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补之 北宋 · 梅尧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七
书及编书辞,见所以来临之意,推道顷所注《孙子》并所为诗。
少时习尚狂漫,徒欲以致功名于当时者,不谓谬为人知,传在耳目,非纯儒之学,今以为愧也。
适观足下十篇之作,深厚诣道,究古人之所不及,发前史之所未尽,其至乎,至者矣!
前日欧阳永叔坐中,已尝览足下之文,相与叹激理意高远
思二十年时所见文章,始去对偶,其用已焉乎哉,字之未能安,稍安则谓之能文,岂在识道理、要趋向耶?
足下今日之文,当其时可谓杰出矣。
况今中有兄弟父子雄才奥学,若曾子固苏轼之徒,又不可拟议,是过于唐元和之人绝甚。
元和时韩退之耳。
退之于今可以当吾永叔,其李翱皇甫湜柳子厚,未能当吾永叔门人也。
足下亦在其门人之列。
仆生于是时,得遍识而遍观进退道德,亦以乐也。
游从其间,为幸何如
虽智不迨不敢退避庶几附光渐润,期有闻于后世耳。
足下诚详仆言,是欤?
他日冀更来与足下面论,兹以答勤勤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