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尧臣宋 1093 — 1155
留题宝相寺(按:此诗一本署陈尧佐。) 宋 · 陈尧臣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白云楼殿翠林开,终日轩窗四面山
却愧劳生多事客,清凉分得片时闲宋孔延之会稽掇英总集》卷九)
徽宗乞重惜宪台之权宣和二年十月 宋 · 陈尧臣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二、《国朝诸臣奏议》卷五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五、《右编》卷二九
臣闻天下所恃以安者,朝廷之纪纲;
纪纲所恃以立者,台谏之风采。
若台谏有所拘忌,受制于人,而风采不存,则朝廷莫之纠弹,容奸于国,而纪纲以坏。
是故人君惜之事权,不系于官长,不拘于大臣;
养其志气,不挫于权豪,不畏于强禦。
虽其人未必皆贤,其言未必皆当,许以风闻而贷其不实之愆,纳以虚怀而开其敢言之路,岂徒然哉,凡欲以破奸雄之胆,救陵夷之患也。
唐文宗曰:「御史台,朝廷纲纪,台纲正则朝廷正,朝廷正则天下理。
杨玚曰:「纠弹之司若遭恐胁,以成奸人之谋,御史台固可废矣」。
臣惟方今天下平治,固无奸臣之足虑,然间有擅权挟宠之徒,肆为败俗乱常之恶,孝不足以移忠,功不足以掩过,内恃强援奥知,以脱常刑重宪,恬然自得,莫敢谁何。
蔑视风宪之官,不翅奴仆之役,若非处以私人,终必视为仇怨。
然虑其攻己,则先设堤防,以拒其来。
闻其有言,则广行营救,以反其罪,不挤以今事,则必中害以他非,不谓在昔与我为雠,则曰于今与谁为党。
或以离间其君臣为辞,或以疏隔其恩戚为语。
指切直者为沽名,谓纳忠者为讪上。
巧言令色,千计百端。
是致发意欲弹者改迁,抗章才及者贬窜。
前者沉滞流落而不聊其生,后者惴恐忧思而深以为戒。
忠义风采,消委殆尽。
台臣虽备位,名存实亡。
臣愚以谓恐非朝廷之福。
乃者官吏猥冗,财费浮滥,绍述失其本意,纪纲浸以隳弛,而霜台坐视不发,天下恨之。
逮至陛下独奋离明,断以乾健,减罢裁抑一遵熙丰之旧,继又废黜拱默,选任台臣,中外方且鼓舞;
然未闻有所建明,或即旋行迁易,天下疑之。
夫弹劾之职,纪纲所系,当急先其大者。
譬如捕盗先其渠魁,去草急在根本。
今使置其大者而言其小者,是犹舍渠魁而攻疲羸,留根本而摘枝叶,适以激其怒而滋其萌,是岂除恶务本之意乎?
臣恐天下纷纷籍籍者,特未定也。
台臣屡遭恐胁,则奸回无所畏惮。
就有特然奋励,众必为之寒心,知其必蹈祸机,而谓不若且已。
虽因时薄有所弹,终不敢直肆其说,至使明目张胆之士,化为结舌钳口之流。
臣恐自是积习成风,人知畏避,遂致奸臣欺蔽君上,纪纲既紊,何所不为!
且奸人始兆,在纠劾而非难;
其恶已成,虽鈇钺而何及。
故治国家者,平时宜有直言顶豸之士,则悠久庶无奸谋指鹿之臣。
今陛下仁天广覆,智烛旁临,赏罚如寒暑,号令如风雷。
所以举直错枉,防微杜渐者,固不患不至,所患者奸回植党,牢不可破,或左右先容,或前后救援,不能无误闻听。
至有逆已行之命,或方颁而旋改;
沮必罚之威,或朝黜而暮升。
蠹国害民之事,或遏而复炽;
欺公罔上之人,或沮而复起。
国是动摇,人心惶惑。
其根原有在于强援奥知之间而已。
夫击搏之任,岂人乐为?
公议所在有不得已。
人孰不欲保其父母妻子,孰不愿享其富贵安荣,何事而取怨于权臣,犯颜于人主邪?
听言之道,当以事观,苟惟在己无愆,则于人言何恤?
安用预设堤防?
苟唯事干国体,则亦何党何雠,奚事广行营救?
臣愿陛下深惟此理,上体祖宗之成宪,下为万世之来规,重惜宪台之权,优养直士之气,使奸回必劾而无遗,罪戾必罢而无赦。
止其防备之私,绝其救援之弊。
明出诏令,应今后凡台臣有所论列,职非三省而辄出位谋政,与夫干请私谒拯奸护恶巧为粉饰者,寘之重辟。
庶使奸无所缘,纲纪一正,天下幸甚!