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荐北宋 1016 — 1084
燕子楼 北宋 · 陈荐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仆射新阡狐兔游,侍儿犹住水边楼。
风清玉簟慵攲枕,月好珠帘懒上钩。
寒梦觉来沧海阔,新诗吟罢紫兰秋。
乐天才思如春雨,断送残花一夕休。
子房 北宋 · 陈荐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博浪沙头触副车,潜游东夏识真符。
风云智略移秦鼎,星斗功名启汉图。
商老已来宁少海,赤松还约访仙都
雍容进退全天道,凛凛高风万古无(以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七引《桐江诗话》)
垓下 北宋 · 陈荐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九里山南楚汉争,风波翻覆走长鲸。
霸图欲断中宵失,帝业时来一战成。
懒渡沧江惭父老,更无勍敌压韩彭。
农人不识当时意,祗得春霖事耦耕。
范增 北宋 · 陈荐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藏名羞立虎狼朝,乘鹤东依项籍豪。
愤失壮图撞玉斗,不知天命与金刀。
还家落日埋英气,回首浮云委旧劳。
百步西连陵母冢,峨峨先识泰山(以上宋何汶竹庄诗话》卷一六)
北宋 · 陈荐
 押微韵
尘静山川狂鹿死,雷惊天地老龙飞高祖
按:《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七
河朔籴米事奏熙宁二年八月十八日 北宋 · 陈荐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九之二一(第六册第五四九九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六○五页
访闻河朔今岁丰稔倍常,将来物价必贱,甚易收籴。
望令河北便籴官吏将所抛斛斗万数约逐处在市寔价量估定,米须籴及七分以上。
乞自今后米与中半收籴,仍乞候每岁住籴之后,选差官遍诣便籴州军点检。
如不及分数及有糠秕夹杂,应干系官吏,乞重置于法。
为秦王楚王立后事奏熙宁三年六月十四日 北宋 · 陈荐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宋会要辑稿》帝系四之二一(第一册第一○三页)
秦王楚王之后,各无嫡子、嫡孙及同母弟亦无庶子传至庶孙,诏依令敕详定。
臣等谨按令文:诸王公侯伯子男皆子孙承嫡者传袭,若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
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立庶子
庶子,立嫡孙同母弟;
无母弟,立庶孙。
曾孙以下准此。
窃以国朝近制,诸王之后,皆用本宫最长者封公继袭。
今来新制,稽古改正,祖宗之子并令传嫡袭封。
按令文传袭之法,莫不以嫡统为重,若不幸无嫡子及有罪疾,始许立嫡子同母弟。
无母弟事不获已,乃立庶弟,然亦不离本统。
其言庶者,别妾子之称,故下言嫡孙同母弟,次言庶孙,是别本房妾生之子,与上文庶弟之义同也。
夫兄弟一体,同父异母,不序长少继祢,与祖不离本统,是重嫡之义也。
若无庶孙,则曾已下准此,令文之明据也。
以礼传言之,为后者四:有正体而不传重,嫡子有罪疾是也。
有传重而非正体,庶孙为后是也。
有体而不正,庶子为后是也。
有正而不体,嫡孙为后是也。
然皆不敢舍本统而及旁支也。
晋范宣议:「嫡孙亡无后,则次子之后乃得传重」。
由此言之,须嫡房已绝,方许次子之后承之,况嫡房自有曾孙者耶?
以《五服敕》言之,凡为后承嫡者,虽曾孙元孙与孙同,则庶孙包于其中矣。
后总言为庶孙者,谓正服也,岂可通入别房之庶孙,而谓之承嫡耶?
若以行尊而属近者为当立,则令文何以先母弟而后庶,不以长少为序?
若以恩亲等者为当立,礼传何以受重者不以尊服之?
借使本房有曾孙而立别房之庶长,则是嫡统无故而废之也,于义安乎?
