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270385b 页
卷十五 第 1a 页 0848-068.png
韩非子卷之十五亏三
   难一第三十六(古人行事或有不合/理韩子立义以难之)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
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对曰臣闻
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礼繁缛故曰繁礼唯/忠信可以学礼故曰)
(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非谲诈不能制胜/故曰不厌诈伪也)
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
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
雍季对曰焚林而田偷(苟且/也)多兽后不必无
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因诈得利/必以诈伪)
卷十五 第 1b 页 0848-069.png
(俗故无复/有忠信)文公曰善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
楚人成以败之归而行爵先雍季而后舅犯
群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谋也夫用其言而后
其身可乎文公曰此非君所知也夫舅犯言
一时之权也雍季言万世之利也仲尼闻之
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
世之利
或曰雍季之对不当文公之问凡对问者有
因问小大缓急而对也所问高大而对以卑
狭则明主弗受也今文公问以少遇众而对
卷十五 第 2a 页 0848-070.png
曰后必无复此非所以应也且文公不知一
时之权又不知万世之利战而胜则国安而
身定兵强而威立虽有后复莫大于此万世
之利奚患不至战而不胜则国亡兵弱身死
名息拔拂今日之死不及安暇待万世之利
待万世之利在今日之胜今日之胜在诈于
敌诈敌万世之利已故曰雍季之对不当文
公之问且文公又不知舅犯之言舅犯所谓
不厌诈伪者不谓诈其民请诈其敌也敌者
所伐之国也后虽无复何伤哉文公之所以
卷十五 第 2b 页 0848-071.png
先雍季者以其功耶则所以胜楚破军者舅
犯之谋也以其善言耶则雍季乃道其后之
无复也此未有善言也舅犯则以兼之矣舅
犯曰繁礼君子不厌忠信者忠所以爱其下
也信所以不欺其民也夫既以爱而不欺矣
言孰善于此然必曰出于诈伪者军旅之计
也舅犯前有善言后有战胜故舅犯有二功
而后论雍季无一焉而先赏文公之霸也不
亦宜乎仲尼不知善赏也(仲尼不知善赏/妄叹宜哉乎)
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圳亩正(相/谦)
卷十五 第 3a 页 0848-072.png
(故正/也)河滨之渔者争抵(抵水中高地/钓者依之)舜往渔
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苦窳/恶也)
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
舜官也(非大人/之事)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
舜其信仁乎乃躬耕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
人之德化乎
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其人曰尧为
天子然则仲尼之圣尧奈何(尧在上三人为/恶仲尼请尧为)
(圣者/奈何)圣人明察在上位将使天下无奸也今
耕渔不争陶器不窳舜又何德之化(若尧以/圣在上)
卷十五 第 3b 页 0848-073.png
(则自有礼让何/须舜以化之)舜之救败也则是尧有失也
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
可两得也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
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
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
