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第 1a 页 WYG0729-089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折狱龟鉴卷四 宋 郑克 撰
议罪
汉武帝
汉景帝时廷尉上囚防年继母陈杀防年父防年因杀
陈依律杀母以大逆论帝疑之武帝时年十二为太子
在帝侧遂问之对曰夫继母如母明不及母缘父之故
比之于母今继母无状手杀其父则下手之日母恩绝
折狱龟鉴卷四 宋 郑克 撰
议罪
汉武帝
汉景帝时廷尉上囚防年继母陈杀防年父防年因杀
陈依律杀母以大逆论帝疑之武帝时年十二为太子
在帝侧遂问之对曰夫继母如母明不及母缘父之故
比之于母今继母无状手杀其父则下手之日母恩绝
卷四 第 1b 页 WYG0729-0897d.png
矣宜与杀人同不宜以大逆论(见通典不著出/处旧集不载)
按宋文帝时剡县人黄初妻赵打息载妻王死后遇
赦王有父母及息男称依法徙赵二千里司徒左长
史傅隆议曰父子至亲分形同气称之于载即载之
于赵虽云三代合之一体称虽创钜痛深固无雠祖
之义故古人不以父命辞王父命若云称可杀赵当
何以处载父子祖孙互相残戮惧非先王明罚皋陶
立法之本旨也旧令云杀人父母徙二千里外不施
按宋文帝时剡县人黄初妻赵打息载妻王死后遇
赦王有父母及息男称依法徙赵二千里司徒左长
史傅隆议曰父子至亲分形同气称之于载即载之
于赵虽云三代合之一体称虽创钜痛深固无雠祖
之义故古人不以父命辞王父命若云称可杀赵当
何以处载父子祖孙互相残戮惧非先王明罚皋陶
立法之本旨也旧令云杀人父母徙二千里外不施
卷四 第 2a 页 WYG0729-0898a.png
父子祖孙赵当避王期功千里外耳然令云凡流徙
者同籍近亲欲相随听之赵既流移载为人子何得
不从载行而称不行岂名教所许赵虽内愧终身称
亦沉痛没齿祖孙之义永不得绝事理固然(出南史/傅亮傅)
(隆其兄也/旧集不载)夫防年得绝其继母以父故也称不得绝
其祖母亦以父故也冤痛之情或伸或屈天理存焉
法乃因而制之也
黄霸(王尊/附)
者同籍近亲欲相随听之赵既流移载为人子何得
不从载行而称不行岂名教所许赵虽内愧终身称
亦沉痛没齿祖孙之义永不得绝事理固然(出南史/傅亮傅)
(隆其兄也/旧集不载)夫防年得绝其继母以父故也称不得绝
其祖母亦以父故也冤痛之情或伸或屈天理存焉
法乃因而制之也
黄霸(王尊/附)
卷四 第 2b 页 WYG0729-0898b.png
汉宣帝时燕代之间有三男共娶一女而生一子及将
分离争子兴讼丞相黄霸断之曰此非人类当以禽兽
处之遂戮三男以子还母(旧不著/出处)
按元帝时王尊守槐里令兼行美阳令事美阳女子
告假子不孝曰儿常以我为妻诟笞我尊闻之遣吏
收捕验问辞服尊曰律无妻母之法圣人所不忍书
此经所谓造狱者也(颜师古说欧阳尚书有造狱/事谓为常刑外造杀伐之事)尊
于是出坐廷上取不孝子悬磔著树使骑吏五人张
分离争子兴讼丞相黄霸断之曰此非人类当以禽兽
处之遂戮三男以子还母(旧不著/出处)
按元帝时王尊守槐里令兼行美阳令事美阳女子
告假子不孝曰儿常以我为妻诟笞我尊闻之遣吏
收捕验问辞服尊曰律无妻母之法圣人所不忍书
此经所谓造狱者也(颜师古说欧阳尚书有造狱/事谓为常刑外造杀伐之事)尊
于是出坐廷上取不孝子悬磔著树使骑吏五人张
卷四 第 3a 页 WYG0729-0898c.png
弓射杀之(出汉书本传/旧集不载)是亦以禽兽处之也
郭躬(按事出后汉书郭躬傅原本/作郑躬误今从史文改正)
后汉郭躬以郡吏辟公府时有兄弟共杀人者而罪未
有所归明帝以兄不训弟故报兄重而减弟死中常侍
孙章宣诏误言两报重尚书奏章矫制罪当腰斩帝以
躬明法律召入问之躬对章应罚金帝曰章矫诏杀人
何谓罚金躬曰法令有故误章傅命之缪于事为误误
者其文则轻帝曰章与囚同县疑其故也躬曰周道如
郭躬(按事出后汉书郭躬傅原本/作郑躬误今从史文改正)
后汉郭躬以郡吏辟公府时有兄弟共杀人者而罪未
有所归明帝以兄不训弟故报兄重而减弟死中常侍
孙章宣诏误言两报重尚书奏章矫制罪当腰斩帝以
躬明法律召入问之躬对章应罚金帝曰章矫诏杀人
何谓罚金躬曰法令有故误章傅命之缪于事为误误
者其文则轻帝曰章与囚同县疑其故也躬曰周道如
卷四 第 3b 页 WYG0729-0898d.png
砥其直如矢君子不逆诈帝王法天刑不可委曲生意
帝称善迁躬廷尉(出后汉书本/傅旧集不载)
按深文峻法务为苛刻者皆委曲生意而然也君子
不逆诈盖恶其末流必至于此耳傅称躬之典理官
也决狱断刑依于矜恕故世傅法律而子孙至公者
一人廷尉七人侯者三人二千石侍中郎将者二十
馀人侍御史正监平者甚众积善之庆不其盛欤
高柔(游肇/附)
帝称善迁躬廷尉(出后汉书本/傅旧集不载)
按深文峻法务为苛刻者皆委曲生意而然也君子
不逆诈盖恶其末流必至于此耳傅称躬之典理官
也决狱断刑依于矜恕故世傅法律而子孙至公者
