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一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四十一卷目录

 恒山部汇考一
  图
  考
 恒山部汇考二
  陶唐氏〈帝尧一则〉
  周〈成王一则〉
  秦〈始皇一则〉
  汉〈武帝天汉一则 宣帝神爵一则〉
  后汉〈章帝元和一则〉
  北魏〈太宗泰常二则 世祖太延一则 太平真君一则 高宗和平二则 高祖太和一则〉
  隋〈炀帝大业二则〉
  唐〈太宗贞观一则 元宗开元三则 天宝三则〉
  宋〈太祖乾德一则 太宗太平兴国一则 真宗大中祥符二则 高宗绍兴一则〉
  金〈世宗大定一则〉
  元〈世祖中统一则 至元二则〉
  明〈太祖洪武四则 成祖永乐一则 仁宗洪熙一则 宣宗宣德一则 英宗正统二则 代宗景泰四则 英宗天顺一则 宪宗成化六则 孝宗弘治七则 武宗正德三则 世宗嘉靖七则 穆宗隆庆一则 神宗万历二则 熹宗天启一则 悯帝崇祯一则〉
 恒山部汇考三皇清〈顺治三则〉

山川典第四十一卷

恒山部汇考一

北岳恒山

自虞帝有十一月之巡狩,而北岳以名,历三代及汉唐,相沿至今,虽更名不一,要皆兢兢致祭,罔敢或缺。其山在今山西大同府浑源州之南二十里,直隶真定府曲阳县之西北一百四十里,高三千九百馀丈,周回约三千里,峰岩洞峪,为胜景,为仙迹者甚众。岳庙昔在曲阳,今则移于浑源。
北岳恒山图北岳恒山图

