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1194-017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剡源文集卷十四    元 戴表元 撰
  序
   送邓善之序
大德戊戌春巴西邓善之以材名被徵将祗役于京师
于时甘泉近臣乘𦂛而致词瀛洲仙官扬镳而先途友
朋星罗从徒蚁奔扳末光附馀声之士饯善之于郊者
退而无不颂善之于家曰嘻乎伟哉善之其果能去此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1194-0178b.png
而行其志也乎哉方善之清修苦学于隐约之中蓬门
缊袍笔砚尔汝顾单力不可与饥冻抗则日与其徒歌
吟古圣贤之说以自壮至于寒岩永夜声出风雨赤日
流汗而挟书不知此其坚忍强志欲何为耶当是时有
无故而与之千金度善之能辞卒然而加之连城列乘
之贵较其乐亦未易以彼而易此也及乎名成行孚高
卧而车马愈喧无求而羔雁自至然后岸帻迎谒深衣
拜聘其一时风规器量雍容谈笑之际度越诸人何止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1194-0179a.png
万万而岂一朝一夕能偶然哉虽然善之之志初不止
此也今夫人之于饮也有饮水而乐者有饮茗而乐者
有饮酒而乐者有俱不饮者不饮者则过矣强饮水者
以茗有不能如饮水之安也强饮茗者以酒则往往沉
湎醉极而乱习熟之久盖有初不堪升勺而终也能至
于斗石何也彼其初自不知其乐之至此也善之前日
之隐约也是安于饮水之类也荣途方开纷华嗜欲可
以醉人之具不一惟无使之沉湎斗石而乱也哉古之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1194-0179b.png
论人也自弱冠而强以至于老老之为言考也成也他
日善之取通使上大夫执圭结绶而归而余野人也将
贺善之之成而因以考焉三月朔日剡源戴表元序
   送贡仲璋序
天之生材犹地之产物随其风气土性虽穷厓僻谷海
远野陋之处无不有焉然而非常之珍希有之玩口不
能自言足不能自运往往埋藏伏匿积千百年而不得
一日之遇而砮丹絺漆贝毛箘栝寻常琐细之蓄在于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1194-0179c.png
国容庭实不尽得之亦不足以备物而况于秀人奇士
怀不可虚之艺而逢不可失之时者乎大江之南民齿
多者以约计之郡不下三十万男子幸而为儒者居千
之一而幸能以名字自通于上以取荣禄显仕者居万
之一其选可谓至艰而得之可谓劳矣于万一之中钝
堕惭惫自弃者又所不算贡君仲璋以儒隐宣城南
湖上余尝遇之观其居家厚待乡顺怡亲悌长隆师
客而馀暇攻问学治文词种种不丽于流俗然亦窃怪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1194-0179d.png
其天资疏通爽迈可以用世而若未有所营者既而有
司次第其庠序岁月之劳以名闻于中都而将授之以
郡博士之秩前所谓甚艰且劳之选既可以安坐而得
一日囊粮秣骑縢觚箧笔翩翩然告余以远役曰奎生
三十有一年矣平居读古传记见才名气燄士必快慕
之今纵不得如洛贾生蜀司马长卿吴陆士衡即取印
绶节传为左右侍从言论之臣尚当赋两都三大礼献
太平十二策遇则拱摩青霄不遇则归耕白云安能浮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1194-0180a.png
沉淟忍为常流凡侪而巳乎余闻其言而壮之盖夜光
明月干将镆铘之气将辞尘沙脱垢壤以发祥于时腾
骧闪烁势不可止如余之徒则钝惰惭惫自弃往愿为
砮丹絺铁贝毛箘栝而亦不可得也人之贤不肖相去
若是远哉严装在途酒酣气倾书以为别
   送曹士弘序
岁壬戌余初游武林识庐陵欧阳公权先生于秘书之
署其人清纯简重虽居蓬莱道山间而布袍蔬食之气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1194-0180b.png
郁郁然见于眉睫余时年少自衒饰每从其所归未尝
不发惭面汗也以杭学博士弟子识拜刘先生会孟会
孟亦居庐陵其亦英爽峭迈下笔造次数千言不休而
蹑之无复近世轨迹至于清谈滑稽四面锋接一时听
之略与李谪仙人何远然举足不忘欧阳先生十有八
九语称吾师当是时欧阳先生以迂废高卧里巷不出
余受刘公之爱于文字间特厚未几刘公亦归而余年
长四方之游从日以汎滥其士大夫自庐陵来而喜与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1194-0180c.png
余交者则以二先生之故焉最后入太学太学之徒
陵为多余一皆识之大抵其人之恢中强项敦志业而
好洁修者欧阳公之教也其人之英资高裁多风声而
精体要者刘公之法也顾常数数为曹君学可商论及
此学可曰子似未足以知吾州乡俗之美也子之称于
