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1082-004.png
无生诀经卷第四槐四
  释迦牟尼佛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
何会法
  摩诃迦叶尊者
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
有不法
  啇那和修尊者
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是心法时是法
非心法
卷首 第 1b 页 1082-005.png
  优波鞠尊者
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
非本法
  鹤勒那尊者
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可得得时
不说知
  菩提达磨大师
在胎为身在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
鼻办香在口谭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
俱该法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
卷首 第 2a 页 1082-006.png
识唤作精魂
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亦不舍
智而近愚亦不抛迷而就悟达大道兮过量
通佛心兮出度不与凡圣同缠超然名之曰

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则识摄色迷则
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较自心现量者悉皆
是梦若识取心本寂灭无一动念处是名正

   僧璨大师
卷首 第 2b 页 1082-007.png
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
尽无生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爱憎洞然明白圆
同太虚无欠无馀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
有缘莫逐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止动归
动止更弥动惟滞两边宁知一种一种不通
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归根得旨随
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前空转变皆由
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二由一有一亦莫
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卷首 第 3a 页 1082-008.png
能由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
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智者
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自爱着将心用
心岂非大错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
良用斟酌梦幻空花何劳把着得失是非一
时放却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
一如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
尔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
一切无心自性戒一切无碍自性慧不增不
退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卷首 第 3b 页 1082-009.png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
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
兴错认曾何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
灵光常显见
   弘忍大师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
亦无生
   慧能大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
尘埃
卷首 第 4a 页 1082-010.png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
