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1324-070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榕村集卷十三
            大学士李光地撰
 序四
  吴将军行间纪遇后序
洪惟我
国家诞受多方集命既固至我
皇上而内锄叛乱远拓疆索虽在穷岛之中绝塞之外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1324-0705b.png
阻沧波限大漠为兵威之所不至使命之所不加莫不
遣发专征亲烦
六御羁缨系组前后致之阙下稽近代文德武功之盛
未有如是之赫然巍巍者也大勋既底九域乂安
圣主不自以为神武之力推恩酬劳久而弥笃其在元
庸眷念滋甚盖历指三十馀年之间名绩昭章如古之
登于册府图画者不过数人而吾闽水师提帅吴公其
一也公自壮岁从戎两浙即值三逆变乱当是时滇广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1324-0705c.png
之寇度岭峤越江湖其势犹远而耿贼之兵则已出仙
霞而驻衢婺旁散于西江沿海以分我师海孽助之结
连摇煽如浙江不守则东南财赋之地有呼噏之危故
议者谓三徼用兵独此为门庭之急其后亦以闽关不
守耿郑破亡滇粤遂以次诛灭则此其明效显證也公
是时初佐戎耳且以闽人之故颇有谗构之者而能以
忠勇自著使王将军制府提帅以下皆推诚任之无所
疑猜公又所向摧锋绩效验白卒能披海道之窾以先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1324-0705d.png
霞岭之师用区区裨贰之职而姓名功次荐闻于
朝大吏元戎争先进达公之迈迹行间固已奇矣及为
总兵闽中正
庙堂经略海事之会时则自重臣宿将至于道路之口
言海可平者百无一焉靖海侯施公既衔
命而来乃亟引公自助公于施公里戚也言无不尽而
施公亦委心听之自有明天启初载而海患萌蘖至是
六十馀年矣四世相继树本深坚又既据台湾之远扼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1324-0706a.png
澎湖之险舟楫便习风潮飘忽哓哓者大以为非官军
之利及二公断以不疑以六月发铜山众又以为天时
地利盖两犯之然二公算既定谋既合自始接至于破
敌仅七日间尽烧其舟船夺其岛屿海之骁桀精锐一
朝歼焉又复大开恩信纵释阵俘使之还谕兵民动以
祸福为倾巢进取计贼穷迫无所奔窜遂稽首纳款举
土降附斯役也论者谓自古海外立功盖至我
朝仅见也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1324-0706b.png
天子嘉悦公功昼接殷优赐赉重叠以东南既靖俾帅
于西控驭巴峦夷民帖服既又以滨海重任非公不可
水陆二阃公历专之恭遇山海清谧
九重以江淮氓庶为忧间岁南巡察视河务公与南服
制抚朝觐
行宫恩礼便蕃弥加于昔公于是感眷顾之隆循平生
之迹以暇日记忆成编题曰行间纪遇以地为枌榆亲
串使以数言跋其后地披读终编其成功于艰危万死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1324-0706c.png
一生之状足令观者惊愕悲喜而至于今日宠命始终
备极渥注则又使人慨然于功名之际而益知
圣朝之盛德为难名故公此述不曰纪功而曰纪遇盖
上以自幸千载之遭而下以无忘当日群帅知待之雅
尤古人所谓劳谦君子厚之至也用是应命而谨书之
  费副将诗集序
吾友费君业儒既就而艰于有司读班定远传慨然慕
效焉戊辰余主武进士考试旋读殿试卷以费君为第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1324-0706d.png
一人
天子拔弓马上者故落第八君与蔡方麓学士少同学
相好几掇文武大魁亦盛事也自后就职偏裨然不忘
讲艺诗词字画皆愈工其诗则熟于声病精于律切虽
矻矻为此道者不能过也向年投余以诗其卒章曰犹
闻李供奉曾荐郭汾阳呜呼汾阳亦武举也值时清宁
无驱驰乱略之事师其忠纯可矣君诗盖传闻靖海施
侯际遇故云然侯成功亦于暮岁君今尚未也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1324-0707a.png
  施怡园五十寿序
余始识施先侯于京师维时岛屿未靖造膝相咨于风
潮信侯生涯断港所以审进退料彼已皆屈指恢恢辄
先处其成败于坐立顷未几
天子用公为帅果卒平之覆按旧言不失铢黍用是策