一人廷尉七人侯者三人二千石侍中郎将者二十
馀人侍御史正监平者甚众积善之庆不其盛欤
高柔(游肇/附)
卷四 第 4a 页 WYG0729-0899a.png
魏高柔为廷尉时猎法甚峻宜阳典农刘龟窃于禁内
射兔其功曹张京诣校事言之帝匿京名收龟付狱柔
表请告者名帝大怒曰刘龟当死乃敢猎吾禁地送龟
廷尉便当考掠何复请告者主名吾岂妄收龟耶柔曰
廷尉天下之平也安得以至尊喜怒而毁法乎重复为
奏辞指深切帝意寤乃下京名即还讯各当其罪(出魏/志本)
(傅/)
按法有诬告反考告人所以息奸省讼也安得匿告
射兔其功曹张京诣校事言之帝匿京名收龟付狱柔
表请告者名帝大怒曰刘龟当死乃敢猎吾禁地送龟
廷尉便当考掠何复请告者主名吾岂妄收龟耶柔曰
廷尉天下之平也安得以至尊喜怒而毁法乎重复为
奏辞指深切帝意寤乃下京名即还讯各当其罪(出魏/志本)
(傅/)
按法有诬告反考告人所以息奸省讼也安得匿告
卷四 第 4b 页 WYG0729-0899b.png
者名乎柔可谓能执法矣 后魏游肇为廷尉时宣
武尝敕肇有所降恕执而不从曰陛下自能恕之岂
可令臣曲笔此亦柔之流亚欤(见北史本传二/事旧集并不载)惟柔
与肇皆诏所指以励士师者故并著焉庶几执法之
吏不曲笔以纵有罪不毁法以陷无辜而处议合于
人心也
汤仲堪
晋汤仲堪为荆州刺史有桂阳人黄钦生二亲久没诈
武尝敕肇有所降恕执而不从曰陛下自能恕之岂
可令臣曲笔此亦柔之流亚欤(见北史本传二/事旧集并不载)惟柔
与肇皆诏所指以励士师者故并著焉庶几执法之
吏不曲笔以纵有罪不毁法以陷无辜而处议合于
人心也
汤仲堪
晋汤仲堪为荆州刺史有桂阳人黄钦生二亲久没诈
卷四 第 5a 页 WYG0729-0899c.png
服衰麻言迎父丧府曹依律弃市仲堪曰原此法意当
以二亲生存而横言死没情理悖逆所不忍言故同于
殴詈之科正以大辟之刑钦生徒有诞妄之过耳遂活
之(旧出晋/书本傅)
按昔人称郭躬推已以议物舍状以探情夫推已以
议物者恕也舍状以探情者忠也仲堪亦庶几焉苟
非用法忠恕钦生弃市决矣此皆俗吏所不能者也
何承天
以二亲生存而横言死没情理悖逆所不忍言故同于
殴詈之科正以大辟之刑钦生徒有诞妄之过耳遂活
之(旧出晋/书本傅)
按昔人称郭躬推已以议物舍状以探情夫推已以
议物者恕也舍状以探情者忠也仲堪亦庶几焉苟
非用法忠恕钦生弃市决矣此皆俗吏所不能者也
何承天
卷四 第 5b 页 WYG0729-0899d.png
宋何承天义熙初刘毅镇姑熟板为行参军毅尝出行
而鄢陵县吏陈满射鸟箭误中直帅虽不伤处法弃市
承天议曰狱贵情断疑则从轻昔有惊汉文帝乘舆马
者张释之劾以犯跸罪止罚金明其无心于惊马也故
不以乘舆之重加以异制今满意在射鸟非有心于中
人律过误伤人三岁刑况不伤乎罚之可也(旧出南/史本传)
按此亦推已议物舍状探情者也
孔深之
而鄢陵县吏陈满射鸟箭误中直帅虽不伤处法弃市
承天议曰狱贵情断疑则从轻昔有惊汉文帝乘舆马
者张释之劾以犯跸罪止罚金明其无心于惊马也故
不以乘舆之重加以异制今满意在射鸟非有心于中
人律过误伤人三岁刑况不伤乎罚之可也(旧出南/史本传)
按此亦推已议物舍状探情者也
孔深之
卷四 第 6a 页 WYG0729-0900a.png
宋孔深之为尚书比部郎时安陆应城县人张江陵与
妻吴共骂母黄令死黄忿恨自缢已值赦律子贼杀伤
殴父母枭首骂詈弃市谋杀夫之父母亦弃市会赦免
刑补治江陵骂母母以自裁重于伤殴及詈科则疑轻
制惟有打母遇赦犹枭首无詈母致死会赦之科深之
议曰夫题里逆心仁者不入名且恶之况乃人事故杀
伤咒咀法所不容詈之致尽理无可宥江陵虽遇赦恩
固合枭首妇本以义爱非天属黄之所恨意不在吴原
妻吴共骂母黄令死黄忿恨自缢已值赦律子贼杀伤
殴父母枭首骂詈弃市谋杀夫之父母亦弃市会赦免
刑补治江陵骂母母以自裁重于伤殴及詈科则疑轻
制惟有打母遇赦犹枭首无詈母致死会赦之科深之
议曰夫题里逆心仁者不入名且恶之况乃人事故杀
伤咒咀法所不容詈之致尽理无可宥江陵虽遇赦恩
固合枭首妇本以义爱非天属黄之所恨意不在吴原
卷四 第 6b 页 WYG0729-0900b.png
死补治有允正法诏如深之议吴可弃市(出南史孔靖/传深之其孙)
(也旧集不载○按原本文多/脱误今据南史传文改正)
按詈之致死重于欧伤不以赦原于理为允妻若从
坐犹或可赦吴实共骂弃市亦当诏所以补议之阙
也
戴胄
唐戴胄为大理少卿时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
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
(也旧集不载○按原本文多/脱误今据南史传文改正)
按詈之致死重于欧伤不以赦原于理为允妻若从
坐犹或可赦吴实共骂弃市亦当诏所以补议之阙
也
戴胄
唐戴胄为大理少卿时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
