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经筵故事 其五 淳熙五年七月某日1178年7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开宝二年太祖皇帝太原回次镇州,幸隆兴观道士苏澄隐所居
澄隐年八十馀,素有节行,通儒诸书名闻京师
上至镇州,首访求之,谓曰:「朕于京作建隆观,欲烦师主之,可乎」?
辞曰:「帝乡繁会,非山林之士所能居也」。
上曰:「师老容貌不衰,其术可得闻乎」?
对曰:「臣之养生不过精思鍊气耳。
帝王养生则异于是
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朴,我无欲而民自正』。
无为无欲,凝神太和,昔黄帝唐尧享国永年,得此道也」。
上悦,赐衣一袭银器五百两,绢五百疋。
恭惟太祖皇帝当东西伐混一海内日不暇给之际,特降清问,下及可谓不居其圣而询于刍荛矣。
澄隐徒谓老子之言,而不知帝王应世之方,故其论黄帝唐尧所以享国永年未尽合理
太祖止锡器币不加恩命,盖亦知其说之平平也。
臣试推而言之。
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
既与炎帝三战阪泉,又与蚩尤战于涿鹿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西至空峒南登熊湘北逐荤粥,虽欲凝神太和,其可得乎?
唐尧内则亲睦九族,外则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于变黎民,命四子以治四时,釐百工而熙庶绩洪水滔天,试鲧九载,其施设盖可考矣。
然则所以享国长者,实由勤劳获报,非止无欲也。
周公作《无逸》,谓商中宗高宗祖甲文王严恭寅畏勤劳不怠,故天降年有永。
后世汉之光武灼知此理,每视朝日昃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
皇太子乘间谏曰:「陛下之明而失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
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厥后享国久长庶几商、周兹非明效大验欤!
臣故备论之,以推广太祖经营四方垂裕无极之意,且辨黄帝养生之说特出道家者流,失其本指,并为圣主勤政之劝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