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1194-015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剡源文集卷十二    元 戴表元 撰
  序
   陈公辅字序
天下之器可以远行者莫如车居而能制人者莫如弓
然弓非矫之强莫得以成其坚徒车而无所翼亦不能
重载故古之君子择义而名之取于弓之矫之之强以
为弼取于车之翼之之重以为辅自其孩童知父兄师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1194-0153b.png
友之教也一噫哕唯俞罄折不敢自用也而必顾于礼
其闻之于昭昭也若有官府书之其为之于冥冥也若
有鬼神临之凡所以矫之而强其内也自其达于政而
可仕也求之山川风土国俗以广其识质之简书词令
才艺以弘其业责之封疆兵革要约以信其节凡所以
翼之而重其外也内强则不至于失身外重则不至于
失人大丈夫所为平居俯仰无愧临事从容有馀者用
此道也今之君子方其自为也既不过以途人待其身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1194-0154a.png
及其待人亦仅仅相与为途人无怪也宛陵陈君名弼
字公辅问其说于余余为略考书名之义而遂及于弓
车之用昔工尹商阳以弓射人而知礼君子善之王良
耻为嬖奚御而见称于孟氏公辅往而务其矫之于内
者慎其载之于外者其于义也思过半矣
   陈养直字序
学者陈生名规靳于人之意其圆也其族昆字之以养
直曰规弓材也弓材直养直疑之以问于余余曰何伤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1194-0154b.png
乎古之言规者曰官师相规曰沔水规宣王人未有已
不直而能规人者也故规也者以已之直直人之不直
者也仲尼崎岖以行道而长沮桀溺非之以矫规者也
西都之季篡势巳成谷永贡禹譊譊于乱朝昏主之间
以容其身以诈规者也鬻拳泄冶不胜区区之谅讦君
以干祸以隘规者也范蔚宗柳子厚才高气峭欲伸一
二而丧其千百以乱规者也故已直而规人则其规行
已不直而规人则其规毁若伊尹规太甲孟子规齐王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1194-0154c.png
汲黯规公孙弘韩退之规阳城规之善者也养直美资
识严检操是能顾其名矣是能直矣余得广其材说于
弓材之外以坚生之养大德丁酉岁后十二月朔日戴
表元序
   陈同与其弟周字序
人虽甚贤所以待人者必有不能使之同人虽甚不肖
所以谋巳者必无不欲使之周余自涉事以来至于今
有见于斯理熟矣诚有一人焉能恢容博施于其躬之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1194-0154d.png
饥渴寒暑安危苦乐举不暇乎自为而必使惠足以及
人功足以善俗则天未尝不与之名位禄寿而昌其子
孙之胤故尧舜之忧勤而不私也以朱均之不肖而犹
百世不乏其祀禹之水功契之教绩稷之农劳而配天
皆数百年孔孟之皇皇明道无一丘之势以资其身而
衮冕蒸尝至今为万世师门恩里荫他姓莫敢望焉此
岂区区褊心狭量之所能知哉颍川陈文忠公家礼法
为宋大夫第一化其德者国称忠臣家称良子有远孙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1194-0155a.png
罗田尹见其二季同周于余而曰愿赐之字而因以教
之余与之交信乎其为仁贤忠厚之泽也谨为字同曰
孟恢字周曰仲博而推明之以人情天道之说庶几休
风庆誉勿替引之以期于永久莫坠云大德丁酉十二
月朔日前进士剡源戴表元序
   字三友序
五行之近民用莫如火彼木金水土皆出于自然惟火
也人为之虽人为之而亦出于自然古之人当其时也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1194-0155b.png
则然新火而后始饮食火之不新盖自五季以降不以
为怪矣学者安于旧弊而不闻先王之法此其一也字
舒然以新之易之象曰风雷益吾尝观于风其顺于物
而动者皆益也其不顺于物而动皆损也惟雷亦然是
风雷之于物有二道也君子观其顺之道而从之则为
迁善观其不顺之道而违之则为改过然善与过岂有
能自知哉吾若求益也而入于损吾若求损也而入于
