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书劝伐河北 南朝宋 · 谢灵运
 出处:全宋文卷三十二
中原丧乱,百有馀年,流离寇戎湮没殊类
先帝聪明神武,哀济群生将欲荡定赵魏大同文轨,使久凋反于正化,偏俗归于华风
运谢事乖,理违愿绝,仰德抱悲,恨存生尽。
陵茔未几,凶虏伺隙,预在有识,谁不愤叹
而景平执事并非其才,且遘纷京师,岂虑托付
遂使孤城穷陷,莫肯拯赴。
忠烈朔漠,绵河三千,翻为寇有。
晚遣镇戍,皆先朝之所开拓一旦沦亡,此国耻宜雪,被于近事者也。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此亦仁者所为伤心者也。
咸云西虏舍末,远师陇外,东虏乘虚,呼可掩袭
西军既反,得据关中长围咸阳还路已绝,虽遣救援停住河东遂乃远讨大城,欲为首尾
西寇深山重阻根本自固,徒弃巢窟未足相拯。
师老于外,国虚于内,时来之会,莫复过此。
观兵耀威实在兹日。
相持未已,或生事变,忽值新起之众,则异于今,苟乖其时难为经略,虽兵食倍多,则万全无必矣。
历观前代,类以兼弱为本,古今圣德,未之或殊。
岂不天时人事理数相得兴亡之度,定期居然
古人云:「既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
魏氏之强,平定荆冀,乃乘袁、刘之弱,晋氏之盛,拓开吴、蜀,亦因、陆之衰。
此皆前世成事,著于史策者也。
自羌平之后,天下亦谓虏当俱灭长驱滑台席卷下城夺气丧魄指日就尽。
长安违律潼关失守,用缓天诛假延岁月日来至今,十有二载,是谓一纪,曩有前言
五胡代齐世,虏期馀命,尽于来年
自相攻伐,两取其困,卞庄之形,验之今役。
仰望圣泽有若饥渴注心南云,为日已久。
来苏之冀,实归圣明,此而弗乘,后则未兆
即日府藏,诚无兼储,然凡造大事,待国富兵强不必乘会,于我为易,则在得时
器械既充,众方粗足,方于前后,乃当有优。
常议损益,久证冀州口数,百万有馀,田赋之沃,著自《贡》典,先才经创,基趾犹存,澄流引源,桑麻蔽野强富之实,昭然可知为国长久之计孰若一往之费邪。
或征关西之败,而谓河北难守。
二境形势表里不同关西杂居种类不一,昔在前汉,屯军霸上,通火甘泉
况乃远戍之军,值新故交代之际者乎。
河北悉是旧户,差无杂人,连岭判阻,三关作隘。
游骑长驱,则沙漠风靡
严兵守塞,则冀方山固
陇西伤破晁错兴言匈奴慢侮贾谊愤叹
方于今日,皆为赊矣。
晋武中主耳,值孙皓虐乱,天祚其德,亦由钜平奉策,荀、贾折谋,故能业崇当年区宇一统
况今陛下聪明圣哲天下归仁文德武功并震,霜威素风俱举,协以宰辅贤明诸王美令岳牧宣烈虎臣盈朝,而天威远命亦何不灭
矧伊顽虏,假日而已哉。
伏惟深机志务,久定神谟
臣卑侧陋,窜景岩穴,实仰希太平之道,倾睹岱宗之封,虽乏相如之笔,庶免史谈之愤,以此谢病京师万无恨矣。
久欲上陈,惧在触乂,蒙赐恩假,暂违禁省消渴十年,常虑朝露,抱此愚志昧死以闻(《宋书·谢灵运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