勋拜爵与国同休盖自史册来成功于海外者千载一
时也东南巨浸连天诸蛮大小岛远近相错风舶贸易
彼此机防而内地失业奸桀结徒剽害南风时发北抵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1324-0707b.png
青辽虽郑氏苞根既去检卫难疏以故先侯受命永镇
俾夷盗有所畏慑其即世也
天子深难为其继者侯诸子皆能而第六子怡园公今
督水师实纂侯事
当宁明并日月非苟用家世委畀而已怡园少读父书
其起家自裨而专皆有勤劳可纪定海之役亲搏剧寇
于巨浪间不逞为之魂夺是故廷之议乡之评以为能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1324-0707c.png
国恩而嗣父业者怡园无愧也怡园初自粤帅调移既
至则清营汛葺楼橹防制严密如先侯时尤以枌榆之
邦必恭敬止要束族人家从无敢色加于闾里者沿海
兵民是以大和岁丙申地适蒙
恩休假乡人相率来请谓是季秋为公五十之朝循俗
求所以祝釐者庚戌之岁余始通籍是春拜先侯五十
晨焉今其子又五十日月如流余老可知然以葭莩之
托久而念乱之意同故知公家本末者莫余为悉虽平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1324-0707d.png
生罕作寿言而不得辞也史传所纪惟唐西平李氏宋
鲁国曹氏父子先后并授节居藩伐在国家名光载乘
先侯台澎显绩不在奉天南唐下今时无淮蔡之奸而
地有秦夏之重愬玮之勋非怡园其孰修之夫述
上恩推世美相期以一代之完名则禄在其中而寿未
有艾此老者祝嘏之迂辞而亦群亲友厚望之志也夫
  颜哲人七十寿序
己丑春会试及期余实奉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1324-0708a.png
命总裁试事榜发而山东颜生绍标与焉绍标者复圣
颜子六十有八世孙也于戏吾徒读先圣之书恨前修
之益远盖有过其地望其乡俯仰其山川草木而不能
去者况于其子孙哉幸而遇其子孙也无所挟人犹将
张之况于文行足以自通有籍于朝而有誉于乡国者
哉是故吾之得颜生也喜而于其为尊人司教君干赠
言也义不得辞也司教君以康熙丁卯举于乡屡上春
官不第久之乃就教职长山长山故下邑自君勤于训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1324-0708b.png
诲而学者蒸蒸兴起比岁称盛焉余又闻之戴君不独
司教君贤也其孺人吕实以德配故其一门之内恭顺
慈孝雍然也祥气召祉子孙满前森然也诸子皆以才
贤奋如绍标者博学能文则既信于师友间矣馀且显
世未艾足以彰君之家学内行为有本也余既以戴君
而允君之贤而又知圣泽之所流
盛世崇道之所感明德有后者天之契千秋必返者古
之常君之父子力之尔祖相之其为贤也无疑矣君有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1324-0708c.png
积学长材今年七十矣而卑栖学署祝嘏者必将夸而
大之而我则异于是扬子云云必欲驾其所说则莫若
使群儒金口而木舌夫发圣人之蕴教万世无穷者萧
然陋巷之夫尔安定在湖州而太学行其法安在师儒
之为卑位也伏生申公年九十馀授帝者经安在七十
之非茂算也司教君其必有以自得矣绍标又当思夫
颜子之位所以光于王侯颜子之寿所以不敝于天地者
则又他日不朽其亲之道也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1324-0708d.png
  代家君季父寿仲伯母序
岁丁未季秋为吾仲嫂氏浃甲之辰亲知子侄咸谋所
以为嫂祝者叔弟兆庆季弟日熺曰吾两人者其不可
偕众以有言也夫盖古人叙昆弟之爱至于傧笾豆和
乐且孺矣然必曰禦侮急难云者志其初也乙未丙申
之间吾两人胥罹大变仲氏身履行间冒白刃抗诚厉
志谯羽哓音以至事平盖其妻儿置度外循顶及踵靡
所吝恋者笃天性之亲也而嫂氏之自处与其处兄不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1324-0709a.png
异兄之自处承先子投艰之后积诚尽瘁用能葆未彫
之和气以出家于汤火而活我诸昆其亦难矣方是时
以为天性团圞则后是甘苦荣瘁可以勿计而转盼间
十馀年于此矣履常蹈顺遂跻登兹其亦可以祝矣顾
覆于予心若非代言者所能发吾辞也是吾与若者区
区之事之不可偕众以有言也季弟曰乙未之事于今
十二年矣夫星岁于是而一周天道循环吾门或者其
