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1324-065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榕村集卷九
            大学士李光地撰
  象数拾遗
河洛之出有先后其理则不以先后而閒故图之道数
 具乎易焉书之道数亦具乎易焉书之道数具乎范
 焉图之道数亦具乎范焉
图之左方阳内而阴外犹先天之左方也其右方阴内
卷九 第 1b 页 WYG1324-0653d.png
 而阳外犹先天之右方也阳为主于东北犹后天之
 东北也阴为主于西南犹后天之西南也
先天阴阳也后天五行也阴阳先乾坤故书之上九者
 乾也下一者坤也自乾而次八为震次七为坎次六
 为艮自坤而次二为巽次三为离次四为兑此先天
 之卦位也五行先水火故书之上九为离火下一为
 坎水自离火而生艮八之刚土自艮土而生兑七乾
 六之二金自坎水而生坤二之柔土自坤土而生震三
卷九 第 2a 页 WYG1324-0654a.png
 巽四之二木此后天之卦位也其序则东北西南皆互
 其宅焉
书者参天两地之数中五为人位洪范之建皇极而参
 天贰地者理取诸此也图者天奇地耦之数中宫为
 太极太极之全体具于人矣洪范之效天法地而成
 位乎其中者理亦备诸此也
书之五行逆而相克制而用之之法也洪范之于五行逆
 而制之者理取诸此也图之五行顺而相生因而叙之
卷九 第 2b 页 WYG1324-0654b.png
 之道也洪范之于五行顺而叙之者理亦备诸此也
图之数以奇耦各相次为始终书之数以奇耦各相乘
 为始终故图则阳数自北以终于西也阴数自南以
 终于东也书则阳数亦自北以终于西也阴数则自
 西南以终于西北也图则有顺而无逆书则阳顺而
 阴逆图之阴阳其长也皆顺其消也皆逆书之阳其
 乘也顺其除也逆阴其乘也逆其除也顺
图之一三七九也二四六八也皆顺而数之也故曰河
卷九 第 3a 页 WYG1324-0654c.png
 图左行书之一六并而为七也二七并而为九也四
 九并而为三也三八并而为一也二九并而对一也
 四三并而对七也八一并而对九也六七并而对三
 也皆逆而数之也故曰洛书右行
河图之本一继以二三继以四六继以七八继以九互
 为内外迭为宾主然于阴必反易之者阴阳同根而
 生造化之体也分方而治造化之用也
洛书之本一三九七位于四正二四八六位于四隅以
卷九 第 3b 页 WYG1324-0654d.png
 参相乘以两相加然于东北西南必反易之者阴顺
 阳行造化之体也阳顺阴逆造化之用也
先天之位乾与坤对坎与离对震与巽对艮与兑对故
 洛书八方皆以合数相对也先天之序乾与兑同生
 于太阳离与震同生于少阴巽与坎同生于少阳艮
 与坤同生于太阴故洛书四面皆以合数相生也
后天之位水与火对木与金对土无对而以刚柔自相
 对故洛书八方皆以合数相对也后天之序木生火
卷九 第 4a 页 WYG1324-0655a.png
 金生水惟水不能自生木其閒有土焉火不能自生
 金其閒亦有土焉是木金皆土所生故洛书四面皆
 以合数相生也
先天图位天上地下日东月西不可易己山起西北泽
 注东南不独九州为然今自西北度垣山之绵亘未
 知所止也自东南浮海茫洋相因亦未知其所止也
 云兴东北则雨雷气动而风从之也云起西南则不
 雨风气动而雷不应也皆自然之位也先天之震巽
卷九 第 4b 页 WYG1324-0655b.png
 其本位也后天之巽从震而动者也故东南风亦雨
 风非润物者也而曰润之以风雨盖谓春风应乎阳
 气者也后天艮在东北山脉所尽也兑在西方泽气
 所钟也泽气所钟故水源从此出
先天后天其乾坤南北交易先天著其体之常后天探
