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裴秀西晋 224 — 271
新诗 西晋 · 裴秀
 押词韵第七部
姬文发号令,哀穷先令贱。
齐景吐德音,益治一国半(注曰:齐景在外寿宫。见长年负薪而饥色。凄然伤心。命吏养焉。晏子闻之。再拜而贺曰:君吐此音。益治国半也。○《书钞》三十九。)
新诗 西晋 · 裴秀
渴者易为饮。
饥者易为食。
方丈日在前(○《书钞》四十三。)
大蜡诗 西晋 · 裴秀
四言诗
日躔星纪,大吕司辰
玄象改次,庶众更新。
岁事告成,八蜡报勤。
告成伊何,年丰物阜。
丰禋孝祀,介兹万祜。
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骛兹蒸黎。
宣力菑亩,沾体暴肌。
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充牣郊甸,鳞集京师。
交错留迁,纷葩相追。
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
有肴如林,有货如山。
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叶顺,降祉自天。
方隅清谧,嘉祚日延。
与民优游,享寿万年(○《类聚》五。诗尼二十三。又《初学记》四、古文苑八所引缺肌一韵。《御览》三十三引渊、山二韵。)
平吴表章 西晋 · 裴秀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三
孙皓酷虐,不及圣明御世,兼弱攻昧,使遗子孙,将遂不能臣,时有否泰,非万安之势也。
臣昔虽已屡言,未有成旨,今既疾笃不起,谨重尸启,愿陛下时共施用(《晋书·裴秀传》。薨,友人料其书记,得表草,言平吴之事,乃封以上闻。)
奏事 西晋 · 裴秀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三
谨案,台阁简统万机,动为法制,是以特宜精简良能,以亲其职。
台郎皆朝之隽选当之,处事宜辨正疑滞也(《书钞》六十)
山涛 西晋 · 裴秀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三
彪处方伯之任,殊亦为高祖论道之士,不宜处外耳(《书钞》七十二引王隐《晋书·山涛传》云,为冀州刺史秀与书。案:彪字疑有误。)
禹贡九州地域图序(《艺文类聚》《初学记》皆作「论」) 西晋 · 裴秀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三
图书之设,由来尚矣。
自古立象垂制,而赖其用。
三代置其官,国史掌厥职。
暨汉屠咸阳丞相萧何尽收秦之图籍。
秘书既无古之地图,又无萧何所得,惟有汉氏《舆地》及《括地》诸杂图。
各不设分率,又不考正准望,亦不备载名山大川。
虽有粗形,皆不精审,不可依据。
或荒外迂诞之言,不合事实,于义无取。
大晋龙兴,混一六合,以清宇宙,始于庸蜀,┱入其岨。
文皇帝乃命有司,撰访吴蜀地图。
蜀土既定,六军所经,地域远近,山川险易,征路迂直,校检图记,罔或有差。
今上考《禹贡》山海川流,原隰陂泽,古之九州,及今之十六州,郡国县邑,疆界乡陬,及古国盟会旧名,水陆径路,为地图十八篇。
制图之体有六焉。
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
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
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
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险之异也。
有图象而无分率,则无以审远近之差;
有分率而无准望,虽得之于一隅,必失之于他方;
有准望而无道里,则施于山海绝隔之地,不能以相通;
有道里而无高下、方邪、迂直之校,则径路之数必与远近之实相违,失准望之正矣,故以此六者参而考之。
然远近之实定于分率,彼此之实定于道里,度数之实定于高下、方邪、迂直之算。
故虽有峻山钜海之隔,绝域殊方之迥,登降诡曲之因,皆可得举而定者
准望之法既正,则曲直远近无所隐其形也(《晋书·裴秀传》,又《艺文类聚》六,《初学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