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340708b 页
卷九 第 1a 页 1062-064.png
皇经集注卷之九九

  应验品续十三章
又若有邪见愚执恶人睹持是经生诸恶逆
偏眼邪视乃至起一恶心发一恶言妄生谤
讟持经之人其罪深重命终之后堕大地狱
永无出期
 不惟慢神谤经罪重
 又若有邪见愚浊执迷恶人
 睹持谪是经者目见曰睹
卷九 第 1b 页 1062-065.png
 生诸恶逆有不信心故不知经为道语法
 言持之利益阿慢轻忽厌恶谤毁生诸过
 恶悖逆
 偏眼邪视不喜见经并持经人无有正眼
 定观偏眼邪视轻藐憎厌
 乃至起一念恶心
 发一句恶言
 妄生谤讟持经之人讟誉毁也持经作善
 本不可毁邪执恶人不知缘业罪福不知
 持经之善妄自生谤毁讟詈之言加持经
卷九 第 2a 页 1062-066.png
 之人
 其罪深重
 命终之后终尽也
 堕大地狱无间狱也
 永无出期永终也长也妄(谤正法业根深/重故堕地狱难出)
 夫识见一也见之不正则为邪
 人一也执迷不悟则为愚为恶
 心一也生恶念则为逆
 眼目一也偏眼邪视则为过
 一念至微也起一恶心为业根
卷九 第 2b 页 1062-067.png
 一语无几也发一恶言为罪本
 君子成人之美嘉人之善持经者当称赞
 也妄生谤讟是自作孽
 人生本无业自惹其罪深重是大可哀
 命终是还造化旧物也固无拘乃一谤法
 堕大地狱死亦不安其过如何
 永无出期天心仁爱上帝好生惟神正直
 不淹没人今罪者无出期岂天拘之哉孽
 自已作定业难逃欲除己业还须自信至
 善不回业根脱矣噫刑狱天讨法本无亲
卷九 第 3a 页 1062-068.png
 慈父不能庇其子孝子不得私其父至公
 者神岂消自致之业哉信经向法自忏前
 业如世人出首信诚免其罪犯也
 人生世间圣愚无二即不能出言有章声
 为律幸勿出讹言而为恶口不能行无过
 动身为度幸勿行恶事而造身业不能心
 无妄想守至真幸勿起恶意造心业不知
 大道勿谤道不能解经勿非经不能持谪
 勿谤人不明鬼神生死因果勿起毁言一
 心正信久自明道渐成圣真又何罪业(之/有)
卷九 第 3b 页 1062-069.png
  应验品续十四章
至若在世男女得遇是经不生敬仰秽手污
触荤口读诵床榻不净便将安置或诵是经
讲习俗语共同戏笑以为常典如是之人命
过之后堕无间狱永无出期殃缘九祖受考
酆都累及子孙害缠后代是人于地狱中历
无量劫受大苦恼纵遇圣教累承救拔罪恶
小减又遇上圣殊恩得离地狱生饿鬼中历
千万劫不闻浆水之名鬼报得尽生畜生中
畜生报已若生人中复生边夷外域而复女
卷九 第 4a 页 1062-070.png
身贫寒困苦癃残百病受无量苦人所憎弃
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轻斯经故获罪如是
 此甚言慢经之报
 不生敬仰不敬重仰慕也
 秽手污触不净之手或请捧经卷或披阅
 指点污触轻犯此经
 荤口读念谪持食五荤五辛三厌之口也
 床榻不净卓几床榻座器不净(便将此经/安置供放)
 或谪是经与人讲习俗语共同戏笑以为
 闲常书籍典章
卷九 第 4b 页 1062-071.png
 是人不惟自惹罪报祸殃缘及九祖始祖
 四昭四穆为九祖受考酆都(考孝察过失/也或作拷掠)
 (之拷此即小鬼犯/事罪坐家长之义)累及子孙害缠后代积
 不善之家必有馀殃受大苦恼(罹大罪苦/烦恼无限)
 遇圣教累救罪恶小减即蒙经功法功减
 遇上圣殊恩上帝恩赦也得脱离地狱(苦/报)
 饿鬼千万劫不闻浆水之名饿鬼腹大咽
 喉微小饮食难下黑狱罗酆不见浆水亦
 不闻名
 生类莫蠢于物鬼报尽生畜生中其业(尚/在)
卷九 第 5a 页 1062-072.png
 人世虽一中国难投男身难得生边夷外
 域而复女身人中之不美也
 贫寒困苦贫贱冻饿困苦艰难
