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卷二十三 第 350205b 页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1074-084.png
弘道录卷之三十将七
 礼
  君臣之礼
宋记太祖皇帝常读二典叹曰尧舜之时四
凶之罪止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耶于是
立法鞭朴不行于殿陛骂辱不及于公卿故
自开宝以来犯大辟非法埋深害多得贷死
惟臧吏弃市未尝容贳
 录曰此宋朝家法过汉唐后世鲜能及也
 夫礼义廉耻人主所以鼓动维持举末世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1074-085.png
 于三代之隆者缙绅之所以异于闾阎人
 类之所以异于禽兽君子之所以别于凡
 民所系盖不细也至于臧吏尤为至切一
 有所犯率至不宥所以终宋之世虽臣下
 有罪苟非臧犯法当窜逐人君自请与一
 善地未闻有受杖而毙受戮而辜者岂非
 祖宗用心之厚子孙守法之善乎
太宗尝召翰林学士窦仪草制仪至苑门见
上岸帻跣足而坐因却立不肯进太祖遽索
冠带而后召入仪遂言曰陛下创业垂统宜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1074-086.png
以礼示天下恐豪杰闻而解体也太祖敛容
谢之由是对近臣未尝不束带
 录曰帝之窒欲非古人之多欲者其岸帻
 跣足一时之偶耳索冠敛容出于本心非
 有所矫揉而为之也仪本以厚重见推岂
 肯陷其君于无礼哉其郤立不进庶几自
 重之义呜呼君臣之间两得之矣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亲试礼部贡士于讲武
殿始分三甲锡宴于琼林苑宠之以诗遂为
定制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1074-087.png
 录曰鹿鸣之宴宾兴之盛与也琼林之宴
 俊造之殊恩也我
 朝名恩荣宴特异于是又制百官朝服称
 贺致词曰天开文运贤俊登庸礼当称贺
 则又非常礼之可比也
言行录仁宗天圣四年侍讲胡瑗当召对例
须先就阁门习仪瑗曰吾平生所读书即事
君之礼也何以习为阁门奏准令就舟次习
之上亦不之强人皆谓山野之人必失仪及
登对乃大称旨上谓左右曰胡瑗进退周旋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1074-088.png
举合古礼
 录曰今时朝见之礼俱赴鸿胪寺习仪正
 恐草莽不知此乃定例著于典章若瑗之
 破例又可以见人主圣德优容无所不至
 而盛时气象亦略可占矣录之
列传神宗熙宁元年富弼入觐许有舆至殿
门帝御内东门小殿令其子掖以进且令毋
拜坐语从容访以治道弼知帝果于有为对
曰人主好恶不可令人窥测苟可测则奸人
得以傅会当如天之监人善恶皆所自取然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1074-089.png
也祸福随之则功罪无不得其实矣又问边
事对曰陛下临御未久当布德行惠愿二十
年口不言兵帝默然至日昃乃退
 录曰当仁宗之相弼也尝有言曰隆之以
 虚礼不若推之以至诚今观肩舆至殿坐
 语毋拜所谓礼也谏则必行言则必听所
 谓诚也以帝之初政如日方升而弼之者
 成如蓍方决诚哉对病之药立效之砭乎
 奈何其不然也转沛然之势而为默然之
 应虚礼虽隆推诚未至观于二帝之间而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1074-090.png
 其得失之判若霄壤矣
哲宗元祐元年诏太师文彦博平章军国政
事时年八十一矣彦博逮事四朝任将相五
十年名闻四夷契丹使耶律永昌来聘望见
其人于殿门外却立改容曰此潞公也间其
年日何壮也苏轼曰使者见其容未闻其语
其综理庶务虽精练少年有不如其贯穿古
今虽专门名家有不逮使者拱手曰天下异
人也西□有名马请于边吏愿以馈诏许之
其为外国所敬如此至是司马光言其宿德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1074-091.png
元老宜起以自辅宣仁太后乃有是命特隆
其礼令班宰相上六日一朝两月一赴经筵
古今罕以为比时公对上泰甚进士唱名侍
立终日上屡却曰太师少休公顿首谢立至
去及程正叔为侍讲以师道自居每侍上色
甚庄继以讽谏上畏之或谓正叔曰君视潞
公何如正叔曰潞公三朝大臣事幼主不得
不恭吾以布衣为上师傅其敢不自重此吾
所以不同也
 录曰孟子曰曾子师也父无也子思臣也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1074-092.png
