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
卷三十 第 1a 页 WYG1324-031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欢堂集卷三十    户部侍郎田雯撰
  记
   雁塔题名碑记
德州南城上巽位有浮屠三层孤峰竦立曰雁塔考元
史崔敬传言至正间州无城郭明洪武三十年垣堞以
兴塔与城并建此雁塔之权舆乎塔腹宽如屋凿壁纳
石镌甲乙科姓氏于其上明洪武甲戌科刘撝谦为始
卷三十 第 1b 页 WYG1324-0311b.png
至崇祯癸未科荣尔奇止凡进士六十一人又洪武庚
午科张璞郭麟为始至崇祯壬午科宋炳止凡举人一
百九十六人万历四十年壬子济南同知孙森立石督
刻盖仿唐慈恩寺塔之遗制也岁久塔圮余于康熙壬
申重修之补石二一列进士姓氏自我
朝顺治丙戌科至康熙乙丑科凡十六人一列举人姓
氏自顺治乙酉科至康熙庚午科凡二十八人工既毕
塔复以完因泚笔而纪其事曰按西域记云昔有比丘
卷三十 第 2a 页 WYG1324-0312a.png
见双雁飞翔忽一雁投下自陨于是瘗雁建塔故谓之
雁塔又长安志云慈恩寺隋无漏寺故地唐高宗在春
宫时为文德皇后立故名慈恩浮图六级崇三百尺依
西域窣堵波制度至尊游豫秋登报恩浮图从者献菊
花酒称寿此雁塔所由始杜甫登慈恩寺塔诗乃伤天
宝时事于文章人才之故未尝一语及之与科名无涉
也自唐人及第后有题名于慈恩寺塔者遂为故事州
之有雁塔殆以此欤前明二百七十馀年我
卷三十 第 2b 页 WYG1324-0312b.png
朝五十年甲乙科姓氏历历备载于石余生也晚不及
见前贤之行事其得之父老之传闻或以文章名或以
节义显流风遗牒犹有存者夫州之科名称盛也所望
于后之来者独斤斤于科名之盛已哉是为记
   董颜书院碑记
德州有董颜书院汉董仲舒唐颜真卿合祠也祠州守
北海马公明瑞创之时万历四十三年也先大夫丽水
公重修之我
卷三十 第 3a 页 WYG1324-0312c.png
朝顺治十年也德州为仲舒故里真卿平原太守故合
祠之祠在屯氏河东浒水驿之西前孝廉李公诚明作
碑记载于州乘然自其创也距先大夫重修之日未五
十年自重修以迄今日忽已四十年矣所存一断碣横
陈于路侧龟趺没泥甃中漫漶磨灭莫可辨过其下者
犹得识其故处盛衰兴废之感未尝不欷歔太息也彼
老氏之宫梵王之宅非不久且废也而败瓦坏垣规模
粗具未有荒烟野草陈迹茫然如兹祠之甚者岁康熙
卷三十 第 3b 页 WYG1324-0312d.png
壬申余小子以棘人偶至其地见夫长河一线帆影垂
空枣叶柳花夕阳在树凭吊流连者久之谋所以复之
而民居左石鳞次旧基敚去其半不可与争因购吕氏
止园之后屋葺治丹雘置两主于上俾俎豆无阙先大
夫意也余小子体先大夫意而推广之以汉萧望之匡
衡东方朔配飨望之为平原太守衡为平原文学皆有
功于经学者曼倩里人厌次村在州城东二十里明人
卢公世㴶生平萧疏旷达有曼倩遗风晚年以诗酒自
卷三十 第 4a 页 WYG1324-0313a.png
放全其大节故并祀于一堂夫前人有其志与其事后
之人不能继述之不孝也乡有大儒名臣而使之淹没
无闻士大夫之耻也嗟乎千百世而下曩哲之陈迹常
存瞽宗之风流不坠岂易得哉岂易得哉
   重修安平县学碑记
安平之有学自前明崇祯庚午始越今康熙庚午盖六
十年矣夫以六十年之久其间兵燹多故茂草丘墟者
几何年学兴而人才以成学废而人才以坏泥是说者
