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270392a 页
卷十六 第 1a 页 0848-108.png
韩非子卷之十六亏四
   难三第三十八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吾闻庞𥼴氏之子不孝
其行奚如子思对曰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
以劝民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识也臣不知
也子思出子服厉伯入见问庞𥼴氏子子服
厉伯对曰其过三皆君之所未尝闻自是之
后君贵子思而贱子服厉伯也
或曰鲁之公室三世劫于季氏不亦宜乎明
君求善而赏之求奸而诛之其得之一也故
卷十六 第 1b 页 0848-109.png
以善闻之者以说善同于上者也以奸闻之
者以恶奸同于上者也此宜赏誉之所力也
(闻善闻奸/俱当赏也)不以奸闻是异于上而下比周于
奸者也此宜毁罚之所及也今子思不以过
闻而穆公贵之厉伯以奸闻而穆公贱之人
情皆喜贵而恶贱故季氏之乱成而不上闻
此鲁君之所以劫也且此亡王之俗取鲁之
民所以自美而穆公独贵之不亦倒乎
文公出亡献公使寺人披攻之蒲城披斩其
祛文公奔翟惠公即位又使攻之惠窦不得
卷十六 第 2a 页 0848-110.png
也及文公反国披求见公曰蒲城之役君令
一宿而汝即至惠窦之难君令三宿而汝一
宿何其速也披对曰君令不二除君之恶恐
不堪蒲人翟人余何有焉(当时君为蒲翟之/人无臣之分则何)
(有/焉)今公即位其无蒲翟乎且桓公置射钩而
相管仲君乃见之
或曰齐晋绝祀不亦宜乎桓公能用管仲之
功而忘射钩之怨文公能听寺人之言而弃
斩祛之罪桓公文公能容二子也后世之君
明不及二公后世之臣贤不如二子不忠之
卷十六 第 2b 页 0848-111.png
臣以事不明之君君不知则有燕操(子之/也)
罕田常之贼知之则以管仲寺人自解君必
不诛而自以为有桓文之德是臣雠而明不
能烛多假之资自以为贤而不戒则虽无后
嗣不亦可乎且寺人之言也直饰(非识/言也)君令
而不贰者则是贞于君也死君后生臣不愧
而复为贞(不皆死然/后为贞)今惠公朝卒而暮事文
公寺人之不贰何如
人有设桓公隐者曰一难二难三难何也桓
公不能射以告管仲管仲对曰一难也近优
卷十六 第 3a 页 0848-112.png
而远士二难也去其国而数之海三难也君
老而晚置太子桓公曰善不择日而庙礼太

或曰管仲之射隐不得也士之用不在近远
而俳优侏儒固人主之所与燕也则近优而
远士而以为治非其难者也夫处势而不能
用其有而悖不去国是以一人之力禁一国
以一人之力禁一国者少能胜之明能照远
奸而见隐微必行之令虽远于海内必无变
然则去国之海而不劫杀非其难者也楚成
卷十六 第 3b 页 0848-113.png
王置商臣以为太子又欲置公子职商臣作
难遂弑成王公子宰周太子也公子根有宠
遂以东州反分而为两国此皆非晚置太子
之患也夫分势不二庶孽卑宠无藉虽处大
臣晚置太子可也然则晚置太子庶孽不乱
又非其难也物之所谓难者必借人成势而
勿使侵害已可谓一难也贵妾不使二后二
难也爱孽不使危正适专听一臣而不敢隅
君此则可谓三难也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
仲尼曰政在悦近而来远哀公问政于仲尼
卷十六 第 4a 页 0848-114.png
仲尼曰政在选贤齐景公问政于仲尼仲尼
曰政在节财三公出子贡问曰三公问夫子
政一也夫子对之不同何也仲尼曰叶都大
而国小民有背心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鲁
哀公有大臣三人外障距诸侯四邻之士内
比周而以愚其君使宗庙不扫除社稷不血
食者必是三臣也故曰政在选贤齐景公筑
雍门为路寝一朝而以三百乘之家赐者三
(谓以大夫之业/地赐与为寝也)故曰政在节财
或曰仲尼之对亡国之言也叶民有倍心而
卷十六 第 4b 页 0848-115.png