推情求理,宜以本房之庶孙继祢与祖,无庶孙则下传曾孙,不离本统而袭封,于礼为是。
臣等今定夺到秦王楚王各无嫡子,无嫡孙,无嫡子同母弟,无庶子,无嫡孙同母弟,无庶孙,无嫡曾孙,无嫡元孙,无嫡曾孙同母弟。
秦王之后,合立庶曾孙克继。
楚王之后,合立庶曾孙世逸。
其克继、世逸,祖父皆嫡。
论合祭宜循旧典奏元丰三年六月 北宋 · 陈荐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国朝诸臣奏议》卷八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续通典》卷四五
臣窃惟议者以天地合祭始于王莽,稽之典礼,有所未合,故罢之,臣切有疑。
谨案《周颂》曰:「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
前《汉志》载《郊祀歌》十九章,其七章曰:「惟泰元尊,媪神蕃釐」。
说者曰:「泰元,天神也;
媪神,地神也」。
第八章言:「涓选休成,天地并况」。
此天地同祀,可以槩见,恐非自王莽始也。
夫国之大事,莫大于天地宗庙之祀,有其举之,莫能废也。
古者祀事皆天子亲行,降及后世,事与古异,或因或革,各从其宜,故多遣官摄事。
今圣朝郊庙之祭,三岁一亲行,必先朝飨景灵宫,荐太庙,然后合祭天地于圆丘,盖参用旧章,得礼之中。
而议者又谓亲郊之岁,之时不可躬行,宜遣冢宰摄事,而罢冬至天地合祭。
臣亦谓夏至方丘之祀,决不可躬行。
虽大备礼乐,上公摄祭,亦恐此议未能合古,终不若天地合祭之日,亲执圭币,诚志内尽,礼容外重也。
况天子父事天,母事地,既亲礼天神而不亲礼地祇,质之情文,深恐未安。
陛下聪明睿智,圣学深博,古今万事,无一不昭其本原。
其三岁亲郊,天地合祭之礼,伏乞且循旧制,以昭恭事三神之意。
华阳县署记庆历四年 北宋 · 陈荐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成都文类》卷二九
今上壬午春东武杨君承诏宰华阳
华阳户五万,征赋狱为蜀大县甲。
君通敏敢断,究法家本意,照隐以明,决繁以约,摧暴以威,扶弱以爱。
未期,政为下信且乐,整整号无事。
部中无老稚,既恨来晚,又畏亟更去。
君尝以县署久颓,半不能蔽风雨,集材工新之。
季孟成,穹隆轩豁,棋叙鳞列,素不及陋,饰不及侈,凡人居所宜有者,大小悉具。
夫乘权役人为土木功,此易白白,怀惠而为则无怨。
今君为家长,能庇卫之,增缮一署真可为,后之来者宜念。
权,主恩也,得以尊,己布一令,无忘尊主;
居,民力也,得以休,己举一事,无忘休民。
二者无废,何愧负哉!
自侯国为郡县,政教刑罚粹庞平峭,生灵大休戚,治乱大根柢,咸在郡县。
矧郡务间妥丛冗,县宅大本。
盖事之蚀民蠹国,必由芽檗以迨蔓衍。
县能斸去芽檗,则郡无芟薙蔓衍,劳可非人耶。
于戏!
天子深拱总纲,以丰禄美赏收群吏功。
相君能辅上,来俊良以署吏,俾天下郡县,栉栉俱材,则桓拨基干,章焉在兹。
荐来尉此,适会新署成,托文以题岁月,辱为僚不得让,本其事以书。
庆历四年记。
淮阴侯碑铭庆历八年四月 北宋 · 陈荐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
秦以力称帝,任私智以鞭笞天下,民不胜痛,思易其上以止之。
胜、广乘聚,欲操戟木,□猛士鳞附,□□秦势,然率庸庸人,无高才卓画,不足了大义。
及刘项起,龙超虎跃,用六合之愤以灭独□,若翻巨石以击瓦缶,何□□耶!
两雄并峙,势疑而争,朝战暮伐,生灵未得出涂炭。
然籍以刚暴涩赏,汉以仁爱大器,英雄多去□为汉用,自是兴亡之理白日也。
韩公讳信,少尚阔大奇伟,不谨细□。
始事项氏,不得用,脱身归汉,高帝酂侯言,擢为大将,故得尽其才以驱驰天下,为汉立战功多矣。
史氏皆汉臣,谓公叛诛,无一语及锱铢善,惜哉!
