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350172a 页
卷十八 第 1a 页 1073-048.png
弘道录卷之二十五将二
 义
  朋友之义
孟子曰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
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录曰夫所谓之泰者非尧舜之时乎何以
 为上下交也夫尔我并立势相等伦朋友
 之道狭矣充其道必若以天子友匹夫而
 不为誳匹夫友天子而不为僣然不详于
 天道祗见用下敬上者顺而易用上敬下
卷十八 第 1b 页 1073-049.png
 者逆而难孰肯轻身以先于匹夫哉然亦
 有下堂而见诸侯者此不得谓之尊贤而
 当时之所谓贤者舍孔孟均之谄与渎也
 故孔子守拜下之礼孟子闱尊贤之义其
 意一而已矣
说命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遁于荒野入
宅于河自河祖毫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
志若作酒醴尔惟曲糵若作和𦎟尔惟盐梅
尔交脩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
 录曰兑之为卦也两泽相丽君臣胥悦也
卷十八 第 2a 页 1073-050.png
 两泽相丽者交相滋润互有浸灌之益君
 臣胥悦者交相劝勉共飨太平之休故其
 象为朋友讲习其道为学焉后臣然其始
 也以阳爻居体而最下故旧劳于外至于
 啇兑未宁故又遁于荒野入宅于河及其
 至也上感天象下顺人心介然有喜而庆
 泽无不流矣此高宗之治所由成也若使
 牵于和兑之吉狃于来兑之凶及其至也
 引其邪兑之私则阴盛伤消小人众而君
 子独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此九五之君
卷十八 第 2b 页 1073-051.png
 不可不竞竞而儆惧也圣人著于词曰孚
 于剥有厉吁不可为殷鉴乎
洪范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曰呜呼箕子
惟天阴骘下民相恊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
叙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汨陈其
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
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
攸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
农用八政次四曰恊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
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
卷十八 第 3a 页 1073-052.png
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一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润下火炎上木曲直金从革上稼穑二五
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三
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
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四五纪一曰
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五皇
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惟
时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无偏无陂遵王
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
卷十八 第 3b 页 1073-053.png
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六
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七稽疑
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
晦凡七卜五占用二愆忒八庶徵曰雨曰旸
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
草蕃芜一极备凶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
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
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

卷十八 第 4a 页 1073-054.png
 录曰此皇极敷言之训箕子以告武王得
 道统之传者在是不可以泛然目之也彝
 者至常而不可易之谓也洪者至大而不
 可穷之谓也伦者殷因于夏周因于殷理
 之一定也范者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
 之文武周公法之大同也此非箕子莫之
 能得非武王莫之能闻而遂以传之天下
 万世为人君者其可不知哉
礼运昔者仲尼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喟然而叹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
卷十八 第 4b 页 1073-055.png
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
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