 其用之根也后天之乾不直居子而居亥者进而当
 绝续之交坤不直居午而居未者退而避正阳之位
 此不息之命所以流而承天之义所以著也乾坤既
卷九 第 5a 页 WYG1324-0655c.png
 易故以其位居离坎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
 川乾之用在离坤之用在坎也离坎既易故以其位
 居震兑火之郁雷则发之水之流泽则潴之离之用
 在震坎之用在兑也震兑既易故以其位居艮巽雷
 动则山兴云泽积则气生风震之用在艮兑之用在
 巽也艮巽以其位居乾坤者山者地之所以上交于
 天而蓄其气风者天之所以下交于地而化其形故
 所在有山则气聚万物遇风而形化
卷九 第 5b 页 WYG1324-0655d.png
风本天气也天交于地故一阴潜伏而天气嘘焉则为
 风山本地质也地交于天故一阳隆起而地气升焉
 则为山雷本火也上有重阴压之则奋而为雷泽本
 水也内有积阳驱之则散而为泽观卦画皆可见矣
 天地水火四体也雷风山泽四用也后天卦震与离
 兑与坎相次于四正乾与艮巽与坤相次于四维者
 以此
天主日地主水犹人之主精神气血也天与火为同地
卷九 第 6a 页 WYG1324-0656a.png
 与水为比雷电合而章泽中有水故先后天四位者
 可以互换若夫雷之应也以风而艮居之泽之感也
 以山而巽居之风实天气而坤居之山实地质而乾
 居之此则至理不可不察也山含泽故能蓄泄而雷
 之气自此应焉风助雷故能吹嘘而泽之润自此行
 焉故近山者多雷近海者多风周官东则景夕多风
 西则景朝多阴者此也天气至刚近地则柔而物孚
 化焉则风反为地之橐籥地质至柔接天则刚而气
卷九 第 6b 页 WYG1324-0656b.png
 升降焉则山反为天之键藏洪范以风属土古人登
 山而升中者此也是以后天之卦错居先天之位而
 各得其所
水渍土则舒其浮华所以生木也火烁土则缩其精实
 所以生金也若木燃而火发金润而水出则皆未有
 以见夫土之功又播五行于四时而观之木温火热
 阳胜阴也金凉水寒阴胜阳也土为和气阴阳之中
 也一岁之序阴长而已过于半阳长而未及于半是
卷九 第 7a 页 WYG1324-0656c.png
 阴胜阳也为秋为冬以配金水阳长而已过于半阴
 长而未及于半是阳胜阴也为春为夏以配木火惟
 冬春秋夏之交阴阳消长方半易所谓泰否之卦也
 是阴阳之中故以配土吕氏之中央也则缺其一焉
 京氏之四季也则多其二焉故言五行之义者亦莫
 精于后天也
论后天自然之序则震坎艮乾宜居北东者也巽离兑
 坤宜居南西者也长少既叙而乾生坤成不亦善乎
卷九 第 7b 页 WYG1324-0656d.png
 然而震必与乾易兑必与坤易则造化之妙也乾居
 东方始矣而非大始也以终为始如圜之无端然后
 谓之大始坤居西方成矣而非作成也当一岁之中
 致养之劳尽焉然后谓之作成且亥月则雷气未动
 也未月则泽气未充也何能使造化功用各得其所
人知天心之动为化之初也不知寂然不动冲漠无眹
 为命之续也圣人所以希天者此尔贤人所以希圣
 未达一息者此尔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吾于其
卷九 第 8a 页 WYG1324-0657a.png
 图位见之矣然犹曰战乎乾是故圣人不废克己之
 功已尽无我然后能与天地相似也
艮德最近乾以其静而无我也巽德最近坤以能制其
 伏阴而皆顺乎刚也是故先天艮巽之位后天乾坤
 居之
艮德最近乾然所以静而无我者震之动坎之习险先
 之矣故曰战乎乾又曰自强不息巽德最近坤然所
 以动而及物者离之明兑之说终之矣故曰万物皆
卷九 第 8b 页 WYG1324-0657b.png
