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孝通历法 唐 · 傅仁均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
宋代祖冲之
久立差术。
至于隋代张冑元等。
因而修之
差度不同
各明其意。
孝通不达宿度差移
未晓黄道迁改
乃执南斗冬至恒星
东井夏至常宿
率意生难。
岂为通理
太阳行于宿度
邮传之过逆旅
宿度每岁既差
黄道随而变易
岂得胶柱之说。
而为斡运之难乎。
又案易云。
治历明时
礼云。
天子元端
听朔南门之外
尚书云。
正月上日
受终文祖
孔氏云。
上日
朔日也。
又云。
季秋月朔
不集于房。
孔氏云。
集合也。
不合日蚀
可知矣。
又云。
先时不及时
皆杀无赦
先时朔日不及时也。
若有先后之差。
不知定朔之道矣。
诗云。
十月之交
朔日辛卯
春秋日蚀三十有五。
邱明云。
不书朔。
官失之也。
圣人之教。
不论于晦。
唯取朔耳。
春秋以后
去圣久远
历术差违
莫能详正
故秦汉以来
多非朔蚀。
而宋代御史中丞何承天
微欲见意
不能详究
乃为太史令钱乐之散骑侍郎皮延宗抑止
孝通今语
乃是延宗旧辞。
承天既非甄明
故有当时之屈。
略陈梗概
申以明之。
夫理历之本。
必推上元之岁。
日月合璧
五星连珠
夜半甲子
朔旦冬至
自此以后
行度不同
七曜分散
不知何年更得馀分普尽还复总会之时也。
日分气分
得有可尽之理。
因其得尽。
即有三端之元。
故造经立法者。
小馀尽即为元首
此乃纪其日数之元。
不关合璧之事矣。
时人相传
皆云大小馀俱尽。
即定夜半甲子朔旦冬至者。
不达意故也。
何者
冬至自有常数
朔名由于月起
既月行迟无常
三端岂得即合。
必须日月相合。
冬至日者
始可得名合朔冬至耳。
前代诸历。
不明其意。
乃于大馀尽之年。
而立其元。
法将以为常。
不知七曜散行
气朔不合
今法唯取上元连珠合璧
夜半甲子朔旦冬至
合朔之始。
以定一九。
相因行至今日
常取定朔之宜。
不论三端之事。
皮延宗本来不知
何承天亦自未悟。
何得引而相难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