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彦威唐 ? — 845
宣武军镇作 唐 · 王彦威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天兵十万勇如貔,正是酬恩报国时。
汴水波澜喧鼓角,隋堤杨柳拂旌旗。
前驱红旆关西将,列坐青娥赵国姬。
寄语长安旧冠盖,粗官到底是男儿。
仆射上事仪注奏 唐 · 王彦威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臣谨按开元礼
凡受册官并与卑官答拜。
国朝官品令。
师三公正一品。
尚书令正二品。
并是册拜授官。
上之日亦无受朝官再拜之文。
仆射班次三公
又是尚书令副贰之职。
端揆之重。
有异百寮。
然与偫官比肩事主。
礼曰。
非其臣。
即答拜之。
又曰。
大夫之臣不稽首。
非尊家臣。
以避君也。
仆射上日。
受常参官拜。
事颇非仪。
元和七年
已经奏议。
酌为定制。
编在国章。
近年上仪。
又有受拜之礼。
礼文乍变。
物论未安。
请依元和七年敕为定。
进供军图奏 唐 · 王彦威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起自至德乾元之际。迄于贞元元和之初
天下有观察者十。节度者二十有九。
防禦者四。经略者三。
犄角之师。犬牙相制。
大都通邑。无不有兵。
都计中外兵额。又至八十馀万。
长庆户口凡三百三十五万。而兵额又约九十九万。
通计三户资奉一兵。今计天下租赋一岁所入。
总不过三千五百馀万。而上供之数。
三之一焉。三分之中。
二给衣赐。自留州使兵士衣食之外。
其馀四十万众。仰给度支
伏以时逢理安。运属神圣。
然而兵不可弭。食哉惟时。
忧勤之端。兵食是切。
臣谬司邦计。虔奉睿图。
辄纂事功。庶裨圣览。
请以太社为大祀奏 唐 · 王彦威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社者。
神地之道也。
郊特牲而社稷太牢。
郑元以为国中之神。
莫贵于社。
固前古为大祀。
至天宝三载二月十四日敕云。
祭祀之典。
以陈至敬。
名或不正。
是相夺伦。
况社稷孚祐。
百世蒙福。
列为中祀。
颇紊大猷。
自今以后。
升为大祀。
尔后因循。
又依开元礼为中祀。
然而牲用太牢。
太尉摄行事。
祭之日不坐。
并是大祀之义。
列为中祀。
是因循谬误。
教人报本。
未极崇严。
有国之仪。
惟此厌屈。
今请准敕升为大祀。
庶合礼中。
太保于頔谥议 唐 · 王彦威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议曰。于頔刚毅特立。
博游文艺。蕴开物成务之志。
为从横倜傥之才。剌湖州
南朝旧陂。以溉人田。
由是斥卤生稻粱。岁时大化。
得丁壮之物籍者。取什一代贫人租入。
故轻重以济。江南卑湿。
送终者无悬窆封树之制。高则不隐。
深则及泉。土才周棺。
水至露胔。悉命以官地收瘗。
当时称之。为苏州
则缮完堤防。疏凿畋浍。
列树以表道。决水以溉田。
其为襄阳。当吴少诚弄兵。
王师有征。军不乏见粮。
师未尝退。表克吴房朗山
生得贼将。遽以兵柄授之。
推诚于人。有古将略。
然惜其不能善终如始。奉初以还。
跋扈立名。满盈不戒。
则有司拟议之际。安可不善善而恶恶哉。
元洪剌郡。以官事被谪。
中贵人衔命部领。便道之徙所。
路出于汉。遽命武士持刃捕捽。
既就执。王人徒归。
又不奉诏出师。而西抵于邓。
军声甚雄。人听日骇。
夫师出以律。其出不命。
时人不能识其指归。王者功成而作乐。
诸侯则否。之反旆于蔡也。