 癃残百病衰损残废百病萦缠
 受无量苦言不尽之苦
 人所憎恶厌弃
 求生不得安生
 求死不能即死
 皆以轻慢此经之故
 获罪业如是之重亦可哀哉
卷九 第 5b 页 1062-073.png
 夫人生参天地为三才此身贵重亲赖以
 继光前裕后道赖以传所系匪轻一慢经法
 殃及己身缘祖先祸后代受业报何其愚之
 甚也又观三教书言男女法性无有分别在
 在处处皆为乐土中庸云富贵贫贱夷狄
 患难素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今言外域
 女身病难之体为人憎弃何也盖无分别
 皆自得者道也分等类言罪福者报也报
 应明人斯为善矣呜呼人一也皆可为善
 人也尚勉力进道勿造业而为人所憎
卷九 第 6a 页 1062-074.png
  应验品续十五章
又复有人初虽信受后复慢易善恶童子上
奏三官黑簿书名青编减算身殁之后拘闭
幽牢往复三涂无由解脱或于见世受种种
病疥癞痈疽以为果报忧悲苦恼日夜相煎
或身被横恶所加或牢狱系锁或非命自害
毒药所残或被虎狼毒蛇之所啖食或为冤
债之所牵引或行山林值遇恶人被他屠割
推落崖岸或被邪精魍魉之所残害或值水
火之所焚漂或被刀兵之所横诛轻斯经故
卷九 第 6b 页 1062-075.png
横丧天年获如是果获如是报可不悲欤可
不痛欤
 此经法利不特全不信者有罪也又复有
 人初虽信受无疑后复怠慢轻易善恶童
 子纪录世人善恶之童子上奏
 三官黑簿书名黑簿录过之簿也书慢易
 经典之罪青编减算纪功青篇减(慢易经/者之算)
 身殁后拘闭幽牢刑狱囚系
 往复三涂苦累无由解脱
 或于见生今世受种种疾病疥癞痈疽(恶/疾)
卷九 第 7a 页 1062-076.png
 以为果报偿其恶业
 忧悲苦恼日夜相煎愁困日夜熬煎
 或身被横逆祸恶所加
 或牢狱系锁
 或非命自己残害
 或毒药伤残
 或被虎狼毒蛇之所啖伤啖食
 或为冤家债主之所牵引受害
 或行山林值遇恶人被他谋杀屠割推落
 崖岸以伤身命
卷九 第 7b 页 1062-077.png
 或被邪精魍魉之所阴残损害
 或值火焚而水漂
 或被刀兵之所横诛
 轻斯经故
 横丧天年夭横折丧不得善终
 获如是业果
 获如是报应
 可不悲欤
 可不痛欤既悲哀其苦又痛惜其愚此见
 天尊之大慈也
卷九 第 8a 页 1062-078.png
 證疑
  夫后一慢易此经罪报无穷则尊道信
  经贵有恒也久道化成经功全验尽被
  其德领其效矣人惟无恒始勤终怠无
  怪乎罪业之及也
  抑自古及今不才者间出不持经不闻
  经者甚众获罪厄患者每有岂皆尽慢
  经者耶盖经以言道不信道而无德即
  慢经者也无德有罪即慢经之罪也欲
  尊经消罪当进道修德
卷九 第 8b 页 1062-079.png
  应验品续十六章
汝宜殷勤依此奉行勿生邪念若诸念不生
万缘顿息尘沙恶业随心消散一切灾魔自
然殄灭此经功德不可思议是诚无比最上
妙法诸经之王有大利益非人勿示
 天尊谓
  真人云慢经之罪报应如是
 汝等宜殷勤恳切
 依此经法奉行无失
 勿生一切邪念
卷九 第 9a 页 1062-080.png
 若诸杂念不生
  无善念
  无恶念
  无无念无无无念
 万缘顿息
  空五累
  除九识
  离四象
  绝百非
  空万有
卷九 第 9b 页 1062-081.png
  忘一无外缘内缘业缘福缘空定妙缘
  宿世今生攀援未来一切断绝悉尽(根/尘)
 尘沙恶业随心消散
  世上尘
  恒河沙
  不可称数
  如是众业随信经心悉皆消散
 一切灾魔自然殄灭
  诸灾
  诸魔自然殄绝除灭
卷九 第 10a 页 1062-082.png
 此经功德
 不可思议
 是诚无比最上妙法
  三教
  万法一切无可比此诚为最上妙法
 诸经之王
  两门之经
  儒之书皆不及此为
  三教诸经之王
 有大利益