考考

《书经·虞书·舜典》: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蔡传》北岳,恒山也。十一月,北以其时也。
《夏书·禹贡》:太行恒山。《蔡传》恒山,冀州山。《地志》:在常山郡上曲阳县西北,今定州曲阳也。
《礼记·王制》: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疏〉恒山为北岳。《郭注》云:在常山上曲阳县西北。按《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庄〉恒山,北岳也。在上曲阳县。《订义》易氏曰:《汉志》:恒山郡,上曲阳县常山谷,在西北。按:唐定州恒阳县有北岳,今改为中山府县,为曲阳,即汉之旧也。
《尔雅·释山》:河北,恒。〈注〉北岳,恒山。〈疏〉河北,恒。注:北岳恒山者,下文恒山为北岳是也。郑元云:在上曲阳恒山为北岳。〈注〉常山。
《山海经·北山经》:狱法之山,又北二百里,曰北岳之山,多枳棘刚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其名曰诸怀,其音如鸣雁,是食人。诸怀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嚣水,其中多鮨鱼,鱼身而犬首,其音如婴儿,食之已狂。《释义》北岳当为恒山,在云中浑源。按《春秋·元命苞》:昴毕散为冀州,分为赵国,立为恒山。宋均注曰:恒山,昴毕之精。
《汉书·地理志》:常山郡上曲阳。〈注〉郡本作恒山,避文帝讳,故改曰常山。恒山在上曲阳县西北,有祠,并州山。《禹贡》:恒水所出,东入滱莽,曰常山亭。应劭曰:滱音彄。
《后汉书·郡国志》:中山国上曲阳,故属常山。恒山在西北。〈注〉有泉水,于吉得神书。《晋·地道记》:自县北行四百二十五里,恒多山坂,名飞狐口。按《白虎通》:巡狩北方为恒山,恒者常也。万物伏藏于北方,有常也。《尚书大传》曰:五岳。谓岱山,霍山,华山,恒山,嵩山也。
《风俗通义》:五岳恒山。恒者,常也。万物伏藏于北方,有常也。庙在中山上曲阳县。
《晋书·地理志》:常山郡,上曲阳。〈注〉恒山在县西北,有坂号飞狐口。按《魏书·地理志》:中山郡,上曲阳,〈注〉有恒山。
《隋书·地理志》:恒山郡,滋阳〈注〉有大茂山。
博陵郡,恒阳,〈注〉有恒山。
《唐书·天文志》:大梁析木以负北海,其神主于恒山。《地理志》:定州,曲阳。〈注〉本恒阳,元和十五年更名,是年,又更恒岳曰镇岳,有岳祠。
《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常岳在定州曲阳县西北。《郡县志》:在县北一百四十里,常水所出。《职方》:并州山镇,曰恒山。是为北岳。
《历代州域总叙·唐十道》:河北道常岳在焉。
《太平御览·地部》:北岳恒山。《常山图经》曰:在县西北百四十里。《尚书·禹贡》:太行恒山,至于碣石。有恒水出焉。其下有祠,晏天王按《山记》曰:高三千九百丈,方三十里,周回三千里,上有太元之泉,神草十九种,道者服之成仙。又太史公云:北岳有五名,一名兰台府,二名列女宫,三名华阳台,四名紫微宫,五名太乙宫,或云大茂山。上至四百馀里,号飞狐之口。有率然蛇孙吴论兵势。《管子》曰:其山北临代南俯赵,东接河海之间。早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熟,四种五穫焉。杨固《北都赋》曰:茂丘,茂山也。盖恒岳别名泒水,从西来,甚大,至茂山之西,伏于地,过山而复出,其大如初。世言避恒之灵。
