妙处他日点化杨朱曰而睢睢而
 盱盱而谁与居太白若辱盛德若不足亦是挫锐解纷和光
 同尘之意学者知此体认工夫则处处有着落而入道不难
 矣
  冲虚渊静为万物所宗寻其宗先乎天地故次之以天地
 
 虚用章第五
卷一 第 1p010b 页 CK-KZ_JY047_01p010b.png
天地不仁(无心)以万物为刍狗(任其自然)圣人不仁(以天地之心为心也)以百
姓为刍狗(尚自忘我岂有他哉)天地之间(心也)其犹橐籥乎(运而不息)虚而不
(用之无穷)动而愈出(纯亦不已)多言数穷(如何说得)不如守中(尽其在我)
 王纯甫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太上自危自戒之言也盖
 道本不可言而斥之以不仁道本不可名而状之以橐籥知
 者固得意而忘言矣不知者不睹其真而徒为哓哓也则吾
 说穷矣中也者中也虚也无也不可言不可名者也守此而
 心思路绝言语道断其何穷之足虑太上著书谈道而其言
 若此则其不得已之心为何如也后世学者果不得于刍狗
 百姓之言而遂疑其有土芥斯民之意且曰申韩惨刻原于
卷一 第 1p011a 页 CK-KZ_JY047_01p011a.png
 道德也自史迁已然况其他乎此即多言数穷之一验也太
 上盖预知之矣 复圭子曰犹似也橐即皮鞲乃鼓风铸物
 之器籥即管籥乃承气出音之器用之则伸不用则虚以自
 处置之而不以为屈故曰虚而不屈若用之则触动其机而
 风生愈出愈有故曰动而愈出盖道原自虚中来岂涉言诠
 浑然无迹岂落象数故多言数穷即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
 谓也并刍狗橐籥之喻皆赘谈不如守中者吾守中而归于
 忘言斯包含无穷乃得之矣 严君平曰刍草也谓刺刍为
 狗古人用以祭祀除祓不祥用已而弃之言当用之时不甚
 爱及乎弃之亦不为憎也天高而清明地厚而顺宁阴阳交
卷一 第 1p011b 页 CK-KZ_JY047_01p011b.png
 通和气流行泊然无为万物自生焉天地非倾心移意韨恩
 施泽而有以为也此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明王圣
 主非竭智尽能显仁示德而有以为也此所谓圣人不仁以
 百姓为刍狗也
  橐籥含虚而不屈者由其神也故次之以谷神
 
 成象章第六
谷神不死(此心本无生死)是谓玄牝(同此一天○一阴一阳)玄牝之门(念头动处○一
阖一辟)是谓天地根(惟心)绵绵若存(只是如此○无休无歇)用之不勤(无为而已
○无物不成用不劳也故曰用之不勤)
 白真人曰谷者天谷也神者一身之元气天之谷含造化容
卷一 第 1p012a 页 CK-KZ_JY047_01p012a.png
 虚空地之谷容万物载山川人与天地同所禀也亦有谷焉
 其谷藏真一宅元神是以头有九宫上应九天中间一宫谓
 之泥丸又曰黄庭曰昆崙曰天谷其名颇多乃元神所住之
 宫其空如谷而元神居之故谓之谷神神存则生神去则死
 日则接于物夜则接于梦神不能安久而自定性入自然无
 为妙用未尝至于勤劳迫切故曰用之不勤即此而观则玄
 牝为上下二源气母升降之道明矣世人不穷其根源便以
 鼻为玄口为牝则玄牝之门又将何以名之孙真人曰肾之
 前脐之后大肠左小肠右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也玄关
 即是玄牝出入之门天地未判父母未生鸿蒙之初乃是先
卷一 第 1p012b 页 CK-KZ_JY047_01p012b.png
 天真一之气耳 释德清曰牝物之雌者即所谓万物之母
 也用即出入之枢机谓道为枢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故曰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沈蛟门谓生天生地皆由此出
 故谓之门谓之根非玄牝之外又有门门之外又有根也绵
 绵之义有三至柔也至微也至长也若存者不可谓之存不
 可谓之非存也至人无惰故无勤凡人有作必有辍愈勤则
 必有不勤者继之天一日一周而未尝勤行一度斯至人所
 谓用之不勤也 薛蕙曰自古为玄牝之说者往往不本谷
 神而别为异说皆非老子之本旨也史记曰老子所贵道虚
 无因应变化于无为至哉言乎盖即谷神之说也尝为之说
卷一 第 1p013a 页 CK-KZ_JY047_01p013a.png
 曰谓之谷则非有也谓之神则非无也又曰谷神之可见者
 特其因应焉耳虽曰可见而不可见者存焉是何也盖可见
 者皆彼万物之迹而非其本体也显其因应之妙用藏其虚
 无之实体此谷神之所以为神也非通神明之德者孰能识
 之
  绵绵不绝得天地之根故次之以天长地久
 
 韬光章第七
天长地久(湛然无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心亦如此○无为)以其不自生
(此心长存)故能长生(本无生灭)是以圣人(我也)后其身而身先(无乎不在)外其
身而身存(今古如此)非以其无私耶(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故能成其私(我即
卷一 第 1p013b 页 CK-KZ_JY047_01p013b.png
天地天地即我以其无我故能成我)
 释德清曰此接上章用之不勤之义也言天地以不生故长
 生以比圣人忘身故身存也意谓何物长久惟天地长久然
 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私其生其次则圣人长久是以
 圣人体天地之德不自私其身以先人忘我也则人乐推而
 不厌故曰后其身而身先 复圭子曰圣人有躯壳之法身
 有元神之真身圣人不养形而养神者以躯壳有坏这个不
 坏耳后身后此法身也而身先者则此真身透有无乘虚空
 而超乎万有之上也外身外此法身也而身存者则此真身
 入水不溺入火不焚而与天地并存也众人皆后而圣人独
卷一 第 1p014a 页 CK-KZ_JY047_01p014a.png
 先众身皆亡而圣身独存无乃似私乎不知圣人耻独为圣
 人无私也而人尽自暴自弃不肯学圣人故觉圣人私其道
 于已而成其私耳其实何私之有 薛蕙曰身先身存是成
 其私也原其所以致之顾由于后外其身而无私故曰非以
 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夫圣人之无私初非有欲成其私之
 心也然而私以之成此自然之道耳如欲成其私即有私也
 未有有私而能成其私者也 程俱曰天地人一原耳天之
 所以为天地之所以为地人之所以为人固同而天地之能
 长且久人独不然何哉天不知其为天地不知其为地今一
 受其形而人则认以为已曰人耳人耳谓其养生不可以无
卷一 第 1p014b 页 CK-KZ_JY047_01p014b.png
 物也则骋无益之求谓其有身不可以不爱也而营分表之
 事厚其生而生愈伤养其躯而身愈病其不为中道夭者亦
 幸矣老君之旨如此而未之思者以谓黄老之徒率畏死而
 求长生岂不惑哉夫人而无生道安所载然世之丧其生者
 盖反以有其生为累有其生者且尤老君之深戒而谓其外
 于道而求生未之思耳
  圣人后身外身柔顺利物故次之以上善若水
 
 易性章第八
上善若水(性犹水也)水善(不为物所忤而已)利万物而不争(初何心哉○随方逐圆)
众人之所恶(于我何有)故几于道(心亦如此○河上公曰水性与道同)居善地(无所择也○舍
卷一 第 1p015a 页 CK-KZ_JY047_01p015a.png
高就下)心善渊(有所养也)与善仁(无分彼此)言善信(真实应物)正善治(无往不正○治秽浊
而不染平高原而不劳)事善能(无为而无所不为○随方逐圆不与物逆)动善时(与时偕行)夫惟不
(方寸不竞○不与人逆故人不争)故无尤(亦不以为福也○无尤则上善矣)
 释德清曰此言柔顺之德无往而不善也上最上谓谦处不
 争之德最为上善譬如水也故曰上善若水水之妙在利万
 物而不争不争谓随方就圆无可不可惟处于下世人皆好
 高而恶下惟圣人能藏垢纳污处众人之所恶几近也无往
 不善故几于道 苏子由曰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
 善也成之者性也又曰天以一生水盖道运而为善犹气运
 而生水也故曰上善若水二者皆自无而成形故其理同道
卷一 第 1p015b 页 CK-KZ_JY047_01p015b.png
 无所不在无所不利而水亦然然而既已丽于形则于道有
 间矣故曰几于道然而可名之善未有若此者也故曰上善
 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空虚静默深不可测善渊也
 利泽万物施不求报善仁也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
 善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
 善能也冬凝春泮涸溢不失节善时也有善而不免于人非
 者以其争也水惟不争故兼七善而无尤
  道体虚无贵不盈而善持故次之以持而盈之
 