卷九 第 10b 页 1062-083.png
 非人勿示
  道虽人人可学不信不敬者不可传非
  人勿示非重道之人不传示也
 解疑
  儒者不教自暴自弃之夫
  佛不度无缘之辈
  道法最尊岂强不信之人哉
  噫信心进道之基真志成圣之要不信
  不可以授经人当至诚励志以为受经
  入圣之本
卷九 第 11a 页 1062-084.png
  应验品续十七章
若诸天人五衰四相轮回侵逼能舍除妄想
受持是经坐招自然天福益固身度三界与
道长存
 此经至尊不宜妄示人矣
 若诸天人
  欲界六天尚有欲乐
  色界十八天常有色象
  无色界四天以空定为乐
  大梵四天知空知无虽无冀乐静福(有/数)
卷九 第 11b 页 1062-085.png
(诸天/之外)最上种民四天无轮回成坏以前诸天
  等义不同在种民下有成有坏
 五衰四相
  五衰解见前
  四相非人我众生寿者福相盛衰德相
  盛衰分四相也一云生壮老尽为四相
  一云不威仪不神通不快乐不精健为
  四相
 轮回侵逼
  欲色梵无色三十二天久暂不同其天
卷九 第 12a 页 1062-086.png
  人福尽转生人间皆有定数故云轮回
  侵逼
 能舍除妄想
  逐缘妄生
  或想福
  或想慧
  或想寿
  或想空
  或想定
  或想上升
卷九 第 12b 页 1062-087.png
  或想转降言所不尽心所不穷皆名妄
  想舍除杂念一缘不生空空无无是舍
  幻念除妄想
 坐招自然
 天福益固
  不待思求自然坐致
  欲界
  色界
  无色
  梵界皆自所居而得超脱永不轮转无
卷九 第 13a 页 1062-088.png
  毁沦得大坚固不入轮回
 身度三界
  能出欲界
  于色界
  及无色梵界天地人出三有象高度上
  霄玄境
 与道长存
  与道合真
  浩劫长存
  观天人宝经之效则世人可知矣勉之
卷九 第 13b 页 1062-089.png
  应验品续十八章
是此经典无与等无能胜是大威德大神咒
能令一切枯稿便生枝叶花果茂盛能除众
生极重苦恼能令短命众生而得长寿此经
功德不可思议叹莫能尽
 不信经者业如是天人信经效如是
 是此经典
 无与等
  一切诸经诸法皆出其下
  无与等伦
卷九 第 14a 页 1062-090.png
 无能胜
  一切诸经法利皆不及此
  无能胜者
 是大威德
  或除邪
  或辅正功德不能相兼不名威德今经
  法除邪灭罪扶正成真是神功妙德恩
  威莫量故云威德
 大神咒
  解见前
卷九 第 14b 页 1062-091.png
 能令一切枯稿便生枝叶花果茂盛
  诸草
  诸木
  奇花
  异莫
  瑞芝
  灵香凡荣秀生类不能畅达茁育一切
  乾枯稿损此经便令复生枝叶花尊果
  实畅茂繁盛
 能除众生极重苦恼
卷九 第 15a 页 1062-092.png
  此经消诸业利人之生
  拔诸罪利人之死
  除魔难保人快乐历劫冤欲终身烦恼
  最重苦冤累世难消者此经便除其根
 能令短命众生而得长寿
  世人之生七十甚希此经保命延生能
  令世间夭折短命众生益算延年而得
  长寿
  或云颜子亚圣年止三旬是道德无益
  何云经功延寿盖死而不亡者寿卓尔
卷九 第 15b 页 1062-093.png
  见道颜子不死经云延短命之寿盖令
  众生见道死而不亡也
 此经功德
 不可思议
 叹莫能尽
  称叹不尽也
  噫寇公忠义枯竹成林田氏孝友稿荆
  复生圣人在上比屋可封死生快然会
  大道之全功德无类不及也观经者勉
  焉自有最上功德
卷九 第 16a 页 1062-094.png
  应验品续十九章
若不宿植道本广种福田乃至经名尚不得
闻何况得见是经
 此经功德无尽矣
 若不宿植道本(本犹根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故云道本一作道种非也)