《三才图会·恒山图考》:恒山,五岳之北岳也。在山西大同府浑源州。《周官》:并州,其山镇曰恒山。《风俗通》曰:恒,常也。万物伏北方有常,亦谓之常山。高三千九百丈七尺。上方三十里,有太元之泉,神草十九种,服之可度世。《管子》云:其山北临代,南俯赵,东接河海之间。早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熟,四种五穫焉。《后魏书》云:道武帝立庙于其上,置侍祀九十人,岁时祈祷水旱。至文成帝东巡,亲礼其神焉。
又云:北岳在浑源州之南,为舜北巡狩之所。恣生于天,纵盘于地。其胸荡高云,其巅经赤日。循坡东,迤岭北而上,是多珍花灵草,姿态不类,桃芳李葩,映带左右。山半俯窥,高如缘虚,历空上七里,是为虎风口。其间多横松彊柏,状如飞龙怒虬,叶皆四衍。登眺三里,始至岳庙之上。上有飞石窟,两崖壁立,豁然中虚。相传,飞于曲阳县。今尚有石突峙,故历代怯升登,就祠于曲阳,以为亦岳灵所寓也。又数十步许,为聚仙台。台上有石坪。东则渔阳、上谷,西则大同。以南奔峰来趋,北尽浑源云中之景,南目五台,隐隐在三百里外,而翠屏五峰,昼锦、封龙诸山,皆俛首伏脊于其下。按《潜确类书·区宇部》:恒山在浑源州,即北岳也。《水经》谓之元岳。山多奇花灵草,映带左右,斧斤不敢入。上有飞石窟,两崖壁立,豁然中虚,相传飞至曲阳县,历代怯升登者,就祠于曲阳以为岳,灵所寄也。
《图书编·山西山考》:恒山在山西大同府浑源州南二十里,即北岳也。《水经》谓之元岳。其山高侵霄。汉舜北巡狩至于恒山,即此山。有天峰岭、大茂山、安王石、龙泉观及通元谷、步云路、望仙岭、碧峰障、虎风口、集仙洞、白云堂、紫芝谷、潜龙泉、琴棋台、会仙府、聚仙台、得一庵、夕阳岩、白虎峰、古老岭、石脂图、白龙洞。按《山西通志·山川》:恒山,在大同府浑源州南二十里,即北岳,亦谓之元岳。其山高侵霄汉山之顶,名天峰。岭下建北岳观,观侧有飞石窟,上建后土祠,镇之观前,风如虎吼,名虎风口。观东南五十里,有潜龙泉,岁旱祷雨辄应,又能愈疾。上建龙泉观,观之东有夕阳岩。岩下有通谷岩,东面有碧峰障,东南有古老岭。岭下有白虎峰。观之北峰顶百馀步,有琴棋台、会仙府、聚仙台、得一庵。又东北有白云堂。初入山,有道,名步云路,行数里,有翠云亭。上亭坡有望仙岭,东半崖有集仙洞,东北有紫芝峪,西南有石脂图,今釐正祀典,始遣官祭北岳于此。
《云中郡志·山川》:恒山在浑源州南二十里,初入山,迤逦而上,有步云路、翠云亭。其巅最高处,名天峰岭。岭之下建北岳观。观之侧有飞石窟,其前有虎风口。东南五十里,有潜龙泉,祷雨辄应,又能愈疾。其东有夕阳岩、通元谷、碧峰㠉。其东南有果老岭、白虎峰。其北有琴棋台、会仙府、聚仙台、得一庵。而东北又有白云堂、望仙岭。东半壁有集仙洞,东北有紫芝谷,西南有石脂图诸胜。
柏山,与恒山相连,多柏,故名。
《浑源州志·山川》:恒山在城南二十里,即北岳,为并州镇。山顶建岳庙,有十八景。详见《岳志》。按《畿辅通志·山川》:恒山,在真定府曲阳县西北一百四十里,即旧阜平之大茂山也。自浑源州发脉,由蜚狐岭达曲阳。《寰宇记》云:旧传,一峰自浑源州恒山飞来,故名。又《舆地要览》云:山有太元之泉神草一十九种,服之可以度世。
《真定府志·山川》:恒山在曲阳县西北一百四十里。《天文志》:恒山,辰星主焉。《尔雅》曰:恒山为北岳。盖祀典五岳之一。《舆地要览》:其山有太元之泉,神草十九种,服之成仙。唐贞观间,忽有飞石坠于县西,因建祠。自是皆于祠望而祭之。
大茂山,即神仙山,在阜平县东北七十里山,下昔有古祠。
古迹:四土山,在曲阳北岳庙,垣四隅,高三丈,基圆百步许,当时楼台,今废,而基址存焉。
飞来石,在曲阳北岳庙内。世传以为大舜十有一月,北巡狩至曲阳,因阻雪,柴望,有大石飞坠帝侧,遂建祠焉。细玩之,有磨砻,形想此石飞时粗厉,后人磨砻,以作美观尔。
