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七
卷三十七 第 1a 页 WYG1324-038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欢堂集卷三十七   户部侍郎田雯撰
  杂文
   祀岳渎礼考
曩制遣使奉御署祝版奁香乘驿诣所在率郡邑长贰
官行事礼用三献司乐十二读祝官一捧祝官二盥洗
官二洗爵官二司尊彝一礼置官四以州府司吏充前
三日应行事执事官散斋二日治事如故宿于正寝如
卷三十七 第 1b 页 WYG1324-0384b.png
常仪前二日有司设行事执事官次于庙门外掌庙者
扫除庙之内外前一日有司牵牲诣祠所享官以下常
服阅馔物视牲充腯享日丑前五刻执事者设祝版于
神位之右置于坫及以血豆陈于馔所次设祭器皆藉
以席掌馔实之左十笾为三行以右为上实以乾榛乾
枣形盐鱼鱐鹿脯乾桃菱芡栗右十豆为三行以左为
上实以芹菹笋菹菁菹葵菹鱼醢兔醢豚拍鹿臡醓醢
左簠二实以稻粱右簠二实以黍稷俎上实以牲体牛
卷三十七 第 2a 页 WYG1324-0384c.png
犊牢具次设牺尊二象尊一实以法酒又设太尊一山
尊一在神位前设而不酌有司设烛于神位前洗二在
东阶之下实以巾执罍篚者位于其后又设揖位于庙
门外又设瘗埳于庙门内庭之坎地享日丑前三刻执
事官各就次掌馔者帅其属实馔具毕凡祭官各服其
服与执事官行止皆赞者引点视陈设讫退就次引庙
南门外揖位立定赞礼者赞揖次引祝升堂就位立次
引诣盥洗位北向盥手帨手移爵洗位北向立执事者
卷三十七 第 2b 页 WYG1324-0384d.png
以爵授执尊者举羃执事者酌酒初献以爵授执事者
诣神座前北向立跪执事者以爵授初献祭酒奠酒讫
俛伏兴少立次引祝诣神位前东向立跪读祝讫兴退
复位初献再拜赞礼者引初献复位次引亚献酌献并
如初献之仪次引终献并如亚献之仪赞者引诣神位
前北向立执事者以爵酌清酒进其右跪祭酒啐酒奠
爵执事者以俎进胙肉前脚第二节共置一俎上以授
遂转授执事者取爵遂领卒爵执事者进受爵复于坫
卷三十七 第 3a 页 WYG1324-0385a.png
拜兴赞者曰已领福受胙引复位再拜拜讫次引就望
燎位以馔物进于埳又曰礼毕遂引西出复位引读祝
与执尊罍篚羃者俱出赞者曰再拜拜讫祝版燔于斋
所今礼仍之
论曰周礼大司乐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祀山川诗
之颂曰怀柔百神及河乔岳由来尚矣故以祈年告征
虔敦嘉祀则有望秩之仪登祭受釐纾才作赋则有祠
官之使五郊迎气必诹日于太常三日致斋更具牢于
卷三十七 第 3b 页 WYG1324-0385b.png
宗伯考诸历代礼莫不然矧际
熙时典尤最重兹行也嵩山为上淮渎次之济渎又次
之修崇祀事摛玉检之鸿辞保艾农祥锲山椒之巨石
庶几百谷告成三时不害和平之气既靡远而不通明
禋之典亦有祈而必报羡门太乙不已陋与宝鼎灵台
何足颂矣
   济渎考
济水发源王屋山禹贡曰底柱析城至于王屋又曰导
卷三十七 第 4a 页 WYG1324-0385c.png
沇水东流为济孔安国注曰泉源为沇流去为济是也
括地志曰沇水出怀州王屋县北王屋山顶崖下石泉
渟而不流其深不测径县北三里其源重发泆于池东
南流为泛水又东径郤城北出于温县一水枝津南流
注于溴水水经注曰济水出东垣县王屋山初名沇水
至温县始名济水又伏地东南流当巩县之北而南入
河与河并流过成皋泆出为荥水又洑而西至曹濮散
出于地汶水自南入之北径齐郡入海合而言之书称
卷三十七 第 4b 页 WYG1324-0385d.png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泆为荥出于陶丘又东北会
汶入于海是也春秋说题辞曰济齐也齐度也员也风
俗通曰济齐其度量也山海经曰㶌水出焉西北流注
于泰泽郭璞注曰㶌沇声相近即沇水也俗谓之衍水
亦声相近也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西源出原城西
晋文公伐原以信而原降即其城也俗以济水重源所
发因谓之济源水经注曰济水又东北径华不注山单
椒秀泽不连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