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
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楯之
说也且舜救败期年已一过三年已三过舜
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以已以有尽逐无已
所止者寡矣赏罚使天下必行之令曰中程
卷十五 第 4a 页 0848-074.png
者赏弗中程者诛令朝至暮变暮至朝变十
日而海内毕矣奚待期年舜犹不以此说尧
令从已乃躬亲不亦无术乎且夫以身为苦
而后化民者尧舜之所难也处势而骄下者
庸主之所易也将治天下释庸主之所易道
尧舜之所难未可与为政也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病不幸卒于
大命将奚以告寡人管仲曰微君言臣故将
谒之愿君去坚刁除易牙远卫公子开方易
牙为君王味君主惟人肉未尝易牙蒸其首
卷十五 第 4b 页 0848-075.png
子而进之夫人情莫不爱其子今弗爱其子
安能爱君君妒而好内坚刁自宫以治内人
情莫不爱其身身且不爱安能爱君开方事
君十五年齐卫之间不容数日行弃其母久
官不归其母不爱安能爱君臣闻之矜伪不
长盖虚不久(言盖藏诈事/不可久也)愿君去此三子者
也管仲卒死而桓公弗行及桓公死虫出尸
不葬
或曰管仲所以见告桓公者非有度者之言
也所以去坚刁易牙者以不爱其身适君之
卷十五 第 5a 页 0848-076.png
欲也曰不爱其身安能爱君然则臣有尽死
力以为其主者(尽死力亦/不爱身也)管仲将不用也曰
不爱其死力安能爱君是君去忠臣也且以
不爱其身度其不爱其君是将以管仲之不
能死公子糺度其不死桓公也是管仲亦在
所去之域矣明主之道不然设民所欲以求
其功故为爵禄以劝之设民所恶以禁其奸
故为刑罚以威之庆赏信而刑罚必故君举
功于臣而奸不用于上(臣有功者举用之自/然奸不见用也虽)
有坚刁其奈君何且臣尽死力以与君垂爵
卷十五 第 5b 页 0848-077.png
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
之所出也(君计臣力/臣计君禄)君有道则臣尽力而奸
不生无道则臣上塞主明而下成私管仲非
明此度数于桓公也使去坚刁一坚刁又至
非绝奸之道也且桓公所以身死虫流出尸
不葬者是臣重也臣重之实擅主也有擅主
之臣则君令不下究臣情不上通一人之力
能隔君臣之间使善败不闻祸福不通故有
不葬之患也明主之道一人不兼官一官不
兼事卑贱不待尊贵而进论大臣不因左右
卷十五 第 6a 页 0848-078.png
而见百官修通群臣辐凑有赏者君见其功
有罚者君知其罪见知不悖于前赏罚不弊
于后(可赏赏可罚罚/无所弊塞也)安有不葬之患管仲非
明此言于桓公也使去三子故曰管仲无度

襄子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
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
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
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惟赫子
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
卷十五 第 6b 页 0848-079.png
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

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
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
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使襄子于晋
阳也令不行禁不止是襄子无国晋阳无君
也尚谁与守哉今襄子于晋阳也知氏灌之
臼灶生龟而民无反心是君臣亲也襄子有
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
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
卷十五 第 7a 页 0848-080.png
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
(臣有不骄仅合臣/礼非有善不赏也)明主赏不加于无功罚不
加于无罪今襄子不诛骄侮之臣而赏无臣
