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删定易图序论 其六 论六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九○○、《直讲李先生文集》卷四
或曰:「敢问五行相生则吉,相克则凶,信乎」?
曰:「相生未必吉,相克未必凶。
用之得其宜,则虽相克而吉;
用之失其宜,则虽相生而凶。
今夫水克于火,则燔烧可救
火克于金,则器械可铸
金克于木,则宫室可匠;
木克于土,则萌芽可出;
土克于水,则漂溢可防,是用之得其宜,虽相克而吉也。
水浸木则腐,以木入火则焚,以火加土则焦,以土埋金则𨫾,以金投水则沉,是用之失其宜,虽相生而凶也。
是以太玄》之《赞》,决在昼夜当昼相克亦吉,当夜相生亦凶。
玄告》曰:五生不相殄,五克不相逆,不相殄乃能相继也,不相逆乃能相治也
相继父子之道也,相治君臣之宝也。
今夫父之于子,能食之,弗能教之,则恩害于义也。
君之于臣,能赏之,又能刑之,则威克厥爱也。
害义家法乱,威克爱则国事脩。
吾故曰『相生未必吉,相克未必凶』也」。
或曰:「吾子之言性命何其异也」?
曰:「吾之言也折诸圣,宜乎其异矣。
命者,天之所以使民为善也;
性者,人之所以明于善也。
观其善则见人之性,见其性则知天之命。
说卦》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人之有仁义所以顺性命也』。
董仲舒曰:『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不行
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
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
有父子兄弟之亲,出有君臣上下之谊,会聚相遇则有耆老长幼之施,粲然有文以相接,驩然有恩以相爱,此人之所以贵也。
五谷以食之,桑麻以衣之,六畜养之服牛乘马,圈豹槛虎,是其得天之灵,贵于物也。
然则本乎天谓之命,在乎人谓之性,非圣人则命不行,非教化则性不成
是以制民之法,足民之用,而命行矣;
导民以学,节民以礼,而性成矣。
则是圣人为天之所为也。
系辞》曰:『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无咎者,善补过也』。
由此观之,吉凶由人,乃《易》之教也。
黄帝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若夫人事而责天道,斯孔子所罕言。
古之龟筮,虽质诸神明,必参以行事
南蒯将乱,而得『黄裳元吉』;
穆姜弃位,而遇『元亨利贞』。
德之不称,知其无益
后之儒生,非史非巫,而言称运命矫举经籍,以缘饰邪说
存亡得丧一出自然,其听之者亦已荒矣。
王制》曰:『执左道乱政,杀;
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
为人上者,必以《王制从事,则《易》道明而君道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