卷三十 第 4b 页 WYG1324-0313b.png
果信而有徵欤窃考十五国之风郑在周畿之内非无
学校也子衿三章城阙佻达之刺诗人伤焉子产为政
舆人诵之以为能教其子弟而当时有毁学校之说无
禁其非者鲁礼义之邦也泮宫之作犹待僖公则从前
阙略可知然士之生其时者槩不乏弘通俊伟之英足
以从政而显于当世此其故何也若是则人才之成坏
似无与于学校之兴废吾儒反覆不得其说舛谬游移
而申韩庄老之习诡言邪行蜂谈涌辩无惑乎纷纷日
卷三十 第 5a 页 WYG1324-0313c.png
启世道人心不亦大可虑耶余尝论之子曰民可使由
之不可使知之盖为民之愚者言之也民之秀则可使
知者惟其知可以行其教则士为贵而学之所关为最
大先王之教知仁圣义中和曰六德孝友姻睦任恤曰
六行礼乐射御书数曰六艺士之荡检踰闲率循罔谨
者必驱之于学以约结而感发之则学者所以行其教
之地也夫士自束发受书冠儒冠衣儒衣为学官弟子
进退揖让曰我仲尼之徒也人见之亦曰仲尼之徒也
卷三十 第 5b 页 WYG1324-0313d.png
冥冥然仲尼之徒已耳一日挟诗书历山川东游吾乡
阙里流连洙泗之间登其堂而肃然以敬观其车服礼
器而悠然以思遂莫不奋起其文章道德之心而恨不
得厕名于七十二人之列则郡县之必立圣人之宫以
俎豆圣人职此故也有学而后教可以行有行其教之
地而后人才有所从出余是以深为安平幸也已已嘉
平奉
朝命往滇治蜀叛番狱过其地正经营之始相其形势
卷三十 第 6a 页 WYG1324-0314a.png
面对五峰天马金鳌诸山环拱左右规模粗定视前庚
午加广询其捐俸从事则广文张君之佩之力居多云
诸生之美秀文采可观者群拥马首而前曰学之兴也
丐公一言为记迟岁馀落成复来请故书此以示之使
勒诸石
   贵阳府学藏书碑记
今天下儒术昌吏治修凡郡县各有学独以黔则兴废
半焉虽沿革不同弗遑建置亦西陲羁縻之邦不以通
卷三十 第 6b 页 WYG1324-0314b.png
例论也贵阳有学明万历间黔抚郭公青螺于平播后
创之而黔学之有藏书也亦自青螺始岁既久学且圮
隳书亦煨烬春秋俎豆有司奉行故事而已而游歌讲
肄之事无闻焉余自戊辰入黔见夫士之进退周旋者
亦群思争自濯磨无如载籍寥寥见闻荒陋非惟古学
不讲即帖括之近习流传委巷者不过一二断简残帙
可覆酱瓿已耳而吴越间之书贾从不重趼一至焉考
其地传之无人渐且藏之亦无其地而况兵盗水火风
卷三十 第 7a 页 WYG1324-0314c.png
雨虫鼠之劫灰散佚哉余于甫入黔之日葺治学宫复
其旧观顾曕题荣周行阶戺俾有司帅博士弟子游歌
讲肄于其地踰三年辛未秋余以忧去黔将行矣巾箱
中有书如干种凡数十百卷皆著目留之学宫椟藏庋
载令学官掌之学使者集黔之士日稽月课庶有志者
得以卒业焉嗟乎夜郎鬼方士既苦于无书又苦于不
知当读何书虽有聪明魁杰之彦冥思雕搜枵腹无当
人终以卉衣椎𩯶之蛮髦轻视之余是以不忍特留书
卷三十 第 7b 页 WYG1324-0314d.png
于黔也夫古人之为学不外经史二者余所以留于黔
者经史为上文苑诗赋次之不然矞宇嵬琐固为荀卿
所耻万一取舍悠缪流于怪僻荒诞为非圣之言所系
于学术风俗不少余之意惟青螺知之亦余之私淑青
螺然也余去黔五年矣客岁林子石来以视学赴黔曾
以是告之又复踰年寄以此文勒诸頖水之石林子负
文章名今为黔士师无异司马长卿之在滇吾知黔之
士必有如盛览张叔讲习经史之学扬声游光于当代
卷三十 第 8a 页 WYG1324-0315a.png