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
计长御白牛车
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
之时慧在定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
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不

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
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
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憸邪佛是众
卷首 第 4b 页 1082-011.png
生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心佛何
处求真佛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
法灭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
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法融禅师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
何处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偏知
  慧忠禅师
念想由来幻真性无终始若得此中意长波
卷首 第 5a 页 1082-012.png
当自止
人法双净善恶两忘直心真意菩提道场
  神秀禅师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南岳思大师
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
即不得得亦不真
  天皇悟公
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本净禅师
卷首 第 5b 页 1082-013.png
佛因心悟心以佛彰若悟无心佛亦不有
道本无心无心名道若了无心无心即道
见闻知觉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如乌空
中只么飞无取无舍无憎爱若会应处本无
心始得名为观自在
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道性如虚空虚空
何所有遍观修道者拨火觅浮沤但看美傀
儡线断一齐休
推真真无相穷妄妄无形返观推穷心知心
亦假名
卷首 第 6a 页 1082-014.png
善既从心生恶岂离心有善恶是外缘于心
实不有舍恶逆何处取善令谁守伤嗟二贝
人攀缘两头走若悟本无心始悔从前咎
  南阳忠国禅师
青梦夤缘直上寒松之顶白云澹泞出殁太
虚之中万法本闲而人自闹
众生迷时结性成心犹寒则水凝为冰众生
悟时释心成性犹暖则冰涣为水
法法法元无法空空空亦不空静喧语默本
来同梦里何劳说梦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
卷首 第 6b 页 1082-015.png
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盘山积公
心月孤圆光含万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
境俱忘复是何物
  大珠海公
若不随声色动念不逐相貌心解自然能无
事去
般若经云九类众生一身具足随造随成是
故无明为卵生烦恼包裹为胎生爱水浸润
为湿生欻起烦恼为化生悟即是佛迷号众
卷首 第 7a 页 1082-016.png
生菩萨以念念心心为众生若了念念心体
俱空名度众生也智者于自本际上度于未
形未形既空即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善慧大士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
四时凋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
水不流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
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形影相似欲识佛去
卷首 第 7b 页 1082-017.png
处祗这语声是
  鉴贞禅师
眼光随色尽耳识逐声消还源无别旨昨日
与今朝
  夹山密公
心本是佛因念起而漂沉岸实不移因舟行
而骛骤
  玄沙备公
镜照诸像不乱光辉鸟飞空中不杂空色
  傅大士
卷首 第 8a 页 1082-018.png
水中盐味色里胶青毕竟是有不见其形
妄计因成执迷绳谓是蛇疑心生暗鬼病眼
见空花一境虽无异三人乃见差了兹名不
实长御白牛车
  法云白公
离朱有意白浪徒尔滔天象罔无心明珠忽
然在掌
  永明寿公
如随色之摩尼众相现而本体不动似应声