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
卷四 第 7a 页 WYG0729-0900c.png
忌赎胄曰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君父不得称误法
著御汤剂饮食舟船误不如法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
之可也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曰法为天下公
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驳之曰校
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若皆过误不当独死由是与
校尉皆免(出唐书本传/旧集不载)
按胄言臣子于君父不得称误所以深责无忌也校
尉缘无忌以致罪则与无忌罪均而法当轻也既免
著御汤剂饮食舟船误不如法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
之可也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曰法为天下公
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驳之曰校
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若皆过误不当独死由是与
校尉皆免(出唐书本传/旧集不载)
按胄言臣子于君父不得称误所以深责无忌也校
尉缘无忌以致罪则与无忌罪均而法当轻也既免
卷四 第 7b 页 WYG0729-0900d.png
无忌缘以致罪者岂得不免乎胄之力争亦忠恕之
义也
徐有功
唐徐有功为司刑丞时有韩纪孝者受徐敬业伪官前
已物故推事使顾仲琰奏称家口合缘坐诏依断籍没
有功议曰律谋反者斩身亡即无斩法若情状难舍或
敕遣戮尸除非此涂理绝言象缘坐缘因处斩无斩岂
合相缘既所缘之人亡则所因之罪减减止徒坐频会
义也
徐有功
唐徐有功为司刑丞时有韩纪孝者受徐敬业伪官前
已物故推事使顾仲琰奏称家口合缘坐诏依断籍没
有功议曰律谋反者斩身亡即无斩法若情状难舍或
敕遣戮尸除非此涂理绝言象缘坐缘因处斩无斩岂
合相缘既所缘之人亡则所因之罪减减止徒坐频会
卷四 第 8a 页 WYG0729-0901a.png
赦恩今日劫断没官未知据何条例诏依有功议断放
由是获免籍没者凡数百家(出唐书本传史辞太简今/以通典补其未备旧集不)
(载/)
按易言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是以汉之史官称高祖
好谋能听夫听固人主之职也听仲琰之奏则数百
家被籍没听有功之议则数百家免籍没能于此知
取舍亦可谓之明矣有功之脱祸而成名夫岂偶然
哉
由是获免籍没者凡数百家(出唐书本传史辞太简今/以通典补其未备旧集不)
(载/)
按易言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是以汉之史官称高祖
好谋能听夫听固人主之职也听仲琰之奏则数百
家被籍没听有功之议则数百家免籍没能于此知
取舍亦可谓之明矣有功之脱祸而成名夫岂偶然
哉
卷四 第 8b 页 WYG0729-0901b.png
窦参
唐窦参初为奉先尉男子曹芬兄弟𨽻北军醉暴其妹
父救不止恚赴井死参当兄弟重辟众请候免丧参曰
父由子死若以丧延是杀父不坐皆榜杀之(出唐书/窦参传)
按唐制县令断决死罪参为奉先尉时殆摄行县事
欤众请俟免丧者谓其父既赴井死矣而兄弟又坐
法死则无人持丧也此盖北军之众屯于奉先故为
之请以缓其刑而欲赇中官使获免耳参駮正其说
唐窦参初为奉先尉男子曹芬兄弟𨽻北军醉暴其妹
父救不止恚赴井死参当兄弟重辟众请候免丧参曰
父由子死若以丧延是杀父不坐皆榜杀之(出唐书/窦参传)
按唐制县令断决死罪参为奉先尉时殆摄行县事
欤众请俟免丧者谓其父既赴井死矣而兄弟又坐
法死则无人持丧也此盖北军之众屯于奉先故为
之请以缓其刑而欲赇中官使获免耳参駮正其说
卷四 第 9a 页 WYG0729-0901c.png
乃亟决之盖以此也
柳浑
唐柳浑相德宗玉工为帝作带误毁一銙工不敢闻私
市他玉足之及献帝识不类摘之工人服罪帝怒其欺
诏京兆府论死浑曰陛下遽杀之则已若委有司须详
谳乃可于法误伤乘舆器服罪当杖请论如律由是工
不死(出唐书/柳浑传)
按误伤之法罪止于是若使深文者议之则必坐以
柳浑
唐柳浑相德宗玉工为帝作带误毁一銙工不敢闻私
市他玉足之及献帝识不类摘之工人服罪帝怒其欺
