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WYG0729-05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管子补注卷二十三
明 刘绩 撰
地数第七十七 管子轻重十
桓公曰地数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
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
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
之所以分壤树榖也戈矛之所发刀币之所起也能者
管子补注卷二十三
明 刘绩 撰
地数第七十七 管子轻重十
桓公曰地数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
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
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
之所以分壤树榖也戈矛之所发刀币之所起也能者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WYG0729-0523b.png
有馀拙者不足封于泰山禅于梁父封禅之王七十二
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桓公曰何谓得失之
数皆在此管子对曰昔者桀霸有天下而用不足汤有
七十里之薄而用有馀天非独为汤雨菽粟而地非独
为汤出财物也伊尹善通移轻重开阖决塞通于高下
徐疾之筴坐起之费时也黄帝问于伯高曰吾欲陶天
下而以为一家为之有道乎伯高对曰请刈其莞而树
之吾谨逃其蚤牙则天下可陶而为一家黄帝曰此若
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桓公曰何谓得失之
数皆在此管子对曰昔者桀霸有天下而用不足汤有
七十里之薄而用有馀天非独为汤雨菽粟而地非独
为汤出财物也伊尹善通移轻重开阖决塞通于高下
徐疾之筴坐起之费时也黄帝问于伯高曰吾欲陶天
下而以为一家为之有道乎伯高对曰请刈其莞而树
之吾谨逃其蚤牙则天下可陶而为一家黄帝曰此若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WYG0729-0524a.png
言可得闻乎伯高对曰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
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
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苟山之见其荣者君谨封而
祭之距封十里而为一坛是则使乘者下行行者趋若
犯令者罪死不赦然则与折取之远矣修教十年而葛
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
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
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十
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
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苟山之见其荣者君谨封而
祭之距封十里而为一坛是则使乘者下行行者趋若
犯令者罪死不赦然则与折取之远矣修教十年而葛
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
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
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十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WYG0729-0524b.png
二故天下之君顿戟一怒伏尸满野此见戈之本也
桓公问于管子曰请问天财所出地利所在管子对曰
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一曰上有
铅者其下有鉒银上有丹沙者其下有鉒金上有慈石
者其下有铜金此山之见荣者也苟山之见荣者谨封
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
足断右足入右足断然则其与犯之远矣此天财地利
之所在也桓公问于管子曰以天财地利立功成名于
桓公问于管子曰请问天财所出地利所在管子对曰
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一曰上有
铅者其下有鉒银上有丹沙者其下有鉒金上有慈石
者其下有铜金此山之见荣者也苟山之见荣者谨封
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
足断右足入右足断然则其与犯之远矣此天财地利
之所在也桓公问于管子曰以天财地利立功成名于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WYG0729-0524c.png
天下者谁子也管子对曰文武是也桓公曰此若言何
谓也管子对曰夫玉起于禺氏边山金起于汝汉之右
洿珠起于赤野之末光此皆距周七千八百里其涂远
而至难故先王各用于其重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
布为下币令疾则黄金重令徐则黄金轻先王权度其
号令之徐疾高下其中币而制下上之用则文武是也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守国财而毋税于天下而外因
天下可乎管子对曰可夫水激而流渠令疾而物重先
谓也管子对曰夫玉起于禺氏边山金起于汝汉之右
洿珠起于赤野之末光此皆距周七千八百里其涂远
而至难故先王各用于其重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