者儒术昌而吏治修更大且远也是为记并列书目于
碑阴
   孙文恭公祠碑记
余于戊辰奉抚黔之
命驱车万里道经楚南湘沅地见三闾大夫新息侯二
祠几遍五溪七泽间入黔则不祠祠竹王夫三闾大夫
楚之放臣新息侯壶头一战楚人惜之尸祝俎豆之千
百载不少衰宜也夜郎竹王其事怪诞不经黔人何以
卷三十 第 8b 页 WYG1324-0315b.png
祠武乡侯渡泸之役大有功于黔贵筑铜鼓山为诸葛
贮甲处陈迹犹存黔之人又何以不祠余入黔慨然为
立丞相祠堂于涵碧潭上迨考黔志所载清平有孙文
恭祠今废墓在邑西五里茑葛蒙荟狨语熊鸣公之一
抔土虽樵苏莫辨矣嗟乎当明世庙时边宇乂安崇尚
儒术公一鬼方产耳以著书讲学自任树立勋名入为
司成出膺节钺有古仲山甫风何以历今不二百年里
之父老及公之子孙遂无传闻绍述之者所以于入黔
卷三十 第 9a 页 WYG1324-0315c.png
时扼揽抵掌慷慨论列流连追慕其为人且重有感于
祠之废而累歔流涕也公姓孙氏名应鳌字山甫别字
淮海先世扬州人以流寓占籍清平举嘉靖癸丑进士
累官南京工部尚书卒其谥文恭则万历间从黔抚郭
青螺之请也公著述数种有学孔精舍汇藁易谈四书
近语教秦语录春秋节要律吕分解诸书诗赋若干卷
夫蛮髦之邦农不习耒耜士不治诗书官斯土者必表
章一二前哲所以扶植纲常祓濯习俗庶可潜移而默
卷三十 第 9b 页 WYG1324-0315d.png
化之不然罗施鬼国未有积十数年近或五七年无疵
疠夭札刀兵水火之患者以公之文章理学事功而顾
可使之阏而不耀耶则余今日之祠公亦犹青螺请谥
之意也余尝谓畏垒祠庚桑有垣墙蓬蒿之喻大抵人
情各乐祀其乡里之闻人齐人高石庆之行立石相祠
白居易以文章名没而乡人祭其墓以视栾公之社朱
邑之桐乡有间焉武乡侯功在征蛮余既为黔人祠之
则文恭可知矣祠之上高柳澄潭小山丛筱可与丞相
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1324-0316a.png
祠堂遥相望也是亦黔人之幸矣清平令许君国干曰
是不可以无记盖祠成于辛未之春遂以文请值余以
忧去黔踰三年官京朝殆复二年许君书凡六至始为
文寄之锓之石而系以辞
香炉峰童麦冲泷黑𥜿音骇骇苴风瑟瑟毒雾运帚碧
空垂蔓粹灵雥集王后邹前曰诞伟人淮海山甫伊吕
其俦程朱之伍神嚣独立仙的孤临绛花㭊落翠茿幽
寻经行牢牢儒林长德𨌈𨌈敐敐髳人僰客遗文坠翰
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1324-0316b.png
骈出横陈周情孔思一代名臣经师人师大雅仿佛历
位司空才猷跞逴迓鼓盗竽伪体别裁醇儒正学范往
围来李杜雄辞徐庾丽句焱逌容裔钧天㲈頀爰有遗
庙平邑崇冈何以妥之不疚其光胸舂旦饥梳烟𠠜草
凤衰雉噫日睨官道刬禊磨石绀文紫钱摆云捩风用
永千年平仲君迁干霄蔽日𢷎其下者𦍕獚狫犵许君
贤宰百废聿兴无陨芳躅𪙨齧冯陵万里而来荡栉鲤
雁俾余摛词青螺再见旧植荒落华颠白纷侻腕渴笔
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1324-0316c.png
何以为文峜研覃思言䪥且陋触怀谁昔遥酹酘酒堙
山堑谷豚鼍雨风长卿晚翠简子秋红
   重修镇远桥碑记
今夫杠梁为政之细者也不杠不梁子舆氏责郑侨不
知为政此何故欤论吏治于今日百政待举什不能一
二焉矧杠梁之细初无关于课最而为政于黔诚难官
斯土者往往去家万里才抑气沮因循悠缪狃目前之