 运夷章第九
持而盈之(无欠无馀)不如其已(放下身心)揣而锐之(贵欲无为)不如长保(谨而不失)
卷一 第 1p016a 页 CK-KZ_JY047_01p016a.png
金玉满堂(俭视俭听裕然有馀)莫之能守(终日如愚○河上公云嗜欲伤人财多累身)富贵而
骄(潜心勿用)自遗其咎(寂然不动何咎之有○一涉骄奢必致祸患)功成名遂(月到天心处风来水
面时)身退天之道(退自有馀○天地合德○全是谦卑逊顺之义)
 复圭子曰此接上章上善若水之义持捧也盈满也已止也
 不如弗持也揣揣摩也锐思虑精锐也不可长保即人之不
 可谋者天也知盈而持知锐而揣已为不善况盈而不持锐
 而不揣者乎金玉非世上黄金白玉乃吾身神气精之三宝
 金液玉液是也曰满堂犹满身人人本具个个圆成仙佛尽
 人可作而莫之能守元神元气元精琢丧殆尽所存者仅后
 天之神气精耳知玉液金液还丹谁乎若富贵而骄止知堆
卷一 第 1p016b 页 CK-KZ_JY047_01p016b.png
 金积玉而不知自丧本来之金玉势必自遗其咎并世间之
 金玉亦莫能守矣四时之运得序者进成功者退日中则昃
 月盈则亏天犹不能常盈况于人乎故曰功成名遂身退天
 之道分明是指点富贵之人当退而修真访道物色高人推
 究天道○白真人曰有人要识长生诀只是搜寻造化根古
 者虚无生自然自然生大道大道生一气一气分阴阳阴阳
 为天地天地生万物则是造化之根也谓富贵之人最难省
 悟故有此一段议论○刘师玄曰盈则必虚戒之在满锐则
 必钝戒之在进金玉必累戒之在贪富贵易淫戒之在傲功
 成名遂必危在乎知止而不失其正此言深欲救人谓非必
卷一 第 1p017a 页 CK-KZ_JY047_01p017a.png
 处山林绝人事然后可以入道虽居功名富贵之域皆可勤
 而行之
  外物盈满锐心富贵不若抱一无咎故次之以载营魄抱
  一
 
 能无章第十
载营魄(安心)抱一○能无离(甚处去来)专气致柔(纯清绝点○二物浑成如母携婴)
能婴儿(混然一片○纯一不杂得返朴还淳)涤除玄览(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尘净鉴明)能无疵
(身心如一)爱民治国(怡神养气)能无为(无念无为无思无虑○不动不摇道泰时清)天门开阖
(心地开明)能无雌(一而不二○出入有无不矜不伐)明白四达(一理烛物)能无知(终日如愚○黜
聪屏智和光同尘)生之畜之(一心所存包含万象○斡旋四德长养群情)生而不有(心同太虚)为
卷一 第 1p017b 页 CK-KZ_JY047_01p017b.png
而不恃(智周万物○忘其所自)长而不宰(泰然无我)是谓玄德○(○姬真人云为而无为应
事无迹谓之深玄之德)
 复圭子曰此章太上明明发泄金丹大道世儒不读丹书未
 闻秘诀而欲以吾儒经史诸子百家解道德经是以凡见而
 窥仙俗骨而测佛地下人而谈天上事此必不得之数予请
 以所得道家之肤见而泄其一二可乎载如车之载物也营
 营卫也载营魄躯壳载之也此凡人之所同至抱一能与营
 魄而不离则神人之所独吕祖云精神气血归三要南北东
 西共一家一即丹也抱一则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
 矣此不二法门长生久视之道然必自调息始见鼻中气出
卷一 第 1p018a 页 CK-KZ_JY047_01p018a.png
 入如烟烟象微消成白久之而息微是专气致柔也先天祖
 气惟婴儿完全学人养气能从后天以复先天如婴儿乎此
 是鍊精化气工夫玄览即同谓之玄玄字也大道既不可名
 又岂可览乎玄览者见解也稍著见解即为大道之疵颣矣
 故必涤除玄览浑然粹白能无疵乎此为鍊气还神工夫身
 为国心为君精为民爱民者爱此精气也精气不亏分毫已
 满一升六合之数乃得药之时有作有为之事后来工夫纯
 熟民不期安而自安国不求治而自治能无为乎及至无为
 众始知也此为鍊神返虚工夫天门即泥丸宫也神人之所
 栖又谓之天谷至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则纯阳而无阴矣
卷一 第 1p018b 页 CK-KZ_JY047_01p018b.png
 然自然有一点如雾如电之阳入玄门透长谷而竟上泥丸
 有开无阖不是道有阖无开亦不是道霎时霹𩆝一声忽尔
 天门顶破真人出见大神通如是则四大虚空皆我光明所
 烛而已不有其知敛神韬光复归于虚空非能无知乎此为
 鍊神合道工夫生之畜之者天地也天地有生成而不有之
 以自私天地有作为而不恃之以为能宰者总也天地有长
 养而不宰之以自居天地之玄一圣人之玄也玄德即玄门
 为圣为贤者此玄也成仙作佛者此玄也是之为玄德天地
 与圣人同此玄同此德也 朱子曰专气致柔看他这个是
 甚么样工夫专是专一无间断致柔是到柔之极处才有一
卷一 第 1p019a 页 CK-KZ_JY047_01p019a.png
 毫发露便是刚这气便粗了愚谓朱子之说甚善老子之学
 天下莫能行者此其一也
  有专气致柔之和则物归如辐之辏毂故次之以三十辐
  共一毂
 
 无用章第十一
三十辐(如三十日是也)共一毂(一月是尔)当其无(月大月小)有车之用(虽是月小亦成一月
○毂空车得行心空神得止)埏埴以为器(阴阳往来而成造化)当其无(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有
器之用(问有不及亦见天工○器空诸物受心空道眼开)凿户牖以为室(万象森罗同乎一天)
其无(神不守舍五官失卫)有室之用(圣愚同性忘内逐外)故有之以为利(得此父母之身为用)
无之以为用(存吾厥初同然之理无内无外)
卷一 第 1p019b 页 CK-KZ_JY047_01p019b.png
 释德清曰此言世人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意
 谓人人皆知车毂有用而不知用在毂中一窍人人皆知器
 之有用而不知用在器中之虚人人皆知室之有用而不知
 用在室中空处以此为喻譬如天地有形也人皆知天地有
 用而不知用在虚灵无相之心是知有虽有用而实用在无
 也然无不能自用须赖有以济之故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
 为用利犹济也老君之学要即有以观无若即有以观无则
 虽有而不有是谓道妙此其宗也 沈蛟门曰车也器也室
 也皆有也天下所赖以济者也故曰有之以为利车之受轴
 器之受物室之受明皆无也三者所赖以济者也故曰无之
卷一 第 1p020a 页 CK-KZ_JY047_01p020a.png
 以为用按古者一车三十辐法一月数也共一毂者毂中有
 孔众辐共凑之埏和也和土以为器无毂中受轴处器中之
 虚处户牖之空处其有之以为利人皆知之而无之以为用
 非老君不能发其妙也一部庄子多言无用之用
  上章发明虚用虚其用则不为色声诸根所惑故次之以
  五色五音
 
 检欲章第十二
五色(青黄赤白黑)令人目盲(其机在目志之所之○眼被色瞒)五音(宫商角徵羽)令人耳
(贪外丧内○耳被声诱)五味(甘辛酸咸苦)令人口爽(忘其自然○口被味瞒)驰骋田猎
(心猿意马)令心发狂(不定身心无所归着○心为境移)难得之货(金玉何用)令人行妨(所宝
卷一 第 1p020b 页 CK-KZ_JY047_01p020b.png
惟心惟心守一○意为物转)是以圣人为腹(其乐也内○内境不出)不为目(耳随声走眼被色迷
○收视返听)故去彼取此(见色明心闻声悟道)
 释德清曰此言物欲之害教人袪欲之行也意谓人心本自
 虚明而外之声色饮食货利本无可欲人以为可欲而贪之
 眼淫于色而失无色之色故盲耳淫于声而失无声之声故
 聋舌淫于味而失无味之味故爽心则流逸奔境而失其正
 定故发狂行则贪逐货利而失其正操故有妨惟圣人知量
 知足为腹者实其腹也守五性去六情節志气养神明不为
 目者举一以包四也罗绮千箱不过一暖食前方丈不过一
 饱其馀皆荣观而已故圣人为腹不为目去外面之纷华取
卷一 第 1p021a 页 CK-KZ_JY047_01p021a.png
 在内之真实
  为腹不为目忘我之事故次之以宠辱若惊
 
