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五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四百五十卷目录

 南阳府部汇考四
  南阳府城池考
  南阳府关梁考

职方典第四百五十卷

南阳府部汇考四

南阳府城池考〈南阳县附郭〉

 《府志》本府城池 秦置宛城南阳郡荆州,记曰郡城。周三十六里,至唐移郡于邓城,渐圮。止存西南隅。元置府治,不复改作。明洪武三年,指挥郭云因元之旧址重修,甃砖。周围六里二十七步,高二丈二尺,广亦二丈二尺,池深一丈七尺,阔二丈。建门有四,东曰延曦,南曰淯阳,西曰永安,北曰博望。建角楼四,敌台三十,警铺四十三,成化十九年重修。至明末流寇蹂躏,楼橹废,缺门关,败燬。皇清知府王燕翼,设东南城门各四扇。顺治四年,知府辛炳翰重建南门楼。康熙二十三年,知府张在泽重修女墙。
外州县
南召县城池 明成化十三年,置县南阳府。同知任义,南召知县张珙始筑,城周围三里四十步,高二丈五尺,广一丈六尺,池深一丈七尺,阔二丈门三,东曰东兴,南曰博望,西曰永丰,上各建楼。正德十三年,知县彭伦增修,建窝铺八,角楼四。嘉靖甲午,知县冯鲛重修,易东门曰通汴,南曰近宛,西曰连嵩,各增建戍楼。隆庆庚午,知县李玺甃以砖石更于北城,建楼。题曰望京。其东南西楼改作,高大亦如北楼,南阳方九功记。皇清顺治十三年,知县马应祥,重建南远门。
镇平县城池 世传为汉安众故城。明成化六年,知县李贤因旧址修筑,周围五里一百三十步,高一丈八尺广八尺,池深一丈五尺,阔如之。十八年,知县刘勋,展南城数十步,名其东门曰安阳,南曰便民,西曰武平,北曰怀远,有展城记。万历间,知县翁金堂重修,更名其门。东曰毓元,南曰宣昭,西曰省成,北曰宾穆。至李幼勋复,扁其门东曰瞻旭,南曰景正,西曰观成,北曰拱辰。崇祯年,知县钟其硕,周围增筑营房八百馀间。添置警台十二座,后圯于寇。皇清知县李似楠重修,至顺治十四年,城为霪雨崩颓。知县王继祐重修,日久复坏。康熙二十七年,知县张琮重修。
唐县城池 元至正间建城。明洪武三年,金吾右军千户程飞,即旧基修筑。天顺间,千户齐政重修,周围六里三百八十步,高二丈五尺,广一丈一尺,池深一丈六尺,阔二丈门四。角楼四,敌台警铺三十四。正德十年,通判陈顼,十二年,知县李铎、千户王拱,继修城池。高深各增数尺,崇祯十五年,署县事王泽深,于闯寇毁坏之馀,填塞补葺,为一时守卫,寻多崩阙。皇清顺治九年,知县李芝英重修。至康熙四年,知县田介,更为修筑城郭。乃完。
泌阳县城池 唐泌州城。明洪武十四年,知县胡惠,因元时旧址,修筑高一丈二尺,广八尺,池深一丈,阔五尺,上各建楼,初止东西二门。成化五年,知县鲁常重修,始作南门。门三东曰固本,西曰敷德,南曰宗盘,置警铺八,正德六年,知县刘玑重修,甃砖于外。十二年,知县郭继祖,增甃砖于内。嘉靖间,知县王世安,龚文魁相继修葺。崇祯辛巳以后,屡遭巨贼蹂躏,拆毁过半。皇清顺治六年,知县韩志道重修。康熙二十四年,知县雷珽重修,二十五年,知县莫国芳,因城门狭隘,增修阔,大如旧制。
桐柏县城池 明成化二十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原杰,巡按河南。御史吴道宏创建筑城。周围四里一百八十步。正德六年,知县李聚甃以砖,高一丈二尺,广一丈,池深八尺,阔一丈五尺。门四,东曰接楚,南曰向明,西曰导淮,北曰拱极。建角楼四,警铺八。嘉靖间,知县曹侃,王鲲相继修葺。
