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350211a 页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1074-118.png
弘道录卷之三十一将八
 礼
  父子之礼
虞书曰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慄瞽瞍亦允若
 录曰汉高帝之时尝赏家令矣以太公之
 迎拥彗也人皆曰父不得而子也又尝幸
 新丰矣以太公之乐箕踞也人皆曰君不
 得而臣也而不知乃咸丘蒙之说也夫父
 子之分本于天地自然之叙先天地而立
 者也君臣之礼由于系属维持之故后天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1074-119.png
 地而生者也是故父子之分可该乎君臣
 之礼君臣之礼不可易乎父子之分彼以
 拥帚为敬者曾知所谓祗载见者乎以箕
 踞为乐者曾见所谓夔夔齐慄者乎所谓
 父不得而子者片言之间毫釐千里不可
 以不明辩也
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
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
养养之至也
 录曰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舜既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1074-120.png
 为天子矣何不尊瞽瞍而以为帝也又曰
 为天子父尊之至也舜虽不尊瞽瞍为帝
 亦未闻称尧而以为父也斯二者何居曰
 追王之礼至周始备似未可依舜以为据
 而皇伯之号自宋始有尤不当准濮以为
 法要之天叙天秩不可改也继统承祧不
 可后也其所以不可后者立天下之大本
 也所以不可改者行天下之达道也二者
 并立并行而自不相害不相悖也苟徒以
 尊亲为重而不以统绪为尊是不知舜继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1074-121.png
 尧之大也徒以所后为重而夺其私亲之
 恩是不知尊瞽瞍之至也其失在于不善
 观为君者有父道之言遂以为真父而不
 可易而不知其不必真也亦不善观为人
 后者为之子之言遂以为真子而不可改
 而不知其不必改也故皆有所不达也
中庸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
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录曰或问曰舜未尝尊瞽瞍也何以曰宗
 庙飨之也亦未尝传子也何以曰子孙保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1074-122.png
 之也曰此大圣人之心人所不能窥度者
 也夫瞽瞍无与于帝之统者也尊之则未
 必能飨矣啇均未及于荐之天者也传之
 则未必能保矣尊瞽瞍为天子之父尊之
 至也飨瞽瞍以天子之礼飨之至也故曰
 宗庙飨之也虞斯封于虞胡公封于陈大
 圣人之后封之至也故曰子孙保之也
祭法曰夏后氏褅黄帝而郊鲧
 录曰刘氏注曰五帝官天下自虞以上祖
 功宗德当如郑注之说三王家天下则鲧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1074-123.png
 当为祖亦不当郊耳曰此愚所谓并立并
 行不害不悖者也夫有虞氏禘黄帝而郊
 喾祖颛顼而宗尧此纯乎统承之义盖以
 官天下言也而为天子父瞽瞍之尊固自
 若也初未尝并废其所亲也至于夏之郊
 鲧者禹立功本于孝而地平天成万世永
 赖殷荐之上帝故不得不以鲧配盖以家
 天下言也矧鲧之治水多历年所有鲧而
 后有禹则今之东渐西被岂敢忘所自哉
 然而鲧之名亦自若也初未尝推尊以为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1074-124.png
 帝也此二帝三王之礼万世施行而无弊
 者也
高宗彤日越有雊雉祖已训于王曰惟先格
王正厥事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鸣呼王司敬
民罔非天胤典礼无礼于昵
 录曰按高宗以上祖丁传南庚南庚传阳
 甲乃祖丁之子自是历盘更小辛小乙三
 传皆祖丁之子兄终弟及惟高宗乃小乙
 之子继立则祖己之训有自也彤者绎而
 祭之名也向祭于宗而又祭于祢乃小乙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1074-125.png
 也于是而有雊雉之异天所警于武丁至
 矣其曰罔非天胤即为人后者为之子之
 义也曰典礼无礼于昵即不得顾私亲之
 义也夫高宗亲承嫡嗣□有父服惟阳甲
 盘更小辛在上一礼于昵即有变徵矧于
 后世可不思哉可不思哉
礼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
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坚之御者曰今日安
否何如内坚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
如之及暮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坚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1074-126.png
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
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视寒煖之节食下问
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应曰诺然后退武王
帅而行之不敢有加焉
 录曰此常行之事而曰不敢有加焉者盖
 人子之心无穷或至于太过则反不能及
 矣宋孝宗之事高宗父子处于一室既同
 寝联榻复截竹为筒空其间置金弹一丸
 时复往来以通安否则近于儿女子之态
 文武之所不敢加焉者也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1074-127.png
淮南子曰周公之事文王也行无专制事无
由己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于文
王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恐失之可能谓子

 录曰以公之擅制作而曰行无专制事无
 由己何也盖礼乐者朝廷之事也己可得
 而专也志行者存殁之规也非己之可专
 也人惟三年无改而后万世不易凡有一
 日之专则非终身之慕矣此家与国之异
 同人子所当知也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1074-128.png
孝经云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
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
职来祭诗云我将我飨维羊维牛维天其祐
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
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程子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冬至祭
 天而以祖配之以冬至气之始也万物成
 形于帝而人成形于父故季秋飨帝而以
 父配之以季秋成物之时也
 陈氏曰天即帝也郊而曰天所以尊之也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1074-129.png
 故以后稷配焉后稷远矣配稷于郊亦以
 尊稷也明堂而曰帝所以亲之也以文王
 配焉文王亲也配文王于明堂亦以亲文
 王也尊尊而亲亲周道备矣然则郊者古
 礼而明堂者周制也周公以义起之也
 录曰愚观明堂之飨不但崇以虚礼而必
 曰仪式刑文王之典此严父配天之实也
 天者尊而不可尚故曰庶其飨之不敢加