作文武顺圣乐。贞元御宇。
务求宠绥。有司请编。
优诏许之。事出一时之泽。
乐作诸侯之庭。良可惜哉。
然则如者。是知乐之可作。
而不知礼之不可作者也。迹其驭众为政之术。
盖初以利兴害去为己任。而令行禁止。
其源出于法家者流。文深意苛。
有犯无舍。至有屋诛同命之惨。
然未尝别白其罪。以示显戮。
人到于今而冤之。洎乎天恩下浃。
元侯入觐。朝廷申婚姻之好。
复以宰相待之。则又子罪官贬。
而连起国狱。缙绅之论。
寖益非之。谨按谥法。
杀戮不辜曰厉。愎狠遂过曰厉。
谥为厉。或曰。
文学政事而扬历中外。卒当登坛补衮之寄。
推于事任。亦谓难能。
则易其名者。宜兼举美恶二字。
以正褒贬。今特谥为厉
或有未安。愚以为不然。
夫类能而授。圣人之劝勉。
谥贵当。有司之职分。
礼经言谥。盖节以一惠。
至于论撰之际。要当美恶咸在。
细大无遗。议乎谥名。
则以优迹。春秋之义也。
况援其功不足以补过。契其美不足以掩瑕。
其驭下也。任威少恩。
其事上也。失忠与敬。
谥之为厉。不亦宜乎。
宪宗葬议 唐 · 王彦威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天子之葬七月
春秋之义。
志崩不志葬。
必其时也。
举天下葬一人。
故过期不葬则讥之。
高祖中宗
葬皆六月
太宗四月
高宗九月
睿代二宗皆五月
德宗十月
顺宗七月
惟元肃二宗皆十二月
有为为之。
非常典也。
且葬毕而虞。
虞而卒哭。
卒哭而祔。
皆卜日。
今葬卜岁暮。
则毕祔在明年正月。
是改元庆赐皆废矣。
东都庙主议 唐 · 王彦威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谨按国初故事。无两都并建宗庙并行飨祭之礼。
伏寻周书召诰洛诰之说。实有祭告丰庙洛庙之文。
是则周人两都并建宗祧。至则告飨。
然则两都皆祭祖考。礼记并兴。
自神龙复辟。中宗嗣位。
庙既偕作。飨亦并行。
天宝末。两都倾陷。
神主亡失。肃宗既复旧物。
但建庙作主于上都。其东都神主。
至大历中始于人间得之。遂寓于太微宫。
不复祔飨。臣等谨按经传。
王者之制。凡建居室。
宗庙为先。庙必有主。
主必在庙。是则立庙两都。
盖行古之道。主必在庙。
实依礼经。今谨参详。
理合升祔。谨按元皇帝是追王。
高宗中宗睿宗是祧庙之主。其神主合藏于太庙从西第一夹室。
景皇帝是始封不迁之祖。其神主合藏于太庙从西第一室。
高祖太宗元宗肃宗代宗。是创业有功亲庙之祖。
伏准江都集礼。正庙之主。
藏于太室之中。礼记偫庙之主有故。
则聚而藏诸祖庙。伏以德宗之下。
神主未作。代宗之上。
后主先亡。若归本室。
有虚神主。事虽可据。
理或未安。今高祖已下神主。
并合藏于太祖之庙。依旧准故事不飨。
如陛下肆觐东后。移幸洛阳
自非祧主。合归本室。
其馀阙主。又当特作而祔飨。
时祭禘祫如仪。臣又按国家追王故事。
太祖之上。又有德明兴圣懿祖别庙。
光皇帝神主。即懿祖也。
伏缘东都先无前件庙宇。光皇帝神主。
今请权祔于太庙夹室。居元皇帝之上。
如驾在东都。即请准上都式营建别庙。
作德明兴圣献祖神主。备礼升祔。
又于太庙夹室奉迎光皇帝神主。归别庙第四室。
禘祫如仪。或问曰。
礼作栗主。瘗桑主。
汉魏并有瘗之议。大历中亦瘗孝敬皇帝神主。
今祔而不瘗。如之何。
答曰。礼作练主。
瘗虞主。其义以代谢。
舍故取新。夫作主以依神。
无可埋之理。是以礼说庙之主藏于西壁北壁之中。
故韦元成议瘗太上皇惠帝之主。终见非于汉代
秦靖请瘗处士君。亦不行于魏朝。
贞观中议迁庙主。亦云万国宗飨。
食所从来。一旦瘗藏。
事非允惬。孝敬尊非正统。
庙废而主独存。从而瘗藏。
谓叶情理。又问。