 致养焉又曰含万物而化光
震之次离兑阳娶妻也巽之次坎艮阴生子也娶妻则
 成乎父道故受之乾焉生子则成乎母道故受之坤
 焉是先天之序也有长男则有长女之配故震巽居
 先诸娣从之故受之离有嫡有娣母道具矣故受之
 坤馀则妾御之流也故受之兑由是则有继嗣而成
 乎父道故受之乾坎艮子之未长者长则又为震而
 当室矣是后天之序也
卷九 第 9a 页 WYG1324-0657c.png
天尊地卑君相之位也日东月西卿士师尹之职纲纪
 朝政者也雷风山泽宣播号令承导德施以镇奠方
 隅岳牧之任也是先天之位也君居无为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臣则致役为君养万物焉震巽
 者承其命令于先离兑者竭其功施于继坎艮者告
 其成事于终是后天之位也是故图象设而彝伦叙
 矣
乾为首五官之所宗也坤为腹四体之所会也震为足
卷九 第 9b 页 WYG1324-0657d.png
 阳之所以动也巽为股阴之所以伏也坎为耳内光
 也魄之所以载离为目外光也魂之所以营艮为手
 次于震之阳动而不离其处者也兑为口次于巽之
 阴欲而著见于外者也养身者导阳自震艮始故手
 持足行则欲其动也坊阴自巽兑始故男女饮食则
 欲其静也头容直体容端然后天地位焉视思明听
 思聪是以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
圆者天体方者地体凡物冇端圆则无端故曰不可为
卷九 第 10a 页 WYG1324-0658a.png
 首也其义必用九者圆之根在心以坤之二而翕者
 取之也故曰乾元用九知乾元无首则知所谓心之
 妙矣凡物方则止故曰有终其义必用六者方之根
 在角以乾之一而直者取之也故曰直以方也知直
 方则知所谓德之隅矣凡圆者最大方者次之故曰
 大哉乾元至哉坤元然至于积方则亦大矣故曰直
 方大
一成点二成线三始成面而推之形体亦无所不通者
卷九 第 10b 页 WYG1324-0658b.png
 矣
一一为一不可分也故其形圆而为天二二为四其分
 明矣故其形方而为地又为三角于圆中以参天为
 斜弦于方中以两地故一四者天地之体参两者天
 地之用
置百数于此洛书之九与一对八与二对七与三对六
 与四对五无对而自相对盖开方之原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者盖自一至五衍之为
卷九 第 11a 页 WYG1324-0658c.png
 五十五除天一地二为数之始不衍衍三四五之数
 则五十也三衍为勾四衍为股五衍为弦三数之并
 又不能成方故其用四十有九四十有九者七之衍
 七者三四之合也三四者勾股之率故亦为方圆之
 率凡圆之内外生方及方之内外生圆其积常圆四
 而方三故四十有九之积方也内含圆积三十有八
 半方得十四圆得十一也又内含方积二十有四半
 圆得十一方得七也
卷九 第 11b 页 WYG1324-0658d.png
三者圆天数也四者方地数也五者参两之合人数也
 七者三四之合亦人数也
以图书言之五居中五之中心一数尤中之中也以大
 衍言之中心一数亦中之中也盖图书大衍皆有奇
 数奇数必居中故图书之中一人位也大衍之中一
 亦人位也易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则成位乎其中
 矣书曰建用皇极易又曰挂一以象三皆此理也
挂一象三而又与扐合以象闰何也曰象两象三一义
卷九 第 12a 页 WYG1324-0659a.png
 也象时象闰又一义也以象两象三而推其后则揲
 四归奇当为万物之变化以象时象闰而原其始则