说之悦近而来远则是教民怀惠惠之为政
无功者受赏而有罪者免此法之所以败也
法败而政乱以乱政治败民未见其可也且
民有倍心者君上之明有所不及也不绍叶
公之明而使之悦近而来远是舍吾势之所
能禁而使与不行惠以争民非能持势者也
夫尧之贤六王之冠也舜一从而咸包而尧
无天下矣有人无术以禁下恃为舜而不失
其民不亦无术乎明君见小奸于微故民无
大谋行小诛于细故民无大乱此谓图难者
卷十六 第 5a 页 0848-116.png
于其所易也为大者于其所细也今有功者
必赏赏者不德君力之所致也有罪者必诛
诛者不怨上罪之所生也民知诛罚之皆起
于身也故疾功利于业而不受赐于君太上
下智有之此言太上之下民无说也安取怀
惠之民上君之民无利害说以悦近来远亦
可舍已哀公有臣外障距内比周以愚其君
而说之以选贤此非功伐之论也选其心之
所谓贤者也使哀公知三子外障距内比周
也则三子不一日立矣哀公不知选贤选其
卷十六 第 5b 页 0848-117.png
心之所谓贤故三子得任事燕子哙贤子之
而非孙卿故身死为僇夫差智大宰嚭而愚
子胥故灭于越鲁君不必知贤而说以选贤
是使哀公有夫差燕哙之患也明君不自举
臣臣相进也不自贤功自徇也论之于任试
之于事课之于功故群臣公政而无私不隐
贤不进不肖然则人主奚劳于选贤景公以
百乘之家赐而说以节财是使景公无术使
智之侈而独俭于上未免于贫也有君以千
里养其口腹则虽桀纣不侈焉齐国方三千
卷十六 第 6a 页 0848-118.png
里而桓公以其半自养是侈于桀纣也然而
能为五霸冠者知侈俭之地也为君不能禁
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
下而自节者谓之贫明君使人无私以诈而
食者禁力尽于事归利于上者必闻闻者必
赏污秽为私者必知知者必诛然故忠臣尽
忠于公民士竭力于家百官精剋于上(精廉/剋已)
侈倍景公非国之患也(但如上虽侈/非国之患也)然则说
之以节财非其急者也夫对三公一言而三
公可以无患知下之谓也知下明则禁于微
卷十六 第 6b 页 0848-119.png
则奸无积奸无积则无比周无比周则公私
分公私分则朋党散朋党散无外障距内比
周之患知下明则见精沐见精沐则诛赏明
诛赏明则国不贫故曰一对而三公无患知
下之谓也(韩子以齐桓侈于桀纣犹未亏德/形于翰墨著以为教一何逆理之)
(甚其不得死秦狱/未必不由此也)
郑子产晨出过束匠之闾闻妇人之哭也抚
其御之手而听之有间遣吏执而问之则手
绞其夫者也异日其御问曰夫子何以知之
子产曰其声惧凡人于其亲爱也始病而忧
卷十六 第 7a 页 0848-120.png
临死而惧已死而哀今夫哭已死不哀而惧
是以知其有奸也
或曰子产之治不亦多事乎(不以法度而用/智故曰多事也)
奸必待耳目之所及而后知之则郑国之得
奸者寡矣不任典成之吏(典主也谓其/事而责成之)不察
参伍之政不明度量恃尽聪明劳智虑而以
知奸不亦无术乎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
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则因物以治物(谓若/因龙)
(以治鳞虫因凤/以治羽鸟也)下众而上寡寡不胜众者言
君不足以遍知臣也故因人以知人是以形
卷十六 第 7b 页 0848-121.png
体不劳而事治智虑不用而奸得故宋人语
曰一雀过羿必得之则羿诬矣(羿虽善射见/雀未必一一)
(得之故/曰诬也)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夫知奸
亦有大罗不失其一而已矣不修其理而以
已之𦙄察为之弓矢则子产诬矣老子曰以
智治国国之贼也其子产之谓也
秦昭王问于左右曰今时韩魏孰与始强左
右对曰弱于始也今之如耳魏齐孰与曩之
孟尝芒卯对曰不及也王曰孟尝芒卯率强
韩魏犹无奈寡人何也左右对曰甚然中期
卷十六 第 8a 页 0848-122.png
推琴而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夫六晋之时
知氏最强灭范中行而从韩魏之兵以伐赵