诏京兆府论死浑曰陛下遽杀之则已若委有司须详
谳乃可于法误伤乘舆器服罪当杖请论如律由是工
不死(出唐书/柳浑传)
按误伤之法罪止于是若使深文者议之则必坐以
卷四 第 9b 页 WYG0729-0901d.png
罔上不恭之刑矣舜典曰宥过无大玉工非敢为欺
者乃误毁而备偿耳实在可宥之科
高防
高防初事周为刑部郎中宿州有民剚刃其妻而妻族
受赂绐州言病风狂不语并不考掠以具狱上请大理
断令决杖防覆之云某人病风不语医工未有验状凭
何取證便坐杖刑况禁系旬月岂不呼索饮食再劾其
事必见本情周祖深以为然终寘于法
者乃误毁而备偿耳实在可宥之科
高防
高防初事周为刑部郎中宿州有民剚刃其妻而妻族
受赂绐州言病风狂不语并不考掠以具狱上请大理
断令决杖防覆之云某人病风不语医工未有验状凭
何取證便坐杖刑况禁系旬月岂不呼索饮食再劾其
事必见本情周祖深以为然终寘于法
卷四 第 10a 页 WYG0729-0902a.png
按折狱之道必先鞫情而后议罪今情犹未尽罪辄
先断于理可乎此盖受赂欲庇之耳是故防之覆议
如此然但请再劾其事不复推究所司则虽疾恶而
亦矜顽且虑枝蔓也
杜镐
杜镐侍郎兄仕江南为法官尝有子毁父画像为近亲
所讼者疑其法未能决形于颜色镐尚幼问知其故辄
曰僧道毁天尊佛像可以比也兄甚奇之
先断于理可乎此盖受赂欲庇之耳是故防之覆议
如此然但请再劾其事不复推究所司则虽疾恶而
亦矜顽且虑枝蔓也
杜镐
杜镐侍郎兄仕江南为法官尝有子毁父画像为近亲
所讼者疑其法未能决形于颜色镐尚幼问知其故辄
曰僧道毁天尊佛像可以比也兄甚奇之
卷四 第 10b 页 WYG0729-0902b.png
按荀子言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此以类举
者也若夫黄霸戮三男王尊杀假子盖举其事之类
耳法不禁禽兽聚麀然人杀禽兽无罪则戮之可也
马宗元
马宗元待制少时父麟殴人被系守辜而伤者死将抵
法宗元推所殴时在限外四刻因诉于郡得原父罪由
是知名
按辜限计日而日以百刻计之死在限外者不坐殴
者也若夫黄霸戮三男王尊杀假子盖举其事之类
耳法不禁禽兽聚麀然人杀禽兽无罪则戮之可也
马宗元
马宗元待制少时父麟殴人被系守辜而伤者死将抵
法宗元推所殴时在限外四刻因诉于郡得原父罪由
是知名
按辜限计日而日以百刻计之死在限外者不坐殴
卷四 第 11a 页 WYG0729-0902c.png
杀之罪而坐殴伤之罪法无久近之异也虽止四刻
亦是限外有司议法自当如此不必因其子诉而后
得原也苟为卤莽或致枉滥则能诉者亦可称矣
马亮
马亮尚书知潭州属县有亡命卒剽攻为乡村患或谋
杀之在法当死者四人亮谓其僚属曰夫能为民除害
而反坐以死岂法意耶乃批其案悉贷之
按剽攻之人于法许捕若非名捕者辄以谋杀之则
亦是限外有司议法自当如此不必因其子诉而后
得原也苟为卤莽或致枉滥则能诉者亦可称矣
马亮
马亮尚书知潭州属县有亡命卒剽攻为乡村患或谋
杀之在法当死者四人亮谓其僚属曰夫能为民除害
而反坐以死岂法意耶乃批其案悉贷之
按剽攻之人于法许捕若非名捕者辄以谋杀之则
卷四 第 11b 页 WYG0729-0902d.png
虑有诬枉法所不许也此四人者为民除害其事有
实其情可矜而必诛之非法意也然僚属皆拘法之
文则郡将当原法之意故亮独批其案而悉贷之若
奏听敕裁则尤为得体也
王质
王质待制知庐州有盗杀其党并其赀而遁逻者得之
质抵之死转运使杨告駮其狱曰盗杀其徒者死当原
质曰盗杀其徒而自首者当原今杀人取其赀非自首
实其情可矜而必诛之非法意也然僚属皆拘法之
文则郡将当原法之意故亮独批其案而悉贷之若
奏听敕裁则尤为得体也
王质
王质待制知庐州有盗杀其党并其赀而遁逻者得之
质抵之死转运使杨告駮其狱曰盗杀其徒者死当原
质曰盗杀其徒而自首者当原今杀人取其赀非自首
卷四 第 12a 页 WYG0729-0903a.png
而捕得原死岂法意乎数上疏不报降监舒州灵仙观
逾年韩琦知审刑院请盗杀其徒而不首者母得原(已/上)
(五事并/见本传)
按首则原之许自新也不首而原复何谓耶杀其徒
取其赀遁去捕得初非悔过而贷其死失法意矣宜
乎议者有是请也
梁适
梁适丞相尝为审刑院详议官梓州妖人白彦欢能依
逾年韩琦知审刑院请盗杀其徒而不首者母得原(已/上)
(五事并/见本传)
按首则原之许自新也不首而原复何谓耶杀其徒
取其赀遁去捕得初非悔过而贷其死失法意矣宜
乎议者有是请也
梁适
梁适丞相尝为审刑院详议官梓州妖人白彦欢能依
卷四 第 12b 页 WYG0729-0903b.png
鬼神作法诅咒人有死者狱上请谳皆以不见伤为疑
适曰杀人以刃尚或可拒今以诅也其可免乎卒以重
辟论(见王圭丞相/所撰墓志)
按能依鬼神作法诅咒是造蓄蛊毒厌魅之类也鞫
得其实疑不见伤此盖不知无法者以类举之义耳
欲决大狱必傅古义彼俗吏者岂能然耶
曾公亮
曾公亮侍中在政府时每得四方奏狱必躬阅之密州
