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340819c 页
卷二 第 1a 页 1066-034.png
汉天师世家卷之二壁二
赐进士通议大夫工部左侍郎安仁张钺校
 天师世传引
天师之号见于素问庄子盖谓有道者之极
称老聃子言道德于周祖天师倡正一教于
汉而张氏号天师者今四十八代矣传代历
历何其详哉千五百年盛衰相因废兴相寻
未有如张氏一姓之独灵长也岂非萃山川
之秀合天人之妙而克然哉垂裕后昆吾莫
知其己矣
卷二 第 1b 页 1066-035.png
祖天师讳道陵字辅汉沛丰邑人也九世祖
良游下邳圯上黄石公授之以书后从汉高
祖取天下以功封留侯语帝曰臣愿弃人间
事从赤松子游卒谥文成侯嗣侯子不疑不
疑子高高子通通子无妄无妄子里仁里仁
子皓皓子纲纲子大顺是为桐柏真人天师
父也母梦神人自北斗魁星中降至地长丈
馀衣绣衣授以香草曰蘅薇也既觉衣服居
室皆有异香经月不散感而有娠汉建武十
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黄云覆室
卷二 第 2a 页 1066-036.png
紫气盈庭室光如昼昔之香气复闻身长九
尺二寸庞眉广颡朱顶绿睛隆准方颐目三
角美髭髯垂手过膝龙踞虎步望之俨然七
岁读老子书即了其义于天文地理图书谶
纬之秘咸贯通焉以及坟典所览无遗从学
者千馀人天目山南三十里西北八十里皆
有讲诵之堂临安神山观馀杭通仙观即其
地也后自浙踰准涉河洛入蜀山得鍊形合
气之书辟谷少寐永平二年二十五岁以直
言极谏科中之拜江州令谢官归洛阳北邙
卷二 第 2b 页 1066-037.png
山脩炼三年有白虎衔符至座隅建初五年
章帝徵不起永元初和帝徵为太傅冀县侯
三讵不就游淮居桐柏太平山独与弟子王
长从准入鄱阳登乐平雩子峰山神拜于道
愿受驱策命庙食峰下炼丹其间山神知觉
而双鹤导其出入遂弃其地溯流入云锦山
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时年
六十馀饵之益壮有神人自称赵公明从黑
虎诣前曰愿永护丹扃暨访西仙源得制命
五岳檄召万灵及神虎秘文于壁鲁洞复往
卷二 第 3a 页 1066-038.png
嵩山石室得三皇内文黄帝九鼎丹书及太
清丹经乃曰昔禹平水土益焚山泽功垂万
世今地道失宁妖厉不戒吾徒无益道功未
立闻巴蜀沴气为灾当往除之初居阳平山
感太上授以经箓之法次登西城山筑坛墠
以降五帝或告曰西城白虎神饮人血以人
为祭召而戒之梓州产大蛇鸣则山谷震嘘
气数里中者辄死诛之复居葛瑰山秦中昌
利隶上涌泉真多北平稠粳渠亭诸山脩九
真之法得出入水火之妙及养神轻身之术
卷二 第 3b 页 1066-039.png
还鹤鸣山汉安元年壬午上元感太上垂车
驾五白龙降谓曰吾昔为尹喜说经今命汝
溥度含灵吾当于此建立二十四治分命仙
曹主掌世人罪福死生今经多劫职司六天
稽覈血食鬼神率据其所人鬼不分汝其复
治之今授汝三五都功诸品经箓次授三五
斩邪雌雄剑玉印鱼鬣衣二仪交泰冠通天
玉简千日后会阆苑天师拜谢汉安二年七
月一日登青城山山有鬼城鬼市鬼众分为
八部日为民害各有鬼帅领之及至鬼帅率
卷二 第 4a 页 1066-040.png
其属迎敌天师以丹笔书空鬼众立仆招之
复起或反风而火焚或揭日而雾散限以泰