谨条史事,以明公为。
初,自汉中翼高帝陈仓破三秦,缚□□将魏豹,东出井陉,一击剪赵,杀馀擒歇。
功名盖天地,威德震万里,而师事亡虏,谨奉顺煦,若童蒙之为者,以咨下燕齐策,□席是势。
举弱燕弊齐,犹苍搏乳雀,舒翼则获耳,而□□受谋于广武君,引由余百里奚事为證者,盖知图天下之功,当用天下之智。
豪杰之所蕴有一也,其所以异者用舍也。
计当时之士,闻此声□尺筹寸策者,孰不求用于公之□乎!
汉诸将之功无公右者,能多得谋士然也。
史不载者脱略耳。
后之人,权位才□寻丈矢谋制事,或得发线□,则骄色傲气,艴艴见颜面,谓举世无我对者,矧爵尊势重,著绝世勋烈,而师事困贱者耶!
呜呼,公之风无嗣矣。
及侯淮阴也,召畴昔辱己少年,嘉有壮才,引为□□,了不以□□□意。
后之人平时有□忽违戾,一旦得志,大必诛,小必放,茍脱去,视其亲□□□尚未易前意,况引而贵之耶!
呜呼,公之风无嗣矣。
当□田□杀龙沮,顾天下犹掌握中物耳,而拒蒯通、武涉之语,忠贯金石,岂卒反耶?
高帝偕群雄起草莽,一朝已,众臣顾其□魏者不能无防,益以吕□□忍,故成其意。
陔□之战,项籍始死,即袭夺公军,祸本兆矣。
云梦槛归,虽畏天下之口,赦而不诛,祸体成矣。
海内己□,□力无用,不能知几向晦,鸣□冲下□疑以图自全,而有其功烈,怏怏不满,遂陷钟室之祸。
噫,公之智明于时而暗□□,知圣贤之始而不知圣贤之终。
每读史至此,未尝不辍书而泣也。
公死,彭越继族,由是庐绾、英布辈指高后杀诸□□畏祸叛去。
属天下新造,疮痍未完,继以大兵,下益搔困,而高帝竟以流矢不起,斯吕后为已。
自汤武而下□□业□石,雄武决无如汉高者,而不克蹈先王之美,刑于寡妻,为后世虑,牵帷箔之爱,不忌亵污□之干政,及抱□□鲁动干□□□屠戮宗室,非忠义之臣维持,几毁大业。
太史迁号博明大体,乃纪其史,同者□□妇人夺夫政,必引□□为典故,以乱天下者不可胜纪,悲夫!
古人有言曰「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哉!
按《易·家人》之初爻曰:「邻有家,悔亡」。
高□□不能闲家以节法,正别内外之位,遂汩天地之大义,其后悔可道哉!
于戏,圣人之言,遵之则治;
舍之则乱,□□□明切也。
庆历六年夏,□□簿鹿泉,东境乃昔背水战处,西境故有祠。
谨□铭曰:
养虎□兽,□□虎肥。
心忘山林,遂触杀机。
时虽曰宜,后人可悲。
按:《常山贞石志》卷一一,石刻史料新编本。
宋故推忠宣德崇仁保顺守正协恭赞治纯诚亮节佐运翊戴功臣永兴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司徒检校太师侍中京兆尹相州军州事□□□□□□使上柱国魏国公食邑一万六千八百户食实封六千五百户赠尚书令忠献配享英宗韩公墓志铭 北宋 · 陈荐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
熙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永兴军节度使、守司徒侍中、行京兆尹、判相州军州事、魏国韩公薨于正寝,享年六十八。
上闻震悼甚,罢三日视朝,赠尚书令,诏配享英□□□,临后苑发哀音过常数,遣使吊问其孤,赙物加等。
又令其家欲有所请而在著例外者,一一条上,后皆从之,亲族拜官者十人。
以其兄子正彦知相州
太常丞、集贤校理李清臣祭以中牟,遣入内都知利州观察使张茂则监护葬事,又遣勾当龙图章宝文阁入内供奉官怀德增修墓兆,斲石以为幽堂,其费皆给于官。
有司考行,谥曰忠献,以□□□□月二日葬于相州安阳县丰安村祖茔之西北。
历观前世天子于勋旧大臣饬终恩礼,未尝有如此之厚也。
自公之薨,不间远近少壮耆艾,闻之者罔不失声咨嗟,涕泣相吊。
傥非有利泽尝济于天下,仁厚忠恕之德感人之深,孰能至于是乎!