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
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
故谋闭而不与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
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
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
卷十八 第 5a 页 1073-056.png
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
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
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而选也是
谓小康
 录曰夫子何以有是叹也中天下而立定
 四海之民君子欲之故有是叹也何以必
 于偃也盖偃以礼乐为治者也礼乐之治
 大用之则为大同小用之则为小康大同
 者视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千万世为
 一日小康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可
卷十八 第 5b 页 1073-057.png
 也吾其为东周亦可也非偃何足与有言
 哉或疑以为非夫子之言则过矣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
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

 录曰孔子之叹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者
 岂徒诵说向慕而已哉其所以斟酌于𦚾
 中反覆于念虑必有百王不易之大法千
 古常行之大道故他日又语渊曰用之则
 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夫用之者
卷十八 第 6a 页 1073-058.png
 大则为唐虞次则为三代非小小措置而
 已此孔门切磋之义有关于天下国家最
 切万世之下不可以虚文视之也故以继
 四圣之后焉
宣王命樊侯仲山南筑城于齐而尹吉甫作
诗送之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彝伦好
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
山甫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
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
赋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三躬是
卷十八 第 6b 页 1073-059.png
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
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
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禦人亦
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虽仲
山甫举之爱莫𦔳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
之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
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
方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
卷十八 第 7a 页 1073-060.png
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

暴公为卿士而谮苏公故苏公作诗以绝之
曰彼何人斯其心孔难胡逝我梁不入我门
伊谁云从惟暴之云二人从行谁为此祸胡
游我梁不入唁我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彼
何人斯胡逝我陈我闻其声不见其身不愧
于人不畏于天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
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秪觉我心尔之安行
亦不遑舍尔之急行遑脂其车一者之来云
卷十八 第 7b 页 1073-061.png
何其旴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
知也一者之来俾我祗也伯氏吹埙仲氏吹
篪及尔如贯谅不我知出此三物以诅尔斯
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腼面目视人罔极作
此好歌以极反侧
 王氏曰暴公不忠于君不义于友所谓大
 故也故苏公绝之然其绝之也不斥暴公
 言其从行而已不著其谮示以所疑而已
 既绝之矣而犹告以一者之来俾我祗也
 盖君子之处己也忠其遇人也恕使其由
卷十八 第 8a 页 1073-062.png
 此悔悟更以善意从我固所愿也虽其不
 能如此我固不为已甚岂若小文夫然哉
 一与人绝则丑诋固拒唯恐其复合也
 录曰樊与尹暴与苏皆王朝卿士而义则
 朋友也其诗或如清风或如飘风盖天下
 有道人皆好德而夙夜匪懈譬则天高日
 朗自不觉其畅然也天下无道为鬼为蜮
 而谗口交张譬则波荡风靡亦不觉其异
 态也二风作周道别矣所以谓能兴观者
 如此
卷十八 第 8b 页 1073-063.png
通鉴王将杀杜伯而非其罪伯之友左儒争
之九复之而不许王曰汝别君而异友也儒
曰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则师
友而违君王怒曰易而言则生不易则死儒