 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故以潞公而
 当正叔之任必不肯废坐讲之礼以正叔
 而居潞公之位又岂能易敬慎之常乎
苏轼为翰林学士每经筵进读至治乱兴衰
邪正得失之际未尝不反覆开导觊有所启
悟尝销宿禁中召见便殿太皇太后问曰卿
今为何官对曰待罪翰林曰何以至此对曰
遭遇太皇太后皇帝陛下曰非也岂大臣论
荐乎曰亦非也轼惊曰臣虽无状不敢自他
途以进曰此先帝意也先帝每诵卿文章必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1074-093.png
叹曰奇才奇才但未及进用卿耳轼不觉哭
失声太皇太后与帝亦泣左右皆感涕已而
命坐赐茶彻御前金莲烛送归院
程颐请就崇政延和殿讲读上疏曰臣近言
迩英渐热只乞就崇政延和殿闻给事中顾
临以延和讲读为不可臣料临之意不过谓
讲官不可生于殿上以尊君为说尔臣不暇
远引只以本朝故事言之太祖皇帝召王昭
素讲易真宗令崔颐正讲尚书邢炳讲春秋
皆在殿上当时仍是坐讲立讲之仪尺始于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1074-094.png
明肃太后之意此又祖宗尊儒重道之盛矣
岂独子孙所当为法万世帝王所当法也今
世俗之人能为尊君之言而不知尊君之道
人君惟道德益高则益尊若势位则崇高极
矣尊严至矣不可复加也
 录曰程颐之议坐讲也凛乎其正苏轼之
 见便殿也欢乎其遇一则宋朝家法远过
 汉唐一则太后慈仁有同尧舜百世之下
 令人起敬起慕之不置也岂不美哉
礼志太祖即位之明年太常博士聂从义上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1074-095.png
三礼图诏集儒学之士详定之开宝中命中
丞刘温叟舍人李昉知制诰卢多逊补阙贾
黄中员外郎和岘等撰开宝通礼二百卷本
唐开元礼而损益之既又定通礼义纂一百
卷太宗尚儒雅脩明典章大抵旷废举矣真
宗承重熙之后契丹通好天下无事于是封
泰山祀汾阴盖一时弥文之制也先是天禧
中陈宽编次礼院所承新旧诏敕不就仁宗
天圣初太常博士王皞始取国初至乾兴所
下诏敕删去重复类以五礼之目为礼阁新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1074-096.png
编六十卷景祐四年贾昌朝撰太常新礼及
祀仪皇祐初文彦博又撰大飨明堂记二十
卷至嘉祐中欧阳脩纂习散失命官设局主
通礼而记其变及新礼以类相从为百卷赐
名太常因革礼异于旧者盖十三四焉
 录曰愚观史之微意虽未露而为仁宗致
 惜不既多乎何也太祖承五代之乱虽以
 襌受而王未能身任制作之实太宗当兴
 国之运昆从多致惭阻何有尽善尽美之
 图真宗弥文之制不满者多矣至于仁宗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1074-097.png
 当积德百年之馀正制礼作乐之日且帝
 之所禀者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其所施者
 以莫不爱以莫不敬而溥天率土恒敬恒
 爱又非他君可以彷佛其万一也苟有如
 周公者辅而相之建中和之极兼总条贯
 金声而玉振之何至率吏文之旧无著述
 之体如史之所惜哉且仁宗笃于好学尝
 因王洙讲周礼命画车服冠冕笾豆簠簋
 之制而不能详其制作之本以自企于三
 代之隆况其他者乎或曰使鲁两生遭逢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1074-098.png
 其时果能制作乎曰不能也夫至礼与天
 地同序至乐与天地同和苟非天下之至
 诚尽己性以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而赞天
 地之化育不能及也两生虽能守鲁之礼
 义然岂能致中和如子思所迷者哉而况
 于宋兴人主之学惟务博览如太平广记
 册府元龟可以同曰语哉然则仁宗之所
 好亦不过器数之末而已无怪乎不能副
 所望也
朱熹乞脩三礼云臣闻之六经之道同归而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1074-099.png
礼乐之用为急遭秦灭学礼乐先坏汉晋以
来诸儒补葺竟无全书其颇存者三礼而已
周官一书固为礼之纲领至其仪法度数则
仪礼乃其本经而礼记郊特性冠义等篇乃
其义疏耳前此犹有三礼通礼学究诸科礼
虽不行而士犹得以诵习而知其说自熙宁
以来王安石变乱旧制废罢仪礼独存礼记
之科弃经任传遗本宗未其失己甚而博士
诸生不过诵其虚文以供应举至于其间亦