将大大必始自仲氏家难之首庸也今兄方厌衣冠之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1324-0709b.png
婪竞雅有溪山之意浩然来归然吾察其目光灿乎如
有营视其气貌则屹然若有系命于其躬者揆其年盖
东山之释乌裘也未久而平津再策时相近也意者天
将老其材大任其身耶嫂氏挚于昆季驩于妯娌明达
刚断有丈夫风侄好大节勇于从义而膝下孙颖若硎
之方发是又皆有以葆未彫之气弗懈益淳者于以昌
厥后而迓纯禧不远矣叔应曰然于是相与作而歌常
棣斯于之诗以为嫂氏寿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1324-0709c.png
  仲父母八十寿序
康熙丙寅之春地还朝拜于家长佥曰行矣勉之吾属
皆老未料见期地曰否卯之秋伯母耄期吾拜舞焉越
春伯又耄期吾拜舞焉于时闻者戏视耳缅念三春之
晖感爱日之义怀伐木之燕赓雨雪之诗诚虽至矣行
或使之许与者躬进退者命家庭宴语敢云必酬哉
圣世不世恩私踰分控情归里适与言称昆友群曰兹
盛节也无为丐赠于公卿天性私言可以树背地乃抃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1324-0709d.png
且言曰盖天道十年而变厚德岁晏而昌不陈艰难不
知假易也不稔晚暮不审恒理也丙申丁酉际家多难
伯劳于戎母悴于室计其年适艾耳越十年地乃得乡
举为嘏言焉又十年丁巳闽事沸羹周旋危险踵伯之
迹至今十年伯与母耄矣地又始为嘏言焉盖三十馀
年间家之恐惧数矣风雨既静日月既舒眉寿依然升
堂举斝斯惟吾先世善泽所积蔚生人瑞繄亦惟伯因
心则友乐义包荒伯母明达慈爱笃厚其祥以有今日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1324-0710a.png
光地窃闻之伯自弱年才华惊郡国充其精藻志气旃
厦帷帟未足酬也属鼎革无所遇年五十得官又弃之
以隐初生兄一人举一孙阶除之下犹孑孑焉观者曰
能世不在多盛福不在贵斯于天道或然而非应施之
极论也今兄有子三侄有子四兄侄先后拔于乡贡于
国侄又秀而能文千里之足云霄之毛吾见其班矣伯
高卧二十馀年而光郁然而望巍然同郡荐绅之外自
当世以学行称魏环极卫尔锡诸公莫不亟慕愿交形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1324-0710b.png
之声歌序赞致音问不绝故曰俭于实者丰于名閟于
身者发于后天人之道应施之符如佳谷焉穫迟弥多
如贞松焉节阑弥茂详言之非虚欢言之不怍今日有
焉地方以假暂居閒日戒壶觞从伯叔乐慈堂色喜诸
母怡然伯酣辄戏言若家不事举业攻古书且不能俯
仰于时自我始悔误若曹矣虽然他日有达者其以吾
为不祧之祖地曰唯唯地虽幸逢世抱其朴学短于春
华人集于菀我茹其蓼实惟家世之教虽然适不云乎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1324-0710c.png
时久者天定穫迟者稼良伯其加餐弥性享黄发之期
斯贤者知师不贤者知慕比及期颐地将载笔焉于时
天益劵矣穫滋多矣言弥长矣
  季父母七十寿序
曩者吾季父季母浃日之辰光地尝为言以寿维时中
原阻断关郊不开光地独私为釐辞曰吾族将昌与明
礼法兴文教舍叔其谁哉又曰其膝下修业亹亹有端
绪是不于其身必于其孙子越十年而其言悉劵呜呼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1324-0710d.png

国之神灵祖考之休祐而种学累行之符灼灼明者地
于是益信也盖昔者吾先君子老而皇皇于仁义构燬
址考残牒披荒坟收沦孤皓皓乎凛凛乎抗颜以格物
之非盖有骇且怒者而终则翕然以听暇则群子弟乡
人为文会指授点窜月有课程里之后生是以知奋时
地盖未籍于朝割窭以营公犯侮而直义既乃生沾
朝命又十年荐以崇阶褒及幽翳乡之人无知不知皆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1324-0711a.png
曰迈德之穫也今吾季父之继之也吾又何间焉合祭
缀食不愆其节晦朔筵几雨露松楸不废其时垣楹葺
焉谱帙粲焉宗人惮之必力于礼乡里化之渐远于顽
名闻郡邑属以古党正之事指譬直曲莫不各餍其情
以去讲射之馀论古课文以亲而遍虽酒食欢宴其于
敦诵诗礼未尝去口津津如也季母天性和柔内言不
踰阈老拊支出过于所生然且明义礼笃施爱何有何
无赞叔豪举今其子孙崭然名于庠者三最幼者甫学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1324-0711b.png
