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龚原
赠王筌 宋 · 龚原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华阳新报便门板,应为高人受箓来。
试问玉门砂远近,未饶元放是仙才元刘大彬山志》卷二九)
宋 · 龚原
 押真韵
吾邑毛生者,画格妙入神(元《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前集卷二)
乞不得出题于诸子书奏绍圣二年正月十三日 宋 · 龚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八、《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五五(第五册第四二八九页)
续降敕节文,论题并于子、史书出,唯不得于老、列、庄子出题。
缘祖宗以来科场出题,于诸子书并无简择,乞删除前条。
请雕印尚书洪范传奏绍圣二年正月十七日 宋 · 龚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八、《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二七(第三册第二二六○页)
故相王安石在先朝尝进《尚书·洪范传》,解释九畴之义,本末详备,乞雕印颁行,以便学者。
乞雕印论语孟子义奏绍圣二年三月九日 宋 · 龚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八、《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一二、《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二七(第三册第二二六○页)
太傅王安石在先朝尝进其子雱所撰《论语》《孟子义》,乞下本家取所进义定本,下本监雕印颁行。
请雕印王安石字说奏绍圣二年十一月八日 宋 · 龚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八、《续资治通鉴》卷八四、《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二八(第三册第二二六○页)
王安石在先朝时,尝进所撰《字说》二十二卷。
乞差人就其家缮写定本,降付国子监雕印,以便学者传习。
太学公试差官五员同共考试奏元符二年二月二日 宋 · 龚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八
太学公试,除依元丰旧制差长贰监试轮差博士五员入院外,乞朝廷差官五员同共考试。
按:《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八之一三(第三册第二九七八页)。又见同书选举一九之二○(第五册第四五七二页)。
丧制服制议 宋 · 龚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八、《宋史》卷一二二《礼志》二五
丧制乃朝廷大事,今行不由门下,是废法也。
臣为君服斩衰三年,古未尝改。
且陛下前此议服,礼官持两可之论,陛下既察见其奸,其服遂正。
今乃不得已从之,臣窃为陛下惜。
开宝时,并、汾未下,兵革未弭,祖宗栉风沐雨之不暇,其服制权宜一时,非故事也。
钦成皇后谥号议崇宁元年四月十日 宋 · 龚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八、《宋会要辑稿》礼三三之二六(第二册第一二六○页)
臣恭以神宗皇帝在宥天下,十有九年,凡礼教之所仪型,道化之所鼓动,而四方靡然向风者,实自齐家始。
六宫之内,位不必备,左右祗肃,类以德进,虽复恩数优渥,莫不撙节自饬其贤否有以道相成者,非一日积也。
恭维追尊皇太后兴自庆系,进登贵名,柔懿恭顺,久著休闻,仁淑勤俭,见于躬行。
而又谨环佩之音,帅保阿之训,其夙夜所以警戒者,有故贤妃之风,故善积而庆从,行成而报厚。
熙宁九年,天命诞集,是生哲宗皇帝元祐初昭受显策,享养西宫,仪卫之崇,冠服之盛,定仪礼阁,荣动一时。
曾不以帝母之贵自居,而进承宣仁钦圣之辞也,惟妇顺是尽,凡所以保佑训迪于泰陵者,一遵两宫慈俭之德。
迨绍圣故事,增光神考休烈,则又有绍隆继述之助焉。
然而二十年间,经涉变故,从容俯仰,谦冲自牧,燕及中外,初无间言。
岂惟神考陶冶成就,亦敏于听从,出自天性也。
皇帝践祚,益加礼意,闻者胥谓追尊皇太后
方且康宁誉处,享有多祉,不幸忧伤之末,感厉爽和,久之未平。
皇帝眷言动容,为推恩出系囚,下令访医,术日冀少愈。
奄忽大故,尤用衋伤,亟降诏书,追崇为皇太后,肇正中宫之名秩,增贲东朝之母仪。
位号兼隆,继美先后,宣制之日,听观一新。
园陵有期,思有以节惠易名者,申命群臣,请谥太庙,而命臣撰号文。
臣伏读诏书追尊之训辞,参考六家易名之旧法,仰观神宗内治之恂达,于是序列追尊皇太后终始之事,至夫所以上当祖宗之意,以信万世无穷之传者,一与谥法相应
谨按《谥法》,威仪备悉曰,敬享节用曰,妇德均一曰成,夙夜警戒曰成,追尊皇太后宜敬承祖宗之命,恭上尊谥曰钦成皇后
徽宗论行令不由门下奏 宋 · 龚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八、《宋名臣奏议》卷五七
臣伏睹先帝建官设属,本以维持政事,门下职在省审,苟政令施行不便及黜陟不当,无大小皆得以论駮。
今令行不由门下,是废法也,况丧制乃朝廷大政事,岂可使不预闻?
