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宇文宣抚置司鄂州劄子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五八、《昌谷集》卷一二
某尝谓荆襄之势,以鄂渚腹心,以江陵德安两臂,其馀皆是十指
襄州虽大,不过骈拇巨擘耳。
中兴经理荆襄,最有次第
宣威建府,鄂渚诸军都统制在焉。
大帅建府,江陵军副都统制在焉。
别将重戍德安,用为肘腋,又别将重戍襄州,用为门户,如腹心使臂,如臂使指,俨有端绪不可踰越
其后副都统出戍襄阳,因留不归古人谋画渐见差误
去岁用兵之初,本非更革也,志在攻取
其势只得临边,故襄州既有都统,又有副都统既有招抚司,又有宣抚司忠勇总管
大将重兵襄州一处宣司虽在鄂渚徒拥虚名臂指不见用,实自此始。
既而宣威改除,当江陵危困之日,旌纛不移两司并建,此特一时权宜之事,非所以为久计也。
今岁之事,愚不知朝廷之意将何所向也。
设或不顾腹心轻动臂指都统制唐州,向商华,副都统制邓州,取汴洛,则宣司当在江陵,招司当在襄州因事制宜无可言者
若欲成十全之功,顺腹心臂指之体,则宣司不当江陵,都副统制不当襄州事理明甚牢不可破
某念此久矣,属事有掣肘,会无投机因循至今未敢轻发
往者筑城戍兵之虑,粗见大槩。
两日以来传闻载道,或言襄州谋帅指日起发,或言招司赐环便当结局,已谋军帅甚慰人望
如此等事,虽未可尽信,则乘势改弦不可谓无其隙也。
绍兴旧制,是中兴已试之效,内外次第便当尽复。
若谓事体重大非一可变,则稍稍转移,亦足以通彻脉络
都统制既在襄州,则副都统制当在江陵
两路大帅在焉,皆当节制其兵,而鄂渚宣威之府,不当轻动
可以江陵,右可以德安
两臂既定,则襄阳、随、,皆有声援
招宣效三万人以壮军声,简鄂渚在寨诸军以教新募,立纪律以重宣司之令,举滞淹以洗诸军之习,时事已急,庶乎其犹可也
若欲经理鄂渚,又帅江陵,以小朝廷之任役役簿书期会之间,于腹心臂指亦有不顺,愚虽不敏未见其可。
犯分僭言,伏楮震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