之赫安在襄子之善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而叹曰莫乐
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
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
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
曰寡人也师旷曰哑(叹息/之声)是非君人者之言
卷十五 第 7b 页 0848-081.png
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或曰平公失君道师旷失臣礼夫非其行而
诛其身君之于臣也非其行则陈其言善谏
不听则远其身者臣之于君也今师旷非平
公之行不陈人臣之谏而行人主之诛举琴
而亲其体是逆上下之位而失人臣之礼也
夫为人臣者君有过则谏谏不听则轻爵禄
以待之此人臣之礼义也今师旷非平公之
过举琴而亲其体虽严父不加于子而师旷
行之于君此大逆之术也臣行大逆平公喜
卷十五 第 8a 页 0848-082.png
而听之是失君道也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
使人主过于听而不悟其失师旷之行亦不
可明也使奸臣袭极谏而饰弑君之道不可
谓两明此为两过故曰平公失君道而师旷
亦失臣礼矣
齐桓公时有处士曰小臣稷桓公三往而弗
得见桓公曰吾闻布衣之士不轻爵禄无以
易万乘之主万乘之主不好仁义亦无以下
布衣之士于是五往乃得见之
或曰桓公不知仁义夫仁义者忧天下之害
卷十五 第 8b 页 0848-083.png
趋一国之患不避卑辱谓之仁义故伊尹以
中国为乱道为宰于汤百里奚以秦为乱道
为虏于穆公皆忧天下之害趋一国之患不
辞卑辱故谓之仁义今桓公以万乘之势下
匹夫之士将与忧齐国而小臣不行见小臣
之忘民也忘民不可谓仁义仁义者不失人
臣之礼不败君臣之位者也是故四封之内
执会而朝名曰臣臣吏分职受事名曰萌今
小臣在民萌之众而逆君上之欲故不可谓
仁义仁义不在焉桓公又从而礼之使小臣
卷十五 第 9a 页 0848-084.png
有智能而遁桓公是隐也(德修而隐不为/臣用故宜刑也)
无智能而虚骄矜桓公是诬也宜戮小臣之
行非刑则戮桓公不能领臣主之理而礼刑
戮之人是桓公以轻上侮君之俗教于齐国
也非所以为治也故曰桓公不知仁义
靡笄之役(晋伐齐也/靡笄山名)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
闻之驾往救之比至则已斩之矣郤子因曰
胡不以徇其仆曰曩不将救之乎郤子曰吾
敢不分谤乎
或曰郤子言不可不察也非分谤也韩子之
卷十五 第 9b 页 0848-085.png
所斩也若罪人则不可救救罪人法之所以
败也法败则国乱若非罪人则劝之以殉劝
之以徇是重不辜也(斩既不辜殉又不/辜是重不辜也)重不
辜民所以起怨者也民怨则国危郤子之言
非危则乱不可不察也且韩子之所斩若罪
人郤子奚分焉斩若非罪人则已斩之矣而
郤子乃至是韩子之谤已成而郤子且后至
也夫郤子曰以殉不足以分斩人之谤而又
生殉之谤(殉既不辜/益得一谤)是子言分谤也昔者纣
为炮烙崇侯恶来又曰斩涉者之胫也奚分
卷十五 第 10a 页 0848-086.png
于纣之谤(此助为虚/更益谤也)且民之望于上也甚矣
韩子弗得(不得斩谓/不辜也)且望郤子之得之也(望/郤)
(子正韩/子之过)今郤子俱弗得则民绝望于上矣(君/上)
(闻恶更何/所望也)故曰郤子之言非分谤也益谤也
且郤子之往救罪也以韩子为非也不道其
所以为非而劝之以殉是使韩子不知其过
也夫下使民望绝于上又使韩子不知其失
吾未得郤子之所以分谤者也
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管仲曰臣有宠
矣然而臣卑公曰使子立高国之上管仲曰
卷十五 第 10b 页 0848-087.png
臣贵矣然而臣贫公曰使子有三归之家管
仲曰臣富矣然而臣疏于是立以为仲父霄
略曰管仲以贱为不可以治国故请高国之
上以贫为不可以治富故请三归以疏为不
可以治亲故处仲父管仲非贪以便治也
或曰今使臧获奉君令诏卿相莫敢不听非
卿相卑而臧获尊也主令所加莫敢不从也
今使管仲之治不缘桓公是无君也(谓擅出/其令故)
(曰不/缘也)国无君不可以为治若负桓公之威下
桓公之令是臧获之所以信也奚待高国仲
卷十五 第 11a 页 0848-088.png
父之尊而后行哉当世之行事都丞(都丞宦/官之卑)
(者/也)之下徵令者不辟尊贵不就卑贱(二官虽/卑奉命)
(徵令亦不以尊/即避卑即就也)故行之而法者虽巷伯信乎
卿相行之而非法者虽大吏诎乎民萌今管
仲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是非管仲