山压以巨石鬼物哀号乞命请受约束遂命
俱会于青城黄帝坛下使人处阳明鬼处幽
暗誓曰自今已往天地交日月合汝若复出
吾必诛汝立二十四治增置四治以应二十
八宿正气下通以六十甲子生人分属各治
每治立仙官阴官及祭酒之曹分统之其诚
敬忠孝积功行者仙官录其善其悖逆奸贪
恣肆狼戾者阴官纪其罪由是善恶之报捷
卷二 第 4b 页 1066-041.png
如影响使蜀民向化定三十六靖庐七十二
福地三百六十名山品秧各置神司之还云
台谓弟子王长阳山有白气彼妖也往治之
道逢十二神女因问咸泉伺在曰前有大湫
毒龙伏其中以符投之妖舍湫而去旋涸插
剑其下成盐井神女各献玉环一枚愿奉符
帚天师以十二环合而为一投于井中曰孰
能得环者如所请众女争下取环天师遂掩
而誓曰永为井神毋为民害有猎者逢于道
戒以勿杀授以煮盐之法民收其利即地创
卷二 第 5a 页 1066-042.png
天师庙号清河府君之祠至今崇奉祈祷不
绝过宋江察江中有妖篆石为函以锢之妖
乃绝居主簿山神人夜献玉壁居本竹山众
真降授灵宝经居蒙秦山迁渠亭山至云台
山见绝壑中桃熟谓弟子曰孰能下取赵升
下取以献天师亦投下升长继赴遂以神丹
及诸经玄秘授升长居漓沅山为说经台居
鹿堂山炼九转神丹居平盖山合九华大药
至成都地涌玉局考子复降说诸经要永寿
二年游渠亭山奉太上玉册敕命为六合无
卷二 第 5b 页 1066-043.png
穷高明大帝既而太上敕为第六代道之外
孙而东海小童君为保举师太上为度师封
道陵为天师授三百人惟三人系代行治张
申王升李忠也乃以经箓印剑付子𢖍戒之
曰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步罡
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家宗亲
子孙不传是日以丹付长升分饵于云台峰
与夫人雍氏乘云上升在人间者一百二十
三岁王长赵升侍焉女文姬文光贤姬芳芝
皆得道上升天宝七年诏后汉天师张道陵
卷二 第 6a 页 1066-044.png
册赠太师唐中和四年封三天扶教大法师
宋绍宁加号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唐玄宗
皇帝赞曰邈彼炎汉天图中阙万汇消残三
灵荡越惟师应运神威迅𤼵躬侍玄元亲传
秘诀妖毒云驱崇山剑裂大布声教全清垒
孽一振无为永光有截鸾鹤斯迈丹青是设
玉相真仪传芳不歇又赞云邈矣真仙孤高
峻节气贯穹冥玄元示诀落落神仪亭亭皓
月诛邪斩精魅驱鬼彻汉代盟威流传不绝
唐肃宗皇帝赞曰德自清虚圣教之实或隐
卷二 第 6b 页 1066-045.png
或显是朴是质静处琼台焚香玉室道心不
二是为正一宋徽宗皇帝封真君玉册文曰
维大观二年岁戊子十月丁丑朔十有六日
壬辰皇帝御名谨再拜言曰惟道无方待人
而行行惟物役资人而成若昔至真以道兴
世功被万物则为神明务称其休夫何敢不
崇恭惟汉天师正一真人三天扶教辅元大
法师体妙阐玄有大利于天下刘氏之季厥
迹懋焉遂挟光景上超人群秋箓真图系传
于后弭除灾孽𢷤禦不祥阴骘下民既久弭
卷二 第 7a 页 1066-046.png
著不有徽称何以极报典扬嘉惠谨遣朝奉
大夫知信州军事刘晏上尊号曰正一靖应
真君夫道藏于幽显于明功施于速著于近
匪我能然惟常弗息尚鉴观兹益行其馀祐
我邦家延及我民懋昭无疆之休俾嗣永世