布为下币令疾则黄金重令徐则黄金轻先王权度其
号令之徐疾高下其中币而制下上之用则文武是也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守国财而毋税于天下而外因
天下可乎管子对曰可夫水激而流渠令疾而物重先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WYG0729-0524d.png
王理其号令之徐疾内守国财而外因天下矣桓公问
于管子曰其行事奈何管子对曰夫昔者武王有巨桥
之粟贵籴之数(武王既胜殷得巨桥粟欲使籴贵/巨桥仓在今广平郡曲周县也)桓公
曰为之奈何管子对曰武王立重泉之戍(戍名也假设/此戍名欲人)
(惮役而竞/取粟也)令曰民自有百鼓之粟者不行(榖十二/斛也)民举
所最粟(举尽也/最聚也)以避重泉之戍而国谷二什倍巨桥之
粟亦二什倍武王以巨桥之粟二什倍而市缯帛军五
岁毋籍衣于民以巨桥之粟二什倍而衡黄金百万(衡/平)
于管子曰其行事奈何管子对曰夫昔者武王有巨桥
之粟贵籴之数(武王既胜殷得巨桥粟欲使籴贵/巨桥仓在今广平郡曲周县也)桓公
曰为之奈何管子对曰武王立重泉之戍(戍名也假设/此戍名欲人)
(惮役而竞/取粟也)令曰民自有百鼓之粟者不行(榖十二/斛也)民举
所最粟(举尽也/最聚也)以避重泉之戍而国谷二什倍巨桥之
粟亦二什倍武王以巨桥之粟二什倍而市缯帛军五
岁毋籍衣于民以巨桥之粟二什倍而衡黄金百万(衡/平)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WYG0729-0525a.png
(也/)终身无籍于民准衡之数也
桓公问于管子曰今亦可以行此乎管子对曰可夫楚
有汝汉之金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此三者亦
可以当武王之数十口之家十人咶盐百口之家百人
咶盐凡食盐之数一月丈夫五升少半妇人三升少半
婴儿二升少半盐之重升加分耗而釜五十升加一耗
而釜百升加什耗而釜千君伐菹薪煮泲水为盐正而
积之三万钟至阳春请籍于时桓公曰何谓籍于时管
桓公问于管子曰今亦可以行此乎管子对曰可夫楚
有汝汉之金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此三者亦
可以当武王之数十口之家十人咶盐百口之家百人
咶盐凡食盐之数一月丈夫五升少半妇人三升少半
婴儿二升少半盐之重升加分耗而釜五十升加一耗
而釜百升加什耗而釜千君伐菹薪煮泲水为盐正而
积之三万钟至阳春请籍于时桓公曰何谓籍于时管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WYG0729-0525b.png
子曰阳春农事方作令民毋得筑垣墙毋得缮冢墓丈
夫毋得治宫室毋得立台榭北海之众毋得聚庸而煮
盐然盐之贾必四什倍君以四什之贾修河济之流南
输梁赵宋卫濮阳恶食无盐则肿守圉之本其用盐独
重君伐菹薪煮泲水以籍于天下然则天下不减矣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富本而丰五谷可乎管子对曰
不可夫本富而财物众不能守则税于天下五谷兴丰
巨钱而天下贵则税于天下然则吾民常为天下掳矣
夫毋得治宫室毋得立台榭北海之众毋得聚庸而煮
盐然盐之贾必四什倍君以四什之贾修河济之流南
输梁赵宋卫濮阳恶食无盐则肿守圉之本其用盐独
重君伐菹薪煮泲水以籍于天下然则天下不减矣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富本而丰五谷可乎管子对曰
不可夫本富而财物众不能守则税于天下五谷兴丰
巨钱而天下贵则税于天下然则吾民常为天下掳矣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WYG0729-0525c.png
夫善用本者若以身济于大海观风之所起天下高则
高天下下则下天高我下则财利税于天下矣
桓公问于管子曰事尽于此乎管子对曰未也夫齐衢
处之本通达所出也游子胜商之所道人求本者食吾
本粟因吾本币骐骥黄金然后出令有徐疾物有轻重
然后天下之宝一为我用善者用非有使非人
揆度第七十八 管子轻重十一
齐桓公问于管子曰自燧人以来其大会可得而闻乎
高天下下则下天高我下则财利税于天下矣
桓公问于管子曰事尽于此乎管子对曰未也夫齐衢
处之本通达所出也游子胜商之所道人求本者食吾
本粟因吾本币骐骥黄金然后出令有徐疾物有轻重
然后天下之宝一为我用善者用非有使非人
揆度第七十八 管子轻重十一
齐桓公问于管子曰自燧人以来其大会可得而闻乎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WYG0729-0525d.png
管子对曰燧人以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共工之
王(帝共工氏继/女娲有天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
制天下至于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不利其器(藏秘锋/芒不以)
(示人行机权之道/使人日用而不知)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沛大泽也一/说水草兼处)
(曰/沛)逐禽兽实以益人然后天下可得而牧也至于尧舜
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禺氏西北戎/名玉之所出)南贵
江汉之珠其胜禽兽之仇以大夫随之(胜犹益也禽兽/之仇者使其逐)
(禽兽如从仇雔也以大夫随之者使其大夫/散邑粟财物随山泽之人求其禽兽之皮)桓公曰何
王(帝共工氏继/女娲有天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
制天下至于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不利其器(藏秘锋/芒不以)
(示人行机权之道/使人日用而不知)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沛大泽也一/说水草兼处)
(曰/沛)逐禽兽实以益人然后天下可得而牧也至于尧舜
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禺氏西北戎/名玉之所出)南贵