 厌耻章第十三
宠辱若惊(无荣无辱此心泰泰然○宠是辱先)贵大患若身(思患预防○身为患本贵重也)何谓
宠辱(贵贱贫富)宠为下(人之所恶)得之若惊(苟非吾之所有○居安虑危)失之若惊(虽一
毫而莫取)是谓宠辱若惊(于我何有)何谓贵大患若身(安危累吾心得丧累吾性)吾所
以有大患者(心之不宁身之不安)为吾有身(有我则有身无我则无身)及吾无身(湛然一天
我亦非我)吾有何患(忘我忘世天真自然)故贵以身为天下(心犹君也身犹天下)则可以
寄天下(百年如过客万物如逆旅)爱以身为天下(能治其身亦犹治国)乃可以托天下
(可以久而不失)
卷一 第 1p021b 页 CK-KZ_JY047_01p021b.png
 复圭子曰此上下文虽议论叠叠而所重不过及吾无身一
 句看得破则上下文如劈竹矣古之达人惊宠若惊辱知宠
 之为辱先也贵重也贵身如贵大患知身之为患本也何谓
 宠辱若惊盖为人上者宠人为人下者宠于人宠虽与辱对
 辱无得失而宠有得失故宠为下苟一旦得失骤至未有不
 惊骇者何谓大患若身人生大患有二非人道之患即阴阳
 之患遭此患者则此身为之累也及吾无身非无真身也解
 脱此肉身则二患不能入即白真人所谓天地虽大能役有
 形不能役无形阴阳虽妙能合有气不能合无气是无身乃
 超世之事为一已不为天下也若经世者亦必先有已而后
卷一 第 1p022a 页 CK-KZ_JY047_01p022a.png
 有天下彼不贵重其身而为尘劳所役则自治且不暇安能
 寄天下不爱惜其身而敝精殚神则保身且未遑安能保天
 下此所以贵以身为天下贵以其清虚恬淡之身爱以身为
 天下爱以其富贵不与之身宠而不有其宠贵而不有其贵
 如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乃真可以寄托天下者也 陆
 希声曰若以得失动其心物我存乎怀则宠辱不暂宁吉凶
 未尝息安足为天下之正居域中之大乎惟能贵用其身以
 为天下爱用其身以为天下者则是贵爱天下非贵爱其身
 也夫如是则得失不在已忧患不在身乃可以大位寄托之
 此大道之行公天下之心也 张洪阳曰宠辱若惊是忘名
卷一 第 1p022b 页 CK-KZ_JY047_01p022b.png
 的事贵大患若身是忘形的事忘名而心不惊忘形而身不
 累至矣
  非顺道无形者不能无宠辱故次之以视之不见
 
 赞玄章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身中之心○大象无形视不可见)听之不闻名曰希(心中之性)
之不得名曰微(性中之神)此三者不可致诘(不可以说说惟当以意会○河上公云无色无
声无形口不能言书不能传当受之以静求之以神)故浑而为一(○同归于一而已矣)其上不皦(性无
体○莫见乎隐)
其下不昧(神无方○莫显乎微)绳绳兮不可名(绵古亘今昭然独存○非一色也不
可以五色分非一声也不可以五音辨非一形也不可以长短大小度)
复归于无物(见物便见心○藏身处没
踪迹)
是谓无状之状(心无形相○道无形状能与万物作形状)无物之象(性无形象○一无物象而
卷一 第 1p023a 页 CK-KZ_JY047_01p023a.png
与万物形象)是谓忽恍(神无去来○亲见中不见)迎之不见其首(其来非今)随之不见
其后(其去非古○言无穷无极而长存)执古之道(本无圆成○无为)以御今之有(本无生死
○无为之道总摄万有)能知古始(古即今今即古听其自古自今○无为)是谓道纪(如是如是○无
为之道因无彰有)
 复圭子曰至色无色其名曰夷着视不得至声无声其名曰
 希着听不得至形无形其名曰微着执抟不得此三者口不
 能言又安可诘问一分为三三复合而为一所谓大道体虚
 超乎声色名相思议之表天处上而明地处下而暗万物处
 中而绳绳不绝惟此混然一者在上而不加明在下而不加
 暗在中绳绳生万物而不可名终复归于无物而不可知所
卷一 第 1p023b 页 CK-KZ_JY047_01p023b.png
 谓藏万物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藏万物无状而天下之状从
 此出不见中亲见是谓无状之状无物而天下之象从此出
 亲见中不见是谓无物之象总之视不见听不闻抟不得若
 忽若恍其起无首其卒无尾本无圆成本无生死果能执古
 无为自然之道以御今世之有为听其自古自今自今自古
 能知古始所出之自而不迁其德是谓道纪如是如是 薛
 蕙曰古之道即无也观其对今之有而言意可见矣曰古者
 非在今始有也今之有谓今天下之事古始即古之道人之
 应物不知本源之无物而惑于外物以自累此世之通患也
 惟执古以御今者以无事为真宅以有事为应迹事虽万变
卷一 第 1p024a 页 CK-KZ_JY047_01p024a.png
 而在我之不变者常一也道纪者道之纲纪盖天下之事其
 本在此故也昔司马谈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
 足万物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操易事少而功多刘向
 曰道家秉本执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
 术也二子之论可谓善矣惜乎其有所未备耳何者世俗之
 儒大抵谓老君弃人事之实独任虚无而已斯言也众皆以
 为信然而未知其大不然也老君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是盖任虚无以应事曷尝弃事而独守其虚无哉然则老君
 之学非不应事也第其所以御之者在不悖其虚无之本耳
 观老君之旨若此著明而古之善言老君者未尝举以为说
卷一 第 1p024b 页 CK-KZ_JY047_01p024b.png
 以解世俗之惑岂非不备者哉夫学者之患在考其文而不
 通其意今老君之言较然若此而论之者乃如彼则于考文
 者固已疏矣况其深远之意乎
  能知道纪便为善士故次之以古之善为士者
 
 显德章第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明心见性)微妙圆通(允执厥中)深不可识(吾道一以贯之不可得而闻也
○清静光明视不得见)夫惟不可识(惟精惟一)故强为之容(谓之道也皆无心焉)豫兮若
冬涉川(得处彻骨)犹兮若畏四邻(君子慎其独)俨兮其若客(无不敬)涣兮若
冰之将释(心闻神悟)敦兮其若朴(终日不违如愚)旷兮其若谷(庶乎屡空臆则屡中○空
其中)浑兮其若浊(心与道冥○不垢不净是也)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澄之不清挠之
卷一 第 1p025a 页 CK-KZ_JY047_01p025a.png
不浊)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昔既不生今亦不灭)保此道者(道不假修但莫污染)不欲
盈(道无穷心无尽)夫惟不盈(有成亦有败道本无成无败○冲虚)故能敝(潜龙勿用)不新成(唤作
如如早是变了也)
 复圭子曰今之为士者昭昭揭日月而行惟患人不知古之
 善为士者独不然藏器韬光去粗而微微极而玄玄极则无
 所不通其精深也不可得而测吾于其不可测处而强为之
 形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犹豫行不进貌冬涉川
 谓不敢遽进畏四邻谓不敢妄动俨若客俨谓肃然可观若
 客谓谦退不敢直前涣兮若冰将释涣者解散释者消亡谓
 冰泮易溺如恐陷也以上四语皆畏慎之至至人应世之象
卷一 第 1p025b 页 CK-KZ_JY047_01p025b.png
 敦兮其若朴如木未雕无文饰也旷兮其若谷旷空也谷虚
 无不受也浑兮其若浊藏垢纳污和光同尘也此三语者皆
 混沌之意至人混世之象苏子由曰中民之士以物汨性则
 浊而不复清枯槁之士以定灭性则安而不复生今知浊之
 乱性也则止而静之静之而徐自清矣知安之灭性也则久
 而动之动之而徐自生矣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
 故今所谓动者亦若是耳盈生于极浊而不能清安而不能
 生所以盈也不欲盈不使之盈也天下之物有新则有敝有
 敝则有坏而不敝者鲜矣夫惟不盈则新敝成坏无所容心
 是以亘古亘今能与天壤俱敝不见其旧而坏安见其新而
卷一 第 1p026a 页 CK-KZ_JY047_01p026a.png
 成耶苟学道之士慕其新成则与道异矣非大成之道也故
 曰大成不缺其用不敝
  能与天壤共敝者冲虚之善士也故次之以致虚极
 