 一词焉于文王则所以法之不一而足天
 不待赞法文王所以法天也末言畏天之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1074-130.png
 威而不及文王者统于尊也畏天所以畏
 文王也天与文王一也后世明堂郊祀间
 亦能行而纷纷聚讼治效不古此则崇之
 以虚礼不若隆之以实事之为愈也
又云敢问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
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曰严圣人因严以教敬
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
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
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
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1074-131.png
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
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
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
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客止可观进退可度以
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
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
不忒
 录曰此教敬教爱万世人子之规范也夫
 严父配天莫大之典未易称也文王在上
 于昭于天未易法也而不知生之膝下一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1074-132.png
 体而分其分至严而未之或违也其道至
 高而莫之与间也能循循于言行政事容
 止进退之间而所以仪式刑者不外是矣
 诗不云乎绍庭上下陟降厥家有事于尊
 祖配夭者当以此为法
顾命乙丑王崩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
侯吕伋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
之外延入翼室恤宅宗丁卯命作册度越七
日癸酉伯相命士须材狄设黻扆缀衣牖间
南向敷重篾席黻纯华玉仍几西序东向重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1074-133.png
底席缀纯文贝仍几东序西向敷重礼席画
纯雕玉仍几西夹南向敷重笋席玄纷纯漆
仍几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
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胤之舞衣
大贝鼖鼓在西房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
在东房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先辂
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二人雀弁执
惠立于毕门之内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
阶戺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
于西堂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1074-134.png
立于西垂一人冕执锐立于侧阶王麻冕黻
裳由宾阶隮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入即位太
保太史太宗皆麻冕彤裳太保承介圭上宗
奉同瑁由阼阶隮太史秉书由宾阶隮御王
册命曰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命汝嗣训临
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
光训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
乱四方以敬忌天威乃受同瑁王三宿三祭
三咤上宗曰飨太保受同降盥以异同秉璋
以酢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受同祭哜宅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1074-135.png
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降收诸侯出朝门

 录曰此天王之即位天下万世敦乎其礼
 夫子法之以作春秋也夫天王承天受命
 与诸侯何万万也而体元居正大一统正
 五始则诸侯至于天子一也故春秋书元
 年公即位其成康周召之遣法欤后世若
 汉武帝唐太宗知有顾命而不知虎贲于
 戈迎自南门示以临君大宝之礼周勃狄
 仁杰知迎太子而不知作册度陈宝玉命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1074-136.png
 以率循大卞之法至于宋太祖之崩宫人
 私侍皆不得闻而启千万古之疑又岂所
 以燮和天下之人也哉若乃纳君拒父兄
 摄子逐往往称于比戈纳赂招贿较之斯
 礼何啻径庭耶
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
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
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
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
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1074-137.png
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冠
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
重礼所以为国本也故适子冠于阼以著代
也醮于客位加有成也三加弥尊喻其志也
冠而宇之敬其名也是故古者重冠故行之
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
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
 录曰子之于亲日必三朝服必三年而亲
 之于子冠必三加所以礼其子也故冠虽
 有异代士与诸侯同一阼也季武子请及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1074-138.png
 兄弟之国而假备乃冠于卫成公之庙则
 非礼也以为敬大国之命则可以为嘉鲁
 襄之成则不可也
国语赵文子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
逮事庄主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见
中行宣子曰美哉惜也吾老矣见范文子文
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至而益戒不
足者为宠骄故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见郤
驹伯驹伯曰美哉然而壮不若老者多矣见