吾州二先生犹以其名若吾父兄之在吾州而不获乎
其名者子安得而知之余闻其言殊自悔以为稍久必
当有以满吾志与学可别三十年余遂穷老不可出户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1194-0180d.png
闻学可死亦久矣而始识其兄子士弘士弘者于其乡
之文献靡不闻于其家之行能靡不习余于是不独知
士弘又因知士弘之父在其州即吾学可所谓不获乎
其名而人不得知之者也于戏诚美哉己亥三月士弘
揖选省户下倦游将西须一言以处别余自顾无以振
激士弘而盛意不可虚辱独叙平生不得于君家父兄
师友者还以谂于士弘诗不云乎乐彼之园爰有树檀
士弘盍归而自乐其树檀乎哉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1194-0181a.png
   送吴州判还番昜诗序
至大改元之秋七月州判官吴侯熙载秩满将还番昜
州之士大夫相与祖送于西津之门既而私相与言曰
侯之来奉化三年民安其清吏慑其明而吾徒敬其文
虽侯之才其槩于吾州如大庭之治小俎几不足劳者
而出其绪馀不可测之智不可干之威不可穷之辨不
可欺之政巳足以耸动其僚而为惠于吾人亦巳厚矣
故当抗旌结辙指挥诘斥风迅雨疾诸葛公之部伍位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1194-0181b.png
置取诸其胸中而措之也及乎藏锋敛颖韬潜谨饬冰
淳矢直邴曼容之浮沉小官洁身寡过而求自免也迨
至端毫振牍周遭整刷春旋枢拨陶士行之勤劳筋体
愿有所储以待用而不敢惰也呜呼吴侯持盈而来奉
初而还权虽薄俯仰无所怍禄虽啬身名无所辱视同
时前后得志不得志蒙瑕裹玷有幸全者有能若侯之
浩然去就之间乎于是代者未至浙东都刺史按州大
黜汰褒劝甄侯行能委以谳核符移丛凑侯意亦以愿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1194-0181c.png
有所激厉而官期满矣乃相率作为诗歌以发其未尽
之志以乐侯之行而慰州人之思也昔者桐乡遗爱踰
于家祀襄阳耆旧兼载名宦今而后吾州父兄子弟见
山川草木诵侯之篇章经池台馆舍想侯之为人自不
能以忘侯抑侯之去吾州其能以遂无情耶其年八月
朔日序
   送赵学古归永嘉序
古之人有视其世为不足居而忘之者其次有忘其乡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1194-0181d.png
其次有忘其家其次有忘其身其达之有大小故其忘
之有轻重固也夫物莫著乎天地之运事莫甚乎古今
之变今有人言山川之崩竭日月五星之陨蚀生人以
来为衣冠为血肉为君臣为鬼蜮兴废治乱之故往往
尝试而道之人亦尝试而听之有人曰我能蹈死如蹈
生受危如受泰听者必曰是怪人也有人曰我能捐货
财远妻子离乡去土而不戚听者必曰非人情也是何
达于大而不达于小忘于重而不忘于轻欤盖推其远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1194-0182a.png
者易为理处其近者难为情也余于赵侯学古之归于
永嘉也尤有以动余心赵侯生于神明之胄长于贵戚
之里策名四十年不求人知白首下邑仕违其时不矫
不阿陈力遂去尝窥其为人殆非有意于斯世者客食
特久怅怅然无所归问南东行者知故庐先墓独无恙
而父子兄弟尽矣辄仰天发泣不自禁一日修籯縢约
敝箧戒陋车弱仆告行于邑中三四儒者噫呜唏嘘悲
动路人嗟乎赵侯人生离合之怀他时常有如此者乎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1194-0182b.png
余家世剡人幸既得一区于剡源之上筋骸方强法当
佣耕以供三老人养具语不云乎人穷则反本势使然
也赵侯之乡不得在永嘉而以永嘉为归亦值其穷者
宦学可息合并无期赵侯归而自爱强志以光晚景所
谓不忘其身者非全之之谓也力业以训子孙所谓不
忘其家者非私之之谓也敦义以厚风俗所谓不忘其
乡者非客之之谓也虽然赵侯行矣溯侯之心其不可
得而忘者宁惟是三者而巳三者不忘而曰能忘其大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1194-0182c.png
者是能忘于言而巳苟可得而忘于言虽是三者亦可
忘也于是诸公载酒饯诸邑南门而余为之序   送老甘秀才序
人幸而得至于老又不幸老而穷此人情之所矜而不
敢恝然者也故先王之时于其老也有禄与位者尊而
优之无禄与位而穷者存而赒之然其人必皆有以自
重大之典籍辞令必有可以备咨访次之诗书学问必
有可以教导其乡里子弟惟孤穷废疾无所依赖然后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1194-0182d.png
始仰食于有司而尽其齿然亦未尝使之生缺其养而
死失其归也后世籍无齐民人一老而穷则为人所贱
而老者亦气昏志阻不敢与强壮齿儒穷尤甚余来上