 分二挂一常为岁积之起端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自此以往巧历不能穷此一义也又曰期三
 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此又一义也
 圣人各举以包两义耳唐一行曰人处天地之中以
 阅盈虚之变是欲参合二说则非也如其下文既以
 策当期日又以策当物数岂亦可合为一说乎
卷九 第 12b 页 WYG1324-0659b.png
一行大衍历与孔子之意颇异大略盖以分二象二气
 也挂一象闰分也揲四象一月四弦也至于左右扐
 馀则又不以象闰此其所以异也后人因之谓特初
 变挂一象闰而二三变有扐无挂当无闰之岁故曰
 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细寻理法亦甚疏阔盖其
 以一策当一月之实弦则不及七日半而挂一之闰
 分十一日有馀则溢于策数之外矣挂一之分十一
 日有馀仅初岁之积耳而遽以当有闰之岁则又未
卷九 第 13a 页 WYG1324-0659c.png
 成乎一月矣闰数出于四时之馀今言挂一于揲四
 之先则又失历法之序矣是不惟非经意而其言自
 不密与刘歆三统律历皆傅会之论也
今变一行之说而通之曰分二者分一岁为二也觉成
 数之有馀而先除之则挂一者象气盈者也以每月
 四平弦计之每弦整七日半则揲四者象四时十二
 月者也合气盈与月朔之虚以积闰归挂一之奇于
 馀扐以求爻故合挂与扐皆象闰者也
卷九 第 13b 页 WYG1324-0659d.png
今历日用九十六刻盖得易之真数八卦六爻互相乘
 之数也以十二辰为节昼之极无过七分夜之极无
 过七分天地之中阴阳之正也过此则为天地之外
 域阴阳之偏气故先天图自复而反推其积数阴七
 分阳五分自姤而反推其积数阳七分阴五分二至
 昼夜之极也自同人临之閒比遁之閒而反推其积
 数阴阳各六分二分昼夜之平也
  景行摘篇附记
卷九 第 14a 页 WYG1324-0660a.png
  祭诸葛武侯文(李兴代刘弘作/)
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前哲之遗光
登隆山以远望式诸葛之故乡盖神物应机大器无方
通人靡滞大德不常故谷风发而驺虞啸云雷蒸而潜
鳞骧挚解褐于三聘尼得招而褰裳管豹变于受命贡
感激以从王异徐生之摘宝释卧龙于深藏伟刘氏之
倾盖嘉吾子之周行盖有知已之主则有竭命之良固
所以三分我汉室跨带我边方纵横我北面驰驱我魏
卷九 第 14b 页 WYG1324-0660b.png
疆者也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氐岂人之精何思
之深何德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推子八阵不在孙
吴木牛之奇则亦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千井齐甃
又何秘要昔在颠天有名无迹孰若吾侪良筹妙画臧
文既没以言见称又未若子言行并徵夷吾反坫乐毅
不终奚比于尔明哲守冲临终受寄让过许由负扆涖
事民言不流刑中于郑教美于鲁蜀民知耻河渭安堵
匪皋则伊宁比管晏岂独圣宣慷慨屡叹昔尔之隐卜
卷九 第 15a 页 WYG1324-0660c.png
惟此宅仁智所处能无恢廓日居月诸时陨其夕谁能
不殁贵有遗格惟子之勋移风来世咏歌馀典愞夫将
厉遐哉邈矣厥规卓矣凡若吾子难可究矣畴昔之乖
万里殊涂今我来斯觌尔故墟汉高归魂于丰沛太公五