邓州城池 即古穰县。旧有内外二城,元末俱颓。明洪武二年,金吾卫镇抚,知邓州孔显始筑。内城周围四里三十七步,高三丈,广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门四,东曰迎恩,南曰拱阳,西曰平成,北门以形家言不启,因不名。六年,始甃以
砖,建门楼四、角楼四、月城小楼四、瓮城小楼三、窝铺三十三、女墙一千三百九十一。郡人王谊记。外城,元史天泽筑,后废。明弘治十二年,知州吴大有重筑,周围一十五里七分,高一丈,广五尺,因旧为五门,曰大东门、小东门、南门、小西门、大西门。门各建楼,大有自记。正德六年,知州于宽增修外城,重建门楼五,月楼五。浚池深二丈阔六尺,引刁河水灌之,学正华纶记。嘉靖三十二年,知州王道行,又增修外城角楼四,窝铺二十一,垛口一千七十,引灵山水灌池内。郡人蓝瑞记。三十五年,知州张仙复修外城五楼。万历三十八年,知州赵沛,复修外城五门及楼扁。其南门曰南控荆襄,东曰东连吴越,西曰西通巴蜀、小东曰六水环清、小西门曰紫金浮翠,先是。嘉靖间,知州王道行,绕外城种树千株,年久无存。至沛,复浚河植树。崇祯七年,知州孙泽盛修外城、窝铺及女墙二重。十年,流贼张献忠陷邓州,知州刘振世以外城寥阔,力不能守,乃并力修筑内城。皇清顺治三年,闯贼馀孽刘二虎攻城。二十七日掘地道七处,不陷。知州马迪吉乃增修圆城。角楼四、敌台三、女墙一千三百九十一。悬楼三十座炮台三十四座,迪吉自为记。十五年,霪雨,砖城堕四处。知州冯九万修。凡二十丈五尺,日久砖城内墙崩,削剥及女墙。康熙三十年,知州赵德重修。凡三百六十八丈。
新野县城池 汉昭烈始筑土城,周二里。南齐,刘思忌为新野郡守,增筑外城,因名旧城。为子城。明天顺五年,知县赵濙即旧基重修。周四里,高一丈三尺,广一丈五尺,池深五尺,阔一丈五尺。门四,东曰朝阳,西曰通德,南曰望远,北曰迎恩,上各建楼。成化十二年,知县孙诏修筑,覆以椽瓦。正德六年,知县高廷禄增修外甃,以砖列楼。橹高增一丈二尺,得二丈五尺。嘉靖四年,知县江东复内甃砖,浚池深增五尺,得一丈。阔增一丈,得二丈五尺。明末,寇乱颓敝。皇清顺治六年,知县汪永瑞重修南城楼。十五年,知县崔谊之,重修东西北城楼。城垣岁久,圯坏。康熙二十五年,知县颜光是重修。
内乡县城池 旧城隋时筑,于内乡保三渡河东十里许。汉丹水县所隶地,历唐宋至金,以县治去州远,徙渚阳镇,即今城也。初建土城,周三里许。至元时已就倾颓。明洪武二年,知县罗维一增建。景泰三年,知县貊安重修。天顺五年,知县郑时展拓修筑,周九里七分,高广皆一丈二尺,池深八尺,阔一丈二尺四,门各建重楼。正德元年,知县张经甃,以砖石扁其门。东曰仁和,南曰望楚,西曰通秦,北曰安阜。万历二十七年,知县尚从试,重修四门。大楼并角楼,窝铺易其门。扁东为宾日,南为纳薰,西为饯景,北为拱辰。崇祯末,遭贼李自成焚毁。皇清顺治二年,知县余时发粗为补砌。四年,知县陆登甲,于每门旧楼址,修屋三楹。十二年,知县王襄明,修角楼三座,窝铺三十间。
淅川县城池 明成化八年,置县南阳府。同知卢信仝、知县武文始筑。城周四里,高一丈七尺池深如之。门四,东曰迎恩,西曰镇浙,南曰楚望,北曰天枢。上各建楼,置敌台十二,四城各有警铺。正德十二年,知县熊价因流贼起,增甃砖石,浚濠加深。嘉靖间,知县赵璋修葺。万历五年,知县王道,十年,知县刘承范相继修理。崇祯十年,流贼张献忠破城,楼橹尽毁,署县事邓日崇,于各城门上建瓦亭三楹,至十八年,李自成屠城,俱废。皇清知县冯尔迟重修。