祀典:北岳庙,在曲阳县西附城,距恒山百馀里。旧在山西浑源州恒山之麓,而岳名不著。《括地志》云:北岳有五别名,一曰兰台府,二曰列女宫,三曰华阳台,四曰紫台,五曰太乙宫。其立祠于此,不知始于何代。或曰:唐贞观间,忽有飞石坠于县西,因建祠。于是望而祭之。初称北岳府君元宗。开元中,封安天王。宋真宗祥符四年,复加安天元圣帝。庆历八年,安抚使韩琦领定州事,责员外郎游君开,重修立碑。元又加为安天大贞元圣帝。洪武三年,特定为北岳恒山之神。按《曲阳县志》《方域志》:恒山在治西北一百四十里,即阜平之大茂山也。自浑源州发脉,由蜚狐岭达曲阳。《寰宇记》云:旧传,一峰自浑源州恒山飞来,遂名。又《舆地要览》云:山有太元之泉,神草一十九种,服之可以度世。
《恒岳志·星纪》:恒山为元岳,下镇元州,上应元天。当北方元武七宿,辰星在位焉。于方为北,于时为冬,于行为水,于卦为坎,于支为子,于干为壬癸,于德为贞,为智,于色为黑,于音为羽,于味为咸,于数为六,于律为黄钟,于神为黑帝。颛顼之所治,元冥之所宅。《山纪》:恒山,五岳之北岳也。《舜典》曰:至于北岳。《禹贡》曰:太行恒山。《周礼》曰:并州镇山,曰恒山。《尚书大传》谓之弘山。汉讳文帝,改常山。唐元和中,更名镇岳。宋讳真宗,亦名常山。凡经史称常山,皆汉宋人阑入者。《水经》谓之元岳,又名阴岳、紫岳。葛洪《枕中书》谓之太恒山,亦称恒宗,命岳茂丘。《括地志》曰:北岳有五别名:兰台府、列女宫、华阳台、紫台、太乙宫。释家谓之青峰埵。道家谓之总元洞天金城福地,又名太乙洞天。应劭《风俗通》曰:恒,常也。万物伏北方有常也。《白虎通》曰:北方阴终阳始,其道常久,故曰常山。山脉发昆崙,其东北一支,自积石而北,入塞外东,为阴山。又南入云中境,从朔州西折而东,为宁武之天池,代之雁门。勾注又东为覆宿,夏屋茹越,书厓突起于浑源州之南,为恒山。自恒山南出为太行、王屋,西南尽于河东,出为紫荆、居庸,而东北尽于海。《五岳图》云:恒山高三千九百丈七尺,上方三十里,周回三千里。《福地记》云:恒山周回一百三十里,其疆域在唐为冀州,虞为并州,夏复为冀州,周复为并州,春秋时为代国,战国时为赵国,秦以后,建置分合不一。然凡因地冀并者,皆恒之四履也。今之大同府,在恒北一百二十里,浑源州隶焉。自州南十里入磁硖,又五里至岳庙,山门又十里陟山巅,巅高入天际,松桧蔽空,风声若涛。群山罗列拥卫,若众星拱极。其得名者,曰大茂山。一名神尖山,岭则有天风岭,一作天峰岭,望仙岭,果老岭。峰则有白虎峰,嶂则有碧嶂,岩则有夕阳岩,洞则有总真洞,一名金龙洞,集山洞,白龙洞,还元洞,石则有石脂图。窟则有飞石窟,口则有虎风口,峪则有紫芝峪,谷则有通元谷,台则有琴棋台,聚仙台。泉则有潜龙泉。《福地记》云:恒山有太元之泉。湫则有龙湫,井则有涤井。前人标其胜概为十八景,惟大茂山、天风岭,或以为支山,或以为恒顶,不可考云。恒距岱一千五百里,距华二千一百里,距衡五千八百里,距嵩二千一百里,距京师七百里,距晋省六百馀里。
《庙纪》:恒山岳庙,创自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于宣武景明元年,乃灾。唐武德间,复建。唐末颓圯,金复建。天会、大定间重修。金末,庙燬于兵乱。元复建。元末复燬。明洪武中,都指挥周立复建。成化初,都御史王世昌檄知州关宗重修。弘治初,知府阎钲檄知州董锡重修。二十四年,奉敕扩修,都御史刘宇行视,以古庙狭隘,度地中峰之阳,建朝殿庑门,规制始备。改古庙为寝宫。古庙在山巅,负艮抱坤,所谓高入天际,松桧蔽空者。邃广若霤,中空若窟,深广仅容殿三楹,脊隐于窟,檐缩于霤,两翼山削如壁。去殿五丈许,左翼自前折而右,如障所,不与右翼接者丈许,如箭筈,因建门焉。门内向上建小庑,庑前二丈许,即为殿台。