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 唐 · 陈诩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六
星躔斗次。
山形鹫立。
桑门上首曰怀海禅师
室于斯。
塔于斯。
付大法于斯。
其门弟子惧陵谷迁贸。
日时失纪。
托于儒者。
铭以表之。
西方教行于中国。
以彼之六度。
视我之五常。
遏恶迁善。
殊途同辙。
唯禅那一宗。
度越生死。
大智慧者方得之。
自鸡足达于曹溪
纪牒详矣。
曹溪衡岳观音台怀让和上
观音传江西道和上
□□诏谥为大寂禅师
大寂传大师
中土相承。
凡九代矣。
大师太原王氏。
福州长乐县人
远祖以永嘉丧乱。
徙于闽隅。
大师以大事因缘。
生于像季。
托孕而薰膻自去。
将诞而神异聿来。
成童而灵圣表识。
非夫宿植德本。
曷以臻此。
落发于西山慧照和尚
进具于衡山法朝律师
既而叹曰。
将涤妄源。
必游法海。
岂惟心證。
亦假言诠。
遂诣庐江
阅浮槎经藏。
不窥庭宇者积年。
既师大寂。
尽得心印。
言简理精。
貌和神峻。
睹即生敬。
居常自卑。
善不近名。
故先师碑文。
独晦其称号。
行同于众。
故门人力役。
必等其艰劳。
怨亲两忘。
故弃遗旧里。
贤愚一贯。
故普授来学。
常以三身无住。
万行皆空。
邪正并捐。
源流齐泯。
用此教旨。
作人表式。
佛所说
斯为顿门。
大寂之徒。
多诸龙象。
或名闻万乘
入依京辇。
或化洽一方。
各安郡国。
大师好耽幽隐。
栖止云松。
遗名而德称益高。
独往而学徒弥盛。
其有遍探讲肆。
历抵禅关。
滞著未袪。
空有犹阂。
靡不缄藏万里。
取决一言。
疑网云张。
智刃冰断。
由是齐鲁燕代
荆吴闽蜀。
望影星奔。
聆声飙至。
当其饥渴。
快得安隐。
超然悬解。
时有其人。
大师初居石门
依大寂之塔。
次补师位。
重宣上法。
后以众所归集。
意在遐深
百丈山碣立一隅。
人烟四绝。
将欲卜筑。
必俟檀那。
伊补塞游畅甘贞。
请施家山。
愿为乡导。
庵庐环绕。
供施㧙积。
众又踰于石门
然以地灵境远。
颇有终焉之志。
元和九年正月十七日
證灭于禅床。
报龄六十六。
僧腊四十七。
其年四月廿二日
奉全身窆于西峰
据婆娑论文。
用净行婆罗门葬法。
遵遗旨也。
先时白光去室。
金锡鸣空。
灵溪而涸流。
燎竟夕以通照。
妙德潜感。
于何不有。
门人法正等。
尝所禀奉。
皆得调柔。
递相发挥。
不坠付属。
他年绍续。
自当流布。
门人谈叙。
永怀师恩。
光崇塔宇。
封土累石。
力竭心瘁。
门人神行梵云。
结集微言。
纂成语本。
凡今学者。
不践门阈。
奉以为师法焉。
初闽越灵蔼律师
一川教宗。
三学归仰。
尝以佛性有无向风发问。
大师寓书以释之。
今与语本。
并流于后学。
从事江西府
备尝大师之法味。
故不让众多之托。
其文曰。
梵雄设教。
有权有实。
未得顿门。
皆为暗室。
祖师戾止。
方传秘密。
如彼重昏。
忽悬白日(其一)
唯此大士。
宏绍正宗。
虽修妙行。
不住真空。
无假方便。
岂俟磨砻。
恬然返本。
万境圆通(其二)
百千人众。
尽袪病热。
彼皆有得。
我实无说。
心本不生。
形同示灭。
此土灰烬。
他方水月(其三)
法传人代。
塔闭山原。
松日暗。
寺塔犹存。
蔼蔼学徒。
无非及门。
能觉照。
是报师恩(其四)
元和十三年十月三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