安而不思为利于靡穷不至于如苏子瞻所谓躁则妄
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1324-0316d.png
惰则废不止视地方之事如秦越人之肥瘠黔之所以
久荒不治者常出于此而不足怪何也财用绌经画艰
也官无钱垂空橐也民少且贫力役无征也公帑无可
支私敛所必禁也况兴一役则多一扰骪胥㬥吏奉行
弗善以致鸟言椎髻之伦激而成乱者有之则省事为
便识者坚持其说而无米之巧炊又得藉以为口实凡
学宫社仓雉堞射圃厅廨之属大者远者日久尽废率
无一完而杠梁俴俴之务抑又难矣先王之教曰雨毕
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1324-0317a.png
除道水涸成梁其谓之何余之为政奚取焉镇远一郡
黔之门户也石屏之下潕水汹涌险不可渡旧有桥不
知创自何年余于戊辰之岁受
命抚黔秋八月甫入境适当桥圮之会遂议所以治之
而制府范公之檄已先期下矣因率文武属员捐俸鸠
工且遴太守之贤者思州王君民皞董其事权舆于己
巳之秋落成于庚午之冬阅岁馀而功毕匠卒徒如
千人木石铁炭牙祭竹缆如干目计销白金二千五百
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1324-0317b.png
有奇王君果贤财不费民弗扰精勤以集事宽恤以劳
人其大略可睹也夫得其人则事理不得其人则上官
鞭筴莫及日以朱牒大声疾呼叮咛告戒而究无所济
即苟且报成亦利与病半焉不仅一桥为然得王君桥
之役可以无憾矣况乎黔之镇远非若溱洧之郊比也
瘴烟毒雾盲风怪雨无桥则厉揭莫施民不止于病涉
杠梁虽细所关不大且远哉余将以望夫黔之为吏治
者治它事一循此桥但能如子产为众人之母平其政
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1324-0317c.png
可也即捐一车亦惠人之一端无不可也盍其勉之爰
伐石于山树之岸并系以辞
水锁支祁谷驾飞虹木插地肺石破蛟宫蜿蜒百尺赑
屃万状假道斲空楚喉滇吭九股之苗五溪之蛮庶民
子来给以官钱万牛脔炙百瓮行酒饷尔般倕夕阳在
柳雁齿垂绩鼋鼍不骄
天子万年康衢载谣
   大司马生祠碑记
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1324-0317d.png

皇上圣仁神武垂拱穆清覆冒九州和恒泰谧繄惟海
岱重区简咨大司马保釐镇抚四载于兹楙德嘉绩东
国用乂式恊
帝心𨌈𨌈敐敐旗常景钟册勋书伐传示后祀俾无斁
公𢷎稽首对扬休命会关中饥道殣相望呼声嗷嗷上
撤霄陛发帑挽粟蠲赈兼施堑山堙谷舟胶车塞脱或
后时民何以苏
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1324-0318a.png
上西顾京兆冯翊间痌瘝在念命公曰额额雍土哀此
矜人思所以劳来安集之职任艰钜非汝不可尚移汝
油幢笳出岩关临汧渭统制秦蜀弹压布濩以绥此
亿兆人庶公曰惟
天子命敢不凛承简书甫下
御劄重颁刻期趣装拥传遄征公自此去东邦福西人
矣行之日风日晴美雪消峰明泉气粘天山光贴地一
戏疾驰千骑徐进锸𩩉在前吹螺在后金钺一玉节一
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1324-0318b.png