前葬,其孤以公之功实善行之录具书来授,请铭公墓。
窃惟公之勋业名德,载之钟鼎,书之功录,传之四海内外,□□□□□□霆之音,常在人观听,则垂之百世而益彰,又何必资浅陋朽拙者之言然后传信?
然圹必有铭,荐,公之故吏也,义不敢以衰病不能辞,谨考次始终大节以书。
韩本出姬姓,至厥为晋正卿谥曰献,其后子孙散居他土。
博陆之韩,盖其后也。
五世祖乂宾而上,皆葬博陆
乂宾仕成德军节度判官检校左庶子,以博学富文辞闻于时。
高祖昌辞为鼓□□□□□□□璆为广晋府永济,累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齐国公
夫人史氏追封齐国太夫人
祖构,仕本朝为太子中允,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燕国公。
夫人李氏追封燕国太夫人
父国华终右谏议大夫,为世名臣,国史有传,累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魏国公
夫人罗氏追封魏国太夫人,所生母胡氏,追封秦国太夫人
皆葬安阳
公遂为安阳□□□□□□圭,少敏悟过人,不烦师教而强学自立,谨重修洁,未尝为出防表嬉纵事。
始冠,天圣五年进士甲第,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
踰年,遭秦国忧,居丧以孝闻。
服除,迁太子中允
明道初,召试学士院,迁太常丞、直集贤院监左藏库,为开封府推官,赐五品服。
度支判官,迁太常博士
景祐五年,拜右司谏。
供职始对,讽仁宗明得失,正纪纲,近忠良,□□□□□□□久疾。
废朝谒,而日至中书视事。
复同列议论不一,事多留积,又内降数出。
公连抗疏极论,仁宗为罢中书执政,内降而止。
参议雅乐,而阮逸辈黍尺之法无所考据,奏罢之。
公为谏官三年,时政之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前后七十馀疏,天子以为忠,故多嘉纳。
五年,与三司同定茶法,又裁省国用,转起居舍人知谏院
宝元二年,拜知制□□□□□□□品服。
益利路饥,为体量安抚使,活两路饥人一百九十馀万,掊尅之害,一切蠲去,人怀之。
还朝,属赵元昊初叛,边将失律,仁宗自选公为陕西安抚使,北驰至高奴而贼巳引去。
将士皆伤夷之馀,垂头丧气,居人惴惴未宁,公乃籍战死之家,厚加赙恤,又列其当赠录者闻于朝,更选材武之士,以张兵势,修严战守之备,以固边圉人情。
□□□□□□□败将死,犹叱贼,而小人诬其降,遣御史置狱以按之,公力为辩其冤,平由是始得褒赠,家亦被恩。
使还,康定元年枢密直学士,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同管勾都总管司公事。
明年春,按部至泾原,闻元昊遣使乞和,公戒诸将曰:「此兵法所谓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正欲欸我而来犯塞耳,宜益严其备」。
方会兵瓦亭,而贼已寇山外,公疾驰至镇,省军指□□□总□任福曰:「贼必由此路往来,此地得形胜,可处高而阵,以壮兵势。