台狭至不能容陛,不称钧天,居然结构窈窕,几于化工寝宫。奉岳神及配前小庑及门,祀太尉神。朝殿在中峰前去宫里许,负坎抱离。正殿七楹,金铺朱户,壮丽耸观。殿前为台,台高十馀丈,台南地陡,下石陛百级,乃至中阪。东西为两庑,庑脊不及陛之半,外建门三楹,额曰崇灵。正殿奉岳神从祀。部使者祈方,郡守修常秩,必骏奔于此。其士女祝釐走望,仍顶礼于寝宫焉。但正殿束于山险,后峻前蹴,微乏平厂。然众山环拱,凭虚蹑空。孙统云:棂轩临万仞之壑,土木被丹藻之华,语若为庙设矣。亭则有烟霞亭、潜龙亭、九华亭、碧云亭、翠雪亭、凝翠亭、望仙亭、茶亭。堂则有白云堂。庵则有得一庵、茶庵。楼则有天下名山楼。山门去庙十里,在磁峡东麓,扁曰北岳恒山。前建大坊,扁曰北岳恒宗。左坊曰屏藩燕晋,右坊曰拱翊京畿。坊前为甬路,石级百馀。下建小坊,扁曰百祀朝宗,后曰千岩拱极,前为官道焉。
后土夫人祠,在寝宫右飞石窟前。
风伯雨师庙,在寝宫左还元洞旁。
康太尉庙,在寝宫山门右。
会仙府,在朝殿后右。
龙王庙,在朝殿前右。
玉皇庙,在龙王庙右。
文昌庙,在玉皇庙右。
救苦天尊庙,在文昌庙右。
圣母庙,在天尊庙右。
山神庙,在圣母庙前。
药王庙,在山神庙左。
三清殿,在烟霞亭右。
元帝庙,在虎风口前。
三元庙,在山门内右。
游纪:步云路在山门东北三里许,为游人首陟石,径盘纡入轻烟薄霭间,故曰步云路。
望仙亭,去步云路二里,在望仙岭上,高入翠微,頫视下方,迥绝尘境。相传有仙子至,羽流于此伫望云。虎风口,去望仙亭三里,路益斗峻,上接巉岩,下临绝壑,风声怒号,疑虎啸。其中万山响应也。
通元谷,在夕阳岩下。唐张果赐号通元先生,隐于此,故以名谷。
白云堂,在会仙府东,中有小洞,深窅有致内,奉元武小像。
潜龙泉,泉有二,相距尺许。一甘,一苦,瀵沸潾,不竭不溢。取以禜雨颇验,饮浴能愈疾,在烟霞亭东。夕阳岩,在琴棋台东,劖削如障,日入崦嵫,群山皆黝,此岩犹明,良久乃黯。
果老岭,亦以通元先生得名。岭绵亘峻险,披蒙茸,攀巉岩,始得登。在气毬场,驴蹄迹宛然石上,一名古老岭。
白虎峰,耸峙于会仙府东,岿然蹲峙,不可攀跻。琴棋台,在会仙府西北,一峰突出,不及峰杪五寻。忽小阜如坪,坪上石几、凿棋局、磴道鳞鳞,下临无地,伛偻扪历而上,几傍隙地,仅布一席。下视诸山,如攒戟覆墩,出没眦际,奇观也。铜棋子犹在。
会仙府,即聚仙台,自琴棋台下折而东,稍北得平衍。地半亩许,丹而绀者,为会仙府。奉三清列仙,两翼居羽流,绕以石垣。
得一庵,在虎风口上,陡崖劖削,庵居其前。
翠雪亭,亭下为自在林,万松攒植,如苍龙,如虬,如虺,鳞鬣奋怒,攫拿腾搴。根际怪石嵯岈,蹲踞如虎、如鹿、如獖。自亭上眺视,葱菁之色,决眦而入,亦奇观也。林名快活,意犹岱之快活三,正不必以雅语易之耳。集仙洞,会仙府之左,山嵌空为洞,谽谺幽邃,可以栖真。
紫芝峪,在得一庵西偏,仙人采芝于此,故名。
碧峰障,在琴棋台东,巀嵲峥嵘,峻不容屐。
石脂图,在岳庙西,石阪作五色纹,或如云母,如弹丸,如珠,光彩焕然。相传是仙人炼丹处。其腻者云可作散。
白龙洞,在太尉祠上,白云缕缕。自洞口出,即为雨徵。相传,有白龙蟠蛰其中。
悬空寺,在山门北二里,嵫峡西崖上。崖壁立,如削铁,空中窍石,结构层楼,仄磴危梯,高入云汉,乃恒山第一景也。以在山门外,故附之。
物纪:恒山去平原几二十里,地高寒,不宜谷。惟黍与菽可得中熟。木则有松、柏、桧、栝、、桦、榆、柳之属。花则有山丹、石竹、金莲、萱草之属。鸟则有雉、雀、鸠、乌、鹰、鹞之属。兽则有虎、豹、獐、麃、豺、狼、狐狸之属。药则有黄精、黄芪、黄芩、苍朮、紫苏、白芷、薄荷、荆芥、桔梗、枸杞、甘草、升麻、麻黄、茅香、柴胡、知母、益母、远志、防风、羌活、三棱、百合、百部、车前子、侧柏叶、酸枣仁、王不留行之属。响树、连理枝、树王,其最异者也。