羽葆吹各一部趫健之士负䪍矢傔从之班捧
宝命涉泺湾之渟漍眺华注之厜㕒茶臼河边旌旗舒
卷鸭王口外橐驼𡾋崇公炙牛挏酒飨士醳军毕冯轼
就道东之氓有自无棣穆陵临淄即墨斟鄩牟子重趼
来者有自龟蒙凫绎澹单父邹滕聊摄担壶浆至者
黄□鲵齿牵帷膜𢷎迎马首反袂拭面而言曰吾侪小
人愿诣
阙借公以慰妇子望愿公勉留信宿无伤父老心公累
卷三十 第 15a 页 WYG1324-0318c.png
歔流涕牢让者再四牡登涂烝徒理枻王事靡盬不遑
启处予纵弗忍乌可尔留乃召耆农而告焉曰其促尔
耕督尔穫廑尔缲织字尔幼孩遂尔鸡豚毋逞夸诈毋
失撙节毋悖伦犯上毋嚚于讼斗以丽挞罚愿著为絜
令与尔氓相终始东之氓匑匑㸐率公教唯谨公四载
以来清圜土靖雈苻戢豪右劾贪惏惩𣀮敚扶士气均
徭赋偫储委积仓廪充实雷动风匽讫有成效吾侪小
人沐公之泽年登四釜亩收一钟役车其休烽撅无警
卷三十 第 15b 页 WYG1324-0318d.png
豳蜡膢腊羔羊朋酒烟火嬉敖康衢载赓龚黄召杜属
城错落蒲□木吏抶诟罔闻五凤神爵重觌今日伐𣌾
坎坎吹笙呜呜颂飏
帝力赛礼神祗斗鸡者弦诵蹋鞠者诗书尊亲而守懿
训击壤以乐太平吾侪小人何以报公爰遴藕市曰建
生祠圬人工师垩廧度木瓴甓鳞集畚挶云兴东㳅巡
檐西岚排闼夏屋重轩乔木修竹巷讴里谣谱之乐章
八风回回长离雍雍俎豆于斯咏歌于斯贞珉一言用
卷三十 第 16a 页 WYG1324-0319a.png
垂永久余以为是举也齐鲁变而至道信有徵矣公之
似方叔召虎仲山甫才似陶侃富弼清俭似孔奋杨
绾严峻似宋璟仁恕似王旦曹彬斋戒神明露香告天
似赵抃威名赫赫笑比河清似包拯审机度务变通宜
民别嫌疑决是非摘隐伏绝宾客保持善类陶淑风俗
洎政之成也岂弟乐易清静宁一行所无事似李沆故
齐鲁大治东之氓歌而思之宜也昔衮衣之诗怀姬公
也舆人之诵美子产也畏垒之社稷无忘庚桑也武子
卷三十 第 16b 页 WYG1324-0319b.png
之德在人如南国之思召公并爱其树也石庆为齐相
齐人高其行立石相祠栾布治燕燕人服其廉有栾公
社今日之祠公也渠曰不宜故不可以无记
   观水杂记
秦邮城南漕堤如带设三里五里八里车逻南兆五坝
又金湾滚水一坝隘者十馀丈阔者四五十丈淮水西
来汇洪泽出高堰入高宝诸湖赑怒鼓腾云涌电转惟
虞堤之溃也故泄之以云减也蚁穴谁穿泥丸莫塞万
卷三十 第 17a 页 WYG1324-0319c.png
井千村不遑恤矣
人字河在卲伯之东广五丈深八尺尾分四道似双人
字雁书天边竹写匆上可绘也左右悬厓奔峭如张两
翼缆舟登岸上炊烟出树鸡犬绕篱豆花稻穗掩映村
落间惟地高故无水患亦泽国仅见者
芒稻河受人字河之水折而南向东西闸二水门九地
卑岸阔放闸泄水数里入扬子江最便水东向为盐河
乃商灶往来以通舟楫者因不利于芒稻河之泄水而
卷三十 第 17b 页 WYG1324-0319d.png
故闭之闭则利泄则害闭则田涸而民害泄则舟胶而
商害今之议者大抵利商而害民矣昔河臣朱公梅麓
云芒稻河东西二闸宣泄大浸王文通水利一书利害
详明夫何奸商阻挠簧鼓当事将旧闸易卑为高夫水
平之日原听束闭无碍行盐及至水涨不过十馀日耳
况高邮别有一河亦不过纡回六十里奈何惜诸商数
日之濡滞而遂忍于万姓之颠连而莫之顾伤哉作俑
抑何其不仁之甚耶三复斯言则启其闸泄其水亟浚
卷三十 第 18a 页 WYG1324-0320a.png
芒稻河以使巨浸入江不可不讲矣
二闸在盐河之南朱公沿闸之上流北堤外开月河一
二里上下相通横亘一堤可避闸水吸舟之险水涨之