裕州城池 宋末建城。明洪武三年,南阳卫指挥使郭云修筑。周围九里一十三步,高二丈,广一丈五尺,池深一丈,阔二丈。门四,东曰宾旭,西曰望成,南曰阜有,北曰建安。正德十二年,知州郝世家始为砖。城高三丈二尺,广二丈。外建月城四,高广如之。四门各建重楼、角楼四、敌台二十二,警铺四十,南阳王鸿儒记。叠经兵燹损坏。顺治十二年,知州陆求可粗为修葺。康熙二十六年,知州刘珏亮,修西城门楼。二十七年,知州潘云桂,建北城门楼。
舞阳县城池 世传楚平王建。旧土城高一丈八尺,周六里三百七步,池深一丈二尺,阔一丈八尺,郭高如城,周八里。成化十九年,增筑。正德庚午,流贼刘惠陷城,知县周逵乃甃以砖石,增高三丈,广半之。门四,东曰怀德,西曰振威,南曰拱翠,北曰环清。上各建楼,置角楼四,窝铺二十
垛口三千有奇,正德十三年,知县吴鼎,增建月城四,敌台二十。嘉靖三年,知县樊景麟浚池。深一丈五尺,阔二丈,为护城堤阔一丈。隆庆三年,城垣堕二百馀丈,知县张澍补修。五年,复堕。至万历间,修完暨于。皇清四城楼俱废。顺治十五年,知县张荩重建。康熙十九年,东城楼颓,知县金标重修。二十五年,南城楼颓,知县苏虔重修。二十八年,城堕十馀丈,垛口三十六,敌台一,知县祖良屏重修。
叶县城池 即古昆阳城,北齐阜昌七年。县治北徙于此。刘思忌因旧址修筑。明天顺五年,县丞鲁伟增修。周一千六百步,高二丈七尺,广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二尺,阔一丈四尺。门三,南曰昆阳,西曰西成,北曰北朔。正德八年,知县石鼐始甃以砖。十二年,知县姚文清增筑月城三,上各建楼。其高广皆如城,置角楼四、敌台十四、警铺三十二。嘉靖元年,知县张廷柱,浚南北门之西及西城濠。各阔十丈,深二丈。六年,知县李克浊,复浚南北门。之东,及东城濠。深广如西城。因旧渠引昆水,注其中。遭明季兵火,后雉堞楼橹半就倾圯。皇清顺治十二年,知县许鸿翔修葺。康熙二十四年,
知县吕柳文重修。
集镇
南阳镇
青华镇 城西南五十里。
穰东镇 城西南六十里,半属邓州。
瓦店镇 城南六十里。
博望镇 城东北六十里,即博望驿。
石桥镇 城北五十里。
安皋镇 城西北四十里。
三十里屯 城南。
陆官营 城南四十里。
赊旗店 城东九十里。
禹王店 城东南三十里。
冯家集 城西南六十里。
许家坊 城东北十五里。
新店 城东北三十里。
尹店 城北六十里。
蒲山店 城西北四十里。
栗河店 城东十里。
潦河店 城西三十里。
南召台头镇 县南四十里,有东西二处。曹家店 县南三十里。
南召店 县南。
北召店 县北。
罗汉店 县西。
茶庵店 县北。
镇平县
贾宋镇 县南。
土门村 县南凿沙冈,辟南北门。曹操攻张绣,伪凿地道遁去。即此地也。
凤洋店 沙埠店
严陵店 有上下二处。
西河店 瓦踏峪 红花峪 八里店
高丘店 县西北。
唐县
青台镇 县北六十里。
桐河镇 县西五十里。
郭家滩 县西南六十里。
郝家寨 县北九十里。
长秋店 县西南四十里。
白秋店 县西四十里。
田九店 县西南五十里。
仓台店 县西南九十里。
龙潭店 县南七十里。
湖阳店 县南八十里。
井楼店 县东三十里。
戴家店 县北四十里。
马镇店 县东南五十里。
毕家店 县东四十里。
板仓店 县东南七十里。
泌阳县
饶良镇 县西七十里。
羊册镇 县西北七十里。
古路镇 县东南二里。
曹馆驿 县东四十里。
高家店 县南二十里。
周家店 县西三十里。
马谷田 县东南三十五里。
双山店 县东北五十里。
沙河店 县东北一百二十里。
程家店 县西南三十里。
官庄店 县西北四十里。
桐柏县
平氏镇 城西九十里。
吴城镇 城东五十里。
