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晁错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四
观读汉史
景帝御史大夫晁错
姑息吴王濞
痛非其罪也。
直笔以议。
颍川人
起于诸生
文帝太常掌故
英词射策
累擢为中大夫
景帝即位
极言献替
未尝不忠于心。
乃命副丞相
所以推心不顾
思永汉室
而患诸侯侈大
上书请削其土。
是用剪其叶而固其本也。
之志。
岂有负汉哉。
吴濞之反诚有由
间人骨肉而塞小忿。
自非上达
能不生怨。
怨端既立
臣节安附。
欲无为逆。
不可得已。
以南富殖
而诸夏初乂。
狂夫为计。
料胜一举
遂摇长舌
交搆七国
诛错为名
景帝无非常之见。
而听乱臣一说
乃斩不问
冀在纾难
七国之兵。
曾不少减。
足以察其来不为错明矣。
袁盎
宿不相善
景帝岂不二臣之不叶。
而听偏议。
为臣报隙也。
宗社何。
邓公吴还。
歔欷长悲。
益为天子之羞尔。
高帝于吴。
以诫东南之必乱。
于时岂有削地之议。
盖天历数有理乱也。
脱使梁国以绝其道。
条侯以耀其武。
则秦之鹿复骇。
之肉可食。
介然孤立
指画高议
大臣疾。
小臣怖。
人人束约
各欲倳刃
其父知其必戮也。
而深病之。
曰。
所以君上
安宗
父曰。
刘氏安。
晁氏危矣
不忍见祸及。
祸死矣。
噫。
史臣之父不逮赵括母
何其鄙也。
赵括必败之势。
而母言于赵王
不可使将。
失律
以先见获宥。
晁错至忠之略。
必败之势异也。
其父虽惧祸至。
奈其子所筹。
国之大事也。
且使括母言之。
足称妇人也。
使父言之。
是沮其子为忠也。
孰可拟议
或人复言
忠则有矣
而智不足
则不尔。
夫忠所以补君。
所以济身
苟图济身
则忠有不遂
忠有不遂
是臣不臣
亦何生为。
贼由袁盎
昧在景帝
非智之短。
不与也。
古云直木伐。
愚智何足道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