江汉之珠其胜禽兽之仇以大夫随之(胜犹益也禽兽/之仇者使其逐)
(禽兽如从仇雔也以大夫随之者使其大夫/散邑粟财物随山泽之人求其禽兽之皮)桓公曰何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WYG0729-0526a.png
谓也管子对曰令诸侯之子将委质者(诸国君之子若/卫公子闻方鲁)
(公子季/友之类)皆以双虎之皮(双虎之皮/以为裘)卿大夫豹饰(卿大夫/上大夫)
(也袖谓/之饰)列大夫豹幨(列大夫中大夫/也襟谓之幨)大夫散其邑粟与
其财物以市虎豹之皮故山林之人刺(七亦/反)其猛兽若
从亲戚之仇此君冕服于朝而猛兽胜于外大夫已散
其财物万人得受其流此尧舜之数也(言尧舜尝/用此数)
桓公曰事名二正名五而天下治何谓事名二对曰天
筴阳也壤筴阴也此谓事名二何谓正名五对曰权也
(公子季/友之类)皆以双虎之皮(双虎之皮/以为裘)卿大夫豹饰(卿大夫/上大夫)
(也袖谓/之饰)列大夫豹幨(列大夫中大夫/也襟谓之幨)大夫散其邑粟与
其财物以市虎豹之皮故山林之人刺(七亦/反)其猛兽若
从亲戚之仇此君冕服于朝而猛兽胜于外大夫已散
其财物万人得受其流此尧舜之数也(言尧舜尝/用此数)
桓公曰事名二正名五而天下治何谓事名二对曰天
筴阳也壤筴阴也此谓事名二何谓正名五对曰权也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WYG0729-0526b.png
衡也规也矩也准也此谓正名五其在色者青黄白黑
赤也其在声者宫商羽徵角也其在味者酸辛咸苦甘
也二五者童山竭泽人君以数制之人味者所以守民
口也声者所以守民耳也色者所以守民目也人君失
二五者亡其国大夫失二五者亡其势民失二五者亡
其家此国之至机也谓之国机
轻重之法曰自言能为司马不能为司马者杀其身以
衅其鼓自言能治田土不能治田土者杀其身以衅其
赤也其在声者宫商羽徵角也其在味者酸辛咸苦甘
也二五者童山竭泽人君以数制之人味者所以守民
口也声者所以守民耳也色者所以守民目也人君失
二五者亡其国大夫失二五者亡其势民失二五者亡
其家此国之至机也谓之国机
轻重之法曰自言能为司马不能为司马者杀其身以
衅其鼓自言能治田土不能治田土者杀其身以衅其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WYG0729-0526c.png
社自言能为官不能为官者劓以为门父故无敢奸能
诬禄至于君者矣故相任寅为官都重门击柝不能去
亦随之以法
桓公问于管子曰请问大准管子对曰大准者天下皆
制我而无我焉此谓大准桓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今
天下起兵加我臣之能谋厉国定名者割壤而封臣之
能以车兵进退成功立名者割壤而封然则是天下尽
封君之臣也非君封之也天下已封君之臣十里矣天
诬禄至于君者矣故相任寅为官都重门击柝不能去
亦随之以法
桓公问于管子曰请问大准管子对曰大准者天下皆
制我而无我焉此谓大准桓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今
天下起兵加我臣之能谋厉国定名者割壤而封臣之
能以车兵进退成功立名者割壤而封然则是天下尽
封君之臣也非君封之也天下已封君之臣十里矣天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WYG0729-0526d.png
下每动重封君之民二十里君之民非富也邻国富之
邻国每动重富君之民贫者重贫富者重富大准之数
也桓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今天下起兵加我民弃其
耒耜出持戈于外然则国不得耕此非天凶也此人凶
也君朝令而夕求具民肆其财物与其五谷为雠厌分
而去贾人受而廪之然则国财之一分在贾人师罢民
反其事万物反其重贾人出其财物国币之少分廪于
贾人若此则币重三分财物之轻重三分贾人市于三
邻国每动重富君之民贫者重贫富者重富大准之数
也桓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今天下起兵加我民弃其
耒耜出持戈于外然则国不得耕此非天凶也此人凶
也君朝令而夕求具民肆其财物与其五谷为雠厌分
而去贾人受而廪之然则国财之一分在贾人师罢民
反其事万物反其重贾人出其财物国币之少分廪于
贾人若此则币重三分财物之轻重三分贾人市于三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WYG0729-0527a.png
分之间国之财物尽在贾人而君无筴焉民更相制君
无有事焉此轻重之大准也
管子曰人君操本民不得操末人君操始民不得操卒
其在涂者籍之于衢塞其在榖者守之春秋其在万物
者立赀而行故物动则应之故豫夺其涂则民无遵君
守其流则民失其高故守四方之高下国无游贾贵贱
相当此谓国衡以利相守则数归于君矣
管子曰善正商任者省有肆省有肆则市朝间市朝间
无有事焉此轻重之大准也
管子曰人君操本民不得操末人君操始民不得操卒
其在涂者籍之于衢塞其在榖者守之春秋其在万物
者立赀而行故物动则应之故豫夺其涂则民无遵君
守其流则民失其高故守四方之高下国无游贾贵贱
相当此谓国衡以利相守则数归于君矣
管子曰善正商任者省有肆省有肆则市朝间市朝间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WYG0729-0527b.png
则田野充田野充则民财足民财足则君赋敛焉不穷
今则不然民重而君重重而不能轻民轻而君轻轻而
不能重天下善者不然民重则君轻民轻则君重此乃
财馀以满不足之数也故凡不能调民利者不可以为
大治不察于终始不可以为至矣动左右以重相因二
十国之筴也(按别本二十作/世字下放此)盐铁二十国之筴也锡金
二十国之筴也五官之数不籍于民
桓公问于管子曰轻重之数恶终管子对曰若四时之
今则不然民重而君重重而不能轻民轻而君轻轻而
不能重天下善者不然民重则君轻民轻则君重此乃
财馀以满不足之数也故凡不能调民利者不可以为
大治不察于终始不可以为至矣动左右以重相因二
十国之筴也(按别本二十作/世字下放此)盐铁二十国之筴也锡金
二十国之筴也五官之数不籍于民
桓公问于管子曰轻重之数恶终管子对曰若四时之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WYG0729-0527c.png
更举无所终国有患忧轻重五谷以调用积馀藏羡以
备赏天下宾服有海内以富诚信仁义之士故民高辞
让无为奇怪者彼轻重者诸侯不服以出战诸侯宾服