之山谷群响发而起处无心
卷首 第 8b 页 1082-019.png
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此境此
时谁会得白云深处坐禅僧
真心自体非言所诠湛如无际之虚空莹若
圆明之净镜毁赞不及义理难通不可以有
无处所穷其幽迹不可以识智言诠谭其妙
体唯有入者只在心知如捣万种而为香爇
一尘而已具足众气似入大海而澡浴掬微
滴而已用百川
见性之时性本离念非有念而可除观物之
际物本无形非有物而可遣
卷首 第 9a 页 1082-020.png
满眼见色满耳闻声不随不坏方了色声正
性若堕声色之门即堕凡夫若坏色声之相
即入小乘是以如来正眼普照无遗岂同凡
夫相盲二乘眇目则逄缘不碍触境无生
  庞蕴居士
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
  水明寿公
真源湛寂觉海澄清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
迹最初不觉忽起动心因明起照随照立尘
如镜现像顿起根身从此遗真失性执相徇
卷首 第 9b 页 1082-021.png
名积滞着之情尘结相续之识浪锁真觉于
梦夜沉迷三界之中瞽智眼于昏衢匍匐九
居之内向不迁境上虚受轮回于无脱法中
自生系缚如春蚕作茧似秋蛾赴灯以二见
妄想之丝缠苦聚之业质用无明贪爱之翼
扑生死之火轮复有邪根外种小智权机不
了生死之病源罔知人我之见本唯欲厌喧
斥动破相析尘虽云味静冥空不知埋真拒
觉如不辨眼中之赤青但灭灯上之重光罔
穷识内之幻身空避日中之虚影斯则劳形
卷首 第 10a 页 1082-022.png
役思丧力捐功不异足水助冰投薪益火岂
知重光在青虚影随身除病眼而重光自消
息幻质而虚影当灭若能回光就己反境观
心佛眼明而业影空法身现而尘迹绝以自
觉之智刅剖开缠内之心珠用一念之慧锋
斩断尘中之见纲此诚穷心之旨达识之诠
  慈云慧禅师
片月浸寒潭微云映碧空若于达道人好个
真消息
  黄山轮公
卷首 第 10b 页 1082-023.png
投赤水以寻珠入荆山而觅玉从门入者不
是家珍认影迷头岂非大错
  天衣怀公
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
影之心
  圭峰禅师
用则波腾海沸全真体以运行体则鉴明水
静举随缘而会寂
心无自相托境方生境水空由心故现
  智真禅师
卷首 第 11a 页 1082-024.png
心本绝尘何用洗身中无病岂求医欲知是
佛非身处明鉴高悬未照时
  李长公
十世古今终始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
不隔于毫端智凡不碍状多镜以纳众形彼
此无妨若千灯而共一室
  天台观公
高超名相妙体全彰迥出古今真机独露握
骊珠而鉴物物物流辉掷宝剑以挥空空空
绝迹
卷首 第 11b 页 1082-025.png
  云门侃公
尘劳未破触境千差心鉴圆明丝毫不立灵
光皎皎独露真常今古两忘圣凡双绝到这
里始能卷舒自在应用无亏出没往还人间
天上
  大静禅师
夜间閒坐心念纷飞却将纷飞之心以究纷
飞之处究之无处则纷飞之念何存返究究
心则能究之心安在
能照之智本空所缘之境亦寂寂而非寂者
卷首 第 12a 页 1082-026.png
盖无能寂之人也照而无照者盖无所照之
境也境智俱寂心虑安然此乃还源之要道

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十分通塞中真心
无不遍若心知识解却成颠倒见睹境能无
心始见菩提固
  永嘉禅师
心与空相应则讥毁赞誉何忧何喜身与空
相应则刀割香涂何苦何乐报与空相应则
施与劫夺何得何失
卷首 第 12b 页 1082-027.png
心不是有心不是无心不非有心不非无是
有是无即堕是非有非无非堕非
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
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
物本原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
永泡虚出没
寂寂生无记惺惺生乱想寂寂虽能治乱想
而还生无记惺惺虽能治无记而还生乱想
故曰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
乱想惺惺非
卷首 第 13a 页 1082-028.png
凡人多于事碍理境碍心常欲逃境以安心
遗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
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
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
自无心亦无无心者若将心无心心却反成

为有贪嗔痴故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用菩
提故祖师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
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窦持禅师