饶之明年有池阳甘中立以行卷谒余于学宫即之貌
枯而行腴学专而思宏与之谈于易书以来程邵二家
先后天之义涉猎贯穿于苍雅以来字画形声之清浊
轻重推索邃密盖江东之衣冠盛时一种高人奇士之
传授中立尝私淑得之而徜徉山林鄙弃科目其动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1194-0183a.png
心忍性之日亦已久矣自余之同业若所常还往皆敬
中立而无以疗其穷中立浩然且将入闽余评中立非
气昏志阻者闽多故家去中都进趋之途远至必有学
徒筑馆重币而相迎于武夷云谷之上益养声实树门
户俟著书成藏之名山传之其徒视世间虚有禄位而
期颐婆娑黄金舆马淹淹日暮无一名可论者相去岂
不远甚哉
   送宋吾省序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1194-0183b.png
始余读史记见苏季子出游时洛阳人举嗤之以为舍
本业而事游说非其土俗韩淮阴无乡曲之誉不得推
择为吏遂去窜于侠徒叹曰此犹先王之遗泽也当其
时使有权力气谊者一人焉能时其缓急而驯养其才
技以为良能则二子必不至但如今日之所惊异然二
子非更困苦险厄何由肯自激发将终身俯伏民伍而
已以此知往古士大夫所为多才而寡过者非赋性之
异亦有以成就之也信之为州以余所知名贤比比而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1194-0183c.png
有渡江来中原故老无不抱恨长息于此故其俗敦儒
而喜义慕名高而重客施铅山宋吾省自予之息肩无
一日不相往来盖家世为儒久矣尝以其文艺受知于
名僚贵将强之出因浮沉斗食佐史间不出乡而养亲
结友之事粗足是既能清纯自重而秩满当调后无以
自拔此非有权力气谊者之责而谁乎吾闻吾省天资
萧爽居财殊不吝涩其与于人己多人不当为吾省惜
属有行役为略书所闻于古近之故赠之且以为吾党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1194-0183d.png
劝焉
   赠子贞编修序天地之气发于山川风土其雄深浑厚平原钜野洪河
乔岳之类往往皆在西北而枝条馀委散之为清纤峭
丽奇伟瑰秀若康庐九华桂林天姥潇湘彭蠡若耶采
石之胜皆在东南岂惟山川风土为然世之君子诠量
人之才性气质亦或以相拟是故有适然而然者矣惟
夫通人硕儒强志力学之士则不系于是故太史公生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1194-0184a.png
龙门耕牧河山之阳稍长大即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
穴窥九嶷以广其记览吴公子季札虽早习文学而不
惮北游齐晋鲁卫诸国日与贤士大夫讲论以求去其
陋固盖不以生而受焉为足而他复有以成之耶余之
狷愚生于穷海之滨长于忧患而渐老于贫贱其足迹
之所经远不踰荆近不跨越其耳目所悉不过寻常彀
毂之内无异通解其平生从游则又可相高者既不吾
屑卑下者吾亦不屑之是真自弃而无望于斯世矣独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1194-0184b.png
时时俯仰方册见六合外事及间接古名贤人晤语如
搔痒沃热聊复少自快意而巳庚子之夏有中都官敝
鞯羸缣过余钱塘逆旅揖之气温而貌严叩其谈引古
今绳墨洒洒然数千百言不止质其居居东平谂其官
太史氏之属请其姓氏曹君子贞也余惊喜愿交之久
而读其文属辞庄屈之洁析理孟荀之达而比事左班
之覈也噫嘻若子贞者非余之所当朝亲夕习以求成
其才性气质之不足者乎抑余之愿交子贞知子贞之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1194-0184c.png
于余亦有不能忘情者焉而为子贞难为余易也何也
余之狷愚长于忧患而老于贫贱者也陂渠之水潴之
以自濡虽亢旱犹可后涸注而决诸远则不如天雨之
泽微服处庐巷人皆异之徙而居高指目多矣愚之狷
愚潴陂渠处闾巷之类也若子贞之道方当行远其势
不登高不止而安得不谓之劳于余哉虽然子贞之劳
犹能成余余非能成子贞者子贞家有贤父兄而所居
东平今为儒府诸老先生方以类相先后进用于朝子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1194-0184d.png
贞往而试以余言谂焉无必丰于名必丰于其所可名
无必充于其欲必充于其所可欲徐行而敏视多藏而
善出是其学也倘庶几乎异于今人之所谓学矣子贞
曰唯唯因以为序
   赠黄彦实序
自老庄氏忧身厌世有不愿为材之意而世之阘茸晦
昩者托而逃焉呜呼是何不仁已甚耶天之生斯人苟
不使材者率之则如勿生耳材聪目材明人之不可无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1194-0185a.png