  宿夙也预也
  植立也树也种也
  道本渐次进修入道根本
  道经云大道无名精修则成
  孔子云下学而上达
卷九 第 16b 页 1062-095.png
  佛经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三教皆重学问为成道本然道虽顿悟
  须假渐修实非一蹴能尽若不宿世今
  生预加修习先植道本
 广种福田福田积功有效如种(田等故/曰福田)
  外功则
  脩宫观寺院庵庙堂祠塔阁社宇桥梁
  道路
  行药治病
  助国救人
卷九 第 17a 页 1062-096.png
  符济祈祷广嗣利生
  除邪去难拔苦拯贫
  内行则
  慈悲喜舍
  忍辱和光
  普惠无私
  坚固圆满
  粗行则
  施财物衣食
  秘行则
卷九 第 17b 页 1062-097.png
  念道思真
  绝欲养神
  积精累气
  入圣超凡种种不一无量福田皆广种
  之种世田者时岁旱涝人事不齐或不
  成收种诸福田小则小成大则大效阴
  德种种若人不知若说不尽功德无量
  若不种诸福田
 乃至此经名号尚不得闻
  无德无福不闻经名
卷九 第 18a 页 1062-098.png
  经云正法难遇此之谓也
 何况得见是经
  见此真经即为道眼
  无德无福经名不闻焉能得见
  夫人之分量不同承受亦异有福无德
  富贵而愚有德无福清贫而圣德福并
  懋禄位寿名若遇正法知见了脱非历
  劫脩习功德无量不能至是佛会百万
  正法付之迦叶孔门三千一贯付之曾
  参道门法众亿万万万(继太上心法文始/而已观者勉之)
卷九 第 18b 页 1062-099.png
  应验品续二十章
盖是经依三洞真格八万劫一传此清都至
真上圣所宝秘于玉京金阙甚为微妙难可
得遇如宿有仙骨当为九天真仙之人得遇
斯文承斯缘故后当赍金宝从师告盟受之
方当承机应运乃可付焉不得轻泄敬之慎

 此经非轻传也
 依三洞真格
  洞真
卷九 第 19a 页 1062-100.png
  洞玄
  洞神此三洞品载天律金科真格(自然/之数)
 八万劫一传
  经八万遍元会运世之劫一云人生于
  寅尽于酉八时共八万六千四百年计
  大数八万馀年每年生长成收一次亦
  谓之一劫沙尘数也八万劫一传此经
  普转大法非常遇也前说近是
 此清都至真上圣所宝
  上清玄都
卷九 第 19b 页 1062-101.png
 秘于玉京金阙
  非云玉帝之居
  乃太玄宝藏帝经之阁
 甚为微妙
  赞经
 难可得遇
  不易遇此经
 如宿有仙骨
  宿世进脩有成道分骨相合仙
 当为九天真仙之人
卷九 第 20a 页 1062-102.png
  九气天真上仙品
 得遇斯文
  得遇此经文
 承斯缘故
  承此当作仙遇经之良缘
 后当赍金宝从师告盟受之
  非但赍持世财金宝告天立誓受经献
  至诚无私永劫不改之心盟心天日如
  白日青天无有点尘是真金宝不毁(者/也)
 方当承机应运
卷九 第 20b 页 1062-103.png
  方始也始当乘机会应时运
 乃可付焉
  乃可传付此人
 不得轻泄
  泄泄也不得轻易泄漏经旨言不(传非/人也)
 敬之慎之
  尊敬此经不可轻忽
  慎守此经不可妄传
  噫知此经之重人人当脩良缘以为受
  经之地既受永劫不可轻也宝之勉之
卷九 第 21a 页 1062-104.png
  应验品续二十一章
于是 天尊重宣此义而说偈曰
设使江河水 波浪能生莲 慈乌毛能白
如经故难遇 设使龟生毛 堪采为衣服
夜月能消冰 如经故难遇 设使蚊蠓足
堪构为桥梁 能载一切重 如经故难遇
设使黄口雀 能衔诸大山 掷之他方界
如经故难遇 设使一叶舟 力能载昆崙
浮度于大海 如经故难遇 设使诸水蛭