以行仁义管子曰一岁耕五岁食粟贾五倍一岁耕六
岁食粟贾六倍二年耕而十一年食夫富能夺贫能予
乃可以为天下且天下者处兹行兹若此而天下可一
也夫天下者使之不使用之不用故善为天下者毋曰
使之使不得不使毋曰用之用不得不用也
备赏天下宾服有海内以富诚信仁义之士故民高辞
让无为奇怪者彼轻重者诸侯不服以出战诸侯宾服
以行仁义管子曰一岁耕五岁食粟贾五倍一岁耕六
岁食粟贾六倍二年耕而十一年食夫富能夺贫能予
乃可以为天下且天下者处兹行兹若此而天下可一
也夫天下者使之不使用之不用故善为天下者毋曰
使之使不得不使毋曰用之用不得不用也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WYG0729-0527d.png
管子曰善为国者如金石之相举重钧则金倾故治权
则势重治道则势羸今谷重于吾国轻于天下则诸侯
之自泄如原水之就下故物重则至轻则去有以重至
而轻处者我动而错之天下即已于我矣物藏则重发
则轻散则多币重则民死利币轻则决而不用故轻重
调于数而止五榖者民之司命也刀币者沟渎也号令
者徐疾也令重于宝社稷重于亲戚胡谓也对曰夫城
郭拔社稷不血食无生臣亲没之后无死子此社稷之
则势重治道则势羸今谷重于吾国轻于天下则诸侯
之自泄如原水之就下故物重则至轻则去有以重至
而轻处者我动而错之天下即已于我矣物藏则重发
则轻散则多币重则民死利币轻则决而不用故轻重
调于数而止五榖者民之司命也刀币者沟渎也号令
者徐疾也令重于宝社稷重于亲戚胡谓也对曰夫城
郭拔社稷不血食无生臣亲没之后无死子此社稷之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0729-0528a.png
所重于亲戚者也故有城无人谓之守平虚有人而无
甲兵而无食谓之与祸居
桓公问管子曰吾闻海内玉币有七筴可得而闻乎管
子对曰阴山之碝珉一筴也燕之紫山白金一筴也发
朝鲜之文皮一筴也汝汉水之右衢黄金一筴也江阳
之珠一筴也秦明山之曾青一筴也禺氏边山之玉一
筴也此谓以寡为多以狭为广天下之数尽于轻重矣
桓公问于管子曰阴山之马具驾者千乘马之平贾万
甲兵而无食谓之与祸居
桓公问管子曰吾闻海内玉币有七筴可得而闻乎管
子对曰阴山之碝珉一筴也燕之紫山白金一筴也发
朝鲜之文皮一筴也汝汉水之右衢黄金一筴也江阳
之珠一筴也秦明山之曾青一筴也禺氏边山之玉一
筴也此谓以寡为多以狭为广天下之数尽于轻重矣
桓公问于管子曰阴山之马具驾者千乘马之平贾万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0729-0528b.png
也金之平贾万也吾有伏金千斤为此柰何管子对曰
君请使与正籍者皆以币还于金吾至四万此一为四
矣吾非埏埴摇炉櫜而立黄金也今黄金之重一为四
者数也珠起于赤野之末光黄金起于汝汉水之右衢
玉起于禺氏之边山此度去周七千八百里其涂远其
至阨故先王度用其重而因之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
币刀布为下币先王高下中币制下上之用百乘之国
中而立市东西南北度五十里一日定虑二日定载三
君请使与正籍者皆以币还于金吾至四万此一为四
矣吾非埏埴摇炉櫜而立黄金也今黄金之重一为四
者数也珠起于赤野之末光黄金起于汝汉水之右衢
玉起于禺氏之边山此度去周七千八百里其涂远其
至阨故先王度用其重而因之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
币刀布为下币先王高下中币制下上之用百乘之国
中而立市东西南北度五十里一日定虑二日定载三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0729-0528c.png
日出竟五日而反百乘之制轻重毋过五日百乘为耕
田万顷为户万户为开口十万人为分者万人为轻车
百乘为马四百匹千乘之国中而立市东西南北度百
五十馀里二日定虑三日定载五日出竟十日而反千
乘之制轻重毋过一旬千乘为耕田十万顷为户十万
户为开口百万人为当分者十万人为轻车千乘为马
四千匹万乘之国中而立市东西南北度五百里三日
定虑五日定载十日出竟二十日而反万乘之制轻重
田万顷为户万户为开口十万人为分者万人为轻车
百乘为马四百匹千乘之国中而立市东西南北度百
五十馀里二日定虑三日定载五日出竟十日而反千
乘之制轻重毋过一旬千乘为耕田十万顷为户十万
户为开口百万人为当分者十万人为轻车千乘为马
四千匹万乘之国中而立市东西南北度五百里三日
定虑五日定载十日出竟二十日而反万乘之制轻重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0729-0528d.png
毋过二旬万乘为耕田百万顷为户百万户为开口千
万人为当分者百万人为轻车万乘为马四万匹
管子曰匹夫为鳏匹妇为寡老而无子者为独君问其
若有子弟师役而死者父母为独上必葬之衣衾三领
木必三寸乡吏视事葬于公壤若产而无弟兄上必赐
之匹马之壤故亲之杀其子以为上用不苦也君终岁
行邑里其人力同而宫室美者良萌也力作者也脯二
束酒一石以赐之力足荡游不作老者谯之当壮者遣
万人为当分者百万人为轻车万乘为马四万匹
管子曰匹夫为鳏匹妇为寡老而无子者为独君问其
若有子弟师役而死者父母为独上必葬之衣衾三领
木必三寸乡吏视事葬于公壤若产而无弟兄上必赐
之匹马之壤故亲之杀其子以为上用不苦也君终岁
行邑里其人力同而宫室美者良萌也力作者也脯二
束酒一石以赐之力足荡游不作老者谯之当壮者遣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0729-0529a.png
之边戍民之无本者贷之圃疆故百事皆举无留力失
时之民此皆国筴之数也
上农挟五中农挟四下农挟三上女衣五中女衣四下
女衣三农有常业女有常事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
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饥寒冻饿必起于粪土故先
王谨于其始事再其本民无𥼷者卖其子三其本若为
食四其本则乡里给五其本则远近通然后死得葬矣
事不能再其本而上之求焉无止然则奸涂不可独遵
时之民此皆国筴之数也
上农挟五中农挟四下农挟三上女衣五中女衣四下
女衣三农有常业女有常事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
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饥寒冻饿必起于粪土故先