贼远来,利在速战,必不能久留,当整众持重以挫其锐。
待其归则击之,未归勿得辄击」。
既行,公又以其檄戒曰:「违节度,有功亦斩」。
愚勇,始见贼,殊不遵节度,屡贪小利,驱众以深逐,不知其诱也,遂战殁。
大帅夏文庄公遣人收兵,得公所与檄于衣带,以闻,安抚使王文安公亦以是言□□□,罪在裨将,止下迁公右司谏,仍旧职,知秦州
数月迁旧官,俄进尚书礼部郎中秦陇凤翔阶成州路驻泊马步都总管,兼经略安抚沿边招讨等使。
庆历二年,改秦州观察使,秦之城素狭隘,民居兵营半在城外,公奏筑东西二城以环之,一物不取于民。
十月,复为枢密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
十一月,充陕西四路沿边都总管经略安抚招讨等使。
驻泾□□□师,所遣戍兵类多孱软,而土兵劲律耐劳苦,公乃奏增置土兵而稍减屯戍。
公护边久,恩信周洽,士贾馀勇,与范文正公志同气合,一归于忠义,乃共谋出师,取横山,恢复河南旧地。
元昊乞称臣,遂未发。
仁宗知公勤劳甚久,尝赐密诏,先谕以初往之意。
明年,与范公同召拜枢密副使,五上表乞守边,不从。
既至,与范公复陈取横山之策。
元昊巳□□□止□虽纳款,犹敢妄有邀求,欲自建元,为父子呼「吾祖」,使人与陪臣为列。
二府缘此,欲议其轻者从之。
公独曰:「此皆非人臣礼,不可许」。
后遂杀其礼为夏国主云。
仁宗方励精庶政,手诏中书曰:「朕用韩琦、范仲淹、富弼,皆中外人望,其言之可行者,宜以时条奏」。
又开天章阁赐坐,咨访当世急务。
公上十数事,其略备西北、选将帅、明按察、丰财利、抑侥倖、进□□、□□才、去冗食、慎入官,言未及大施,而不便于己者毁已兴矣。
富郑公宣抚河北还,将至国门而命守郓,公奏曰:「弼忠亮少与,今天下不闻其过,使还咫尺不得一望清范,少陈策画,而责补闲州,臣窃为陛下惜之」。
不报。
前此郑文肃公领四路,以刘沪、董士廉城水洛泾原尹洙言非便,诏止之。
俄郑公罢四路而犹移文二人者城之,乃遣总管狄青□□□□□□□士廉系狱,欲斩之而不许,郑公极语论救于朝,公乃上十事,以数二人者之罪,然卒薄等责。
后士廉请阙讼其事,而执政左右之,复城水洛,时同进数公皆已相继罢去,公亦恳求补郡。
五年,除资政殿学士、知扬州,迁给事中,徙郓州,又改成德军。
八年,河朔始分四路,移定州路都总管安抚使,兼知定州
从来守将皆武人,安于无事,□□□□□益骄纵。
公至,修明军政,刬除宿弊,士卒犯令或稍涉暴横,则立斩以徇,连营惕息,皆怗怗以就律,至不敢大声高语。
李卫公遗法,为方圆锐三阵以教之,军声烈烈,震慑虏廷。
杨怀敏建言禁并塞山林,公私不得樵采,居人亡去者十六七,公奏开其禁。
会大水,岁饥,夙夜竭力以修荒政,豫储菽粟,设区处以待流徙之民,远近归之者如市。
至春获给路□□□旧业,全活者不可胜数,优诏褒美。
皇祐元年,拜资政殿大学士,迁尚书礼部侍郎,又拜观文殿学士再任。
五年,授武康军节度使,充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兵马都总管兼知并州
北虏谋侵我天池之境,公遣将苏安静至塞上,召虏人谕之曰:「尔昔尝借我天池庙焚香,文移具在,今何得妄言尔地」?