口能生巨齿 其大如象牙 如经故难遇
卷九 第 21b 页 1062-105.png
设使蓬篙叶 能覆无鞅界 荫庇昆崙山
如经故难遇 设使乌枭类 同𣗳一巢栖
衔食共反哺 如经故难遇 设使兔生角
堪用为梯磴 上穷有顶天 如经故难遇
设使鼷鼠等 缘于兔角梯 至天能食月
如经故难遇 设使驴颜唇 色如蘋婆果
复能作歌舞 如经故难遇 设使蝇虫等
能饮钟石酒 迷荒而沉醉 如经故难遇
 于是
 元始天尊重宣经功之义而说偈曰
卷九 第 22a 页 1062-106.png
 设使江河水波浪能生蓬
  江河水深汹流巨浪不能生莲
 慈乌毛能白如经故难遇
  鸟鸦生来纯黑不能白今言乌白江有
  莲花以见绝无甚言经之难遇
 龟本无毛月本太阴今言采龟毛为衣以
 夜月消冰只是以绝无者见经之难遇
  至于
 言蚊蠓足构桥梁载诸重
 言黄口小雀衔诸大山掷他界
卷九 第 22b 页 1062-107.png
 言小舟载昆崙神山度大海
 水蛭生象牙之齿
  蛭水蝗小虫也
 蓬蒿叶覆无量界荫昆崙山
  鸟枭同巢共食反哺
  乌枭皆恶鸟
 兔角为梯上天
 鼷鼠步兔角梯至天食月
 驴颜唇如蘋婆果色复能歌舞
 蝇虫饮钟石酒迷荒沉醉
卷九 第 23a 页 1062-108.png
  以上皆事之所必无
  理之所未有历历言之以见经之难遇
  夫大道人人有真经个个全愚人蠢物
  皆有正性悉可化度何至如此类所绝
  无者拟经之难遇岂终不传耶盖法品
  不同此经最上传之者未必如元始之
  真受之者未必契玉皇之秘捍格偏执
  全经难晓或不闻不见或徒闻徒见功
  德实效语之茫然未获全益信乎其难
  遇矣不畏难之难至诚有恒经功自遇
卷九 第 23b 页 1062-109.png
  应验品续二十二章
尔时
天尊宣说偈已普告四众世间若有持是经
人名功德身一切有情被其荫故持是经人
名神通身一切吉祥咸臻集故持是经人名
清净身是诸恶业不能侵故
 尔时
 元始天尊宣说偈已
 普告四众
  普遍也四众解见前
卷九 第 24a 页 1062-110.png
 世间若有持是经人
 名功德身
  有利于众为功
  有益于众为德
  利人利物曲成不遗名玄功妙德之身
 一切有情
  世间动植凡有生之属虽土木金石情
  性精魄在者皆有情故一切有情
 被其荫故   三教圣人普度永利
  覆冒曰荫
卷九 第 24b 页 1062-111.png
  持经者利己利他利人利物若有知若
  无知普惠共济一切被其慈荫
 持是经人
 名神通身
  人虽至灵无有神通经中妙法至玄至
  神大通无碍持是真经名神通身
 一切吉祥咸臻集故三教圣人永成(不/坏)
  咸皆也臻至也集萃聚也持经人为己
  则顺而祥为人则爱而公为天下国家
  则无所处而不当自致之福千祥攸萃
卷九 第 25a 页 1062-112.png
  天不爱道
  地不爱宝
  人服其化物效其灵一切吉祥皆集也
 持是经人
 名清净身
  不染谓之清
  无累谓之净持经人万缘俱息一疵不
  存名清净身
 是诸恶业不能侵故三教圣人有难(无/害)
  侵逼害也
卷九 第 25b 页 1062-113.png
  自作之业
  天降之殃
  宿业今愆
  先亡连逮时岁之咎命运之滞星居触
  犯魔鬼侵凌人言物厉一切干伤是诸
  恶业皆化凶为吉不能侵凌
  夫有道之士范围天地曲成民物福履
  祯祥天保勿替吉人天相无灾无害真
  功德神通清净身也人亦有身而非功
  德神通清净亦不真持经(耳勉之自可/以證其功效)
卷九 第 26a 页 1062-114.png
  应验品续二十三章
持是经人名威德身天魔异道不能摄故持
是经人名无等身上帝遥唱万神敬故
 持是经人
  不但名清净身也
 名威德身
  解见前
 天魔异道
  诸天魔王魔民魔女阴暗魔鬼及阿脩
  罗唂嘶罗魑魅魍魉精邪怪祟世人诡
卷九 第 26b 页 1062-115.png