适曰杀人以刃尚或可拒今以诅也其可免乎卒以重
辟论(见王圭丞相/所撰墓志)
按能依鬼神作法诅咒是造蓄蛊毒厌魅之类也鞫
得其实疑不见伤此盖不知无法者以类举之义耳
欲决大狱必傅古义彼俗吏者岂能然耶
曾公亮
曾公亮侍中在政府时每得四方奏狱必躬阅之密州
卷四 第 13a 页 WYG0729-0903c.png
银沙发民田中有强盗者大理论以死公亮独谓此禁
物也取之虽强与盗民家物有间罪不应死下有司议
卒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先是金银所发多以强盗坐
死自是无死者(见曾肇内翰/所撰行状)
赵抃
赵抃参政初为武安军节度推官有伪造印者吏皆以
为当死抃独曰造在赦前用在赦后赦前不用赦后不
造法皆不死遂以疑谳之卒免死一府皆服(见苏轼端/明所撰墓)
物也取之虽强与盗民家物有间罪不应死下有司议
卒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先是金银所发多以强盗坐
死自是无死者(见曾肇内翰/所撰行状)
赵抃
赵抃参政初为武安军节度推官有伪造印者吏皆以
为当死抃独曰造在赦前用在赦后赦前不用赦后不
造法皆不死遂以疑谳之卒免死一府皆服(见苏轼端/明所撰墓)
卷四 第 13b 页 WYG0729-0903d.png
(志/)
按劫禁物造伪印其论以法有不当死而用法者或
处死焉是枉滥也则如曾与赵者可谓明且谨矣昔
戴胄参处法意至析秋毫此何愧彼哉
陈奉古(沈括说二事何/承天议一事附)
陈奉古主客通判贝州时有卒执盗者其母欲前取盗
卒拒不与仆之地明日死以卒属吏论为弃市奉古议
曰主盗有亡失法今人取之法当得捍捍而死乃以斗
按劫禁物造伪印其论以法有不当死而用法者或
处死焉是枉滥也则如曾与赵者可谓明且谨矣昔
戴胄参处法意至析秋毫此何愧彼哉
陈奉古(沈括说二事何/承天议一事附)
陈奉古主客通判贝州时有卒执盗者其母欲前取盗
卒拒不与仆之地明日死以卒属吏论为弃市奉古议
曰主盗有亡失法今人取之法当得捍捍而死乃以斗
卷四 第 14a 页 WYG0729-0904a.png
论是守者不得主盗也残一不辜而剽夺生事法非是
因以闻报至杖卒人称服之(见王向主簿/所撰墓志)
按古之议罪者先正名分次原情理彼欲前取者被
执之盗也母虽亲不得辄取也此拒不与者执盗之
主也卒虽弱不得辄与也前取之情在于夺不与之
情在于捍夺而捍焉其状似斗而实非斗若以斗论
是不正名分不原情理也奉古谓法非是不曰法当
得捍乎奈何归咎于法盖用法者缪耳 沈括内翰
因以闻报至杖卒人称服之(见王向主簿/所撰墓志)
按古之议罪者先正名分次原情理彼欲前取者被
执之盗也母虽亲不得辄取也此拒不与者执盗之
主也卒虽弱不得辄与也前取之情在于夺不与之
情在于捍夺而捍焉其状似斗而实非斗若以斗论
是不正名分不原情理也奉古谓法非是不曰法当
得捍乎奈何归咎于法盖用法者缪耳 沈括内翰
卷四 第 14b 页 WYG0729-0904b.png
说寿州有人杀妻之父母兄弟数口州司以为不道
缘坐妻子刑曹駮曰殴妻之父母即是义绝况于谋
杀不当复坐其妻邢州有盗杀一家其夫妇即时死
有一子明日乃死州司以其家财产依户绝法给出
嫁亲女刑曹駮曰某家父母死时其子尚在财产乃
子物所谓出嫁亲女乃出嫁姊妹不合有分(见笔/谈)寿
州之断失在不原情理也邢州之断失在不正名分
也俗吏用法大率多然法何咎耶不唯今耳古亦有
缘坐妻子刑曹駮曰殴妻之父母即是义绝况于谋
杀不当复坐其妻邢州有盗杀一家其夫妇即时死
有一子明日乃死州司以其家财产依户绝法给出
嫁亲女刑曹駮曰某家父母死时其子尚在财产乃
子物所谓出嫁亲女乃出嫁姊妹不合有分(见笔/谈)寿
州之断失在不原情理也邢州之断失在不正名分
也俗吏用法大率多然法何咎耶不唯今耳古亦有
卷四 第 15a 页 WYG0729-0904c.png
之宋文帝时制劫盗同籍期亲补兵馀杭人薄道举
为劫从弟代公道生并大功亲以代公等母存为期
亲而谓子谊随母补兵尚书左丞何承天议曰妇人
三从夫死从子今道举为劫叔父已没代公道生并
是从弟不合补谪乃以叔母为期亲而令二子随母
既乖大功不谪之制又失妇人三从之道谓其母子
并宜见原(出南史/本传)夫不辨男女之异而谪妇人补兵
岂非不正名分不原情理之甚者欤此俗吏守文之
为劫从弟代公道生并大功亲以代公等母存为期
亲而谓子谊随母补兵尚书左丞何承天议曰妇人
三从夫死从子今道举为劫叔父已没代公道生并
是从弟不合补谪乃以叔母为期亲而令二子随母
既乖大功不谪之制又失妇人三从之道谓其母子
并宜见原(出南史/本传)夫不辨男女之异而谪妇人补兵
岂非不正名分不原情理之甚者欤此俗吏守文之
卷四 第 15b 页 WYG0729-0904d.png
弊不可不知也
胡向
胡向少卿初为袁州司理参军有人窃食而主者击杀
之郡论以死向争之曰法当杖郡将不听至请于朝乃
如向议(见吕大防丞/相所撰墓志)
