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运河(一 熙宁九年十月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七、《文潞公文集》卷二三、《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二七八、《宋史》卷九五《河渠志》五、《北河纪》卷七
勘会去年卫州界王供埽次下开沙河,取黄河行运,欲通江淮舟楫,彻于河北极边
今年春开口放水后来涨落不定,所行舟筏,多是轻载官船木筏,其数至少
濒河官吏至于众人无不知其有害无利枉费功料极多。
勘会所开运河,在臣部内,兼御河穿北京城中过。
始初未审开置子细,今即目利害,所系甚大,茍雷同缄默年岁必须破坏御河久来行运至公私受弊,乃是坐观不言之罪。
臣按御河上源止是百门泉水,其势壮猛相次卫州以下可胜三四百斛之舟,四时行运未尝阻滞公私为利
河道大小,亦如蔡河之类,其盽防不至高厚,亦无水患
今来黄河水入御河,大则吞纳不得必至决溢
小则缓慢浅涩必至淤淀河道
上下千馀里,必难岁岁开淘,此必然之理(据本府通判诸县申,检视御河透入黄河水,淤淀甚多。)
今来冬初已见淤淀河道阻滞舟舡处甚多
若谓通江淮之运,即易见其有害无利
江浙淮、汴黄河顺流而下,又合于御河,计每处所运江淮之物,必不能过一百万斛。
勘会前年自汴便入黄河粳米二十二万五百馀石,至北京下卸(据押茶纲供奉九皋称:九月一日运河口,为浅涩无水,住滞数日,遂至于黄河顺流下至北京马陵渡般卸入城,水路快,便早得了当。),止用钱四千五百四十馀贯
和顾车乘般至城中临御河仓贮纳
若般一百万斛至北京,只计陆脚钱一万五六千,若却要于御河装舡般赴沿边无所不可用力不多所费极少。
勘会得所开运河口并置闸口,去秋至今年四月终,已役过一百一十四万六千馀工,五月后至闸口所用人工不在此数。
今年正月后至九月终,已使过物料一百二十馀万,钱粮计七万七千馀万贯石。
十月后至闭口所费物料不在此数。
又特置河清兵士六百人,每岁衣粮约用二万七八千贯石匹两(所置河清六百人,乃云诸埽各取七人,可充六百之数,诸埽即未销添填。此乃欺诞之语。如七人是诸埽额外剩数,即便省罢得岁衣粮。诸埽既是阙人,相次便须添填,其六百人终是创增请受只要时下欺诳。)
又称费用物料,全类汴口
每岁所要稍草、桩橛竹索,就小计之,合用百馀万数
假使黄河御河决溢浅淤之患,每年般得及一万石,其费与顺河而下北京,止费脚钱一万五六千般至御河,其利害明白可见
臣又勘会去年冬都水外监臣更擘画北京黄河新堤第四埽第五铺开水口放水御河,以通行运。
此策尤为乖疏
其所欲置口处,乃是熙宁四年秋河下注御河之处。
是时朝廷选差近臣并判水监官督役修塞所费不赀,仅能闭塞
大名、恩、冀之人,被害尤甚以至回移人使驿亭道路迄今疮痍未平
今又建言欲于其处开置闸口,道黄河水入御河
都水监差官计会转运司大名通判同诣第四埽相视
皆知不可然不斥言其害,恐忤建谋之官,止作迁延之计回报水监云:「候修御河盽防完固,方议开置河口」。
从来御河堤道宛如蔡河之类,若欲吞纳河水须至汴岸增修,犹恐不能制畜。
盖地倾泻为害不细,濒河州县人为未见定议,至今忧恐
朝廷清强相视利害,早令议定可否,庶使人安居
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