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奏乞宣谕大臣定河东捍禦策1044年12月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永乐大典》卷一四四六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
臣窃见契丹遣使来朝廷,言欲西征。
今边上探报,皆称契丹大发兵马,讨伐呆家族并夹山部落,及称亦与元昊兵马相杀。
又报元昊亦已点集左厢军马。
既是二国举动大兵,必有大事。
以臣料之,夹山等蕃部小族,岂二国尽举大兵攻讨?
此可疑一也。
又元昊自来惟倚契丹侵凌中原,今无大故,何敢便与契丹相绝,而举兵相持?
此可疑二也。
自古圣贤议论,皆称夷狄无信,今朝廷便欲倚凭,此可疑三也。
前来契丹邀中国进纳物帛,欲屈伏朝廷,元昊僭号扰边,屡擒将帅,如盟信可保,何至有今日之举?
又可疑四也。
河东地震数年,占书亦王城陷,今二国之兵萃于彼方,此又大可疑五也。
又边上探得契丹遣使二道,至南山宁化军岢岚军后面觑步谷口道路,此又大可疑六也。
设或二国不守盟信,卒然奔冲,以数十万众,乘不备而来,河东兵马不多,名将极少,众寡不敌,谁敢决战?
此大可忧一也。
契丹素善攻城,今探得点集床子弩并炮手,皆攻城之具,与昔时不同。
况元昊界无城可攻,如却入汉界,并攻三两城,破而屠之,则其馀城,乘风可下,此大可忧二也。
万一此度却未奔冲,以取中国之信,使安于疑,为后举之策,此大可忧三也。
今乞圣慈顾问大臣,如契丹可以保信,必不入寇,亦不与元昊连冲,则乞今日同署一奏,纳于御前,使中外安静,不更忧疑。
他日或误大事,责有所归。
如大臣不敢保信,则乞指挥大臣今日更不归厅,便画禦捍之策,抽何路军马,用何人将帅,添若干钱帛,据何处要害。
如此定策,犹恐后时,不能当二虏之势;
或更因循度日,直候大寇入境,然后为谋,则河东一倾,危逼宗社。
臣待罪两府,义当极论,不敢有隐,系圣断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