宋理宗皇帝制曰道家以清净无为为宗篆
箓丹灶吐纳醮祭乃其法之祖而崇信者笃
得非诱人以悔过趋善固名教治道之一助
欤三天扶教辅元大师正一靖应真君受命
璇穹降生汉代脩真炼行乘云上升二十四
卷二 第 7b 页 1066-047.png
治及青城掷笔誓鬼三嵎化地作咸泉灵迹
在蜀不可诬也上饶龙虎山相传为真君故
栖玉印宝剑奕世授传乃者京畿暵旱潮汐
冲决恳祈响富实繁阴祐儒者讳言怪执古
史一语过加诋訾是不知常善救人故无弃
人与吾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奚以异乎其
因旧称加以美谥猋游无间尚克钦承可封
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靖应显佑真君
元成宗皇帝制曰我国家以至仁上德崇奖
不忘祖天师之遗烈灵风纪录具在若稽古
卷二 第 8a 页 1066-048.png
典特畀加名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静
应显佑真君炼气成真除邪辅正羽仪凡世
历年千二百馀印剑单传距今三十七代嗣
孙与棣克承正法宗师留孙增润先猷道虽
本于无为德莫厚于追远因时而显记昔所
闻夫授经于汉永寿之初当乙未之正月加
谥于今元贞之岁又甲子之同符似有数存
尚祈世济可加封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
真君是为天师一代
二代嗣师讳衡字灵真精脩至道不与世接
卷二 第 8b 页 1066-049.png
被徵为黄门侍郎不就永寿二年龚教居阳
平山岁以经箓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言约
理朗闻者有感汉元和己未年正月以印剑
付子鲁曰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诚敬
忠孝为本周行天下除妖孽之为民害者是
以亲遇圣师建立大教嗣吾教者非诚无以
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君非孝无
以事亲汝其递相传授世承人伦世遵成训
于是率诸弟子拜曰祖师志愿弘博因家立
教永世为宗缘与道符身为法嗣承先启后
卷二 第 9a 页 1066-050.png
厥任为难敢不祗勤用弘玄化言毕与妻卢
氏于阳平山白日上升大元至大元年武宗
皇帝制曰盖闻古先哲王莫不以清静宁民
为本公孙有大隗之访陶唐有汾水之往所
以博求至理在囿天下也朕甚慕之天师正
一之教其几是乎今有司以嗣师位号为请
惟师嗣守道器遗荣冲引尚安事名然继宗
开绪纳俗安善之迹不可不表也宜有显称
以致遐仰可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

卷二 第 9b 页 1066-051.png
三代系师讳鲁字公祺嗣师长子也少膺祖
训时汉祚日凌中州板荡乡上震动尝募义
以保障以道训人从之益众来学者教以诚
敬不欺有疾者令自首其过立祭酒痊可循
者使佩经箓率之趍善久皆自化时诏授典
农校尉安民中郎将领汉安太守镏焉克蜀
有不臣之心请天师为督义司马遂避名汉
中积栗巨万诏命为汉中南郑二郡太守未
几秦兵雍兵乱众欲以天师王汉中力拒之