曰士不枉义以从死不易言以求生臣能明
君之过以正杜伯之无罪王杀杜伯左儒死

 录曰杜伯之事不可考然以一死而争之
 九复左儒可谓笃于义矣虽然别君而异
 友则废友友道而君逆则违君无己归过
卷十八 第 9a 页 1073-064.png
 于己以代之乎将并死而无益乎
左传士伯士会荀林父皆晋卿也伯之使秦
以召公子雍也荀林父止之曰夫人太子犹
在而外求君此必不行盍以疾辞不然将及
摄卿以往可也何必子同官为寮敢不尽心
乎弗听为赋板之三章又弗听及赵盾背士
伯立灵公士伯亡荀伯尽送其帑及其器用
财贿于秦曰为同寮故也
 录曰荀伯之论善矣何以不于公朝言之
 而私议于蔑欤衰与盾父子秉政乃心晋
卷十八 第 9b 页 1073-065.png
 室立长之议既大赖秦之心方坚贾季一
 召公子乐使人杀之季之出奔正以此欤
 (六年晋狐射姑杀阳处父出奔傅/以为侵官又以为漏言皆非是)呜呼不
 闻刍荛之言卒起令狐之祸重衅叠难晋
 之丧亡亦几矣所谓我即尔谋听我嚣嚣
 正以为盾也惜乎无以语之
及先蔑奔秦士会从之在秦三年不见其人
曰能亡人于国不能见于此焉用之士会曰
吾与之同罪非义之也将何见焉及归遂不

卷十八 第 10a 页 1073-066.png
 录曰此随会所由返国而士伯所以无宗
 欤夫伯晋之正卿其往秦也夫人太子犹
 在既不能直言匡谏以伸匪躬之义及荀
 伯之諌又不能见几而作以尽寮友之情
 进退皆无所据矣使士会拘于小节不知
 自爱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则失其正固之
 道不能无成有终矣故易曰未感害也其
 用意深哉
史记管夷吾鲍叔牙者友也夷吾少困时为
鲍叔贾分财多自与鲍叔不以为贪知其贫
卷十八 第 10b 页 1073-067.png
也为鲍叔谋事而大穷困鲍叔不以为愚知
时有利不利也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
为不肖知不遭时也三战三败鲍叔不以为
怯知其有老母也所事公子纠败幽囚受辱
鲍叔不以为无耻知其不羞小节而耻名不
显于天下也故夷吾尝曰生我者父母知我
者鲍叔也
蔺相如完璧归赵王以为上卿位在廉颇之
右颇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之每朝常
称病不出或望见辄引车避匿其舍人以为
卷十八 第 11a 页 1073-068.png
耻相如曰子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夫以秦王
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
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彊秦之所以不敢加
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
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
私雠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至门请罪遂为
刎颈之交
 录曰自管鲍廉蔺之名著古今莫不以为
 美谈也然观其所论乃在血气用事之间
 非有道德仁义之美所谓王期于王霸期
卷十八 第 11b 页 1073-069.png
 于霸大抵如此虽然世衰道微时则有若
 孙庞范魏苏张之徒往往折胁刖足甘心
 尽命以图报复时君不悟又为之聚怨酬
 恩一毫不爽譬则闾阎之稚尔汝相戏而
 报施不称不免鬨然而怒使其父母贤也
 为之谢过不贤未有不为里闬之羞者然
 则四子之事其贤矣乎
鲁仲连者好奇伟俶傥之策不肯仕宦任职
以其高节游于诸侯赵孝成王时秦兵围邯
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
卷十八 第 12a 页 1073-070.png
阴不进使客新垣衍因平原君说赵欲共尊
秦为帝以却其兵仲连闻之往见衍曰彼秦
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彼即肆然而为
帝则连有蹈东海而死尔不愿为之垊也今
秦万乘之国也梁亦万乘之国也从而帝之
秦将行天子之事以号令天下变易诸侯之
大臣彼将夺其所不肖而与其所贤夺其所
憎而与其所爱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衍起
再拜曰吾乃今知先生天下之士也不敢复
言帝秦矣
卷十八 第 12b 页 1073-071.png
 录曰鲁连之不肯帝秦其志则大矣其号
 则不可也曷不曰天尊地卑乎周天子也
 秦诸侯也列国亦诸侯也以周在上而复
 帝秦是太阳之尊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
 照连有蹈东海而死尔岂不名正而言顺
 哉或曰战国所趋者利所避者害也苟不
 为利秦之贪何由塞不有害诸侯之救何
 由至哉曰非然也盖秦尝帝矣称而复否
 无所措手足也苟不畏天无二日民无二
 王之义何至却军五十里乎或曰连之言
卷十八 第 13a 页 1073-072.png
 前后不伦岂太史之迷作乎要之邹鲁守
 礼义之国孟氏醇乎醇者也连与两生大
 醇而小疽
赵良见商君商君问曰子观我治秦孰与五
羖大夫贤赵良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
谔谔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诺
赵良曰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穆公举之牛
口之下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
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君一救荆祸其为
相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五羖大夫死秦国
卷十八 第 13b 页 1073-073.png
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今君之
从政也陵轹公族残伤百姓公子虔杜门不
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驩而黥公孙贾诗曰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者非所以得人也