 归根章第十六
致虚极(忘形)守静笃(忘心)万物并作(忘物忘我)吾以观其复(回光返照见天
地心)夫物芸芸(身外无为)各复归其根(洞见本来灵光不昧)归根曰静(无生无灭○返本)
静曰复命(我无生死我不能无生死我能生死我本无生死)复命曰常(常光见前如如不动)知常
曰明(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昌)不知常(道不可以须臾离也)妄作凶(一念所形无非幻妄○得道则
吉失道则凶悟道则仙迷道则鬼)知常容(其大无外○大无不包)容乃公(其小无内○公正无私邪魔自
退)
公乃王(能为万物主不逐四时凋)王乃天(本有之天理无不通)天乃道(一气之始万象之祖曷有
卷一 第 1p026b 页 CK-KZ_JY047_01p026b.png
终穷)道乃久(道即心心即道○无尽)没身不殆(心无生死道无往来○天地虽变这个不坏)
 复圭子曰虚静者乃道之本体得道之人捐情去欲五内清
 净如浮云虽往来而太虚之体自若其虚极矣致即致中和
 之致主心言而心中之性原静也前念静后念不静未守静
 也即静之中犹有纤微倚着亦是守静不笃也故必虚而又
 虚.静而又静然后可谓之致虚极守静笃也并作犹言并生
 也吾不观其作而观其复观复者在易为雷在地中在十二
 辟卦即为十一月之复卦在尧夫则为月窟天根在玄门则
 为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前在禅门则为本来面目凡人止
 知观泰观乾不知观复任其至剥至坤纯阴而命终矣不知
卷一 第 1p027a 页 CK-KZ_JY047_01p027a.png
 物虽芸芸枝叶扶疏而终各归其根夫春生夏长皆动时至
 归根则静矣乃观复之时是谓复命矣物能归根复命者松
 柏青青百千𡻕而不朽何为人独不知归根复命乎归根是
 得药事复命是得丹事太上明以大道指点世人先哲注道
 德经皆梦中说梦常者常常如此人至死日曰无常故复命
 曰常可与天地同久人患不知此常道耳能知此常道曰明
 明者不啻明见致虚守静之理归根复命之窍且明从日从
 月一阴一阳之谓也若不知常明之道而妄作行旁门者必
 凶知常容即一粒粟中藏世界洞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也
 容乃公即仙佛之欲度世人甚于世人之求仙佛也人王主
卷一 第 1p027b 页 CK-KZ_JY047_01p027b.png
 宰天下天王主宰造化公乃王所谓跳出阴阳之外陶铸造
 化而不为造化所陶铸也王乃天我心即天心天乃道我道
 即天道道乃久我命即天命没身即解脱也万物有坏这个
 不坏何殆之有白祖曰形中以神为君神乃形之命也神中
 以性为极性乃神之命也养形中之神以合神中之性此之
 谓归根复命也
  知常之人道同太上故次之以太上
 
 淳风章第十七
太上(心之精神是谓之圣)下知有之(万物皆有此理)其次亲之誉之(有物生天地无名本寂寥
○可亲可誉便不自然)其次畏之(百姓日用而不知也○知其畏敬)其次侮之(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卷一 第 1p028a 页 CK-KZ_JY047_01p028a.png
○全无忌惮)信不足(不知有此理只为太分明)有不信(平常心是道不用生分别○前行后必随)犹其
贵言(尚何言哉)功成事遂(此理素存此心素有)百姓皆谓我自然(圆陀陀光灼灼净裸裸赤
洒洒)
 复圭子曰太上谓太上之世结绳而治也下民不知亲己不
 知疏物仅知上之有君长而已是爱憎之心尚未起此无为
 而治也其次有为而治以恩结民故民始知亲之誉之乃驩
 虞气象其次以法令绳民民格面而不格心第知畏之其次
 令繁禁多未免凌侮生焉而争夺起矣信不足焉始由君不
 信其民有不信民便不信其君上下不相信而犹贵言语以
 相笼络人此必不得之数孰若执古御今以太上自处以无
卷一 第 1p028b 页 CK-KZ_JY047_01p028b.png
 事治天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帝力何有于我哉自然而已
 无论无畏侮并亲誉亦不知也
  大道无为亲爱畏侮之情生以致大道分裂故次之以大
  道废
 
 俗薄章第十八
大道废(自昧固有之心本来之性)有仁义(非其本真)智慧出(终非本然)有大伪(即不自然○智
慧聪明根尘业识)六亲不和(自相分别)有孝慈(盖所当然)国家昏乱(生死岸头身心茫然)有
忠臣(到此方知有所养也○莫若常和莫若常治)
 复圭子曰大道无形即道亦不得已而强名也安有仁义自
 仁义之名立人争趋之世与道交相丧矣故曰大道废有仁
卷一 第 1p029a 页 CK-KZ_JY047_01p029a.png
 义道无雕琢安有智慧自上用礼乐法度以治民皆智慧也
 智慧一出辄有大奸似忠大诈似信者并智慧窃之故曰智
 慧出有大伪道既无仁义智慧又安有孝慈与忠名哉大道
 乾坤为父母编民为赤子浑然而已自六亲不和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而后孝慈见大道之世君曰俞臣曰都君曰吁臣
 曰咈安见其所谓忠自国家昏乱是非颠倒而后忠臣显苏
 文定曰尧非不孝而独称舜尧无瞽叟也伊周非不忠而独
 称龙逢比干无桀纣也
  大道废而仁义彰智慧出而大伪作故次之以绝圣弃智
 
 还淳章第十九
卷一 第 1p029b 页 CK-KZ_JY047_01p029b.png
绝圣(任其天然)弃智(寂然无念)民利百倍(清明在躬志气如神)绝仁(听其自尔)弃义(遑恤其他)
民复孝慈(安时处顺)绝巧(忘机)弃利(泯虑)盗贼无有(心兵不起方寸湛然)此三
者(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以为文不足(使其使然孰若自然)故令有所属(应无
所着洞然无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见素抱朴)
 复圭子曰此承上文国家昏乱来其将何以教之盖圣智即
 智慧也上人恃圣智以治天下而天下人以大伪乱圣智不
 利孰甚焉故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大道包罗仁义亦无亲疏
 自分别以仁义而民反失其真性故绝仁弃义以还大同而
 民亦归于孝慈机械也计较也总之为巧利也吾以巧利生
 心则五贼盗其内而泰宇不宁奸宄尤而效之所谓兵莫慑
卷一 第 1p030a 页 CK-KZ_JY047_01p030a.png
 于志故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圣智仁义巧利之三者尽文
 饰也皆绝而去之是质有馀而文不足故令天下专属于朴
 素自然少私寡欲矣如是则大道可存而不废其庶几大道
 之世乎
  尚仁义圣智而大道始废故次之以绝学无忧
 
 异俗章第二十
绝学无忧(无事无为无思无虑)唯之与阿(一气聚散)相去几何(所过者化)善之与恶
(一念动静)相去何若(所存者神○古今间隔离道甚远)人之所畏(生死亦大矣)不可不畏
(死生事大无常迅速○善恶可畏)荒兮其未央哉(流浪生死沉滞声色○俗人恐学力未至圣人恐损之未
尽)众人熙熙(守真之志不坚逐物之情易荡○嗜欲无厌)如享太牢(于道无味○饥思啖牛)如
卷一 第 1p030b 页 CK-KZ_JY047_01p030b.png
登春台(恣纵情欲)我独泊兮其未兆(专气致柔能如婴儿○澹然无欲)如婴儿之未
(冥冥然而无所知寂寂然而无所为)乘乘兮若无所归(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众人皆有馀
(不知戢敛)而我独若遗(惟恐失之○贪务者常忧忘机者常乐)我愚人之心也哉(离种种边)
沌沌兮(离空亦空昏昏默默)俗人昭昭(耳目所娱内真已丧)我独若昏(终日如愚○俗人见识于
外圣人藏明于内)俗人察察(用心不已劳神不止)我独闷闷(若有所思实无思者○俗人心细圣人量
大)
忽兮若海(道无边际)漂兮若无所止(一心自如万物无着)众人皆有以(一人之心
有限万机之事无穷)我独顽似鄙(身如槁木心若死灰○众人皆有能圣人独无能)我独异于人
(道不远人人自远道○不与万法为侣)而贵食母(大道一而已矣○贵在味道○返本)
 李息斋曰学不至于无所学非绝学也道以无得为得学以
 无学为学使道而可得皆仁义也使学而可学皆名数也故
卷一 第 1p031a 页 CK-KZ_JY047_01p031a.png
 圣人以无得为得道以无学为真学故绝学无忧若未至于
 无学则未免有得此遗彼之憾学无时可息矣同为应对唯
 恭而阿慢其相去几何同为离性善之与恶其相去何若唯
 阿善恶毫釐有异得失遽相悬如此可不致畏于几微哉生
 死事大人虽知畏而不思避畏惟至人非徒知之且实畏之
 勿使无常一旦临也不可不畏敢曰今尚未央而可荒哉
 沈蛟门曰众人溺于所好心愦乎内目眩于外如享太牢之
 滋味如登春台之美丽至人深究其妄自守其中淡然泊然
 不动不兆若婴儿百日之前含德未孩之际心融形释如虚
 舟之泛泛木叶之飘飘不知风之乘我我之乘风而若无所
卷一 第 1p031b 页 CK-KZ_JY047_01p031b.png
 归也世人徇其所知自谓馀财以为奢馀智以为诈至人糠
 皮名利心如虚空无乎不忘故曰若遗终日如愚不亏其神
 故曰沌沌兮而无分别世人用神于外昭昭若揭日月而行
 至人灵光内烛披褐怀玉故曰若昏世人严明苛刻见察渊
 鱼至人𥥆𥥆冥冥似知不知故曰闷闷海之为物无涯无岸
 至人之心不滞方隅离诸边徼故曰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
 止以用也众人贵有用之用而至人独贵无用之用形若槁
 木而心如死灰故独顽似鄙 复圭子曰婴儿在母腹中惟
 以母为食既离母体犹然食母也及其渐长食世味而已能
 知贵食母者天下有几人哉非钟天地之间气超出名利之
卷一 第 1p032a 页 CK-KZ_JY047_01p032a.png
 奇男子度越凡尘之伟丈夫必不知也此母乃先天真一之
 气原在母腹中来也至十六𡻕而母气完后渐琢耗而母气
 几亡矣大修行人果能食母以复先天之气则筑基在此结
 胎解脱亦在此学人不可不知释德清曰此母字指虚无大
 道能生天地万物是道为母而物为子食乃嗜好之意众人
 背道逐物如弃母求食于子圣人忘物故独求食于母 
 纯甫
曰绝学无忧岂诚莽莽然无所用其心哉盖所绝者世
 俗之学而所贵者食母之学也
  我独异于人德之大也故次之以孔德之容
 