文便岸异叔之后且大施于时魄兆著矣由前之说谓
宛结于华年必收功于晚晏以叔之学之行信之由今
之说以其所已劵责其所方昌盖又以其身其孙子及
先君子之事决之也王正初吉七十俱跻地之词何以
加焉诗不云乎好是正直介尔景福传曰福之兴无不
始于室家揆是二者得天之契昭然见矣抑地闻之百
年旦暮也二至昼夜之晷不过七十故生七十者古人
以为稀然铁勒之书有最高晷焉昼几百分阴阳之纯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1324-0711c.png
也季父秉清刚之质循其少老行靡脂韦而母慈和婉
娈极女士之道阴阳之纯气备矣理至者其数从之后
三十年请复以斯言劵
  族子世宽寿序
昔吾先君不为崖岸之操亦不为翕翕同行不轨于正
所与处者非其类盖未尝以颜色假也晚得吾族子世
宽与之返往而气行如合符两无违志凡十有五年如
初焉世宽之为人吾稔知之矣少而与兄弟依母以生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1324-0711d.png
家故单薄凡所以为衣食百须皆克自成立者也迹其
阜货自细而钜其起家自约而丰多出于什一之计而
未尝取较于锥刀之末当岁灾歉中谷仳𠌯民负逋越
境以免索负者设罝罘以追其偿世宽不独举委其傅
别而又阴为行粮以资遣之繇是众乐其诚将去者先
来告期以归所有利不较而义声盈焉以视夫今之操
劵而筹甘心于三倍之利而不顾天行之消息以自丰
者其于相去义利何如也吾先君慨宗祠之久燬首聚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1324-0712a.png
族人经纪其堂室世宽于此时又独斥私财治其寝门
改作东西两序而遂称奂然焉以至郡东之祠郡西之
庙先君次第修举庀材鸠工世宽悉心从之世宽前时
尝僦屋以居而勇于公义如此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
先居室为后世宽非性能而乐之安能动与礼合乎有
以五行术推君始生干支王相谓其某年有咎世宽不
惑为善益笃掩骼施食除道平梁凡可以济人者为之
至于今康宁未艾长者列于上舍幼者立于胶庠夫天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1324-0712b.png
道远人事迩吾未敢操劵而必得也而其遇灾修行与
夫罔有敬忌以乐慆忧者抑又远矣今春令序为世宽
设弧之辰内外亲戚欲吾言以张之吾与世宽于世为
诸父不能谀又不可以谀者也所以言者盖念吾先君
平昔慎交于世宽始终焉且使其子若孙登堂颂喜之
馀思致此之不假易以深其源而大其澜培其根徐收
其实则所以昌大其家者盖不止于此也
 跋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1324-0712c.png
  刻韩文考异跋
韩文考异近年无原本皆散入篇句中者而又或删减
增益之每令读者有遗恨焉近吕氏家藏宋刻遭兵火
逸其文章所存者则考异也其嗣君来京师偶于逆旅
中与予言及因属以家书邮致为之付梓京师而嗣君
仍监其役惜乎未观厥成而下世矣徐友坛长遂任校
雠之勤字画简讹虽已登板必剜剔补备务合于正以
视旧本之体完善为多书计十一万七千九百馀字内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1324-0712d.png
有补注作行书填洽字名则此书疑是文公门人张元
德所刋定尤非近本可比嗣君又为予言其先人曾得
朱子手记与蔡西山答问之语曰翁季录者秘藏多年
与此之韩文并时失之厥后访求人间则不复得矣可
胜惜哉
 引
  重修蔡虚斋先生祠引
昔明之中叶士大夫讲学论道之盛比于宋南渡时维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1324-0713a.png
时北方之倡者莫著于河津而月川泾野之徒前后相
望焉南徼学者则康斋发其端其徒馀干白沙相与张
而大之然二子者同游康斋之门而所学迥然绝无毫
发肖似其后遂有姚江王氏标新立异一时靡然宗之
其声华游从之盛又非从前朱子之所及也吾闽僻在
天末然自朱子以来道学之正为海内宗至于明兴科
名与吴越争雄焉暨成弘间虚斋先生崛起温陵首以
穷经析理为事非孔孟之书不读非程朱之说不讲其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1324-0713b.png
于传注也句谈而字议务得朱子当日所以发明之精
意盖有勉斋北溪诸君子得之口授而讹误者而先生