韩献子献子曰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与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1074-139.png
善始与善善进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
善进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
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
又何加焉见知武子武子曰吾子勉之夫成
子道前志以佐先君道法而率以政可不谓
文乎夫宣子尽谏于襄灵以谏取恶不惮死
进也可不谓忠乎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
纳之以成子之文事君不济见若成叔子叔
子曰抑年少而执官者众吾安容子见温季
子季子曰谁之不如可以求之见张老而语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1074-140.png
之张老曰善矣从栾伯之言可以滋范叔之
教可以大韩子之戒可以成物备矣志在子
若无三却亡人之言也何称述焉知子之道
善矣是先主覆露子也
 录曰愚观晋诸大夫之言乃知当时之尚
 礼也夫冠者礼之始也矧文子幼而无父
 弱而未立所以责其为人子为人弟为人
 臣为人少者之礼尤与其他不同而骄侈
 纵泆势所必至诸君子既能为之请以复
 其爵邑可谓恊恭之义矣苟责善之言不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1074-141.png
 闻忠顺之行未备何以□美于先子哉有
 栾范献子黾勉于前有成季张老申重于
 后佳哉礼之范乎文子之有立非偶然矣
春秋闵公二年夏五月乙酉吉褅于庄公僖
公八年秋七月褅于太庙用致夫人
 录曰此春秋第一义也夫三代之治同归
 而礼乐之用为急礼非自天造也非自地
 出也缘乎人情而已禘者从乎帝者也吉
 禘于庄公其义何居用致夫人其礼安在
 所谓奚取于三家之堂夫子之所贬深矣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1074-142.png
 哀姜僣乱从谀以尊祀其夫然后僖公背
 义徇情以崇致其母君臣不以为非举国
 莫知其是故夫子他日又曰是可忍也孰
 不可忍也斯言所由以发宁独为季氏之
 八佾哉读者必合而观然后知圣心所存
 之深意而胡传以致生者为义盖不察于
 此也
仪礼经传孔子侍坐于哀公公曰寡人愿有
言孔子曰昔三代明王必敬妻子盖有道焉
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也者亲之后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1074-143.png
也敢不敬与是故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
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敬其身是伤
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亡身
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脩此三者则
大化忾乎天下矣
 录曰此一节言父敬其子之礼以下子敬
 其父之礼
公曰敢问何谓敬身孔子对曰君子过言则
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君子言不过辞动不
过则百姓不命而敬恭若是则可谓能敬其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1074-144.png
身能敬其身则能成其亲矣公曰敢问何谓
成亲孔子对曰君子者人之成名也百姓归
之名谓之君子之子则是成其亲为君子也
是为成其亲之名也已公曰敢问何谓成身
孔子对曰夫其行已不过乎物谓之成身不
过乎物合天道也公曰君子何贵乎天道也
孔子对曰贵其不已也如日月东西相从而
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而能人是天道也无
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之是天道也
公曰寡人惷愚冥烦子志之心也孔子蹴然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1074-145.png
辟席而对曰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物
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此
谓孝子成身公曰寡人既闻此言也无如后
罪何孔子对曰君之及此言是臣之福也
 录曰此极言其礼之至也夫鸡初鸣咸盥
 漱者凡民之行也成身成名者君子之事
 也推而至于天道不已至诚无息盖父子
 之道天道也天以至善加于父而后及于
 其子是父子之性即天性也君子尽性与
 天地参则尽父之道尽父之道天道不外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1074-146.png
 是矣是真能事亲如事天事天如事亲二
 者一而二二而一也故既曰孝子又曰仁
 人如是而后为父子之礼之至而偪履著
 綦应唯敬对非所论矣
 又曰中庸论天道不已文王纯于天道亦
 不已又曰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其说皆本孔子对哀公之言而然此圣神
 功化之极至德渊微之妙宜乎哀公愚冥
 而自失闻言而勿罪也可叹哉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1074-147.png
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
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录曰愚观成周之制而有以窥见无违之
 旨也夫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武
 王率而行之不敢有加此生事之礼也父
 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此死葬
 之礼也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
 夫此祭之礼也及其衰也大夫用礼乐陪
 臣执国命而生事不以礼矣视桓楹而设
 拨歌雍诗以彻馔而葬祭不以礼矣然岂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1074-148.png
 下而迁之故其言如此又曰其令天下吏
 民今到出临三日皆释服自当给丧事服
 临者皆无跣经带毋过三寸毋布车及兵
 器毋发哭临宫殿中呜呼此久以薄为其
 道之说而不知父母之丧自始至终哀伤
 𢡖恒出于自然非有所矫挦造作而为之
 者帝既深明于彼未见于此加以景帝天
 资近薄而窦后亦好黄老言由上至下由
 君至臣皆以其说为至当不易之道万世
 难变之法于是断然行之人帷不审其故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1074-149.png
 徒归罪于景帝不知当时景帝于心无所
 不安设有孟子者出于其时与之深论性
 善之本原而后及于三年之丧自天子达
 于庶人三代共之之论则虽有遣诏在上
 景帝亦必有所不安于心万一或能改之
 呜呼是安可及哉故愚备录之以见圣贤
 之与异端关乎世道之切
汉河间惠王献王之曾孙也两京藩臣多骄
放其名德者唯献王而惠王能脩献王之行
母薨丧服尽礼哀帝下诏书褒扬之曰河间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1074-150.png
王良丧大后服终三年以为宗室仪表增封
万户
 录曰惠王景帝之元孙也汉至此以日易
 月凡四世矣惠王独能行之终汉之世所
 仅见也录之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1075-00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