卷三十七 第 5a 页 WYG1324-0386a.png
崖翠发望同点黛山下有华泉左传成公二年齐顷公
与晋郤克战于鞍齐师败绩三周华不注是也又曰沇
水东南流名祝龙泉泉势沸涌状如巨鼎又屈而北注
鱼子沟水入焉又北与濏濏水合又曰济水东北泺水
出焉泺水出历县故城水涌若轮北为大明湖西即大
明寺寺东北向两面侧湖此水便成净池也池上有客
亭左右楸桐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极水明木瑟可谓濠
梁之性物我无违矣阚骃志曰向城在轵城南即周向
卷三十七 第 5b 页 WYG1324-0386b.png
国苏公属邑诗作都于向左传桓取向以与郑竹书纪
年曰郑使韩辰归晋阳及向更名高平又轵关在县西
四十里北齐怀州刺史平鉴修筑以捍敌它如卢仝之
玉川岑参之青萝馆李愿之盘谷聂政之祠墓陈迹可
寻披图斯著
论曰昔人云济水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白虎
通曰其德著大故称渎渎之为言独也不为馀水浊乱
绝群流而独入于海也此其所以尊欤然而截黄有力
卷三十七 第 6a 页 WYG1324-0386c.png
莫讥数石之舟与河同灵爰崇班祀之典是以潜而复
出合而忽分水官能辨其源流神泉遂浸夫遐远蓬蒿
不没何让廉泉鸲鹆弗踰复连泺水于以播通四气作
纪一方盖神之德与其职然也杜甫诗曰梁公执政在
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亦极形其洁贞耳虽居渎之座
末乎可比圣之伯夷矣
   淮渎考
禹贡导淮自桐柏又曰海岱及淮惟青州又曰淮沂其
卷三十七 第 6b 页 WYG1324-0386d.png
乂水经曰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山海经注曰淮
出馀山南阳平氏在朝阳东义乡西史记索隐曰桐柏
山一名大复山在南阳平氏县东南风俗通曰南阳平
氏县桐柏大复在东南淮水所出也淮均也春秋说题
辞曰淮者均其势也释名曰淮韦也韦绕扬州北界东
至于海也尔雅曰淮为浒然淮水与澧水同源俱导西
流为澧东流为淮水经注曰淮水径义阳郡东过江夏
平春县北又东过新息县期思县北至原鹿县南与汝
卷三十七 第 7a 页 WYG1324-0387a.png
水合又东径庐江安丰县与决水合东北至九江寿春
县与颍水淝水合又东至当涂县北与涡水合又东过
钟离县北夏丘县南又东至徐县合涧水蕲水又东至
旴𣅿县又东北至下邳淮阴县与泗水合东至广陵淮
浦县会黄河而入海也近海数百里通朝夕潮书称导
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是也水经注曰一水
发自山椒素湍直注颓波委壑可数百丈望之若霏幅
练矣下注零阳九渡水又北流注于淮又曰淮水径浮
卷三十七 第 7b 页 WYG1324-0387b.png
光山出慎阳县颍阴刘陶为县长政化大行道不拾遗
童谣歌曰悒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又
汉书汝南旧有鸿陂通于淮水郡以为饶成帝因关东数
水陂溢为害翟方进为相奏决去陂水有童谣曰坏陂
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
黄鹄又南史康绚传曰魏降人王足陈计求堰淮水以
灌寿阳童谣曰荆山为上格浮山为下格潼沱为激沟
并灌钜野泽帝以为然使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暅
卷三十七 第 8a 页 WYG1324-0387c.png
视地形咸谓淮内沙土漂轻其功不可就帝弗纳发徐
扬人率二千户取五丁以筑之假绚节出督淮上诸军
事并护堰作役人及战士二十万于钟离南起浮山北
抵巉石依岸筑土合脊于中流堰将合淮水漂疾复决
溃众患之或谓江淮多蛟龙能乘风雨决坏崖岸其性
恶铁因是引东西二冶铁器大则釜鬲小则鋘锄数千
万斤沉于堰所伐树为井干填以巨石加土其上堰乃
成又淮水自莫邪径当涂故城吕氏春秋曰禹娶涂山
卷三十七 第 8b 页 WYG1324-0387d.png