耳目者以其非是二物则往往陷而入水火今曰我之
耳不愿为聪我之目不愿为明其不为废人乎若曰聪
不至于听斗蚁明不至于烛渊鱼则惧于聪明之过之
论也而非遂以聪明为不美而不为也畜马愿其善走
畜剑愿其善割者马之材在走剑之材在割也有恶走
之骤割之铦而宁得土马木剑焉不可也余少壮时州
之慈溪有黄东发先生以经术行谊政业为江南名卿
缘桑梓故每与余评覈古近人物以为士之生世诚不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1194-0185b.png
可无材盖当时方以阀阅科举取士幸而有父兄之素
场屋之目即拔援而试之试之以文墨记览钱榖狱讼
之类俱不可则名之曰道德展臂雅揖垂绅缓趋浮沉
谈笑群众中不失绳墨则咎责不加而品级驯致惟先
生辈起寒远实用所长取知于人寸量尺叙然后至故
其语执之良坚后生晚学化之亦皆矫然有自励之色
而先生归而私督其家庭子弟者尤严于他人先生没
二十年家单仕绝四壁不立平时炎门赫族势当同澌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1194-0185c.png
共尽而其子弟乃于中间方以材著大德辛丑之夏遇宣
城校官字彦实者于杭问之先大夫乃东发翁也行藏本
末无不习问之古今学问文献无不贯至于雄篇雅章机
舂毂奔奇闻异解蹊通部属一一去人远甚兹非天之所
生而家庭之所成者然耶以斯人之穷望于吾徒甚急令
即用材又可得无耶虽然古人之材因事而见其未有事
也如无材然彦实之剑与马惟谨毋使人畏其铦且骤而
益务藏聪明以待事至而出之何如回宣城见王敬叔兄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1194-0185d.png
弟尤余所材也亦以质之是岁五月既望
   送龚子敬序
大江之南土连吴荆当春秋时能以言词问学通名中原
谓之奇人汉晋以来弓旌之聘轩轺之传无日不至山
亭野郭间由是功名驰骤之路繁而隐逸稀矣夫岂惟人
物悬绝如是凡壤地所生名材异宝犀鱼孔翠鲛纫火浣
之币空行人语之畜形容不经见于前世者无不争先自
献以充明堂之职贡岂造物者固使之然而势不容不然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1194-0186a.png
耶近日之江南又异于昔人物磊落者十数公则皆出
于科举科举不足论论科举之得士视春秋汉晋诸所
以取之功过犹足以相补而世嗤之不已非徒嗤之且
群诋族诽之惟丹阳龚子敬过予与之商略此事犁然
有当予之心者盖子敬之学淹通而缜实据古而少尤
今其先人大父复俱由科举出为名公卿贤师帅童丱
之年珩璜耳习龟组目餍及今春秋鼎盛乃方从于大
夫马后欲观上国之光此虽余辈累千百无足数而能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1194-0186b.png
见容乎抑子敬与余皆南产儒者浮沉里巷居常自诿
不见用故每事退缩若无所解设见用将何以别异于
馀子言游之弦歌也而慕之者复为鲁恭卓茂屈平之
词赋也而慕之者复为子云相如以风土评论天下士
几于自狭子敬努力为江南吾党一出亦使四方诸人
有所慕学于家庭谈于庠校者非空言矣余虽不能尚
攘臂企趾为子敬助喜
   赠相士欧阳生序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1194-0186c.png
壬申岁余始自杭归鄞识长沙欧阳生于鄞侯刘朝奉
席中欧阳生善相人人之欲问欧阳生者争慕先得之
越疆而招排阍而迎幸且至则修衣冠振颜容候其一
言以为穷达当是时欧阳生之装未解而他候其门者
己若干人矣既而亦从刘侯来谒予予惊而问焉欧阳
生曰不然吾技人也吾之技以达许人而心之所不贤
多于术之所取者不可胜道也以穷许人而心之所贤
多于术之所黜者亦不可胜道也用此虽屡许人人不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1194-0186d.png
以为夸而术尝不败余深异之以为生非技人也其言
近于有道之言也自是相阔十五年余以忧患困绝佣
书于鄞而生适复来当是时鄞之人旧识生者皆无存
存者往往病废失业求昔之所依以为光华如刘侯之
徒安可得哉人皆为生悲而生夷然不伤于怀不惟言
谈趣尚内若有得乃其旅力趋锵矍铄比于刘侯之席
轻健似复过之嗟夫欧阳生真非技人乎哉真吾所谓
近于有道者乎哉吾闻古之善道术者若巫咸之于卜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1194-0187a.png
扁鹊之于医皆能相人得其道而不善用者为京房郭
璞生其毋数数于行乎生之来杭有学士张邓二君皆
因之以书余未有以复也生归杭先以是似之
   赠谈星者谢生序
余十八九时游杭杭故多技术家其用星历躔度去来
逆顺言人灾祥贵贱以徼名逐利者甚众大抵重帘复
肆业愈售则愈贵重不可亵有欧阳可山栖栖自江西