乃已魏兵又迫乃封府库而退居南山魏太
卷二 第 10a 页 1066-052.png
祖引兵入南郑见府库充实非有恶意甚嘉
之卑辞遣使慰谕拜为梁益二州刺使封镇
南将军关内侯食邑三万户固辞不受谓使
者曰吾修道士也世慕冲举裂上之封非所
愿也请还印绶一日召嗣子盛以经箓剑印
授之曰龙虎山祖师玄坛在焉其地天星照
应地气冲凝神人所都丹灶秘文藏诸岩洞
汝宜往宣吾化脩炼累功遂于北斗峰上升
弟卫字公则为昭义将军弃官学道白日冲
举弟傀字公仁荫封为南郡太守加附马都
卷二 第 10b 页 1066-053.png
尉弃官学道白日冲举子五人阎圃等皆侯
俱不受元成宗皇帝制曰朕惟道之大原出
于天而成之在人有汉天师之绪远矣匪其
子孙善继善承不怠益大孰济登兹是以代
有异人出裨治化朕既加号于嗣师而系师
景行焯灵昭于简册妙于自拔功成不居经
不云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可赠正一系师
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四代天师讳盛字元宗系师三子也初居南
郑克志精脩父命嗣教魏世祖封奉车部尉
卷二 第 11a 页 1066-054.png
散骑侍郎加都亭侯不受携剑印经箓自汉
中还鄱阳入龙虎山得祖天师玄坛及丹灶
故址即其地为居以三元日自登坛传箓以
授四方学道之士动千馀人自是阐为科范
率以为常以剑印付子昭成既以示化不踰
年复于广西贺州为广王设法当谓人曰西
蜀鹤鸣东吴龙虎功行既成𠕂游南土元至
正元年赠清微显教弘德真君
五代天师讳昭成字道融元宗长子少学道
不懈每端坐一室中出神数百里虎豹逢之
卷二 第 11b 页 1066-055.png
皆伏寿一百一十九岁而化面色如生墓生
灵芝百本或见白鹤往来及启棺视之惟冠
履存焉元至正十三年赠清微广教弘道真

六代天师讳树字德馨博通儒书安帝累徵
不起尝游鄱湖月夜一老翁登舟进曰闻师
家以仙道立教愿拜下风而无阶可进今者
不意仙踪远驻近津获挹光仪乞示蕴奥以
启昏愚遂告曰昔者得道之士皆由皈戒而
入然质心于戒莫若质戒于心则万法皆空
卷二 第 12a 页 1066-056.png
一真常存翁知之乎遂起谢而去从者或见
异光水天一色不知翁之所在天师笑曰此
龙伯也水族是掌大道未闻故来有请居山
时多神异之迹年一百馀岁尸解而去元至
正十三年赠清微弘教玄妙真君
七代天师讳回字仲昌初能言即问道是何
物众不能答慨然失笑而叹五岁欲传经箓
父曰且读儒书对曰祖书不读读他书何为
十岁嗣教能辟谷日行数百里后入青城山
不知所终元至正十三年赠玉清辅教弘济
卷二 第 12b 页 1066-057.png
真君
八代天师讳迥字彦超幼得道丰姿俊美德
量天成至诚存化请祷者无贵贱皆不吝辄
有神应魏太祖尝召赴阙问道年九十解化
之日异香满室经月不散元至正十三年赠
玉清应化冲静真君
九代天师讳符字德信端肃明达凡经传子
史过目成诵经箓犹显于时四方仰之寿九
十三而化元至正十三年赠玉清赞化崇妙
真君
卷二 第 13a 页 1066-058.png
十代天师讳子祥字麟伯仕隋为洛阳尉弃
官袭教服食精炼能吐丹置掌中光芒出户
寻复咽之尝游河洛登嵩山中峰石室乐其
幽胜时夜忽闻兵骑声有二神吏谒曰东岳
主者道过谒天师主者曰昔会圣师于青城
今四百馀载自魏晋以来乱离已久生灵受
