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玉溪先生文集序 第 x 页
玉溪先生文集序
玉溪先生文集序 第 21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170A/ITKC_MO_0170A_A037_213H.gif)
吾东方名公硕士之以文章鸣世者何限。然求其所谓从心写出。如圣贤明理之文者。则亦不多得焉。惟我玉溪先生之文。庶几近之矣。尝闻朱夫子之言曰。有是实于中。则必有是文于外。试以此观先,生之文。而溯求其所以出此之本源。则盖沈潜而敦厚。纯粹而精明。无纤毫轻浮驳杂之气间其中矣。先生之所以得于天者如是。而又济之以学问之力。存养于中而有以守其虚明之体。省察于外而有以致其酬应之用者。已至于朴实之地。而无挂于过差。故其发而形诸文字之间者自然条理分明。辉光蔼畅。趣味踔远。音韵和平。有非操觚弄墨。务为新奇者之所能髣髴也。是以。孝悌之心积于中。而见于辞章养疏之中者。恳切而恻怛。忠爱之心积于中。而发于启沃陈戒之辞者。诚信而光明。真实无伪之心积于中。而凡著于挽祭铭志行状之作者。端的典重。无一言浮溢。至于吟咏之词。简牍之言。杂著之说。无不得其性情之正。发其精微之意。极其事理之当。而皆符于在内之沈潜纯粹者。则真所谓有德者之言。而谓之明体适用之学者非耶。先生不喜著述。遗稿无多。今其存者。皆
玉溪先生文集序 第 21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170A/ITKC_MO_0170A_A037_213L.gif)
崇祯五年十二月既望。八溪后学郑蕴。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