 虚心章第二十一
卷一 第 1p032b 页 CK-KZ_JY047_01p032b.png
孔德之容(大无不包)惟道是从(细无不入)道之为物○惟恍惟忽(不可以知知不
可以识识○若存若亡人莫可测)忽兮恍兮(即心即道)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即道即心)
其中有物○𥥆兮冥兮(心与道合)其中有精○(○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此即真
空而后实有也)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心无所始亦无所终)其名不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历劫长存)以阅众甫(万物之中惟道为大)吾何以知众甫之然
(五行之中人为最灵)以此○(○以此审知万物皆道之精气所生非道则不然也)
 复圭子曰首言道不可道又不可名无为天地之始无之以
 为用恐人认道为虚无故此章专言无中之有以破玄虚之
 障道无形容一可形容即属之德然知德容则道亦可从而
 识矣道之状若何恍似有也居有非有忽似无也居无非无
卷一 第 1p033a 页 CK-KZ_JY047_01p033a.png
 有无难定矣然且无象之中似有物象故曰忽兮恍其中有
 象为万物法象也恍兮忽其中有物为万物体质也𥥆兮冥
 兮其中有精纯一不杂也其精甚真不事粉饰也其中有信
 大无外小无内远徵天地近取身心无一不应验也自古及
 今天地长存则此道亦长存故其名不去阅历也甫美也众
 甫指天地万物称众甫者见物无非道之义然者所以然也
 吾何以知众甫之所以然哉知之以此道耳 薛蕙曰阅者
 自门出者一一而数之喻道犹门万物皆由此而往也汉书
 此如传舍所阅多矣陆机赋川阅水而成川世阅人而为世
 其用字之义并同一训言众甫一一由道而往道则不与之
卷一 第 1p033b 页 CK-KZ_JY047_01p033b.png
 俱往也故曰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众甫可谓至多
 吾所以知其然者以其同出于道得其母则知其子矣
  曲全枉直洼盈敝新接上章孔德之义也
 
 益谦章第二十二
曲则全(性不可穷○委曲从就于人全自本真不为外物所亏)枉则直(神不可测○枉者曲已而伸他则能
直也)洼则盈(心不可尽○谦则受益)敝则新(以心尽心○悔则自新)少则得(以性穷性○取少弃
多从简得易)
多则惑(以神测神○事繁则乱)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心即性性即神
神即道○一能总众)
不自见故明(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不自显已之明而用人之明其明
乃大)不自是故彰(多少分明)不自伐故有功(心上工夫何分彼此○忘其功则存其功)不自
矜故长(寸心不改终古长存)夫惟不争(守柔忘我)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我尚自忘
卷一 第 1p034a 页 CK-KZ_JY047_01p034a.png
何况非我)古之所谓曲则全者(性不可穷)岂虚言哉(是真实语)诚全而归之(一念
既正无往不正○不自见以下皆谦退之义谦则无争无争则全归本然之朴矣)
 复圭子曰曲与全对枉与直对洼与盈对敝与新对得与惑
 对尝观草木含芽人生始胎何其曲也而他日枝干完百骸
 备必委曲方周全岂非曲则全乎一阳初复于地下郁而不
 伸者枉也先儒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发散则直遂矣地洼
 下水聚之人谦下德归之故曰洼则盈物久则敝敝极更新
 时久亦敝敝极自新故曰敝则新少与多反得与惑反乾易
 知斯无不知坤简能斯无不能学有专业道有专门可不谓
 少则得乎夫道不欲多多则杂财多惑于所守学多惑于所
卷一 第 1p034b 页 CK-KZ_JY047_01p034b.png
 闻可不谓多则惑乎是以圣人不务多而务少一则少之极
 矣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致虚守静归根复命皆抱一事也为
 天下式则欲人人如我之抱一矣抱一者尝与道俱不自见
 而因人之见斯无所不见故彰有功而不伐故天下归功有
 长而不矜故天下称长总之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皆争端也
 一人安能与天下争不见不是不伐不矜则不争矣天下人
 莫能与不争者争以上四者皆曲则全之道不惟于今为然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不全于全之日
 真所谓曲则全也夫全非独自全也内以全已外以全物物
 我兼全而复还故吾抱元守一可以为天下式矣李息斋曰
卷一 第 1p035a 页 CK-KZ_JY047_01p035a.png
 物不可以终曲故曲则全物不可以终枉故枉则直洼则必
 盈敝则必新少则易得多则易惑此盈虚消息之至理圣人
 所以能为万物宗者以其抱一也抱一者常与道俱故不自
 见而因人之见不自是而因物之是不自有其功而因人之
 功不自矜其长而因人之长惟其立于物之独而不与物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圣人循理而动求其不全不可得以未
 尝不全而又能致曲以养之其全之也至矣是谓诚全而归
 之
  不矜不伐不争持重希言故次之以希言自然
 
 虚无章第二十三
卷一 第 1p035b 页 CK-KZ_JY047_01p035b.png
希言自然(无可说得)飘风不终朝(有为者也○狂则不久)骤雨不终日(何可长也○躁
则不长)孰为此者天地(终不可久也○是谁主宰众所共知)天地尚不能久(天地万物无非
幻妄)
而况于人乎(惟此心为实馀者即非真○不可躁暴)故从事于道者(了心而已○不当如
风雨之卒暴)道者同于道(无思即道○一体同观)德者同于德(为无为○不生二见)失者
同于失(忘所忘○无有分别)同于道者○道亦得之○(○我同于道道亦同我)同于
德者○德亦得之○(○我同于德德亦同我)同于失者○失亦得之○(○我
同于失失亦同我)信不足焉(自信不及)有不信焉(日中逃影疾走渴死○惟知道者不以得失疑道)
 吕吉甫曰此接上章不争之义听之不闻名曰希言而知其
 所以言则言出于不言而听之不闻矣故曰希言希言者以
 道言也故曰自然飘风骤雨成于暴戾非出于自然也天地
卷一 第 1p036a 页 CK-KZ_JY047_01p036a.png
 为之而不能终朝终日人之言不出于自然则多而数穷宜
 矣 复圭子曰人当安静希言不当如飘风骤雨希言即是
 道惟圣人从事于道妙契玄同与有道者同于道有德者同
 于德岂惟不作道德想亦不作得失想故可同有道德者乐
 得亦可同无道德者乐失得失浑然而已世人见不到以道
 德分曹得则喜而失则悲哓哓多言何为哉此无他以自信
 不足所以人不信耳
  證前二章飘风骤雨自见自是矜伐浑是私意私不能久
  故次之以跂者不立
 
 若恩章第二十四
卷一 第 1p036b 页 CK-KZ_JY047_01p036b.png
跂者不立(心如墙壁乃可入道)跨者不行(心性无染体露真常)自见者不明(凡所有相皆是
虚妄)自是者不彰(不可以声色求不可以名相见)自伐者无功(百念云消而风止寸心霜降而水涸)
自矜者不长(真静妙明虚彻灵通)其在道也○曰馀食赘行(仁者见之以为仁知者见
之以为智)物或恶之(瞥起是病不续是药)故有道者不处也(不怕念起惟恐觉迟)
 释德清曰此承上章多言者不能持久犹跂跨之人不能立
 行跂足跟不著地也跨阔步而行也盖跂者止知要高人一
 头不知不能久立跨者止知要出人一步不知不能久行以
 其欲速皆非自然以此二句为下四句之譬喻耳自见谓自
 逞已见自是谓偏执已见此一曲之士于道必暗而不明自
 伐谓自跨其功自矜谓自炫其能此皆自私好胜之人不但
卷一 第 1p037a 页 CK-KZ_JY047_01p037a.png
 无功而且速于取死此道中本无是事故曰其在道也如食
 之馀如形之赘此人之所共恶而有道之士以谦虚自守必
 不处此故曰有道者不处以其不能合乎自然也
  上章有道不处故发明处道工夫曰有物混成
 