灌以晋水城之未沉者三板知伯出魏宣子
御韩康子为骖乘知伯曰始吾不知水可以
灭人之国吾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绛
水可以灌平阳魏宣子肘韩康子康子践宣
子之足肘足接乎车上而知氏分于晋阳之
下今足下虽强未若知氏韩魏虽弱未至如
其晋阳之下也此天下方用肘足之时愿王
勿易之也或曰昭王之问也有失左右中期
卷十六 第 8b 页 0848-123.png
之对也有过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势不
可害则虽强天下无奈何也而况孟尝芒卯
韩魏能奈我何其势可害也则不肖如耳魏
齐及韩魏犹能害之然则害与不侵在自恃
而已矣奚问乎自恃其不可侵则强与弱奚
其择焉夫在不自恃而问其奈何也其不侵
也幸矣申子曰失之数而求之信则疑矣其
昭王之谓也知伯无度从韩康魏宣而图以
水灌灭其国此知伯之所以国亡而身死头
为饮杯之故也今昭王乃问孰与始强其畏
卷十六 第 9a 页 0848-124.png
有水人之患乎虽有左右非韩魏之二子也
安有肘足之事而中期曰勿易此虚言也且
中期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中期之
任也此中期所以事昭王者也中期善承其
任未慊昭王也而为所不知岂不妄哉左右
对之曰弱于始与不及则可矣其曰甚然则
谀也申子曰治不踰官虽知不言今中期不
知而尚言之故曰昭王之问有失左右中期
之对皆有过也
管子曰见其可说之有證见其不可恶之有
卷十六 第 9b 页 0848-125.png
形赏罚信于所见虽所不见其敢为之乎见
其可说之无證见其不可恶之无形赏罚不
信于所见而求所不见之外不可得也
或曰广廷严居众人之所肃也宴室独处曾
史之所慢也观人之所肃非行情也且君上
者臣下之所为饰也好恶在所见臣下之饰
奸物以愚其君必也明不能烛远奸见隐微
而待之以观饰行定赏罚不亦弊乎
管子曰言于室满于室言于堂满于堂是谓
天下王
卷十六 第 10a 页 0848-126.png
或曰管仲之所谓言室满室言堂满堂者非
特谓游戏饮食之言也必谓大物也人主之
大物非法则术也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
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术者藏之于胸中
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
术不欲见是以明主言法则境内卑贱莫不
闻知也不独满于堂用术则亲爱近习莫之
得闻也不得满室而管子犹曰言于室满室
言于堂满堂非法术之言也
   难四第三十九
卷十六 第 10b 页 0848-127.png
卫孙文子聘于鲁公登亦登叔孙穆子趋进
曰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也今子不后
寡君一等寡君未知所过也子其少安孙子
无辞亦无悛容穆子退而告人曰孙子必亡
臣而不后君过而不悛亡之本也
或曰天子失道诸侯伐之故有汤武诸侯失
道大夫伐之故有齐晋臣而伐君者必亡则
是汤武不王晋齐不立也
孙子君于卫而后不臣于鲁臣之君也君有
失也故臣有得也不命亡于有失之君而命
卷十六 第 11a 页 0848-128.png
亡于有得之臣不察鲁不得诛卫大夫而卫
君之明不知不悛之臣孙子虽有是二也臣
以亡其所以亡其失所以得君也
或曰臣主之施分也臣能夺君者以得相踦
也故非其分而取者众之所夺也辞其分而
取者民之所予也是以桀索岷山之女纣求
比干之心而天下离汤身易名武身受詈而
海内服赵咺走山田外仆而齐晋从则汤武
之所以王齐晋之所以立心非以其君也彼
得之而后以君处之也今未有其所以得而
卷十六 第 11b 页 0848-129.png
行其所以处是倒义而逆德也倒义则事之
所以败也逆德则怨之所以聚也败亡之不
察何也
鲁阳虎欲攻三桓不剋而奔齐齐景公礼之
鲍文子谏曰不可阳虎有宠于季氏而欲伐
于季孙贪其富也今君富于季孙而齐大于