有因仪法度数之实而立文者则咸幽冥而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1074-100.png
莫知其源一有大议率用耳学臆断而已臣
顷在山林尝与一二学者考订其说欲以仪
礼为经而取礼记及诸经史杂书所载有及
于礼者皆以附于本经之下具列注疏诸儒
之说略有端绪而私家无书检阅无人抄写
久之未成会蒙除用学徒分散遂不能就欲
望圣明特诏有司许臣就秘书省关借礼乐
之书自行招致旧日学徒十馀人踏逐空间
官屋数间与之居处令其编类虽有官人亦
不系衔请俸但乞逐月量支钱米以绐饮食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1074-101.png
纸札油烛之费其抄写人下临安府差拨贴
书二十馀名侯结局日量支犒设别无推恩
则于公家无甚费用而可以兴起废坠垂之
永久使士知实学异时可为圣朝制作之𦔳
则斯文幸甚
 录曰以宋子之疏终焉者宋自中叶濂洛
 关闽诸贤辈出周子曰阴阳理而后和故
 礼先而乐后曰优柔中平德之盛也天下
 化中治之至也是谓道配天地古之极也
 程子曰礼所以立身也安礼而和乐斯为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1074-102.png
 盛德矣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存
 其数祝史之事也张子曰礼所以持性礼
 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曰礼非止著见于
 外亦有无体之礼除了礼天下更无道矣
 朱子曰礼是天理之当然欠他一毫不得
 添他一毫不得惟是圣人之心与天合一
 故行出这礼无一不与天合呜呼斯数言
 者岂非制作之本欤苟使群哲得其位行
 其道宋之一代礼乐必有以参于先代者
 奈何徒自修之于下未见达之在上而王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1074-103.png
 吕章蔡秦韩贾史之徒相继居师相之位
 擅制作之权致使学士大儒无书检阅无
 人抄写之苦虽然尚有学徒可集及门可
 托较以今之势利并与学徒及门无闻焉
 而甘心毛颖自相对局其为蜜落又何雪
 什伯乎
皇明诏令洪武五年 诏曰朕闻三皇立极
五帝遵教盖未备之时宜君人示其所以三
代循之民用和眭自周至于汉唐宋增减益
周国乃用昌民受时宜家和永康朕蒙 皇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1074-104.png
天后土之恩命统天下 祖宗之灵百神祐
护得正帝位朕本草芥之士失习圣经况推
强抚顺二十馀年常无宁居一槩粗疏故道
理未臻民不见化乡市闾里尚染元俗天下
大定礼仪风俗可不正乎兹有所示谕尔臣
民诏书到后敢有不遵者问拟如律
 录曰
圣祖此诏其贤于马上之习乎夫啇君弃礼
 义捐廉耻流祸秽于千古汉自三章之约
 曾无片言及之陆贾时时称说则谢曰安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1074-105.png
 事贾生痛哭流涕则谦曰不遑未见以礼
 义风俗措一言发一令者此所以终汉之
 世袭秦杂霸无由变革岂若大明丽天
 颓俗没地斯民丕变天下大同者哉臣幸
 躬逢其盛录之
圣政记国初时御臣以礼常赐参政陶安门
帖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召
集江南宿儒议礼命为总裁又赐学士宋濂
饮亲赋辞一章曰俾后世知朕君臣同乐若
此也及濂致仕赠以衣三袭因问卿今年几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1074-106.png
何曰六十有八 上曰藏此绮俟三十二年
作百岁衣也初濂请岁一来朝是年九月入
朝 上伫想久及至大喜遣仪曹奉醪膳诸
物抵寓馆以赐遂日侍 上游历观阙盘旋
禁禦询咨备至便殿侍食曰晏始退叹曰纯
臣哉及甘露降 上召公赐坐躬执金杓炼
汤于鼎以甘露投之手注于卮曰此和气所
凝能愈疾延年故与卿共之耳
 录曰此又贤于溺冠慢儒者夫东园绮里
 汉不能致而浙之四儒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1074-107.png
明祖首招致之矧当涂之陶其所造濂洛关
 闽之学与四先生当亦不殊此所以光有
 四海无复腥膻污秽之气象正由礼貌名
 儒远追皇王圣帝之遗风也呜呼盛哉
永乐中吏部尚书蹇义历少师九载户部尚
书夏原吉陟少保亦经三考皆赐 敕嘉奖
有淳良笃实如古名臣之谕既赐宴礼部又
亲宴之别殿各赐银章一颗其文曰绳愆
䋅缪且谕之曰朕有过举卿但具奏来以此
识之朕不难于从善明年扈从巡边既还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1074-108.png