 象元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物混成)寂兮寥兮(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朗然独存)
周行而不殆(无穷无尽)可以为天下母(能生天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无边)大曰逝(无着○无有疆界)逝曰远(无尽○无有边际)
曰返(无住○收拾得来)故道大○天大(同乎无始)地大(同乎无终)王亦大(心君也)
中有四大(上无复色下无复渊灵照独存玄之又玄)而王居其一焉(即心是道)人法地(有所
卷一 第 1p037b 页 CK-KZ_JY047_01p037b.png
依㨿○河上公云气和种得五谷土滋掘得甘泉)地法天(一灵妙有法界圆通○湛然不动自然生育)天法
道○(○清虚密运)道法自然○(道如斯而已)
 复圭子曰此发挥大道之妙而为有道者之所处也当混沌
 未凿果孰主张是实有一物混成完具彻上彻下周流磅礴
 先天地生寂兮无声可闻寥兮无色可见独立无匹常存不
 改殆尽也危也一气周流而无穷尽天地万物皆从此中生
 故曰可以为天下母此物至玄至妙吾不知将何以名之字
 之曰道己不得已强为之名曰大其有限量乎大曰逝无有
 执滞逝曰远无有边际远曰返收拾得来杳出八荒之外而
 逐之不逮返入灵府之内而潜之益深周而复始远而复近
卷一 第 1p038a 页 CK-KZ_JY047_01p038a.png
 归而求之人心足矣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故道大而后天地
 大也有天地而后有王故王亦大也域中有四大道与天地
 王是也而王居其一此王非天王人王乃身中之真君王主
 于一身是也 玄同子曰备阅诸家注疏人法地地法天天
 法道道法自然浮泛带过似未惬当愚以谓地有真气则能
 时其生长成熟厚重悠久人则之而成道故曰人法地天有
 真息则能序其寒燠温凉风雷雨露地则之而成𡻕故曰地
 法天道有真常则能圆其虚灵妙有澄湛真空天则之而成
 运故曰天法道自然者则○如此而已道亦○如此而已故
 曰道法自然虽有地天道之序而无阶便是精气神之分而
卷一 第 1p038b 页 CK-KZ_JY047_01p038b.png
 合一人能抱一则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返合虚即是人法
 地人法天人法道而入自然之妙境也欤
  不离锱重克复担荷燕处超然转物而不为物转以明上
  章法道之义
 
 重德章第二十六
重为轻根(心为万物之宗)静为躁君(道为一心之体○龙静能变化虎躁乃夭亡)是以圣人
(得道之士)终日行(持心抱一)不离锱重(惟恐丧失○不敢轻为)虽有荣观(无所贪着)燕处
超然(心超物外○居常静重)奈何万乘之主(心也)而以身轻天下(恋有贪生)
则失臣(情欲所使)躁则失君(无所持守○贪荣取辱)
 河上公曰人君不重则不尊治身不重则失神草木之华轻
卷一 第 1p039a 页 CK-KZ_JY047_01p039a.png
 故零落根重故长存人君不静则失威治身不静则身危龙
 静故能变化虎躁故夭亏是以圣人终日行道不离其静与
 重也荣观谓大庭燕处后𡚱所居超然者不染不着也奈何
 万乘之主恣情徇欲而以身轻天下乎王者轻淫则失臣治
 身轻淫则失精王者躁动则失君位治身躁动则失其精神
 也 李宏甫曰有锱重则虽终日行而不为轻何也以重为
 之根也尝燕处则虽荣观而不为躁何也以静为之君也故
 轻则失重根躁则失静君 复圭子曰铅性沉重而喜坠汞
 性轻飞而喜升以铅制汞是以沉重而制轻飞内丹结矣故
 曰重为轻根身静则气定气定则了命心静则神全神全则
卷一 第 1p039b 页 CK-KZ_JY047_01p039b.png
 了性而一了百了矣故曰静为躁君是以得道之圣人终日
 行者行火候也锱重即河车北方正气号曰河车载金上升
 度我还家不离锱重者时时河车运转以铅制汞是重为轻
 根也虽有荣观者大庭广众之中无欲以观其妙所谓真空
 不空也燕处即入室也有欲以观其窍燕处超然而不染所
 谓真色不色也是静为躁君也万乘之主指主持丹道者言
 借来喻修道者之身贵重如万乘也以天下视天下则天下
 重以身视天下则此身重奈何万乘之主视此身轻于天下
 乎铅重为君汞轻为臣此身轻摇其精则汞飞而臣失矣静
 为躁君而躁不能君静汞既躁而飞铅必走而坠矣此章语
卷一 第 1p040a 页 CK-KZ_JY047_01p040a.png
 语皆金丹细味惟在学者炼已立基以体贴之耳
  轻则失臣躁则失君犹跂跨风雨之喻总结二章法道体
  道之说续下章善行之义
 
 巧用章第二十七
善行无辙迹(以心知心)善言无瑕谪(以性觉性○开口不在舌头端)善计无筹策(以神
全神○一彻万融)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合神于无○善能守道者外想不入内想不出无关无闭
无出无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合于无道○全无系累)是以圣人(心一而已)常善
救人(视人犹己○修己安人)故无弃人(凡关有生均气同体)常善救物(见物便见心见心便见道
○随机利物)故无弃物(心超物外而不外物○贤者掖之愚者教之)是谓袭明(定能生慧睿可作圣)
故善人者(正己处物)不善人之师(物自物我自我)不善人者(不可离生死而求心亦不可脱
卷一 第 1p040b 页 CK-KZ_JY047_01p040b.png
心而离生死)善人之资(生死自生死此心自此心)不贵其师(道无可学心无可用)不爱其资
(寒灰枯木)虽智大迷(一念万年○屏智如愚)是谓要妙(与道合真)
 复圭子曰此章言圣人善行大道过化存神之妙夫人以行
 为行车行有辙步行有迹惟以不行为行者行满天下无身
 过此之为善行夫人以言为言言而尽道恐有瑕言不尽道
 恐有谪惟以不言为言者言满天下无口过此之为善言用
 筹策以揣世务未免得此而遗彼吾大其心以体物无筹策
 而天下之筹策不能外计孰善焉仗关键以固精神者可闭
 亦可开吾空其心以忘物无关键而天下之关键不能过闭
 孰善焉恃绳约以联属人情者易聚亦易散吾悠其心以成
卷一 第 1p041a 页 CK-KZ_JY047_01p041a.png
 物无绳约而天下之绳约不能踰结孰善焉民吾同胞也无
 择人而救无弃人而不救斯为善救人物吾与也无择物而
 救亦无弃物而不救斯为善救物袭掩也礼记裘外加衣谓
 之袭裘则袭明还是掩明而不露也况上文无辙迹等语皆
 是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的光景一般圣人视善与
 不善为一间故善可为不善师师者法其仪的也视不善与
 善不甚相远故不善可为善人资资者资藉其攻玉也若不
 贵其师无善可为也不爱其资无过可改也虽智大迷即大
 智若愚之谓非袭明者能之乎此之谓无善无不善师资两
 忘天下之妙曷以加此
卷一 第 1p041b 页 CK-KZ_JY047_01p041b.png
  守雌守黑守辱不见自已之明接上章虽智大迷之义
 
 返朴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神也)守其雌(性也)为天下溪(心广体胖○不自高大万派归源)为天下
(深妙)常德不离(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复归于婴儿(无念)知其白(性也)
守其黑(命也)为天下式(空即合无专气致柔)为天下式(见闻知觉尽皆空寂)常德不
(道在万物○准定不差)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心也)守其辱(我也)为天
下谷(但可空诸所有不可实诸所无)为天下谷(虚中)常德乃足(身心自如身外无馀○湛然圆
满)复归于朴(大易无极如此则性全)朴散则为器(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万物之朴散则为器用
道散则为神明流于日月分为五行)圣人用之(知有此理)则为官长(知有所畏○设教化人)故大
制不割(心同虚空虚空非心)
卷一 第 1p042a 页 CK-KZ_JY047_01p042a.png
 王纯甫曰天下之事固有时而当用刚有时而当用明有时
 而当用贵此常人之所以必知雄知白知荣也然刚不制于
 刚而制于柔明不藏于明而藏于晦贵不基于贵而基于贱
 是刚也明也贵也物之末也子也柔也晦也贱也物之始也
 母也此圣人之所以守雌守黑守辱也而天下之母归之矣
 其子焉往所以为溪为谷为式而天下归之 复圭子曰此
 一章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十二字乃彻上彻下语
 也学道者得之则可以出有入无而长生久视有德者得之
 亦可以独往独来而登道岸顾人所得之浅深何如耳圣人
 知天下之不可上也而下之知雄守雌也是谦下如深溪常
卷一 第 1p042b 页 CK-KZ_JY047_01p042b.png
 德不离无时不然也复归于婴儿并雌雄亦不知矣知昭昭
 之不胜其冥冥也以养晦知白守黑也是潜德可模常德不
 忒温而理也复归于无极并黑白亦不知矣知繁华之不坚
 久也而去华就实知荣守辱也是藏垢纳污为天下谷常德
 乃足知足不辱也复归于朴浑然不雕并荣辱亦不知矣若
 朴散斯雌雄黑白荣辱分而道器亦分矣圣人用之以治世
 也则有官长而尚雄尚白尚荣矣非大制也故大制不割犹
 然守雌守黑守辱复归于婴儿也无极也大朴也愚前所注
 皆吾儒眼前之理未得老君之神若以老解老则刀圭入口
 羽翰自生更请伐骨洗髓可乎道家阳丹一粒产于坤宫则
卷一 第 1p043a 页 CK-KZ_JY047_01p043a.png
 雌矣然雌中之雄是谓大雄故圣人知雄而守雌我沉而彼
 浮为天下溪也皆不离日用寻常之德至复归于婴儿则纯
 阳矣白者金精西兑也母隐子胎寻体于坎黑者水基北坎
 也金生水水中有金故圣人知白守黑神明自来凡学道者
 谁不是法是则乎常德即守雌之德不忒者火候分毫不爽
 也复归于无极者完此太极之体也五行顺行金常克木五
 行颠倒金伐木荣释氏谓忍辱仙人漆园吏云香从臭里出
 甘从苦中来圣人知荣而守辱似谷之无所不容而常德无
 欠无馀火候足也浑然如朴之未雕复归于一所谓及至无
 为众始知也若朴散为器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矣圣
卷一 第 1p043b 页 CK-KZ_JY047_01p043b.png
 人知此理官天地而府万物未免有所制作故大制则不然
 不失本来面目而岂肯割裂剖析以伤混沌哉
  无为则无败无执则无失接上章守雌守辱之义
 