时亦称安澜于盐艘大有裨益如此则二闸之泄水初
无害于商也既询之父老复登高遐瞩四际分明了无
疑义
泊宜陵篷匆灯下按舆图考之又有白塔河亦可泄水
入江在芒稻河之左惜乎鼓枻而东罕有津逮者以知
卷三十 第 18b 页 WYG1324-0320b.png
今人之略不若昔人之详也
泰州老东堤三里至鱼行庄蔀屋数家见妇子立墙下
衣履穿决形容枯槁恻然者久之会州牧以溢完漕米
留抵灾民牒请入
告为之流涕
淤溪镇四围皆水一望瀰漫雾气云浮寡见星日
溱潼镇时堰田埂半露稻孙初熟四野云黄万顷波碧
虽鱼庄蟹舍中而有崇墉比栉之景土人谓稻之晚香
卷三十 第 19a 页 WYG1324-0320c.png
者为稻孙最佳名矣盖水至是略浅而民可以食也扣
舷前引广袤无际凫雁容与鵁鶄上下红蕖的砾绿菰
参差亦采风者之一寓目矣脱使邻国不壑昏垫无闻
沃野桑麻民安物阜又何如耶
西溪昔范仲淹监西溪盐仓即此地烟火千家依水环
居北柯南荣黄茅白苇
西溪三里为梁垛场地连丁溪东台户口殷繁煮海为
业因询十场所产曰盐品以散为上淮南之盐熬于盘
卷三十 第 19b 页 WYG1324-0320d.png
铁其形散其色白至于青黄色之变也其味咸至于苦
辛味之杂也五行水润下作咸故盐味之厚者曰咸场
有十而产盐者五曰东台曰何垛曰富安曰安丰曰梁
垛而五场所产亦略不同东何之盐兼形神色而得其
正富安之盐文细体重而色微青安丰之盐其色青白
日久甜美入口无卤苦之味而质较重故商多聚焉独
梁垛之盐味咸而甘形细而散色白而光贡之于上供
宗庙颁百官非四场所及也至于拼茶角斜或土宜之
卷三十 第 20a 页 WYG1324-0321a.png
不同而角斜濒海灰为潮汐所浸致稍减耳北而丁
溪草荡多灰寡草堰小海灶不嗜煎盖荡而黍禾
矣灶丁每买他场盐以供课此十场大槩也
串场河者并范公堤串十场之中而为水渠以通鹾艘
也淮南富贾挑浚方兴特岸狭水浅耳湖水西来东注
大海为纵串场河首南尾北长百六十里为横阔之深
之乃入海之通津矣挂帆东流由何垛而丁溪而草堰
而白驹而冈门皆串场河东岸节节鳞次者也
卷三十 第 20b 页 WYG1324-0321b.png
堤以范名传人也宋仁宗天圣初公监泰州西溪盐仓
时海堰久废民苦潮汐田不可耕公具书白发运副使
张纶纶奏上以公知兴化县董修筑之役会大雨雪波
涛汹涌役夫散走旋泞而死者百馀人于是群相哗言
以为堰不可成朝廷遣中使安之将罢其役又诏转运
使胡令仪同公度其可否而令仪常宰海陵熟知潮患
于是力主公议而不可夺未几以忧去纶表请身自董
役踰年堰成民卒享其利夫公一盐官耳何与海潮事
卷三十 第 21a 页 WYG1324-0321c.png
乃引为巳责首倡其议或亦先忧后乐之本怀也虽然
当是时公有欲为之志而无可为之柄不有纶为之荐
达欲图斯役难矣役事方殷议欲中辍不有令仪为之
主持又安望其成功哉从来举大事动大众或惑于浮
言或阻于聚讼盖成功若斯之难也而有世道之责者
又利害之心太明彼此之见未化因循推诿终无一成
适足以贻笑于盐官已矣
四口之工冈门较易草堰次之白驹又次之而丁溪为
卷三十 第 21b 页 WYG1324-0321d.png
难以其地高土坚也地高故去海愈遥土坚则事倍功
半千夫畚锸委身泥涂风雨兴咨不闻歌子来矣矧冈
门垂成宣泄有路节财用而惜民力谁之职耶
盐城洼下有海潮之患潮之沸者土人名之曰啸亦数
年一见也东有石䃮口草没泥封宜亟治之不然止谋
冈门之利而罔谙石䃮之防一旦咸水倒灌斥卤之田
不可耕矣此范公堤所以设也