王谨于其始事再其本民无𥼷者卖其子三其本若为
食四其本则乡里给五其本则远近通然后死得葬矣
事不能再其本而上之求焉无止然则奸涂不可独遵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0729-0529b.png
货财不安于拘随之以法则中内摲民也轻重不调无
𥼷之民不可责理鬻子不可得使君失其民父失其子
亡国之数也管子曰神农之数曰一榖不登减一谷榖
之法什倍二榖不登减二榖榖之法再什倍夷疏满之
无食者予之陈无种者贷之新故无什倍之贾无倍称
之民
国准第七十九 管子轻重十二
桓公问于管子曰国准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国准者视
𥼷之民不可责理鬻子不可得使君失其民父失其子
亡国之数也管子曰神农之数曰一榖不登减一谷榖
之法什倍二榖不登减二榖榖之法再什倍夷疏满之
无食者予之陈无种者贷之新故无什倍之贾无倍称
之民
国准第七十九 管子轻重十二
桓公问于管子曰国准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国准者视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0729-0529c.png
时而立仪桓公曰何谓视时而立仪对曰黄帝之王谨
逃其爪牙有虞之王枯泽童山夏后之王烧增薮焚沛
泽不益民之利殷人之王诸侯无牛马之牢不利其器
周人之王官能以备物五家之数殊而用一也桓公曰
然则五家之数籍何者为善也管子对曰烧山林破增
薮焚沛泽猛兽众也童山竭泽者君智不足也烧增薮
焚沛泽不益民利逃械器闭智能者辅已者也诸侯无
牛马之牢不利其器者曰淫器而壹民心者也以人御
逃其爪牙有虞之王枯泽童山夏后之王烧增薮焚沛
泽不益民之利殷人之王诸侯无牛马之牢不利其器
周人之王官能以备物五家之数殊而用一也桓公曰
然则五家之数籍何者为善也管子对曰烧山林破增
薮焚沛泽猛兽众也童山竭泽者君智不足也烧增薮
焚沛泽不益民利逃械器闭智能者辅已者也诸侯无
牛马之牢不利其器者曰淫器而壹民心者也以人御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0729-0529d.png
人逃戈刃高仁义乘天固以安己者也五家之数殊而
用一也
桓公曰今当时之王者立何而可管子对曰请兼用五
家而勿尽桓公曰何谓管子对曰立祈祥以固山泽立
械器以使万物天下皆利而谨操重筴童山竭泽益利
搏流出山金立币存菹丘立骈牢以为民饶彼菹菜之
壤非五谷之所生也麋鹿牛马之地春秋赋生杀老立
施以守五谷此以无用之壤臧民之羸五家之数皆用
用一也
桓公曰今当时之王者立何而可管子对曰请兼用五
家而勿尽桓公曰何谓管子对曰立祈祥以固山泽立
械器以使万物天下皆利而谨操重筴童山竭泽益利
搏流出山金立币存菹丘立骈牢以为民饶彼菹菜之
壤非五谷之所生也麋鹿牛马之地春秋赋生杀老立
施以守五谷此以无用之壤臧民之羸五家之数皆用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0729-0530a.png
而勿尽
桓公曰五代之王以尽天下数矣来世之王者可得而
闻乎管子对曰好讥而不乱亟变而不变时至则为过
则去王数不可豫致此五家之国准也
轻重甲第八十 管子轻重十三
桓公曰轻重有数乎管子对曰轻重无数物发而应之
闻声而乘之故为国不能来天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则
国不可成桓公曰何谓来天下之财管子对曰昔者桀
桓公曰五代之王以尽天下数矣来世之王者可得而
闻乎管子对曰好讥而不乱亟变而不变时至则为过
则去王数不可豫致此五家之国准也
轻重甲第八十 管子轻重十三
桓公曰轻重有数乎管子对曰轻重无数物发而应之
闻声而乘之故为国不能来天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则
国不可成桓公曰何谓来天下之财管子对曰昔者桀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0729-0530b.png
之时女乐三万人端噪晨乐闻于三衢是无不服文绣
衣裳者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一纯得粟百钟
于桀之国夫桀之国者天子之国也桀无天下忧饰妇
女钟鼓之乐故伊尹得其粟而夺之流此之谓来天下
之财桓公曰何谓致天下之民管子对曰请使州有一
掌里有积五窌民无以与正籍者予之长假死而不葬
者予之长度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死者得葬不资者得
振则天下之归我者若流水此之谓致天下之民故圣
衣裳者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一纯得粟百钟
于桀之国夫桀之国者天子之国也桀无天下忧饰妇
女钟鼓之乐故伊尹得其粟而夺之流此之谓来天下
之财桓公曰何谓致天下之民管子对曰请使州有一
掌里有积五窌民无以与正籍者予之长假死而不葬
者予之长度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死者得葬不资者得
振则天下之归我者若流水此之谓致天下之民故圣
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WYG0729-0530c.png
人善用非其有使非其人动言摇辞万民可得而亲桓
公曰善
桓公问管子曰夫汤以七十里之薄兼桀之天下其故
何也管子对曰桀者冬不为杠夏不束柎以观冻溺弛
牝虎充市以观其惊骇至汤而不然夷竞而积粟饥者
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天下归汤若流水此桀之
所以失其天下也桓公曰桀使汤得为是其故何也管
子曰女华者桀之所爱也汤事之以千金曲逆者桀之
公曰善
桓公问管子曰夫汤以七十里之薄兼桀之天下其故
何也管子对曰桀者冬不为杠夏不束柎以观冻溺弛
牝虎充市以观其惊骇至汤而不然夷竞而积粟饥者
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天下归汤若流水此桀之
所以失其天下也桓公曰桀使汤得为是其故何也管
子曰女华者桀之所爱也汤事之以千金曲逆者桀之
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WYG0729-0530d.png
所善也汤事之以千金内则有女华之阴外则有曲逆