上念二臣皆春秋高欲优逸之赐敕嘉劳
命辍职务而仍其禄朝夕侍上备顾问谋
议而恩礼益厚
 录曰自示我周行之后孰不以燕私为亲
 怩为优礼为特恩敦有绳愆纠缪者哉唐
 太宗之丹霄殿玄武门不足多矣夫以二
 公之结知
圣皇任以心膂信如蓍龟势利不能夺谗间
 不能媒所谓淑人君子心如结兮者观其
 不以私惠归德务相引翼果于从善又可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1074-109.png
 见上下交而为泰之时矣录之
名臣录南京吏部尚书魏骥寿九十八既已
进阶荣禄大夫复因御史梁昉之请
宪宗皇帝亲谕礼部曰尚书魏骥寿及百龄
兼有德望朕深嘉悦其敕遣行人存问赐羊
酒有司月给米三石赡之先是公由松江训
导以礼自居荐为太常博士宣德中升考功
员外郎转太常少卿正统三年迁吏部左侍
郎复升是职前后历任有声虽权右王振亦
礼重之呼为先生贽礼惟帕一方亦不较景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1074-110.png
泰改元至京时阁老陈循公主试时所取士
也请曰先生虽位冢宰未尝立 朝愿少待
事在吾辈而已公不从退谓人曰渠将 朝
廷事为一已事安能善终
 录曰愚观文靖起自校职卒登台鼎其始
 也勤于教育造就人才而已未闻有补天
 浴日之才华也其终也清慎有声端重简
 默而已亦未有旋乾转坤之功业也盖由
祖宗列圣爱惜人才得以长久自效一时虽
 无赫赫之名久后常怀不尽之意故能使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1074-111.png
 巨珰致敬内阁恳留若斯人者岂一朝一
 夕而致然哉卒之百年上寿元宰上卿孟
 子曰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
 莫如德其诸文靖公之谓夫
弘治乙丑
武宗嗣位恭上 两宫尊号爰下优老之让
覃恩天下时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恕致政
于家年及九十特隆 玺书遣行人备缯帛
酒饩加赐存问于时仪文繁缛宠灵焕赫盖
异数也公生永乐全盛时闻 祖宗遗风馀
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1074-112.png
烈历宣德正统间沾富教之泽历内寺外郡
以至方岳天顺励精暨于成化力自振奋弹
压权贵劾邪佞而置之法一咈意则浩然引
去身退而名益高弘治初特起为执法秉政
复为谗邪所间竟不失其正以去殆今敦庞
硕大著书玩易阅天下义理不少休且馀啖
动履强健宛如五六十岁人诸公凋谢之馀
 国家更化之后而独巍然以存信乎天下
之大老也
 录曰储柴墟之寿三原曰惟魏文靖公与
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1074-113.png
 公名位德谊相上下至于论功与言则文
 靖似不及愚谓人惟名德相高而已魏有
 门生如陈阁老劝之少留毅然不变非惟
 不为所染其所料凿凿无爽当今之世而
 有若人乎哉然则功与言当在第二义也
嘉靖初 敕谕致仕大学士谢迁朕惟人臣
立朝得行其志建功立业固难而退处其乡
寿考康宁完名全节足以系天下之望尤为
不易卿性资端方器识宏远粤自蚤年潜心
正学遂以文章大魁天下蜚声翰苑誉望弥
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1074-114.png
隆逮我
孝皇简注有素爰自宫端擢居内阁朝夕献
替不激不随慎守彝章护惜善类延访于便
殿顾问于平台危言谠论裨益弘多当时政
化清美寔惟二三大臣佐埋之功暨闻 末
命付托谆切益感知遇誓谒诚悃
武皇之初恊心匡弼其殿然不可回之气往
往形于词色直道难容告老而归高风大节
播在天下中遭权奸横加谗抑旋复昭明人
咸钦仰之不置乃今年跻七秋体履安康子
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1074-115.png
姓蕃茂全德盛名求之前代不多见焉朕嗣

天序图新治理惟卿累 朝耆旧寔轸朕怀
矧夫公论明扬可以见卿之贤于人远矣特
遣行人赍 敕存问用表异数卿其体朕至
意颐养天和茂膺寿祉用表仪于天下则非
特卿一卿一邑之光而己
 录曰
今上嗣位之初不遑他务首遣行人赍敕
 存问洛阳刘公洪洞韩公馀姚谢公一时
卷二十三 第 17a 页 1074-116.png
 元老盖三焉录止谢公者以亲手捧纶音
 躬行大礼目击其盛非口耳传闻之比故
 备录之以终百代君臣之礼之式

弘道录卷之三十





卷二十三 第 17b 页 1074-11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