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二
卷六十二 第 1a 页 WYG1359-043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文集成卷六十二   宋 王霆震 编
  前壬集一
河图之文前七二后一六左三八右九四居中者五与十
 
 
 
 
卷六十二 第 1b 页 WYG1359-0436b.png
洛书之文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
居中央
卷六十二 第 2a 页 WYG1359-0437a.png
 晦庵启蒙朱子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
 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
 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此一节夫子所以发明
 河图之数也天地之间一气而已分而为二则为阴
 阳而五行造化万物终始无不管于是焉故河图之
 位一与六共宗而居乎北二与七为朋而居乎南三
 与八同道而居乎东四与九为友而居乎西五与十
卷六十二 第 2b 页 WYG1359-0437b.png
 相守而居乎中盖其以所以为数者不过一阴一阳
 一奇一耦以两其五行而已所谓天者阳之轻清而
 位乎上者也所谓地者阴之重浊而位乎下者也阳
 数奇故一三五七九皆属乎天所谓天数五也阴数
 耦故二四六八十皆属乎地所谓地数五也天数地
 数各以其类相求所谓五位之相得者然也天以一
 生水而地以六成之地以二生火而天以七成之天
 以三生木而地以八成之地以四生金而天以九成
卷六十二 第 3a 页 WYG1359-0437c.png
 之天以五生土而地以十成之此又其所谓各有合
 焉者也积五奇而为二十五积五耦而为三十合是
 二者而为五十有五此河图之全数皆夫子之意而
 诸儒之说也至于洛书则虽夫子之所未言然其象
 其说已具于前有以通之则刘歆所谓经纬表里者
 可见矣或曰河图洛书之位与数其所以不同何也
 曰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其方盖揭其全
 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洛书以五奇数统四耦
卷六十二 第 3b 页 WYG1359-0437d.png
 数而各居其所盖主于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
 也曰其皆以五居中者何也曰凡数之始一阴一阳
 而已矣阳之象圆圆者径一而围三阴之象方方者
 径一而围四围三者以一为一故参其一阳而为三
 围四者以二为一故两其一阴而为二是所以参天
 两地者也三二之合则为五矣此河图洛书之数所
 以皆以五居中也然河图以生数为主故其中之所
 以为五者亦具五生数之象焉其下一点天一之象
卷六十二 第 4a 页 WYG1359-0438a.png
 也其上一点地二之象也其左一点天三之象也其
 右一点地四之象也其中一点天五之象也洛书以
 奇数为主故其中之所以为五者亦具五奇数之象焉
 其下一点亦天一之象也其左一点亦天三之象也
 其中一点亦天五之象也其右一点则天七之象也
 其上一点则天九之象也其数与位皆三同而二异
 盖阳不可易而阴可易成数虽阳固亦生之阴也曰
 中央之五既为五数之象矣然则其为数也奈何曰
卷六十二 第 4b 页 WYG1359-0438b.png
 以数言之则通乎一图由内及外固各有积实可纪
 之数矣然河图之一二三四各居其五象本方之外
 而六七八九十又各因五而得数以附于其生数之
 外洛书之一三七九亦各居其五象本方之外而二
 四六八者又各因其类以附于奇数之侧盖中者为
 主而外者为客正者为君而侧者为臣亦各有条而
 不紊也曰其多寡之不同何也曰河图主全故极于
 十而奇偶之位均论其积实然后见其耦赢而奇乏
卷六十二 第 5a 页 WYG1359-0438c.png
 也洛书主变故极于九而其位与实皆奇赢而耦乏
 也必皆虚其中也然后阴阳之数均于二十而无偏
 尔曰其序之不同何也曰河图以生出之次言之则
 始下次上次左次右以复于中而又始于下也以运
 行之次言之则始东次南次中次西次北左旋一周
 而又始于东也其生数之在内者则阳居下左而阴
 居上右也其成数之在外者则阴居下左而阳居上
 右也洛书之次其阳数则首北次东次中次西次南
卷六十二 第 5b 页 WYG1359-0438d.png
 其阴数则首西南次东南次西北次东北也合而言
 之则首北次西南次东次东南次中次西北次东北
 而究于南也其运行则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
 土右旋一周而土复克水也是亦各有说者矣曰其
 七八九六之数不同何也曰河图六七八九既附于
 生数之外矣此阴阳老少进退饶乏之正也其九者
 生数一三五之积也故自北而东自东而西以成于
 四之外其六者生数二四之积也故自南而西自西
卷六十二 第 6a 页 WYG1359-0439a.png
 而北以成于一之外而七则九之自西而南者也八
 则六之自北而东者也此又阴阳老少互藏其宅之
 变也洛书之纵横十五而七八九六迭为消长虚五
 分十而一含九二含八三含七四含六则参伍错综
 无适而不遇其合焉此变化无穷所以为妙也然则
 圣人之则之也奈何曰则河图者虚其中则洛书者
 总其实也河图之虚五与十者太极也奇数二十耦
 数二十者两仪也以一二三四为六七八九者四象
卷六十二 第 6b 页 WYG1359-0439b.png
 也析四方之合以为乾坤离坎补四隅之空以为兑
 震巽艮者八卦也洛书之实其一为五行其二为五
 事其三为八政其四为五纪其五为皇极其六为三
 德其七为稽疑其八为庶徵其九为福极其位与数
 尤晓然矣曰洛书而虚其中五则亦太极也奇耦各
 居二十则亦两仪也一二三四而含九八七六纵横
 十五而互为七八九六则亦四象也四方之正以为
 乾坤坎离四隅之偏以为兑震巽艮则亦八卦也河
卷六十二 第 7a 页 WYG1359-0439c.png
 图之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
 为土则因洪范之五行而五十有五者又九畴之子目
 也是则洛书固可以为易而河图亦可以为范矣又
 安知图之不为书书之不为图也邪曰是其时虽有
 后先数虽有多寡然其为理则一而已但易乃伏羲
 之所先得乎图而初无待乎书范则大禹之所独得
 乎书而未必追考于图耳且以河图而虚十则洛书
 四十五之数也虚五则大衍五十之数也积五与十
卷六十二 第 7b 页 WYG1359-0439d.png
 则洛书纵横十五之数也以五乘十以十乘五则又
 皆大衍之数也洛书之五又自含五则得十而通为
 大衍之数矣积五与十则得十五而通为河图之数
 矣苟明乎此则横斜曲直无所不通而河图洛书又
 岂有先后彼此之间哉
 晦庵书河图洛书后世传一至九数者为河图一至
 十数者为洛书考之于古正是反而置之予于启蒙
 辨之详矣读大戴礼书又得一證甚明当篇有二九
卷六十二 第 8a 页 WYG1359-0440a.png
 四七五三六一八之语而郑氏注云法龟文也然则
 汉人固以此九数者为洛书矣閤皂甘君叔怀欲刻
 二图山中览者未必深考又当大启争端聊书以谂
 之庆元丁巳上元节日遁翁书
   推伏羲神禹画卦作范之原辨刘牧易置图书
   之失
 晦庵易学启蒙孔安国云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
 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
卷六十二 第 8b 页 WYG1359-0440b.png
 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歆云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而画之八卦是也禹
 治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河图洛书相为经
 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关子明云河图之文七前六
 后八左九右洛书之文九前一后三左七右四前左
 二前右八后左六后右邵子曰员者星也历纪之数
 其肇于此乎(历法合二始以定刚柔二中以定律/历二终以纪闰馀是所谓历纪也)
 者土也画州井地之法其放于此乎(州有九井九百/亩是所谓画州)
卷六十二 第 9a 页 WYG1359-0440c.png
 (井地/也)盖员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故羲文因之
 而造易禹箕叙之而作范也蔡西山(元定/)曰古今传
 记自孔安国刘向父子班固皆以为河图授羲洛书
 锡禹关子明邵康节皆以十为河图丸为洛书盖大
 传既陈天地五十有五之数洪范又明言天乃锡禹
 洪范九畴而九宫之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
 肩六八为足正龟背之象也惟刘牧意见以九为河
 图十为洛书托言出于希夷既与诸儒旧说不合又
卷六十二 第 9b 页 WYG1359-0440d.png
 引大传以为二者皆出于伏羲之世其易置图书并
 无明验但谓伏羲兼取图书则易范之数诚相表里
 为可疑耳其实天地之理一而已矣虽时有古今先
 后之不同而其理则不容于有二也故伏羲但据河
 图以作易则不必预见洛书而已逆与之合矣大禹
 但据洛书以作范则亦不必追究河图而已暗与之
 符矣其所以然者何哉诚以此理之外无复他理故
 也然不特此耳律吕有五声十二律而其相乘之数
卷六十二 第 10a 页 WYG1359-0441a.png
 究于六十日名有十干十二支而其相乘之数亦究
 于六十二者皆出于易之后其一数又各不同然与
 易之阴阳策数老少自相配合皆为六十者无不若
 合符契也下至运气参同太一之属虽不足道然亦
 无不相通盖自然之理也假令今世复有图书者出
 其数亦必相符可谓伏羲有取于今日而作易乎大
 传所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者亦汎言圣人作
 易作范其原皆出于天之意如言以卜筮者尚其占
卷六十二 第 10b 页 WYG1359-0441b.png
 与莫大乎蓍龟之类易之书岂有龟与卜之法乎亦
 言其理无二而已尔
卷六十二 第 11a 页 WYG1359-0441c.png