益在择之而已矣字董益之以择善天下无有生而贵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1194-0155c.png
者也自古之圣贤舜禹伊吕皆起于陇亩耕渔之流
其穷时未有不以所事在位而贵者也孔子之法曰畏
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而孟子曰彼赵孟之贵非贵
也我仁义之贵良贵也斯言也是孟子出之是也非孟
子而言之则涉于傲安有傲而犹得有贵于已者乎虽
然若孟子之道则不可以不守也字吴良贵以守道
   陈景惠诸子名字序
儒者陈景惠氏自其严君积德攻文以良闻于乡里乡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1194-0155d.png
里同业辈行若后进生往往持所售名荐书齿仕籍独
龃龉不偶而天昌其家景惠遂有丈夫子七人皆明严
整饬良种几未坠云一日以名字请余余为贰名系之
于良而各为字以训之曰汝良合合莫杂于群玉群石
而润于石兰群卉而润于卉其类不可远其自处不可
不严也字良合以孟严曰汝良会事当其时之可谓之
会然知时之可而不知理之可则入于悔暴虎冯河有
不顾而为之者彼其心一时亦以为可也字良会以仲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1194-0156a.png
理曰汝良全人之受身于父母耳目四体之与其心俱
不可妄也耳全于聪故不妄听目全于明故不妄视手
足与心各全其职故不妄为字良全以叔受曰汝良俞
古之君子重然诺然者然人之言诺者诺已之许而其
最著于经传曰唯曰俞唯者惟于已而有所悟俞者喻
于心而有所感今之君子意然而言色然而许而望其
能自信信人无有也字良俞以季信曰汝良佥自大圣
贤不敢以胸臆明智自用每见一谋必博尽于众言之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1194-0156b.png
佥同而后出之穷阎白屋之士横经以待问怀珍以求
聘而曰我能为人决大疑发大政吾知其必有以得此
也字良佥以季博曰汝良介柳下惠之居鲁谓之和可
也徐邈之居魏谓之通可也他日君子考其本末之实
而以介归之字良介以季实曰汝良企白圭企禹而不
至于禹燕哙子之企尧舜而不至于尧舜岂独不至去
之益远惟七十子企仲尼虽不能至而去之不远则学
与不学之分也字良企以季学训毕七丈夫子者请书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1194-0156c.png
于椟因书以遗之
   陈氏三子字序
剡士陈子得名其三子曰模楷格而请字于余余曰是
三名者其义一也传曰膏粱难正夫子弟之难正岂独
膏粱哉余频年浮沈客徒所交游大家子不一有见狗
马声色而悦有见货玉章绶而悦有见宫室舆御而悦
号称贤者不过见吴书吴服古器玩而悦无有恂恂然
谦颜愿辞而能行儒生学士之事者越来山中气象朴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1194-0156d.png
野前数者之疑幸且不接于目而谬用其心者犹不少
也陈氏之子耽儒而好礼是能正矣模也者正之始也
字模曰伯正木无楷不能器人无学不能材舜楷尧禹
楷舜七十子楷仲尼古之人皆然字楷曰仲学学欲博
博则不能皆正学欲约约则不能必正于此有道且学
而且格之格也者所以一于心也字格曰叔一三子盍
往而各思其义也哉虽然居是家而无以正其子弟非
良父兄也居是乡而无以正人之子弟非良士也余与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1194-0157a.png
子得亦盍交自勉焉
   赵氏二子字序
仲尼于春秋诸国非主齐则主晋成季之在晋犹夷吾
之在齐也然仲尼以功许夷吾言不及成季何也夷吾
之功及天下成季之功止于其国他日谓齐桓公正晋
文公谲亦犹是也由求子贡之才过曾点远甚舍瑟言
志悠然累十言适契圣人之怀亟称与之至终身所成
就竟亦何敢望由求子贡故以成季之志而能扩之以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1194-0157b.png
弘毅曾点之志而能敛之以平实则为全才盛德无复
遗憾是皆不可以无学也上饶赵氏以丈夫子长勋字
伯成次点字仲与请为训辞书此遗之
   曹氏四子字序
易之道无不亨者也易为忧患作而能无不亨何也易