之阳阴阳之议合而得成其天子此汤之阴谋也
桓公曰轻重之数国准之分吾已得而闻之矣请问用
兵奈何管子对曰五战而至于兵桓公曰此若言何谓
也管子对曰请战衡战准战流战权战势此所谓五战
而至于兵者也桓公曰善
桓公欲赏死事之后曰吾国者衢处之国馈食之都虎
狼之所栖也今每战舆死扶伤如孤荼首之孙仰倳戟
之阳阴阳之议合而得成其天子此汤之阴谋也
桓公曰轻重之数国准之分吾已得而闻之矣请问用
兵奈何管子对曰五战而至于兵桓公曰此若言何谓
也管子对曰请战衡战准战流战权战势此所谓五战
而至于兵者也桓公曰善
桓公欲赏死事之后曰吾国者衢处之国馈食之都虎
狼之所栖也今每战舆死扶伤如孤荼首之孙仰倳戟
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WYG0729-0531a.png
之宝吾无由予之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吾国之豪家迁
封食邑而居者君章之以物则物重不章以物则物轻
守之以物则物重不守以物则物轻故迁封食邑富商
蓄贾积馀藏羡跱蓄之家此吾国之豪也故君请缟素
而就士室朝功臣世家迁封食邑积馀藏羡跱蓄之家
曰城脆致冲无委致围天下有虑齐独不与其谋子大
夫有五榖菽粟者勿敢左右请以平贾取之子与之定
其劵契之齿釜鏂之数不得为侈弇焉困穷之民闻而
封食邑而居者君章之以物则物重不章以物则物轻
守之以物则物重不守以物则物轻故迁封食邑富商
蓄贾积馀藏羡跱蓄之家此吾国之豪也故君请缟素
而就士室朝功臣世家迁封食邑积馀藏羡跱蓄之家
曰城脆致冲无委致围天下有虑齐独不与其谋子大
夫有五榖菽粟者勿敢左右请以平贾取之子与之定
其劵契之齿釜鏂之数不得为侈弇焉困穷之民闻而
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WYG0729-0531b.png
籴之釜鏂无止远通不推国粟之贾坐长而四十倍君
出四十倍之粟以振孤寡牧贫病视独老穷而无子者
靡得相鬻而养之勿使赴于沟浍之中若此则士争前
战为颜行不偷而为用舆死扶伤死者过半此何故也
士非好战而轻死轻重之分使然也
桓公曰皮干筋角之徵甚重重籍于民而贵市之皮干
筋角非为国之数也管子对曰请以令高杠柴池使东
西不相睹南北不相见桓公曰诺行事期年而皮干筋
出四十倍之粟以振孤寡牧贫病视独老穷而无子者
靡得相鬻而养之勿使赴于沟浍之中若此则士争前
战为颜行不偷而为用舆死扶伤死者过半此何故也
士非好战而轻死轻重之分使然也
桓公曰皮干筋角之徵甚重重籍于民而贵市之皮干
筋角非为国之数也管子对曰请以令高杠柴池使东
西不相睹南北不相见桓公曰诺行事期年而皮干筋
卷二十三 第 17a 页 WYG0729-0531c.png
角之徵去分民之籍去分桓公召管子而问曰此何故
也管子对曰杠池平之时夫妻服簟轻至百里今高扛
柴池东西南北不相睹天酸然雨十人之力不能上广
泽遇雨十人之力不可得而恃夫舍牛马之力所无因
牛马绝罢而相继死其所者相望皮干筋角徒予人而
莫之取牛马之贾必坐长而百倍天下闻之必离其牛
马而归齐若流故高杠柴池所以致天下之牛马而损
民之籍也道若秘云物之所生不若其所聚
也管子对曰杠池平之时夫妻服簟轻至百里今高扛
柴池东西南北不相睹天酸然雨十人之力不能上广
泽遇雨十人之力不可得而恃夫舍牛马之力所无因
牛马绝罢而相继死其所者相望皮干筋角徒予人而
莫之取牛马之贾必坐长而百倍天下闻之必离其牛
马而归齐若流故高杠柴池所以致天下之牛马而损
民之籍也道若秘云物之所生不若其所聚
卷二十三 第 17b 页 WYG0729-0531d.png
桓公曰弓弩多匡䡔者(绩按䡔苦/礼切碍也)而重籍于民奉缮工
而使弓弩多匡䡔者其故何也管子对曰鹅鹜之舍近
鹍鸡鹄鸨(鸨布/老切)之通远鹄鹍之所在君请式璧而聘之
桓公曰诺行事期年而上无阙者前无趋人三月解
弓弩无匡䡔者召管子而问曰此何故也管子对曰鹄
鹍之所在君式璧而聘之菹泽之民闻之越平而射远
非十钧之弩不能中鹍鸡鹄鸨彼十钧之弩不得棐擏
不能自正故三月解而弓弩无匡䡔者此何故也以
而使弓弩多匡䡔者其故何也管子对曰鹅鹜之舍近
鹍鸡鹄鸨(鸨布/老切)之通远鹄鹍之所在君请式璧而聘之
桓公曰诺行事期年而上无阙者前无趋人三月解
弓弩无匡䡔者召管子而问曰此何故也管子对曰鹄
鹍之所在君式璧而聘之菹泽之民闻之越平而射远
非十钧之弩不能中鹍鸡鹄鸨彼十钧之弩不得棐擏
不能自正故三月解而弓弩无匡䡔者此何故也以
卷二十三 第 18a 页 WYG0729-0532a.png
其家习其所也
桓公曰寡人欲籍于室屋管子对曰不可是毁成也欲
籍于万民管子曰不可是隐情也欲籍于六畜管子对
曰不可是杀生也欲籍于树木管子对曰不可是伐生
也然则寡人安籍而可管子对曰君请籍于鬼神桓公
忽然作色曰万民室屋六畜树木且不可得籍鬼神乃
可得而籍夫管子对曰厌宜乘势事之利得也计议因
权事之囿大也王者乘势圣人乘幼与物皆宜桓公曰
桓公曰寡人欲籍于室屋管子对曰不可是毁成也欲
籍于万民管子曰不可是隐情也欲籍于六畜管子对
曰不可是杀生也欲籍于树木管子对曰不可是伐生
也然则寡人安籍而可管子对曰君请籍于鬼神桓公
忽然作色曰万民室屋六畜树木且不可得籍鬼神乃
可得而籍夫管子对曰厌宜乘势事之利得也计议因
权事之囿大也王者乘势圣人乘幼与物皆宜桓公曰
卷二十三 第 18b 页 WYG0729-0532b.png
行事奈何管子对曰昔尧之五吏五官无所食君请立
五厉之祭祭尧之五吏春献兰秋敛落原鱼以为脯鲵
以为殽若此则泽鱼之正百倍异日则无屋粟邦布之
籍此之谓设之以祈祥推之以礼义也然则自足何求
于民也
桓公曰天下之国莫彊于越今寡人欲北举事孤竹离
枝恐越人之至为此有道乎管子对曰君请遏原流大
夫立池沼令以矩游为乐则越人安敢至桓公曰行事
五厉之祭祭尧之五吏春献兰秋敛落原鱼以为脯鲵
以为殽若此则泽鱼之正百倍异日则无屋粟邦布之
籍此之谓设之以祈祥推之以礼义也然则自足何求
于民也
桓公曰天下之国莫彊于越今寡人欲北举事孤竹离
枝恐越人之至为此有道乎管子对曰君请遏原流大
夫立池沼令以矩游为乐则越人安敢至桓公曰行事
卷二十三 第 19a 页 WYG0729-0532c.png
奈何管子对曰请以令隐三川立员都立大舟之都大
身之都有深渊垒十仞令曰能游者赐千金未能用金
千齐民之游水不避吴越桓公终北举事于孤竹离枝
越人果至隐曲蔷以水齐管子有扶身之士五万人以
待战于曲蔷大败越人此之谓水豫
齐之北泽烧火(猎而行火曰/烧式照反)光照堂下管子入贺桓公
曰吾田野辟农夫必有百倍之利矣是岁租税九月而
具粟又美桓公召管子而问曰此何故也管子对曰万
身之都有深渊垒十仞令曰能游者赐千金未能用金
千齐民之游水不避吴越桓公终北举事于孤竹离枝
越人果至隐曲蔷以水齐管子有扶身之士五万人以