按此以名分言之则被击者窃食之盗也击之者典
食之主也以情理言之则与凡人相殴击异矣登时
击杀罪不至死也然须击者本无杀意邂逅致死乃
胡向
胡向少卿初为袁州司理参军有人窃食而主者击杀
之郡论以死向争之曰法当杖郡将不听至请于朝乃
如向议(见吕大防丞/相所撰墓志)
按此以名分言之则被击者窃食之盗也击之者典
食之主也以情理言之则与凡人相殴击异矣登时
击杀罪不至死也然须击者本无杀意邂逅致死乃
卷四 第 16a 页 WYG0729-0905a.png
坐杖罪或用刃或绝时或残毁则是意在于杀法所
不许也又当原其情理岂可一槩科断尽心君子亦
宜察焉
苏寀(侯瑾张唐/卿二事附)
苏寀给事为大理寺详断官时民有父卒母嫁者闻母
死已葬乃盗其柩而祔之法当死寀独曰子盗母柩纳
于父墓岂与发冢取财者比请之得减死
按侯瑾少卿提点陕西刑狱时河中有民父死母改
不许也又当原其情理岂可一槩科断尽心君子亦
宜察焉
苏寀(侯瑾张唐/卿二事附)
苏寀给事为大理寺详断官时民有父卒母嫁者闻母
死已葬乃盗其柩而祔之法当死寀独曰子盗母柩纳
于父墓岂与发冢取财者比请之得减死
按侯瑾少卿提点陕西刑狱时河中有民父死母改
卷四 第 16b 页 WYG0729-0905b.png
嫁十馀年亦死辄盗发冢取其棺与父合葬法当大
辟有司例从轻瑾请著于令此乃用寀所请为例者
盖母与后夫同穴而葬于是发其冢取其柩故论以
劫墓见尸之法而请之仅得减死也 张唐卿状元
通判陕州时民有母再适人而死者及父之葬子恨
母不得祔乃盗丧同葬之有司请论如法唐卿权府
事乃曰是知有孝不知有法耳遂释之以闻则异乎
寀所请者盖后夫尚在而母死未葬独盗其丧以归
辟有司例从轻瑾请著于令此乃用寀所请为例者
盖母与后夫同穴而葬于是发其冢取其柩故论以
劫墓见尸之法而请之仅得减死也 张唐卿状元
通判陕州时民有母再适人而死者及父之葬子恨
母不得祔乃盗丧同葬之有司请论如法唐卿权府
事乃曰是知有孝不知有法耳遂释之以闻则异乎
寀所请者盖后夫尚在而母死未葬独盗其丧以归
卷四 第 17a 页 WYG0729-0905c.png
非发冢取棺则法亦轻矣虽释之可也(三事并/见本传)
陈希亮
陈希亮大卿为开封府司录事有青州男子赵宇上言
元昊必反坐责为文学参军福州安置明年元昊果反
宇自讼所部不受亡至京师执政令劾以在官无故亡
法希亮奏乞以宇所上封事付有司即其言验不当加
责宇由是得释(见本/传)
按此论其状则宇为文学参军福州安置而亡至京
陈希亮
陈希亮大卿为开封府司录事有青州男子赵宇上言
元昊必反坐责为文学参军福州安置明年元昊果反
宇自讼所部不受亡至京师执政令劾以在官无故亡
法希亮奏乞以宇所上封事付有司即其言验不当加
责宇由是得释(见本/传)
按此论其状则宇为文学参军福州安置而亡至京
卷四 第 17b 页 WYG0729-0905d.png
师劾以在官无故亡法可也论其情则宇岂无故亡
哉本坐言元昊反而责之今果反矣尚何劾焉希亮
可谓能舍状以探情也
贾黯
贾黯侍读判流内铨时益州推官乘泽在蜀三年不知
其父死及代还铨吏不为领文书始去发丧既除服且
求磨勘黯言泽与父不通问者三年借非匿丧是岂为
孝乎卒使坐废田里(见王圭丞相/所撰墓志)
哉本坐言元昊反而责之今果反矣尚何劾焉希亮
可谓能舍状以探情也
贾黯
贾黯侍读判流内铨时益州推官乘泽在蜀三年不知
其父死及代还铨吏不为领文书始去发丧既除服且
求磨勘黯言泽与父不通问者三年借非匿丧是岂为
孝乎卒使坐废田里(见王圭丞相/所撰墓志)
卷四 第 18a 页 WYG0729-0906a.png
按黯议泽罪若深文者盖以名教不可不严是春秋
诛意之义也
陈巽
陈巽宾客为常州团练推官时案察官有欲重郡狱者
曹掾承意舞文成之巽曰非罪杀人以法与杀人以刃
无异也竟论如律(见本/传)
按舞文巧诋入人之罪君子不为也而利诱之势胁
之能不失其守者难矣巽岂不谓之贤乎
诛意之义也
陈巽
陈巽宾客为常州团练推官时案察官有欲重郡狱者
曹掾承意舞文成之巽曰非罪杀人以法与杀人以刃
无异也竟论如律(见本/传)
按舞文巧诋入人之罪君子不为也而利诱之势胁
之能不失其守者难矣巽岂不谓之贤乎
卷四 第 18b 页 WYG0729-0906b.png
蒲谨密
蒲谨密郎中初为万州南浦令尝摄幕官时廷尉駮州
狱失出死罪谨密以为法者天下共守今罪于法不当
死不争则不可州将曰可与廷尉争耶谨密愈执不夺
及诏下他司议而卒得不入死州将始愧服(见曾肇内/翰所撰墓)
(志/)
按古人守法如张释之徐有功皆与天子争者也而
谓不可与廷尉争缪矣且苟惮我之争则不恤彼之
蒲谨密郎中初为万州南浦令尝摄幕官时廷尉駮州
狱失出死罪谨密以为法者天下共守今罪于法不当
死不争则不可州将曰可与廷尉争耶谨密愈执不夺
及诏下他司议而卒得不入死州将始愧服(见曾肇内/翰所撰墓)
(志/)
按古人守法如张释之徐有功皆与天子争者也而
谓不可与廷尉争缪矣且苟惮我之争则不恤彼之