来白昼侍官墉设案席夜即篝灯露谈市中余间往听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1194-0187b.png
之术与众星翁异往往杂取五行生尅制化之说士大
夫既相骇惑而众星翁亦共排斥之以为何必乃尔可
山翁曰我术诚不能强人然不出三十年必当如我说
也余游戏犹记其语越十年去杭又二十年再过之旧
所接识人物一一无复存者况于可山之徒复何从物
色于是后一辈谈星家无高下例以五行生尅制化为
断如兵法吏律从之则合于算违之则谬于测虽不
可山翁者靡不悉然余惊叹错愕竟不知可山翁之语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1194-0187c.png
何以如此验也东山谢生亦学可山翁之术加精审初
听似任心辄发及揣摩某祸后当如彼某福后当如此
无不应其屦舄所经裹囊握券以候之叩门恐后噫可
异哉谢生之父于余为同产兄弟本业儒儒无所售而
出于此其意若以余为覆车之戒独感可山翁之自信
不以劳窭废阻卒能使人尊用其道不疑非近于古之
身死言立者耶而吾党何为乃独不然因为遂书所见
励生且以自励云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1194-0187d.png
   送李公度归三茅序
余儿时闻江南山之美者曰句容之三茅有乡丈人赵
君蹲字立道年三十以阀阅辞翰志节当得美仕一日
弃其家徉狂出门而逃家人莫知所之也遍国中物色
不能得一老妪云是子他日数言三茅试依其言求之
使人至三茅夜半见一灯荧林薄间穴窗窥之果赵君
即不敢惊问明日益以数辈破产挟持登车赵君不果
逃然归家无一日不恋念三茅怨其家夺其志曰必杀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1194-0188a.png
我竟以此怏怏得疾余尝疑之赵君非徉狂迷惑者其
意殆与韩退之登华山不返事相类耳人仕宦妻子岂
无足乐必其山陵丘壑烟霞水石之适什伯千万相远
于此然后轻性命而求之古之达人奇士一牵于世故
欲有所建立则不暇得而偶念之者又耳目隔远知之
不深或知之虽深而制于累窘于力与不暇知等耳故
如赵君之捐身行志世人往往惊骇以为怪事必若神
仙隐逸方外之流无仕宦妻子世故于心然后有暇而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1194-0188b.png
深知之余未三十亦尝以科举得官道过三茅之乡望
其山而不得入窃有愧焉癸巳之岁于是年五十衰惫
退惰无复四方之志忽与道士李公度相遇于乡城问
之自三茅来欣欣然令人有驾青牛骑黄鹄之想而公
度方以名字通籍金阙平生学力诸贵人颇有知之者
则三茅虽佳将亦非公度所得有嗟乎异哉夫三茅之
于世有非蓬莱昆崙方壶圆峤如道家所言之恍惚难
至也而求之不能得得之者不能有是岂不系于人哉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1194-0188c.png
公度勉之归扫其故居余迟十年之力俟诸儿胜门户
当杖藜芒屦访君于东冈西涧之间尚未晚也
   送郭以南为道士北游序
天地清明纯厚之气钟而为圣贤于世使之自养而养
人者皆具是亦可谓幸矣而世不可以数数遇也于是
乎磔裂四出散而为异人奇士沉埋隐伏于山林岩穴
之间大之或有时而名世而小之亦能为高以矫俗吾
观古之崆峒鬼谷之徒踪迹巉峭言行诡谲往往皆是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1194-0188d.png
而李唐以来数百年中虽以贺知章姜公辅郑遨之高
才绝识动辄离家弃俗俛首去为黄冠师大丈夫至于
不得行其所欲而纵横恣睢无以自制何往而不可寄
其身哉永嘉异时为公卿渊府一閧之聚十朱九紫郭
君以南于其中以明经崛强自负朝游严徐之庭夕造
金张之邸无不获者年运而老憯然不免有霜露忧则
投章甫裂逢掖遂一往为老子役若终身焉既又憧憧
然有啸苏门栖崧高游涿鹿之想人皆疑之余独奇之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1194-0189a.png
以南者盖余所云纵横恣睢无以自制焉者也资之自
养既不足求之养人亦不能有馀焉者也虽然以南儒
者也儒者之道行如龙藏如龟夫龟惟不食于人故能
全其生龙出而嘘百川雨八荒其去也人不得而知之
以南去而简其资之以为食者慎其见求于人者其行
也其藏也虽微老子其谁曰不宜
   送庆上人谒陈使君序
人惟负超旷逖远之志者必有事乎游然而入焉不能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1194-0189b.png
无累于身出焉不能无以累于人则虽善游者吾犹病
焉斯二累咸去矣徒游而不得其所为游则虽胝行暍
走役役于道途之间祗自弊耳鄞为东南斗绝之处壤
地相接而山之最名者曰天台曰雁荡生东南不得一
至焉以为阙故凡怀章之吏弹铗之客莫不顾睨轩举