待战于曲蔷大败越人此之谓水豫
齐之北泽烧火(猎而行火曰/烧式照反)光照堂下管子入贺桓公
曰吾田野辟农夫必有百倍之利矣是岁租税九月而
具粟又美桓公召管子而问曰此何故也管子对曰万
卷二十三 第 19b 页 WYG0729-0532d.png
乘之国千乘之国不能无薪而炊今北泽烧莫之续则
是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大曰薪/小曰荛)一束十倍则春有
以倳耜夏有以决芸此租税所以九月而具也
桓公忧北郭民之贫召管子而问曰北郭者尽屦缕之
氓也以唐园为本利为此有道乎管子对曰请以令禁
百钟之家不得事鞒千钟之家不得为唐园去市三百
步者不得树葵菜若此则空闻有以相给资则北郭之
氓有所雠其手搔之功唐园之利故有十倍之利
是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大曰薪/小曰荛)一束十倍则春有
以倳耜夏有以决芸此租税所以九月而具也
桓公忧北郭民之贫召管子而问曰北郭者尽屦缕之
氓也以唐园为本利为此有道乎管子对曰请以令禁
百钟之家不得事鞒千钟之家不得为唐园去市三百
步者不得树葵菜若此则空闻有以相给资则北郭之
氓有所雠其手搔之功唐园之利故有十倍之利
卷二十三 第 20a 页 WYG0729-0533a.png
管子曰阴王之国有三而齐与在焉桓公曰此若言可
得闻乎管子对曰楚有汝汉之黄金而齐有渠展之盐
燕有辽东之煮此阴王之国也且楚之有黄金中齐有
蔷石也苟有操之不工用之不善天下倪而是耳使夷
吾得居楚之黄金吾能令农毋耕而食女毋织而衣今
齐有渠展之盐(渠展齐地沛水所流入海之处/可煮盐之所也故曰渠展之盐)请君伐
菹薪(草枯/曰菹)煮水为盐(煮海/水也)正而积之桓公曰诺十月始
正至于正月成盐三万六千钟召管子而问曰安用此
得闻乎管子对曰楚有汝汉之黄金而齐有渠展之盐
燕有辽东之煮此阴王之国也且楚之有黄金中齐有
蔷石也苟有操之不工用之不善天下倪而是耳使夷
吾得居楚之黄金吾能令农毋耕而食女毋织而衣今
齐有渠展之盐(渠展齐地沛水所流入海之处/可煮盐之所也故曰渠展之盐)请君伐
菹薪(草枯/曰菹)煮水为盐(煮海/水也)正而积之桓公曰诺十月始
正至于正月成盐三万六千钟召管子而问曰安用此
卷二十三 第 20b 页 WYG0729-0533b.png
盐而可管子对曰孟春既至农事且起大夫无得缮冢
墓理宫室立台榭筑墙垣北海之众无得聚庸(庸功/也)而
煮盐(北海之众谓北海煮盐之人本意禁人煮盐下令/托以农事虑有妨夺先自大夫起欲人不知其机)
(斯为/权术)若此则盐必坐长而十倍桓公曰善行事奈何管
子对曰请以令粜之梁赵宋卫濮阳彼尽馈食之国也
(本国自无/远馈而食)无盐则肿守圉之国(圉与/禦同)用盐独甚桓公曰
诺乃以令使粜之得成金万一千馀斤桓公召管子而
问曰安用金而可管子对曰请以令使贺献出正籍者
墓理宫室立台榭筑墙垣北海之众无得聚庸(庸功/也)而
煮盐(北海之众谓北海煮盐之人本意禁人煮盐下令/托以农事虑有妨夺先自大夫起欲人不知其机)
(斯为/权术)若此则盐必坐长而十倍桓公曰善行事奈何管
子对曰请以令粜之梁赵宋卫濮阳彼尽馈食之国也
(本国自无/远馈而食)无盐则肿守圉之国(圉与/禦同)用盐独甚桓公曰
诺乃以令使粜之得成金万一千馀斤桓公召管子而
问曰安用金而可管子对曰请以令使贺献出正籍者
卷二十三 第 21a 页 WYG0729-0533c.png
必以金金坐长而百倍运金之重以衡万物尽归于君
故此所谓用若挹于河海若输之给马此阴王之业
管子曰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
之贾百乘之国必有百金之贾非君之所赖也君之所
与故为人君而不审其号令则中一国而二君二王也
桓公曰何谓一国而二君二王也管子对曰今君之籍
取以正万物之贾轻去其分皆入于商贾此中一国而
二君二王故贾人乘其弊以守民之时贫者失其财是
故此所谓用若挹于河海若输之给马此阴王之业
管子曰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
之贾百乘之国必有百金之贾非君之所赖也君之所
与故为人君而不审其号令则中一国而二君二王也
桓公曰何谓一国而二君二王也管子对曰今君之籍
取以正万物之贾轻去其分皆入于商贾此中一国而
二君二王故贾人乘其弊以守民之时贫者失其财是
卷二十三 第 21b 页 WYG0729-0533d.png
重贫也农夫失其五榖是重竭也故为人君而不能谨
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桓公曰此若
言何谓也管子对曰山林菹泽草莱者薪蒸之所出牺
牲之所起也故使民求之使民籍之因以给之私爱之
于民若弟之与兄子之与父也然后可以通财交殷也
故请取君之游财而邑里布积之阳春蚕桑且至请以
给其口食笝曲之彊若此则絓丝之籍去分而敛矣且
四方之不至六时制之春日倳耜次日获麦次日薄芋
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桓公曰此若
言何谓也管子对曰山林菹泽草莱者薪蒸之所出牺
牲之所起也故使民求之使民籍之因以给之私爱之
于民若弟之与兄子之与父也然后可以通财交殷也
故请取君之游财而邑里布积之阳春蚕桑且至请以
给其口食笝曲之彊若此则絓丝之籍去分而敛矣且
四方之不至六时制之春日倳耜次日获麦次日薄芋
卷二十三 第 22a 页 WYG0729-0534a.png
次日树麻次日绝菹次日大雨且至趣芸壅培六时制
之臣给至于国都善者乡因其轻重守其委庐故事至
而不妄然后可以立为天下王
管子曰一农不耕民或为之饥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
故事再其本则无卖其子者事三其本则衣食足事四
其本则正籍给事五其本则远近通死得藏今事不能
再其本而上之求焉无止是使奸涂不可独行遗财不
可拘止随之以法则是下艾民食三升则乡有正食而
之臣给至于国都善者乡因其轻重守其委庐故事至
而不妄然后可以立为天下王
管子曰一农不耕民或为之饥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
故事再其本则无卖其子者事三其本则衣食足事四
其本则正籍给事五其本则远近通死得藏今事不能
再其本而上之求焉无止是使奸涂不可独行遗财不
可拘止随之以法则是下艾民食三升则乡有正食而
卷二十三 第 22b 页 WYG0729-0534b.png
盗食二升则里有正食而盗食一升则家有正食而盗
今操不反之事而食四十倍之粟而求民之毋失不可
得矣且君朝令而求夕具有者出其财无有者卖其衣