害罪业牵缠无由解脱今岳司有幸重遇圣
师愿乞广宣符箓庶俾超化言讫辞去天师
还山分遣弟子宣化四方以积玄功寿一百
二十岁而化元至正十三年赠上青玄妙大
卷二 第 13b 页 1066-059.png
虚真君
十一代天师讳通玄字仲达天性静默常独
坐一室非时不出虽左右人亦常罕见岁大
疫以标植水中汲饮者皆愈有持帛来谢却
之曰吾祖以济人安可受谢乞符者云集受
经箓者益众年九十七而化元至正十三年
赠上清玄应冲和真君
十二代天师讳恒字德润经史过目悉不忘
唐高宗遣使召至问以治国安民之道对曰
能无为则天下治矣上嘉之尤善幻术自言
卷二 第 14a 页 1066-060.png
吾神仙中之狡狯者一日自阙潜归叹曰吾
几落世网学道于家尝推瓮于室中对妻子
茹荤饮酒夜发瓮皆在瓮中经日不坏年九
十八而化元至正十三年赠上清玄德太和
真君
十三代天师讳光字德绍励志于道脩炼居
石室中垂三十年及袭教乃还家传授经箓
居常蔬食后能辟谷寿一百四岁而化元至
正十三年赠太玄至德广妙真君幼子名梧
字君明自幼修炼能辟谷飞行往来不知所
卷二 第 14b 页 1066-061.png

十四代天师讳慈正字子明智慧明敏常以
易道教人从者云集每有馀赀即赈贫乏弃
妻脩道山中登圣井山结庵独处每岁三元
日传经箓则出山朝廷累徵不起后百馀岁
化空中闻仙乐声下迎今圣井号徵君山溪
号徵君坑元至正十三年赠太玄上德紫虚
真君
十五代天师讳高字士龙姿宇超旷好酒纵
饮一石不醉唐玄宗召见命即京师置坛传
卷二 第 15a 页 1066-062.png
箓颁赐金帛免租税册封汉祖天师号肃宗
降香币建醮于山中赐宸翰以赞天师像尝
忘玉印长安酒家有少年力举之不能动明
日天师至笑而携去年九十三化元至正十
三年赠太玄崇德玄化真君
十六代天师讳应韶字治凤袭教后授其子
以剑印隐居山南龙须井上躬耕自娱每据
石吹铁笛井上声闻数里一日悬𥴦井上端
坐而化葬井傍今有仙人墓灶构树门在焉
所耕之地号黄沙坑元至正十三年赠洞虚
卷二 第 15b 页 1066-063.png
演道冲素真君
十七代天师讳顺字中孚至孝母疾经旬月
不解带每谓人曰人不忠孝而欲学道希仙
是舍舟楫而涉大川也初任贵水尉弃官袭
教携妻子结茅山中以居寿八十七而化元
至正十三年赠洞虚阐教孚佑真君
十八代天师讳士元字仲良瘠而多髯居应
天山四十年山多虎人莫敢谒惟三元日则
下山传箓每大风雨或见其玄冠乘黑虎往
来诸峰间知其为天师也今山南有丹舍山
卷二 第 16a 页 1066-064.png
北有翻经石黑龙井碧莲池皆其遗迹年九
十二岁元至正十三年赠洞虚明道赞运真

十九代天师讳脩字德真性淳朴躬耕于野
以疾告者篆木叶治之即愈凡传符箓有得
随以施人江西大贾刘迁者尝受符箓一日
死于金陵二日复苏言为冥司所摄道遇仙
吏曰常受法箓死期虽至可复延二纪遂入
山中为弟子一日天师集诸弟子曰吾某日
当化至日沐浴更衣端坐而化年八十五岁
卷二 第 16b 页 1066-065.png
元至正十三年赠冲玄翊化昭庆真君
二十代天师讳谌字子坚唐会昌辛酉武宗
召见赐传箓坛宇额曰真仙观将命官辞归
不受咸通中懿宗命建金箓大醮赐金吊还
山一日大醉而化年一百馀岁元至正十三
年赠冲玄洞真孚德真君
二十一代天师讳秉一字温甫母尝昼寝梦
神人履金龟下降觉而有娠十有五月而生
既长目光如电夜能视物常负剑行山泽开
叱一老树雷即震裂打死二巨蟒小蛇百馀