鲁阳虎所以尽诈也景公乃囚阳虎
或曰千金之家其子不仁人之急利甚也桓
公五伯之上也争国而杀其兄其利大也臣
主之间非兄弟之亲也劫杀之功制万乘而
卷十六 第 12a 页 0848-130.png
享大利则群臣孰非阳虎也事以微巧成以
疏拙败群臣之未起难也其备未具也群臣
皆有阳虎之心而君上不知是微而巧也阳
虎贪于天下以欲攻上是疏而拙也不使景
公加诛于拙虎是鲍文子之说反也臣之忠
诈在君所行也君明而严则群臣忠君懦而
闇则群臣诈知微之谓明无救赦之谓严不
知齐之巧臣而诛鲁之成乱不亦妄乎
或曰仁贪不同心故公子目夷辞宋而楚商
臣弑父郑去疾予弟而鲁桓弑兄伍伯兼并
卷十六 第 12b 页 0848-131.png
而以桓律人则是皆无贞廉也且君明而严
则群臣忠阳虎为乱于鲁不成而走入齐而
不诛是承为乱也君明则知诛阳虎之可以
济乱也此见微之情语曰诸侯以国为亲君
严则阳虎之罪不可失此无救赦之实也则
诛阳虎所以使群臣忠也未知齐之巧臣而
废明乱之罚责于未然而不诛昭昭之罪此
则妄矣今诛鲁之罪乱以威群臣之有奸心
者而可以得季孟叔孙之亲鲍文之说何以
为反
卷十六 第 13a 页 0848-132.png
郑伯将以高渠弥为卿昭公恶之固谏不听
及昭公即位惧其杀已也辛卯弑昭公而立
子亶也君子曰昭公知所恶矣公子圉曰高
伯其为戮乎报恶已甚矣
或曰公子圉之言也不亦反乎昭公之及于
难者报恶晚也然则高伯之晚于死者报恶
甚也明君不悬怒(有怒不行且举/之故曰悬怒)悬怒则臣
罪轻举以行计则人主危故灵台之饮卫侯
怒而不诛故楮师作难食鼋之羹郑君怒而
不诛故子公弑君君子之举知所恶非甚之
卷十六 第 13b 页 0848-133.png
也曰知之若是其明也而不行诛焉以及于
死故知所恶以见其无权也人君非独不足
于见难而已或不足于断制令昭公见恶稽
罪而不诛使渠弥含憎惧死以徼幸故不免
于杀是昭公之报恶不甚也
或曰报恶甚者大诛报小罪大诛报小罪也
者狱之至也狱之患故非在所以诛也以雠
之众也是以晋厉公灭三郤而栾中行作难
郑子都杀伯咺而食鼎起福吴王诛子胥而
越勾践成霸则卫侯之逐郑灵之弑不以褚
卷十六 第 14a 页 0848-134.png
师之不死而公父之不诛也以未可以怒而
有怒之色未可诛而有诛之心怒其当罪而
诛不逆人心虽悬奚害夫未立有罪即位之
后宿罪而诛齐胡之所以灭也君行之臣犹
有后患况为臣而行之君乎诛既不当而以
尽为心是与天下有雠也则虽为戮不亦可
乎哉
卫灵公之时弥子瑕有宠于卫国侏儒有见
公者曰臣之梦浅矣公曰奚梦梦见灶者为
见公也公怒曰吾闻人主者梦见日奚为见
卷十六 第 14b 页 0848-135.png
寡人而梦见灶乎侏儒曰夫日兼照天下一
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照一国一人不能壅也
故将见人主而梦日也夫灶一人炀焉则后
人无从见矣或者一人炀君邪则臣虽梦灶
不亦可乎公曰善遂去雍锄退弥子瑕而用
司空狗
或曰侏儒善假于梦以见主道矣然灵公不
知侏儒之言也去雍锄退弥子瑕而用司空
狗者是去所爱而用所贤也郑子都贤庆建
而壅焉燕子哙贤子之而壅焉夫去所爱而
卷十六 第 15a 页 0848-136.png
用所贤未免使一人炀己也不肖者炀主不
足以害明今不加知而使贤者炀主已则必
危矣
或曰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
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晋灵侯说参无恤燕
哙贤子之非正士也而二君尊之所贤不必
贤也非贤而贤用之与爱而用之同贤诚贤
而举之与用所爱异状故楚庄举叔孙而霸
商辛用费仲而灭此皆用所贤而事相反也
燕哙虽举所贤而同于用所爱卫奚距然哉
卷十六 第 15b 页 0848-137.png
则侏儒之未可见也君壅而不知其壅也已
见之后而知其壅也故退壅臣是加知之也
曰不加知而使贤者炀已则必危而今以加
知矣则虽炀已必不危矣
韩非子卷之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