世而反周想罔两之髣髴冀形响之有馀神而有灵岂
其识诸
  祭韩文公文(李翱作/)
孔氏云远杨朱恣行孟轲拒之乃坏于成戎风混华异
卷九 第 15b 页 WYG1324-0660d.png
学魁横兄常辩之孔道益明建武以还文卑质丧气萎
体败剽剥不让俪华斗叶颠倒相上及兄之为思动鬼
神拨去其华得其本根开合怪骇驱涛涌云包刘越嬴
并武同殷六经之学绝而复新学者有归大变于文兄
之仕宦罔辞于艰流奏辄斥去而复迁升黜不改正言
亟闻贞元十二兄佐汴州我游自徐始得兄交视我无
能待予以友讲交析道为益之厚二十九年不知其久
兄以疾休我病卧室三来视我笑语穷日何荒不耕会
卷九 第 16a 页 WYG1324-0661a.png
之以一人心乐生皆恶言凶兄之在病则齐其终顺化
以尽靡惑于中欲别千万意如不穷临丧大号决裂肝
胸老聃言寿死而不亡兄名之垂星斗之光我撰兄行
下于太常声殚天地谁云不长丧车来东我刺庐江君
命有严不见兄丧遣使奠斝百酸搅肠音容若在曷日
而忘
 汉唐之閒王佐不生而斯文丧程朱所许以为庶几
 三代之英者汉则武侯唐则文公而已二李之文推
卷九 第 16b 页 WYG1324-0661b.png
 崇挥发尤极其至故特录焉王仲淹有言千载而下
 有能修周公之事者吾不得而见也千载而下有能
 绍宣尼之业者吾不得而让也呜呼仲淹之志则大
 矣然其名迹若明若昧赜有群疑如武侯文公则其
 事业文章揭然昭天壤也后之读者可以兴矣
  周子赞(朱子作/)
道丧千载圣远言湮不有先觉孰开我人书不尽言图
不尽意风月无边庭草交翠
卷九 第 17a 页 WYG1324-0661c.png
 二程受学周子然未尝推以继道者抑孟子愿学孔
 子而姑舍子思之意与至朱子乃尊以先觉而以继
 往开来之统属之祠堂记所叙尤极推崇盖比诸河
 洛开天之盛而推五星之聚以为应运之符末乃云
 见而知之有程氏者遂廓大而推明之由是而渊源
 分明万代学者如知宗奉山而仰北斗朱子之功大
 矣今按伏羲画卦自阴阳以下神禹叙畴自五行以
 下盖理与性不可图而象也图而象之自周子始抑
卷九 第 17b 页 WYG1324-0661d.png
 太极之本体固天地之所以为大而超然于阴阳之
 上矣而其下之在人物之身者则亦与天地同其大
 而会无毫末之亏也虽受于二五错综之馀而亦超
 然非形气所得拘而会无毫末之杂也呜呼非见道
 之明知性而知天者其孰能与于此夫图人物之性
 一之不足而加两焉似乎费矣然天地以性赋之人
 者也父母以性传之子者也父母近而天地远故事
 父母人所知也事天地人所不知也若由气形化之
卷九 第 18a 页 WYG1324-0662a.png
 说推而上之生民之初孰父母是则其与乾坤混合
 无閒有不必圣者而后知者矣此又周子指示最亲
 切处张子西铭盖专发此指然周张终身未尝相见
 书亦未始相闻也盖心理之契所谓若合符节者呜
 呼此所以为书不尽言图不尽意者哉
  程伯子赞(朱子作/)
扬休山立玉色金声元气之会浑然天成瑞日祥云和
风甘雨龙德正中厥施斯普
卷九 第 18b 页 WYG1324-0662b.png
  程叔子赞(朱子作/)
规员矩方绳直准平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布帛之文菽
粟之味知德者希孰识其贵
 于伯子则赞其德性之完成于叔子则赞其学问之
 平实也盖瑞日祥云和风甘雨感于人也深规矩准
 绳菽粟布帛济于人也大咸速也恒久也不可相无
 者也
  张子赞(朱子作/)
卷九 第 19a 页 WYG1324-0662c.png
早悦孙吴晚逃佛老勇撤皋比一变至道精思力践妙
契疾书订顽之训示我广居
 张子拥皋比讲周易于时道既成矣一日见二程遂
 撤去之谢学者归关西又力学十馀年然后学醇道
