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朱临
春秋集传纂例序庆历八年 宋 · 朱临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一、《经义考》卷一七六、《浦阳人物记》卷下、《金华先民传》卷七
柳子厚《与元次山论〈春秋〉书》言:「自得《集传》,常愿执洒扫于陆先生之门。
先生给事中,始得执弟子礼。
未及卒业,而先生云亡」。
复有先生《墓表》谓:「说《春秋》者百千,卒无有及其根源者。
先生讲述三十年,经学始大光莹。
乃为先生能文圣人之书,通于后世,遂与门人世儒相谥曰文通先生」。
其见尊于当世如此。
子厚,文章宗匠也,以韩退之之贤,犹不肯高以为师,独肯执弟子礼于陆氏前,则陆氏之学从可论也。
孔子没,前先生几千馀年矣,后先生又数百年矣,皆未有出其书之右者,岂非胶于偏见而然耶?
而汉通经者以董仲舒为第一,然犹胶于《谷梁》,不克别白,馀可知也。
临尝从师学,识其大略,复得先生所为书,乃晓发,惜乎不得人人传之,以速其远到。
子厚谓使庸人小童皆可积学,以入圣人之道,况有明敏勤笃之资者乎?
近岁取人以通经为尚,学者无大小以不通经为耻,则此书之传,为时羽翼,岂可忽哉!
庆历戊子吴兴朱临谨序。
按:《春秋集传纂例》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春秋辨疑序庆历八年 宋 · 朱临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一、《经义考》卷一七六
《春秋》一其经,而三家异其传,学者如目多岐,茫洋不知适从,圣人之境,虽劳无到日矣。
近古固多议其非,然出于臆断,学者愈惑。
以圣人之蕴如彼其深,而专断于一中材之臆,其可惑也宜矣。
唐有陆氏,总啖、赵之说为《纂例》、为《辨疑》,所得独多于近古。
以啖、赵之贤,而陆氏兼之,其得多也亦宜矣。
考其抵排诬妄,剔抉潜隐,如剪榛莽、见坦夷,圣贤之境可直趋而远到矣。
《纂例》虽传,而世不全,独《辨疑》无遗辞;
而学《春秋》者当自《辨疑》始,故予广其传。
庆历戊子
三高赞(并序 熙宁三年 宋 · 朱临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一
熙宁三年尚书屯田郎中林公权自请知吴江县
始至,览江湖之胜,缅怀古人,慨然有归兴。
乃即松陵胜绝处作鲈乡亭,且求陶朱公张季鹰陆鲁望三像绘于亭中。
既落成,公权遂具舟,由亭下拂衣而归。
吴兴,乃属朱临为《三贤赞》,以见其趣云。
矫矫朱公,当世英雄。
卓然先识,力避成功。
种也不悟,语已旋凶。
越壤千里,齐禄万钟
取如拾芥,弃若飘蓬。
五湖长往,千载清风范蠡
翘翘季鹰江东步兵
抗心世务,俛首尘缨。
顾时多艰,无日升平。
秋风动地,鲈鲙驰情。
载惟羊酪,不似莼羹。
终焉故国,江水长清张翰
茕茕鲁望,志履疏旷。
时谓散人,自比元亮
清不耻耕,贫不辍酿。
蓑笠扁舟,烟云白浪。
皓首丛书,焦心绝唱。
遗编如新,可见高尚。
按:陆龟蒙 《舆地纪胜》卷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