古者天子巡狩。必载迁主。
如銮驾东幸。则准此文载主而前。
今东都神主又祔于庙。便是庙有二主。
如之何。古者师行以迁主。
无则主命。自非迁祖之主。
别无出庙之文。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
则两都宗庙。各宜有主。
又问曰。古者作主。
必因虞练。若主必归祔。
则室不可虚。则当祔已亡之主。
创当祔之主。礼经无说。
如之何。答曰。
虞练作主。礼之正也。
非时作主。事之权也。
王者遭时为法。因事制宜。
苟无其常。则思其变。
如驾或东幸。庙仍虚主。
即准肃宗广德二年上都作主故事。特作阙主而祔。
盖主不可阙。故礼贵从宜。
春秋之义。变而之正者也。
臣伏思祖宗之主。神灵所凭。
寓于太微。不入宗庙。
据经复本。允属圣明。
太常元载谥议 唐 · 王彦威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元载谥成
则不得为纵。
纵则不得为成。
成纵并施。
美恶齐致。
考之常法。
实不通经。
萧瑀谥贞
诏命加褊。
事出恩制。
不可据依。
尔后崔韶平厉谥杨炎
壮缪伊慎
此皆惑于贞褊混淆不可之文。
祥在駮议。
今明其说。
恐误后来。
于頔不当改谥议 唐 · 王彦威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古之圣王立谥法者。所以彰善恶。
垂劝诫。使一字之褒
赏踰绂冕。一言之贬。
辱过朝市。此有国之典礼。
陛下劝惩之大柄也。顷拥节旄
肆行暴虐。人神共愤。
法令不容。擅兴全师。
僭作王乐。侵辱中使
擅止制囚。杀戮不辜。
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今陛下不忍。改赐为思。
诚出圣慈。实害圣政。
伏以陛下自临宸扆。懋建大中。
闻善若惊。从谏不倦。
况当统天立极之始。所谓执法慎名之时
一垂恩光。大启侥倖。
且如之不法。然而陛下不忍加惩。
臣恐今后不逞之徒如者众矣。死援例。
陛下何以处之。是恩曲于前。
而弊生于后。若以李吉甫有赐谥之例。
则甫之为相也。有犯上杀人之罪乎。
况之。恐非伦类。
如以常入财助国。改过来觐。
两使绝域。可以赎论。
夫伤物害人。剥下奉上。
纳贿求幸。尤不可长其渐焉。
自两河宿兵。垂七十年。
王师惠征。疮痏未息。
张茂昭以易定入觐。陈权以沧景归朝。
故恩礼殊尤。以劝来者。
于頔以文吏之职。居腹心之地。
而倔强犯命。不获已而入朝。
茂昭之比乎。纵有入财使远之勤。
何以掩其恶迹。伏望陛下恩由义断。
泽以礼成。褒贬道存。
侥倖路绝。则天下幸甚。
宪宗不当称祖议 唐 · 王彦威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伏惟礼经。三代之制。
始封之君。谓之太祖
太祖之外。又祖有功而宗有德。
夏后氏颛顼而宗。殷人祖契而宗汤。
周人郊祀后稷。祖文王宗武王
自东汉魏晋。渐违经意。
沿革不一。子孙以推美为先。
自始祖已下。并有建祖之制。
盖非典训。不可法也。
国朝祖宗制度。本于周礼。
景皇帝太祖。又祖神尧而宗太宗
高宗已降但称宗。谓之尊名。
可为成法。不然。
太宗造有区夏。理致升平。
元宗扫清内难。翊戴圣父。
肃宗龙飞灵武。收复两都。
此皆应天顺人。拨乱反正。
至于庙号。亦但称宗。
谨按经义。祖者始也。
宗者尊也。故传曰。
始封必为祖。书曰。
德高可宗。故号高宗
今宜本三代之定制。去魏晋之乱法。
贞观开元之宪章。而拟议大名
垂以为训。大行庙号宜称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