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历元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三、《嵩山文集》卷一四
夏桀在位五十有二年,汤受天命,放南巢,实甲寅之历也,是为成汤之元
不踰年而改元革命,异乎继世之君也。
推之于历,《考灵曜》、《春秋命历》皆本于甲寅元。
汉安帝延光二年中谒者亶诵侍中施延河尹李祉太子舍人李泓及灵帝熹平四年五官郎冯光、沛相上计掾陈晃皆言历元不正,当用甲寅为元。
议郎蔡邕议之曰:「历法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凡六家各自有元。
光、晃所据,则殷历元也」。
然则甲寅殷汤之元也审矣。
或曰:历黄帝辛卯颛顼用乙卯,虞用戊午,甲寅,殷用甲寅周用丁巳,鲁用庚子
黄帝颛顼虞、夏、周、鲁未必皆元也,何独甲寅以之为商汤之元哉?
曰:时君各因事而命,其历不同也。
至于殷元甲寅,则历家皆因之而起算云尔
周大象元年太史上士马显等表言曰:「乘殷,斟酌前代历,变壬子元用甲寅」。
其言是也
古诸儒生以为孔子用殷甲寅历。
汉刘洪于历最善,其表言曰:「甲寅历于孔子时效」。
窃以《春秋命历》推之,可信言。
而《公子谱》所谓商起庚戌,终戊寅者非也。
帝王谱》谓元年壬寅,《一行历》谓成汤岁在壬戌,皆非也。
外传》曰「晋之始封也,岁在大火,阏伯之星也,实纪商人」,韦昭曰「商主大火」,其果合于甲寅乎?
曰:成汤六年甲寅上推元年癸亥,实见岁在大火。
鲁僖公五年丙寅,亦岁在大火,上推之于其元年壬戌,实见岁在大火,此固得以甲寅也。
或曰:以夏正论之,大火卯也,此得以甲寅,何也?
曰:夏后氏建寅商人建丑,周人建子,因其所不同而然也。
鲁昭公二十年二月己丑朔日南至鲁史,至《甘传》与《纬》不同
唐一行曰:周历己丑二分殷历庚寅一分殷历南至常在十月晦,则中气后天也。
周历朔差经或二日,则合朔先天也。
《传》所据者周历也,《纬》所据者殷历也。
气合于传,朔合于纬,斯得之矣。
以此观之,既其所不同,则大火先得以为寅也。
殷人建丑,以十一月朔旦冬至元首,始变虞夏之历也。
世纪》《公子谱》《三统历》皆曰在位十三年,今定著元甲寅,则十有三年,丙寅之历也。
孟子曰:「崩,太丁未立」。
所谓未立者,言尝立之为君,不踰年而卒,未得立以为君也。
春秋》之法,不踰年之君书之曰子,而不书之为君。
书之为君则不可,而数之则可也
不然孟子何以数之耶?
外传以谓商之飨国三十一王,并太丁而君之,则非也。
世纪》、《三统历》亦曰「殷世三十一王」,惑于《外传》之论也。
公子谱》谓三十王是也
孟子曰:「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覆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
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已也,复归于亳」。
太史迁作《商本纪》曰:「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
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仲壬,是为帝仲壬
帝仲壬即位四年崩」。
及《世纪》所载皆是也
本纪》《公子谱》以外丙即位三年,则非也,《世纪》谓外丙即位二年,与孟子合,而得商享年之数也。
孔安国、顾氏、孔颖达辈徒见《伊训》之文曰「成汤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遂以谓太甲而无外丙仲壬,反以太史迁皇甫谧刘歆班固为非何其妄也!
不知伊尹成汤之训训太甲孔子本原伊尹太甲盛衰污隆意而序之,非谓成汤之于太甲先后世次也。
夫子于《易》曰:「包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氏作」。
皆本其治之相成也,非谓其时相继也。
黄帝之后岂不少昊颛顼帝喾之君欤?
仲壬四年而崩、壬申之历也。
明年癸酉太甲之元也。
三统历太甲元年乙巳,《元嘉历》太甲元年癸亥,《一行历》太甲二年壬午,三者皆非也。
沃丁在位二十有九年,或以谓三十年。
小甲在位以谓三十六年,或以谓二十二年,或以谓十七年。
雍己在位以谓十三年,或以谓十二年。
中丁在位以谓十二年,或以谓十一年。
外壬在位或以十五年,或以谓五年
沃甲在位以谓二十年,或以谓二十五年。
祖丁在位以谓三十二年,或以谓三十三年。
盘庚在位以谓十八年,或以谓二十八年。
小乙在位以谓二十一年,或以谓二十年。
廪辛在位以谓五年,或以谓六年
庚丁在位以谓六年,或以谓二十一年
武乙在位,或以谓三十七年,或以谓七年
若夫沃丁之立三十年,小甲之立二十有二年,若有七年雍己之立十有二年,中丁之立十有一年,外壬之立五年沃甲之立二十有五年,祖丁之立三十有三年,盘庚之立二十有八年,小乙之立二十年,廪辛之立六年庚丁之立二十有一年武乙之立七年,则皆与商之享年不合,诚非矣。
享年六百二十有九,诸书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