指为先登他日群而质之得至者十无二三焉是非有
遐疆绝壤之隔也亦非有其志皆不足以为也以吏游
者以吏累身以客游者以客累于人故非惟不能深知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1194-0189c.png
之或知之而不暇践也惟夫浮屠氏之徒意往而辄至
乐极而如忘彼其捐父母弃亲戚视吾世如附赘悬疣
而不之省也粮糗不待须而给役使不待具而佚将何
行不可遂而况二山之犬牙吾邦乎是故非吾徒之所
能然也虽然为彼之游则易然为彼之游而卒无得犹
无游也庆上人告余行将略天台而窥于雁荡也问其
故曰吾志于是久矣日吾有母养不得出今则乡之户
部陈公适为其州焉夫庆上人之游贤于他浮屠矣陈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1194-0189d.png
公又天下之端直博毅君子也子行矣必有以教子矣
斯游其庶几有得乎
   送恩上人归云门序
人之情莫适乎得其所欲耳目之适于游心体之适于
居尤人之甚欲者也然至于权足为力足行而有得有
不得焉而后可以言命昔者尝怪齐景公以贤诸侯欲
一观转附朝舞而其臣有流连荒亡之讽谢康乐韩吏
部以名士大夫一欲临山出海一欲离家栖华山而诸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1194-0190a.png
人惊惶骇愕防之如触禁犯毒乃若山林避世枯寂之
徒轻装徒步欲行而行欲留而留略造意即得纵恣于
所如人情之疏通滞碍果各异其逢哉东南之山卓然
以名迹著闻于人人所慕游者不过二三十里道之相
错远近不过数千由浙人言之云门最有名最近彼其
左台右剡前沃洲后天姥游者宜不可缓他日谂其人
百不能一二至有觉恩上人字以仁自四明脱发即往
居之为上人喜上人曰吾何为拘拘于此肩一簦缘石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1194-0190b.png
桥循雁荡出金华洞过矢目拂灵岩虎邱浮金焦仰钟
阜沿灊皖投匡庐二林久之略大小孤挹九华穷其势
遂将摩洞庭跨巫峡历峨眉望昆崙然后返豫章经衡
岳纵观于苍梧之野无难也己亥秋忽相逢西湖南屏
山下曰吾游倦矣吾思之使吾有以自适虽居云门可
以遗吾老无所适虽日游万驿未见多贤于吾云门者
徒劳苦耳吾行天下有诗累百首平生高交友满江海
今亦不挂念顾归而见云门花草树石皆吾饮食臭味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1194-0190c.png
见云门风林湍濑皆吾声音器玩见云门烟霞天露皆
吾囊橐储糇见云门禽虫鱼鳖皆吾过从还往外此吾
何求乎而复何恨呜呼噫嘻穷人世之适有甚于上人
之行留无滞碍者乎上人之得于天也厚过于人也亦
云远矣若余之区区固非有封疆之责轩绂之累所居
去云门东无十舍鸟道一宿可至秋高山中热时上人
为我取葛翁泉酿酒列酌数行荡濯五脏昏垢遂与上
人寻大令之故踪歌彻公之遗篇陶陶乎嚣嚣乎喜而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1194-0190d.png
游惫而休不亦可乎上人胡卢而叹余亦覼缕而书以
为之序
   送子仪上人北游序
自中州文轨道通而东南岩氓岛客无不有弹冠濯缨
之想彼诚郁积久而欲肆其扬扬者也然皆不能无所
诱焉其无诱者虽使周穆之御谈广莫于前楚国之卿
夸侈靡于后听之寂如也故余穷居二纪以来多喜与
山林世外若为浮屠氏之学者相往还以为乐庚子之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1194-0191a.png
春有越僧仪者访余钱塘吴山授徒之舍貌甚慈辞甚
文气甚肃曰吾将北游余闻而异之仪公曰君勿异也
吾之游无所愿于彼盖吾居越吾于是泊然草衣木食
而巳矣长能游游南天竺视南天竺犹越也久而得一
刹馀姚山中初至之日山焦然为之五年而山麃然然
吾视之犹南天竺也徙馀姚得天台之瀑布瀑布吾
未狎吾视之亦不过如馀姚山中耳顾为瀑布则有瀑
布事瀑布有当北游者吾以为如瀑布游且吾闻蓟邱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1194-0191b.png
之阴涿水之阳有五台焉因得一寄目以摅吾怀则亦
幸甚而吾何知所诱而君复何所见而异乎于是余为
之惝恍自失不独悔余言之浅且益信夫世外自有所
谓旷达知道之士而真不在深藏固闭以为高也于其
行书之以为序
   朱尉开伯求葬亲费序
朱开伯承孙在吾乡为故家子孙人无知者己巳之岁
表元入馆下同业生以其居于鄞也往往问识朱开伯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1194-0191c.png
乎则对曰不识每问皆然其知者讳之曰开伯学行在
其先出宜不相接其少年者见辄哑然而笑表元然后
始愧赧羞伏知其学之陋也盖开伯之先世居桐乡西
汉时名邑者为吏而有德于民遂家焉曰后世子孙奉
