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西事咨目中书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乐全集》卷二一
一、寇每犯边,辄擒戮大将
议者以为诸将各有亲随军队
旧事,凡丧主帅,自有军法
近事此令不行,故将帅接战左右逃溃无以禁制
在愚观之,此是军中政令招讨经略司所当处置
好水之败,任福等皆没,士卒散亡既多,故韩琦奏请招集朝议从之。
请既无状,从亦非宜。
从则废法自于朝廷,而收恩归乎帅府
不从耶,或以致不虞,则帅府得以为辞,而朝廷任其怨。
军中帅府之令矣,忽有朝命特旨三军必怀疑惧,若遇寇之际,进有败形,退无生路,势不委将降贼,更恐倒戈内向
将在军,君命所不受,临机制宜间不容发岂有奏请往复千里待命者哉!
谓宜特遣使者,或明降诏书责问其情,申戒于后。
此亦章朝廷防微之旨,折臣下图全之计者也。
一、贼连岁泾原,渐引而深,杀掠老幼驱拥畜产焚荡舍屋,民不得耕穫树艺缘边篱落索然一空
镇戎军、原、渭等州,城垣之外南亩萧条矣,势且与保安延州相类
此后供输转给,公私益当大困。
汉法谪刑徙实边,唐制徙罪人塞下,今若令流已上罪,铸钱、造印及诸为盗抵罪,结群冒贩禁利十人已上,明知贼情而过致资给匿藏受分,如此等罪,但为良民情理蠹恶者,悉徙本身一房于边,随口赋田,令自给食。
然后为什伍之法,使相保察,别为条目边臣,以重法绳之,所冀稍耕塞上空虚之地。
一、四路分守其根本,当在长安
比来长安守备不设,而骑寇每入渐深,向使贼出上策乘胜豕突,固可饮马渭水矣。
谓宜置兵蒲、雍之间,以重臣永兴,而委以应接诸路,候知贼有点集,路所由事宜审的即量众寡部发应援,贼退则引还本屯。
不惟根本之地,遏奔冲之势,又足以关中人心,免边城输挽
一、贼入寇,常以羸形我师将吏贪愚,相蹑而入其伏中以败。
贼用此一策三覆王师
即如三川之事,若怀敏拥重兵险要之地,坚壁而勿与战,令诸塞栅严备以守,即贼遂敢引兵深入,顿于坚城之下,攻则势不能克,留则无粮道可恃,退而有重兵其后,此岂与我持久之势哉!
以是揣之,必未敢越怀敏而趋渭州也。
故贼惟利速战多方诡计,务以致我也。
况我屡北之众,气索势衰,贼骤胜而不骄,令明而众整,愚常以为此贼虽无大志远略其实良将也。
任福葛怀敏等抗之,殆未可与之决胜负一旦矣。
今制贼之术,莫如勿与之战,但能全师严守,贼必不敢深入
若轻有越轶,而我以逸击劳,以轻锐重赍,据要害制胜庶几乎有功也。
一、窃思前后所以覆军杀将,张贼气,丧国威,使边事至此未有劳还之期者,其大失在于主将不亲临行阵。
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惟祀与戎,君所当亲之,所以为重也。
自古行师何尝主将不至营阵者?
三代春秋时国君无不战阵,秦、汉、三国至于唐,其间书生儒士诸葛亮杜预娄师德狄仁杰郭元振不可胜举,凡曰将者,未有不在行阵者也。
不能执干戈以斗者有之矣,至于胡床羽扇从容军中可也
主将在行阵则法令专,赏罚明,士气奋,便得
不在行阵,事皆反此。
自贼边境,凡大举入寇,羌酋未尝不亲至也。
今诸帅授命朝廷,辄许之以不戎行
去年任福等败,至今天下归咎韩琦
即如昨者三川之事,虽非王沿督责,使趋死地,盖怀敏等势不得不战,王沿一路之兵付之怀敏,而自留渭州空城之中。
脱若贼越三川而趋渭州怀敏便宜不出渭州被围而急,则王沿何以怀敏
朝廷以为纵敌也。
怀敏虽拥重师,而王沿乃其统帅节制所禀,故曰怀敏不得不战。
在愚观之,主将不亲临行阵,师出必无功不惟无功,且必败大事
在朝审议之。
一、今遣王尧臣西路安抚不惟吊恤死伤完补败亡,凡军中利害之宜,朝廷所欲计置更改之事,四路或有异同之意,因其行可悉条录,令与诸将图议
凡士那移财粮器械有馀不足,令通计议,以闻朝廷,则此后处置指挥精悉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