恒山部汇考二

陶唐氏

帝尧时舜居摄十有一月,登北岳柴望。
《书经·虞书·舜典》: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疏〉西岳礼毕,即向恒山,朔北也。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之下,一如西岳之礼。
《通鉴前编》:虞帝舜,巡狩四岳八伯。〈注〉《虞夏传》曰:维元祀巡狩四岳,八伯坛四奥,沈四海,封十有二山,肇十有二州,乐正定乐,名冬祀幽都弘山,贡两伯之乐,为冬伯之乐,舞齐,落歌曰缦缦。
《史记·封禅书》:十有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

成王定巡狩祭方岳,礼至北方,则祭北岳。
《书经·周书·周官》: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诸侯各朝于方岳。〈疏〉《正义》曰:周制,十二年一巡守,如《舜典》所云。春东,夏南,秋西,冬北,以四时巡行,考正制度于四岳之下,如虞帝巡守然。按《周礼·春官》:大宗伯之职,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注〉五岳北曰恒山。
《恒岳志》:成王定制,十二年一巡狩,登方岳。康王、昭王、穆王,皆遵行无改。

始皇二十八年,定名山祀典恒山与焉。
《史记·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上邹峄山,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按《封禅书》: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名山十二。自殽以东,名山曰恒山。其牲用牛犊一,牢具圭币。

武帝天汉三年春三月,祀恒山。
《史记·武帝本纪》:帝在泰山亲禅焉。其后五年,复至泰山修封。还过祭常山。
《汉书·武帝本纪》:天汉三年春三月,行幸泰山,修封,祀明堂,因受计。还幸北地,祠常山,瘗元玉。
宣帝神爵元年,使使者持节祀北岳于上曲阳。
《汉书·宣帝本纪》不载。按《郊祀志》:宣帝十三年,改元神爵。令祠官以礼为岁事。自是五岳皆有常礼,北岳恒山于上曲阳,使者持节往祠,一祷而三祠。