祠我不如桐乡民者也历千年世绪不坠建炎之乱衣
冠播越始有散而入浙者而紫微公新仲遂为鄞人紫
微公文章道德载在宇内闻公之风犹师慕之况其辱
居吾乡乎吾之爱其人也及其胥及其树及其屋乌况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1194-0191d.png
其子孙乎表元既感于同业之言求交开伯甚浃时时
从开伯诵家世所闻皆浙中士大夫之未言者其渊源
本末可考不诬独以父兄朴学不肯随时作纤巧语故
短于争名他人或鲜知之虽然其家世则容有知之者
矣表元得一官则失仕开伯亦抱会稽之牒而居惘惘
焉穷相似也丙子之祸表元扶三老人走三州五县犯
死道数十越多年赖一亲戚物色得之天台山中援之
归鄞久之益困谋居浙河之西又不可则迁而归乌石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1194-0192a.png
又谋还剡以开伯之旧也往别之及门见开伯方俨然
负其齐衰绖失声而哭其母却立俟其气定问之开伯
咽而言状既而曰吾门不开三日矣谁为吾来者问能
敛乎曰幸敛矣问能葬乎曰吾无资也而何以葬问有
以殡乎曰吾哭于斯非吾居也而何以殡问有为子之
丧者乎曰吾鲜兄弟也而孰为之丧问有赙乎曰吾羁
旅之人也而孰为之赙表元闻其言持其手泣益悲之
曰若是固朋友之职也为之留行而图之为之经纪为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1194-0192b.png
之告于人而人不知戚也返而告之曰是表元之未至
也天下之物苟以其力致之者无不获也天下之事苟
以其诚持之者无不集也天下之人苟以其已动之者
无不应也今夫端居而简重守让道而不求者士之节
也不爱其身严其亲之终力尽而继之以死者孝子之
义也昔者子之先之居于斯也有其故矣则亦惟我礼
义之邦有周于德而恤人之不获者故轻千里而长其
遗息于此今其车盖过子之门者其先人皆紫微公故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1194-0192c.png
所等夷者也且子惟不愿知于人人则何自知之今有
所居而求焉而有谓不知子也者知子而不能免子于
不孝也礼义之责有所归矣开伯曰吾心悴悴然安能
为之辞于是退而次第之且系其私于开伯者以为之

   送铅山王亦诜归乡序
物之能为其类之宗者必异世言凤飞而群鸟从之以
万数世固未有识凤而见其飞者也诚使世之人尝见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1194-0192d.png
有异鸟而其群万数从之则岂不骇眩而异之也故其
名可闻而其身不可见不然方见异于人之不暇而何
以能为宗庚午岁杨子江渔人网江得大龟长一寻椟
之以进蓄水聚小鱼千百椟中鱼凑集龟口旁若拱伏
听令不敢言儿童强徙鱼置远处终凑集拱伏如初禹
贡荆州九江纳锡大龟以其地考之良近然注家说大
龟才尺有二寸虽古人亦未尝见大龟如所遇于渔人
之椟者也以龟之易获不可见则其不足以识凤固宜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1194-0193a.png
孔孟荀韩之于儒其当为宗何以异于龟与凤然方其
存时从夫子而游者去来之大略不过三千人孟荀加
少韩之门不叛去仅六七惟其久也人始闻风而宗之
此一圣三贤岂翘翘然欲见异以取眩骇于天下之耳
目直不忍孤守已道推而同诸人耳而奈之何人不可
得而同也乡原流俗杨朱墨翟释老之同鸟鸢蛇蚓之
同也群然而飞群然而游又群然而止而已矣余初学
儒时见世之慕利达者宗科举科举初罢慕名高者宗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1194-0193b.png
隐逸隐逸之视科举有间也当是时犹各有大儒遗老
有名实者为之宗学者赖以不散岁月推迁心志变化
昔之为宗者且将销铄就尽而士渐不知其宗吾为吾
道吾类惧焉铅山王亦诜远学于余期月归省亲请益
余书此说遗之余友李君明通释褐太学第一清修博
学高文章亦铣之乡之龟凤也亦因以谂之何如大德
乙亥岁十月望日前进士剡源戴表元序
   送柳道传赴江山序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1194-0193c.png
古之用人者权尊而法疏权尊则易取人法疏则人得
以尽其材吾观周官六卿属吏多出于其长所自命汉
晋之相沿三公皆得开府收召名士故薛宣有欲吏朱
云之嗟而桓温亦以能客孟嘉为善然初不闻于庠校
师儒之员有所辟置惟其学行有称于乡则人自闻风
裹粮而从之此非独其人之难而道固不可易而屈也
科举兴铨格密其说先裁之以中人以下可能之文艺
然后拘之以愚不肖易成之岁月以至江南异时自通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1194-0193d.png
守令丞主簿尉若钱榖刑狱诸僚若州县学官注调一