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于之富宠秦国之
政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朝秦
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商君弗从居五
月而难作
 录曰以啇君之威而容赵良之说岂其未
 泯之良心与虎狼暴矣食人而号欲生之
卷十八 第 14a 页 1073-074.png
 德无乎不有也特不胜其欲焉耳啇君之
 始也岂遽欲为虐一至此乎亦不胜其欲
 之心不如是不足以动孝公而飨目前之
 大利至于身之大患亦较然明矣则虽正
 言而何诛哉惜乎良之说有未尽也夫鞅
 之废井田开阡陌其罪上通于天先王之
 法至是而殆尽者果谁之尤乎虽擢发不
 足以数之□谔谔而可尽耶虽然良无足
 怪苏氏号为贤者以车裂为足以报其亡
 秦之罚然则先王之法置而不问可乎
卷十八 第 14b 页 1073-075.png
东汉传严光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即
位乃变姓名隐身不见帝思其贤物色访之
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衷钓泽中帝疑其
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
于北军给床缛大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
之素旧遣使奉书曰闻先生至欲即谐造迫
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誳语言光不
答但投札与之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
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
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
卷十八 第 15a 页 1073-076.png
光卧不起帝即光卧所抚其腹曰咄咄子陵
不可相𦔳为理耶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
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
乎帝曰子陵我竟不得不汝耶于是升舆叹
息而去复引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
问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
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
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
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
处为严陵濑焉
卷十八 第 15b 页 1073-077.png
 录曰愚观严光所以不可留者有五而三
 公不与焉夫不观孔子无以见仁义之中
 正不参孟子无以达去就之权衡光虽不
 效已甚之行而有何至相迫之言此不见
 诸侯之义也矧乃变姓名渔泽中乎若是
 着羊裘诚有心矣一也及其至也以故人
 招之惟当以故人处之亦义也夫大夫之
 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然则故人之招
 招諌议故人其可留乎二也鲁缪公无人
 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彼侯霸何为
卷十八 第 16a 页 1073-078.png
 者哉观其曰阿谀顺旨要领绝与责子绝
 长者同义而谓可留乎三也贵易交富易
 妻帝尚不难于言而能久而敬者鲜矣四
 也博士如范升客星如太史一薛居州独
 能相助为理乎五也向使尊以三公不过
 书名云台一世之士而钓台崔巍万世之
 士易不云乎君子几不如舍其斯子陵之
 谓乎
廉范与洛阳庆鸿初为刎颈交人称前有管
鲍后有庆廉时陇西太守邓融备礼谒范为
卷十八 第 16b 页 1073-079.png
功曹后融为州所举案徵下狱范乃变姓名
求代廷尉狱卒卫侍左右尽心勤劳后又辟
公府会薛汉坐诛故人门生莫敢视范独收
敛其尸侯吏以闻显宗大怒召见责曰薛汉
与楚谋反范公府椽不与朝廷同心而反收
敛罪人何也范叩头曰臣无状以为汉等皆
以伏诛不胜师资之情帝稍解曰卿廉颇后
邪与右将军裒大司马丹有亲属乎对曰裒
臣之曾祖丹臣之祖也帝曰怪卿志胆敢尔
因贳之由是显名世居边郡广田地积财粟
卷十八 第 17a 页 1073-080.png
悉散以赈宗族朋友值肃宗崩范奔赴敬陵
适庐江椽严麟奉章吊国涂深马死不能自
进范见而悯之命从骑与之马不告而去麟
事毕不知所归或谓曰故蜀郡太守廉叔度
好周人急今奔国丧独当是尔遂牵马造门
果然因谢而归之
 录曰吏称廉范以气侠立名观其赈危急
 赴险阸有足壮者亦足以信意而感物矣
 明帝加怒以发其志始以就戮更延其宠
 古今所罕闻也若乃五桍之事人或能之
卷十八 第 17b 页 1073-081.png
 故不列云
桓帝初为蠡吾侯受学于甘陵周福及即位
擢福为尚书时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
乡人为之谣曰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
周仲进后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
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二郡谣曰汝南太
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
孝弘农成瑨但坐啸因此流言传入太学诸
生三万馀人郭林宗贾伟节为其冠并与李
膺陈蕃王畅更相褒重学中语曰天下模楷
卷十八 第 18a 页 1073-082.png
李元礼不畏彊禦陈伯举天下俊秀王叔茂
并危言深论不隐豪强自公卿以下莫不畏
其贬议屣履到门
