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350426a 页
卷二 第 1a 页 1083-146.png
徐仙翰藻卷之二卿二
   团本堂记
维岁大献渊修禊之夕乡人某持一办香祝
于予曰牛马走所居先人之敝庐已七八十
年矣旧有板额曰延庆堂尘埃厌弃未甚光
彩意欲更新之竟弗克就于嘉其有此先志
以成其美乃命左右浓磨川墨一砚剪茅为
笔一气作之字大如斗曰团春夫团春者大
地之间物物皆春也蠢者动蛰者启勾者萌
甲者折自充自盈自生自成是谁使其然而
卷二 第 1b 页 1083-147.png
然也子亦知其所以为春之意否某曰唯退
而省其私如未有所获复枢衣而进曰愚不
敏请事斯语曰物之所以为春者有天地焉
人生天地间不过一物耳春之于物春且不
知其所以为春况于人乎吁固哉子之言惑
矣复坐吾语汝夫天地之所以为春此春也
人之所以为春者亦此春也岂外物而求春
所谓春耶何者天地之所以为春者其为气
也融和其为情也明媚其为气也含养覆护
而己物之所以得为春者职此之由苟或赫
卷二 第 2a 页 1083-148.png
然而有酷烈之气是为夏也非春也萧萧然
有凄清之情是秋也非春也凛凛然有严切
急迫之意是冬也非春也既非春也何有于
物哉惟人亦然子其知之父父子子夫夫妇
妇兄兄弟弟人之大伦也必先以孝慈友爱
辑穆和逊为根本惟其本固根深一旦春风
鼓之动之其为枝也脩而长其为叶也畅而
茂其为华也秀而实不然虽有春雨时时灌
之日日溉之无益也然则根本之于人可不
加之以封植之功任之以培养之勤庶亦可
卷二 第 2b 页 1083-149.png
以冀其有立子章子能以此意推之使同室
之和一团是为不春之春与天地同乎其春
何患其不充不盈不生不成也某既承斯语
顿觉神悟怀其文而归亟索笔书之指令家
人措置一觞一味设席于团春之堂少长团
坐各有次序相酬相劝且饮且辍某将醉未
醉之顷呼童取水盥漱以文读之且作呕哑
之声使家人听之复拊跸而扬言曰吾虽未
醉幸而诸事不芥蒂吾心信乎今日之得春
也今日至来日来日至后日无日不春自今
卷二 第 3a 页 1083-150.png
岁至来岁来岁至于千万何岁不春我得此
春汝等亦得此春庶无愧于斯堂之名既彻
席家人抚掌大笑而起鳌峰老人作
   门铭
言必忠信行必笃敬礼必严恭容必端正处
己待人惟和惟谨耳目心思吾日三省致知
力行贤可希圣事业伊周德行颜闵积善传
家必有馀庆书铭于门子孙其听
   寿天玉嵓道场记
佛心普照大师清琮号石径俗姓毕莆之游
卷二 第 3b 页 1083-151.png
洋人世业儒少从游于三山郡庠平日与交
接者特达俊伟之士适谷陵既易奎壁无光
遂弃所学入空门初受业于东山师衡振文
传印于愚中师广智师之为人内朗外融不
假耘锄口常诵佛经至于儒书未尝一日释
手且会钟王会此时辈所誉南宗之白眉者
非师其谁师自莆入福始驻锡于闽之应天
寺阅星霜者十有六常语人八万四千法门
须是自行方便欲另作一道场展转莫遂去
应天寺未上牛鸣地旧有汤承议故宅遭兵
卷二 第 4a 页 1083-152.png
烬后己为瓦砾至元壬辰其子弟以其地来
售于师师私喜曰吾之缘法不偶遂捐衣钵
馀囊力就之一日与其友重林师道焕共携
一行书纵观于其间得山之龙法俱在法眼
中双髻起风南北竞秀双髻之北发足而东
针为乾再分两支支之一结为石如品字三
面错崿且端且正或者天育地产设兹神物
将有所待焉晋永嘉渡江处士玉其姓者自
太原来结庐于此因石之品字自号玉品山
人故今目其山曰玉品玉品山山之总名也
卷二 第 4b 页 1083-153.png
上有一脉自品中出蜿蜒而来如蜂腰如马
颔及其中也横建三峰卓乎有立顶员而足
峙其名曰撼奇前行换步节节棹转其名曰
莲花至于止处三支挨地雄杰峻峭作仙人
大座之形东有八龟堂泗洲桥西有麒麟窟
真武岩明堂之上有山曰壸榭曰乌石冈曰
古松环山之间碧涧双流蛇行斗折尺寸千
里悠悠然莫知所穷外抽一峰曰方山为之
从内建一峰曰天柱为之辅天柱之下为应
天寺逆跳两峰关阑水尾如牛马之饮于溪
卷二 第 5a 页 1083-154.png
回巧献技有态有情双髻之南发足为大座
峰为玉蕊峰为双童峰双童而下为宝台峰