卷四 第 19a 页 WYG0729-0906c.png
死岂君子哀矜之义耶
强至
强至郎中初为泗州司理参军尝摄司法事漕运卒盗
官米狱具议赃抵死者五人至言议赃未应律州疑其
事以奏而大理寺果紏正如至言皆得不死官吏皆被
罪独至不预(见曾肇内翰/所撰行状)
按议赃以律而未应律盖于意义有不通也罪不应
死乃抵死焉则其不讲过亦大矣是故汉以律为专
强至
强至郎中初为泗州司理参军尝摄司法事漕运卒盗
官米狱具议赃抵死者五人至言议赃未应律州疑其
事以奏而大理寺果紏正如至言皆得不死官吏皆被
罪独至不预(见曾肇内翰/所撰行状)
按议赃以律而未应律盖于意义有不通也罪不应
死乃抵死焉则其不讲过亦大矣是故汉以律为专
卷四 第 19b 页 WYG0729-0906d.png
门之学唐寘博士弟子员以讲之尽心君子亦焉可
忽夫议罪之事自古甚多今但略举二十七条亦因
旧集槩言之耳其详见于通典会要不可𢘤载也
宥过(按此门原本缺/标题今补入)
陈矫
魏陈矫为魏郡西部都尉是时耕牛少杀者罪至死曲
周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弃市矫曰此孝子也表赦之
(出魏志本传/旧集不载)
忽夫议罪之事自古甚多今但略举二十七条亦因
旧集槩言之耳其详见于通典会要不可𢘤载也
宥过(按此门原本缺/标题今补入)
陈矫
魏陈矫为魏郡西部都尉是时耕牛少杀者罪至死曲
周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弃市矫曰此孝子也表赦之
(出魏志本传/旧集不载)
卷四 第 20a 页 WYG0729-0907a.png
温恢
魏孙礼为司空军谋掾初丧乱时礼与母相失同郡马
台求得礼母礼推家财尽以与台台后坐法当死礼私
导令踰狱乃自首既而台曰臣无逃亡之义径诣刺奸
主簿温恢嘉之具白太祖各减死一等(出魏志孙礼/传旧集不载)
王承
晋王承为东海太守吏录一犯夜人承问何处来云从
师家受书还不觉日暮承曰鞭挞宁越以立威名恐非
魏孙礼为司空军谋掾初丧乱时礼与母相失同郡马
台求得礼母礼推家财尽以与台台后坐法当死礼私
导令踰狱乃自首既而台曰臣无逃亡之义径诣刺奸
主簿温恢嘉之具白太祖各减死一等(出魏志孙礼/传旧集不载)
王承
晋王承为东海太守吏录一犯夜人承问何处来云从
师家受书还不觉日暮承曰鞭挞宁越以立威名恐非
卷四 第 20b 页 WYG0729-0907b.png
致理之本使吏送令归家(出刘义庆世/说旧集不载)
袁彖
南齐袁彖为庐陵王子卿咨议参军子卿镇荆州时南
郡江陵县人苟将之(按南史袁彖/传作苟蒋之)弟胡之妇为曾口寺
沙门所淫夜入苟家将之杀沙门为官司所检将之列
家门秽行欲告则耻忍则不可实已所杀胡之列又如
此兄弟争死江陵令启刺史博议彖曰将之胡之原心
非暴辨谳之日义哀行路昔文举引谤获漏疏网二子
袁彖
南齐袁彖为庐陵王子卿咨议参军子卿镇荆州时南
郡江陵县人苟将之(按南史袁彖/传作苟蒋之)弟胡之妇为曾口寺
沙门所淫夜入苟家将之杀沙门为官司所检将之列
家门秽行欲告则耻忍则不可实已所杀胡之列又如
此兄弟争死江陵令启刺史博议彖曰将之胡之原心
非暴辨谳之日义哀行路昔文举引谤获漏疏网二子
卷四 第 21a 页 WYG0729-0907c.png
心迹同符古人陷以深刑实伤为善于是兄弟皆得免
死(出南史袁湛传彖其/族孙也旧集不载)
按情苟可恕过无大矣孝子之杀牛义士之踰狱兄
弟之争死皆是也如犯夜虽轻罪苟务立威而不原
情亦岂能恕之此可为宥过之鉴也
韦丹
唐韦丹镇江西有吏掌仓十年数盈五十万因覆量欠
负三千馀石悯之曰久负如此岂皆自取费用必为权
死(出南史袁湛传彖其/族孙也旧集不载)
按情苟可恕过无大矣孝子之杀牛义士之踰狱兄
弟之争死皆是也如犯夜虽轻罪苟务立威而不原
情亦岂能恕之此可为宥过之鉴也
韦丹
唐韦丹镇江西有吏掌仓十年数盈五十万因覆量欠
负三千馀石悯之曰久负如此岂皆自取费用必为权
卷四 第 21b 页 WYG0729-0907d.png
势所须乃令搜索家私文字验之其分用名历具在因
谓诸吏曰汝等恃权势以取索于仓吏今其欠负岂独
赔填又将代汝之罪可各据所得限一月纳足皆顿首
曰君侯以至明察下准法合当刑责既释重罪填纳不
辞仓吏由是得释(旧不著出处盖唐人小说/所载今新唐书修入丹传)
按侵盗官物其入巳其与人罪等耳然入巳之情贪
于货利是君子所疾也与人之情迫于权势是君子
所矜也夫州吏之胁取仓吏之盗与岂不知法但幸
谓诸吏曰汝等恃权势以取索于仓吏今其欠负岂独
赔填又将代汝之罪可各据所得限一月纳足皆顿首
曰君侯以至明察下准法合当刑责既释重罪填纳不
辞仓吏由是得释(旧不著出处盖唐人小说/所载今新唐书修入丹传)
按侵盗官物其入巳其与人罪等耳然入巳之情贪
于货利是君子所疾也与人之情迫于权势是君子
所矜也夫州吏之胁取仓吏之盗与岂不知法但幸
卷四 第 22a 页 WYG0729-0908a.png