 录曰孟子称伊尹管仲学焉后臣然则因
 师获印何足异哉汉自桓荣稽古所谓学
 与师者不过专门章句卒无启心沃心之
 益一旦规模楷范属之他人而因师获印
 无足多尚顾不知自反而乃互相讥揣各
 树朋徒此何谓哉夫以帝王莫如学学莫
 如务求师至于同心同德信任不疑又君
卷十八 第 18b 页 1073-083.png
 子之所深幸兴学育才至于三万亦后世
 之所罕逢不以成颂而反以成隙盖光武
 以词说兴故亦以言旨衰而为之谣者虽
 曰出于偶然其殆莫之为而为也欤
时天下名士为之称号上曰三君次曰八俊
次曰八顾次曰八及次曰八厨犹古之八元
八凯也窦武刘淑陈蕃为三君君者言一世
之所宗也李膺荀昱杜密王畅刘佑魏朗赵
典朱寓为八俊俊者言人之英也郭林宗宗
慈巴萧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陟为八顾顾
卷十八 第 19a 页 1073-084.png
者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张俭岑晊刘表陈
翔孔昱范康檀敷翟超为八及及者言其能
导人追宗者也度尚张邈王考刘儒胡母班
秦周蕃向王章为八厨厨者言能以财救人
者也
 录曰八元八凯身尊道高顾厨俊及身誳
 道丧何悬绝之若此乎盖三代以上政出
 于一而贤能为实用季世政出于二而才
 艺为忌端周礼冢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
 奚容岐而二之哉若使彼子而此夺彼废
卷十八 第 19b 页 1073-085.png
 而此置彼生而此杀虽尧舜不可一日居
 况桓灵之世乎学校者礼义之所出非威
 辟之所关也孔门弟子记颜渊等十人而
 并目其所长分为四科当时不以为异后
 世不以为嫌未闻其招祸也苟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惟以礼义廉耻互相维持则顾
 厨俊及之名岂可少哉岂可少哉
李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
为师友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
今日得御李君矣其见募如此时张让弟朔
卷十八 第 20a 页 1073-086.png
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
严惧罪逃还京师匿让第藏于合柱中膺知
其状率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
杀之让诉冤于帝诏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
之意膺对曰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
正卯今臣到官己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
不意获速疾之罪帝顾谓让曰此汝弟之罪
司𨽻何愆乃遣出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
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
叩头泣曰畏李校尉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
卷十八 第 20b 页 1073-087.png
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
者名为登龙门
 录曰愚观膺之破柱成狱临轩正词至今
 凛凛犹有生气矧一时阉坚宁不竦然屏
 气乎然不知维辟作福维辟作威威福之
 柄自上而下吾从而执之所威者天下之
 威所福者天下之福由朝廷达于天下夫
 谁曰不然时皇德不纲宦浊同轨而膺独
 持风采其所子夺废置与朝廷曾不相及
 则是威福之柄自我而将非自上而下也
卷十八 第 21a 页 1073-088.png
 故小人得以指而为辞谓更相拔举迭为
 唇齿有不合者见则排斥呜呼彼不合者
 正耶邪耶拔举者是耶非耶彼之非帝初
 不觉而我之是上莫与知于是正者反以
 为邪而邪者得以害正矣然则坐视而不
 救可乎否之九四曰有命无咎畴离祉象
 曰有命无咎志行也故君子宁正辞直言
 以诛奸雄讨乱贼无宁专杀擅诛以□同
 俦殃善类欤
范滂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
卷十八 第 21b 页 1073-089.png
行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
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其
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及党狱起桓帝使中
常侍王甫辩诘以次及滂滂曰臣闻仲尼之
言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将欲使善善同
其清恶恶同其污谓王政之所愿闻不悟更
以为党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身蹈
大戮身死之日愿埋滂于首阳山侧上不负
皇天下不愧夷齐甫悯然为之改容
卷十八 第 22a 页 1073-090.png
 录曰愚观孟博之对未尝不潸然流涕也
 禹之言曰尧舜之民皆以尧舜之心为心
 方是时也九官十二牧济济相让充满于
 廷天下未尝不同以为清也四凶之罪投
 窜诛殛曾不少贷天下未尝不同以为污
 也如使善而不清何贵于善恶而不污何
 贱于恶以至于春秋之时虽曰人心不古
 然而三都之堕少正之戮不遗馀力故又
 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斯民也三
 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呜呼何不幸而生
卷十八 第 22b 页 1073-091.png
 于孟博之世耶不旋踵间外兵内乱重衅
 叠祸危亡无日此岂天之降丧哉人之贪
 乱宁为荼毒其实盖不可逭也已

弘道录卷之二十五
 
 大明万历三十五年二月十五日奉
旨续刊印施
     正一嗣教大真人臣张国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