卷首 第 13b 页 1082-029.png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源到处閒斗转星
移天欲晓白云依旧覆青山
  陵郁山主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
生照破山河万垛
  佛日才公
城市喧繁山林寂静虽然如此动静一如生
死不二四时轮转物理自然夏不去而秋自
来风不凉而人自爽
  广慧禅师
卷首 第 14a 页 1082-030.png
佛为无心悟心因有佛迷佛心清净处云外
野猿啼
  圆悟禅师
鸟飞空境鸟过而空中还留影否鱼游浮境
鱼逝而浮内尚遗迹否圣心应物亦复如是
  善胜禅师
扬声止响不知声是响根美影逃形不知形
为影本以法问法不知法本无法以心传心
不知心本无心
  龙济禅师
卷首 第 14b 页 1082-031.png
风动心摇𣗳云生性起尘若明今日事昧郤
本来人
翠竹黄花非外境白云明月露全身头头尽
是吾家物信手拈来不是尘
  无着禅师
一叶扁舟泛渺茫呈挠舞棹别宫啇云山水
月都抛郤嬴得庄周一梦长
云駊月运舟行岸移不知妄想之云自非真
月何动攀缘之舟常汎觉岸靡移
  云岩禅师
卷首 第 15a 页 1082-032.png
一翳在目千华乱空一妄在心恒沙生灭翳
阴华尽妄灭真存病差药除冰融水在
飙谷投响则毁誉共销月池浸色则物我俱

在欲浑无欲居尘不染尘百花丛内过一袭
不黏身
  景岑禅师
碍处非墙壁通处没虚空若人如是解心色
本来同
  晦堂禅师
卷首 第 15b 页 1082-033.png
愚人除境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境不知
境本如如触目遇缘常镇定
  南台和尚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
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思量
  宗一禅师
美玉藏顽石莲华出淤泥须知烦恼处悟即
是菩提
曰空祗为破有曰有亦以除空亦复以有息
有以空消空乃至言语道断心思路绝尚不
卷首 第 16a 页 1082-034.png
名空何曾号有
  仲宣禅师
凡圣本来不二迷悟岂有殊途非涅槃之可
欣非生死之可厌但能一言了悟不起坐而
印證无生一念回光不举步而遍周沙界
感而遂通犹蟾光之映水静而吾应若空谷
之随声
论佛性则空论佛心则实有此实心斯佛性
不为顽空有此空性斯佛心不为着象
  绍悟禅师
卷首 第 16b 页 1082-035.png
一重山尽一重山坐断孤峰子细看云捲雾
收山岳静楚天空阔一轮寒
  智间禅师
秋月之辉离喧始见寒泉之响入定乃闻故
动念失觉息念冥真
种福果于耳根开觉花于心地
有为虽伪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虽真执之
则慧性不朗
  孤峰长老
日用无非道心安即是禅幽栖云壑底梦寐
卷首 第 17a 页 1082-036.png
雪蓬边
  惟宽禅师
真修者不得勤不得忘勤即近执着忘即落
无明
万沤起而复破水性常存千灯明而复灭火
性原在忘情之心不住于相如汤消冰冰汤
俱尽无可分别触境之心未能不动如谷应
声即应即止无复有馀
  宗一禅师
秋潭月影静夜钟声随叩击以无亏触波澜
卷首 第 17b 页 1082-037.png
而不散
  开先照禅师
诸人心心不停念念无住若能不停处停念
处无念自合无生之理
以一散万月坠万川即万影收万归一水归
一壶惟一月展则弥轮法界收来毫发(无/端)
  玉泉远禅师
一印印空万象收归古鉴中一印印水秋蟾
影落千江里一印印泥细观文彩未生时
  保宁禅师
卷首 第 18a 页 1082-038.png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槛外云生檐前雨滴涧
水湛如蓝山花开似锦此时若不究根源直
待当来问弥勒
  佛鉴禅师
至道无难唯嫌采择桃花红李花白谁能融
融只一色紫燕语黄莺鸣谁道关关只(一/声)
明镜当台岂分静躁孤云出岫宁系去留
因妄说真真无自相从真起妄妄体本虚妄
既归空真亦不立
  智达禅师
卷首 第 18b 页 1082-039.png
境立心便有心无境不生境虚心寂寂心照
境泠泠
于冰镜中见自己像于灯月中见自己影于
山谷中见自己声
  白圭兆禅师
空中飞鸟不知空是家乡水底游鱼忘却水
为性命诸人请各立地定着精神一念回光
豁然自照何异空中红日独运无私盘内明
珠不拨自转
  琳公
卷首 第 19a 页 1082-040.png
其宗也离心意识其旨也超去来今离心意
诚故品万类不见差殊超去来今故尽十方
更无渗漏当头不犯彻底无依悟向朕兆未
生之前用在功勋不犯之处
  照觉白师
添一丝毫如眼中着屑减一丝毫似肉上
剜疮
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
经义不依不了经义
寒便向火热即摇扇饥时吃饭困来打眠所
卷首 第 19b 页 1082-041.png
以道赵州庭前柏香岩岭后松栽来无别用
祗为引清风
  云峰浚师
瘦竹长松滴翠香流风疏月度微凉不知谁
住原西寺每日钟声送夕阳
风柯月渚并可传心烟岛云林咸提妙旨
  宝志和尚
妄身临镜照影影与妄身不殊但欲去影留
身不知身亦本虚身本与影不异不得一有
一无若欲存一舍一永与真理相疏爱若爱
卷首 第 20a 页 1082-042.png