 高程子谓孟子后儒者皆不及也夫难克者有我之
 私难明者意见之蔽自贤者以下皆不免焉张子之
 大过人不特撤皋比一事而已观二程兄弟与之往
 来论学攻切直谅有若施之门下士者而先生沛然
卷九 第 19b 页 WYG1324-0662d.png
 受之如决江河呜呼此非大贤不能也先生于二程
 为表叔而年长以倍名又先成皋比之撤二程才弱
 冠耳
  邵子赞(朱子作/)
天挺人豪英迈盖世驾风鞭霆历览无际手探月窟足
蹑天根閒中今古醉里乾坤
 邵子之易深于阴阳消长之际而其功之在于后学
 者传先天之图也故特以探月窟蹑天根赞之月窟
卷九 第 20a 页 WYG1324-0663a.png
 天根姤复两卦也
  司马文正公赞(朱子作/)
笃学力行清修苦节有德有言有功有烈深衣大带张
拱徐趋遗像凛然可肃薄夫
 温公居洛考古制深衣幅巾閒居服之○按程子云
 吾阅人多矣不杂者三人张子厚邵尧夫司马君实
 也又云世之博闻强识者多矣其终未有不入于异
 氏者特立不惑子厚尧夫而已盖二程所推许首张
卷九 第 20b 页 WYG1324-0663b.png
 次邵于温公则固服其躬行而知德有微词焉
  周易原象赞(朱子作/)
太乙肇判阴降阳升阳一以施阴两而承惟皇昊羲仰
观俯察奇耦既陈两仪斯设既干乃支一各生两阴阳
交错以立四象奇加以奇曰阳之阳奇而加耦阳阴以
章耦而加奇阴内阳外耦复加耦阴与阴会两一既分
一复生两三才在目八卦指掌奇奇而奇初一曰乾奇
奇而耦兑次二焉奇耦而奇次三曰离奇耦而耦四震
卷九 第 21a 页 WYG1324-0663c.png
以随耦奇而奇巽居次五耦奇而耦坎六斯睹耦耦而
奇艮居次七耦耦而耦八坤以毕初画为仪中画为象
上画卦明人文斯朗因而重之一贞八悔六十四卦由
内达外交易为体往此来彼变易为用时静而动降帝
而王传夏历商有占无文民用弗彰文王系彖周公系
爻视此八卦二纯六交乃乾斯父乃坤斯母震坎艮男
巽离兑女离南坎北震东兑西乾坤艮巽位以四维建
官立师命曰周易孔圣传之是为十翼遭秦弗烬及宋
卷九 第 21b 页 WYG1324-0663d.png
而明邵传羲画程演周经象陈数列言尽理得弥亿万
年永著常式
 首所序者即邵易先天生卦法也康节以前未有为
 此说者率以为圣人画卦先定乾坤而复使之交错
 而成六子一每生二之秘盖千载未发也然其说具
 于夫子系辞传顾不察耳其分出震以下之位为文
 王之学尤极有理深于周易者当自知之朱子此赞
 尽其说而邵传羲画盖信之确也
卷九 第 22a 页 WYG1324-0664a.png
  述旨赞(朱子作/)
昔在上古世质民淳是非莫别利害不分风气既开乃
生圣人聪明睿智出类超群仰观俯察始画奇耦教之
卜筮以断可否作为君师开凿户牖民用不迷以有常
守降及中古世变风移淳浇质丧民伪日滋穆穆文王
身蒙大难安土乐天惟世之患乃本卦义系此彖辞爰
及周公六爻是资因事设教丁宁详密必中必正乃亨
乃吉语子惟孝语臣则忠钩深阐微如日之中暨乎末
卷九 第 22b 页 WYG1324-0664b.png
流淫于术数偻句成欺黄裳亦误大哉孔子晚好是书
韦编既绝八索以袪乃作彖象十翼之篇专用义理发
挥经言居省象辞动察变占存亡进退陟降飞潜曰毫
曰釐匪差匪谬加我数年庶无大咎恭惟三古四圣一
心垂象炳明千载是临惟是学者不本其初文辞象数
或肆或拘嗟予小子既微且陋钻仰没身奚测奚究匪
譬滋荒匪诚滋漏维用存疑敢曰垂后
 此赞极其精粹不可不深思潜玩○汉以来说易者
卷九 第 23a 页 WYG1324-0664c.png
 直以圣人作易特为道阴阳消长泄造化之妙耳虽
 知其资于卜筮然不以为本指也至朱子始以伏羲
 作易正为卜筮而设其时风气未开民俗淳质未知
 趋避吉凶则第使之知所趋避而已暨乎中古淳质
