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1a 页 WYG0704-032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济文衡续集卷二
             宋 滕珙 撰
 圣德类
  论大学明德新民之道
 先生既除焕章待制侍讲冬十月辛丑受诏进讲大
 学闰月辛酉晚讲先生讲及数次复编写成帙取旨
 进入上喜令点句以来他日请问上曰宫中尝读其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1b 页 WYG0704-0324d.png
 要在求于心先生顿首谢
 此篇专论人性有气禀物欲之累古人必先自明其
 德推之以尽新民之道
臣窃谓天道流行发育万物而人物之生莫不得其所
以生者以为一身之主但其所以为此身者则又不能
无所资乎阴阳五行之气而气之为物有偏有正有通
有塞有清有浊有纯有驳以生之类而言之则得其正
且通者为人得其偏且塞者为物以人之类而言之则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2a 页 WYG0704-0325a.png
得其清且纯者为圣为贤得其浊且驳者为愚为不肖
其得夫气之偏且塞而为物者固无以全其所得以生
之全体矣惟得其正且通而为人者则其所以生之全
体无不皆备于我而其方寸之间虚灵洞彻万里粲然
有以应乎事物之变而不昧是所谓明德者也人之所
以为人而异于禽兽者以此而其所以可为尧舜而参
天地赞化育者亦不外乎此也然又以其所得之气有
清浊纯驳之不齐也是以极清且纯者气与理一而自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2b 页 WYG0704-0325b.png
无物欲之蔽自其次者而下则皆已不无气禀之拘矣
又以拘于气禀之心接乎事物无穷之变则其目之欲
色耳之欲声口之欲味鼻之欲臭四肢之欲安佚所以
害乎其德者又岂可胜言也哉二者相因反覆深固是
以此德之明日益昏昧而此心之灵其所知者不过情
欲利害之私而已是则虽曰有人之形而实何以远于
禽兽虽曰可以为尧舜而参天地然亦不能有以自充
矣是以圣人施教既已养之于小学之中而后开之以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3a 页 WYG0704-0325c.png
大学之道其必先之以格物致知之说者所以使之即
其所养之中而发其明之之端也继之以诚意正心脩
身之目者则又所以使之因其已明之端而致其明之
之实也夫既有以发其明之之端而又有以致其明之
之实则吾之所得于天而未尝不明者岂不超然无有
气质物欲之累而复得其本然之明哉是则所谓明明
德者而非有所作为于性分之外也然其所谓明德者
又人人之所同得而非有我之得私也向也俱为物欲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3b 页 WYG0704-0325d.png
之所蔽则其贤愚之分固无以大相远者今吾既幸有
以自明矣则视彼众人之同得乎此而不能自明者方
且甘心迷惑没溺于卑污苟贱之中而不自知也岂不
为之恻然而思有以救之哉故必推吾之所自明者以
及之始于齐家中于治国而终及于平天下使彼有是
明德而不能自明者亦皆如我之有以自明而去其旧
染之污焉是则所谓新民者而亦非有所付畀增益之
也然德之在已而当明与其在民而当新者则又皆非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4a 页 WYG0704-0326a.png
人力之所为而吾之所以明而新之者又非可以私意
苟且而为也是其所以得之于天而见于日用之间者
固已莫不各有本然一定之则矣以其义理精微之极
有不可得而名者故姑以至善目之此传所谓君之仁
臣之敬子之孝父之慈与人交之信乃其目之大者也
众人之心固莫不有是而或不能知学者虽或知之而
亦鲜能必至于是而不去此为大学之教者所以虑其
理虽复而有不纯欲虽克而有不尽将无以尽夫修己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4b 页 WYG0704-0326b.png
治人之道而必以是为明德新民之标的也欲明德而
新民者诚能求必至是而不容其少有过不及之差焉
则其所以去人欲而复天理者无毫发之遗恨矣(经筵/大学)
(讲义宁/宗初政)
  论大学传首章释明德之义
 事目见前
 此段专论帝尧文王明德之效
臣谨按此传之首章释经文明明德之义其曰克明德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5a 页 WYG0704-0326c.png
者见人皆有是明德而不能明唯文王能明之也夫人
之所以不能明其明德者何哉气禀物欲害之也盖气
偏而失之太刚则有所不克气偏而失之太柔则有所
不克声色之欲蔽之则有所不克货利之欲蔽之则有
所不克不独此耳凡有一毫之偏蔽得以害之则皆有
所不克惟文王无气禀物欲之偏蔽故能有以胜之而
无难也其曰顾諟天之明命者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所
谓命也故人之明德非他也即天之所以命我而至善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5b 页 WYG0704-0326d.png
之所存也是其全体大用盖无时而不发见于日用之
间事亲事长饮食起居其所当然各有明德人唯不察
于此是以气禀物欲得以蔽之而不能自明常目在之
无少间断真若见其参于前倚于衡也则明德常明而