氏女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故江淮之俗以辛壬癸
甲为嫁娶日又钟离国名楚灭为县左传所谓吴公子
光伐楚拔钟离是也即王莽之蚕富也淮水注其北史
记货殖传曰淮以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
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
是为三楚
论曰淮之源一细流微津耳及汇众水入黄河以归海
也何奔涛巨浪遂汹涌以至此极耶考禹之治淮曰导
卷三十七 第 9a 页 WYG1324-0388a.png
曰排水性能明人事斯起然而较之于河非来自远拟
之以济似逊其清洪泽湖畔曾锁巫祁云梯关前爰沉
璧马平江以固高堰为计印川有出清口之功顾不伟
欤何可忽矣是以胎簪山峻作神灵之奥区苍水使来
行明禋之典礼云雨生于肤寸爰为稼穑祈年徐扬庆
其安澜庶乎襄陵除害灵祗效职德莫大焉祠官祝釐
礼云肃矣
   嵩岳考
卷三十七 第 9b 页 WYG1324-0388b.png
嵩高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北五里五岳之中岳也禹贡
曰荆河惟豫州又曰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唐天文
志曰自鹑首踰河戒得重离正位轩辕之祗在焉其分
野自河华之交东接祝融之墟北负河南及汉填星为
嵩丘之主中央居鹑火之次盖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
所交也寒燠之所均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
白虎通曰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诗曰嵩高
维岳峻极于天尔雅曰山大而高曰崧是也国语曰夏
卷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1324-0388c.png
之兴也祝融降于崇山韦昭注曰夏都阳城嵩山在焉
山有二室谓之室者以其下多石室潘岳曰嵩高有石
室十馀孔是也戴延之西征记曰东为太室西为少室
嵩其总名也郦道元水经注曰合之为嵩高分之为二
室也郭璞山海经注曰泰室之山即中岳嵩高山后魏
地形志曰阳城有少室山嵩高山不言二室也对瞩伊
阙接迹缑岭延袤汝南宏农成皋崤函许郑宛邓之间
百五十里作镇中州盖与岱恒衡华称伯仲矣
卷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1324-0388d.png
论曰周公营邑山高水深洛阳奥区风庞土厚是以胜
标中岳四岳逊其精灵峰列太室少室为其匹配斯诚
中州之重镇宇宙之杰观也然而厥位既正大德乃涵
元气浑沦体质庞美巃嵷崒嵂不矜岫嶂之奇草木阴
晴莫变朝昏之状瞰烟云之正面泠泠山翠扑来探岩
壑于中间瑟瑟天风吹下列祗之所栖托与群山尽为
儿孙矣故诗有之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申伯之德曰柔
惠且直仲山甫之德曰柔嘉维则其山钟贤其神正直
卷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1324-0389a.png
而壹信矣
太室一名泰室东西广四十里南北深三十里自下至
巅直上二十里周围一百四十里三台在左轘辕居右
颍水界其前洛水绕其后山阳正面如长城障天及登
绝顶周遭俯瞰千岩万壑自中峰而分之南多悬崖北
多峻阪东多断峤西多重嶂太室履中居正少室配之
少室一名季室在太室西南十七里又一名负黍山罗
泌路史曰少室一名黍室一称御砦宋人谓之冠子山
卷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1324-0389b.png
俗称九顶莲花砦西征记曰少室高八百六十丈上方
十里与太室相埒其峰之奇者皆在南面第由太室西
望一峰崇牙如旗前立一峰如戟西鄙一峰如笏即太