为起云峰为金栏峰为三郎峰为朝阳峰崭
然陈列峥然角抵外与天际四望如一住芝
山别山云公寓游于此尝作十奇峰偈以寄
其情凡登探者莫不称赞师既得其地乃大
展作具背西北面东南始指异之曰孰使吾
之乐兹土而为开先者非道场之缘法欤师
之轨行震人耳目虽欲藏身处没踪迹不知
没踪迹处莫藏身诸宗长上闻之不肯放过
卷二 第 5b 页 1083-155.png
辟董越山寺师来越山疏几百纸越山寺在
福州治之北邻于市井嚣埃出入未免叫闹
浅学近识处之必为执着师之性裸裸然洒
洒然无色无想无知无得独道场之举念不
停常欲了此而担负不行乙未之岁的委其
徒师龙等董其事以某月某日某甲子始僦
工刜而疏之是垣是塈庵于上而署其额曰
寿天玉岩道场寿天与应天同族类也曰玉
嵓则就玉品山字上模仿出来中有堂焉命
曰应机堂之后有观音殿殿之后筑室为二
卷二 第 6a 页 1083-156.png
师同一日东山寿域一曰愚中归藏师不以
此自居而归之二师式以见其不忘所宗之
趣堂之下竁土为池旁广而中深导泉蓄水
不增不减莲花九品异种同香合九为一莫
名其妙岂非玉品山之来处上有三石中有
三峰下有三支合为九数故品别以九其义
有取于此莲花池之得名是亦得于山之号
莲花而得名也况师之宗派出于天池取以
天池二字名其池山之方位界于乾亥配乎
天地之名诚为相应池之旁有亭亭之势有
卷二 第 6b 页 1083-157.png
台树花植木四时芬芳此游览者之所健羡
其可乐乎此耶若夫鬻田三百亩以为香灯
之资是得金仙所示不灭意益而广之者东
山愚中也又于朝阳山下营塔一丘以为栖
真之穴亦得金仙所示寂灭法师欤师欤金
仙之徒欤大德三年岁在己亥中秋前六日
师遣道换来示予以地图而请记曰庵之事
役将次就绪复买其邻得诸哲坋之基灌莽
荒墟是亦汤承议之遗业也目即锄理计工
度材建大佛殿如招提致上以祝
卷二 第 7a 页 1083-158.png
当今皇帝圣寿万安下使乡人之信向者有
所归依焉外有三门两廊法堂寝堂疗舍仓
厩去处各留地步陆续为之计未知何日得
以就其功吁师之言似为当矣师之规模如
许志向如许力量又如许何患其不就不患
不就惟患师之不为也予淟涊无闻敢拜师
作礼拈起招贤大师偈曰百丈竿头须进步
十方世界是全身师闻是偈不觉开口大笑
曰如是如是吾即成之成之日再能为吾续
记否予曰不敢辞予谓谁广陵徐氏子名谥
卷二 第 7b 页 1083-159.png
爵里具存五代史齐之世家自号鳌峰山人
姑摭其事为之记师石径刻于石留之以示
后人云
   续寿天玉嵓道场碑记
佛之字义释云弗人也既曰弗人上无栋下
无宇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以三千大千
为世界广大谁知何曾假合金刚经云即非
庄严是名庄严此其所以谓之佛佛心普照
大师六祖衣钵之来次第行也初受业于东
山振公住应天寺再传印于愚中智公住越
卷二 第 8a 页 1083-160.png
山寺晨鸡暮钟粗可以安闲受用玉品山之
作庵曰寿天玉嵓道场岂必搬柴运水祗欲
展神通耶若夫一椽一瓦一木一石皆出自
师一手经书吾谓师之用心也劳且拙矣庵
讫功嘱予记其事耶记耳从而作赞助语故
未免世俗态师胸中之韩马薛鹤已全不已
劬□为媟殿之为最大者一堂之为法为寝
者二兼灵会者三门户之廊廓廓庑之修直
曰仓曰库曰厨曰寮方丈囷囷焉盘盘焉色
色倘具其十也有九土工木工石工将告成
卷二 第 8b 页 1083-161.png
者又七七八八矣倒指数之凡历涉者四五
六载事始完可以想其轮换之盛吾谓师之
用心也其为劳且拙者犹有存焉续记之命
祗恐记之不得其所以为记之意岂不见岑
和尚道是今时人须是隐身去可思量不师
默然禅坐一刹那间复拈起一条柱杖子大
喝一声云庵虽小含法界放开大者无外收
来小者无内这般的话不是达磨公案汝会
么予眼里闻声便觉透彻以是知师之作此
道场者不过与佛所作祗园精舍一样规模
卷二 第 9a 页 1083-162.png
焉师之所以作道场者果在斯乎不在斯乎
祗在方寸间耳其为间架也非尺丈所能量
其为方向也非盘针所能格其为境界也非
品石之莽苍所能喻其巧也非十峰之峻峭
所能名其状也非双涧之渊深所能究其源