贪欲富贵必闇而不知术也故曰管仲有失
行霄略有过誉
韩宣王问于樛留吾欲两用公仲公叔其可
乎樛留对曰昔魏两用楼翟而亡西河(楼缓/翟璜)
(也)楚两用昭景而亡鄢郢(昭景楚/之二姓)今君两用
卷十五 第 11b 页 0848-089.png
公仲公叔此必将争事而外市(与邻国交私/以示已利故)
(曰外/市也)则国必忧矣
或曰昔者齐景公两用管仲鲍叔成汤两用
伊尹仲虺夫两用臣者国之忧则是桓公不
霸成汤不王也湣王一用淖齿而手死乎东
庙主父一用李兑减食而死主有术两用不
为患无术两用则争争事而外市一则专制
而劫弑今留无术以规上使其主去两用一
是不有西河鄢郢之忧则必有身死减食之
患是樛留未有善以知言也
卷十五 第 12a 页 0848-090.png
   难二第三十七
景公过晏子曰子宫小近市请徙子家豫章
之圃晏子再拜而辞曰且婴家贫待市食而
朝暮趋之不可以远景公笑曰子家习市识
贵贱乎是时景公繁于刑晏子对曰踊贵而
屦贱景公曰何故对曰刑多也景公造(亡老/反)
然变色曰寡人其暴乎于是损刑五
或曰晏子之贵踊非其诚也欲便辞以止多
刑也(卒问而应非深思也乱国重兴岂/恶刑多在当与不当耳不在多少)此不
察治之患也夫刑当无多不当无少(苟不当/虽少犹)
卷十五 第 12b 页 0848-091.png
(以为/多也)无以不当闻而以太多说无术之患也
败军之诛以千百数犹北不止即治乱之刑
如恐不胜而奸尚不尽今晏子不察其当否
而以大多为说不亦妄乎夫惜草茅者耗禾
穗惠盗贼者伤良民今缓刑罚行宽惠是利
奸邪而害善人也此非所以为治也
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三日不朝管仲
曰此非有国之耻也公故其不雪之以政公
曰故其善因发囷仓赐贫穷论囹圄出薄罪
处三日而民歌之曰公胡不复遗冠乎或曰
卷十五 第 13a 页 0848-092.png
管仲雪桓公之耻于小人而生桓公之耻于
君子矣使桓公发囷仓而赐贫穷论囹圄而
出薄罪非义也不可以雪耻使之而义也桓
公宿义须遗冠而后行之则是桓公行义非
为遗冠也是虽雪遗冠之耻于小人而亦遗
义之耻于君子矣且夫发囷仓而赐贫穷者
是赏无功也论囹圄出薄罪者是不诛过也
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于上(遗冠得赐/常望遗冠)
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此乱之本也安可
以雪耻哉
卷十五 第 13b 页 0848-093.png
昔者文王侵孟克莒举酆三举事而纣恶之
文王乃惧请入雒西之地赤壤之国方千里
以请解炮烙之刑天下皆说仲尼闻之曰仁
哉文王轻千里之国而请解炮烙之刑智哉
文王出千里之地而得天下之心
或曰仲尼以文王为智也不亦过乎夫智者
知祸难之地而辟之者也是以身不及于患
也使文王所以见恶于纣者以其不得人心
耶则虽索人心以解恶可也纣以其大得人
心而恶之已又轻地以收人心是重见疑也
卷十五 第 14a 页 0848-094.png
固其所以桎梏囚于羑里也郑长者有言体
道无为无见也此最宜于文王也矣不使人
疑之也仲尼以文王为智未及此论也
晋平公问叔向曰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
匡天下不识臣之力也叔向对曰管仲善制
割宾胥无善削缝(言损益若女/工剪削弥缝)隰朋善纯缘
(言增饰若女/工之纯缘也)衣成君举而服之亦臣之力也
君何力之有师旷伏琴而笑之公曰太师奚
笑也师旷对曰臣笑叔向之对君也凡为人
臣者犹炮宰和五味而进之君君弗食孰敢
卷十五 第 14b 页 0848-095.png
强之也臣请譬之君者壤地也臣者草木也
必壤地美然后草木硕大亦君之力也臣何
力之有
或曰叔向师旷之对皆偏辞也夫一匡天下
九合诸侯美之大者也非专君之力也又非
专臣之力也昔者宫之奇在虞僖负羁在曹
二臣之智言中事发中功虞曹俱亡者何也
此有其臣而无其君者也且蹇叔处干而干
亡秦而秦霸非蹇叔愚于干而智于秦也此
有君与无臣也向曰臣之力也不然矣昔者
卷十五 第 15a 页 0848-096.png
桓公宫中二市妇闾(里门/也)二百被发而御妇
人得管仲为五伯长失管仲得竖刁而身死
虫流出尸不葬以为非臣之力也且不以管
仲为霸以为君之力也且不以竖刁为乱昔
者晋文公慕于齐女而忘归咎犯极谏故使
反晋国故桓公以管仲合文公以舅犯霸而
师旷曰君之力也又不然矣凡五霸所以能
成功名于天下者必君臣俱有力焉故曰叔
向师旷之对皆偏辞也齐桓公之时晋客至
有司请礼桓公曰告仲父者三(有司三请皆/曰告仲父)
卷十五 第 15b 页 0848-097.png
而优笑曰易哉为君一曰仲父二曰仲父(优/俳)
(优乐/者名)桓公曰吾闻君人者劳于索人佚于使
人吾得仲父已难矣已得仲父之后何为不
易乎哉
或曰桓公之所应优非君人者之言也桓公
以君人为劳于索人何索人为劳哉伊尹自