 无为章第二十九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欲行此道)吾见其不得已(道本无为)天下神器(心之所居)
不可为也(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为者败之(道本圆成○贪他的着他的)执者失之(愚者逐于
外贤者执于内圣人皆伪之吾亦非圣人)故物或行或随(念兹在兹)或嘘或吹(思无邪)或强
或羸(善用其心)或载或隳(精思此理○有此便有彼切忌随他去)是以圣人(我也)去甚
(过犹不及)去奢(常道如如)去泰(道无不足○去为者执者之敝而以自然辅自然)
 玄同子曰丹经皆指身为国精为民则天下亦国也言天下
卷一 第 1p044a 页 CK-KZ_JY047_01p044a.png
 之道即言治身之道也圣人以清静治身以无事治天下此
 太古之世醇庞之民固可无为而治也及至世降道漓祸生
 变起若猃狁之作祟蚩尤之兴戎则其为之也吾见其不得
 已不得已而为之之心亦大彰明较著于天下矣但天下虽
 大号为神器人神好静而以有为扰之则神不宁矣故曰天
 下神器不可为也道本不著而妄为著之者必败道本圆通
 而固执逐之者必失凡物一切或行于前而不知随者之在
 后或嘘之欲温而不知吹者之已寒知今日之强而不知他
 日之羸知前车之已载而不知后车之且隳种种变幻皆有
 为也惟圣人能于不得已之时为无为去甚也能于不得已
卷一 第 1p044b 页 CK-KZ_JY047_01p044b.png
 之时欲无欲去奢也能于不得已之时执无执去泰也无论
 治身与治天下无二道也
 以道佐人主者不尚兵武接上章去奢去泰之义
 
 俭武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道与合心)不以兵强天下(善胜在于不争)其事好还(归根复命○恃
兵强者祸必不远)师之所处(心兵所处)荆棘生焉(心荒神狂)大军之后(心与物驰事与心战)
必有凶年(情欲驰驱神气昏耗)故善者果而已矣(定力所到)不敢以取强(忘我而已)
果而勿矜(静以待之○莫誇高大高而必危)果而勿伐(默而守之○莫自取美美极必变)果而
勿骄(存之以和○傲人人傲欺人自欺)果而不得已(用之以虚○以理止敌济难非求胜人)果而
勿强(虚无自然)物壮则老(心为物移○草木壮极则枯人壮极则衰强者不可以壮)是谓不道(性为
卷一 第 1p045a 页 CK-KZ_JY047_01p045a.png
心所蔽)不道早已(神为性所窒○永失真道)
 吕吉甫曰人主者无为也佐人主者有为者也取天下不能
 无事而欲以强胜天下未有不反乎尔者也 苏子由曰楚
 灵齐湣秦皇汉武或以杀其身或以祸其子孙未有得免者
 也兵之所至民事废故田不修用兵之后杀气胜故年谷伤
 凡兵皆然况以兵强者耶果决也德所不能绥政所不能服
 不得已而后以兵决之耳不敢以取强故果而勿矜去甚也
 果而勿伐去奢也果而勿骄去泰也果而不得已无心之果
 也果而勿强自然之果也岂敢以取强乎哉若夫壮则必老
 物无不然者惟有道者成而若缺盈而若冲未尝壮故未尝
卷一 第 1p045b 页 CK-KZ_JY047_01p045b.png
 老死以兵强天下者壮矣能无死乎 复圭子曰此章先哲
 皆从人道上看犹之可也惟白祖师俱以大道注之浚其源
 也弟子敢不扬其波乎身为国心为君人主也故学道者欲
 以道佐心君自有上善若水至柔至弱之道守雌也守黑也
 守辱也不以兵强天下不露锋芒也其事好还好返本还元
 也归根复命也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心兵起处灵地荒芜也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魔军驰骋精气耗散也故上善虽至柔
 果而已者弱其志强其骨也释氏之金刚道家之铁汉也不
 敢以取强即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也果而勿矜去圭角也果
 而勿伐忘功德也果而勿骄化意气也果而不得已无容心
卷一 第 1p046a 页 CK-KZ_JY047_01p046a.png
 也果而勿强任自然也总一果而已也总一不敢以取强也
 直为壮曲为老师老必溃物壮则老老者必死是谓不道不
 知佐人主摄生之道心地荆棘生也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已
 止也不道早已者有道则长存无道则早已自然之理也
  不以兵强天下故次之以佳兵不祥之语
 
 偃武章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以心胜物终莫能胜○惊精神浊和气不善之器故不当修饰)物或恶之
(为物所诱)故有道者不处(不离生死而离生死)是以君子居则贵左(忘心○主柔)
兵则贵右(任真○主刚)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非君子之器(触来勿与竞事
过心清凉○非君子乐用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欲求合道乃不合道○不幸用兵以自守护)恬淡为
卷一 第 1p046b 页 CK-KZ_JY047_01p046b.png
(寂然○浑然一寂寞无为之境)胜而不美(欲求凝神神乃不凝○兵者是不好之事也)而美之者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是乐杀人(用心一处无事不济○要其功名肆其刚勇)夫乐杀人者(绝欲)
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凡百从俭○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故吉事尚左(不可师心○左阳生
位也)凶事尚右(当为心师○右阴杀位也)偏将军居左(省心○主生故居左阳)上将军居
右(全神○主杀故居右阴)言以丧礼处之(若论此事如丧考妣)杀人之众(六贼之兵已息三尺
之火不焚)以悲哀泣之(心死神活○伤已德薄不能以道化民而害无辜之人)战胜则以丧礼
处之(孤光独露○明君子贵德而贱兵因不得已而追不善也)
 复圭子曰此章大旨全在恬淡为上与不乐杀人也夫人一
 身不出阴阳二端兵乃我之阳神能战退群阴是杀已也已
 私杀得尽方有阳而无阴矣夫天生五材民并用之谁能去
卷一 第 1p047a 页 CK-KZ_JY047_01p047a.png
 兵然兵可用也不可佳也愈佳则愈为不祥之器矣以之自
 治乃心兵也不锋刃而利不器械而威何恶于兵倘佳兵藉
 器宜为物之所恶故有道者不处是以君子居则贵左法天
 之左行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用兵则贵右法日月
 之右行兵家用正为阳用奇为阴用兵之道无出阴阳而已
 矣兵者不祥之器形而下之之谓也是境杀心则凡也非君
 子之器以君子之器则道也形而上之之谓也是心杀境则
 仙也不得已而用之以自治惟以恬淡为上无私可攻无欲
 可尅浑然一寂寞无为之境界不必战胜而自然清静待战
 而后复此本体便为下德而不美矣若以战胜为美便有乐
卷一 第 1p047b 页 CK-KZ_JY047_01p047b.png
 杀人之心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以尚兵器而不尚
 道器也若君子之器则不乐杀人而乐自杀如下文自知者
 明自胜者强是也故吉事尚左取东方之生气凶事尚右取
 西方之杀气偏将军居左乃东方木处柔而听令也上将军
 居右乃西方金处刚而制杀也言以丧礼处之以悲哀泣之
 者哀其胜人而不能自胜也战胜以丧礼处之何也盖用兵
 不胜则丧国幸而得胜所丧元气亦多矣理欲交战不胜则
 丧心幸而得胜耳目口鼻非吾有亦丧我矣非无为也总未
 若恬淡为上不战而胜之为美也盖静中行持左进阳火阴
 极生阳阳中有阴阴反为主阳反为宾非得真人口诀未易
卷一 第 1p048a 页 CK-KZ_JY047_01p048a.png
 解也
  君子所贵恬淡无为乃道之常故次之以道常无名
 