其不败耳以其可矜而宥仓吏则不可独加州吏罪
故并宥焉且欠负赔填既已足矣亦有可恕之道则
置而不问者乃许其悔过非纵恶弗治也
张咏
张咏尚书再知益州先有百姓告论官染院大破色料
偷瞒入已禁四十馀人前政不能决咏到虑问谓告事
者汝是陈利便人今一料官物合使几何对曰使若干
咏曰甚善可作利便状来判令今后依所陈利便施行
故并宥焉且欠负赔填既已足矣亦有可恕之道则
置而不问者乃许其悔过非纵恶弗治也
张咏
张咏尚书再知益州先有百姓告论官染院大破色料
偷瞒入已禁四十馀人前政不能决咏到虑问谓告事
者汝是陈利便人今一料官物合使几何对曰使若干
咏曰甚善可作利便状来判令今后依所陈利便施行
卷四 第 22b 页 WYG0729-0908b.png
不得有违主典各杖六十馀并放(见季畋虞部/所撰语录)
按染院色料乃旧例定额非主典大破虽有宽剩岂
为偷瞒但应言上而不言上亦不得无罪尔是故断
杖六十而干连人悉宥之盖以罪不在彼也吏或苛
暴则将劾大破之罪理偷瞒之赃无所不至矣是安
知君子宥过之道哉
马亮(亲事官失金/楪一事附)
马亮少保初以殿中丞通判常州吏有亡失官物者械
按染院色料乃旧例定额非主典大破虽有宽剩岂
为偷瞒但应言上而不言上亦不得无罪尔是故断
杖六十而干连人悉宥之盖以罪不在彼也吏或苛
暴则将劾大破之罪理偷瞒之赃无所不至矣是安
知君子宥过之道哉
马亮(亲事官失金/楪一事附)
马亮少保初以殿中丞通判常州吏有亡失官物者械
卷四 第 23a 页 WYG0729-0908c.png
系妻子干连数十百人亮一切纵去许其自偿所负不
踰月而尽输之(见本传○按宋史本传载吏民有因缘/亡失官钱籍赀犹不足偿与书中所云)
(异/)
按丁谓丞相说真宗朝因宴有亲事官失却金楪一
片左右奏云且与决责上曰不可且令寻访又奏只
与决小杖上曰自有寻访日限若限内寻得只小杖
亦不可行也至尊守法尚尔臣子理合如何(见丁晋/公谈录)
胡则(刘承/规附)
踰月而尽输之(见本传○按宋史本传载吏民有因缘/亡失官钱籍赀犹不足偿与书中所云)
(异/)
按丁谓丞相说真宗朝因宴有亲事官失却金楪一
片左右奏云且与决责上曰不可且令寻访又奏只
与决小杖上曰自有寻访日限若限内寻得只小杖
亦不可行也至尊守法尚尔臣子理合如何(见丁晋/公谈录)
胡则(刘承/规附)
卷四 第 23b 页 WYG0729-0908d.png
胡则侍郎提举江南路银铜场铸钱监得吏所匿铜数
万斤吏惧且死则曰马伏波哀重囚而纵之亡吾岂重
货而轻数人性命止籍为羡馀
按刘承规留后尝督封禅漕运有铸钱监工匠诉前
后官吏盗铜瘗地仅数千斤承规佯为不纳密遣人
发取送官不问其罪殆亦有伏波之意欤
赵师民
赵师民龙学知耀州民有犯盐铁禁者乃曰障其利而
万斤吏惧且死则曰马伏波哀重囚而纵之亡吾岂重
货而轻数人性命止籍为羡馀
按刘承规留后尝督封禅漕运有铸钱监工匠诉前
后官吏盗铜瘗地仅数千斤承规佯为不纳密遣人
发取送官不问其罪殆亦有伏波之意欤
赵师民
赵师民龙学知耀州民有犯盐铁禁者乃曰障其利而
卷四 第 24a 页 WYG0729-0909a.png
罪之是罔民也一切不问
按此诚仁人之言也然稍宽之斯亦可矣若一切不
问则奸猾之民争出于此顾将奈何君子宥过不当
如是
姚涣
姚涣大卿初监益州交子务时发奸隐几万缗主吏皆
当死涣请于使者愿发其所欺而无及赏典由是得全
者众(已上四事并见本传涣/治平二年终于光禄卿)
按此诚仁人之言也然稍宽之斯亦可矣若一切不
问则奸猾之民争出于此顾将奈何君子宥过不当
如是
姚涣
姚涣大卿初监益州交子务时发奸隐几万缗主吏皆
当死涣请于使者愿发其所欺而无及赏典由是得全
者众(已上四事并见本传涣/治平二年终于光禄卿)
卷四 第 24b 页 WYG0729-0909b.png
李崇(袁君/正附)
已见释冤门
按梁袁君正为豫章内史性不信巫郡有万世荣为
巫师君正小疾主簿熊岳荐之师云须疾者衣为信
命君正以所著𥜗与之事讫取𥜗云神将送与北斗
君君正使检诸身于衣里获之以为乱政即刑于市
而焚其神一郡无敢行巫者(出南史袁湛传君正/其族孙也旧集不载)是
皆恶其妄言惑人故耳情苟可责恶无小矣此之谓
已见释冤门
按梁袁君正为豫章内史性不信巫郡有万世荣为
巫师君正小疾主簿熊岳荐之师云须疾者衣为信
命君正以所著𥜗与之事讫取𥜗云神将送与北斗
君君正使检诸身于衣里获之以为乱政即刑于市
而焚其神一郡无敢行巫者(出南史袁湛传君正/其族孙也旧集不载)是
皆恶其妄言惑人故耳情苟可责恶无小矣此之谓
卷四 第 25a 页 WYG0729-0909c.png
也然王制云执左道以乱政杀假鬼神以疑众杀李
崇鞭笞女巫虽亦有意惩恶殆不知王制故未能正
法欤
崇鞭笞女巫虽亦有意惩恶殆不知王制故未能正
法欤
卷四 第 25b 页 WYG0729-0909d.png
折狱龟鉴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