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烦恼因心故有无心
烦恼何居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
  龙牙和尚
在梦那知梦是虚觉来方觉梦中无迷时恰
是梦中事悟后还同睡起夫
寻牛须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
道易寻
  文益禅师
一朵菡萏莲两株青瘦柏长何僧家庭何劳
问高格
卷首 第 20b 页 1082-043.png
  同安禅师
枯木岩前差路多行人到此尽蹉跎鹭□立
雪非同色明月芦花不似他了了了时无所
了玄玄玄处亦须河殷勤为唱玄中曲空里
蟾光撮得么
  云顶山僧
閒坐冥然圣莫知纵言无物比方伊石人把
板云中拍水女含笙水底吹若道不闻渠未
晓欲寻其响你还疑教君唱和仍须和休问
宫啇竹与丝
卷首 第 21a 页 1082-044.png
  丹霞和尚
识得衣中宝无明醉自醒百骸虽溃散一物
镇长灵知境浑非体神珠不定形悟则三身
佛迷疑万卷经在心心可测历耳耳难听罔
象先天地玄泉出杳冥本刚非锻鍊元净莫
澄淳盘泊轮朝日玲珑映晓星瑞光流不灭
真气触还生鉴照崆峒寂罗笼法界明解语
非关舌能言不是声绝边弭汗漫无际等空
平见月非观指还家莫问程识心心则佛何
佛更堪成
卷首 第 21b 页 1082-045.png
  通智禅师
真我本有迷之而无妄我本无执之而有
若要了心无心可了无了之心是名真心
真妄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事理双修依本
智而求佛智
  崇化赟师
印空印泥印水平地寒涛竞起假饶去就十
分终是灵龟曳尾
  僧澹交题像
图形期自见自见郤伤神已是梦中梦更逢
卷首 第 22a 页 1082-046.png
身外身水花凝幻质墨彩聚空尘堪笑余兼
尔俱为未了人
  遁庵珠师
玉露垂青草金风动白蘋一声寒雁过唤起
未醒人
如日发焰带微尘而共红非实红也如水澄
清含轻云而俱绿非实绿也
  山谷公
衲僧命脉古佛心宗如净月轮出则万波分
影如吹毛剑用则千里无人
卷首 第 22b 页 1082-047.png
欲火而以戒沃之嗔火而以定沃之无明火
而以慧沃之灵泉混混消除烦躁之里智水
涓涓灌溉清凉之府千江有水一轮宝月映
寒潭万井无烟遍地金风吹泠面
  山堂浮师
坝胝一指头一毛拔九牛华岳连天碧黄河
彻底流截着指急回眸青箬笠前无限事绿
蓑衣底一时休
  觉海禅师
碧落净无云秋空明有月长江莹如练清风
卷首 第 23a 页 1082-048.png
来不歇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虽然犹是
建化门中事作么生是道人分上事閒来石
上观流水欲洗禅衣未有尘
  临济禅师
一念心疑被地来碍一念心爱被水来溺一
念心嗔被火来焚一念心喜被风来飘若能
如是辨得不被境转便处处用境
才涉唇吻便落意思直饶透脱犹在沉沦终
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挂
着一丝头才能变大地为黄金搅长河为酥
卷首 第 23b 页 1082-049.png

  法为禅师
法身无相不可以声音求妙道无言不可以
文字会纵使超佛越祖犹落阶梯直饶说妙
谭玄终挂唇齿须是功勋不犯影迹不留枯
木寒岩更无津润幻人木马情识皆空方能
垂手入廛转身异类却不道无漏国中留不
住却来烟坞□寒沙
  从谂禅师
如明珠在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把一枝草
卷首 第 24a 页 1082-050.png
为丈六金身为一枝草用
  智明禅师题像
两洗澹红桃萼嫩风摇浅碧柳丝轻白云影
里怪石露绿水光中古木清噫你是何人
  牧正禅师
华开垄上柳绽堤边黄鸟调叔夜之琴芳草
入谢公之句何必见色明心闻声悟道非惟
水上觅沤已是眼中着屑
迷时须假三乘教悟后方知一字无
  堕灶和尚
卷首 第 24b 页 1082-051.png
镜凹照人瘦镜凸照人肥不如打破镜还我
旧面皮
  断际禅师
念非忘尘而不息尘非息念而不忘忘尘而
息息无能息息念而忘忘无所忘
大妄非愚出真不智生之妄名真迷真曰妄
岂有妄随愚变真逐智回真妄不差智愚自
异耳故观师云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
理明则言语道断何言之能议旨会则心行
处灭何观之能思故天台云口欲言而辞丧
卷首 第 25a 页 1082-052.png
心欲思而虑忘
法法虚融心心寂灭本自非有谁强言无何
喧扰之可喧何寂静之可寂若知物我冥一
彼此无非道场何必徇喧杂于人间散寂寞
于空谷是以释动求静者憎枷爱杻也离怨
求亲者厌槛欣笼也
若以知知寂此非无缘知如手执如意非无
如意手若以自知知亦非无缘知如手自作
拳非是不拳手亦不知寂寂亦不自知知不
可为无知自性了然故不同于木石手不执
卷首 第 25b 页 1082-053.png
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为无手以手安然故
不同于兔角
前际无烦恼可除中际无自性可守后际无
佛可成是谓三际断绝是谓三业清凉
我一举心已属过去我心未举方明未来非
未来心即过去心现在之心复在何处学者
知一念才起了不可得是过去物过去不有
未来亦空是未来佛即今念念不住是现在
佛念念相应即念念成佛此是最初方便之

卷首 第 26a 页 1082-054.png