屦农夫粜其五榖三分贾而去是君朝令一怒布帛流
越而之天下君求焉而无止民无以待之走亡而栖山
阜持戈之士顾不见亲家族失而不分民走于中而士
遁于外此不待战而内败
管子曰今为国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
今操不反之事而食四十倍之粟而求民之毋失不可
得矣且君朝令而求夕具有者出其财无有者卖其衣
屦农夫粜其五榖三分贾而去是君朝令一怒布帛流
越而之天下君求焉而无止民无以待之走亡而栖山
阜持戈之士顾不见亲家族失而不分民走于中而士
遁于外此不待战而内败
管子曰今为国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
卷二十三 第 23a 页 WYG0729-0534c.png
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
足则知荣辱今君躬犁垦田耕发草土得其榖矣民人
之食有人若干步亩之数然而有饿馁于衢闾者何也
榖有所藏也今君铸钱立币民通移人有百十之数然
而民有卖子者何也财有所并也故为人君不能散积
聚调高下分并财君虽强本趣耕发草立币而无止民
犹若不足也
桓公问于管子曰今欲调高下分并财散积聚不然则
足则知荣辱今君躬犁垦田耕发草土得其榖矣民人
之食有人若干步亩之数然而有饿馁于衢闾者何也
榖有所藏也今君铸钱立币民通移人有百十之数然
而民有卖子者何也财有所并也故为人君不能散积
聚调高下分并财君虽强本趣耕发草立币而无止民
犹若不足也
桓公问于管子曰今欲调高下分并财散积聚不然则
卷二十三 第 23b 页 WYG0729-0534d.png
世且并兼而无止蓄馀藏羡而不息贫贱鳏寡独老不
与得焉散之有道分之有数乎管子对曰唯轻重之家
为能散之耳请以令轻重之家桓公曰诺东车五乘迎
癸乙于周下原桓公问四因与癸乙管子宁戚相与四
坐桓公曰请问轻重之数癸乙曰重籍其民者失其下
数欺诸侯者无权与管子差肩而问曰吾不籍吾民何
以奉车革不籍吾民何以待邻国癸乙曰唯好心为可
耳夫好心则万物通万物通则万物运万物运则万物
与得焉散之有道分之有数乎管子对曰唯轻重之家
为能散之耳请以令轻重之家桓公曰诺东车五乘迎
癸乙于周下原桓公问四因与癸乙管子宁戚相与四
坐桓公曰请问轻重之数癸乙曰重籍其民者失其下
数欺诸侯者无权与管子差肩而问曰吾不籍吾民何
以奉车革不籍吾民何以待邻国癸乙曰唯好心为可
耳夫好心则万物通万物通则万物运万物运则万物
卷二十三 第 24a 页 WYG0729-0535a.png
贱万物贱则万物可因知万物之可因而不因者夺于
天下夺于天下者国之大贼也桓公曰请问好心万物
之可因癸乙曰有馀富无馀乘者责之卿诸侯足其所
不赂其游者责之令大夫若此则万物通万物通则万
物运万物运则万物贱万物贱则万物可因矣故知三
准同筴者能为天下不知三准之同筴者不能为天下
故申之以号令抗之以徐疾也民乎其归我若流水此
轻重之数也
天下夺于天下者国之大贼也桓公曰请问好心万物
之可因癸乙曰有馀富无馀乘者责之卿诸侯足其所
不赂其游者责之令大夫若此则万物通万物通则万
物运万物运则万物贱万物贱则万物可因矣故知三
准同筴者能为天下不知三准之同筴者不能为天下
故申之以号令抗之以徐疾也民乎其归我若流水此
轻重之数也
卷二十三 第 24b 页 WYG0729-0535b.png
桓公问于管子曰今倳戟十万薪菜之靡日虚十里之
衍顿戟一噪而靡币之用日去千金之积久之且何以
待之管子对曰粟贾平四十则金贾四千粟贾釜四十
则钟四百也十钟四千也二十钟者为八千也金贾四
千则二金中八千也然则一农之事终岁耕百亩百亩
之收不过二十钟一农之事乃中二金之财耳故粟重
黄金轻黄金重而粟轻两者不衡立故善者重粟之贾
釜四百则是钟四千也十钟四万二十钟者八万金贾
衍顿戟一噪而靡币之用日去千金之积久之且何以
待之管子对曰粟贾平四十则金贾四千粟贾釜四十
则钟四百也十钟四千也二十钟者为八千也金贾四
千则二金中八千也然则一农之事终岁耕百亩百亩
之收不过二十钟一农之事乃中二金之财耳故粟重
黄金轻黄金重而粟轻两者不衡立故善者重粟之贾
釜四百则是钟四千也十钟四万二十钟者八万金贾
卷二十三 第 25a 页 WYG0729-0535c.png
四千则是十金四万也二十金者为八万故发号出令
曰一农之事有二十金之筴然则地非有广狭国非有
贫富也通于发号出令审于轻重之数然
管子曰湩然击鼓士忿怒鎗然击金士帅然筴桐鼓从
之舆死扶伤争进而无止口满用手满钱非大父母之
仇也重禄重赏之所使也故轩冕立于朝爵禄不随臣
不为忠中军行战委予之赏不随士不死其列陈然则
是大臣执于朝而列陈之士执于赏也故使父不得子
曰一农之事有二十金之筴然则地非有广狭国非有
贫富也通于发号出令审于轻重之数然
管子曰湩然击鼓士忿怒鎗然击金士帅然筴桐鼓从
之舆死扶伤争进而无止口满用手满钱非大父母之
仇也重禄重赏之所使也故轩冕立于朝爵禄不随臣
不为忠中军行战委予之赏不随士不死其列陈然则
是大臣执于朝而列陈之士执于赏也故使父不得子
卷二十三 第 25b 页 WYG0729-0535d.png
其子兄不得弟其弟妻不得有其夫唯重禄重赏为然
耳故不远道里而能威绝域之民不险山川而能服有
恃之国发若雷霆动若风雨独出独入莫之能圉
桓公曰四夷不服恐其逆政游于天下而伤寡人寡人
之行为此有道乎管子对曰吴越不朝珠象而以为币
乎发朝鲜不朝请文皮毻(他卧反/落毛也)服而以为币乎禺氏
不朝请以白璧为币乎昆崙之虚不朝请以璆琳琅玕
为币乎故夫握而不见于手含而不见于口而辟千金
耳故不远道里而能威绝域之民不险山川而能服有
恃之国发若雷霆动若风雨独出独入莫之能圉
桓公曰四夷不服恐其逆政游于天下而伤寡人寡人
之行为此有道乎管子对曰吴越不朝珠象而以为币
乎发朝鲜不朝请文皮毻(他卧反/落毛也)服而以为币乎禺氏
不朝请以白璧为币乎昆崙之虚不朝请以璆琳琅玕
为币乎故夫握而不见于手含而不见于口而辟千金
卷二十三 第 26a 页 WYG0729-0536a.png
者珠也然后八千里之吴越可得而朝也一豹之皮容
金而金也然后八千里之发朝鲜可得而朝也怀而不
见于抱挟而不见于掖而辟千金者白璧也然后八千
里之禺氏可得而朝也簪珥而辟千金者璆琳琅玕也
然后八千里之昆崙之虚可得而朝也故物无主事无
接远近无以相因则四夷不得而朝矣
金而金也然后八千里之发朝鲜可得而朝也怀而不
见于抱挟而不见于掖而辟千金者白璧也然后八千
里之禺氏可得而朝也簪珥而辟千金者璆琳琅玕也
然后八千里之昆崙之虚可得而朝也故物无主事无
接远近无以相因则四夷不得而朝矣
卷二十三 第 26b 页 WYG0729-0536b.png
管子补注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