 圣德章第三十二
道常无名(○河上公云道能阴能阳能弛能张能存能亡故无常名也)朴虽小(亦甚大)天下不
敢臣(道为万化之君)侯王若能守(守一)万物将自宾(心为主物为客)天地相合
(身心如一)以降甘露(大道得矣○和气所致)民莫之令而自均(心无病而身自安心无为而神
自化)始制有名(道也 是朴散而为器也)名亦既有(心也○群有尽含此朴)夫亦将知止
(性也○依止于道朴○不使迁流)知止所以不殆(命也○知止则不循名而逐末)譬道之在天
(心之在我)犹川谷之与江海(万物归一归一而已○千枝万叶共一本根)
 复圭子曰常道不落拟议故无名以其未雕未琢故谓之朴
卷一 第 1p048b 页 CK-KZ_JY047_01p048b.png
 以其曰希曰微故谓之小而天下不敢臣夫何故天地资之
 以始万物恃之以生天下孰有敢臣其所自始与所自生哉
 匹夫得道尚能使其所居之地物不疵疠而年谷熟也侯王
 若能抱朴而守一则静为动君一为万主万物有不宾服者
 哉天地相合水火交也以降甘露神水入华池也民莫之令
 而自均言人人可能第人身之天地不合安望其甘露降哉
 朴尚无名若朴散为器始制则有名矣道也诚知无可适有
 则有亦可以之无是故贵知止止者镇以无名之朴也知止
 则不随物迁澹然自足危殆安从生譬道之在天下朴不能
 不散而为名水不能不分而为川谷顾名立而知止非朴亦
卷一 第 1p049a 页 CK-KZ_JY047_01p049a.png
 复于朴川谷分而为江海江海非源亦复归于源然则道虽
 无名远取诸物不若近取诸身川谷即人泥丸宫之瑶池也
 太渊池也津液之山源也江海即人之气海也曲江也华池
 也丹家所谓气归元海寿无穷是也
  證前二章用兵之戒知人胜人明于外不若自知自胜存
  于内
 
 辩德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不为物所转也)自知者明(以心合道○见于内也)胜人者有力(久于其道而化
自成)自胜者强(真积力久○勇于不敢则活)知足者富(何物非道○贫亦乐也)强行者有
志(有志者事竟成始终不殆)不失其所者久(性常存也)死而不亡者寿(神不死也○真
卷一 第 1p049b 页 CK-KZ_JY047_01p049b.png
一常存○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复圭子曰此章八句一主一宾一浅一深不得一概穿凿而
 以妄见强解也知人者智见于外也不过识人之善恶优劣
 而已自知者明见于内也非返听无声内视无形者不能也
 胜人者有力勇于敢也不过膂力血气之刚而已自胜者强
 勇于不敢也非克己复礼中立不倚者不能也鹪鹩巢于深
 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可不谓知足者富乎子
 贡之请息冉求之自画由无志也若颜子之请事斯语自强
 不息可不谓强行者有志乎徙业则无成无恒则不永若不
 为事变不为物迁基址坚固方为不失其所者久也死则死
卷一 第 1p050a 页 CK-KZ_JY047_01p050a.png
 矣何以又曰死而不亡丹经云心死则神活魄灭则魂昌此
 死乃形死仙家解脱是也若真精神则不死不生此所谓死
 而不亡者寿也又云道气长存是也然而平日工夫皆从自
 知自胜自强有志不失其所积累而来志于道者不可不知
  大道为万物所恃以生而不辞接上章不失其所者久之
  义也
 
 任成章第三十四
大道汎兮(心无方所○广大悉备)其可左右(了无所知○可左可右无有限量)万物恃之
以生而不辞(大道无生不免于生万化自生大道无生○所过者化)功成不名有(实无所得)
养万物(道能育物)而不为主(忘其所自○道无偏私)故常无欲(而不为主)可名于小
卷一 第 1p050b 页 CK-KZ_JY047_01p050b.png
矣(道虽小含万物)万物归焉(人能虚心道自归之)而不为主(尚自不见乎我将何有于我哉○任运自
然)可名于大矣(何所不容)是以圣人(心也)终不为大(粟子藏世界芥子纳须弥)故
能成其大(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李息斋曰大道汎兮充满八极及其用之如在左右即取之
 左右逢其源之意万物非道不生而道未尝辞其劳万物非
 道不成而道未尝名其功万物非道不养而道未尝自以为
 主复圭子曰大道无名著一道字已为强名吾从无欲处观
 之道无欲故能使万物各厌其欲则无小不入而名于小可
 矣吾从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处观之道忘主故能使万物各
 得其主而大无不包而名于大可矣第化育有到不到而参
卷一 第 1p051a 页 CK-KZ_JY047_01p051a.png
 赞之功无不到即圣人亦不知其到也此终不为大即丹经
 及寻其根源一粒如黍大是也故能成其大即丹经会得坎
 离基三界归一身是也
  大道汎兮乃极广大而尽精微故次之以执大象天下往
 
 仁德章第三十五
执大象天下往(万物归焉)往而不害(道无鬼神独往独来)安平泰(心安则性平性平则神泰
○万民遂万化安也)乐与饵(从心不踰矩)过客止(邪念自绝)道之出口(淡而无味)淡乎其
无味(无味之味○无声无臭)视之不足见(道无形)听之不足闻(道无声)用之不
可既(道无尽)
 释德清曰无象谓之大象大象无形而能入众形有形者无
卷一 第 1p051b 页 CK-KZ_JY047_01p051b.png
 不归圣人执无我以御天下故天下莫不往以其与物同体
 也万物恃之以生无往而不利故云往而不害然忘于物者
 物亦忘之故物各得其所无不安物物相忘而无竞故无不
 平暖然如春故无不泰○复圭子曰此承上章末句来大象
 者道也夫能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则天下万物皆归往之
 矣不害犹并育而不害也天下各得其所欲而来各厌其欲
 而往安也平也安平之极则泰矣○玄同子曰乐与饵饵者
 凡声色货利靡丽繁华可以移人志而乐人心者皆饵也吾
 执大象以往尚有何物可以饵吾衷而乐其饵耶即有饵吾
 者吾姑以乐与之彼邪幻之过客当自销形灭迹于无象之
卷一 第 1p052a 页 CK-KZ_JY047_01p052a.png
 外止而不前所以执大象之道澹若无味而无味之味为大
 味视若无形而无形之形为大形听若无声而无声之声为
 大音变化无方广大无际而用之不可既故能成其大
  用之不可既者乃微明之利器也即翕张强弱废(兴与夺之妙用)
 微明章第三十六 
将欲噏之必固张之(一阖一辟)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一动一静)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若存若亡)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舍用得宜)是谓微明几微先兆
 复圭子曰此章止以柔弱胜刚强一句为主翕聚也张大也
 开扩也心体不先开扩致广大则不能翕聚而尽精微此所
 以欲翕而先张也弱之挫其锐也强之鼓舞其精神使不倦
 也工夫必先有作有为方能造到专气致柔此所以欲弱而
卷一 第 1p052b 页 CK-KZ_JY047_01p052b.png
 先强也废是废耳目坠肢体黜聪明也兴是兴其师旅出我
 之阳神战退群阴而后百念消融则欲废而安得不兴乎夺
 是夺造化之权盗天地之气与是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
 同波则欲夺而安得不与乎其理甚明而其机极微此之谓
 微明夫人神至柔也神能入金石而无碍入水火而不溺不
 焚天下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故曰柔弱
 胜刚强人范围于阴阳之内犹鱼之在渊而不可脱渊国之
 自操其利器而不可示人以利器也圣人则跳出阴阳之外
 如龙之跃渊变化而不测也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敢有
 贪天功以为已力者无有哉○吕知尝曰天之道物之理人
卷一 第 1p053a 页 CK-KZ_JY047_01p053a.png
 之事其势未尝不如此者也于张知翕于强知弱于兴知废
 于与知夺非知机者孰能与于此哉故曰是谓微明然则能
 翕张弱强废兴夺与之者无形而柔弱者也为其所翕张弱
 强废兴夺与之者有形而刚强者也则柔弱之胜刚强明矣
 人之不可以离柔弱犹鱼之不可以脱于渊鱼脱于渊则获
 人离于柔弱则死之徒而已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
 坚而入于无间非器之最利者乎操利器以驭天下国家则
 其所以图回运动当在于无形之际安可使知其所由来哉
 故曰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柔弱胜刚强正为无为之常道故次之以道常无为
卷一 第 1p053b 页 CK-KZ_JY047_01p053b.png
 
 为政章第三十七
道常无为(用之不可既)而无不为(何所施而不可)侯王若能守(心生于道)万物将
自化(万化自然)化而欲作(一念欲起)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尽知真一处当使六用废
○我行道德人亦道德)无名之朴○亦将不欲(道常无为)不欲以静(而无不为)天下
将自正(身心一如 为无为则无不治)
 沈蛟门曰道常无为者其本体也而无不为者其妙用也寂
 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惟无物然后能物物故贵无为
 也王侯无为而万物将自化惟无为之不能耳胡患不化哉
 顾自混沌凿而侈肆生情窦渐开繁华日增固欲有所作为
 矣圣人于是提防之镇以无名之朴凡一切有为之法如可
卷一 第 1p054a 页 CK-KZ_JY047_01p054a.png
 为可贵可欲可制之名皆却而不敢为修玄默以镇之久则
 无知者无欲有知者亦不敢为而妄作之心自静矣夫无名
 之朴亦难言矣圣人内忘抱朴之念外化抱朴之迹夫是之
 谓真无欲夫是之谓真静故天下各正其性命之常上无为
 而下亦无为此所谓无为而无不为之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