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采樵行 宋 · 沈作哲
种粟上山椒,种禾水没腰。
田家作苦不如樵,炊桂之地甚不遥。
一艘千束莫复朝,顺风顺水不动桡。
归来醉饱吹短箫,野花插鬓樵女娇。
农夫忍饥自芸苗,粟米自熟腹自枵。
明年卖田卖山去,谁能辛苦输王赋(宋陈起《前贤小集拾遗》卷四)。
哀扇工歌(按:原未署作者,元韦居安《梅涧诗话》卷上谓沈作哲作。《宋诗纪事》、《吴兴诗存》因之。此从。) 宋 · 沈作哲
押词韵第四部
某(《宋诗纪事》卷四四、《吴兴诗存》二集卷五作黄)州竹扇名字著,织扇供官困追捕。
使君开府未浃旬,欲戴纶巾挥白羽。
新模巧制旋剪裁,百中无一中程度。
犀革镌柄出虫鱼,麝煤熏纸生烟雾。
蕺山老姥羞翰墨,汉宫佳人掩纨素。
衙内白取知何名,帐下雄拿不知数。
供输不办箠楚频,一朝赴水将谁诉。
使君崇重了不闻,呜呼何以慰黎庶。
闻道园家卖菜翁,又说江头打鱼户。
号令亟下须所无,官不与钱期限遽。
归来痛哭辞妻儿,宿昔投缳挂枯树。
一双婉婉良家子,吏兵夺取名为顾。
弟兄号叫邻里惊,两家吞声丧其妪。
死者已矣可奈何,冤魂成群空号呼。
杀人纵欲势位尊,贪残无道天所怒。
邦人蓄愤不敢言,君其拊马章台路(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一 《梅涧诗话》卷上:沈作哲尝为江右漕属,作《哀扇工》诗,忤洪帅魏道弼,捃深文劾之,坐夺三官。)。
试宏辞表 宋 · 沈作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八○
有文事,有武备,与神为谋;无智名,无勇功,唯圣时克。
按:《寓简》卷五,知不足斋丛书本。
为岳侯作谢表 宋 · 沈作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八○、《寓简》卷八
功状蔑闻,敢遂良田之请;谤书狎至,犹存息壤之盟。
寓简序 宋 · 沈作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八○、《寓简》卷首、《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九二
庄周氏疾夫世士之沈浊,不可与庄语也,则托意于荒唐谬悠之说以玩世滑稽。而其文瑰玮奇特,諔诡可观,盖实无心于言也,寓焉而已尔。予屏居山中,无与晤语,有所记忆,辄寓诸简牍,纷纶丛脞。虽诙谐俚语无所不有,而至言妙道间有存焉。已而诵言之,则欣然如见平生故人,抵掌剧谈,一笑相乐也。因名之曰《寓简》,聊以自娱。庶几漆园之无心,抑有如惠子者,或知其为无用之用乎!甲午夏,寓山自序。
座右铭 宋 · 沈作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八○、《寓简》卷六
侈心生当念败德,淫心生当念速死。此未能戒定者摄心以其所畏也,犹贤乎放肆不能自反者尔。
仰则求之于天,俯则求之于身,远则求之于古人,近则求之于吾君。于天于身于古人者,无求而不得也,所谓「求仁而得仁」者也;于君者则有命焉。外是,吾无所求矣。
补韦刺史传 宋 · 沈作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八○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也。其家世自宇文周时,孝宽以功名为将相,而其兄夐高尚不仕,号为逍遥公。夐之孙待价,仕隋为左仆射,封扶阳公。待价生令仪,为唐司门郎中。令仪生銮,銮生应物。少游太学,当开元、天宝间,宿卫仗内,亲近帷幄,行幸毕从,颇任侠负气。洎渔阳兵乱后,流落失职,乃更折节读书。屏居武功之上,乃复返沣上,园庐芜没,贫无以自业。客游江淮间,所与交结皆一时名士。因从事河阳,去为京兆功曹,摄高陵令。永泰中,迁洛阳丞。两军骑士倚中贵人势,骄横为民害,应物疾之,痛绳以法。被讼,弗为屈,弃官,养疾同德精舍。起为鄠令。大历十四年,除栎阳令。复以疾谢去,归寓西郊,择胜隐于善福祠,从诸生学问,澹如也。建中二年,拜尚书比部员外郎。明年出为滁州刺史。滁山川清远,山中多隐君子,应物风流岂弟,与其人览观赋诗,郡以无事,人安乐之。四年十月,德宗幸奉天,应物自郡遣使间道奔问行在所。明年兴元甲子,使还,诏嘉其忠。终更贫,不能归,留居郡之南岩。俄擢江州刺史。居二岁,召至京师。贞元二年,由左司郎中补外,得苏州刺史。在郡延礼其秀民,抚其茕嫠甚恩。久之,白居易自中书舍人出守吴门。应物罢郡,寓于郡之永定佛寺。大和中,以太仆少卿兼御史中丞,为诸道盐铁转运、江淮留后,年九十馀矣。不知其所终。有子曰庆复,为监察御史、河东节度掌书记。应物性高洁,善为诗,气质閒妙,浑然天成,初若不用工,而近世诗人莫及也。白居易尝语元稹曰:「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深得讽谏之意,而五言尤为高远雅淡,自成一家」。其为时人推重如此。浮屠皎然者,颇工近体诗,尝拟应物体格,得数解为贽,应物弗善也。明日,录旧贽以见,始被领略,曰:「人各有能,有不能,盖自天分学力有限。子而为我,且失其故步矣,但以所诣自名可也」。皎然心服焉。应物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为吴门时,年已老矣,而诗益造微,世亦莫能知之也。
子沈子曰:余读韦苏州诗,超然简远,有正始之风,所谓朱丝疏弦,一唱三叹者。应物当开元、天宝,宿卫仗内,为郎、刺史于建中,以迄贞元。而文宗大和中,刘禹锡乃以故官举之,计其年九十馀,而犹领转输剧职,应物何寿而康也!然自吴郡以后,不复有诗文见于录者,岂亡之邪?使应物而无死,其所为当不止此;以应物为终于吴郡之后,则禹锡之所举,老犹无恙也,盖不可得而考也。《新唐书·文艺传》称应物有文在人间,史逸其传,故不录。予既爱其诗,因考次其平生行义官代,皆有凭藉,始终可概见如此,恨史官编摩疏陋耳。嗟夫!应物崎岖,身阅盛衰之变,晚乃折节学问,今其诗往往及治道,而造理精深。士固有悔而能复,厄而后奇者,如应物有以自表见于后世,岂偶然哉!
按:《韦江州集》附录,四部丛刊初编本。又见《宾退录》卷九,《南宋文录录》卷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