 漓而诈伪滋趋避益巧但知有吉凶而不知有义理
 则失伏羲教人之本意故文王周公作彖系爻示人
 以中正仁义之归故曰其衰世之意耶盖因俗化之
 衰而弥缝之使其淳也然文周之蕴莫之能发是以
卷九 第 23b 页 WYG1324-0664d.png
 易象虽存而大义乖仍浸淫于术数孔子于是推极
 文周系辞之至隐发挥道德性命于十翼之中然后
 知易果非占卜之小数而义理之微言也由此言之
 伏羲教人趋吉避凶之心即其教人舍恶从善之心
 文王周公中正仁义之教即其使人不迷于吉凶悔
 吝之教夫子发文周之心阐义理之微即其所以泄
 羲皇之秘极前用之道也世更三古教以时施然其
 为心岂有二哉自溺于文辞者既不察夫立象之本
卷九 第 24a 页 WYG1324-0665a.png
 拘于象数者又不适乎典礼之中易之道泯泯棼棼
 而几乎熄非周程发其理邵子传其象朱子复推卜
 筮之指以还易之本教则虽欲知四圣之心其孰从
 而求之然至于今尚有执朱子三圣之易不同之说
 而欲各以意求之者其蔽比于肆且拘者而滋甚彼
 盖不善观朱子之说而以言害辞辞害意之失也故
 此赞之序三古源委相接而卒之曰四圣一心此可
 以为朱子之定论矣
卷九 第 24b 页 WYG1324-0665b.png
  警学赞(朱子作/)
读易之法先正其心肃容端席有翼其临于卦于爻如
筮斯得假彼象辞为我仪则字从其训句逆其情事因
其理意适其平曰否曰臧如目斯见曰止曰行如足斯
践毋宽以略毋密以穷毋固而可毋必而通平易从容
自表而里及其贯之万事一理理定既实事来尚虚用
应始有体该本无稽实待虚存体应用执古御今由静
制动洁静精微是之谓易体之在我动有常吉在昔程
卷九 第 25a 页 WYG1324-0665c.png
氏继周绍孔奥旨宏纲星陈极拱惟斯未启以俟后人
小子狂简敢述而申之
 此章论读易之法最为警切盖以辞为主者也字求
 其训句逆其情毋宽以略也事因其理意适其平毋
 密而穷也不宽以略故毋守固陋以为可不密以穷
 故毋强穿凿以为通至于自表达里而一以贯之则
 二者之患亡矣理定而体无者洁净也圣人以此洗
 心退藏于密者也事来而用应者精微也至精至变
卷九 第 25b 页 WYG1324-0665d.png
 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也程子之书其于宏纲奥旨
 则既备矣而未免以易为说理之书则是犹滞于实
 而有所谓虚涵该贯曲畅旁通之妙必得朱子本义
 述而申之斯无遗憾矣然今诵朱子之遗言则于本
 义尚多欲更改而未及者岂犹有待而苦于年岁之
 不足与故夫子曰假我数年而王仲淹氏曰圣人于
 易没身而已矣
  敬斋箴(朱子作/)
卷九 第 26a 页 WYG1324-0666a.png
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潜心以居对越上帝足容必重手
容必恭择地而蹈折旋蚁封(此程子所谓整齐严肃无/事时之敬也首四句静中)
(之静次四句静中之动潜心对越/里之事也择地折旋表之事也)出门如宾承事如祭
战战兢兢罔敢或易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洞洞属属毋
敢或轻(此亦所谓整齐严肃有事时之敬也首四句动/中之静所以固其里之存次四句动中之动所)
(以谨其表/之发也)不东以西不南以北当事而存靡他其适(此/程)
(子所谓主一无适亦无事时之敬也不东以西不南以/北则心常中矣心存于内故他无所适当事犹言随处)
(也/)勿贰以二勿参以三惟精惟一万变是监(此亦程子/所谓主一)
卷九 第 26b 页 WYG1324-0666b.png