虏人屈伏,遂并退连冷泉村地十馀里。
又代北旧以黄嵬□□□界,自后戎入辄耕上山腹,公又遣安静穿濠以杜其侵越,遂复旧境。
并北塞多闲田而甚美,太宗潘美为帅,患虏之钞掠,驱其民内徙而空之,谓之禁地。
昔欧阳公尝奏乞耕之而不果,公曰:「我今不耕,异时必为虏人盗占」。
遂奏募人为弓箭手,计顷分给,总得四千人,垦地九千六百顷。
先是,岁遣将统内郡兵公戍近羌诸郡,谓之防秋,公曰:「河外无事,□□□时坐耗边廪,非策也」。
乃不遣。
太原之俗,死者多燔而后葬,贫人无地则收骨寄之佛祠中。
公知恻然,乃下令开谕,自今毋得燔,又为近郊买地,四隅立表,贫无地者得葬于其中,自是其俗一变。
会久疾,乞还节守乡郡,诏领节知相州,并人环拥,号泣者万计,尽日不得出郭门,至有毁桥断路,随行数驿然后还者。
踰年,召为工部尚书三司使,在道除枢密,□□□以来,右府图籍纷乱丛委,而未尝纪次,每讨旧文以證近事,不可遽得。
乃奏选官编集,为六百八十卷,其间得祖宗神谋睿断,载之御笔,可以为后世法者尤多,其后中书亦如之。
又奏定禄令驿令,请出内帑钱籴数百万以实塞下。
丰州,古九原也,与麟府鼎足,向以无水不能守,为叛羌所破,公奏遣郝质、郭霭、王庆民经度修复之,又置保宁永安二寨□□之屏蔽。
嘉祐三年六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六年,进拜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
仁宗延礼辅臣,图讲太平之治,祫享祀明堂赦书下,仁惠周于海内。
忧赋役之耗民力,而遣宽裕之使;
虑俊良之伏田野,而有遗逸之贤;
欲守令之修职业,增秩久任以劝之;
矜茶禁之害齐民,除榷法以苏之。
籍户绝田租,置广惠□□□天下之穷独。
摹印方书,给散药剂,以救天下之疾恙。
其始议多自公发。
七年,进封仪国公
仁宗春秋高,尚未有皇嗣,虽忠鲠之臣间有言者,而未开纳。
公朝夕深念,自以身都上相之位,国之大计,无大于此者,乃进言曰:「陛下承三圣之统,兢兢翼翼,日思光大先烈。
今享御四十馀年,虚主器之位,恐非所以重宗庙之意也,臣窃深忧之。
愿□□宗室之贤,建为冢嗣,副万国渠渠之望」。
仁宗意犹未决,公乘间又数开白,言益切至,仁宗曰:「后宫将有就馆者,卿姑待之」。
后免乳皆皇女,公金石一心,挺然无所顾恤。
一日又怀《孔光传》以上陈于扆前,曰:「汉成帝即位二十五年无继嗣,遂立帝弟之子定陶王成帝中材之主犹能之,况陛下聪明仁圣,并迹尧舜,又何难哉!
愿陛下以太□之心为心,则无不可者」。
仁宗释然感悟,俄选英宗宗正寺,而力辞不就职,日坚一日,公复启之曰:「陛下既知其贤而选之矣,今过自谦抑,不敢遽当者,其器大识远,非中智之所能跂及。
此益所以为贤也,愿陛下固起之」。
仁宗曰:「休更为他名目,便可立为皇子,于明堂大礼前成之」。
公进曰:「此天地祖宗神灵扶佑,以开陛下□意,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今独中书闻德音而枢密院未知,臣愚愿陛下复宣谕及右府」。
诸公对,仁宗宣示,一如前语。
公奏曰:「兹事体大,愿降诏中书门下」。
从之。
中外传闻,交语相庆,英宗已立为皇子,犹冲退未离藩邸。
公又奏曰:「今既命之为子,虽已令本宫族属敦劝,愿更选亲信内人往谕陛下之诚,则必出矣」。
仁宗遽用公言,□□庙遂入居于庆宁宫。
八年三月,受仁宗遗制,奉英宗皇帝位,中外祗肃,晏然无一事。
四月,充仁宗皇帝山陵使,是月,拜门下侍郎兵部尚书进封卫国公
英宗初即位,感疾,慈寿宫以权宜预政,公以纯诚一节,承事两宫,忠谋硕望,镇厌内外,人情安帖,上下无异言。
公审英宗已康复,乃力请朔日御朝临幸,祷雨奠宗室之□,以开慰众心。
及具素仗出,都人瞻望圣颜,皆跃跃以喜。
其耆旧相与言曰:「吾君貌类祖宗,真英主也」。
车驾还宫,起居安适,一如平日,慈寿宫甚悦,未几遂还政。
治平元年提举修《仁宗实录》,闰五月,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权枢密院公事。
英宗听断之始,未能周知群臣能否,公乃籍从官等名氏为一编,各题品其才业之实,□用之宜以进。
永昭陵使毕,恳辞时柄,英宗手诏曰:「卿有大德于朕,有大功于时,一旦无名谢事而去,岂不骇天下之耳目,而重朕之过乎?