是评是订故前辈遵岩王氏谓自明兴以来尽心于朱
子之学者虚斋先生一人而已自时厥后紫峰陈先生
次崖林先生皆以里闬后进受业私淑泉州经学遂蔚
然成一家言时则姚江之学大行于东南而闽士莫之
遵其挂阳明弟子之录者闽无一焉此以知吾闽学者
守师说践规矩而非虚声浮燄之所能夺然非虚斋先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1324-0713c.png
生其孰开之哉今经学久晦士大夫好尚趋向庞而不
纯浮华之徒转相夸毗独至蒙引存疑浅说通典诸书
则行于海内家习而人尚之翕如也故尝以为吾闽之
学独得汉儒遗意明章句谨训诂专门授业终身不背
其师言者汉儒之学也师心任智灭裂卤莽者近代之
学也是二者孰古孰今孰淳孰薄后之君子必有辨之
者自鼎革至今吾闽苦于兵乱学士咿唔仅以应举先
正渊源之学荒焉地窃不自量方将以山林馀暇与同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1324-0713d.png
志之士诵乡先生之遗书蹈前修之典刑庶几那与卒
章之志同官庄子素思适以书来厚相谆勖嘿有感于
予心三复之馀忾然永叹其后以蔡祠见燬告且曰愿
与子倡而新之子宜弁数言以质士友余惟斯文之运
无往不复吾乡积乱之后必将复有嗣音者焉绍续正
学如宋炎兴明成弘时然则表章先烈使来者有所观
瞻其事诚不可已愿与诸友勉之
  梅定九恩遇诗引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1324-0714a.png
梅先生定九历算之学超越前代盖昔者僧一行郭太
史之术至矣然当时西学萌芽而未著故二子不得兼
收其长为有恨也近年徐文定公及薛仪甫王寅旭诸
贤始深其道然于中土源流反有忽遗惟先生能会其
全而折其中故其学大以精而其言公以当先时地曾
以以历学疑问三卷献之
至尊蒙奖许焉岁乙酉南巡还
召见舟次者三皆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1324-0714b.png
赐坐移时垂问道数精微甚悉先生既出
上谓地曰此学今鲜知者当世一人也其人亦佳士惜
乎老矣连日赐
御笔扇幅颁赉珍馔临辞又
赐四大颜字曰绩学参微为闰四月二十八日盖自前
岁西巡惟关中李颙中孚承此旷典
熙代以来并先生两人而已中孚以老疾不能对而先
生燕见从容荣宠其归布衣三接史册仅觏后之观者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1324-0714c.png
不徒知先生以绝学被遇又足以仰窥
圣人之阃奥建用皇极而兼明夫隶首商高之业为天
纵极轨也先生南旋在朝钜公素相知及闻名者作为
诗歌以美之地亲睹厥盛故敬纪其事以为之引
  母太夫人七十徵言引
家慈姓吴氏世山居有浑朴馀风及年十七归于先君
维时先祖妣并无恙家伯叔同母者四人庶出者二上
承舅姑下处兄弟妯娌一以和敬为主欢谑诟詈以嘿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1324-0714d.png
镇之薄物细故以义忘之睚眦唇稽以忍消之行之数
年上下称顺焉然其天性敦笃非但柔婉善下者比故
奉先祖妣滫瀡甘旨必诚必信疾病极其忧丧祭极其
哀拊兄弟之子皆若己子垂老为子孙道旧事未尝不
潸然感恻自鼎革来四十馀年间闽乱尤剧既窭且贫
崎岖多难或衣被不完或粗粝不饱或遁荒逊野风雪
飘摇或被陷遭累剑镬臲卼家慈皆身履其艰坚忍劬
劳善念益笃岁甲午乙未山海交讧惨戮遍野惟先君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1324-0715a.png
子聚众自保贼莫敢犯于是邻附乡邑依托者浸众先
君子既悉力捍患而家慈躬为粥以食来者前后以百
计推衣辟舍至于事平不勌平生百凡节约惟教子读
书不吝延师至家敬如神明甔储或匮授餐必丰诸子
于他事或假借至惰游废学则动容劝诲或饮食起居
不乐必得其悔艾而后已甲寅之变艰虞万状处之泰
然今光地迎养京师虽怯风霜恋乡土然以大义自裁
未尝几微见于言面王正之月实惟帨辰乡之先生长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1324-0715b.png
者教曰母之教若如此今子有列于朝而次者举于乡
叔季未可量不能徼大人先生一言以荣其亲亦为子
之耻也敬述数言以干知己觊得鸿篇树之北堂与萱
色长茂荣且罔极
 
 
 
 榕村集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