  慧日禅师
一趯趯翻四大海一拳拳倒须弥山佛祖位
中留不住又吹鱼笛泊罗湾
不用求心唯须息见三祖太师虽然回避金
钩殊不知已吞红线慧日且不然不用求真
并息见倒骑牛兮入佛殿牧笛一声天地宽
稽首昙真个黄面
  布袋和尚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人时
观自在
卷首 第 26b 页 1082-055.png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
白云头
  白杨顺师
好事堆堆叠叠来不须造作与安排落林黄
叶水推去横谷白云风捲回寒雁一声情念
断霜钟才动我山摧白杨更有过人处尽夜
寒炉拨死灰
  僧润
了妄归真万累空河沙凡圣本来同迷来尽
是蛾投焰悟去方如鹤去笼片月影分千涧
卷首 第 27a 页 1082-056.png
水孤松声任四时风直须密契心心也始悟
生平睡梦中
  黄龙和尚
古人一切方便与诸人开个入路既得个入
路又须寻个出路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
登山不到顶不知宇宙之宽入海不到底不
知沧海之深既知宽广又知浅深一趯趯翻
四大海一掴掴倒须弥山撒手到家人不识
鹊躁鸦鸣柏树间
  安丕师
卷首 第 27b 页 1082-057.png
孤峰迥秀不挂𤎆萝片月行空白云自在
见性不留佛悟道不存师
对眼根之尘如见梦时物如观幻化像对耳
根之尘如闻空中风如听禽鸟语对意根之
尘如汤释冰雪如冶销金铁
  自在禅师
即心即佛是无病求病句非心非佛是药病
对治句
除乱而不灭照守静而不着空行之有常自
得真见
卷首 第 28a 页 1082-058.png
不着色则着空何以能非色非空不住有则
住无安足道不有不无
  无念禅师
念本非有念不必无知是义者是名无念如
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无明迷故谓心
为念心实不动
无牵缠者即为解脱除烦恼者便获清凉见
五蕴皆空为深般若得一心寂灭是大涅槃
  大茅和尚
欲识诸佛性向众生心行中识取欲识不凋
卷首 第 28b 页 1082-059.png
性向万物变迁时识取
起心欲息知心起知更烦若知知本空知即
众妙门
  从悦禅师
耳目一何清端居幽谷里秋风入古松秋月
生寒水衲僧于此更求真两个猢狲垂(四/尾)
自性无所无所曰寂人唯逐于前尘念念相
续故不能当念而寂回光返照本地风光瞥
尔现前一可忘六可消矣
  性空庵主
卷首 第 29a 页 1082-060.png
心法双忘犹隔妄色尘不二尚馀尘百鸟不
来春又过不知谁是住庵人
真俗双泯二谛恒存空有两忘一味常显良
以真空未尝不有即有以辨于空幻有未始
不空即空以明于有不空之空空而非断不
有之有有而不常四执既亡百非斯遣
  水庵一禅师
藏身无迹更无藏脱体无依便厮当古镜不
劳还自照澹烟和雾湿秋光
證空便为实执我乃成虚对病应施药无病
卷首 第 29b 页 1082-061.png
药还除
  长庆和尚
入道之门须用止观二法夫理障碍正知见
事障续诸生死非大观之法安除理障非大
止之法安能险事障
因心悟道道本非心因目成明明原非目绝
妄想而离执着原其所无见德性而證如来
本其所有以其所无之理解脱一切诸缠缚
以其所有之明照破一切诸昏暗则是大明
一慧日矣
卷首 第 30a 页 1082-062.png
  圆觉禅师
遣迷求悟不知迷是悟之钳锤爱圣憎凡不
知凡是圣之炉鞲祗如圣凡双泯迷悟两忘
又作么道半夜彩霞笼玉象天明峰顶五云

  黄药禅师
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未曾明日没之时
暗遍天下虚空未曾暗明暗之境自相凌夺
虚空之性廓然自如佛及众生心亦如是若
观佛作清净光明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相
卷首 第 30b 页 1082-063.png
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
凡人皆逐境生心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
则境空境空则妄灭见善来相迎亦无喜心
见恶相种种亦无布念但自忘心同于法界
方得自在
心无不存之谓照欲无不泯之谓忘忘与照
一而二二而一当忘之时其心湛然未尝不
照当照之时纤尘不立未尝不忘此真忘真
照也
  张拙秀才
卷首 第 31a 页 1082-064.png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
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
病趋向真如总是邪随顺众缘无挂碍涅槃
生死是空华
  南华禺师
求生本自无生畏灭何会暂灭眼见不如耳
见口说争似鼻说
水中捉月镜里寻头刻舟求剑骑牛觅牛空
华阳焰梦幻浮沤一笔勾下要休便休已歌
社酒村田乐不风流处自风流
卷首 第 31b 页 1082-065.png
佛与众生原无分别悟者心能转物物物归
心即是诸佛迷者皆心向物妄随物转即是
众生
  无垢子
三世诸佛尽在自己身中因气习所昧境物
所转便自迷了若于心无心便是过去佛寂
然不动便是未来佛随机应物便是现在佛
清净无染便是离垢佛出入无碍便是神通
佛到处优游便是自在佛一心不昧便是光
明佛道念坚固便是不坏佛变化多方唯一