阳少阳诸峰也又云嵩丘者潘岳怀旧赋曰前瞻太室
傍眺嵩丘傅亮曾辨之盖嵩丘别是一山也中岳庙去
县八里在万岁峰下前玉案后黄盖韦行俭记云元魏
始徙于此庙南石阙称太室神道勒汉安帝元初年号
测景台周公营洛邑所筑晋天文志曰周礼日至之景
卷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1324-0389c.png
尺有五寸谓之地中郑众曰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
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
阳城是也箕山上有许由墓卢岩有卢鸿一宅蔡经鲍
靓元丹丘田游岩李筌孟郊李渤皆有栖隐处阳城启
母石少姨庙皆夏王陈迹颍水径大熊山右石淙径小
熊山左唐武后曾建三阳宫于此有合蒂迎辇花郦道
元称为勺水少林寺在少室五乳峰下寺前之水导源
钵盂峰过少溪东注嵩阳书院即旧嵩阳观与崇福宫
卷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1324-0389d.png
并程朱诸贤祠于两柏间
论曰尝读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又宋李廌洛阳名园
记每流连低回不置矧中岳之奇也夫浮图之宫销沉
寂寞河阳之馆磨灭荒凉追昔者空知其名遥遇者不
识其地茫茫今古付之兴衰之感已耳崇高名山长留
天壤殆非杂记西京梦华东都比也然而汉帝唐宗乘
舆巡游讵无盛迹可纪而弃瓢十志千载下即以许卢
名其山抑何故欤从来入嵓穴侣鹿豕之士𣀮敚山川
卷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1324-0390a.png
以为已有虽周穆汉武之辙不得而争之是以永嘉绿
嶂粮裹客儿钴鉧澄潭名归子厚向平有愿毕婚嫁于
它年宗炳卧游寓性情于一往凡皆寄愁五岳纵心八
表之所为也而乃捧
简书而来蹑烟霞之窟庶几幸矣
太室二十四峰青童黄盖浮丘三鹤遇圣万岁玉镜狮
子虎头起云凤凰金壶华盖元龟卧龙会仙子晋玉柱
老翁玉人玉女独秀积翠太白是也少室三十六峰朝
卷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1324-0390b.png
岳望洛太阳少阳石城石笋檀香丹砂钵盂香炉连天
紫霄罗汉七佛灵栖来仙清凉宝胜瑞应琼璧紫盖翠
华紫薇药堂帛道天德卓剑白云金牛明月凝碧迎霞
玉华宝柱系马白鹿是也
论曰六十峰见道藏吴天师灵迹记宋楼异赋其最奇
者金壶一峰在中峰下远不可见晴午不可见惟朝暮
夹云映日蓦然出焉峰有六十所可指数才数峰耳馀
峰或在山巅或矗涧侧犹石室然或锸悬崖或覆密樾
卷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1324-0390c.png
蔡经鲍靓之窟天泉石楼之宅莫可鸟寻难以萝入矣
天中记曰嵩高山有牛山鸡鸣望都诸峰卢鸿各勒名
其上似二室殆不止六十峰也嗟乎混沌甫辟孰为命
名疏凿以还何遂多事亦乌知此峰之名不可彼移矣
其间以仙迹著者浮丘公鍊药之地李八百翔鹤之宫
玉镜咏之遗山(元好问有/玉镜峰诗)金壶原于老子玉人大篆苍
颉争奇虎口(李筌传称虎头/峰为虎口岩)阴符巨灵呈巧帛道猷隐
居宛在王子晋系马堪寻以汉武显者青童万岁之称
卷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1324-0390d.png
群仙老翁之号其它率俚而失雅泛而无稽不过象物
赋形出于巷谈野语矣
元魏卢元明有嵩高山记唐卢鸿一有嵩岳志元明之
书杂见于他籍者十馀条鸿一仅存其目于郑樵通志
至明隆万间有祥符陆柬嵩岳志邢台傅梅嵩书后邑
人焦贲亨嵩高纪略康熙戊申登封令叶封作嵩山志
陆奥而太简傅博而未精惟叶为善本而艺文所载仍
多可芟二室旧碑汉前殆尽仅拓得唐宋元数种内嵩
卷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1324-0391a.png
阳观碑徐浩书顾少连厨库记尤称绝搆其它率剥蚀
苔藓不可披寻矣
论曰古之纪山水者昉于禹贡九州厥后山海之经志