天命在我矣其曰克明峻德者人之为德未尝不明而
其明之为体亦未尝不大但人自有以昏之是以既不
能明而又自陷于一物之小唯尧为能明其大德而无
昏暗狭小之累是则所谓止于至善也皆自明也者言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6a 页 WYG0704-0327a.png
此上所引三句皆言人当有以自明其明德也能自明
其明德则能治其天下国家而有以新民矣(同/上)
  论大学传二章释新民之义
 事目见前
 此段专论日新不己之功
按此传之二章释经文新民之义也盖沐浴之盘者常
用之器而铭者自儆之辞也古之圣贤兢兢业业固无
时而不戒谨恐惧然犹恐其意有所怠而忽忘之也是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6b 页 WYG0704-0327b.png
以于其常用之器各因其事而刻铭以致戒焉欲其常
接乎目每儆乎心而不至于忽忘也其辞所谓苟日新
日日新又日新者则取沐浴之事而言之盖人之有是
德犹其有是身也德之本明其犹身之本洁也德之明
而利欲昏之犹身之洁而尘垢污之也一旦存养省察
之功真有以去其前日利欲之昏而日新焉则亦犹其
疏瀹澡雪而有以去其前日尘垢之污也然既新矣而
所以新之之功不继则利欲之交将复有如前日之昏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7a 页 WYG0704-0327c.png
犹既洁矣而所以洁之之功不继则尘垢之集将复有
如前日之污也故必因其已新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
使其存养省察之功无少间断则明德常明而不复为
利欲之昏亦如人之一日沐浴而日日沐浴又无日而
不沐浴使其疏瀹澡雪之功无少间断则身常洁清而
不复为旧染之污也昔成汤所以反之而至于圣者正
惟学于伊尹而有得于此故有感乎沐浴之事而刻铭
于盘以自戒焉而称其德者亦曰不迩声色不殖货利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7b 页 WYG0704-0327d.png
又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又曰从谏弗咈改过不吝又
曰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皆日新之谓也至诗所谓
圣敬日跻者则其语意于自新为尤近而敬之一字又
见其所以日新之本盖不如是则亦何地可据而能日
继其功哉其后伊尹复政太甲复以始终惟一时乃日
新为丁宁之戒盖于是时太甲方且自怨自艾于桐处
仁迁义而归是亦所谓苟日新者故复推其尝以告于
汤者告之欲其日进乎此无少间断而有以继其烈祖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8a 页 WYG0704-0328a.png
之成德也其意亦深切矣至周武王践祚之初受师尚
父丹书之戒而于几席觞豆刀剑户牖盥盘莫不铭焉
则亦闻汤之风而兴起者皆可以为万世帝王之法矣
传者释新民之义而及于此盖以是为自明之至而新
民之端也其曰作新民者武王之封康叔以商之馀民
染纣污俗而失其本心也故作康诰之书而告之以此
欲其有以鼓舞而作兴之使之振奋踊跃以去其恶而
迁于善舍其旧而进乎新也然此岂声色号令之所及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8b 页 WYG0704-0328b.png
哉亦自新而已矣其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言周之
有邦自后稷以来千有馀年至于文王圣德日新而民
亦丕变故天命之以有天下是其邦虽旧而命则新也
盖民之视效在君而天之视听在民若君之德昏蔽秽
浊而无以日新则民德随之亦为昏蔽秽浊而日入于
乱民俗既坏则天命去之而国势衰弊无复光华如人
向老如日将暮日凋日瘁日昏日暗不觉灭亡之将至
若其有以自新而推以及民使民之德亦无不新则天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9a 页 WYG0704-0328c.png
命之新将不旋日而至矣其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者
盘铭言日新也康诰言新民也文王之诗自新新民之
极也故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极即至善之云用其极
者求止于是而已矣(同/上)
  论大学传三章释止善之义
 事目见前
 此段专一发明当止之道
臣谨按此传之三章释经文止于至善之义其曰邦畿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9b 页 WYG0704-0328d.png
千里惟民所止者以民止于邦畿明物之各有所止也
其曰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者言鸟于其欲止之时犹知
其当止之处岂可人为万物之灵而反不如鸟之能知
所止而止之也其引穆穆文王以下一节则以圣人之
止而明至善之所在也盖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是以万
物庶事莫不各有当止之所但所居之位不同则所止
之善不一故为人君则其所当止者在于仁为人臣则
其所当止者在于敬为人子则其所当止者在于孝为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10a 页 WYG0704-0329a.png