美矣善矣诸好□矣若能于此了知便见得
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放开只眼纵横自在
东去无涯西去无际上柱天下柱地四通八
达无所挂碍其光明洞耀照彻十方譬如千
日放大光明不然何以谓之佛心普照大师
卷二 第 9b 页 1083-163.png
道场是作岂得易为记哉记志也辄敢门师
借取须弥为峰海水为墨狮子岩头大石一
片志而碑之使百千万亿劫后不破不坏知
其所以为佛心普照大师寿天玉嵓道场记
也庵之履历己尝记故并为之颂曰
 师琮公号石径家莆人毕其姓世业儒衣
 冠盛陵谷易文星泯俗澜趍不与竞赤洒
 洒是本性学惟精西方圣机一悟非台镜
 沂源流派能忍东山振亲摩顶愚中智传
 正印初应天以才称今越山众袖领基道
卷二 第 10a 页 1083-164.png
 场卜玉嵓龙得法宗一行重林焕为正订
 气结凝石□□涧双流峰十阵面东南绝
 奇胜刳土壤剪荆梗陶𨥯甓削杗稳筑垣
 墉植藩屏庵既成禅安静名应机字于定
 异种莲池久町花木亭峙如鼎二师祠事
 思敬生者寿殁者庆岁渊献记予请居买
 邻力业并土木石工愈劲殿一之敞而洞
 堂居三法云寝廊翼翼修且侹针甲卯门
 取正仓乃积厨乃净寮与房件件整田尔
 田二三顷塔一丘万事定师龙等承指令
卷二 第 10b 页 1083-165.png
 五六载功始竟开只眼子细认师所住境
 非境方寸闻没踪影一点光常耿耿遍法
 界长万仞佛西来甚修證水在瓶星在秤
 嘿时说忽自省意云何生净信衣可溥大
 庾领续比灯灯不尽心即佛难比并曰普
 照两相应师之微人谛听记志之愚瞢瞢
 颂无文愧淟涊刻兹碑年有永
   修西林寺记
闽之福州城旧俗土记之传者号为三山按
郭璞迁州地记曰前有双眉童施粉黛北指
卷二 第 11a 页 1083-166.png
乌石山九仙山方山而为言也又有高盖山
莲花山与方山相应三山之名其始于此三
山于其间独方山最为横绝州治之南望之
如几案天造地作亦巧矣岂特为州治设耶
予尝谓山之灵异者其间必有魁奇材德忠
信之民出而当之又未之见也一日纵观于
方山之下行一里有佛精舍盘盘焉囷囷焉
榜曰西林禅寺法门广阔殿宇宏深回廊翼
翼飞阁渠渠东有天饭香积之厨西有云会
禅燕之序至于应真祠宝华堂方丈室靡不
卷二 第 11b 页 1083-167.png
侈丽帑庾寮舍无一空阔地木石椽瓦粉壁
俱新钟鱼木鼓色色俱具若夫凿池引水生
清净心不尘不垢是名庄严青莲宝像紫金
白毫光之照彻十方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予
焚香合掌如登天堂四大五蕴实无所有乃
自叹曰此绝俗离世者之所以为功名者也
少刻主僧披袈裟袖坐具出而问讯于予予
瞻其人环□特达无人我相揖之曰师其开
山欤延予坐煎茗为款从容而言曰寺之开
山唐广明之祖师也后百年有宋景德禅师
卷二 第 12a 页 1083-168.png
广而辟之以成道场指数于今又阅春秋三
百馀载咸淳戊辰老衲自龙江来住山凡十
年适值兵革顿为瓦砾草莽之墟过者太息
老衲不揆不谋于众不求于人自倾倒衣钵
一力斡运羡积馀藏如治私产因其故址徵
工僦功劳苦服役踰数年而克有成增置田
亩利俗于昔苟得以瞻徒众晨香夕灯上祝
圣人寿下俾乡人复有所皈依佛法中其亦
庶乎可以无愧于广明景德二代之开山也
又于寝堂之内偏建殿树塔列历代海会于
卷二 第 12b 页 1083-169.png
左右上塑三佛中卜一穴是为灵室反真归
源此老衲之愿毕矣今欲伐山石刻之岁月
使将来眼知作之本始处稔闻真善欲识适
意空宗种种因缘辄敢以须弥作笔海水为
墨作之数句不异语予以方便故不敢辞应
作是言曰善哉善哉师名正荣其先二山长
乐之古县人也俗姓谢家世为儒此所谓魁
奇忠信材德之民能以绝俗离世而取功名
者也记毕长啸出门人不知予之所之师曰
其神乎元贞改元菊节前一日前广陵尹东
卷二 第 13a 页 1083-170.png
海徐儒子记









卷二 第 13b 页 1083-17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