山兼水水经之注注水兼山非惟纪载之详实该文章
之妙后有作者弗可及已夫山川著象书五岳之真形
(见抱朴子及/汉武帝内传)伊洛中央定两仪之正位崇高不可无记
操觚始自何年然而竹素之传远于金石名山之志别
于郡县沧桑迭易嗟文献之无徵月露连篇每芟存之
卷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1324-0391b.png
寡当是乌得两卢复出与之扬㩁上下庶不为山灵所
姗笑矣乎
   嵩岳杂考
葛洪枕中书云轩辕为黄帝治嵩高山五岳真形图云
中岳姓恽名□图赞曰嵩维岳宗华岱恒衡气通天汉
神洞幽明巍然中立众山之英又曰中岳嵩高君服黄
素之袍戴太乙之冠佩阳和之印乘黄龙扬雄河东赋
曰瞰帝尧之嵩高兮颜师古注曰尧曾游于阳城周穆
卷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1324-0391c.png
王游于太室之丘见穆天子传汉武帝元封元年三月
东幸缑氏礼中岳太室唐天后通天元年腊月改元曰
万岁遂封禅于少室山按唐史天后频幸石淙逭暑宴
嬉左补阙张说有疏极谏北齐孝武帝(年月/阙)狩于嵩山
之南旬有六日中书侍郎魏收上南狩赋锦绣万花谷
云西王母与上元夫人降汉武帝帝视其巾器中有书
乞瞻览王母曰此嵩岳真形图也帝藏之柏梁台抱朴
子曰凡修道之士栖隐山谷欲朝五帝役山精当得嵩
卷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1324-0391d.png
岳图佩之汉书武帝幸缑氏诏曰朕至中岳获駮麃见
夏后启母石异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庙旁吏卒咸闻
呼万岁者三其令祠官增太室祠禁无伐其草木以山
下户三百为奉邑列仙传曰周灵王太子晋吹笙作凤
鸣游伊洛间浮丘公引登嵩高山后三十馀年吹笙于
缑氏山头世说曰傅亮北征在黄河中垂至洛遥见嵩
高山时从客在坐问傅曰潘安仁怀旧赋云前瞻太室
旁眺嵩丘太室故是一山何言旁眺傅曰有嵩丘山去
卷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1324-0392a.png
太室十七里卢元明嵩山记曰嵩山是栖神灵薮长松
绿柏生于岭涧古人住止处有铜瓶器物东北出云有
自然五谷神芝仙药嵩高山记曰汉有道士从外国将
贝多子来于嵩高山种之一年三花其香如桂又有牛
山多香树昔有妇女妊身三十月生子五岁入嵩学道
通神明为母立祠号开母祠今祠尚存又一石室有自
然经书饮食有石柱承露盘石脂滴下中顶南下二百
步亦有岳庙画为神像有玉人高五寸玉色光润或失
卷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1324-0392b.png
之经旬乃见山海经曰少室之山草木成囷其上有木
焉其名曰帝休叶状如杨其枝五衢黄叶黑实服者不
怒其上多玉其下多铁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
多䱱鱼状如盩蜼而长短足白而对食者无蛊疾可以
禦兵又曰太室之山其上有木焉叶状如梨而赤理其
名曰栯木服者不妒有草焉其状如𦬸白华黑实泽如
蘡薁其名曰䔄服之不昧上多美石郭氏注云阳城西
谷有白玉膏服之即仙淮南子曰禹治鸿水过轘辕山
卷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1324-0392c.png
化为熊谓涂山氏女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排石误中
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化为石方生启禹曰
归我于石应邵曰涂山氏之女候禹于涂山之阳乃作
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唐崔融嵩高山启母祠
碑其略云臣按启母庙者盖夏后启之母也汉避景帝
讳改曰开厥后相传或为开母而顾野王舆地志卢元
明嵩高记并不寻避讳之旨以为阳翟妇人事(载英华/文粹)
孙严宋书曰沙门释法义于嵩高庙坛下得玉璧三十