后汉

章帝元和三年春二月,遣使者祀恒山。
《后汉书·章帝本纪》:元和三年春二月戊辰,进幸中山,遣使者祠北岳。
《恒岳志》:时帝北巡至中山,遣使以太牢祀北岳于上曲阳,见黄白气,有神鱼跃出十数。

北魏

太宗泰常四年秋八月,遣使祀恒山。
《魏书·太宗本纪》不载。按《北史·魏明元帝本纪》:泰常三年秋八月辛未,东巡,遣使祠恒山。
泰常八年正月,祀恒岳。
《魏书·太宗本纪》不载。按《礼志》:泰常八年正月,南巡恒岳,祀以太牢。
世祖太延元年,立庙于恒岳,春秋遣官致祭。十二月,祀北岳。
《魏书·世祖本纪》:太延元年十有二月癸卯,遣使者以太牢祀北岳。按《礼志》:太延元年,立庙于恒岳,置侍祀九十人,岁时祈祷水旱。其春秋泮涸,遣官卒刺史祭以牲牢,有玉币。
太平真君十一年冬十一月,祀恒山。
《魏书·世祖本纪》不载。按《礼志》: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一月,世祖南征,过恒山,祀以太牢。
高宗和平元年春正月,如中山,过恒岳致祭。
《魏书·高宗本纪》不载。按《恒岳志》云云。
和平二年,如中山,遣使者用苍璧牲牢,礼恒岳。按《魏书·高宗本纪》不载。按《恒岳志》云云。
高祖太和十八年,亲为文,遣使祭恒岳,荐牲玉。
《魏书·高祖本纪》不载。按《恒岳志》云云。

炀帝大业三年,有事于恒岳。
《隋书·炀帝本纪》不载。按《恒岳志》云云。
大业四年八月辛酉,亲祀恒岳。
《隋书·炀帝本纪》云云。
《恒岳志》:大业四年秋八月,巡河北,亲祀恒岳,西域、吐谷浑十馀国,咸来助祭。

太宗贞观十九年,亲为文祭北岳。
《唐书·太宗本纪》不载。按《恒岳志》:贞观十九年亲为文以太牢,祭北岳于上曲阳。一说唐贞观间有石飞堕于曲阳,因建祠,自是祭岳于祠。
元宗开元元年,封北岳为安天王。
《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恒岳志》:开元年,封北岳为安天王。《唐六典》:立冬日,祭北岳于定州北镇,封始此。张嘉贞撰文碣在曲阳。按:安王石之名,盖因安天王封号,附会其说尔。
开元十四年,定制祭北岳恒山于定州。
《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礼乐志》:五岳、四渎,岁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北岳恒山,祭于定州。开元二十五年十月戊申,命太子宾客王丘祭北岳。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天宝元年十二月乙亥,诏太常卿韦绦祭北岳。
《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天宝五载,封北岳为王。
《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旧唐书·元宗本纪》:天宝五载春正月,封中岳为中天王,南岳为司天王,北岳为安天王。
天宝八载九月,命太子詹事李旭祭北岳。
《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太祖乾德六年,定祭北镇于定州北岳祠。
《宋史·太祖本纪》不载。按《图书编》:宋初,缘旧制,祭北岳恒山于定州。至乾德六年,有司请祭北镇,从之。此后,望祭北镇于定州北岳祠。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定以立冬日,祀北岳恒山、北镇。医巫闾山。并于定州北镇,就北岳庙望祭。
《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礼志》云云。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加北岳帝号。
《宋史·真宗本纪》:大中祥符四年五月乙未,加上五岳帝号。
《恒岳志》:大中祥符四年冬十月,加封北岳安天元圣帝,后加号靖明后帝,惑于天书,加上五岳帝后号。御朝元殿发册,命以工部侍郎冯起摄太尉,太仆少卿裴庄摄司徒,奉玉册,冕服于曲阳祠。
大中祥符八年三月,制北岳醮坛文刊石于庙。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玉海》云云。
高宗绍兴七年,诏以立冬日祭北岳。
《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七年五月壬申,命礼官举岳镇、海、渎之祀。
《恒岳志》:绍兴七年,诏以立冬日祭北岳。太常博士黄积厚言:岳镇海渎,请以每岁四立日祭东西南北中五岳,如祭五方帝礼。诏从之。时岱、华、嵩、恒皆陷于金,盖望祀云。