非先帝设官之本意。
废法失职,由臣之愚,上贻圣朝之失,下取万世之讥,臣之罪也。
古者当官不得其职则去,而臣罪若此,愿重黜臣,以戒贪位。
南康 宋 · 龚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二一
原顿首。
辱惠书,欣承法候万福,慰释慰释。
原蒙恩出守南康,正远良集,千万自爱,以慰颂言。
遽中作复潦草,尚冀道照
不宣。
原顿首,惠因信公法师
会沈正叔,烦致意,人速,不果上状。
原。
进周易新讲义序 宋 · 龚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八、《皕宋楼藏书志》卷一
《易》之为道,体之则为神,用之则为易,由之则为道,听之则为命,言虽不同,其实一也。
故无常体也,而以万物为体,无常名也,而以万物为名,天地之间高者、下者、小者、大者、动者、植者,无物而非易也。
一阴一阳、大化密移、消息盈虚、新故不停、终而复始,无时而非易也。
无物而非易,则是无乎不□也;
无时而非易,则是无乎不为也。
故仰而观之,则易在天;
俯而察之,则易在地;
中而求诸人,则易在人;
远近纵横而取之,则亦随所取而得焉。
古之圣人之于是也,常以所独在己而后以所同与人,故体而行之,则见于德业;
言而明之,则见于书。
以道也而皇,以德也而帝,以业也而王,变化因革,各以其时,此体而行之者也。
其象不可见也,则作八卦以示其定象;
其变动不可穷也,则因八卦而重之其理。
于义也,则卦为之《彖》《爻》,系之辞焉,此之谓言而明之也。
体而行之犹蘧庐也,其迹无足数者,言而明之,其书具在,其义则可言也。
《系辞》曰「神无方,易无体」,则是易之所在,盖不可以方体言也。
方体之中,备易之道,具易之位,可指以示人者,唯天地人之三才。
故作八卦之初,则肇三画以象三才之定位,至重卦而备六爻,以象三才之变动,《说卦》所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是也。
《系辞》又曰「生生之谓易,则是大而为天地,细而为万物,无不待易而□也。
□□之中,其才足以配八卦,其象足以明□□□八物,故作为《乾》、《坤》、《震》、《巽》《、艮》、《兑》、《坎》、《离》之八卦,则象以天地雷风山泽水火之八物,《说卦》所谓「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是也。
故以八卦而言,重卦则八物者,象也;
而六十四卦者,其变也。
学《易》者因象以穷变,因物以明道可也。
扬雄之言太玄也,曰谨问其姓而审其家,观其所遭遇,劘之于事,详之于数,逢神而天之,触地而田之,则玄之情也得矣。
此学《易》之说也。
龚原深甫。
按:《周易新讲义》卷首,宛委别藏本。
新修双塔庙记 宋 · 龚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二四
永嘉开元寺有双塔者,唐咸通中沙门法端所建也。
治平初,城中大火,夷为煨烬。
后四年,有僧善言可及者,同募民财为地宫,以金银等函置法端所藏古佛舍利二十二粒,前起殿,上建屋五层,檐牙飞动,栏楯甚设,凡费钱三百馀万,五年而后成,而有才者乞余为记。
余以为应机说法,即物明心,亦一时也,乃系以文曰:佛子汝当知,是塔之所成,土木随工机,是为缘法起。
塔相本来虚,乃以诸缘就,是法实无相,亦后无有生。
虽积有为功,当体元寂灭,无取亦无舍,觉即是菩提。
塔相不现前,妄想无馀体,心空无所住,是为涅槃门。
约说已繁兴,深言法无尽,方来瞻礼者,当作如是观。
遂昌妙靖院记 宋 · 龚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八
妙靖院在处州遂昌桃源乡,始唐咸通八年,曰安靖,今额治平中所赐也。
嘉祐初予尝讲学于其法堂之西偏,而院僧奉思者方以行业智辨能服其乡民,募缘取给,惟所顾指,每与予语旧陋为甚,今之法堂宝殿实新为之,然未惬也。
閒循山而下上,环指而谩言曰:「异时为丈室于是,为经台于是,为钟楼于是,既成,愿得一言刻之,使后人识旧时之地,亦胜事也」。
方是时,左右皆荒山,断堑莽梗,人不可行,予虽壮其志,疑非易成者,徒意许之而弗答也。
后数年,予游学京师,不复见奉思,自桃源至者,必问其院如何,皆曰:「院成矣,施者日益众,且耕凿有收,屡以力易度牒,今其徒甚盛也」。
又数年,予窃第东归,奉思相迓道旁,虽不及游,隔溪望之,比旧增丽矣。
熙宁中,予奉亲之官京师,宿焉,观基面势,率如昔年规度,窃自谓事无剧易,特志弗彊与力不及,故每废而莫兴,或有为而不就,若奉思可谓有志而能成矣。
适予方事行役,未暇书也。
后予遭家艰,既葬,出淮南,复过其院,触目怅然久之。
比官于朝,缘元祐四年,明堂恩封,赠及泉穸。
去秋促予记,归焚黄,而奉思复援平昔言属记甚迫,且曰:「今老矣,幸一观石刻,虽瞑目无憾」。
予闻而悲之,且念自初及今,日月才几而忽焉三纪,院僧独奉思在,而予初弱冠,今亦白发满头,落笔稍缓如昨,则后此数十年尚谁知本末哉!