  诞外道旁门妖孽艳异等不正道
 不能摄故
  摄招伏亲服也魔异侵入人迷服(不觉/云摄)
  如佛门阿难被摩登伽女摄入淫房鞠
  爱抚摩几毁戒体
  今持经人了明心印无私无为默持真
  经法力周完道高德重威德赫奕不可
  称量鬼妖丧胆精怪亡形一切邪魔岂
  敢侵正故天魔异道不能摄阿难非不
  持戒一念动于摩登伽女是未悟心宗
卷九 第 27a 页 1062-116.png
  持经间断故伽女摄入耳若非佛楞严
  经力焉复全体此皇经诸经之王也受
  持威德宁不万倍于他经哉
 持是经人
  不但名威德身也
 名无等身
  无等伦俦类之身吉真持经者最上无
  与比
  即释经云一切无如佛
  儒书云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
卷九 第 27b 页 1062-117.png
  阶而升也
 上帝遥唱
  上帝非玉帝也
  诸天上帝也
  遥远也唱乐世有进道之人天音宣赞
  也一云谣唱是作歌谣之谣于理未妥
  不可从盖世间生男万神唱恭生女万
  神唱奉上帝好生诸天称庆有道之人
  诚格天地动鬼神与天合德诸天帝欢
  庆但诸帝甚尊与他神不同但依所居
卷九 第 28a 页 1062-118.png
  天宫常御处遥闻天音以庆决非歌谣
  之字不然何此曰
  上帝遥唱继曰
 万神敬故
  万神非一神所指者广一切诸神虽有
  崇卑皆重道典遇真持经有(道之人故/无不敬也)
  夫人性刚明中和比肩元始本有大威
  德无等伦也惟不禁情欲故邪入而神
  不敬也吁子夏贤者也出见纷华胜丽
  而悦非夫子(真儒之教焉能成高弟哉/人能一真无伪永成道矣)
卷九 第 28b 页 1062-119.png
  应验品续二十四章
持是经人名坚固身恶劫大难不能损故持
是经人名道藏身口出语言鬼神仰故
 持是经人
  不但名无等身也
 名坚固身
  世人生死无常转回不知
  或小功小德福缘身世
  或小根小乘果位有限
  或明而未了易蔽易欺
卷九 第 29a 页 1062-120.png
  或行而未成易得间断
  或度人济物分量易穷身如萍烛难当
  风浪非坚固也
  真持经者心不退转名坚固身
 恶劫大难不能损故
  或小劫中劫大劫元会运世三界灭转
  之劫
  物绝人尽地倾天坏四轮相触五行并
  尅水火风灾侵坏世界万象空诸法尽
  诸乘果四禅界三阶九品官神将吏悉
卷九 第 29b 页 1062-121.png
  入转回蒙再造难真持经者得大坚固
  超出劫数永不退转恶劫元运宿业灾
  魔意外大难毫不能侵贞达常变亿世
  如一不能损也
 持是经人
  非但名坚固身也
 名道藏身
  藏藏也臧也
  道无所不包无往不善
  道藏无有不载无用不臧人身虽有限
卷九 第 30a 页 1062-122.png
  性无不备但不尽道所以不成道身真
  持经人渊存海含法藏中包无量世界
  故名道藏身
 口出语言鬼神仰故
  答述曰语自言曰言
  人亦有言鬼神不仰盖词不诚口过生
  尤且不免何以感人神鬼神乎真持经
  人言焉成信出之有章不躁不隐不失
  人不失言或一言续千真之脉或一言
  开万代之传或一言拯人物之溺或一
卷九 第 30b 页 1062-123.png
  语破死生之关或一言尽天地之道或
  一语括万法之玄或一言悉鬼神之情
  状或一语明劫数之升缠一言而灭罪
  福一语而露金丹三教真宗在经一言
  人物共宝鬼神所不识也谁不钦仰哉
  鬼神仰故云尔已矣
  夫三教大圣人历劫不退转言语天人
  所共崇坚固道藏之旨可徵已一持经
  (者何遽至是盖一得永得理之实验人/惟不真持经耳真持如何心斋为本神化成之)
皇经集注卷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