(无适亦有事时之敬也勿贰以二勿参以三则心/常专矣虽酬酢万变于外而主守不失故曰监也)从事
于斯是曰持敬动静弗违表里交正(无事静也有事动/也而就其中又各)
(有动静/表里焉)须臾有閒私欲万端不火而热不冰而寒(此以/静而)
(存者言盖有斯须之顷而不敬则私欲必乘之而/发凝冰焦火渊沦天飞倏忽变化莫知其乡也)毫釐
有差天壤易处三纲既沦九法亦斁(此以动而发者言/盖公私义利之几)
(不有敬以察之则毫釐之差将成天壤/之谬可以至于三纲沦而九法斁矣)于乎小子念哉
敬哉墨卿司戒敢告灵台(灵台/心也)
 此箴虽言敬然首段所谓防意如城次段所谓万变
卷九 第 27a 页 WYG1324-0666c.png
 是监后段所谓毫釐有差天壤易处则正中庸所谓
 隐微之处而必谨者乃义之事矣盖敬义虽相对而
 敬常为主故中庸所谓戒慎恐惧者敬也所谓谨独
 者亦敬也此箴所言中庸之义疏也
  克已铭(吕与叔作/)
凡厥有生均气同体胡为不仁我则有己立己与物私
为町畦胜心横生扰扰不齐大人存诚心见帝则初无
吝骄作我蟊贼志以为帅气为卒徒奉辞于天谁敢侮
卷九 第 27b 页 WYG1324-0666d.png
予且战且徕胜私窒欲昔焉寇雠今则臣仆方其未克
窘我室庐妇姑勃溪安取其馀亦既克之皇皇四达洞
然八荒皆在我闼孰曰天下不归吾仁痒痾疾痛举切
吾身一日至之莫非吾事颜何人哉睎之则是
 朱子以己对理言之吕氏此箴以己对物言之然其
 下云心见帝则曰奉辞于天则即所谓理也盖天理
 之中本无我而忘我忘物则天理在其中矣且对物
 言之于仁之味尤为真切也
卷九 第 28a 页 WYG1324-0667a.png
  小学题辞(朱子作/)
元亨利贞天道之常仁义礼智人性之纲(天地四德人/性具焉所谓)
(天命之/谓性也)凡此厥初无有不善蔼然四端随感而见爱亲
敬兄忠君悌长是曰秉彝有顺无强(性无不善故情之/感物而动者各有)
(条理所谓率/性之谓道也)惟圣性者浩浩其天不加毫末万善足
焉众人蚩蚩物欲交蔽乃颓其纲甘此暴弃惟圣斯恻
建学立师以培其根以达其枝(性者根也道者枝也小/学所以培其根也大学)
(所以达其枝也所/谓修道之谓教也)小学之方洒扫应对入孝出恭动罔
卷九 第 28b 页 WYG1324-0667b.png
或悖行有馀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思罔或逾(洒扫应/对入孝)
(出恭所以养其诚行之事也诵诗读书咏歌舞蹈所以/启其明知之事也幼小则真淳木漓智识未开故其教)
(之之序/如此)穷理修身斯学之大明命赫然罔有内外(穷理/致知)
(则善无不明力行自修则身无不诚盖既长则聪明开/而克己要故其教之之序如此天之明命我与物所同)
(得身既诚则兼有以成/物而合内外之道矣)德崇业广乃复其初昔非不足
今岂有馀(成已则德崇矣成物则业广矣然非有加于/性也尽已之性尽人物之性适所以复其初)
(云尔盖性者根也散而为万理万事者枝也至于尽已/尽物各得其性则如枝叶之成实复返于根也实之成)
(也适肖其种而/已岂有加哉)世远人亡经残教弛蒙养弗端长益浮
卷九 第 29a 页 WYG1324-0667c.png
靡乡无善俗世乏良材利欲纷拿异言喧豗幸兹秉彝
极天罔坠爰辑格言庶觉来裔于乎小子敬受此书匪
我言耄维圣之谟(小人不蒙至治之泽故乡无善俗君/子不闻火道之要故世乏良材下者)
(溺于功利之习故利𣣔纷拿高/者沦于异氏之教故异言喧豗)
 此辞即约大学序之指以成文也
 
 
 
卷九 第 29b 页 WYG1324-0667d.png
 
 
 
 
 
 
 
 榕村集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