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七
卷三十七 第 350294b 页
卷三十七 第 1a 页 1078-004.png
弘道录卷之四十四路五
 智
  昆弟之智
孟子万章问曰象曰郁陶思君尔忸怩舜曰
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识舜不知象之将
杀己与曰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陈贾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
诸孟子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
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
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
卷三十七 第 1b 页 1078-005.png
 录曰权者圣人之大用而智乃行权之大
 本权非大圣人有所不用智非大圣人有
 所不由各要其至而已矣象之时舜非不
 能行权也而九男二女百官牛羊其心方
 且如穷人无所归故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非真智不足也为是以顺乎亲耳管蔡之
 时周公非不能用智也而王室初定顽民
 尚多其心讵忍薄其亲耶故始以监殷终
 以讨畔非真仁不足也为是以安王室耳
 后世若不行太原之赏当予而不予以致
卷三十七 第 2a 页 1078-006.png
 痴儿之惭忿信虚让之词当决而不决以
 致喋血之大变者其仁与智胥失之矣
易明夷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
箕子以之
 录曰书云我其发出狂吾家耄逊于荒所
 谓外晦其明也自靖人自献于先生所谓
 内守其正也此古之圣人既明且哲以保
 其身与人之眩其智识而中实不足者不
 可同日语矣
左传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
卷三十七 第 2b 页 1078-007.png
隐公宋武公生仲子叫子生而有文在其手
曰为鲁夫人故仲子𡚖于我生桓公而惠公
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录曰愚观隐柜之事譬之婴儿嬉戏投之
 果而三与之三取之可为千古之一笑也
 夫大义之不明与几事之不密均之为不
 智也惠公元妃卒则声与仲皆妾也而掌
 上之文所当略矧公薨又无治命则隐与
 桓皆庶也而慕义之名所当远此义也既
 不能然则不免小人之窥伺尤当倡明大
卷三十七 第 3a 页 1078-008.png
 义追改前失使名正言顺本拔源塞则羽
 父之恶不敢肆而桓亦或安于其分矣此
 几也二者皆失而犹怡然不见其祸吾不
 知隐公之为心也孔子曰人无远虑必有
 近忧胡传亦曰犹辩之弗早辩也其何能
 淑也夫
蔡桓侯卒蔡人召察季于陈(季字也蔡/侯之弟)秋蔡
季自陈𡚖于蔡蔡人嘉之也(按何氏蔡封人/无子季次当立)
(封人欲立献舞而疾季季辟之陈封/人卒乃𡚖奔丧无怨心以贤而字之)
 录曰可以止而不止可以速而不速者隐
卷三十七 第 3b 页 1078-009.png
 公也予如无予夺如无夺者穆公也可以
 去则去可以止则止可以取则取可以舍
 则舍者蔡季也夫是而莫不贤智之也
庄十一年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
害于粢盛若之何不吊对曰孤实不敬天降
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臧文仲曰宋其
兴乎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
也忽焉且列国有凶称于礼也言惧而名礼
其庶乎既而闻之曰公子御说之乱也臧孙
达曰是宜为君有恤民之心
卷三十七 第 4a 页 1078-010.png
 录曰臧文仲以宋罪己而兴其然乎夫大
 水之徵君弑之象也与其罪己而获虚名
 敦若反躬而逭实祸乎夫通而无礼乱之
 首也虏而讳恶忌之媒也闵之自侮自伐
 故天降之辜如影之从响非有心恤民之
 谓也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
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
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有德也远方图
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
卷三十七 第 4b 页 1078-011.png
奸故民入川泽山林魑魅罔两莫能逢之用
能恊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
载纪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
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
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
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
未可问也
 录曰愚观王孙满之智足以有为然而不
 为者不自强也孟子曰国家闲暇及是时
 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
卷三十七 第 5a 页 1078-012.png
 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