卷六十二 第 12a 页 WYG1359-0442a.png
 合沙先生曰大衍之数与爻成七八九六而连山归
 藏之文变统而谓之三易作于文王大衍之数五十
 者一与九为十二与八为十三与七为十四与六为
 十五与五为十共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者一用五
 行其数五二用五事其数五三用八政其数八四用
 五纪其数五六用三德其数三七用稽疑其数七八
 用庶徵其数五九用五福六极其数共十有一算至
 四十九也五用皇极其数一不曰一而曰极大衍所
卷六十二 第 12b 页 WYG1359-0442b.png
 虚太极之皇极之一适在五数五为六函三所引之
 数也于五十五数之中亦得夫四十有九焉此自然
 之理所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岂苟云乎哉学
 者试思之
卷六十二 第 13a 页 WYG1359-0442c.png

卷六十二 第 14a 页 WYG1359-0443a.png
 合沙先生曰八卦之位始于虙重于夏商衍于周作
 经于孔皆不易其方位实本河图洛书之本文本数
 也其述作之意一归于中所谓执中惟一之道皇极
 一而系于五共得六数乃太极函三之引六也近太
 极莫若乾出中而居六位正吾曾子谓贯一之忠恕
 也用太极者莫若震故以震居三位盖得六极函三
 之圆不动正吾子思所谓发而中节之和也判太极
 者莫若以与坤坎得其一坤得其二一即二矣二即
卷六十二 第 14b 页 WYG1359-0443b.png
 三矣此水土所以并生于申善与恶阴与阳执其一
 者皆非道是曰失中而中庸之学不取也以大槩论
 之一三七阳数布于四方分至之义二四六八阴数
 布于四隅启闭之义求中气而积闰之理也
 
 
 
 古文集成卷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