固县镇 城东六十里。
卢家寨 城西七十五里。
果园 城西七十里,有东西二处。
胡家店 城西四十里。
毛家集 城东一百里。
出山店 城东三十里。
高店 城北九十里。
邓州
穰东镇 即古涅阳。在州东北六十里,半属南阳。
张村镇 州西北六十里。
急滩镇 州东四十里。
七里店 湍河北岸。
白牛店 州东北三十里。
轩店 州北二十里。
十里林店 州西北八十里。
罗庄店 州西北八十里。
半劄店 州西四十里。
马庄店 州西五十里。
九重堰店 州西六十里。
王良店 州西南二十里。
林家店 州西南五十里。
构林关店 州南四十里。
胡义店 州南七十里。
古村店 州南六十里。
桐柏店 州南五十里。
桑家庄 州东南三十里。
程家集 州北三十五里。
厚陂集 州西六十里。
韦家集 州西九十里。
胡铁集 州西南三十里。
夏家集 州东北二十里。
魏家集 州南八十里。
油李寨 在清凉寺。
顺化营 州东北三十里。
新野县
新店镇 县南三十里。
沙堰镇 县北三十里。
冈头镇 县北四十里。
樊家集 县北二十五里。
陈家集 县南三十里。
王家集 县西二十里。
龙潭集 县东三十里。
沙台店 县南十八里。
张家店 县南三十里。
槐树店 县北一里。
双洋店 县东北四十里。
内乡县
丹水店 菊花店。
王家店 县东三十里。
马三店 县东五十里。
许家集 县南四十里。
张家集 县南四十里。
蒿溪集 县南九十里。
新桥集 县南九十里。
连桥集 县南一百里。
鲁家集 县南一百二十里。
堡南集 县南一百二十里。
大窑店 县西五十里。
东平头 县四八十里。
冈底 县北二十里。
七峪店 县北七十里。
黄市店 县北一百三十里。
瓦屋店 县北一百五十里。
桑平店 县北三百里。
淅川县
程宽埠口店 县东南七十里。
康家店 县南十二里。
全家店 板桥保县北二十五里。
鹑鸽峪 上白亭保。
吴村店 县西九十里。
黄河店 吴村东北。
东马蹬 县东三十里。
陈家店 县东五十里。
白亭店 县西三十里。
柴家店 县南十五里。
张豁店 县西三十里。
吴家店 县北三十里。
史家店 县西九十五里。
刘梅店 县北四十五里。
南马蹬 县东南三十里。
李尚仁店 县西北七十里。
裕州
许封镇 久废。
罗驹镇 久废。
兴隆镇 新集。
招抚冈 州东。
扳倒井 州东。
龙泉店 州东。
唐新店 州东。
歇马店 古庄店 贾河店 梁城店
史家店 大酒店 小酒店
陌陂店 州南。
券桥店 廓封店 州西。
赵河店 州西。
舞阳县
北舞镇 吴城镇 马村镇 卸甲店
接官亭 王家店 姜园店 菱湖店
澧河店 张家店 栗树店 尚家店
路家店 陆家店 邵家店 七里店
淮堰店 吕家店
叶县
旧县镇 县南三十里。
保安镇 县南六十里,即保安驿。
洛冈镇 县东北五十里襄城界。
汝坟店 县北十五里。
遵化店 县北二十五里。
留侯店 县东三十里,有子房庙。
桃奉店 县东五十里舞阳界。
孟奉店 县西五里。
任店 县西二十五里,宋名宦任桷葬此。龚家店 县东北十八里。
严村 县西北五里。
黄楝屿 县西北三十里宝丰界。
邵奉店 县东南八里。
坟台店 县东南三十里,有王乔墓。
圪垱店 县东南六十里舞阳界。栗林 县西南三十五里。
长村 县西南五十里裕州界。

南阳府关梁考

        《府志》南阳县
南召鲁阳关 县北鲁山界,汉置关。左右连山插汉,秀木干云。晋张景旸诗朝登鲁阳关,峡路峭且深。淮南子鲁阳公与韩酣战,日暮麾戈,日反三舍。即此。
鸦路镇关 今李清店,旧设巡检司。
南渠河桥
邓禹桥 瓦店南。
北魏公桥 东郭北二里。
新建桥 北郭二里。
三里桥 北郭三里。