其辅朕使无忝先帝之命,则卿之终惠也」。
公见诏语峻甚,不敢复辞。
郊祀恩,进封魏国公,辞兼枢密院公事,从其请。
国朝旧制,天子初即位,宗室尊行之,已亡者当赠官改封,濮安懿王英宗所生父也,□书以本朝未有故事,请付有司考典礼以求其当。
既而礼官两制共议,咸谓当封大国,称皇伯。
中书以所生父称伯,疑无经据,方下三省再议,而英宗遽令权止,而台臣交攻不已,指欧阳公为主议者,诋毁尤切。
公谓人曰:「此中书事,皆尝所共议,何得独指欧阳公乎」?
识者叹其宽恕而笃于义,临人之谤,惠然肯与分之。
公以陕西封域辽阔,而兵常若□□,乃乞如河东河北之制,籍乡民为义勇以助兵势,言者深以为不可,而公议适与英宗意合,卒行之。
贼寇大顺城,公言宜停其岁赐,遣使赍诏问罪,以全国体,而大臣议未定,或以宝元康定之役为言,公曰:「兵家须料彼此,于今我之兵势大盛于前日,谅祚乃一狂童,何得拟元昊
若问之,必服其罪」。
卒遣何次公持诏以往,次公还,以谅祚表进。
属□宗已□疾,二府同入问圣躬毕,公奏曰:「谅祚表何言」?
英宗顾曰:「一如所料、一如所料」。
治平三年十二月,公亲奉英宗手诏,立今天子为皇太子
明年正月,首被英宗顾命,奉今天子践祚。
是月,充英宗皇帝山陵使,拜守司空侍中
御史中丞王陶公素所奇待,一旦以所用非其所望,深疑公有不悦意,乃奏弹宰相不押常朝班,执□日□垂拱殿起居毕,升殿奏事退,早则宰相又赴文德殿廷押常朝班,或辰漏将尽,以久留百官,且逼还政府治事,则宰相更不赴,止御史台放班,循久例也。
既而又奏疏肆言诬毁,且率谏官同对,上得其情,遽罢其台职。
公亦恳求补郡,上遣张茂则赐手诏慰免,促令视事。
使永厚陵还,复固以疾辞位,除镇安武胜等军节度使,守司徒侍中□□州□□师,赐第一区,擢其子忠彦试帖职,授三子官。
公以领两镇,本朝宰相去位,未尝有恳辞,改淮南节度使,未行,会种谔诱羌酋嵬名山一族向化,以兵取绥州,疆埸骚然,改陕西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判永兴军,公义不辞难,承命即行。
时议者多以绥州孤绝,难守,弃之便,上遣使促弃之,公奏曰:「绥州地形险要,已兴师得之矣,安可复弃,示弱于贼」!
□□□□□□世嵬名山守之,后卒留为绥德城
又城喷珠堡,据筚篥川,起甘谷城,即叶变会为天雄栅,皆控扼冲要,以塞边隙,属羌得无侵轶之虞。
公知虏中荐饥,种落凋困,可以利害动,乃为榜大书,开谕祸福,揭于境上,以招横山之众,而与庙堂之意异,遂复乞守相州
至相未尽三月,会其年河决,地大震,民饥,流亡满道。
上先遣中贵人喻意,仍赐手诏,遂□□□□安□使判大名府,又谕中书令协济其经画。
公体天子仁恻之意,殚精毕虑,讲众术以赈恤之,由是饥羸者得沾实惠,转徙之民而多还本业。
时青苗法初下,公奏曰:「愚民请之则甚易,纳之则甚难,或遇荐饥,民无以输,必恐本钱亦寖失矣,愿罢之,复常平旧法」。
条例司疏駮,以为非是。
公又建明,言愈切直,事虽不就,世亦称其忠固。
乞守徐州,不许,□□□□月改□兴军节度使京兆尹,辞不受。
虏使每至魏境,必先诫其下曰:「韩侍中在此,毋得过有须索」。
虏使与京尹书,故事,其尾止押字,至是以公故,悉书名。
六年,复判相州
公虽在外,上尝有所咨访,自以三朝老臣,志在竭忠报国,乃极陈时事之所以得所以失,生民之所以休所以戚,无毫铢回隐,务以补助圣政。
比及二年,前后十馀章告老,上□□优□终不得谢,改永兴军节度使,再任。