 敢侮子楚为无道僭替诸华蛇豕之心虎
 狼之威夫岂不闻之苟周之君臣诚能贵
 德尊士而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楚方心
 服之不暇奈何札子矫命毛苏乱邦僣杀
 奸戮辱孔甚矣虽能获自外之口无以奋
 自强之谋卒至子朝之奔楚鼎之不鼎亦
 可见矣
伍尚弟员奢之子也楚平王执奢费无极曰
奢之子材若在必忧楚国盍以免其父召之
卷三十七 第 5b 页 1078-013.png
必来王使召之尚谓员曰尔适吾我将𡚖死
吾智不逮尔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
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奔死免父孝也
度功而行仁也择任而往智也尔其勉之奢
闻员不来曰楚君大夫其旰食乎
 录曰员之倒行而逆施固未尝无憾也至
 于无极吾不知其所责何也夫新台之玷
 青蝇之污小弁之怨殄瘁之忧稔恶至此
 亦云极矣胡为乎又以其子才而督之报
 乎欲绝祸本而祇以长之费之亡无日矣
卷三十七 第 6a 页 1078-014.png
 知其有吴而为之鼓其兴知其有祸而为
 之扇其澜员之不奔安在其不奔乎是故
 无免父之召或可缓伐楚之谋无棠君之
 奔未必速子胥之去天之好遗理之从响
 莫可以知其然也
通鉴田单者齐宗人子也为临淄市掾燕人
攻安平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傅车轊及城
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轴折车败为燕所擒独
单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时齐地皆属燕独
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
卷三十七 第 6b 页 1078-015.png
军后军围即墨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
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因共立为将以
拒燕
 录曰毅之尅破七十馀城而两城不能拔
 其故何欤曰此孟子一言已决何侯诸说
 之纷纷也夫燕齐之祸久矣其始也罪止
 一子之耳固无所与于其宗庙社稷也其
 终也罪止一泯王耳亦无所与于其宗庙
 社稷也使诛一子之求其所以代子之者
 固不为齐有也戮一泯王求其所以代泯
卷三十七 第 7a 页 1078-016.png
 王者亦不为燕有也奈之何二国之不然
 也其伐之也不以置君为重而以至燕为
 利故其报之也亦不以好还为念而以必
 得为功使如孟子之言则且无乐毅之事
 而何莒即墨之云哉譬之乡邻有讼者舍
 其心之所冤而持其阴之所重则经岁累
 年而不决必待劫而反之而后可理也厥
 后田单复齐之所有而不鹜燕之所入而
 后燕齐之祸息是可以为智初不在于铁
 笼之计也
卷三十七 第 7b 页 1078-017.png
智果者宣子之弟也初宣子之子瑶将立以
为后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
逮者一也美须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
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疆毅果敢则贤
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
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
听智果乃别其族于太史自为辅氏
 录曰哲哉智果乎其论瑶也若决蓍龟奈
 何宣子之不察也夫仁道不明久矣以卢
 之令令而谓之美且仁则瑶之贤不可谓
卷三十七 第 8a 页 1078-018.png
 仁乎然而不察乎其心也则桀非不巧文
 辩慧纣非不强毅果敢狄非不美须长大
 段非不射御足力而南宫长万非不技艺
 毕给也是以仲尼之门无道五贤之事者
 而惟仁以为之本不仁则百姓不足续为
 是故欤以三家分晋之时人心亡矣又可
 居下流哉果之别族为辅氏恶天下之恶
 𡚖之也
汉书刘德者休侯富之子也少有智略数言
事召见甘泉官武帝名之曰千里驹昭帝初
卷三十七 第 8b 页 1078-019.png
为宗正丞迁大中大夫复为宗正杂案上官
盖主事德常持老子知足之计妻死大将军
光欲以女妻之谢不敢娶畏盛满也常责盖
长公主起居无状恨之公主孙谭遮德自言
侍御以为光望不受女承指劾德诽谤诏狱
免为庶人光闻而恨之复白召德守青州刺
史复为宗正宣帝立以定策功赐爵关内侯
又以亲亲行谨厚封为阳城侯为人性宽厚
好施生每行京兆尹事多所平反家产过百
万则以振昆弟宾客食饮曰富民之怨也
卷三十七 第 9a 页 1078-020.png
 录曰大学传曰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
 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戊固悖矣礼亦未为
 得也不旋踵而延寿遂亡此悖入之患也
 富之自归京师不兢辟国可谓慎德矣故
 其子亦知止足是知吉凶祸福之端乃忠
 信骄泰之别从古圣贤决之已熟不但老
 氏而然也
汉宣帝元康五年元帝为太子疏广为太传
受为少傅从昆弟子也太子年十二通论语
孝经广一日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
卷三十七 第 9b 页 1078-021.png
殆今吾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而不去
惧有后悔即日俱移病上疏乞骸骨土皆许
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五十斤公卿