卷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1324-0392d.png
二枚黄金一饼符彩润洁河南太守毛修以灵岳降瑞
送诸神府太史公曰吾登箕山之上有许由墓焉山下
有牵牛墟侧颍水有犊泉是巢父还牛处也石上犊迹
存焉又有许由庙碑阙尚存是汉颍川太守朱宠所立
神仙列传曰许由巢父服箕山石流丹抱朴子曰石流
丹者山之赤精也杨炯曰少姨庙碑铭其略云臣谨按
少姨庙者则汉书地理志崇高少室之庙也其神为妇
人像者则故老相传启母涂山之妹也(载英华/文粹)水经注
卷三十七 第 19a 页 WYG1324-0393a.png
曰颍水有三源出阳乾山之颍谷春秋颍考叔为其封
人东南流径负黍亭东春秋定公六年郑伐冯滑负黍
是也冯敬通显志赋曰求善卷之所在遇许由于负黍
又谓是水为㶏水吕氏春秋曰卞随耻受汤让自投此
水死张显逸民传嵇康高士传并言投洄水而死未知
孰是又五渡水注之春夏雨泛水自山顶迭相灌澍崿
流相承为三十八浦阳旱辍津石潭不涸道路游憩唯
得餐饮而已无敢澡盥其中犯必数日不豫行者惮之
卷三十七 第 19b 页 WYG1324-0393b.png
山下大泽周数里清染肃洁水中有立石高十馀丈下
产九节菖蒲缁素之士多泛舟升陟取畅山情其水流
阳城西舜禅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于此也亦周公
以土圭测日景处山堂肆考曰轩辕黄帝与西王母会
于箕山以青铜铸十二镜随日用之又曰舜臣尹寿所
铸潜确类书曰嵩高山下有石室名谟觞内有仙书无
数昔仙人方回读书于内玉女进以饮食古简通志云
嵩山之下有古简一枚上有两行科斗书张华问束晰
卷三十七 第 20a 页 WYG1324-0393c.png
曰此汉明帝显陵策文也酉阳杂俎云太和中有人游
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夐见一人枕襆而眠呼之起问
其所自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
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其一也体道通鉴
云白龟年至嵩山东岩遇一人曰我李白也子之祖乐
天虽不同朝以其道同今相往复吾自水解后放遁山
水之间因思故乡西归嵩峰中岳帝飞章上奏见辟于
此掌笺奏已百年矣赠龟年书一卷读之后遂能辨禽
卷三十七 第 20b 页 WYG1324-0393d.png
兽语
论曰山川名物爰设外史之官铅椠搜罗遂有方言之
纪由来尚矣是以博引群书镜析疑义后之人其能免
白蟫之穴穿避獭祭之鳞次哉如谓不必读书考古正
荀子所云矞宇嵬琐何其陋矣然而载籍日繁耳目兼
用夹漈之志犹多弗备贵与之考更求其详神异经列
仙传托名于东方朔刘更生近于荒诞识者讥焉彼夫
汲冢周书天宝遗事以伪乱真缪种流传而资治通鉴
卷三十七 第 21a 页 WYG1324-0394a.png
尚采而录之况其它乎世所传王子年拾遗任昉述异
沈约梁四公传宋云仙散录即无假于诵读亦何损于
见闻于是捃摭各编用资互考山川之大秘厥灵迹文
章之府代有闻人其奚辞浅鄙之惭寡挂漏之咎也
   祭牡丹花神文
时维仲春勾芒司令东风扇和花信煦动瓜隐小园十
亩之间徒骇古河流水潺湲土膏潜滋蓓蕾蕃膴百卉
具腓林神是主猗欤鼠姑来自郓州三十二株云拔其
卷三十七 第 21b 页 WYG1324-0394b.png
尤匠氏经手焚琴煮鹤年表八书知音落落解组予归
十存二三大招花魂剪纸空惭乃命阿段移萟善地灌
溉必勤锄非其类矧尔瑰品曰号花王配以厥妃魏紫
姚黄石尤之风破块之雨聊效崔幡爰居爰处老夫髦
矣天假之年命俦啸侣花其我怜柯叶敷荣偠绍葱倩
洛阳天彭敢尔亵玩暮春大放一抹红霞非嗜富贵宝
兹瑶华蓝尾香草还同珍惜不我遐弃绚斓一色考之
花史春种非时唐突騃昧神其鉴之
卷三十七 第 22a 页 WYG1324-0394c.png
 
 
 
 
 
 
 
 
卷三十七 第 22b 页 WYG1324-0394d.png
 
 
 
 
 
 
 
 古欢堂集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