有亨不亨而易之道无不亨也今夫人有生而见与于
天者天亨之有生而见与于人者人亨之夫我之道欲
亨而天与人交亨之岂非我之大愿至于道不可期而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1194-0157c.png
天与人或不见与则如之何若是者我必自亨之故命
之有亨有不亨在天在人而道之无不亨者在我太邱
曹君士开取易名其四丈夫子皆以亨且既皆有字而
质其义于余余前四子者而谂之曰来震亨字子以德
修震于易为长子为动为惧为长子重任也动而惧危
道也任重而危人何赖焉古之人于此不恃无惧而恃
已之有德周公之东山也而赤舄几几仲尼之陈蔡也
而调琴自如修德故也来贲亨字子以文刚贲之体中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1194-0157d.png
柔外刚而饰以文夫苟中柔外刚而饰以文君子何贵
焉彖易者戒之若使之以柔文刚不若主柔而文之以
刚于是体不挠于内饰不虚于外而文以成来谦亨字
子以光益天道之不可过莫若谦谦也者欲人损有馀
而益不足王公损骄吝故能以富贵光其家士君子损
狷嫉故能以贫贱光其身来复亨字子以善初人之初
无有不善雷静而伏于地中其气氲氲然及动而震惊
击搏物有病之者矣性之于情犹是也故曰为善者务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1194-0158a.png
要求复其初曹氏之四丈夫者为人子者也为人兄若
弟者也今而为人子者他日为人父者也为人子若弟
者他日为人臣之道也为人兄若父者他日为人师为
人长之道也四丈夫者处其义则思慎其躬慎其躬则
思称其名称其名则思亨其道乎哉
   唐氏十子字序
相台唐氏一门十男子其乡大夫紫山胡公命之皆名
居字元若曰元善也人之居不同而同归于为善云尔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1194-0158b.png
余考传纪元非徒为善而巳也盖于事之序为初物之
数为一而人之体为首若是乎其尊而孰能踰之今试
验之于君之乡群然朝而同游暮而同休者孰非吾等
夷侪辈也而有一人焉能修饰顾籍为善人君子之事
则众必交相推异耻其身若不敢与齿何也彼为善则
我亦莫能踰之也为善于一乡一乡尊之莫能踰为善
于一国一国尊之莫能踰为善于天下天下尊之莫能
踰为善于千万世千万世尊之莫能踰亦犹是也虽然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1194-0158c.png
彼为善者非徒曰能善其名字而尊也而为善者无有
不得善其名字是道也虽文王周公不废岂惟文王周
公古之人其子之最贵称元子卜用元龟筮用元日员
用元士冠用元服凡物之可以愿其善者无不用也天
下之民族亦无别生分类若垂禹皋陶伯益之伦仅始
得称才子而稷契朱虎熊罴八人遂目之为八元嗟乎
唐氏之子亦务尊其名字而使人无以踰之哉按十子
海盐使君者五曰居仁字元寿曰居吉字元太曰居敬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1194-0158d.png
字元让曰居约字元博曰居礼字元修提舶君者二曰
居安字元静曰居谦字元益南城令君者三曰居简字
元可曰居信字元谅曰居贞字元实三君者方以才名
器业显扬于时余既谂而嘉之其往而益厚基构绵礼
逊隆宾游使此十元者虚心而强学顾名而思义居则
不失俱为良子弟出则相望俱为名卿贤大夫他日国
史书之儒林谱之三河衣冠世家遂将推唐氏为称首
不亦可乎余于紫山公之言非敢益也直衍其遗馀焉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1194-0159a.png

   凌氏二子字序
安吉二凌长愈次懋其父官宣城时招余馆中所教学
徒也既有字之彦道彦德而未加之以训辞及是乃来
请于余而告之曰噫尔愈尔嵬嵬昂昂欲为韩者耶为
韩有四难起孤穷得官遇当尽言不怀禄当尽节不畏
死勇难无师资之素遗言绝学径诣圣处敏难知顺逆
谓叛镇为必不可宥明同异谓外教为必不可殽介难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1194-0159b.png
与人交无怨仇而平生所受恩必酬厚难是四难者在
同时同辈中行之不能一二而韩子全之是非有见于
道不尔也而世人但以文求韩远矣噫尔懋尔天下之