景家桥 城东北三十里。
饮马桥 城东北三十里。
梅林铺桥 城东北五十里。
博望桥 博望清河。
石桥 在城北泗水河,上有南北二桥。
东琉璃桥 东郭二里。康熙三十二年,知府朱璘修,自为记。
仁济桥 东郭三里。
板桥 城东白河。
双桥 城东二十里。
栗河桥 城东十里。
西二里桥
三顾桥 西郭南五里。
马良桥 西郭三里。
十二里河桥
青龙桥 县南二里。
通济桥 县南二十里。
北淯阳渡 即今三桥。
南襄阳渡 淯水。
渠店渡 县南四十里淯水。
镇平县
东三里桥
东安桥 城东沙沟。
达义桥 城东二十里。
西三里桥
晁陂桥 城西二十五里。
曲家屯桥 城西四十里。
安阳桥 南门外。
四门桥
唐县
石峡口关 城东北,凿石为道。临河负山,仅通车马,昔人置关于此。明初,南阳卫拨军把守,今废。
板桥 凡六春夏秋舟济冬,乃设之。
平氏桥 城南十里三家河。
安义桥 湖阳桥 俱城南。
八里桥 大石桥 青台桥 俱城北。
三里桥 青冢桥 沙河桥 俱城东。
通济桥 城西。
桐江桥 城西三十里。
车港桥 城东南十里。
八仙桥 城西南四十里。
留宾桥 城西北二十五里。
蔡阳桥 城西北。
沘河渡 一在城西桐河保,一在城北坊厢保。
泌阳县
象河关 县北一百二十里,旧设巡检司。广济桥 县北五里。
诸冯桥 县西二十里。
通济桥 县西南五里。
大石桥 县东北二十里。
琢成桥 县东北九十里。
双庙桥 县东北二十五里。
象河桥 县东北一百二十五里。
官庄桥 有二,俱在县西北后河。
桐柏县
桐柏关 旧属唐县,置巡检司。今入桐柏县。正善桥 宋家桥 龟山桥 俱县东。
淮井桥 青阳桥 冷水桥 淮水桥。
土门桥 岔河桥 泥沟桥 俱县北。
邓州
塌河关 州南来威乡。明初,南阳卫拨军把守。小东门外石桥 知州宋嗣炎修。
大东门外石桥 南门外太师桥 明李文达修。
大西门外石桥 知州赵德修。
小西门石桥 得子河石桥 明唐藩建。永济石桥 彭进贤建。
普济石桥 明唐藩建。
五龙石桥 在白牛铺。
故事桥 穰东桥 州东北赵河。
七里渡 官设浮桥。
洁滩渡 官设浮桥。
柳林渡 官设浮桥。
新野县
普惠桥 东门外。
博爱桥 南门外。
广济桥 西门外。
通远桥 北门外,俱知县薛琦建。
沙渠石桥 城东十五里。
溧河石桥 城东二十里。
官桥 城东四十里。
石龙桥 城南二里。
大石桥 城西四里。
小河桥 城西七里。
马槽渠石桥 城东南二十里。
涧河石桥 城东北四十里。
阳关桥 城东北二十五里。
刁河石桥 城西南二十里。
双龙桥 城北双桥铺。
石桥 一在城南七里,乡民李鸾建。一在城西四十里,乡民白勋建,一在城西南三十五里,省祭杜思建。
两河渡 城北三里,湍潦二水会白河处。新店渡 城南三十里白河。
江石渡 城西南二十里。
内乡县
党子口关 在堡南。达荆襄,西通均州,东通邓州,明南阳卫拨军守把,久废。知县王鼎设浮桥于此。
金斗山关 在上北古保。昔因地产银砂,民争搆患,设巡检司,今废。
华岩关 在县西北二百四十里。关外二十里,即商南界。
西峡口关 即古内乡城。其地险阻,多盗。今设
巡检司。
魁门关 西峡口西山。路险阻,旧置关,今废。榆关 在田下保路,达嵩县。旧置关,今废。半川亭口 县北一百六十里。明南阳卫百户守把,今废。
木寨桥 在魁门关石街,延袤数里。世传唐太宗驻兵于此。
王村石桥 在长庆保明知县,沃頖修。
螺蛳河石桥 明知县尚从试修。
兆佳桥 党子口西,尚从试修。
党子口渡 老鹳河渡 七里河渡
黄水河渡 默河渡
淅川县
花园头关 县西北。旧设巡检司,今废。
荆子口关 县西北。
普济桥 县东。关外小金河,即元董达桥。云溪桥 洪济桥 李官桥 俱在顺阳保。官桥 县西张陂。