公益恳辞,使者持诏答未至,而公已以疾不起矣。
将薨之前夕,大星殒于昼锦堂之后,枥马皆惊,楼上掌漏者见之,疑以为火也。
公明诚内融,德量宏博,物之至,小大无所不容,然隐察其私,则短长轻重如寸量铢校,皆不失其本真,犹黑白之不可乱也。
临大事,审义之得,忘身忘家,诚意坚定,如山岳之不可移,而容□□□□□微之难,见于辞气。
及其成就大功,则又退然不自为有。
降接布衣小官,忘去贵重,温言欸语,以尽其情。
故人人退而各过其初望。
待君子小人一以诚,或不以诚应,亦不之责也。
引拔天下贤俊,不问识与不识,多至显仕而未尝语于人。
临决剧务,虽千品百目,分委于前,而精爽益明。
仪状英伟,人望之如众山之中见嵩岱,气象雄重奇拔,莫可伦拟。
自奉菲薄□□□好施,士之穷窭归者无虚日,及其去,无不各充其欲。
亲戚之贫乏无托,仰公然后衣食者常十数家,一门百口而资用均一,无疏近之间。
嫁中外孤女十馀人,教育诸侄同□己子,所得恩例尝先及旁支,逮其终,子犹有未官,家亦无留资。
少善尹师鲁,及其亡也,分俸以济其家,又为言于朝,官其一子。
所至皆有遗爱,人多画像以慰其思。
魏人怀德之深,□□□祠为塑像以事之,以比狄梁公
闻公之薨,聚哭奠祭于祠下者旬浃不止。
辽人尤畏重之,凡使至其国,必问韩侍中安否,今何在。
子忠彦尝使虏中、方晏,其主问左右曰:「孰□□南朝韩侍中忠彦貌类父否」?
或对曰:「类」。
命画工图之。
天资简素,无多玩好,惟聚书万馀卷,多手自刊校,虽老且病,未尝一日废书不观。
其为文章,雄健明粹,有法而尚理。
始好□□□公书,至晚年,笔势老劲,自名一家。
奉先茔未尝计所费,自四世祖至八世坟兆,皆访得之,增广其地,培植松楸,起屋于其傍,募人守视。
尝谓子孙曰:「穷达固有命,吾入朝,殆将四□,孤直自信,未尝枉道求合于权要以沽进,而独人主知之,出入将相二十馀年,遂至三公,其所恃者忠信与天道而已矣,汝曹宜观吾平生之所为,无丧所守,以坠吾教」。
自号□□□叟
有《安阳集》类五十卷,《二府忠议》五卷,《谏垣存藁》三卷,《陕西奏议》五十卷,《河北奏议》三十卷,《杂集奏议》三十卷,《千虑集》三卷,《古今参用家祭仪》一卷,《安阳旧文》十卷,手编家集六十卷。
尚书工部侍郎崔公立之女,追封魏国夫人,柔嘉慈顺,治内事有法度。
先公而亡,公之葬祔焉。
六男子:曰忠彦秘书丞秘阁校理
端彦大理寺丞
次良彦,秘书省校书郎,早卒。
□□□粹彦,并大理评事
次嘉彦,尚幼。
五女子:长不育,次适大理寺丞王景修,次二人不育,次在室。
孙六人:曰治,大理评事
曰濈,太常寺大祝
曰澡,曰,曰浩,曰澄,并幼。
铭曰:
惟天佑圣,贤出辅时。
丕丕魏公,相我盛期。
君臣一德,上尧下夔。
内如之何,百度清夷。
外如之何,万里天威。
群材任职,物物遂宜。
极天蟠地,太平之基。
开赞仁宗,选贤主器。
瞩英皇,曰为予□。
□庙以重,万灵以喜。
圣圣继明,延光亿世。
皇室大勋,莫之与二。
人视之艰,公履之易。
俄膺顾托,今上御天。
忠斯勤斯,候肃候虔。
防满避位,高风凛然。
存有全德,殁有殊泽。
中台之长,官仪之极。
英庙崇崇,享延配食。
名俱天壤,迹留金石。
太行之东,漳水之侧。
万古是瞻,魏公贞宅。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章专一二三七。又见《邺下冢墓遗文》卷下,民国安阳县志·金石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