物无不求而至天下之业无不为而成故富贵贫贱所
以朝暮焦劳其筋力不同而同志于得然而不能皆得
也惟德之在人其为物甚良业甚精其得之甚不难而
人未有求而为焉此不懋之过也今夫仁始于不忍欺
孩童及其懋之也至于为尧舜之博济义始于耻穿窬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1194-0159c.png
及其懋之也至于可以为夷齐之让国今骤焉语汝以
尧舜夷齐之事歉然诚有所未暇而不忍欺孩童与夫
见穿窬而耻者人人之所可能也夫道务于为韩之勇
敏介厚而不专于文德务于人人之能为而可以至尧
舜夷齐之仁义人之欲纳忠于二子者宁复有加于此
乎二子顾其名若字而无负余之言哉
   朱使君七子字序
广信朱使君以德世其家有大丈夫子七人既皆取德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1194-0159d.png
为名系之以曰懋曰辉曰容曰成曰润曰明曰觉且既
皆以伯仲叔季得字曰昭曰刚曰大曰振曰温曰俊曰
裕而未加之训辞客剡源戴表元乃为考据名义本使
君之意为词以序之山木之修然其既成材也人知之
其寒暑之所望日夜之所息不得而窥之伯昭昭其懋
乎哉日行乎中天人日日见之而日日其辉如新岂非
以刚故耶人之辉其德亦然刚纯者明极刚杂者明微
最下无刚惑矣仲刚刚其辉乎哉海容渎渎容湖湖容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1194-0160a.png
谷故大贤容小贤大才容小才德之优劣于容之多寡
稽之叔大大其容乎哉物之成实风振之音之成乐磬
振之拜成礼曰振动之拜师成列曰振旅之师德之成
尤不可以不振也叔振振其成乎哉玉在石中其德温
温而山不枯君子取象焉温乎其性以润身温乎其文
以润国温乎其政以润物温为质润为华也叔温温其
润乎哉毒莫憯于察渊鱼智莫穷于数眉睫明于大者
小固有所遗也故书称克明俊德俊之为言大也叔俊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1194-0160b.png
俊其明乎哉土宽者裕于耕资宽者裕于商才宽者裕
于行德宽者裕于藏季裕裕其宽乎哉序既七丈夫子
者肃然而兴耸然而思请书其词于册以蚤夜观省无
违义方云
   张训之字序襄国张氏子严既受其名于亲不敢一日忘也而字莫
能定其友王成父欲字以训之若曰严其亲之训云尔
而不远数千里来谂于予予曰可哉按训之为言古笺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1194-0160c.png
传家皆释为顺顺以行美美以立顺其为人也殆庶几
乎姑以人事切近言之目不敢睇非道之色耳不敢听
非礼之言足至于不敢履阈手至于不敢下带此一身
之严也父坐而子立兄行而弟随夫语而妇诺此一家
之严也推而至于严交际则行必执贽见必修容坐必
正席语必俨颜又推而严于官学则辨必援经取必顾
义諌必守礼刑必据律严于祭也必斋严于战也必誓
严于婚嫁也必媒必币严于聘享也必宾必介凡此皆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1194-0160d.png
所以为严之目也行之既久执之弥熟则血气和平而
灾害不生仪情纯习而悔辱自寡天下之言顺亦无以
加此矣成父归语训之毋多谈西北自古多奇男子子
之乡有尧之遗风焉迨于近世如宋广平元鲁山犹磊
落令人歆重训之顾其名若字而就有道者正之哉大
德八年九月朔旦
   道上人字逢源序
事之发必有原故地之高平曰原物之可复言之可述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1194-0161a.png
情之可矜亦皆曰原取其动之善而不失其初也学者
之于道亦然人之生天莫不与之以口目耳鼻百骸四
体之属曰身主其身有知觉而能动者曰心心之动之
之初其原皆系于仁义曰性动而不失其初之原耳不
能使越仁义而听自不能使越仁义而视口鼻手足百
为皆不能使越仁义而动以至达于事物发于礼乐刑
政著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别而散于阴阳日
月星辰山川草木之运曰道道之所以不可一日离于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1194-0161b.png
事物人之区区之身所以能参天地变化而为三才盖
