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方恪清末至现当代 1891 — 1966
虞美人 西坝作 清末至现当代 · 陈方恪
平田汩汩鸣流水。风飐秧波靡。
前山过雨后山晴。门掩槿篱翠滴、湿衣襟。

江村三月鹃啼去。不放残春住。
野棠开过断桥西。且忍伶俜归梦、莫教迷。
(注:见陈方恪遗稿《鸾陂词》《殢香馆词草(乙)》散页(二);又载《同声月刊》第二卷第三号。此诗作于江西九江榷所。《同声月刊》载时“平田汩汩鸣流水”作“平田汩汩鸣沟水”。)
虞美人 清末至现当代 · 陈方恪
梅花金萼匀香雪。柳眼低相结。
东风吹遍上阳春。肠断满城箫鼓、说升平。

笙歌散后游人去。微润天街雨。
酒怀幽思两谁同。消受玉楼人起、五更钟。
(注:见陈方恪遗稿《鸾陂词》《殢香馆词草(甲)》《说病词》、散页(三);《说病词》中“笙歌散后游人去。微润天街雨”作“笙歌散后沉沉去。微洒花梢雨”。)
虞美人 清末至现当代 · 陈方恪
东风尽日长门闭。恨剪方池碎。
一双翡翠护雕阑。又是黄昏微雨、镇相看。

钗横蝉鬓轻云染。细亸金双脸。
近来情事梦魂中。无奈闲房一晌、殢春慵。
(注:见陈方恪遗稿《鸾陂词》《殢香馆词草(甲)》《说病词》、散页(三)。《说病词》载时“近来情事梦魂中”句作“近来心事梦魂中”。)
虞美人 清末至现当代 · 陈方恪
南唐后主殂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七月辛卯七夕,史称其亦七夕生,生死巧合,岂佛氏所谓别有因缘者耶?距今岁丁丑洽值千载。是日,遐庵先生招邀同社诸子设蔬果之奠于沪上寓斋,未蒇事而兵锋骤接,惊耗频传,座客俱仓皇散去。翌日鹤亭丈赋此调,谨依原韵奉和,惟囿于次叶,愧未能工耳。
南朝几许伤心事。一枕苏春睡。
猗兰青鸟返瑶天。不尽落花流水、恨年年。

兴亡覆手翻云雨。谁抵钟情苦。
瓣香千载盥清词。人是金戈铁马、渡江时。
(注:见陈方恪遗稿《鸾陂词》。词有注:“南唐后主殂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七月辛卯七夕,史称其亦以七夕生,生死巧合,岂佛氏所谓别有因缘者耶?距今岁丁丑洽值千载。是日,遐庵先生招邀同社诸子设蔬果之奠于沪上寓斋,未蒇事而兵锋骤接,警耗频传,座客俱仓皇散去。翌日鹤亭丈赋此调,谨依原韵奉和,惟囿于次叶,愧未能工耳。)
虞美人 清末至现当代 · 陈方恪
梦魂惯识春庭路。不抵仙源误。
争知重到尽魂销。最是当时依样、月华娇。

画廊检点泥痕在。漫共辞巢悔。
断肠何处说酬恩。一度花开一度捲帘人。
(注:见陈方恪遗稿《适屦集》及《青鹤》杂志第一卷第十期;另载汪辟疆《光宣以来诗坛旁记》。)
虞美人十园秋思图为寥士 清末至现当代 · 陈方恪
山围潮打仍朝暮。落木枯陵树。
夕阳红上鼓楼西。犹认几家门巷、草萋迷。

相逢楚老伤离乱。诗鬓经年换。
雁飞纸阁影初涵。又放一襟秋思、满江南
(注:见陈方恪遗稿《鸾陂词》《屯云馆行卷》。寥士陈道量(一八九八-一九七〇),字器伯号寥士,室名“十园”,浙江浙江镇海(今为宁波市镇海区)人;与沙文若等同为浙东名儒冯君木弟子;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曾为报社编辑、大学教授等;民国时期著名诗人;其携子陈孝焯全家长期寓居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