因书以遗之。
按:《处州府志》卷二八,光绪三年刊本。
治滩记 宋 · 龚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八、《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三○、光绪《龙泉县志》卷一二
括属县大溪三,皆会于丽,繇达瓯入海。
暗崖积石,相蹙成滩,舟行崎岖,动辄破碎,盖尝变色而惴栗,失声而叫号,冀得万一无它,以讫所济。
然为上者,每闻覆溺事,则曰此险也,殆非人力可施,恬不为怪。
元祐六年冬左朝散郎会稽关公来守是邦,视事之暇,披诸邑图而观之曰:「噫,奚滩之多也,水行阻深一至于是,欲去害兴利,顾有甚于是耶?
使俯有力,仰有馀,余不敢后」。
言一传,旬浃四境闻者欣然曰:吾州滩会平矣。
明年春龙泉民出钱愿治其事,闻他邑亦继有请,冀与龙泉比。
公以上部使者,且愿农隙行下,及期按图以事属令,以役付尉,随远近剧易,并作疏浚排凿,继以淬锻,顾力不可加乃已。
为上下港以便往来,或两岸崭绝路断,则斸以通,挽役并城者,躬往省焉,而犒其勤。
七月戊申,逮十二月壬申毕,合百六十有五日
滩,龙泉居其半,缙云亦五之一。
凡昔所难,尽成安流,舟昼夜行,无复激射覆溺之虞。
郡人相与语曰,遗此险几百千年,岁败舟几百,至以溺死者又几何人!
自今计之,其利为何!
如旧传缙云丽水间苦水怪,有恶名,唐太守段成式至,害遂息,更称好溪
今滩复治,何斯民之重幸也。
君子之于事,茍可以为人务尽心焉而后已。
汉之治水者,尝镌底柱矣,而水益怒,以不善其事也。
公于是役,因民之力,授吏以方,未半岁诸邑告就绪,而水行者赖焉,唯存心仁,处事当,故成功不难。
余方与郡人蒙赐无穷,复言操笔载始末,窃怀不自已,系之以诗曰:维处多溪,溪属山行,石激成滩,诡状殊形。
浪波相激,面势相倾,互为起复,剑立冈横。
舟经其间,盘折绕萦,瞬息不支,命鸿毛轻。
岂实安此,愓日幸生,诿曰地险,谁为经营?
有倬太守,洞彻物情,顾事无难,患在弗诚。
兴言念兹,小大具听,效智陈力,来应使令。
按图鸠工,坐须厥成,功成不日,彻险为平。
水行如砥,驯伏不惊,溯沿无虞,棹歌相迎。
昔病昼涉,乃今宵征,济我利我,太守之明。
惟唐段公,德茂政清,水怪不作,溪更恶名。
今滩复治,功利实宏,较勤昔人,异世齐声。
我为公歌,亦助斯氓,形容本末,与后作程。
相堂 宋 · 龚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八
吉之永新县西出六十里为禾山,山有甘露寺,寺有三相堂
三相者,唐姚公崇、牛公僧孺,今朝刘公沆是也。
禾山自邑清凉峡循龙门数十里至寺,禾山最僻,而寺占山为尤深,故人迹罕到,到者皆爱而忘归,盖其峰峦层出,云木蔽亏,一胜地也。
世传三公游学于此。
永新人,信然。
按《唐书》,姚硖石人,牛实隋奇章公之后,少居下杜,资赐田为生,东南望庐陵郡,乃江南道采访使所莅,相去甚远,顾肯来此,何哉?
然古之游学或之四方,或不出其里,各随其志。
固有生乎龙门,长而南游至九疑、浮沅湘乃已者,则二公之来禾山,理或有之。
虽然,人情所安,随地转徙,方其隐居屏处,衣疏甘粝,目送残云,耳接鸣泉,徜徉取适,盖将终身焉不厌。
一旦去幽翳,取荣显,心满志得,正簪笏于庙堂之上,追惟平昔所居,正如梦中经从,既寤之,后无甚眷眷之意。
而其居人方且称誇相慕,触目生感,遇平石则曰「此公之所尝坐也」,遇长松则曰「此公之所尝倚也」。
游人至此,徘徊其下,顾瞻叹仰,或刻记,或赋诗,盖亦人情也。
刘公尝留诗山中,有「义山山下有灵泉,泉号聪明自古传」之句,则此山之人,其眷眷可知也。
堂之建久矣,始在寺罗汉洞之阴,今志传禅师徙之善法堂之西隅,且塑三相之像盛具。
其邑人龙思序本末,属余记之。
有道之士也,不赴选部而事方外久矣,而志传东林聪公,于其来住持实思建请,且言法说微妙,道韵冲淡,视天下之物无足以经意者,其事像设盖亦因人情之所愿而为之,以为山门之光。
然则余之言岂可已哉。
绍熙五年七月中元日
按:同治永新县志稿》卷四,光绪五年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