沙沟朦胧口庙湾白沙镇又二十里黄河北岸石碑岿
卷三十 第 22a 页 WYG1324-0322a.png
然曰云梯关关去海六十里粘天一线朝宗万里滔滔
下注鸟避云飞造化之奇乌得而测之嗟乎秦皇驱石
鞭迹犹存大禹凿山掌形宛在循故道而安澜颂明德
于弗替不可谓无人事矣
   重修白佛寺碑记
白佛寺繇来旧矣昉自何代莫可究极重修于明万历
二十五年丁酉乡毗耶长者程公瑶赵君继隆发大弘
愿嘘气成云与垂头龙泉两刹鼎峙相望也掘地得白
卷三十 第 22b 页 WYG1324-0322b.png
石佛故名白佛寺端严殊特今像存焉昔轩后之图载
浮河洛秦王之璧更涌沧溟以斯连类未足称奇当时
满月流光顶日感梦罗睺空中变相南阳地下钟声自
土迸出从天飞下如丈六之踞鹿苑金刚之胎双林也
洎后辟支体裂非复骑象昆崙薝卜香消化作须弥芥
子身横五寸衣刻三铢产兜率之第四宫戴神鳌之十
五背谓石佛为有则实无所行谓石佛为无则妙有常
住无名无相无身不身既有石身何谓无相青瓷钵底
卷三十 第 23a 页 WYG1324-0322c.png
晨开四照之花杨柳枝边夜滴三危之露狮子之座高
广于灯王听讲之筵众多于方丈心花成树共转六尘
镜里得珠俱开三障高台迥立绝类玉台之山长廊复
回疑同步廊之岫柱削芳桂岂俟开阳木飞材选海檀
无烦豫章神拔千轮足起万字胸书亭宿金乌櫩栖银
鸟千栌巀嶪风摇九子之铃百栱穹霳雨落六如之果
三阶齐列虹驾蜿垂四壁周流莲抽井倒所谓函谷耻
其咏歌临淄恧其祥应者矣矧乎徒骇之水淰淰澄波
卷三十 第 23b 页 WYG1324-0322d.png
鹿角之关遥遥翠巘苍松秃柳参鹫岭以争高翔雁游
鳞傍祗洹而相狎微飙扇草则兰叶紫敷寒霜堕林则
菊丛黄吐邻村大厦春风之婢弄双声词侣酒朋招提
之游蜡两屐更有天台衲客曾来卓锡此寺深修五定
净持七文翻十地楞伽善石经𨽻书追一乘二谛之原
阐三明六通之旨比石室之写金言迈草堂之传真教
斯真乾陀之宝域天竺之香城也是以发塔喜园流名
天上耆山鹄院布迹人间自非白石老佛手劈关键何
卷三十 第 24a 页 WYG1324-0323a.png
以标兹净土妥此伽蓝悲夫雨破山门飓折庭表墙被
萧艾砌满荆棘真人西灭以何为罗汉东游而不返温
子升之碑久罹灰烬吴道子之壁早化丘墟舍利匿以
无晖法喜过而陨涕幻像徒存非空非有灵境尚在不
灭不生虽众魔列阵散天华犹数十里而群儿当前飞
母乳能五百道谁其荷如来之菩提凿生灵之耳目拯
迷途于彼岸驾横海之大航法雨降而燋种旋苏慧日
升而长夜复旦石佛有言维摩善病当思此生实是大
卷三十 第 24b 页 WYG1324-0323b.png
苦如遭霜花如少水鱼望免四大不亏百一无恼不己
难哉释广开方便门具真实相喻之以众流入海示之
以不二法门经堂洞启宝殿霞开幢号摩尼幡悬金缕
苜蓿刈光风之园枝柯嚼婆楼之树遂有兰那行者献
玉衣于幻人岂但恒河夙因施金钱于沙迹已哉白石
佛寺今如其旧应如是住作如是观生十智之祥云流
八功之净水佛是石佛彭亨不顽石是白石涅盘不染
布护此一方民麦菽旆登人牛平善翳桑无饿札厉鲜
卷三十 第 25a 页 WYG1324-0323c.png
闻坤轴诞相步三界而为尊道树成光普大千而留照
口诵南无合掌连日作白佛寺碑记
 
 
 
 
 
 
卷三十 第 25b 页 WYG1324-0323d.png
 
 
 
 
 
 
 
 古欢堂集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