以此耳故学道者贵于逢原逢之如何逢之仁义而已
矣人之心初动于仁义之原能择之精守之坚勉强而
皆逢者则为大贤君子逢之自然不待勉强者为尧舜
力不能为恶时一逢之而不能精择坚守为中才愿人
强者隔于血气弱者陷于嗜欲昏冥终身不能一逢为
下愚不肖为桀纣为禽兽无足数矣斯说也由孟子以
来不废而为佛氏者曰性不可失其初是也若心则惟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1194-0161c.png
恐不灭盖南湖道上人之字曰逢源余尝与之言其义
而疑之上人曰今吾教行将人人不失其性不起其心
不私其身将举国而为善人虽官府可以不设而君何
疑乎嗟夫上人为上人之学鹑居龟引于山林间以其
说身行之清斋寡求屏绝世故何患不得为善而吾之
云云则稻粱药石衣冠琴瑟可以通行四方公传百世
而无厌者也且道无二原子不可以为余之逢使我而
慕上人之逢亦劳矣而上人冲虚秀朗内练精苦于诸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1194-0161d.png
问学并通转注然能将之以静绝无丝毫浮佻险诈之
气虽不垂绅絇屦吾知其深于逢矣故详为之言以导
其名若字导之犹有所未喻也则还心难冀矣上人他
日数称太章其学与上人远甚亦以示之何如
   陆元章字序
物之丽乎文者皆曰章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其在水清
浊错而成文曰漳水在玉器合而有文曰璋玉在木理
合而有文曰樟木其在人为士而有文曰文章首有文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1194-0162a.png
曰章甫之冠身有文曰章服然皆以文其外夫为文而
外之不止将令人轻学而文亦有时而渝虎豹之炳然
其存也人畏其威其获之也犹爱其皮君子之为文章
者取之然使非虎豹而生蒙其皮则不若是畏爱之矣
故君子贵质质也者所以出其文章者也甫里陆氏世
贤而材余姻家少年子名元章请字余为字曰士质
   送袁伯长赴丽泽序
人之居世自其身之起居寝食与其家之指挥洒扫推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1194-0162b.png
而大之为官吏而受人之民人为师儒而受人之子弟
无非事也人自幼少强壮而至于老日日而学之凡以
求无愧其事而己未有当曰我不能而姑止者也而今
之君子率习为之辞曰我学治其身治其家犹未之能
也而安能治人此说行故贤者得成其谦而不肖者亦
以容其伪及乎人不得已而取之则谦者退处伪者售
焉此甚非君子之通法也盖往者铨格以科第高者为
郡博士吾乡之先生长者史文惠袁正献沈端宪之徒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1194-0162c.png
于格当得者皆辞逊不受而宁求他官他官之难不优
于郡博士而为之者以为皆以不能而不为则势所不
可故随其资就其力且为而且学之耳余年未三十以
新进士谒天官于格亦当得郡博士而不敢辞避不就
当是时家有老人须禄以养余性尤不通吏事勉强文
墨议论间且为而且学之亦先生长者意耳迩来又二
十年居閒散放无丝发进益时时回思前事令人面热
汗下今袁君伯长与余同郡同业怀丽泽之牒当行已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1194-0162d.png
久而不肯决曰为长于丽泽师儒也其任异时与郡博
士正等而东莱公之阙里也吾趑趄焉余曰固也然吾
伯长当学为其事而求无愧者也谦而非伪也东莱公
之学又史袁沈诸公之所同者也必不可巳则当且为
而又且学之者也伯长持身有士行居家有子道天资
高文章妙博闻广记尤精于史学近复贯穿经术他如
琴书医药诸艺深得其理婺多君子至必皆愿从之游
者余故人王及翁御史无恙其介绍而请焉元贞乙未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1194-0163a.png
春十日剡源戴表元序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1194-0163b.png
 
 
 
 
 
 
 
 剡源文集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