以为宰干汤百里奚自以为虏干穆公虏所
辱也宰所羞也蒙羞辱而接君上贤者之忧
世急也然则君人者无逆贤而已矣索贤不
为人主难且官职所以任贤也爵禄所以赏
卷十五 第 16a 页 0848-098.png
功也设官职陈爵禄而士自至君人者奚其
劳哉使人又非所佚也人主虽使人必以度
量准之以刑名参之以事遇于法则行不遇
于法则止功当其言则赏不当则诛以刑名
收臣以度量准下此不可释也君人者焉佚
哉索人不劳使人不佚而桓公曰劳于索人
佚于使人者不然且桓公管仲又不难管仲
不死其君而归桓公鲍叔轻官让能而任之
桓公得管仲又不难明矣已得管仲之后奚
遽易哉管仲非周公旦周公旦假为天子七
卷十五 第 16b 页 0848-099.png
年成王壮授之以政非为天下计也为其职
也夫不夺子而行天下者必不背死君而事
其雠倍死君而事其雠者必不难夺子而行
天下不难夺子而行天下者必不难夺其君
国矣管仲公子纠之臣也谋杀桓公而不能
其君死而臣桓公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未
可知也若使管仲大贤也且为汤武桀纣之
臣也桀纣作乱汤武夺之今桓公以易居其
上是以桀纣之行居汤武之上桓公危矣若
使管仲不肖人也且为田常田常简公之臣
卷十五 第 17a 页 0848-100.png
也而弑其君今桓公以易居其上是以简公
之易居田常之上也桓公又危矣管仲非周
公旦以明矣然为汤武与田常未可知也为
汤武有桀纣之危为田常有简公之乱也已
得仲父之后桓公奚处易哉若使桓公之任
管仲必知不欺已也是知不欺主之臣也然
虽知不欺主之臣今桓公以任管仲之专借
竖刁易牙虫流出尸而不葬桓公不知臣欺
主与不欺主已明矣而任臣如彼其专也故
曰桓公闇主
卷十五 第 17b 页 0848-101.png
李兑治中山苦陉令上计而入多李兑曰语
言辩听之说不度于义谓之窕言(苟且/也)无山
林泽谷之利而入多者谓之窕货君子不听
窕言不受窕货子姑免矣
或曰李子设辞曰夫言语辩听之说不度于
义者谓之窕言辩在言者说在听者言非听
者也则辩非说者也所谓不度于义非谓听
者必谓所听也听者非小人则君子也小人
无义必不能度之义也君子度之义必不肯
说也夫曰言语辩听之说不度于义者必不
卷十五 第 18a 页 0848-102.png
诚之言也入多之为窕货也未可远行也李
子之奸弗蚤禁使至于计是遂过也无术以
知而入多入多者穰也(穰丰/多也)虽倍入将奈何
举事慎阴阳之和种树节四时之适无早晚
之失寒温之灾则入多不以小功妨大务不
以私欲害人事丈夫尽于耕农妇人力于织
纴则入多务于畜养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
畜遂五谷殖则入多明于权计审于地形舟
车机械之利用力少致功大则入多利商市
关梁之行能以所有致所无客商归之外货
卷十五 第 18b 页 0848-103.png
留之俭于财用节于衣食宫室器械周于资
用不事玩好则入多入多皆人为也若天事
风雨时寒温适土地不加大而有丰年之功
则入多人事天工二物者皆入多非山林泽
谷之利也夫无山林泽谷之利入多因谓之
窕货者无术之言也
赵简子围卫之郛郭犀楯犀橹立于矢石之
所及(简子以犀为胁橹而/自卧之橹楯类也)鼓之而士不起简
子投枹曰乌乎吾之士数弊也行人烛过免
冑而对曰臣闻之亦有君之不能耳无弊者
卷十五 第 19a 页 0848-104.png
(但君不能/用之耳)昔者吾先君献公并国十七服国
三十八战十有二胜是民之用也献公没惠
公即位淫衍暴乱身好玉女秦人恣侵去降
十七里亦是人之用也惠公没文公授之围
卫取邺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取尊名于天下
亦此人之用也亦有君不能耳士无弊也简
子乃去楯橹立矢石之所及鼓之而士乘之
战大胜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不如闻行
人烛过之一言也
或曰行人未有以说也乃道惠公以此人是
卷十五 第 19b 页 0848-105.png
败文公以此人是霸未见所以用人也(文能/以赏)
(信必罚未必去橹/亲立于矢石间)简子未可以速去胁橹也
严亲在围轻犯矢石孝子之所爱亲也(孝子/所以)
(轻犯矢石而/教者谓亲爱)孝子爱亲百数之一也(犯难救/亲百人)
(无一人言/孝希已)今以为身处危而人尚可战是以
百族之子于上皆善孝子之爱亲也是行人
之诬也(能孝于亲者尚百无一况于/君百族于行孝哉是诬也)好利恶
害夫人之所有也赏厚而信人轻敌矣刑重
而必失人不北矣长行徇上数百不一失喜
利畏罪人莫不然将众者不出乎莫不然之
卷十五 第 20a 页 0848-106.png
数而道乎百无失人之行人未知用众之道




韩非子卷之十五




卷十五 第 20b 页 0848-1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