世宗大定四年,诏以立冬日祭北岳。
《金史·世宗本纪》:大定四年六月庚午,初定祭五岳四渎礼。按《礼志》:四年,礼官言:岳镇海渎,当以五郊迎气日祭。诏依典礼以立冬日,祀北岳恒山于定州。

世祖中统二年,以北岳为西道。
《元史·世祖本纪》不载。按《祭祀志》:自中统二年始。凡十有九处,分五道。后乃以北岳为西道。
至元三年夏四月,定以十月祀恒山。
《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三年秋七月丙午,遣使祀五岳。按《祭祀志》:三年夏四月,定岁祀岳镇海渎之制,十月,土王日祀恒山于曲阳县界。
至元二十八年二月,加北岳封号。
《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八年春二月丁酉,诏加岳、渎、四海封号,各遣官诣祠致祭。按《祭祀志》:至元二十八年春二月,加上北岳安天大贞元圣帝。〈按《恒岳志》
云:至元五年,加号北岳安天大贞元圣帝。今据《本纪》《祭祀志》俱云:在二十八年,自当以此为是。
〉明太祖洪武二年春正月,遣使祀北岳。
《明会典》:洪武二年,令有司时祀,祀典神祇。
《恒岳志》:洪武二年春正月,遣内藏库副使魏士举,代祀北岳于上曲阳。
洪武三年夏六月,诏更北岳封号,称北岳恒山之神。秋七月,遣祠祭署令王俊赍祀文祭北岳于上曲阳。按《恒岳志》云云。
洪武七年,定祭北岳恒山于直隶真定府,又令春秋仲月上旬择日祭。
《明会典》云云。
洪武二十六年,定祭北岳,祝文称北岳恒山之神。按《明会典》云云。
成祖永乐七年春三月,车驾驻跸景州望祭恒山。
《恒岳志》云云。
仁宗洪熙元年,遣顺天府尹甄仪,告祀北岳于上曲阳。
《恒岳志》云云。
宣宗宣德元年,遣兴安伯徐亨,告祀北岳于庙。
《恒岳志》云云。
英宗正统元年春正月,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鲁穆相祀北岳于庙。
《恒岳志》云云。
正统九年夏四月大旱,遣翰林院编修倪谦赍祀文祷雨北岳。
《恒岳志》云云。
代宗景泰元年春正月,遣翰林院修撰周旋,告祀北岳。
《恒岳志》云云。
泰景四年,春秋两祀北岳。
《恒岳志》:景泰四年春二月,恒阴积雪,遣太常寺寺丞丘晟,祈祀北岳。秋七月,大水,遣翰林院修撰曹恩祈祀北岳。
景泰五年夏四月大旱,遣翰林院典籍吴恒祷祀北岳。
《恒岳志》云云。
景泰六年夏六月大旱,遣中书舍人刘福祷祀恒岳。按《恒岳志》云云。
英宗天顺元年春三月,遣中书舍人王成告祀北岳于庙。
《恒岳志》云云。
宪宗成化元年春三月,遣礼科右给事中王诏,告祀北岳于庙。
成化四年夏四月,大旱,遣真定府知府邢简,祷祀北岳。
成化七年春正月,大雪,遣礼部左侍郎邢让,祈祀北岳。
成化十三年夏四月,雨雪,遣真定府知府田济,祈祀北岳。
成化二十年冬十二月,不雪,遣真定府知府余瓒,祈祀北岳。
成化二十三年夏五月,大旱,遣吏部左侍郎刘宣,祷祀北岳。
按以上俱《恒岳志》云云。
孝宗弘治元年春正月,遣礼科右给事中张九功,告祀北岳于庙。
弘治四年春三月,大旱,遣吏部左侍郎彭韶,祷祀北岳。
弘治六年夏四月,大旱,遣巡抚都御史张琳,祷祀北岳。
弘治十年夏四月,大旱,遣巡抚都御史高铨,祷祀北岳。
按以上俱《恒岳志》云云。
弘治十四年春三月,遣官祀恒岳。
《恒岳志》:弘治十四年,宣大延绥马灾,春三月,遣宣大巡抚都御史刘宇,祷祀北岳于恒山。灾止。
弘治十五年,诏修恒山岳庙。
《恒岳志》:弘治十五年,诏建庙于恒山,兵部尚书马文升疏请釐正祀典,改北岳祭于恒山下,礼官覆奏。曲阳庙祀已久,当仍旧山在浑源者,修治其庙。诏从之。
弘治十七年夏五月,大旱,遣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沂,祷祀北岳,于上曲阳。
《恒岳志》云云。
武宗正德元年春三月,遣通政司右参议熊伟,告祀北岳于庙。
《恒岳志》云云。
正德六年秋八月,宁夏逆党平遣真定府通判孙邦直,谢祀北岳。
《恒岳志》云云。
正德七年冬十一月,流寇复起,遣真定府知府李璞,祈祀北岳。
《恒岳志》云云。
世宗嘉靖元年夏四月,遣鸿胪寺左寺丞翟宗仁,告祀北岳于庙。
《恒岳志》云云。
嘉靖 年,科臣陈棐请正岳祀。
《续文献通考》:嘉靖初,科臣陈棐请正岳祀。略曰:真定府曲阳县有北岳恒山庙,为朝廷秩祀之所。及查其实,恒山在迤北浑源州,南北相去甚远。俗传曾有飞石一方,自恒山坎中飞来,坠于曲阳,故立庙祀。今其庙扁有飞石殿,臣窃疑之。臣考《舜典》:十有一月,巡狩,至于北岳。《周礼》载:恒山为并州之镇。《水经》为北岳。为元岳。《天文志》:大梁析木,以负北海,其神主恒山。三代而下,历唐、隋,俱于此致祭石。晋失燕云十六州之地,宋未能混一,北为契丹所据,无缘至幽蓟之域。而睹所谓北岳者,所以止得祭之于曲阳。诡言飞石之谬,以粉饰其削弱之迹耳。然宋都汴,而真定在汴京之北,以为北门不得已,权宜祭之,犹之可也。我太祖高皇帝,恢复中夏,奄有万方,首定岳镇海渎之祀。但时都金陵,真定迥在京师之北,所以因循未曾釐正。我成祖文皇帝,建都北平,而真定已在京师之南。使当时有礼官建明,顾有南面而登,踵宋人削弱之迹哉。臣因此而论及五岳焉。臣观《祀典》载:嵩山中岳,在河南登封县。泰山东岳,在山东泰安州。衡山南岳,在湖广衡山县。华山西岳,在陕西华阴县。祠祀皆近在本山之麓。而恒山北岳,则即大同府东南浑源州是也。今不惟北岳之祀缺谬,而东岳行祠遍天下,尤为惑妄。乞将浑源州北岳恒山,定为秩祀之所。其庙制加修拓,以后凡遣告祈请,皆诣此。致登其曲阳祠庙,但令有司致祭飞石殿扁,并令改撤。于凡东岳行祠。除京师及齐鲁之境外,其馀量改书院社学,仍不许加修创建。以昭皇上麓正祀典之盛,则治道幸甚。嘉靖九年夏五月遣使祀北岳。
《恒岳志》:嘉靖九年夏五月大旱,蝗为灾,遣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钱如京祈祀北岳。
嘉靖十一年夏六月,大涝,遣真定府知府胡效才祈祀北岳。
《恒岳志》云云。
嘉靖十八年春二月,帝南巡祭恒山。
《明会典》:嘉靖十八年,南巡过真定,望祭北岳恒山之神。用牛犊羊豕,上具常服,行礼如常仪。五府九卿巡抚大臣吉服陪拜,命翰林院撰祭文。
嘉靖三十三年大旱,遣巡抚都御史艾希淳祈祀北岳。
嘉靖四十年,蝗为灾,遣巡抚都御史毛恺祈祀北岳。
穆宗隆庆元年秋八月,遣通政司右参议夏范告祀北岳于庙。神宗万历元年春三月,遣吏科给事中李日强告祀北岳于庙。
万历十五年秋八月朔,雨雹伤禾稼,遣巡抚都御史贾三近祈祀北岳。
熹宗天启元年夏四月,遣太仆寺少卿杜士全告祀北岳于庙。悯帝崇祯元年夏四月,遣礼部仪制司主事张定志告祀北岳于庙。
按以上俱《恒岳志》云云。
恒山部汇考三皇清顺治八年按《恒岳志》:顺治八年,遣銮仪卫都督同知乔可用告祀北岳,于上曲阳。
顺治十七年
《恒岳志》:顺治十七年奉旨,改北岳,祭于恒山。
顺治十八年
《恒岳志》:顺治十八年,遣工部右侍郎李呈祥祭恒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