卷首 第 32a 页 1082-066.png
真尔
  法常禅师
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住
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
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
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
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
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
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
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深处自然无
卷首 第 32b 页 1082-067.png
法说
  报恩逸公
演若达多认影迷头岂不担头觅头正迷之
时头且不失及乎悟去亦不为得何以故人
迷谓之失人悟谓之得得失在乎人何关于
动静
  清凉国师
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性
相寂然非有非空不生不灭求之而不得弃
之而不离迷现量则惑苦纷然悟真性则空
卷首 第 33a 页 1082-068.png
明廊彻虽即心即佛 唯證者方知然有證有
知则慧日沉没于有 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
掩蔽于空门惟一念 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
独立物我皆如无迷 悟更依真妄相待若求
真去妄犹弃影劳形 若体妄即真似处阴息
影若无心妄照则妄 虑都捐若任运寂知则
众行爰起是以悟寂 无寂真知无知以知寂
不二之一心契空有 双融之妙理无住无着
莫摄莫收是非两忘 能所双绝斯绝亦寂则
般若现前心心作佛 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
卷首 第 33b 页 1082-069.png
成道无一尘而非佛国故真妄物我举一全
收心佛众生浑然齐致是知迷则人随于法
法法万差而人不同悟则法随于人人人一
智而融万境言穷虑绝何果何因体本寂寥
孰同孰异唯忘怀虚朗消息冲融其犹透水
月华虚而可见无心鉴像照而常空矣
  法真禅师
柳色含烟春光回秀一峰孤峻万卉争妍白
云澹泞已无心满目青山元不动渔翁垂钓
一溪寒色未曾消野渡无人万古碧潭清似
卷首 第 34a 页 1082-070.png

影由形□响逐声来除烦恼而趣涅槃如去

  希明禅师
林叶纷纷落乾坤报早秋分别西祖意何用
更驰求若人深明此旨洞达其源乃知动静
施为行住坐卧头头合道念念朝宗祖不云
乎迷生寂乱悟无好恶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如是则谁是谁非谁迷谁悟自是诸人独生
异见观大观小执有执无灵根独耀不肯承
卷首 第 34b 页 1082-071.png
当心月孤圆自生违背何异家中舍父衣内
忘珠致使菩提路上荆棘成林解脱空中迷
云蔽日
  兜率禅师
龙安山下道路纵横兜率宫中楼阁重叠虽
非天上不是人间到者安心全忘诸念善行
者不移双足善入者不动双扉自能笑傲烟
梦谁管坐消岁月虽然如是且道还有向上
事也无艮久曰莫教推落岩前石打破下方
盖日云
卷首 第 35a 页 1082-072.png
  道英禅师
据道而论语也不得默也不得直饶语默两
忘亦没交涉何故古佛光明先德风彩一一
从无欲无依中发现或时孤峻峭拔竟不可
拔或时含融混合了无所睹终不椿定一处
亦不系系两头无是无不是无非无不非得
亦无所得失亦无所失不曾隔越纤毫不曾
移易丝发明明古路不属玄微睹面擎来瞥
然便过不居正位岂落邪途不趋大小那蹈
小径回首不逢触目无对一念普观廓然空
卷首 第 35b 页 1082-073.png
寂此之宗要千圣不传直下了知当处超越
是知赤漉漉处恁么即易明历历处恁么还
难若是本分手脚放去无收不来底一一放
光现瑞一一削迹绝踪机上了不停语中无
可露彻底搅不浑通身扑不碎毕竟是个甚
么得恁么灵得恁么奇特诸仁者休要识渠
面孔不用安渠名字亦莫觅渠在所何故渠
无在所渠无名字渠无面孔才是一念追求
便隔十生五生不如放教自由要发便发要
住便住即天然非天然即如如非如如即湛
卷首 第 36a 页 1082-074.png
寂非湛寂即败坏非败坏无生恋无死畏无
佛求无魔布不与菩提会不与烦恼俱不受
一法不嫌一法无在无不在非离非不离若
能如是见得释迦自释迦达摩自达摩
  宫徽师
八万四千波罗密门门门长开三千大千微
尘诸佛佛佛说法不说有不说无不说非有
非无不说亦有亦无何也离四句绝百非相
逢举目少人知昨日霜风漏消息梅花依旧
缀寒枝
卷首 第 36b 页 1082-075.png
  慧林受师
不是境亦非心唤作佛时也陆沉个中本自
无阶级切忌无阶级处寻总不寻过犹深打
破云门饭袋子方知赤土是黄金
无生诀经卷第尾终
大明万历三十五年岁次丁未上元吉日
 正一嗣教凝诚志道阐玄弘教大真人
 掌天下道教事张国祥奉
旨校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