西河渡 西关外一里。
南河渡 去县三里。
板桥渡 县北三十里。
马蹬渡 县东三十里。
程宽埠口 县东南八十里。
裕州
仙翁关 州东北。
大小关 州东黄石山西。明初立关,今废。东新桥 东门外。
通仙桥 西门外。
阜有桥 南门外。
八卦桥 北门外。
云虹桥 东门外,潘河知州潘云桂重修。通济桥 州东十里铺。
清河桥 州西十五里,中丞阎兴邦建。
中券桥 州南二十五里。
三里河桥 州西南。
小赵河桥 州西南三十里。
罗驹铺桥 州西南四十里。
西券桥 州西南二十里。
东券桥 城东南二十五里。
舞阳县
化津桥 北关。
丹桂桥 东关。
三里桥 有三:一在城西,一在城南,一在城东南。
当龙桥 城西四里。
狮子桥 城西七里。
八里桥 有二:一在城西,一在城南。
石桥 城西十五里。
问津桥 城西北十八里。
环清桥 城北十五里。
广济桥 在姜园店。
唐河桥 有二俱城东北。
骂子河桥 城北二十五里。
大石桥 北舞渡南。
北舞渡 县东北五十里。
叶县
昆阳关 县西南黄城山下。明南阳卫军戍守,今废。
旧县镇 元设巡检司,明洪武中废。
洪洛镇 元设巡检司,后废。
望仙桥 南门外。
迎仙桥 北门外。
西成桥 西门外知县吕柳文重修。
昆水桥 南关土城外。
回龙桥 北关外。
欧阳桥 城南三里。
澧水桥 旧县北。
汝坟桥 县北滍水上。明知县王者佐建。湛河桥 县北三十里。
邵奉桥 县东南。
桃奉桥 县东五十里。
犨河桥 县西。
澧河渡 旧县北门外。
淮安渡 县东四十里澧河下流。
辉河渡 县东南。
沙河渡 县北二十里滍水。
干江渡 县东南。
问津渡 县北沙河渡上流。
洛冈渡 县东北沙河渡下流。
严村渡 县西北问津渡上流。
《府志》未载关梁。
《南阳县志》
白龙桥 南召县南三里。
八里桥 南召县南。
专兴桥 南召县东门外。
大石桥 南召县南四十里。
《唐县志》
白秋桥 在县西南。
左官桥 在县南三十里。
《泌阳县志》
羊册桥 在县北七十里。
石埠口桥 在县西北三十里。
邑南泌河 往信阳旧渡,今船只尽废。
邑西五里河 往唐县南阳旧渡,今船只俱废。邑西灵稷铺 往唐县南阳旧渡,今废。
《桐柏县志》
平氏桥 平氏镇西三家河。
金家桥 城南柳林畈十五里。
《邓州志》
正南门桥 架濠原名大丰桥。同知沈继先记,顺治七年,大水冲坏。生员杨时荣,义民张姓等,募修。
二里桥 州东三里。郡民王进道建,佥事戴鲸记,今存。
双桥 州东北二十里。
武家桥 州东北二十五里。嘉靖中,知州王道行,潘庭楠继修。
白牛桥 州东北三十里。
九龙鉴峰桥 州东七十里淇河上。
厚桥 州东南六十里,乡民胡渊建,太仆卿萧体元记。
白洛堰桥 州南二十里。
石桥 州西南十里。
蔡桥 州西南五十里。
曲河桥 州西北三十里。
茱萸河桥 州西南四十里。斜潭渡 州西北三里。
赵河渡 州东五十里。
《新野县志》
岳家桥 城东北三十里。
迎仙桥 北八里。
《内乡县志》
李官桥 在堡南保长泥河,俗传为李官人所修,故名。今陷于丹江中。
泉店新桥 在廷家坟泉店,邓州人张士聪捐资修建。
双石桥 在石杯山东桥头保。东至粉清江,南至缓家洲,西至界口峇楼,北至巡逻口。
《裕州志》
建安桥 陌陂桥。
《舞阳县志》
升仙桥 在西关外。
显龙桥 县南四十里,接官亭北。
八里桥 城西八里。
沙河渡 县北五十里北舞镇。
《叶县志》
三里桥 在欧阳河。
孙家桥 小石桥 俱在湛河桥西上水。廉村桥 在县东昆水上。
高湾桥 在县西昆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