决于选部法不可谓不陋而人情往往不难于为通守
令丞诸僚而一闻师儒之号虽百里之学亦趑趄畏赧
而不敢轻赴彼诚知夫通守令丞诸僚不过簿书胥史
勾稽剖析之类而师儒之职有不止是焉者则法之所
不及又系乎其人之自为之欤属者科举之弊既除诸
选犹守铨格惟县学官以其秩卑付诸下大夫之领之
者使得专志有志节者或耻为之而官益不重大德庚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1194-0194a.png
子岁吴楚闽越士待命于中书行署行署长取其阙升
府俾宰士捧牒以次礼进其人廷授之观者以为荣而
吾友金华柳道传得衢之江山焉江山固衢佳邑气清
而俗简贵僚使客车马之迹罕至道传又金华良士攻
文章通记览不患无以尽其才昔夫子叹十室之邑必
有忠信而忧好学之不至道传往而以好学鼓动江山
之人道之成也岂惟江山闻江山之风者且将四面裹
粮而来于以为明时兴文美化之助以成诸公能取人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1194-0194b.png
之名不亦可乎道传曰唯唯
   送郑南仲赴昌化主簿序
合天下之官自宰相第而下之至官于县而卑止矣合
一县之官自其长第而下之曰宰曰丞曰主簿曰尉曰
巡徼而卑止矣然尉与巡徼虽居主簿下而其职专权
行势伸若不与县相混主簿虽尊于尉与巡徼而职不
专权不行势不伸劳多而责先处下而辱近故有志节
者或惮为之昔者余与友人郑炎南仲相遇于吴楚之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1194-0194c.png
间每酒酣谈论此事南仲于时慷慨喜功名不免有干
禄意则为数数叹息不置南仲本闽中佳士年甫冠屡
用其长技角于有司屡为数万人举首又进为国子生
文誉益震至是诸公颇有知而荐之者竟用其力得湖
学教授南仲喜曰吾不能忘禄而为此然幸而得免于
前者之叹及既为湖学南仲不惟能自轩奋不失已而
已及大僚贵客东南行者皆辍车屏从先愿纳交于其
门于是人之慕南仲者若蜕尘而仙簿书箠楚之吏欲
卷十四 第 33b 页 WYG1194-0194d.png
为南仲而不得者若坐重渊而仰青天南仲益自喜为
之数年于法不得不调再谒于天官而有昌化之拜嗟
乎南仲今日复欲翱翔啸咏洋洋然以儒者自命如前
日湖学得乎于是人皆复为南仲叹而南仲亦不能释
然以问于余余曰南仲无叹也南仲前后所居官异而
南仲之所自为一也前日之大僚贵客愿交于南仲者
亦非必其以官也今之所见劳多而辱近有尉与巡徼
之不如者其官之卑而非南仲之所自为也南仲行矣
卷十四 第 34a 页 WYG1194-0195a.png
毋以诱迁毋以胁阻余闻昌化山水之窟风淳而土美
士大夫非乐静慕奇者不至将有怜子之才而援子于
穷远者如湖学之知子者矣南仲平生同志者遂各为
歌诗以壮南仲而谓余与南仲最旧也属以为序
   送谢仲潜序
始余以文学掾游金陵时年才三十尔性喜攻古文辞
每出难义策诸生以观其能占对与否而鼓舞抑扬之
同时执简数百人有谢仲潜常在鼎甲中余爱其材而
卷十四 第 34b 页 WYG1194-0195b.png
未尝不期其成也别去二十有五年余寄食钱塘市舍
授徒于是耳目㽻耗心胆销怯值稠人广席谈辩纵横
辄畏缩如不胜况有所挟乎外者尤不敢仰首视乃闻
有吴江教官能礼貌旧老自民伍起余太学周孔明于
庠校间待以宾客不用官府法为之喜甚已亥秋八月
吴江教官者满以谒来见余余延坐问之盖仲潜也曰
自契阔来一日不废学然益更事诸变故寒漂暑焮较
前为诸生时意气亦不复有其俯仰升斗之禄直欲少
卷十四 第 35a 页 WYG1194-0195c.png
避啬夫亭长诃辱耳故邂逅冠服与我相类者亦稍稍
有志扶持之嗟乎仲潜乎始余爱仲潜尚不过相期文
墨几案间事由今想之科举子略有器业者之所能办
不见二十五年乃能涵养成就至此充仲潜之志所欲
为与儒者之职所当为世上何有纪极而纷纷乎孰非
与吾同类者居是世也同是人也虽不儒冠儒服而其
名德可以临接我者吾父兄类也吾周之居是世也同是人也虽不儒冠儒服而其年辈推让于我者吾子弟
卷十四 第 35b 页 WYG1194-0195d.png
类也吾柔之居是世也同是人也虽不儒冠儒服且不
可皆与父兄子弟也而不幸饥渴寒暑之情若待我而
获者吾比邻里巷知识类也吾忧之居也则曰吾必有
以为之教也行也则曰吾必有以为之政也嗟乎仲潜
乎儒者区区之一身而何以当众人纷纷之求乎古法
四十而禄五十而爵年愈高仕愈贵者人之望之愈详
顾余之贱且衰已非世所齿及幸尝爱仲潜而期之而
仲潜亦幸不负余之知也故于其去吴江而将受民社
卷十四 第 36a 页 WYG1194-0196a.png
之寄且将进备乎郎大夫论议之选也而望之以详焉
仲潜愈思充其类而尽其职也乎哉是岁大德三年季
秋朔日前进士剡源戴表元帅初  
 
 
 
卷十四 第 36b 页 WYG1194-0196b.png
 
 
 
 
 
 
 
 剡源文集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