人父则其所当止者在于慈与国人交则其所当止者
在于信是皆天理人伦之极致发于人心之不容己者
而文王之所以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者亦不能加
毫末于是焉但众人类为气禀物欲之所昏故不能常
敬而失其所止唯圣人之心表里洞然无有一毫之蔽
故连续光明自无不敬而所止者莫非至善不待知所
止而后得所止也故传引此诗而历陈所止之实使天
下后世得以取法焉学者于此诚有以见其发于本心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10b 页 WYG0704-0329b.png
之不容己者而缉熙之则其敬止之功是亦文王而已
矣诗所谓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正
此意也然君之所以仁臣之所以敬子之所以孝父之
所以慈朋友之所以信皆人心天命之所以自然非人
之所能为也但能因事推穷以至其极而又推类以尽
其馀则天下之物皆有以见其至善之所在而止之矣
其引瞻彼淇澳以下其意则以明夫所以得其至善而
止之之方与其得止之验也夫如切如磋言其所以讲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11a 页 WYG0704-0329c.png
于学者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如琢如磨言其所以修于
身者已密而益求其密也此其所以择善固执日就月
将而得止于至善之由也恂慄者严敬之存乎中也威
仪者辉光之著乎外也此其所以睟面盎背施于四体
而为止于至善之验也盛德至善而不能忘盖人心之
所同然圣人既先得之而其充盛宣著又如此是以民
皆仰之而不能忘也盛德以身之所得而言也至善以
理之所极而言也切磋琢磨求其止于是而已矣其引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11b 页 WYG0704-0329d.png
于戏前王不忘以下一节则因上文民不能忘而言也
盖贤其贤者闻而知之仰其德业之盛也亲其亲者子
孙保之思其覆育之恩也乐其乐者含哺鼓腹而安其
乐也利其利者耕田凿井而享其利也此皆先王盛德
至善之馀泽故虽已没世而人犹思之愈久而不能忘
(同/上)
  论大学传四章释物有本末之义
 事目见前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12a 页 WYG0704-0330a.png
 此段专谓己德既明而民德自新是谓之本若分争
 辨讼求以新之则为末矣
臣谨按此传之四章释经文物有本末之义也盖言圣
人德盛仁熟所以自明者皆极天下之至善故能大有
以畏服其民之心志而使之不敢尽其无实之辞是以
虽其听讼无以异于众人而自无讼之可听盖已德既
明而民德自新则得其本之明效也或不能然而欲区
区于分争辨讼之间以求新民之效其亦末矣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12b 页 WYG0704-0330b.png
  论大学传所以释经之义
 事目见前
 此段专谓传文所引皆发明正经以示学者用力进
 德之地
臣又谨按自此以上大学之传以释前章正经之义者
也其言克明德者欲学者自强其志以胜其气禀之偏
物欲之蔽而能明其明德也其言顾諟天之明命者欲
学者之于天理心存目在而不可以顷刻忘也其言苟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13a 页 WYG0704-0330c.png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者欲学者深自省察一日沛然有
以去恶而迁善则又如是日日加功而无间断也其言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者欲学者之不以小善自足而益
进其功以求止于至善亦日新之意凡此数者其言虽
殊其意则一臣愿陛下深留圣意而实致其功必使一
日之间晓然有以见夫气禀物欲之为己害脱然有以
去之而无难则天理之明瞭然在目而有以为日新之
地矣然后日日新之又日新之如既切而复磋之如既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13b 页 WYG0704-0330d.png
琢而复磨之以至于至善在我而无所不用其极则宋
虽旧邦而天之所以命陛下者则新矣如其不然则臣
恐天下之势将有如前章所谓向老而将暮者臣不胜
大惧惟陛下留意(同/上)
 按门人董铢记云初先生既写成册子标贴要语皆
 毕欲写成句读而未敢启上忽曰可一就点成句来
 既进上久之一日讲毕留身奏曰臣所进入讲义册
 子必经圣览上颔之又奏不知于圣意如何上欣然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14a 页 WYG0704-0331a.png
 曰看来𦂳要处只在求放心耳先生顿首曰圣学高
 明宣谕极是老师宿儒穷年竟月不曾见得此意说
 得此语陛下天纵生知拈出此求放心语正是圣学
 要领愿推之以见于实行则天下幸甚不患不为尧
 舜之君也先生出谓门人曰上可与为善顾常得贤
 者辅之天下有望矣
 
 
经济文衡 续集卷二 第 14b 页 WYG0704-0331b.png
 
 
 
 
 
 
 
 经济文衡续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