故人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
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
泣𡚖乡里卖金置酒请族人故旧宾客相与
娱乐或劝广以其金为子孙颇立产业者广
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
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
增益之以为羸馀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
卷三十七 第 10a 页 1078-022.png
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富者众
之怨也吾既无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
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
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馀日不亦可

 录曰二疏之翻然辞位盖惩霍光之事其
 不治产业亦以显禹云山之覆辙也是故
 前乎此者有张安世后乎此者有王吉皆
 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以为预知太子之
 不足恃则二子无是心也
卷三十七 第 10b 页 1078-023.png
 又曰箫望之岂可与疏比哉望之以韩延
 寿代己为冯翊有能名以为出己之上故
 忌害之欲陷以罪法而二人者方且以子
 孙之益过生怨为虑又肯与人相讦哉其
 恭显陷之亦与延寿一闻耳非帝得而为
 之也
冯野王父奉世为有将军光禄勋野王复为
左冯翊父子并居朝廷议者以为器能宜于
其位非因女宠故也及迁大鸿胪出为上郡
太守治行称第一弟立亦为平原太守又代
卷三十七 第 11a 页 1078-024.png
为上郡在职公廉治行略与野王相似而多
智有恩贷好为条教吏人嘉美歌曰大冯君
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𦖟明贤智恩惠民
玫如鲁卫德化均周公康叔犹二君与弟逡
参皆知名当世更治五部所居辄二最迹
 录曰愚观君卿兄弟人皆谓贤于泊郡愚
 尚谓拙于谋身何耶其曰人皆以宠贵我
 独以贱者以兄弟皆王舅不得备枢机也
 呜呼斯言也未免殉于时乎殆于时不为
 五侯则为丁傅何可以智称耶时王纲紊
卷三十七 第 11b 页 1078-025.png
 矣逢萌梅福犹惧浼已矧可以濡滞乎此
 唐之武攸绪所以卓乎其不可及也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
田牧况曰汝大材当晚成良王不示人以朴
且从所好遂之北地田牧尝谓宾客曰文夫
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有畜数千头谷
数万斛即而叹曰凡殖则产责其能赈施也
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闻隗嚣好士
往从之嚣甚敬重与决筹策
录曰愚观马况之论而叹大材欲遇良工
卷三十七 第 12a 页 1078-026.png
 之难也盖援生于新莽之时天下无所往
 矣是故出则为纪唐处则为龚鲍自分其
 老且穷也岂惟援知之况亦知之向非南
 阳龙兴不终于边郡田牧乎嗟呼邓林之
 产扑不徒生蓝田之实价充增重卒之身
 为将相名垂竹帛女为元妃德冠后宫其
 成就之晚岂寻常乎哉故士不可以迟速
 观之而甘心固守乃丈夫之烈不可以不
 自重也
后汉书东平王少好经书雅有智恩为人美
卷三十七 第 12b 页 1078-027.png
须𩑺腰带八围显宗甚重之拜骠䮰将军位
在三公上是时中兴三十馀年四方无虞王
以天下化平宜脩礼乐乃与公卿共议定南
北郊冠冕车服制度乃光武庙登歌八佾舞
数帝每巡侍常留镇侍卫皇太后在朝数载
多所隆益而自以至亲辅政声望日重意不
自安上疏归职乞上印绶退就藩国优诏不
许复辞恳切五年许还国而不听上将军印
绶以骠骑长史为东平术傅掾为中大夫令
史为王家郎加赐钱二十万布十万匹
卷三十七 第 13a 页 1078-028.png
  录曰夫自周室既往姬召亦衰汉兴以来
  宗室子弟无得在公卿位者顾乃率任外
  戚然则母之亲属俞于久之同气乎凡此
  皆之其所亲爱好乐而辟焉者由是身不
  脩而家不齐国不可得而治天下不可得
  而平而祸乱交作矣圣人戒之于前西汉
  蹈之于后仅而改弦易辙章和以后渐如
  昔矣
 李固之女文姬同郡赵伯英妻也贤而有智
 固既策罢文姬知不免祸悲曰李氏灭矣直
卷三十七 第 13b 页 1078-029.png
太公已来积德累仁何以遇此固有少子燮
乃密谋藏之顷之难作二兄受害文姬告父
门生王成曰先公有古人之节因君执义今
委以六尺之孤李氏存灭其在君矣成感其
义遂将燮乘江东下入徐州界燮姓名为酒
家佣而成卖卜于市各为异人阴相往来燮
从受学酒家异之以女妻燮专精经学十馀
年间梁冀既诛灾青屡见史官上言宜有赦
令当存录大臣冤死者子孙于是大赦天下
并求固后燮乃以本末告酒家得还乡里姊
卷三十七 第 14a 页 1078-030.png
弟相见悲感傍人既而戒燮曰先公正直为
汉忠臣而今朝廷倾乱梁冀肆虐令吾祖宗
血食将绝今弟幸而得济岂非天邪宜杜绝
众人勿妄往来慎无一言加于梁氏唯引咎
而已燮谨从其诲
 录曰愚观李文姬之智与蔡文姬之慧可
 同日语哉哲以自固曰智𦖟以悦人曰慧
 二姬之顿异人已之攸分也虽然固之质
 祸不为不深姬之虑祸不为不切卒奈何
 父既不肯立帝子复不肯立王何物不惩
卷三十七 第 14b 页 1078-031.png
 乃至于此若燮者岂惟世载弦直可谓载
 锡之光者乎


弘道录卷之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