卷二 第 17a 页 1066-066.png
南唐齐王梦堕井中有道士碧眼长髯衣绛
衣掖出之占曰此汉天师也遂即龙虎山建
祠宇赐水田天师将化曰吾去矣须地震乃
殓已而果震七日乃殓体温如玉寿九十二
元至正十三年赠守玄紫极昭化真君
二十二代天师讳善字元长幼不茹荤稍长
遍游名山三十馀年始还渊默内脩不与物
接寿八十七元至正十三年赠清虚崇应孚
惠真君
二十三代天师讳季文字仲圭五代之季人
卷二 第 17b 页 1066-067.png
受其经箓甚众乃铸铁环券继之宋初铁券
箓尤盛寿八十七元至正十三年赠清虚妙
道辅国真君
二十四代天师讳正随字宝神性质真敦朴
不与俗接宋大中祥符八年乙卯召至吏部
尚书王钦若为奏立授箓院并奉敕改真仙
观为上清观年八十七岁而终宋真宗皇帝
制曰朕嗣守宗祧钦崇天道荷乾坤之瑞应
阐河洛之珍符思与至人共参妙道尔祖得
灵诠于金阙垂法统于后昆汝为嫡孙绍承
卷二 第 18a 页 1066-068.png
异学兹启先天之秘以诱后觉之民惟帝鉴
观跻世仁寿肆颁徽号益衍玄猷赐号真静
先生元至正十三年赠清虚广教妙济真君
二十五代天师讳乾曜字元光端静寡言笃
志内脩宋天圣八年仁宗召赴阙间以冲举
之事对曰此非可以辅政教也陛下苟能返
之朴行以简易则天下和平矣奚事冲举哉
上嘉之赐号澄素先生上又问卿有几子对
曰长子传道次业儒遂以次子见素为将作
监主簿见素虽仕而志尤慕道以卫尉守丞
卷二 第 18b 页 1066-069.png
休官隐居鄱阳东湖至今子孙家焉天师年
八十五而化瘗剑仁福乡樟埠曹家源宋仁
宗皇帝制曰朕嗣服历年潜心至道若稽黄
帝之为君也所以养人民官阴阳而成无为
之治者则有广成子在崆峒之上不惮膝行
顺下风而问焉为民故也尔不远千里至辇
下一言悟朕得养生治民之要可无徽称以
示旌异尚弘神化用副招延罔俾广成专美
前古赐号澄素先生元至正十三年赠崇玄
普济湛寂真君
卷二 第 19a 页 1066-070.png
二十六代天师讳嗣宗字荣祖生而左手有
印文及龚教神异具著至和二年己未宋仁
宗召赴阙祈祷有应奉敕迁上清观于山之
阳年七十八貌若童颜赐号虚白先生八十
一而化瘗剑醹口寨宋仁宗皇帝制曰柴望
秩宗乃祷祠之肇启行宫藏事非巫史之可
侪苟诚意之旁通亦治世之所赖汉天师二
十六代孙张嗣宗绍承家学绰有祖风比露
剡以笺天旋弥灾而为福非道心精一至诚
感神能若是耶虚空生白吉祥止止惟尔有
卷二 第 19b 页 1066-071.png
焉赐号虚白先生元至正十三年赠崇真普
化妙悟真君
二十七代天师讳象中字拱宸生三月能行
五月能言七岁召赴阙赐紫衣命嗣教赐坐
问道大称旨上赐宸翰后归徵君山梧竹塘
结卢以居得道冲举有七星墩白鹤坞存焉
元至正十三年赠崇真通惠紫玄真君
二十八代天师讳敦复字延之学识天成声
如洪钟士林仰之宋熙宁间神宗召赴阙命
醮于内殿赐号葆光先生年五十三而化瘗
卷二 第 20a 页 1066-072.png
剑邓家坞宋神宗皇帝制曰朕荷后皇眷顾
之休藉祖宗盈成之业海宇宁谧民物阜康
思弘清净之风共乐无为之治汉天师二十
八代孙张敦复世传祖印早悟真诠惜遽返
于丹丘遂莫前于宣室宜申简册以贲烟霞
赐号葆光先生元至正十三年赠太极无为
演道真君



卷二 第 20b 页 1066-073.png
汉天师世家卷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